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浅谈军校大学生国防教育
大学生国防教育论文

大学生国防教育论文大学生国防教育是培养我国未来栋梁之才,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环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任务变得更加紧迫和重要。
本论文将从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内容与方式、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一、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国家安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而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栋梁之才,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使命。
大学生国防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认知和责任意识,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军队的情感。
只有通过国防教育,大学生才能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使命和责任,增强爱国主义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军事理论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国防科技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
军事理论教育是国防教育的基础,通过军事理论教育,大学生能够学习到丰富的军事知识,了解军事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军事技能训练是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军事技能训练,大学生不仅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精神,还能提高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国防科技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国防观念的关键,通过国防科技教育,大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国防科技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增强科技创新意识。
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灵魂,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可以培养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使他们真心热爱祖国,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方式多样化,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还包括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等。
课堂教学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专题讲座、军事知识竞赛等形式,使大学生系统地学习军事知识。
实践教学是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形式,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活动,使大学生参与其中,亲身感受军事训练和实践操作的过程。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参与军事活动、参观军事博物馆等形式,使大学生亲身了解国防建设的现状和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思考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思考
当今社会,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使得国防问题日益突出。
大学生
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被赋予了重要的使命,因此国防教育对大学生
尤为重要。
首先,增强大学生的爱国精神,自觉把维护国家安全责任承担起来。
在法制宣传方面,要以宣传爱国、热爱人民点点滴滴的正确思想为基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养成良好的人生价值观、观念和行为方式。
其次,大力提升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引导他们把为国家安全共同
奋斗作为自身的必然责任,并及时做出必要的回应,形成绝对的国家
安全保护的意识。
再次,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保卫力,在加强常识和专业知识教育
以及加深国家安全问题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大学生运用外语、攻击与防御学习等方面的能力,使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我保护。
最后,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政治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国家的政治发展
动向,增强他们的政治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更加及时、准确解
读国家政治发展的趋势,做到自觉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总而言之,当前的大学生应在当前的国防教育课程中广泛学习一系列
知识,加深他们对国家安全问题的理解,掌握国家安全保护的知识,
从而培养大学生更有责任心,勇于奋斗的精神,为祖国建设做出应有的努力。
关于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思考

关于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思考尊敬的各位领导,很高兴能来到空军预警学院参加今天的讨论会,一起探讨关于国防教育的问题。
国防是国家防务的简称,“国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辞海》)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为了捍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对全体公民进行的教育活动。
而高校国防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国防教育的基础所在,因此,高校国防教育的意义深远而重大。
中国的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优秀青年的代表,是巩固中国国防、抵御外敌入侵、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后备力量。
故高校教育,应该把国防教育作为提高学生素质,衡量合格人才的必要标准。
我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一)高校国防教育是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并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并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对此强调指出,学生军训是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学校要纳入教学计划。
普通高校本、专科的军事理论课教学时间为36学时,军事技能课训练时间为2~3周。
所以从法律的角度上看,国防教育是要正规化的,这是强制性的。
(二)高校国防教育是当前国际形势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整个世界的形势是一种多元化。
而国防这不仅是武器数量能够支撑起来的。
当前国际敌对势力处心积虑遏制中国的发展,千方百计地推行西化,将战略重点放在台湾和西藏及新疆等地区。
同时还千方百计进行思想渗透,与我们争夺下一代,或策划颠覆破坏活动,企图搞垮国家政权,或搜集情报,窃取中国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重要情报。
新形势下浅谈大学生国防教育 2019年教育文档

新形势下浅谈大学生国防教育我国开展对大学生国防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
如对军事课教学目的认识不足、师资力量严重缺编,国防教育经费保障不够、国防教育教学设施不够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不合理、不科学、不规范,缺少针对各个层次和对象的规范化教材。
没有注重教学效果和国防教育的实施方法。
开展对大学生国防教育,仅仅满足于讲了几堂课组织了几次活动,没有更多地注重教育质量。
在思想认识上未形成统一,致使组织机构设立和管理体制方面缺乏健全的功能。
严重制约着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开展。
为此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高校对大学生军事课重视不够,制约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开展国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社会工程。
大学生国防教育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和国防精神,了解国防知识和掌握军事技能。
部分高校不能正确理解大学生上军事课的目的意义,片面的认为对大学生国防教育是军队的事情。
只是狭义地把军事课当成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全部内容,认为大学生上军事课就是接受了国防教育,而事实上,高校的国防教育应当与其他课程一道,担负起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奉献精神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意志,牢固树立“居树立自觉地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兴亡联系一起,安思危”的思想。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意志。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境界。
部分高校在改革创新的情况下,竟然把军事课的教学学时相对压缩,根本达不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部分高校新生军训从一个月减少到半个月。
军事理论课教学从36学时减少到16学时,甚至有的高校根本不开军事理论课。
对军事课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目的不明确、军事课教育始终处于低层次阶段,因而使得军事课教育功能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促使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有些高校虽然能很好的理解政策的精神,由于开设军事课的时间不长,相关教师又缺少经验,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大学生国防教育方面

(大学生国防教育方面)国防教育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促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最终通过学习投入到实践中去,这可以是参军、报考军校、提高公民意识等。
可分为狭义和广义。
广义上:大学生能够认识当今国际上的新形势、新动向,同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自身所处国家的最大了劣势,激发爱国和忧患意识,从某种程度上实现国防教育的目的。
狭义上:通过充实自身的国防知识实现自身国防知识的储备,并且通过学习自我提高国防意识,彻底实现国防教育的目的。
说白了就是一个国防教育的“他律”和“自律”。
大学生军训意义:1、体验军旅感受。
了解我国军事化组织的生活方式,体验军中情感的来之不易。
这也就是常言:“人有三关系,同学、同乡、战友”体现的道理。
在训练中,通过彼此熟悉、紧密配合、互帮互助等方式来强化“战友”的关系,这可以为以后的同学关系铺上很好基础。
同时又认识了军人的生活方式。
2、磨练个人品质。
包含意志力、耐力、体力等品质。
军训就是洒汗水、咬牙关,练的就是意志力。
严格的教官通过严厉的磨练可以增强学员的意志力和纪律感,促使学员遵守纪律。
3、真正的军训可以提高学员对军用设施以及设备的认识。
这对于学员来说简直就是梦想成真,毕竟多少人曾经梦想过“手握钢枪,保卫边疆”。
这是一种自豪。
军事课在普通高等学校的地位与作用,主要针对新时期国防教育对青年学生教育的特点及重要意义。
军事课在普通高校的开展,体现了我国国防教育不只是国防安全观念意识教育,更重要的是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使其覆盖社会各个领域,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通过军事课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军事基础知识和技能,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为改善后备兵员知识结构,为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输送高素质后备兵员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军事课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素质教育普通高校的军事课,自1985年教育部在部分高校进行大学生军事训练试点以来,不少高校将军事理论课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统称军事课)相结合的国防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国防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浅谈大学生国防教育

浅谈大学生国防教育摘要:大学生国防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梦、强军梦提供人才保障。
大学生朝气蓬勃,奋发向上,是民族复兴和国家兴旺发达的希望,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国防意识薄弱,国防知识知之甚少等现象普遍存在,这说明我国的国防教育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在分析了高校现有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如何更好地加强高校的国防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国防教育一、国防教育及其意义国防教育就是国家为增强公民的国防意识、提高公民的国防行为能力而实施的教育,是国防建设和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防教育是为了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接受国防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对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国防教育能够让大学生感受到部队严明的组识纪律、不畏艰难的吃苦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
对高校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国防能力,为我国国防建设储备人才。
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群体,对现代科技知识的掌握能力较强。
因此,抓好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便是为我国国防建设储备了一大批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又有一定军事技能的高素质的后备力量。
二、现阶段大学生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1.大学生国防意识薄弱。
国防意识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的公民积极主动地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尊严的强烈意识。
当今的世界,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越是在和平时期,越要宣传国防建设的重要意义,克服和平麻癖思想,增强人民的国防观念”。
近期,我国同周边国家的领土纠纷有逐渐激化的趋势,不排除爆发武装冲突甚至爆发战争的可能性。
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想到战争可能随时都会发生。
在当今教育制度下,很多同学为了应付入学考试,放弃了学习军事知识的机会。
浅议高校应重视在校大学生的国防教育

浅议高校应重视在校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国家安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在这个全球化世界,大学生应该怎么做,去关注和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高校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在校大学生的国防教育。
一、加强内容多样化的国防教育在校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是本质上的内容,很多高校都有专门的军事训练和军训基地。
但是,目前我国的国防教育内容仍然比较单一,只有极少部分高校会注重开设国防知识课程、军事科技论坛、军事历史考察等其他形式的国防教育。
高校可以多元化发展国防教育,丰富国防教育的内容。
可以开设军事科技等方面的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国防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切实提高全体师生关注国防建设和军事科技的意识。
二、新形式下的国防教育实践探索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新形式下的国防教育也应运而生。
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军训基地、军训医院、编队集训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的国防意识。
学生们有机会接受现代化的军事训练,亲身体验士兵的生活。
除了此类体验式教育外,为培养学生的国防技能,学校也可适当组织相应的业余社团和组织,比如枪射、森林采集、战争桌游、模拟模拟训练和国防竞赛等活动,认识到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充分利用军队资源的国防教育创新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还可以充分利用军队资源。
国防部门可以与高校合作,邀请各级军队干部来校作专题报告,向教职工和学生宣传国防意识和军事训练知识。
同时,高校可以借助军队资源,开办军事班、航空班、海军班等,给有兴趣参军和国防教育的学生提供更深的国防教育。
军方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展开深入了解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更接地气地了解国防和军事问题。
这不仅可以在开展国防教育方面做出很大贡献,还有助于提升校友的国防素质。
总体上说,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大学生也需要以自己的方式来贡献自己力量。
高校应该更加关注在校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方案,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了解国家的重大问题,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
对新形势下高校国防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新形势下高校应积极探索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有效途径,日前各高校都在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而加强国防教育是我们的重要课题。
加强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举措。
从近阶段战略全局的高度来看,深化高校国防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高校新形势国防教育The Thoughts of Education in National Defens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oughts//Gao FeiAbstract Colleges should explore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positively in the new cational reforming is in the present process during every university,to enhance our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ubjects,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ing competence-oriented education in an all-round way and training up talents for our nations.In the near stage, from of strategic and overall perspective view,deepening the reform of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has a great practical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n develop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patriotism and national spirit.Key words colleges;new situation;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uthor's address Chien-shiungInstitute of Technology,215400, Taicang,Jiangsu,China国防教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维护世界和平,对全体公民进行的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专项教育,以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精通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相对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认真履行国防义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浅谈军校大学生国防教育
作者:林煜坡
来源:《好日子(中旬)》2018年第02期
摘要:国防教育是国防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内容,也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不同于一般的时事政策教育,加强国防建设和后备力量建设至关重要,而军校大学生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主体,需要对其加强国防教育与训练,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
关键词:国防教育;军校学生;措施
一、军校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的意义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前世界的主题,但是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之间的阶级矛盾还是仍然存在,民族冲突还并没有停止,各种势力之间的斗争也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总而言之,世界并不和平安宁。
由此可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大的同时,我们所面临的国防压力也在随之增加,部分西方大国甚至不愿意看到中国的持续发展,想方设法阻扰中国的前进。
在军校大学生中积极开展国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的迫切需求。
我国国防教育自 1985 年开展试点以来,各个高等学校就一直坚持是把国防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来建设。
1.1 有利于树立“强军有我”的国防观
军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建设者,更是国防建设的中坚力量。
高校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一份义务担当。
高校通过开展系统而规范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军校大学生居安思危、爱军习武、保家卫国的主人翁意识。
1.2有利于抒发军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是国防教育的核心内容。
高校国防教育能够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家热情。
当下以军事体裁为主题的国产影片《战狼 2》,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尤其是在军校高校大学生中反响强烈,营造出崇尚军人、投身军营的良好氛围。
1.3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军校大学生新生入学的封闭式军训,通过强化一日生活作息养成,走队列、练体能及军演等技能素质训练,进一步强化了军校大学生忧患意识、团队意识、责任担当和爱国情怀,纪律观、作风观和吃苦奉献精神得以提升,从而促进军校大学生德、智、体、军等综合素质协调发展。
二、军校大学生国防教育措施
2.1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制度建设
学生军训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系统工程,单凭领导重视远远不够,搞好军训,制度是保证,必须建立健全和逐步完善学生军训工作的“领导、工作、奖惩机制”,加强学生军训领导机制建设。
尽管各省市县和高校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建立了诸如领导小组样的领导机制,但多数单位机构属于临时应付性质,而且机构的功能不全,有些地方人员配置也存在某些不合理现象,实质上不发挥作用便是形同虚设。
对此,军地各级主管理部门和领导,一定要站在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军地两用人才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高度重新审视如何抓好学生军训工作问题,要认识到学生军训是国家法律赋予的使命,不能把学生军训当作一项“软指标”随意应付。
要督促高校落实军训工作人员,解决军事教师编制,使学生军训工作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强学生军训工作机制建设。
2.2加强军事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军事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相当长时间内,所“呼吁、呐喊和建设”的重点,仍然是落实专职军事教师队伍、重视派遣军官队伍建设等两个方面的内容。
落实专职军事教师队伍。
高校军事教师是学生集中军训和军事理论课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提高学生国防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高校要把专职军事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根据公共必修课教师配备标准,配齐配强专职军事教师。
于高校学生国防教育课实际上是要求很高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际情况,学校要重视专职军事教师队伍的教育、管理和培养,为专职军事教师提高思想政治、业务素质的进修和提高创造条件,必要时,应该对学校弱势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有所扶持、有所倾斜。
重视派遣军官队伍建设。
基于派遣军官的特殊地位作用和角色定位,根据新时期新任务,各级要继续做好派遣军官的选配工作,坚持任职培训和在职轮训制度,继续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和注重质量、择优选配的原则,把军政素质好、任教能力强、作风纪律硬、学历较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优秀军官,充实到派谴军官队伍之中。
2.3重视大学生的军训思想政治教育
重视学生参训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党、国家乃至高等学校和学生家长,都十分看好学生军训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育人功能。
它教给学生的,既是一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行为规范和践行方略。
学生通过参加军训,了解过去、现在、未来国际战略环境和优秀的谋略策略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关联度,更能坚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正确性和紧迫性,坚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和强国防重教育的信心与决心。
许多地方高校,以学生军训为契机,坚持学生军训的“大德育”定位,着眼于学生“中学生到合格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转变,努力提高学生“国防意识、纪律意识、团队意识、成才意识”,突出军训期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值得充分肯定,这也是全国高校學生军训必须继续坚持并发扬光大的工作亮点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向。
结语
我国《国防法》指出,国防的主体是国家,国家在所有国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包括国防教育活动。
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为捍卫主权、领土完整和自身安全,抵御外侵,对全体公民组织开展的军事教育实践活动。
军校大学的国防教育,拟在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主旋律,增强大学生积极投身国防实践的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傅景云.国防教育概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3:5-7.
[2]对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刘大维,汪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
[3]刘兵勇,徐松伟.高校国防教育、大学生入伍与人才培养的融合研究 [J].教育教学论坛,2018:19.
[4]尹建强。
从学科归类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