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39例临床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

高热 惊厥 对 患儿 的影 响降低 至最 小。 结果 : 入 院治疗 的 5 O 例患儿在接 受及 时的抢救 护理措施 下均安全 治愈 出院 , 并积极采取 方针避 免 日 后 复发和保 障智 力发 育 , 两个月回访无 患儿复发 , 效果显著 。结论 : 受上 呼吸道 感染所致 的小儿 高热惊厥一旦 发生 , 必须分秒 必争 地采取 抢救 和护理措 施 , 并做好 防止 复发和智 力发 育保 障工作 , 尽 可能将损 伤降到 最小 , 才是 小儿转危 为安 的最佳 保证 。
1 7 8
内心感 受 。 护 理人 员要 在 工作 和 学 习 中 , 逐 步 掌握 最新 的护理 学 理论 、 心理疏导教育 、 患者心理学等。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 业素养得到提高, 人性化护理水平也 自然会有所进步 , 这也是护 理人员能 否出色完成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先决条件之一【 引 。 在现代 临床医学护理中,护理人员不但要具备专业 的护理学理论和知 识, 而且要逐步掌握患者心理学 、 病理学 、 医患 沟通技巧等辅助 学科 的相 关理 论 。 2 . 6加强病 房健康教育 : 鉴于神经内科急诊人院人数多、 病情复 杂, 为了应对较为复杂的神经内科病房环境 , 护理人员要结合医 院现有的条件积极制定和实施行之有效 的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 可 以通 过 向患者 家 属 了解病 情 、 介 绍需 要 采取 的 紧急 处 理 方案 , 并要求家属做好治疗配合工作 。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一般对 自 身病情 比较熟悉 , 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 , 引导患者配合医生的治 疗嘲 。另外 , 在 患者 康复 即将 出 院时应 重 点强 化 预 防复 发 、 饮食 、 服药、 休息 、 随诊 、 院 外急 救 、 及 时复 诊 等 方 面 的常 识 , 增 强 患 者 的 自护技 能 , 减 少 疾病 的 复发 , 掌 握及 时 就诊 时 机 。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观察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方法: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共收治了4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对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症状、身体特征及治疗手段进行归纳、分析、总结。

结果:经过我院及时的救治,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让患儿得到良好的治愈,患儿治愈总有效率95.0%。

结论:小儿惊厥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早期,反复发作会损伤大脑,严重时造成小儿残疾,故需要掌握提前预防和针对性护理的方法。

关键词:高热惊厥;护理对策;临床特点;小儿小儿高热惊厥是指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达到38.5℃及以上时发生惊厥,且排除头颅内的感染及代谢性疾病或其它导致惊厥的器质性[1]。

现代医学认为,高热惊厥是指非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小儿体温在38℃以上出现常见的一种惊厥现象,主要发病特征为全身肢体或局部肌群突然发生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双眼上翻或斜视,患儿的意识也会丧失,当惊厥停止后,意识立刻恢复[2]。

高热惊厥多发生在3个月至5岁之间的小儿,3个月以下及5岁以上发生几率极小。

体温越高抽搐发生的概率越高,但是惊厥高热的严重并不和体温高低成正比[3],小儿高热惊厥需要及时且有效的救治和护理,我院对收治的40例高热惊厥患儿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了4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4个月~5岁,平均年龄(2.62±1.3)岁,高热惊厥发生体温38.5~39.5℃之间共有12例,体温在39.5~40℃之间共有6例,体温在40℃以上共有2例,;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个月~5岁,平均年龄(2.34±1.4)岁,高热惊厥发生体温38.5~39.5℃之间共有10例,体温在39.5~40℃之间共有7例,体温在40℃以上共有3例。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儿高热惊厥中急救护理干预效果及体会。

方法:共收纳了62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均实施相同的急救措施,但研究组接受的是优质护理,对照组则是常规护理。

本文对两组患儿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研究组的患儿护理后虚脱、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也较高,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对比,研究组也表现出更高的满意度,这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而高质量的护理干预对于提升患儿的急救安全性,缓解临床症状,以及提高康复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升护理质量,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 急救; 护理; 优质护理; 家属满意度引言:高热惊厥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急症之一[1],通常指发热引起的惊厥,其典型特点为短暂发作、反复发作、自限性以及预后良好等。

然而,高热惊厥不仅会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和影响。

因此,如何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和优质护理成为了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2]。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和护理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然而,目前关于小儿高热惊厥急救和护理的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如研究方法不够严谨、研究样本不足等问题。

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儿高热惊厥的病理生理特点和临床表现,寻找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急救和护理策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本研究针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和护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

一、临床资料的收集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收集了2022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入院的62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

这些患儿均符合入选标准,包括体温≥38℃,年龄在6个月至5岁之间,具有典型的高热惊厥表现,如短暂昏迷、抽搐等。

浅谈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

浅谈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

术后患者不需要绝对卧床休息。 为避免其他并发症发生, 建议患者卧 床休息 。 穿刺侧上肢抬高, 术侧腕关节制动1 、 时左右, 避免用力握拳( 但 肘关节 可随 意活动 ) 。 4 观察 术侧 肢体血 运情 况 除观察肢体的皮肤温度、 有无苍白、 患者是否自觉肢体发凉等情况外, 行股动脉穿刺的患者应注意观察其足背动脉搏动的情况。 如术侧足背动脉 搏动较对侧或术前明显减弱, 应考虑包扎过紧所致。 若术侧下肢肿胀、 皮肤 略显紫色应考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因此, 患者制动期间, 应严格按照上述 方式活动。 桡动脉穿刺途径的患者需要观察桡动脉搏动情况。 如患者诉术 侧手 胀痛 较对 侧手 皮肤 温度 明显 下 降颜 色苍 白, 能是 加压 包扎 过 紧所 可
泻的症状。 患者可进食清淡、 易消化的食物。 在应用抗凝药物期间, 患者应 禁食硬性、 粗糙食物 , 以免发生消化道出血。 另外, 患者还应避免在短时间
内 大量进食富舍维生素K 的深绿色蔬菜或动物肝脏 , 以免降低抗凝功能。
7 用药的 护理 严格遵 医嘱给药 , 别是抗凝药 物的应用 。 特 定期检 查出凝血 时间 , 密切
热量、 高维生素、 易消化饮食, 并保证体内足够的水分。 准确及时地执行医嘱, 保证血液中有效的药物浓度, 补充血容量, 排除
体 内毒 索 。
察。 对于 有高热惊 厥 史的患儿 , 体温在3 当其 8℃时 , 可使用退 热药 。 就 另外 , 应指导患儿家长正确掌握物理降温的方法, 必要时就近就医, 避免患儿出现 高 热。
1 临 床 资料 在本 组 18例 高热 惊厥 患儿 中 , 男孩9 例 , 6 有 7 女孩 7例 , 龄在 4个 l 年
度, 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 观察用 密切 药后 的不良反 静推时 应。 应缓 每分钟 1 Ig并 意观察患儿的呼吸及四肢叽张力。 ~2 ) n 地西泮作用时间较短, 可同时

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护理体会

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护理体会

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护理体会惊厥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有意识障碍,是儿科常见急症,以婴幼儿多见,反复发作可引起脑组织缺氧性损害。

小儿高热惊厥(febrileconvulsion,Fc)如不及时有效处理,可使脑细胞损坏,严重者则易引起癫痫及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

选取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新疆阿克苏农一师医院儿科门诊收治100例高热惊厥患儿,经积极治疗护理,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高热惊厥患儿100例,其中男64例,女36例。

年龄2个月~9岁,其中6个月以内20例,6个月~3岁65例,3岁以上15例。

首发高热惊厥80例,有Fc复发记录20例。

首次发作体温38℃~39℃27例,体温39℃~40℃60例,40℃以上13例。

上呼吸道感染55例,肺炎30例,急性胃肠炎15例。

2 护理体会2.1 预防窒息惊厥发作时应就地抢救,立即让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在头下放些柔软的物品。

解开衣领,清除口腔分泌物、呕吐物,保证气道通畅,必要时将舌轻轻向外牵拉,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造成呼吸不畅。

2.2 吸氧惊厥时氧的需要量增加,吸氧可减轻缺氧与脑损害。

2.3 预防外伤惊厥发作时,将纱布放在患儿手中和腋下,防止皮肤摩擦受损。

在已长牙患儿上下臼齿之间放置牙垫,防止舌咬伤。

牙关紧闭时,不要用力撬开,以避免损伤牙齿。

床边放床档,防止坠床及碰伤。

勿强力按压或牵拉患儿肢体,以免骨折或脱臼。

对抽搐频繁者应特护,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室内光线宜暗,并保持安静。

治疗护理工作集中进行,动作轻柔准确[1]。

2.4 保证足够营养给予患儿清谈、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如蛋、牛奶、麦片、藕粉等,鼓励多饮水或选择喜欢的果汁、饮料。

2.5 高热护理高热引起的惊厥,38.5℃左右应立即服用百服宁、美林等降温。

中枢性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

为预防脑水肿,以头部物理降温为主,采用额头冷敷或戴冰帽,降低脑组织的代谢,减少耗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有利于脑细胞恢复。

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及临床护理干预体会

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及临床护理干预体会

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及临床护理干预体会发表时间:2020-12-18T13:06:02.240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20年第11期作者:陈韦元[导读]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激振和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在2020年1月到2020年6月开展研究,以我院高热惊厥患儿70例开展研究。

陈韦元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童急诊科湖南衡阳 421000【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激振和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在2020年1月到2020年6月开展研究,以我院高热惊厥患儿70例开展研究。

70例患儿入院时应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

常规组应用传统护理。

实验组基于患儿症状进行护理。

总结患儿的症状控制效果以及疾病复发状况。

结果:实验组症状控制速度明显快于常规组,组间计算有意义,P<0.05;实验组的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复发率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针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提供有效地护理干预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更加显著的控制患儿症状,值得普及。

【关键词】小儿护理;高热惊厥;急救护理高热属于儿科中常见的急症表现,小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因为本身的调节功能并不成熟,并且汗腺的发育也存在不完善的特征,所以机体本身的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差,导致高热的症状往往会持续存在[1]-[2]。

另外,因为临床中小儿的疾病特征相对比较复杂,再加上变化速度快,所以做好护理服务非常重要,在临床中护理稍有不慎便会导致各种严重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3]-[4]。

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综合护理服务水平,本文以我院部分患儿为例,探讨临床中急救和临床护理干预措施。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20年1月到2020年6月开展研究,以我院高热惊厥患儿70例开展研究。

70例患儿入院时应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

实验组35例患儿,男女21例、14例,年龄平均数2.54岁,发病时间3.51小时;常规组35例患儿,男女20例、15例,年龄平均数2.38岁,发病时间3.18小时。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临床体会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临床体会
规 律 后 , 防肺 氧 中毒 或 晶体 后 纤 维增 生症 , 给予 患 J & 气 量 为 应 L 的流入:
导致智力低下, 甚至个别患儿发展 为癫痫。因此, 做好d J 高热惊 ,L
厥的急救护理非常重要 。我院对 2 0 年 3 至 2 1 年 5月期 08 月 00 间我院儿科 门诊及住院救治的 2 9例高热惊厥 患儿 的临床资料 4 进行 分 析 总 结 , 报告 如下 : 现
随时向医生汇报 , 出现病情 变化随时抢救:患儿输液时, 应注意滴速, 防止肺水肿及心衰, 长期不进食者应鼻饲给 予高热量 高蛋 白饮食。 【 关键词 】 小儿; 高热惊厥 ; 护理
高热惊厥是A,L J 最常见的急症 之一 _ 多发生在急性上呼吸道 感染 时, 其次是肠道感染和肺部感染 。 反复发作可致脑损伤, 进而 钟后测量体温, 为了防止患儿 m汗过多而引起虚脱要患儿多饮水。 3 关于吸氧 : . 7 吸氧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开通 气道后 , 给予氧气 吸人, 迅速改善缺氧状态 。待患儿面色 由青灰或紫色变红润, 呼吸
4 结 果
首发 年 龄 5个 月 ~ 1岁 12例 ( 0 %) 0 4. ; 9 1岁 ~ 2岁 9 3例 ( 7 %) 岁 ~ 3. , 3 2 6岁 5 4例( 1 %) 2 . 。首次发作 1 9 5.%) 7 2( 1 8 。此病 的季节性 比较明 ,冬季发病最高病因以 L呼吸道感染为主, 其 次是肠道感染和肺部感染 。治愈 2 2 好转 1 3 例, 6例, 死亡 l 例.
【 3N艳香, J 徐桂琴, 曲妆贞, 老年人的心理特 及护理【J 等. J中国医药 导报, .
2 0 ,(s: . 0 745) 9 6
[ 5聂红艳. 老年 自发性气胸 的护理及对 策 【】 J.中国现代医生,094 () 20 , 1: 7

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论文

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论文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及护理体会摘要:小儿高热惊厥,是小儿科常见急症,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多在发热开始后12小时内,在体温骤升时,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惊厥发作,伴意识丧失。

抽风的严重程度并不与体温成正比,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惊厥发作时及时恰当的救治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30-01小儿惊厥的发生率是大脑发育不完善,刺激的分析鉴别能力差,弱的刺激就可使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引起惊厥。

多数呈全身性强直-阵痉挛发作,少数也有其他发作形式,如肌阵挛、失神等。

持续数秒到10分钟。

可伴有发作后短暂嗜睡。

发作后患儿除原发疾病外,一切恢复如常,不留任何神经系统体征。

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45例患儿进行急救及有效的护理措施,疗效满意。

现将急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文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18例高热惊厥患儿。

其中8例男性患儿,10例女性患儿,患儿年龄为5个月~6岁,患儿体温为39.2℃~41.5℃,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

2 急救及护理2.1 保持呼吸道畅通:惊厥发作时立即让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在头下放些柔软的物品,松解衣服和领口,及时清除患儿口鼻咽分泌物,呕吐物等,保证气道通畅,在患儿上下齿之间放置牙垫,防止舌咬伤,牙关紧闭时,不要强力撬开,以避免损伤牙齿。

同时为防止患儿坠落,需要安装床栏,并在床栏处放置棉被,移开床上的一切硬物,防止损失的造成。

对于呼吸道有分泌物的患儿,将其头偏向一侧平卧位,将咽、喉分泌物使用吸痰器及时的吸出,同时要将口腔护理做好。

2.2 改善组织缺氧:由于抽搐时呼吸暂停,造成缺氧,应及时吸氧,减轻脑损伤。

氧气的吸入可对脑组织缺氧现象进行有效的改善,同时能使血氧饱和度增加,使脑水肿的发生得到避免。

应立即对出现窒息的患儿进行人工呼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