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维生素E表达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VEGFR表达水平与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2;<+,0(',3=<>-',&5-J/)'@542)<*2526535+*2)/'46)?M52P55'453&0 @*4.&+*35'7/265+)*+<3/P26=*.2/335.5?2/3! "#EDN>H!#%@*4.&+*35'7/265+)*+<3/P26=*.2/335.5?2/3& "#EDN>H&#*'7.&3*2)@55==5.2)'?*2)5'24 P)26*7@*'.57 ?3)0*3,+)@53.*'.53/=23*'4.*265253*3253)*+.650/50M/+)O*2)/'"J;$E#2653*?,-?-,3*/+G5@5'2,?*2)5'24P)26*7@*'.57 ?3)0*3,+)@53.*'.53P6/35.5)@57J;$E2653*?,=3/0X*'&*3,!"#)2/X*'&*3,!"#')'/&36/4?)2*+P53545+5.257-J65 453&0 #EDN>H!%#EDN>H&5L?3544)/'+5@5+4/=?*2)5'24P5357525.257#7*,M5=/35J;$E*'7)7*,4*=253J;$E2653*?,% J6535+*2)/'46)?*0/'<#EDN>H!%#EDN>H&*'746/32H25305==).*.,%/@53*++4&3@)@*+"9G#P535*'*+,O57-@-+1:,+J65 357&.2)/'3*254/=#EDN>H! "('-(!C#*'7 #EDN>H& "()-#*C#)'?*2)5'24P)26350)44)/'P5356)<65326*'26/45)' ?*2)5'24P)26/&2350)44)/'"&!-#*C%()-#*C%%"-"(#-J653*25/=$6)+7HA&<6" "))-%C#%2653*25/=+)@53.)336/4)4 "((-$C#%2652&0/30*L)0&07)*05253"*-$' 2 #-(%#.0%265453&0*+?6*=52/?3/25)'";NA#+5@5++*%'-% "*(!-'#.<! 0B,%*'7@*4.&+*35'7/265+)*+<3/P26=*.2/3"#EDN#+5@5++"&&(-)2 ((-%#?<!0B,/=?*2)5'24P6/45453&0 #EDN>H! +5@5+47)7'/2357&.5P5356)<653%./0?*357P)2626/45/=265?*2)5'24P6/45453&0 #EDN>H!+5@5+4357&.57 +*)-#C% !$-(C%"&-%' 2 #-*$#.0%*!%-$ "&%'-(#.<!0B%"!*%-' 2 *$-'#?<!0+%2657)==535'.54P53542*2)42).*++,4)<')=).*'2% %"-"(,-J653*25/=$6)+7HA&<6" "%(-&C#%2653*25/=+)@53.)336/4)4"((-'C#%2652&0/30*L)0&07)*05253+"*-)#
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状态的研究进展

3 参考文献 [ ] T n Y T iyyas td sO ugr n e tdbs 1 agZ . hr er s i isreyadrl e ai t u e l a c
I I g g M、 A均明显增加 , 肝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 白明显下降, 说
明慢性 肝炎 、 肝硬化 患者 体液 免疫 功 能增强 , 癌患 者则低 肝
关于肝癌局部免疫状 况的研究 比较少 。有 研究表 明肝癌
患者肝组织中 c 未阳性树 突状细胞 的数 目明显少于肝硬化患 D
者, 在癌结节 中甚至检 测不 到 c 的表达 。通 过超声 引导经 D
11 原发性肝癌 的细胞免疫 状况 : . 据研究 , 癌患者 既存在 肝 着系统免疫缺陷 , 肿瘤 局部也存 在抑 制抗瘤 效应发挥 的 因 在
导致了 I 、 A均有 显著升高。肿瘤细 胞虽是 体 内的正常细 g I G g 胞转变 而来 , 由于发生 了深刻 的遗传 物质改变 , 具有许 多不 同
于正常 细胞 的生 物学特 性 , 中有些 可以被 机体 的免疫系 统 其 识别为 非己成分并 对 它产生 免疫反 应 , 肿瘤 患者 的血清 中已 测 出对肿瘤应答 的抗体 , 持肿瘤 患者 对肿瘤 相关 抗原有 产 支 生抗体 的效应 。国 内对 体液 免疫 在肿 瘤 治疗 方 面的研 究 较
疗效。④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 伤细胞 ( A 活性降低 。L K杀 L K) A
伤细胞对肿瘤 细胞具有广谱 的细胞毒 性 , 不杀伤正常 细胞。 而 ⑤ B 转化生长 因子 ( G 1一 T F一6 ) 1 水平升高 。T F一6 G 1是有效
的共识 , 于恶性肿瘤与体液免疫 相关性的研究 报告甚少 。 但关
[6 吴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相关肝细胞肝癌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相关肝细胞肝癌研究进展作者:王玉洁覃后继易廷庄黄嘉伟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4年第14期*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GXNSFAA297170);2020年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新冠肺炎病毒感染防治专项项目(百科20203215)【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以肝脏脂肪沉积为主的代谢性疾病,可导致肝脏脂肪变性、肝硬化及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生发展。
NAFLD与NAFLD相关HCC有着相似的多元化发病机制:胰岛素抵抗、脂肪代谢、遗传易感性、免疫失调、肠道菌群紊乱、铁沉积等。
近些年随着NAFLD的患病率的增加,NAFLD相关HCC患病率也逐年增加,因此提早监测预防NAFLD 相关HCC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综述了NAFLD相关HCC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监测及预防,为认识NAFLD相关的HCC现状及预防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细胞肝癌分子机制疾病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WANG Yujie, QIN Houji, YI Tingzhuang, HUANG Jiawei.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4, 21(14): -178[Abstract]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is a metabolic disease dominated by fat deposition in the liver, which can lead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epatic steatosis,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NAFLD and NAFLD-related HCC share similar diversified pathogenesis, including insulin resistance, fat metabolism, genetic susceptibility,immune dysregulation, intestinal flora disorder, iron deposition, and so on.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revalence of NAFLD, the prevalence of NAFLD-related HCC has also increased year by year, so early monitoring and prevention of NAFLD-related HCC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surveillance and prevention of NAFLD-related HCC, whi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evention of NAFLD-related HCC.[Key word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olecular mechanisms Progression of diseaseFirst-author's address: Graduate School of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Baise 533000, 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4.14.04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因在全球迅速地增長,变得越来越普遍,全球成年人群中NAFLD患病率占25%~30%[1],NAFLD逐渐成了全世界慢性肝病的最常见病因。
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

足。 ③肝脏 解毒功能 降低 ,此外侧枝 循环形成 ,体 内有毒物质 蓄积 , 激活吞噬细胞 ,产生大量 氧 自由基 。
在 肝癌方 面 ,当体 内维生 素E 浓度降 低 ,使机 体的抗 氧化能力 下
总 之 ,血 清维生素E 水平 同肝 硬化或 肝癌 的恢 复有一 定的关系 , 动态检 测血清维生 素E 水平 的改变对病 情进展 和预后有一 定的价值 。
血清维生素E 监测便于 预测食管静脉 曲张破裂 出血 ,补 充维生 素E 能延 缓肝硬化及肝癌 的进展 。
降、氧化一 抗氧化系统失衡。持续性氧 自由基损伤的存在可使肝细胞
D A N 受损 或突变 ,促进肝细胞 的癌变 发生。维生 素E 缺乏 时肝 组织 中 D A和R A N N 含量 显著增 加 ,R 聚合酶 及D 聚合酶 增加 。同时肝 NA NA 组织 中多种酶在维生素E 乏时也表达增加 ,说 明维生素E 缺 在肝细胞 内
可 发挥阻抑物 的作 用 ,调节一 些酶的代谢 ,从而影响肝组 织的代谢 。
参考 文献
[】 孙 小 燕 . 素E 药 理研 究 和 临床 新用 【】 1 维生 的 J. 中国 中 医药 , 1, 2 0 0
89:3 —3 . () 02 2 1
而当维生 素E 水平 较低时 ,可使肝 组织 中某 些在胎生 期具有 高活性 的 酶表达 、合成 和分泌加速 ,从而 引起血 中或肝组织 中酶 的异常增 加 , 被 认为 是肝细胞癌 变的标 志酶 。肝 细胞癌变过程 中, 自由基是 引起 细胞D A N 突变 的主要原 因 ,而维生 素E 具有对 抗氧 自由基的作用 ,因 而肝癌 患者体 内维生素 E 浓度 的显著降 低与肝细胞 的癌变 有着密切 的
相关性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研究张义;陈华阳;张长茂;鲍清;梁安民【摘要】目的:研究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79例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的HCC患者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VEGF表达与树突状细胞(DC)浸润程度、肿瘤大小、癌栓、包膜、血清AFP水平及术后肝外转移的关系,随访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79例HCC 患者中,VEGF低表达43例(54.4%),高表达36例(45.6%).VEGF表达与DC浸润程度、肿瘤直径及血清AFP水平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包膜完整性、有无癌栓、术后远处转移情况无关(P>0.05).VEGF高表达组2年内复发率为83.3%(30/36),明显高于VEGF低表达组的60.5% (2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高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为(34.33±4.60)个月,VEGF低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为(35.30±3.9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与癌组织DC浸润程度、肿瘤直径及血清AFP水平有关,其在HCC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增加肝癌术后短期复发风险,可作为肝癌早期复发预警指标.【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5)007【总页数】4页(P944-947)【关键词】肝细胞肝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树突状细胞;复发;转移;预后【作者】张义;陈华阳;张长茂;鲍清;梁安民【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外二科,厦门 361009;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福州 350001;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肛肠外科,厦门 361009;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福州 350001;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胆外科,厦门 361000;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在全球恶性肿瘤中居第6位,病死率居第2位[1]。
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CH EN a , Qin yU
q n, EIM i g h i M O n o g, N —i LI u M n u , Qig t n QI Liln, AO e— i W i a.S r ey De a t n f j u g r p rme to
Ga la d Li e t e f la e s t lo ii e c lColg Gu n xi2 0 8 C n l n v r,h Af ii td Hopia f Gu lnM dia le e, a g 0 8 3, hia
例及健 康献血者 4 O例 , 酶 联 免 疫 吸 附 试 验 ( I S 测 定 各 组 血 清 中 高 尔基 体 膜 蛋 白一 3 可 溶 性 细 胞 间 黏 附 分 用 E A) I 7 及
子一 用 荧 光 El S 测 定 各 组 血 清 中 甲胎 蛋 白含 量 。 结 果 甲胎 蛋 白 、 溶 性 细 胞 间 黏 附 分 子 1及 高 尔基 体 膜 蛋 1, A I 可 白一 3联 合检 测 可 使 原 发 性 肝 癌 的检 出敏 感 性 和 特 异 性 分 别 达 8 和 9 , 于 其 中 任 一 单 项 检 测 , 明 显 提 高 7 6 3 高 可
a he i olc l r 1 s CA M ) a d son m e u e - ( I 1 nd Gol pr en 7 G P73) i a osng he tc c lulr c r i gi ot i- 3( n dign i pa i e l a a cnom a M e h ds 2 . t o 21 c s s ofp te t nc u ng 44 c s s o p i elu a a cn a e a i n si l di a e fhe atc c l l rc r i om a, 4 a e fof e p tcc r i om a, 4 c s sofhe 1 c s s o h r he a i a cn 7 a e — pa i ni ic s s. a e nhe a i s a e nd 40 c s sofnomalc ntol e e d t r i d, n 3 tc be gn d s a e 49 c s sofu p tcdie s sa a e o r s w r e e m ne a d 7 we e de r — t r i e ih d e m n d w t oub e a tb l n i ody e ym e lnke m m u nz i d i nos b nta s y apha f t pr en w e e d t r i d w ih l r s or e s a l e o ot i r e e m ne t fuo e ~ c n nz m e lnk d i m uno o be s a .Re u t Co bi d e e to l ha f t pr en、 o u e i e c lulr a e te y i e m s r nta s y s ls m ne d t c i n ofa p — e o ot i s l bl nt r e l a d—
ANRIL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要点

按说明书要求将各组细胞加入Transwell小室
(美国Millipore公司),24 h后清洗、固定、染色、 计数。 六、分组
二、ANRIL表达与肝癌预后的关系 通过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分析
ANRIL与肝癌预后的关系:ANRIL高表达组患者术 后平均生存时间为18.2个月(95%C/:14.9~ 21.5个月),ANRIL低表达组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时
Antisense non-coding RNA in the INK4
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是一大
非编码RNA(10ng
non—coding
RNA.1ncRNA)是指长
类不具有蛋白编码能力的RNA转录本,其中,长链
DOI:10.3760/cma.j.issn.1007-631X.2016.10.016
to
locus(ANRIL)in hepatoeellular carcinoma(HCC)tissues and
evaluate its relation to clinieopathologieal
features and prognosis of HCC. Methods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ANRIL in HCC tissues and adiaeent tissues(n=90)and to analyze its relationship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data.Kaplan—Meier curves and multivariate Cox proportional model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impact on clinical outcome.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was used to silence ANRIL and to Results explore the effe:cts of reduced ANRIL expression
《2024年基于生物信息学发现肝细胞癌标志性miRNA及作用与机制研究》范文

《基于生物信息学发现肝细胞癌标志性miRNA及作用与机制研究》篇一一、引言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由于HCC的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手段有限,因此寻找有效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方法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随着生物信息学的发展,microRNA (miRNA)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
miRNA是一种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能够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
本研究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旨在发现肝细胞癌标志性miRNA及其作用与机制。
二、研究方法1. 数据收集与处理我们首先从公共数据库中收集了肝癌患者的miRNA表达谱数据,并进行了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归一化等。
2. 差异表达分析通过比较肝癌组织与正常肝组织中miRNA的表达水平,我们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了差异表达的miRNA,并筛选出在肝癌组织中显著上调或下调的miRNA。
3. 靶基因预测与功能注释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我们预测了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并对靶基因进行了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以揭示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4. 实验验证为了验证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我们设计了实验,包括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以进一步研究筛选出的miRNA在肝癌中的作用及机制。
三、结果与分析1. 差异表达miRNA的筛选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筛选出在肝癌组织中显著上调的miRNA和显著下调的miRNA。
其中,miR-XXX和miR-YYY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最高。
2. 靶基因预测与功能注释我们预测了miR-XXX和miR-YYY的靶基因,并进行了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结果显示,这些靶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过程。
其中,某些靶基因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3. 实验验证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我们验证了miR-XXX和miR-YYY在肝癌中的作用及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收集入 选病 例 的病 史及临床资 料 、血生 化检查资料 、腹部彩 色 多普勒超声 或腹部增强C 资料 。②所有入选标本 检测受检对象早 晨空 T
3讨 论
腹取静 脉血 ,离心分 离血清 ,进 行肝纤维化 、肝功能等 指标测定 。待
测血 清 0 m放人 一0 冰箱冷 冻保存备用 ,测定前将样 本置于温 室复 . l 5 7 ̄ C 融后 ,采用高 效液 相色谱法 同批测定维 生素E 平和丙二醛含量 。 水 1 . 3统计学分析
质 过氧化物 的代表 物质… 。本组研 究测定 5例肝硬 化患者 和5例 正常 O 0 人血 清维生 素E 平和丙二 醛含量 ,并归纳 其临床 意义 ,并总结 报道 水
如下 。
2 . 2肝硬化或肝癌 患者食 管曲张静脉 曲张程度与血清 维生素E 水平和丙
二醛含量的关系 伴 随食管静 脉 曲张程度增 加 ,血清维 生素E 渐下 降,丙二醛 含 逐 量逐渐 增加 ,两组之 间 的差 异有 统计学 意义 ( P<O 5 . ),肝 硬化 患 0
21 02年 8月第 1 0卷 第 2 4期
分婴幼 儿家庭在添 加辅 食及断母 乳后应用配 方奶 粉代替母 乳喂养的过
・
临床研究 ・ 1 9 5
[】 常素 英 , 1 富振 英 , 武 , . 何 等 中国 儿童 生 长 发育 现状 和趋 势分 析 [ . 生研 究 , 0 , ()2 02 2 J卫 】 2 0 9 5:7-7 . 0 2 [】 胡 秀英 . 林 市 婴 幼儿 生 长 发 育趋 势 分 析 [] 2 桂 J. 中国 儿童 保 健 杂
肝脏 与维生素 的关系非常密 切 ,肝脏损 害时可 以影 响维生素 的代 谢。另一方 面,维生素 代谢的异常如维生 素缺乏必 将影响肝脏的功 能
照组 ,两组之 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O 5 P . )实验组 与对 照组血清 0 维生素E 水平和 丙二 醛含量 监测结果详见表 1 。
表 1实验 纽 与对 照 组血 清维 生素E水平 和 丙二醛含 量 监测 结果
维 生素 E 是天 然 脂溶 性抗 氧 化剂 ,在 细胞 的膜 性结 构 中广泛 存 在 ,可 以保 护细胞膜不受 自由基 的伤 害。脂质过 氧化物为 氧 自由基与 细胞膜性结构 中的不饱和 脂肪酸相互作 用的产物 ,它可 以激活 肝细胞 合成胶原纤 维 ,加快肝 的纤维化 ,并可以破坏肝 细胞膜 。丙二 醛是脂
积极的作用 。
[] 荫 士 安 . 婴幼 儿 的生 长 发育 与 辅 食 添加 现状 [. 国儿 童 3 中国 j 中 】 保 健杂 志 , 0 , ()595 1 2 41 6: 0—l. 0 2
[] 王慕 逖. 科学 】 版 北京 人 5 2 17 . 0
者食管 曲张静 脉 曲张程 度与血 清维生素E 水平和 丙二醛含 量的 关系详
见表2 。 表2 肝硬 化 患者食 管 曲张静 脉 曲张程 度 与血 清维 生索E 水平和 丙二
醛含 量 的 关 系
照 组 。实验 组与对 照 组治疗 前一 般 临床情 况之 间 的差异 无统 计学 意
义 ( >00 )。 P . 5
1材料 与方 法
1 . 1一般 资料 我 院2 1f 1 至2 1年 1 0o 月 02 月收入 肝硬 化或 肝癌 患者 5例 。入 选 0 患者根 据病 史 、体征 、实 验室检 查 和B 、C 等 影像学 检查 确诊 , 超 T 另 收集 5例 同期 在本 院体 检 的无肝 炎病 史 ,肝 炎病 毒标 志物 阴性 , O 肝脏 酶 学指 标正 常 ,肝 脏彩 色多 普 勒超声 检查 正 常的健 康人 作为对
志 ,0 61 ()4 44 6 2 0 ,44 : 1— 1 .
程中需要儿童保健医师专业的指导。平均断奶时间为6 个月,分析原 . 1 因可能与母亲大多有工作及产假在4 个月至6 个月有关。
综上所述 ,医院应 当采取更 多形 式多样 ,内容 丰富 的宣传教育模
式,完善对婴幼儿家庭的儿童保健教育,对婴幼儿生长发育起着更加
维 生素 E监 测便 于预 测食 管静脉 曲张破 裂 出血 ,补 充维生 素 E能延 缓肝硬 化 及肝 癌 的进展 。
【 关键 词 】维 生素 E ;肝硬 化 ;肝癌 ;预后 中 图分类 号 :R7 ;R 3 . 5 5 75 7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7- 14 (0 2 4 0 9- 2 6 1 8 2 1 )2 - 15 0 9
参考文献
血清维 生素E 表达 与肝硬 化及肝癌 患者疗效及预后 的相关性研究
邓根 明 章 新 华
( 江西省南城县人 民医院 ,江西 南 城 34 0 ) 4 7 0
【 要 】 目的 探 讨 肝硬 化 及肝 癌 患者 血 清 维生 素 E 水平 的 变化 与 患者 病 ・进展 和 预后 的 关 系。方 法 将我 院收 治的 肝硬 化 或肝 癌 患者 5 摘 睛 0 例 设 为实验 组 ,另 外选取 5 0例正 常人 作 为对 照 组 。采 用 高效液 相 色谱 法测 定实验 组与对 照 组维 生素 E水 平和 丙二 醛含 量 ,使 用统 计 学软 件 分析血 清 维生 素 E水平 的 变化 与患 者病 情进 展 和预后 之 间 的相 关性 。结果 实验 纽血 清 维生 素 E明显 小于对 照 组 ,但 丙二醛 含量 明显 高
于对 照 组 (< . )伴 随食 管静 脉 曲张程 度增 加 , 清维 生素 E逐 渐下 降 , P 00 , 5 血 丙二醛含 量逐 渐增 加 , 两组之 间的 差异 有统 计学 意 义 ( < O0 ) P . 。 5
结论 血 清 维生素 E水平 同肝 硬化 或肝 癌 的恢 复有 一 定的 关 系 ,动 态检 测血 清 维生 素 E水平 的 改 变对 病情 进展 和预 后 有一 定 的价值 。血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