《纤维素的化学加工》导学案2.doc

合集下载

《专题三 第三节 纤维素》作业设计方案-中职化学高教版21农林牧渔类

《专题三 第三节 纤维素》作业设计方案-中职化学高教版21农林牧渔类

《纤维素》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质,掌握纤维素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理解:学生需仔细阅读教材中关于纤维素的章节,理解纤维素的分子结构、性质以及应用。

要求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纤维素的基本知识。

2. 实验操作:学生需在家中自行制备纤维素,并观察其形态、颜色、气味等物理性质。

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记录实验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结果。

3. 知识应用:请学生列举纤维素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实例,如纸、塑料薄膜、纺织品等,并尝试解释其原理。

4. 讨论问题:布置以下讨论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a. 纤维素与糖类有何区别?b. 为什么纤维素在食品工业中不常用?c. 如何提高纤维素的利用价值?三、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 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则。

3. 讨论问题需小组内充分讨论,每个问题至少提交一份总结报告。

4. 提交作业截止日期为下周一上午,逾期未交者将影响最终成绩。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完成情况、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讨论问题的参与程度和总结报告的质量。

2. 评价方式:教师评分+学生互评。

教师将根据以上标准对作业进行评价,同时参考学生互评结果。

五、作业反馈1. 学生需在作业提交后的三天内,将作业反馈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教师,包括实验照片、讨论问题的小组总结等。

2. 教师将在作业反馈后的一个星期内给予回复,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提出建议和指导。

通过本次作业,希望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质,掌握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同时提高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在实验操作和讨论问题环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请各位同学注意安全,按时提交作业。

作业评价结果将作为下次课程学习的重要参考。

以上就是“中职化学课程《纤维素》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的全部内容。

高中化学3.3纤维素的化学加工教案1苏教版选修2

高中化学3.3纤维素的化学加工教案1苏教版选修2

纤维素的化学加工【教师提问】写出纤维素的化学式。

【学生回答】(C6H10O5)n或[C6H7O2(OH)3]n1、植物纤维的利用【教师提问】举例说明植物纤维的应用。

【学生回答】植物纤维可用于造纸。

其中木材纤维还用于制纤维板。

【教师提问】在植物中,纤维素和木质素(非纤维素)结合在一起。

造纸时用什么物质把其中的木质素溶解除去?【学生回答】Na2SO3【教师提问】木质素有何应用?【学生回答】在沙漠地带用于土壤保湿。

2、纤维素的水解【教师提问】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⑴纤维素水解⑵葡萄糖与新制的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⑶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学生板演】⑴(C6H10O5)n+n H2O n C6H12O6纤维素葡萄糖⑵CH2OH(CHOH)4CHO+2Cu(OH)2+OH-CH2OH(CHOH)4COO-+Cu2O↓+3H2O⑶ CH2OH(CHOH)4CHO+2Ag(NH3)2++2OH-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 【教师提问】用新制的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检验纤维素水解生成的葡萄糖时,先往水解液中加入NaOH-Na2CO3混合液,其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中和硫酸。

3、纤维素酯的制造【教师讲解】⑴制纤维素硝酸酯(硝酸纤维,常误称硝化纤维)[C6H7O2(OH)3]n+3n HO—NO2[C6H7O2(ONO2)3]n+3n H2O(酯化反应)纤维素三硝酸酯含N14.14%。

含N13%左右的硝酸纤维叫火棉,用于制无烟火药。

含N11%左右的硝酸纤维叫胶棉,用于制喷漆和胶片、赛璐珞等,胶棉的乙醇-乙醚溶液俗称珂罗酊,用于封制瓶口。

【课堂练习】写出纤维素三硝酸酯发生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板演】[C 6H7O2(ONO2)3]n 3.5n H2O+1.5n CO2↑+4.5n CO↑+1.5n N2↑【教师讲解】⑵制纤维素醋酸酯(醋酸纤维)[C6H7O2(OH)3]n+3n(CH3CO)2O[C6H7O2(OCOCH3)3]n+3n CH3COOH(酯化反应)醋酸纤维多用于制电影胶片的片基,它的优点是不易着火。

《专题三 第三节 纤维素》作业设计方案-中职化学高教版21农林牧渔类

《专题三 第三节 纤维素》作业设计方案-中职化学高教版21农林牧渔类

《纤维素》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质,掌握纤维素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理解:学生需仔细阅读教材中关于纤维素的章节,理解纤维素的分子结构、性质及其在生物质能、纺织、食品等领域的应用。

2. 实验操作:学生需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亲手制备纤维素样品,观察其形态、颜色、溶解性等性质,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纤维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以及其在环境、能源、材料等领域的发展前景。

4. 个人总结:每个学生需撰写一份总结报告,概括纤维素的学习要点,反思自己在本次课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形式:作业以个人、小组形式完成,个人需独立完成报告,小组需共同讨论,形成报告时要注明每个成员的贡献。

2. 报告内容:报告应包括纤维素的基本概念、结构、性质、应用及个人总结,字数不少于1000字。

3. 提交时间:作业需在课程结束后一周内提交,以电子版形式发送至教师邮箱。

4. 注意事项:作业必须认真思考,真实记录,避免抄袭和敷衍了事。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包括阅读理解、实验操作、小组讨论和个人总结四个部分,每个部分根据完成质量给予相应的分数。

2. 评价方式: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分,同时关注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反馈和建议。

3. 评价结果:最终成绩将作为学生本次课程的平时成绩,记入总成绩,鼓励学生在课后与教师交流,加深对纤维素的了解。

五、作业反馈1. 收集问题:教师将收集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整理后反馈给学生,以便大家共同探讨和学习。

2. 总结经验: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教师的评价结果,总结本次作业的经验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3. 改进方案: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反映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将提出改进措施,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有机会深入了解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质,掌握其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专题三 第三节 纤维素》教学设计

《专题三 第三节 纤维素》教学设计

《纤维素》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纤维素的分子结构,掌握纤维素的性质和用途。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理解纤维素的结构特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讲解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质,通过实验观察纤维素的结构特性。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纤维素的分子结构,以及如何通过实验验证纤维素的结构特性。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投影仪、实验器械等。

2. 准备教学材料:纤维素样品、实验试剂、多媒体课件等。

3. 安排教学时间:本课时为纤维素的基本性质,建议课时为2课时,以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忆什么是化学物质。

2. 引出纤维素的观点和作用。

3.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到纤维素的应用。

(二)教学任务设计任务一:纤维素的基本性质1.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纤维素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基本性质。

2.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总结出纤维素的主要性质。

任务二:纤维素的应用1. 引导学生思考纤维素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 介绍纤维素在纺织、造纸、食品等领域的应用。

3. 让学生了解纤维素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任务三:纤维素的生产与制备1. 介绍纤维素的生产方法,如化学合成、生物发酵等。

2. 了解纤维素制备的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

任务四:纤维素与人类健康1. 介绍纤维素对人体的益处,如增进消化、预防疾病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摄入纤维素,保持健康。

(三)实践活动设计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纤维素生产企业,了解生产过程和注意事项。

2. 让学生尝试在家中自制纤维素产品,如纸巾、棉签等。

3.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利用纤维素制作环保袋等。

(四)教学评判与反思1. 通过教室提问、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专题三 第三节 纤维素》作业设计方案-中职化学高教版农林牧渔类

《专题三 第三节 纤维素》作业设计方案-中职化学高教版农林牧渔类

《纤维素》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质,掌握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作业内容1. 实验操作:学生需按照实验指导书,独立完成纤维素提取、纯化、结构分析等实验操作。

要求记录实验过程,拍摄实验照片,并撰写实验报告。

2. 理论分析:学生需阅读相关文献,了解纤维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结构特点、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在工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学生需对纤维素的应用领域进行深入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3. 拓展思考:学生需思考纤维素可能存在的改性方法,如化学改性、物理改性等,并讨论这些改性方法对纤维素性质的影响。

三、作业要求1. 实验操作:学生需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操作,确保实验安全和准确性。

2. 理论分析:学生需独立完成文献阅读和讨论,确保内容真实准确。

3. 拓展思考:学生需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作业内容应不少于200字。

4. 作业提交:学生需按时提交实验报告和讨论文章,提交形式可为电子版或纸质版,具体形式由教师另行通知。

四、作业评价1. 实验操作评价:根据实验报告中的实验数据、照片等内容,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

2. 理论分析评价:根据讨论文章中的内容真实性和理解深度,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

3. 拓展思考评价:根据学生对纤维素改性方法的见解和建议的独创性和可行性,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在批改完所有作业后,将反馈意见通知给学生。

反馈意见将包括作业的优点、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针对具体问题的建议。

学生将有机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

在实验操作方面,教师将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性和准确性,以及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在理论分析方面,教师将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拓展思考方面,教师将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纤维素改性方法的可能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本次作业,我们期望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质,掌握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同时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3.3 纤维素的化学加工教案 苏教版选修2.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3.3 纤维素的化学加工教案 苏教版选修2.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3.3 纤维素的化学加工教案苏教版选修2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植物维素的利用。

2.掌握纤维素的水解反应。

3. 掌握纤维素酯的制备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对纤维素的化学加工的学习,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化学很有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纤维素的水解反应;纤维素酯的制备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归纳教学过程:1·分子结构:2·物理性质:白色、无气味、无味道、纤维状、难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3·化学性质:(1)水解反应:(C6H10O5)n +n H2O n C6H12O6纤维素葡萄糖※(2)似醇:与混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硝酸酯*第课时* [课题] 第二节淀粉纤维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对淀粉水解情况的检验和判断,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2.通过介绍我国造纸的悠久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 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反应.[教学难点] 淀粉水解情况的检验和判断.[教学类型] 新授课[教学方法] 讲解、实验、归纳[教学内容]过渡:下面我们来学习另一种多糖.板书:纤维素1.性质展示:棉花、麻、滤纸.学生:大家认识这些东西吗?教师:它们外观虽然不同,但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其中棉花和滤纸纤维素含量均在90%以上.请大家说出纤维素应该有哪些物理性质.板书:物理性质:白色、无臭、无味的、纤维状固体物质,不溶于水, 也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教师:在医院里,医生常用棉球蘸酒精进行消毒,这说明纤维素不仅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有机溶剂.板书:不溶于有机溶剂.讲解:在生物课上,大家学过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基础物质, 木材约一半是纤维素;棉花是自然界中较纯粹的纤维素(92-95%), 脱脂棉和无灰滤纸差不多是纯粹的纤维素.它的分子量为几千个葡萄糖单元至几十万因此,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尤其是蔬菜内会含有大量的纤维素.那么纤维素能不能像淀粉一样,被人体消化吸收呢? 学生:不能.讲述:纤维素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但现代营养学的研究表明,纤维素对促进消化和维持消化系统器官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平时也应多吃些含纤维素的食物. 过渡:纤维素虽然不能被人消化吸收,但一些食草动物如牛、马、羊却能消化纤维素,纤维素能在这些动物体内水解成葡萄糖.那么纤维素能不能像淀粉一样在无机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呢?下面我们试验一下.演示:将几片滤纸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稍冷,滴入3滴新制Cu(OH 2)和过量的NaOH 溶液.设问:有没有红色沉淀生成?学生:没有.教师:这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纤维素在稀H 2SO 4作用下不能水解.学生:还说明纤维素本身无还原性.教师:对.那么我们改用浓H 2SO 4作催化剂结果如何呢?实验:把少许棉花或碎滤纸放入试管中, 加入70%硫酸3--4mL,用玻璃棒把试管捣烂, 形成无色粘稠液体. 把这个试管放在水浴中加热15分钟, 放冷后倒入盛有20mL 水的烧杯里,用氢氧化钠中和. 取出一部分液体, 用新制的氢氧化铜作试剂实验,观察现象. 设问: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有红色沉淀生成.讲解:纤维素在浓H 2SO 4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发生水解,说明纤维素水解比淀粉难.但纤维素和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相同的,都是葡萄糖.板书: (C 6H 10O 5)n +n H 2O −−−→−催化剂n C 6H 12O 6 纤维素 葡萄糖讲述:淀粉和纤维素虽然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但纤维素却可以发生酯化反应,而淀粉不能.这说明纤维素含有羟基,而淀粉没有,实验证明,纤维素每个结构单元中含三个羟基,在方程式中,常用以下通式表示纤维素:板书:讲解: 纤维素分子是由很多个葡萄糖单元构成.每一个葡萄糖单元有三个醇羟基, 因此,纤维素分子也可以用[C 6H 7O 2(OH)3]n 表示.由于醇羟基的存在, 所以纤维素能够表现出醇的一些性质, 如: 生成硝酸酯, 乙酸酯讲述:纤维素和硝酸、醋酸等反应生成的酯有很广泛的用途,像封瓶口用的珂罗钉,照相用的胶卷,还有赛璐璐、人造丝、人造棉等等,都是纤维素生成的酯制成的产品.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92页纤维素的用途,并注意棉花、胶棉、火棉、人造棉有何区别.板书: 2.用途学生阅读后回答: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火棉是含氮量高的硝酸纤维,胶棉是含氮量低的硝酸纤维,而人造棉是纤维素经NaOH 和CS 2等处理后得到的一种粘胶纤维.板书: 纤维素可用于纤维素乙酸酯, 纤维素硝酸酯,黏胶纤维和造纸等①.制硝酸纤维——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的每个葡萄糖单元含3个-OH[(C 6H 7O 2) ]n + 3 n HO -NO 2 [(C 6H 7O 2) ]n + 3 n H 2O[(C 6H 7O 2)(OH)3]n 纤维素 硝酸 纤维素三硝酸酯(硝酸纤维)纤维素一般不容易完全酯化生成三硝酸酯(含N: 14.14%).分类:含氮量较高(酯化反应教完全)N%: 12.5--13.8%——称火棉,易燃易爆,制无烟火药含氮量较低(酯化反应不完全)N%: 10.5--12% 胶棉——称胶棉,易燃,不易爆 应用:胶棉的乙醇-乙醚溶液俗名珂罗酊,用于封瓶口,制塑料(赛璐珞luo ) 火棉: 外表与棉花相似,但在密闭容器中爆炸, 可用作无烟火药胶棉: 易于燃烧., 但不爆炸珂倮酊: 胶棉的乙醇-乙醚容液(封瓶口)②.制醋酸纤维——纤维素乙酸酯*:[C 6H 7O 2(OH)3]n [C 6H 7O 2(OOCCH 3)3]n 由乙酸--乙酸酐的混合物跟棉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的.用途: 电影胶片的片基(不易着火)③.制粘胶纤维 纤维素 生成物 粘胶液 纤维素(粘胶纤维)长纤维称人造丝 粘胶纤维 短纤维称人造棉经夹缝压入――透明薄膜,俗称玻璃纸把纤维素依次用氢氧化钠浓溶液和二硫化碳处理, 再把生成物溶解于氢氧化钠稀溶液即形成粘胶液. 把黏胶液经过细孔压入稀酸溶液中,重新生成纤维素, 即粘胶纤维.用途: 人造丝(长纤维) 人造棉(短纤维) 玻璃纸(粘胶液通过狭缝压入稀酸,形成透明的薄膜)④.造纸纸浆制取: 用亚硫酸氢钙或氢氧化钠等化学药品使纤维素中的非纤维部分溶解除去,使纤维素分离出来,即得到纸浆.成纸: 纸浆经过漂白,打浆,抄纸(铺成薄层),烘干成纸.OH OH OH 浓H 2SO 4 O -NO 2 O -NO 2 O -NO 2 乙酸-乙酸酐 浓NaOH 、CS 2 溶于 稀NaOH 经细空压入 稀H + 供纺织用练习:1.有关纤维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纤维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纤维素是一种多糖,能够水解生成葡萄糖C、人体内含有能够促使纤维素水解的酶,纤维素在人体内能够被消化吸收D、纤维素是白色、没有气味和味道的纤维状结构的物质3.下列物质中最易燃烧的是( C )A.棉花B.粘胶纤维C.硝化纤维D.醋酸纤维。

纤维素的化学加工习题3.doc

纤维素的化学加工习题3.doc

《纤维素的化学加工》习题1.(2010 年南安高二检测)下列物质属于多糖的是(双选 )()A .淀粉B .硝酸纤维C.醋酸纤维 D .黏胶纤维答案: A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B.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C.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 10O5)n,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答案: D3.用浓硝酸与适当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制取下列物质的反应,属于硝化反应的是()A . TNTB .硝化甘油C.纤维素硝酸酯D.硝酸苯甲酯答案: A4. (2011 年邯郸高二检测 )用 10 g脱脂棉与足量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反应,制得15.6 g 纤维素硝酸酯,则每个葡萄糖单元中发生酯化反应的羟基数是()A . 3 B. 1C. 2 D .不可计算答案: C5.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能源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科学家预言,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绿色植物,即将植物的秸秆(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用适宜的催化剂作用水解成葡萄糖,再将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用作燃料。

(1)写出绿色植物秸秆转化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乙醇除用作燃料外,还可用来合成其他有机物,下列主要是以乙醇为起始原料的转化关系图。

请写出上述物质的结构简式a: 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

(3) 写出上面关系图中由c生成 C4H 4O4的化学方程式。

(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解析:本题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到框图推断,由浅入深,考查学生对烃的衍生物知识的识记和运用,并培养学生的审题、析题能力。

《专题三第三节纤维素》作业设计方案-中职化学高教版21农林牧渔类

《专题三第三节纤维素》作业设计方案-中职化学高教版21农林牧渔类

《纤维素》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纤维素》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纤维素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用途,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通过作业的完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预习任务:学生需提前预习《纤维素》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纤维素的定义、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等,并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纤维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听讲,掌握纤维素的制备方法、纯化工艺及其在造纸、纺织、医药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3. 实验操作:学生进行纤维素制备的小实验,通过实际操作,观察纤维素的制备过程,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4. 作业报告:学生需撰写一份关于纤维素的作业报告,报告中应包括纤维素的定义、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及实验过程的详细描述和实验数据的分析。

三、作业要求1. 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前完成,并准备好相关资料的笔记和摘录。

2. 理论学习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 实验操作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实验安全,认真记录实验数据。

4. 作业报告要求内容完整、条理清晰、数据准确,并附上实验过程的照片或实验报告单。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任务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和指导。

2. 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听讲笔记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3.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数据记录情况,给予实验操作的评分。

4.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报告内容、格式和数据分析能力,给予综合评价和评分。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报告,给出详细的评价和建议。

2. 对于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教师需及时指出并给予指导。

3. 教师可选取优秀的作业报告进行展示,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4. 针对学生的整体表现,教师可进行总结性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纤维素》课程的知识和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维素的化学加工》学案
知识回顾
1.纤维素属于有机物哪类物质?
【提示】多糖。

2.纤维素的化学式是什么?属于纯净物吗?
【提示】 (C6H 10O5)n。

属于混合物。

3.纤维素的水解产物是什么?
浓 H 2SO4
【提示】葡萄糖(C6H 10O5)n+ nH2O───→ nC6H12O6。


学习目标
1.了解纤维素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等方面的重要应用。

了解造纸
的发明和发展,结合我国古代造纸术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2.认识纤维素的水解反应,胶棉、火棉等纤维素酯的制备和应用。

知识填空
一、植物纤维素的利用
1.植物纤维素的存在
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的基础物质,所有植物中都含有纤维素。

木材中
约有是纤维素。

棉花是自然界中较纯粹的纤维素,纤维素含量达。

2.纤维素的组成
纤维素的组成可以用来表示,其分子中大约含有几千个。

纤维素分子的长链平行排列,相邻纤维素分子中的许多羟基互相作
用生成氢键而使这些长链分子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

几个
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结构,这种的结构再排列起来形成肉眼所见到的纤维。

3.纤维素的用途
(1) 木材纤维可以用于制作家庭装修用的。

(2) 木材、芦苇、稻草、麦秸、蔗渣等植物纤维可用于。

和方法进行处理,把纤维素原料中的非纤维素成分溶解除去,使纤维
素分离出来,得到比较纯的纤维素,制成。

再经过、、等处理工序,就制成了纸。

(3) 植物中木质素的用途
在木质素中加入适量的
土壤水分,提高沙漠植树造林的成活率。

后喷洒在沙丘表面,能有效固定表面沙粒,保持而且木质素能够被,不会造成
污染和土壤板结。

二、纤维素的水解
1.水解条件

纤维素胶束中的数目很多,结合得很牢固,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
,因此纤维素的水解较难,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进行。

一般来说,在或者的催化下,纤维素可以发生水解,最终得到。

2.水解方程式:。

3.纤维素在动物体内的水解
人体内没有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所以不能直接消化、利用纤维素,但食草
动物的消化道中却有一些,它们能产生使纤维素水解。

三、纤维素酯的制造
1.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质
纤维素是高分子,它的长链由许多葡萄糖单元构成。

每个葡萄糖单元含有
,因此纤维素能够表现出的一些性质,能够发生。

2.纤维素酯的制造
纤维素能够与或者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纤维素硝酸
酯 (俗称)或纤维素醋酸酯(俗称
)。

【思考题 1】纤维素主要存在于什么物质中?纸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提示】植物体中,如棉花、木材等。

纤维素。

【思考题 2】纤维素分子结构有什么特点?其官能团是什么?
【提示】官能团为羟基,因此具有醇的性质
【思考题 3】如何检验纤维素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
【提示】向水解后的混合液中先加碱中和多余的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
铜的悬浊液并加热,若有银镜或砖红色沉淀则说明纤维素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

【思考题 4】纤维素与 HNO 3反应吗?是什么反应类型?
【提示】能。

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
【参考答案】一、1.细胞壁一半97%~ 99%
2. (C6H10O5 )n 葡萄糖单元纤维素胶束纤维素胶束绳索状绳索状
3.(1)纤维板(2)造纸机械化学纸浆漂白打浆烘干(3) 固化剂生物降解
二、 1.氢键比较稳定无机酸酶葡萄糖
催化剂
2. (C6H10O5 )n+ nH2O──→ nC6H 12O6

3.酶微生物纤维素酶
三、 1.三个羟基醇酯化反应2.硝酸醋酸酐硝化纤维醋酸纤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