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本宏观作业2

合集下载

宏观经院课后作业

宏观经院课后作业
消费支出c30000亿元总投资i000亿元折旧d700亿元政府购买g10000亿元出口x000亿元进口m000亿元转移支付gt000亿元税收t12000亿元答案净投资总投资折旧6300亿元gdpcigxm300007000100004000500046000储蓄syct460003000012000两部门经济体中已知消费函数500751均衡国民收入消费和储蓄各为多少
depreciation rate)是 0.05( = 0.05) 。 ( 1)如果第一年的资本存量为 9( k1000 9 )填写下表(提示:先计算第一年的产出, 消费,投资,损耗掉的资本以及净增资本,然后找出第二年的资本存量( 一过程,您就能发现第五年的资本存量) 。
经院课后作业(第二章)
1. 根据下列情况计算: ( 1)净投资; ( 2)国内生产总值; ( 3)储蓄。 消费支出( C) 总投资( I) 折旧( d) 政府购买( G) 出口( X) 进口( M) 转移支付( Gt) 税收( T) 【答案】 ( 1) 净投资 =总投资—折旧 =6300 亿元 ( 2) GDP=C+I+G +X-M =30 000+7 000+10 000+4 000-5 000 =46 000 ( 3) 储蓄 S=Y-C-T =46 000-30 000-12 000 =4 000 2. 两部门经济体中,已知消费函数 C 50 0.75 NI ,投资 I I 0 150 (单位:亿元) 。 求: ( 1)均衡国民收入、消费和储蓄各为多少? ( 2)若投资增加 50,在新的均衡下,收入、消费和储蓄为多少? ( 3)如果消费函数的斜率增大或减小,支出乘数将有何变化? 【答案】 (1) Y=800, C=650, S=150. (2) Y=1000, C=800, S=200. (3) 斜率增加 , 乘数增加. 3. 某经济体中,消费函数 C 30 0.8DI ,净税收 NT 50 ,投资 I 60 ,政府购买支出 30 000 亿元 7 000 亿元 700 亿元 10 000 亿元 4 000 亿元 5 000 亿元 5 000 亿元 12 000 亿元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 - 副本 (2)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 - 副本 (2)

一、填空题1、我国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先秦两汉,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修辞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西晋陆机的《文赋》是一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专著。

其中对修辞的方法、技巧也有较多的论述。

3、1932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4、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要素。

修辞和语言的三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5、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具有制约作用。

6、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朴实、简洁有力、新鲜活泼、生动形象。

7、句子的格式简称句式。

8、散句是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

9、严格的对偶上下两联要具备以下条件:意义相关,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类相当,没有重字,平仄,协调。

10、叠用和一般句子比较有以下修辞特点:整齐一致、集中突出、清晰醒目。

11、反问句的修辞作用,主要表现在比一般句式具有更强烈的语气和感情色彩。

12、先秦两汉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可以称作萌芽时期。

13、比喻就是人们平时说的“打比方”。

14、反问句又叫反诘句,它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

15、四个音节的语音段落也称“四字格”,它两字一顿,整齐匀称,是人们喜闻乐道的一种语言格式。

16、同样的意思既可以用肯定句也可以用否定句。

一般说来,肯定句的语气比较直率明确,否定句的语气比较委婉灵活。

17、顶真就是上文的词语、句子用来作为下文的起头,前后首尾相连,上递下接。

南朝文学家沈约称之谓连珠。

18、1951年《人民日报》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名著《语法修辞讲话》。

19、现代汉语中,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

20. 宋代陈骙的《文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

22.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创立了我国第一个科学而完备的修辞学体系。

23. 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科学。

24. 语言环境包括社会时代、题旨情景、对象、场合、时间和话语的具体环境。

25. 长句化短的方法主要有:抽出修饰语、运用叠用句、合叙改分述。

(NEW)克鲁格曼《宏观经济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NEW)克鲁格曼《宏观经济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a.许多原来在美国制造的产品现在在中国制造,如电视机。 b.中国工人的平均工资低于美国工人的平均工资。 c.美国的投资支出相对于储蓄水平来说较高,但中国的储蓄水平相对 于投资支出来说较高。 答:a.不是美国贸易赤字增长的合理解释。只是一种经济现象,并不 代表贸易赤字一定会增长。 b.不是美国贸易赤字增长的合理解释。只是一种经济现象,并不意味 着贸易赤字一定会增长。 c.是美国贸易赤字增长的合理解释。出口和进口总体平衡的决定因素 在于储蓄和投资支出(用于诸如机器、厂房等可以为消费者生产产品和 服务的产品的支出)的决策。相对于储蓄来说,投资支出较高的国家会 存在贸易赤字;相对于储蓄来说,投资支出较低的国家会存在贸易盈 余。
答:税后平均个人收入的增长率为:(33705-6517)/6517=4.17。
学费、住宿费以及生活费总数的增长率为:(135892038)/2038=5.67。
由此可知,学费的增长率大于税后平均收入的增长率,学费的上升使得 学生支付大学学费更困难了。
11每年5月,《经济学家》杂志会刊登巨无霸汉堡包在不同国家的价格 以及汇率数据。下表列出了2003年和2007年的部分数据。请利用这些信 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全景综览第23章宏观经济学循迹第24章失业和通货膨胀第11部分长期经济增长第25章长期经济增长第26章储蓄投资和金融系统第12部分短期经济第27章收入和支出第27章附录乘数的代数推导第28章总供给和总需求第13部分稳定政策第29章财政政策第29章附录税收与乘数第30章货币银行业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第31章货币政策第32章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减缓和通货紧缩第14部分事件和思想第33章宏观经济学
b.这个问题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因为它考虑了消费者的总支 出与经济衰退之间的关系。
c.这个问题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它研究了单一市场上价格的 影响因素。

宏观经济管理作业及答案完整版

宏观经济管理作业及答案完整版

宏观经济管理一、如何看待市场缺陷和政府缺陷?(一)市场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内在机制,虽然对市场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是,市场也不是万能的,自身也存在有缺陷,表现在:(从市场缺陷看宏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1、由于竞争导致垄断。

2、市场本身不能自动平衡外部效应,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也需要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3、由于市场经济本身不能保证公共产品的充分供应。

4、由于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完全保证交易信息的对称性,也需要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市场经济健康运行—市场有序—公平交易—信息对称。

5、由于市场经济本身不能保证财富公平分配,也需要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竞争—财富不均衡分配—贫富悬殊。

6、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代价过高,也需要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经济规律的周期性发展,繁荣—危机—萧条—复苏—繁荣—危机……(二)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行为主体,同样不可能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所有问题,也有自身的缺陷,表现在宏观经济管理的局限性:不能弥补和克服市场自发运行的所有缺陷,或举措失当,就会造成人为的经济波动。

1、信息缺口和信息失真对宏观决策的约束。

信息缺口是指决策者在决策的实际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量不全面,存在着缺口,这个缺口对决策的准确度构成的一定影响。

信息失真是指由于技术、体制等原因,形成许多非真实的信息,从而对宏观决策的影响。

2、决策者偏好对宏观决策的影响。

决策者的偏好自觉不自觉的渗透于决策过程,必然影响决策的结果。

3、不同利益群体对宏观决策的干扰。

任何一项宏观决策的形成及变化,一定程度上是不同利益群体政策影响力均衡的结果,这个结果是客观的,但不见得都是合理的。

4、宏观政策“时滞”影响宏观管理的效果。

只要存在政策“时滞”,即使政府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百分之百的正确,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有效。

5、经济主体的“合理预期”行为对宏观政策产生阻抗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主体都是有理性的“经济人”,而经济人的“合理预期”,常常会使政府的宏观管理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败。

《宏观4》第2章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宏观4》第2章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课后作业(参考答案)P443~444.3、答: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是有影响的。

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的总和不会有影响。

举例来说,甲国向乙国出口10台机器,价值10万美元,乙国向甲国出口800套服装,价值8万美元,从甲国看,计入GDP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计入乙国的GDP有净出口-2万美元;从两国GDP总和看,计入GDP的价值为0。

如果这两个国家并成一个国家,则两国贸易变成两地区间的贸易。

甲地区出售给乙地区10台机器,从收入看,甲地区增加10万美元;从支出看,乙地区增加10万美元。

相反,乙地区出售给甲地区800套服装,从收入看,乙地区增加8万美元;从支出看,甲地区增加8万美元。

由于甲乙两地是一个国家,因此,该国共收入18万美元,而投资加消费的支出也是18万美元,因此,无论从收入还是从支出看,计入GDP的价值都是18万美元。

4、解:(1)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

(2)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10=30(万美元),所以两个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

(3)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得的工资共计:7.5+5=12.5(万美元),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得的利润共计:(10-7.5)+(30-5)=27.5(万美元)。

用收入法计得的GDP为:12.5+27.5=40(万美元)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是相同的。

5、解:(1)1998年名义GDP=100×10+200×1+500×0.5=1450(美元)(2)1999年名义GDP=110×10+200×1.5+450×1=1850(美元)(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实际GDP=1450美元,1999年的实际GDP=110×10+200×1+450×0.5=1525(美元),这两年实际GDP变化百分比=(1525-1450)/1450≈5.17%。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2第二章 宏观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2第二章 宏观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2第二章宏观Born to 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第二章宏观经济分析概述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GDP在衡量一国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时存在着哪些不足?答:当年的市场价格作为尺度计算出来的社会总产出称为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它等于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在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商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GDP提供了衡量一国经济活动总体水平的方法,但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GDP只计算了那些在市场中存在并能够获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无法反映非市场活动及地下经济创造的价值。

(2)GDP不能反映居民的福利水平,GDP水平高并代表居民生活质量高。

(3)GDP可能反映了一个国家总体的产出水平,但是它与这个国家居民的富裕程度却没有必然的联系。

GDP不能反映收入分配结构,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公的情况无法通过GDP衡量。

(4)GDP没有考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带来的成本,不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GDP提供了衡量一国经济活动总体水平的方法,但这仅仅构成社会总体福利指标的一个部分,因为它没有能够考虑生产GDP时所造成的自然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成本。

2.名义GDP、实际GDP与潜在GDP这三个概念之间有哪些区别?答:名义GDP衡量了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它剔除了中间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是以当年的市场价格作为尺度计算出来的社会总产出。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22章一、a.属于微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个人和单个企业的行为。

b.属于宏观经济学,因为其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经济变化对社会总体的影响。

c.属于微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霜冻对单个市场的影响。

d.属于微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单个企业工会对工资的影响。

e.属于宏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汇率变动对整个国家出口的影响。

f.属于宏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国家两个整体衡量指标之间的关系。

二、答:这是一个关于节俭悖论的问题。

对于个人来说,当储蓄增加,个人的财富就会增多,这将会为将来的消费提供更高的水平,所以个人能在未来有更多的消费;而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来讲,当每个人增加储蓄的时候,就会导致国家的整体消费支出水平下降,从而使得企业不得不因为投资的减少而裁剪员工,最终导致个人收入进一步下降,消费者降低当前消费。

三、a.不一致。

凯恩斯在其《通论》中主张政府应该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干预措施来解决经济低迷。

b.大萧条这场巨大的灾难推翻了经济学家之前认为经济可以自我管理的观念,由凯恩斯提出了政府应该对经济进行干预管理的观念。

c.2001年政策制定着使用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共同作用去刺激经济,使经济尽快走出低迷。

如果他们想大萧条时的政策制定者一样对经济放任其自我管理和调节的话,这张衰退势必会持续更长的时间,经济也会萎缩的更厉害。

四、答:在美国,拥有独立的专家小组来识别经济衰退,他们通过研究一系列的指标,主要包括就业和生产率等经济指标来确定一个衰退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而在其他国家,经济学家采用的规则是在整个经济产出中至少有连续两个季度的明显萎缩即为经济衰退。

五、略(自己根据自己当时的时间查询和比较)六、A.两国的经济周期具有相似性。

英国大约在1990-1994年处于经济衰退期,而在1994-2002年处于经济扩张期;日本大约在1997年之前都处于扩张期,在1997-2003年处于经济衰退期。

虽然日本的经济周期略滞后于英国,但两国的整体趋势是趋同的。

曼昆宏观第2、3章作业答案

曼昆宏观第2、3章作业答案

第二章2、一位农民收获了1蒲式耳小麦,并以$将这些小麦卖给了面粉厂。

面粉厂将这些小麦磨成面粉,并以$将这些面粉卖给了面包厂。

面包厂用这些面粉做成面包,并以$将这些面包卖给了工程师。

工程师吃掉了这些面包。

计算:每一阶段上的价值增值;国内生产总值(GDP)解:每个人的增加值是商品的价值减去生产该产品所需材料的价值。

因此,农民的增加值是1美元;面粉厂的增加值是2美元;它以3美元的价格将免费卖给面包师,花1美元买小麦。

面包师的增加值是3美元;他以6美元的价格将面包卖给工程师而花了3美元买面粉。

GDP 即为增加值的总和,即1+2+3=6美元3、假设一个妇女嫁给了其男管家,在他们结婚后,她丈夫像以前一样照顾她,而且她也继续像以前一样养活他。

结婚如何影响GDP。

答:从GDP衡量内容来看,妇女嫁给其男管家后,GDP下降的额度=男管家的工资,因为男管家的工资没了,总收入GDP随之下降。

这是因为GDP没有真正衡量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如果GDP完美衡量所有经济中的产出,则其数值不变,因为经济活动的总量并没有发生变化。

然而真实的GDP只是经济活动的一个不完整指标,一些产品服务被遗漏。

一旦男管家的工作变成家务活,他的服务就不计入GDP。

6、考虑一个生产并消费面包和汽车的经济。

下表中是两个不同年份的数据。

(1)以2000年作为基年,计算每年的名义GDP,实际GDP,GDP平减指数以及像CPI这样的固定加权物价指数。

解:名义GDP2000=(P汽车2000*Q汽车2000)+(P面包2000*Q面包2000)=10,000,000名义GDP2010=(P汽车2010*Q汽车2010)+(P面包2010*Q面包2010)=15,200,000实际GDP2010=(P汽车2000*Q汽车2010)+(P面包2000*Q面包2010)=10,000,000 2010年隐含的价格平减指数=名义GDP2010/实际GDP2010*100=152 CPI2010=[ P汽车2010*Q汽车2000)+(P面包2010*Q面包2000)]/[(P汽车2000*Q汽车2000)+(P面包2000*Q面包2000)]=(2)在2000年到2010年之间,物价上涨了多少?比较拉斯拜尔指数和帕氏指数给出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