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美术教案】湘教小学美术四下《7剪纸故事》word教案 (3)

合集下载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七课《剪纸故事》教案03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七课《剪纸故事》教案03

《剪纸故事》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画、剪事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2.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好对称图形的方法、难点:能够快速剪出事物的外形,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课前准备:多媒体,剪纸范作,剪刀,卡纸,双面胶。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师说:“同学们上课!上课前老师先给同学们看一段由剪纸制作的影片。

看完要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问:“现在我们看完了这段影片,同学们请想想,它跟我们平时看的影片有什么不一样么?”生说:“是由剪纸制作而成的。

”师说:“同学们真棒,看的真仔细!那同学们喜欢这些剪纸么?”生说:“喜欢。

”师说:“那现在老师带同学们一起进入剪纸的世界。

”揭示课题——《剪纸故事》二、观察剪纸图片,让学生发现特点师说:“同学们,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两张图片有什么不一样?”生说:“左边的图片不对称,右边的对称。

”师说:“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我们这课我们来学习一下对称剪纸。

”师说:“老师现在非常的想动手做一做这个对称剪纸,有没有同学能教教老师有什么好的方法?”生说:“先把卡纸对折,然后画半个娃娃,最后剪,”师说:“噢!这个同学的方法非常好!先对折,再画,最后剪!”(教师边讲解边板书:折——画(半个娃娃)——剪)师说:“老师现在迫不及待的想开始做了。

”(用课件快速的示范,剪的时候让学生数数,调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师说:“老师剪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好不好?”教师喊1——2——3开始!师说:“咦!怎么变成这样?老师是按照同学们的方法啊?哪里错了?”(错误示范,剪纸娃娃断开两半。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找出错误。

)生说:“老师画错了,应该画在折痕那边,而不是开口那边。

”师说:“噢!原来是老师太粗心了,犯了这么小的错误!那同学们能不能再给老师一次机会?老师一定好好表现!”(吸引学生认真看教师示范,强调要画在对折那边。

示范的时候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慢慢示范,要学生注意画的时候要画一个眼睛,半个鼻子,半个嘴巴。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7. 剪纸故事3-湘美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7. 剪纸故事3-湘美版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学习剪纸语言的表现方法,感受与认识剪纸艺术中独特、优秀的艺术形式,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国剪纸的艺术魅力,认识我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激励学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重点:初步了解剪纸艺术,掌握剪纸语言月牙纹和锯齿纹的表现方法,并合理的运用到作品中。




四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造型表现基础,动手操作能力也相对来说比低年级有了较大的提高,
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动手,课与日常生活有很密切的联系,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热情




1、了解中国剪纸艺术,掌握月牙纹和锯齿纹以及不规则剪纸语言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和表达能力。
(2)从剪纸的颜色分类:单色和染色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单色剪纸,下一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染色剪纸。
三、剪纸的纹样
1.出示一匹马,教师用动画给它加上月牙纹和锯齿纹,教师介绍常见的剪纸纹样,引出这节课重点学习月牙纹和锯齿纹。
2.观看微课,教师示范剪月牙纹和锯齿纹。学生思考是用什么方法剪出来的?
3.尝试练习
4.课件出示不规则的剪纸语言,同学们思考下这些不规则的剪纸语言又是如何剪出来的呢?
难点:初步了解并尝试不规则剪纸语言的镂空剪法




教师准备:红纸、剪刀
学生准备:红纸、剪刀、铅笔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故事导入
1.观看《寻梦环游记》故事动画片头
二、走进剪纸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7剪纸故事》教学设计 (1)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7剪纸故事》教学设计 (1)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7剪纸故事》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7剪纸故事》是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剪纸的基本技巧,创作出具有故事性的剪纸作品。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剪纸的基本技巧介绍,也有大量的剪纸作品欣赏,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剪纸也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新知识时,积极认真,乐于实践。

但在剪纸技巧和创意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如折叠、剪切、刻画等。

2.培养学生具有观察、想象、创新的能力,能创作出具有故事性的剪纸作品。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剪纸的基本技巧的掌握。

2.如何将剪纸作品创作出具有故事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

六. 教学准备1.剪纸作品欣赏图片。

2.剪纸材料和工具。

3.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系列精美的剪纸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剪纸的基本技巧,如折叠、剪切、刻画等,并进行现场示范。

让学生初步了解剪纸的制作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剪纸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相互交流,教师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剪纸作品创作出具有故事性。

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作品的故事,也可以让学生相互启发,合作创作。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要求。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回家后,利用所学的剪纸技巧,创作一个具有故事性的剪纸作品。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10分钟,拓展10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

总计50分钟。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7.剪纸故事》说课稿3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7.剪纸故事》说课稿3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7. 剪纸故事》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剪纸故事》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七课的内容。

本节课以剪纸艺术为主题,让学生通过学习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创作出富有故事性的剪纸作品。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剪纸的基本技法、剪纸艺术的特点、剪纸创作的方法以及剪纸作品的欣赏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传统的剪纸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剪纸艺术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简单的剪纸活动,对剪纸的基本技法有所掌握。

然而,对于如何将剪纸艺术与故事相结合,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剪纸作品,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剪纸艺术的特点,掌握剪纸的基本技法,能够创作出富有故事性的剪纸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剪纸艺术的特点、剪纸的基本技法、剪纸创作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将剪纸艺术与故事相结合,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剪纸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交流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剪纸技艺。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剪纸作品,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提供剪纸材料和工具,让学生动手实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剪纸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剪纸的基本技法,如折叠、剪切、刻画等,并现场示范。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剪纸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分享创作心得,互相评价。

5.总结: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剪纸艺术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7剪纸故事》教学设计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7剪纸故事》教学设计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7剪纸故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7剪纸故事》是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以剪纸艺术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学习剪纸的基本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剪纸故事。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剪纸的基本手法、剪纸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剪纸创作的过程。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剪纸艺术的特点,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认识,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剪纸艺术,对本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剪纸的技巧和创作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激发他们更加深入地探索剪纸艺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基本手法和特点,提高审美素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3.通过剪纸创作,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剪纸的基本手法的掌握。

2.剪纸创作的创意和构图。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剪纸的基本手法和特点。

2.示范法:展示剪纸作品的创作过程。

3.实践法:学生动手进行剪纸创作。

4.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剪纸作品。

六. 教学准备1.剪纸工具:剪刀、彩纸等。

2.剪纸作品:教师准备的剪纸作品。

3.教学多媒体:剪纸作品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剪纸作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剪纸艺术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剪纸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剪纸的基本手法和特点,展示剪纸作品的创作过程,让学生对剪纸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进行剪纸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剪纸作品进行改进和创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剪纸艺术的特点和创作方法,激发学生对下一课的期待。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七课 剪纸故事 ︳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七课 剪纸故事 ︳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七课剪纸故事︳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剪纸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2.能够掌握剪纸刀的使用方法;3.能够制作一个简单的剪纸作品;4.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美术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剪纸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2.剪纸刀的使用方法;3.制作一个简单的剪纸作品。

三、教学重点1.剪纸刀的使用方法;2.剪纸作品的制作。

四、教学难点1.制作较为复杂的剪纸作品;2.小刀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五、教学过程5.1 情境导入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地区的剪纸作品,并鼓励学生猜测这些作品来自哪个地方、代表什么意义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5.2 讲解剪纸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教师通过图像和文字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剪纸的发展历史,并讲述不同地区剪纸作品的特点和文化内涵,让学生对剪纸的形式和内涵有更深刻的了解。

5.3 掌握剪纸刀的使用方法2.,并提醒学生注意小刀的尖端和锋利边缘。

5.4 制作剪纸作品1.;2.;3.;4.、纸张等材料继续制作剪纸作品。

5.5 课堂总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剪纸作品进行点评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六、教具准备1.图像和文字材料;2.剪纸刀、彩纸、铅笔等。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剪纸故事让学生了解了剪纸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并掌握了剪纸刀的使用方法,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美术创造力。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创意发挥,不断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设计。

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安全和小刀的使用规范,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小刀的尖端和锋利边缘,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湘教版小学美术《剪纸故事》教学设计

湘教版小学美术《剪纸故事》教学设计

湘教版小学美术《剪纸故事》教学设计湘教版学校美术《剪纸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剪刻基本方法和步骤,进展动手力量。

2.熬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力量,培育同学喜爱生活的情感。

课前预备:彩色蜡纸、胶水、剪刀、小刀。

相关课件。

教材分析:这是一节融剪、刻、说为一体的剪纸课,表现内容以人物为主,表现形式是非对称性的独立纹样。

要求学会大胆地直接剪出人物形状,用刀刻划出人物细节,并将剪、刻完成的人物形象经组合粘贴在一起,编成故事,说一说,表达生活中自己熟识的事情和了解的故事,借以抒发内在蕴涵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生:爱听。

师:老师今日为你们带来了两个特殊的故事,你们想听吗?生:想听。

师:好,老师讲故事的时侯,你们要仔细听,认真看,听完后要告知老师它们的特殊之处,行吗?生:行!师讲故事:A今日,我和妹妹一起到草地上喂小松鼠,小松鼠可乖了,一点都不怕我们。

瞧!我们玩得真快乐。

(课件出示相关剪纸画面。

)B星期天一大早,李涛和王赞两位同学就去帮老奶奶抬东西。

瞧,他们干得多卖力呀!(课件出示相关画面)师:我给大家带来的故事讲完了,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生:我发觉,今日老师讲的故事里的画面是用剪纸的方法做的。

师:嗯,刚才这位同学观看得真认真,那么你们和他的想法是一样吗?生:是。

师: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用剪纸的方法表现故事。

(课件出示课题:剪纸故事)二故事相互沟通师:课本上有好几个同学剪出来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他们剪的是什么故事。

(引导同学观看课本中的故事画面)有那些同学看懂了这些故事,来说给大家听一下吧!生:我用洗衣粉自已做了一瓶泡泡水,吹出来的泡泡飘在天空,可美了,妹妹见了,也要玩呢!师:那你给妹妹玩了吗?生:给了,我们一起玩得很快乐!师:嗯,真不错,这位同学说故事时,把自已都当成了故事里的人呢!还有几个故事呢,同学们都来说一说吧!生:我和妈妈上街买东西,发觉了一个小偷,我和警察叔叔一起抓住了他,警察叔叔还表扬了我!师:真是个英勇的孩子,同学们,你们找到他说的这个故事了吗?生:找到了!师:好,咱们连续!生:我和小刚一起打篮球,他把我防得死死的,最终我还是赢了他!师:看不出来,你这么厉害呀!有和他一样爱打篮球的吗,把手举起来!(男生争先举手。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7. 剪纸故事》教学设计2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7. 剪纸故事》教学设计2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7. 剪纸故事》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剪纸故事》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剪纸艺术,通过剪纸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故事和情感。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以及一些著名的剪纸作品。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不同的剪纸图案和模板,供学生参考和创作。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动手能力,对剪纸艺术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剪纸技巧和创作方法的掌握程度不同,需要老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此外,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可以通过剪纸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故事和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剪纸艺术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剪纸表达自己故事和情感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如何运用剪纸表达自己的故事和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分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剪纸模板和图案。

2.剪刀、彩纸等剪纸工具。

3.相关剪纸作品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以一个有趣的剪纸动画短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剪纸艺术的历史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剪纸艺术。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著名的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老师示范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折叠、剪切、刻画等。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剪纸练习,可以使用提供的模板和图案。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合适的模板和图案,进行剪纸创作。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改进剪纸技巧。

5.拓展(10分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故事和情感来创作剪纸作品。

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与组员合作。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剪纸艺术的重要性和运用剪纸表达自己故事和情感的意义。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剪纸,并创作出更有创意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课题:《剪纸故事》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安排:两节、第二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本课学会单色剪纸中对称人物剪纸的方法。

2、为学生创立传统民间艺术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剪纸的过程中,了解中国传统剪纸,学
会欣赏、珍惜、尊重、并有意识的保护我国的传统民间工艺。

教学重点:
1、掌握单人对称剪纸和四人对称剪纸的方法。

关键词:对称、连接点。

2、认识中国传统剪纸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1、需要学生大胆的随手剪出人物造型。

通过示范,学会用手在纸上划一划,确定位置,再
开始剪,降低了剪纸的难度,让孩子快速的掌握剪纸的方法,并且树立自信心。

2、在四人对称剪纸的学习中,掌握连续纹样的剪纸方法。

(关键词:连接点)运用示范,强
调在连接点的位置留出一定的宽度,用于图案间的连接。

在示范时一边剪一边重复提问,增强孩子对关键知识点的记忆。

教具:
多媒体课件、展示平台、一部剪纸动画片《金色的海螺》、一段剪纸介绍视频、范画、卡纸(发放给学生作为作业背景)、彩色纸。

学具:
剪刀、胶棒。

作业要求:
1、练习剪抓髻娃娃的外轮廓。

2、练习四人对称剪纸,完成一张连续的剪纸作业。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安排学生欣赏中国传统剪纸动画片《金色的海螺》。

要求带着问题看动画:
1、动画片采用哪种艺术表现形式?(剪纸)
2、动画片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我们如何在平面纸张上表现具有故事情节的内容?(通过夸
张的人物动态、人物周围的场景)
第二课时:
一、感知与体验
1、揭题:
向学生展示动画片《金色的海螺》图片,回顾动画内容。

提问:动画片运用哪种艺术表现形式?(剪纸)引出课题。

2、播放视频(约4分钟)对剪纸的概念进行介绍,让学生初步形成对中国传统剪纸的印象。

3、以中国传统剪纸中的代表形象“抓髻娃娃”作为切入点。

出示教师示范作品(一),让孩子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形象。

想一想,你与它似曾相识吗?你感觉它像什么?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孩子对“抓髻娃娃”的兴趣,并且仔细观察老师发放的样品。

形成对抓髻娃娃外形的初步映像。

4、讲述抓髻娃娃的神话故事,增加神秘感,全方位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并增强课堂的文化底蕴。

5、解析汉字“髻”字的象形内涵。

通过对汉字的解析让孩子再次仔细观察抓髻娃娃的形象特点。

并进行归纳,为下一步剪纸做铺垫。

二、研究与探讨
1、初步探究:
通过示范法讲解剪纸的步骤,要求构图饱满,物象撑满整个画面。

(为示范二做铺垫)
示范一:
(1)、折叠,将纸对折一次,从封闭的边开始剪。

(2)、划,用手在纸上划一划,确定抓髻娃娃辫子、头、手、身体、脚的位置。

降低了随手剪纸的难度,让孩子对构图有大致的布局。

增强对画面的构图意识。

(3)、剪,从头部开始,逐步往下。

剪出人物的外轮廓。

规定好起刀的位置,按顺序剪,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只要求剪出外轮廓,降低了难度,让孩子能够快速的剪出抓髻娃娃的外形,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

(4)、练习一:全班分为六个组,每组6个学生。

教师事先裁剪好同等规格的彩色纸,由大组长进行分发。

做到先人后己。

做好准备就可以开始活动。

老师从旁指导。

协助完成。

最先剪好的小组将获得加分。

2、深入解析:
出示教师示范作品(二),让孩子们找一找,这张剪纸的特别之处,(单独的人物是对称图形,四个人物连接在一起也形成了对称图形。


提问:大家看一看郑老师是用什么方法让四个娃娃连在一起的?
关键词:连接点。

每个娃娃的辫子、手、裙子、脚都是连在一起的。

这四个点叫做连接点,剪纸需要有连接点才能连接在一起。

通过观察与提问,让孩子自己发现剪纸连接的窍门,增强兴趣。

示范二:
(1)、折叠,将纸对折三次,从封闭的边开始剪。

(2)、划,用手在纸上划一划。

确定娃娃辫子、头、手、身体、脚的位置。

设定连接点。

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孩子清晰的了解到,每个连接点都需要一定的宽度才能使剪纸连接起来。

(3)、剪,从头部开始剪,逐步往下。

剪出人物的外轮廓。

在剪的过程中每遇到一个连接点就进行提问,是否应该剪断?然后留出一定的宽度。

通过一边示范一边提问的方法,让孩子不断的强化连接点的概念,增强关键知识点的记忆,用此达到教学目的。

(4)、练习二:老师从旁指导。

协助完成。

强调连接点的位置要剪断。

示范三: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点、线、面的装饰纹样。

提示孩子,可以运用曾经学过的点、线、面关系对娃娃的外形和镂空部分进行装饰。

欣赏优秀的剪纸作品,拓宽孩子的视野,增强见识,为孩子创设一个充满美术情趣的氛围,让孩子在学习中体验到剪纸的审美乐趣。

学会去欣赏中国的传统民间工艺。

(1)、还原,将剪纸沿折痕还原。

(2)、划,运用点、线、面、对剪纸进行简单的设计,用手在剪纸上划一划,确定装饰纹样的位置。

(3)、剪,对娃娃的外轮廓进行修饰,剪出辫子、手、裙子、脚的细节部分,然后按设计剪出内部的镂空花纹。

(4)、练习三:将剪纸还原,设计装饰纹样,剪出自己独特的花纹。

三、创造与反思
1、通过练习让孩子完成剪纸作品,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个性进行创造,例如:改变人物的动态、设计富有个性的装饰纹样等。

2、学生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互评,每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粘贴在窗户上。

其余同学的作品粘贴在卡纸上。

评价标准:
(1)、剪纸人物能够连接起来。

(2)、作品富有个性,装饰纹样独一无二。

3、拓展
(1)、欣赏其他种类的优秀剪纸作品。

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拓宽孩子的艺术视角。

剪纸是一门种类丰富的艺术,运用简短的展示欣赏调动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能够在课下关注剪纸,喜欢上剪纸,传承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

(2)、出示图片,外国友人争相学习剪纸。

提示孩子,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能够学习到剪纸这样古老的,优秀的艺术是我们的骄傲。

对于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我们要学会尊重,学会欣赏,学会珍惜,学会传承,学会发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