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2018-2019学年化学高考最新异构异模复习考案专题:11-2沉淀溶解平衡

合集下载

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答案+解析)化学试题

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答案+解析)化学试题

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1.已知(X)、(Y)互为同分异构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Y的一氯代物只有三种B. X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 X、Y与足量氢气完全加成时所需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 X、Y均可使溴的水溶液褪色,且褪色的原理相同【答案】C【分析】考查有机物的基础知识,涉及等效氢的判断、共面、共线、官能团的形式等知识,应从各有机物代表物入手进行分析;【详解】A、,该有机物有3种不同的氢原子,因此一氯代物有3种,故A说法正确;B、苯环空间构型为平面正六边形,CH2=CH2属于平面结构,由于碳碳单键可以旋转,因此X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B说法正确;C、1mol苯环与氢气发生加成,最多消耗3molH2,1mol“C=C”最多消耗1molH2,1个X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和1个“C=C”,因此1molX最多消耗4molH2,1molY最多消耗3molH2,因此所需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故C说法错误;D、根据结构简式,X和Y中都含有“C=C”,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溴水褪色的原理相同,故D说法正确。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78g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3.0N AB. 4.6g金属钠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4N AC. 等质量的N2和CO中,原子数均为2.0N AD. 5.6L(标准状况)O2中含有的质子数为4.0N A【答案】D【分析】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是热点,一般所考查知识点固定,如结构、水解、转移电子的计算等;【详解】A、考查苯的结构,苯中不含碳碳双键,故A说法错误;B、金属钠参加反应,化合价由0价→+1价,因此4.6g金属钠完全燃烧,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4.6g×1/23g·mol-1=0.2mol,故B说法错误;C、题中没有给出质量,因此无法计算原子数,故C说法错误;D、标准状况下,5.6LO2的物质的量为5.6L/22.4L·mol-1=0.25mol,因此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0.25mol×2×8=4mol,故D说法正确。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检测试卷【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检测试卷【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检测试卷【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某离子反应中涉及H 2O 、ClO —、NH 4+、H +、N 2、Cl —六种微粒。

其中N 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还原剂是Cl —B 消耗1 mol 还原剂,转移6 mol 电子C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D 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答案】D【解析】依题意知,ClO -具有氧化性,NH 4+有还原性,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2NH 4+=N 2+3H 2O+2H ++3Cl -,由方程式可知,N 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则消耗1molNH 4+,电子转移为3mol ,B 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C 错;反应后生成H +,酸性增强,D 正确。

2.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131I 和127I 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B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SO 2,造成大气污染,从而使雨水的pH =5.6,形成酸雨C .大量排放NO 和NO 2等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D .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答案】B【解析】同位素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相同,化学性质几乎相同,A 正确;酸雨的pH<5.6,B 错;NO 和NO 2等氮氧化物有毒,能够形成光化学烟雾,NO 2和雨水反应生成硝酸形成酸雨,C 正确;二氧化硅能和强碱反应,D 正确。

3.X 和Y 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X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

2018年高考化学异构异模复习考案习题_专题:4-3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Word版含答案

2018年高考化学异构异模复习考案习题_专题:4-3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Word版含答案

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点击观看解答视频(1)硼氢化钠(NaBH4)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2)为主要原料制备NaBH4,其流程如下:已知: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可溶于异丙胺(沸点:33 ℃)。

请配平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BO2+SiO2+Na+H2===NaBH4+Na2SiO3(2)H3PO2的工业制法是:将白磷(P4)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PH3气体和Ba(H2PO2)2,后者再与H2SO4反应,写出白磷与B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BH4是一种重要的储氢载体,能与水反应得到NaBO2,且反应前后B的化合价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消耗 1 mol NaBH4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___。

(4)ClO2常用于水的净化,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ClO2。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Cu单质的粉末加入NH3的浓溶液中,通入O2,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2-4,常用作脱氯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2SO3溶液,将废液中的I2还原为I-,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高考化学异构异模复习考案习题_专题:撬分练:13 Word版含答案

2018年高考化学异构异模复习考案习题_专题:撬分练:13 Word版含答案

………………………………………………………………………………………………基础组时间:15分钟满分:48分 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计48分)1.[2016·枣强中学周测]下列试剂的保存或使用正确的是( )A .金属锂保存在煤油中,使用前要用滤纸吸干煤油B .过氧化钠比氧化钠稳定,因此过氧化钠可露置在空气中C .称量NaOH 固体时,应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等质量的纸,左边纸上放NaOH ,右边纸上放砝码D .做焰色反应实验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证明被检验物中一定有钾元素答案 D解析 本题结合试剂的保存考查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金属锂的密度很小,若将其保存在煤油中,则浮在煤油的表面上,和空气中的氧气等反应,A 错误;过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反应,其应密封保存,B 错误;称量氢氧化钠时,由于其具有强腐蚀性,应将其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C 错误;钾元素的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呈紫色,D 正确。

2.[2016·冀州中学预测]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点击观看解答视频A .Na 2O 2的电子式为Na +[··O ······]-Na +[··O ······]-B .Na 2O 2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 2-2+2H 2O===4OH - +O 2↑C .0.1 mol Na 2O 2与CO 2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 (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D .Na 2O 2与SO 2具有相同的漂白原理答案 C解析 Na 2O 2的电子式应为Na +[··O······O ······]2-Na +,A 错。

2018年高考化学异构异模复习考案习题_专题:19-2氨及铵盐 Word版含答案

2018年高考化学异构异模复习考案习题_专题:19-2氨及铵盐 Word版含答案

1.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点击观看解答视频解析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说明K sp(AgCl)>K sp(AgI),A项错误;没有排除原溶液中只含有Fe3+的可能,B项错误;向NaBr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后溶液分层,且上层呈橙红色,说明Cl2置换出了Br2,能说明Br-的还原性强于Cl -,C项正确;加热NH4Cl固体时发生分解反应,生成NH3和HCl,NH3和HCl在试管口处遇冷又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H4Cl,不是升华,D项错误。

2.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答案 B解析B项中O2与HNO3不发生化学反应。

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取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

(1)装置A中烧瓶内试剂可选用________(填序号)。

a.碱石灰b.浓硫酸c.生石灰d.五氧化二磷e.烧碱固体(2)若探究氨气的溶解性,需在K2的导管末端连接下表装置中的________装置(填序号),当装置D中集满氨气后,关闭K1、K2,打开K3,引发喷泉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132①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氯气,生成气体必须通过盛有________试剂的洗气瓶;②D中氨气与氯气反应产生白烟,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K3处导管逸出的气体中含有少量Cl2,则C装置中应盛放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ce(2)Ⅱ或Ⅲ用热毛巾将烧瓶捂热片刻(其他合理答案均可)(3)①饱和食盐水、浓硫酸②3Cl2+8NH3===6NH4Cl+N2③NaOH Cl2+2OH-===Cl-+ClO-+H2O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4点:①实验室中快速制备氨气的方法和原理;②氨气的“喷泉实验”原理和操作;③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尾气吸收;④氨气和氯气的反应原理。

2018年高考化学异构异模复习考案习题_专题撬分练11+含答案.docx

2018年高考化学异构异模复习考案习题_专题撬分练11+含答案.docx

基础组时间:20分钟满分:48分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计48分)1.[2016 -枣强中学热身]下列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已知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则在a mol -L"1 KHCA溶液中,c(C20) <c(H2C2O4)B.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NaOH: c(Na+) =c(Cl") +c(C10_) +c(OH_)C・ 0.2 mol -L_1 CHsCOOH 溶液与0. 1 mol -L_1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2c(H+)-2c(0H_) =C(CH3COO_)一C(CH3C00H)D. pH=3的盐酸和pH=3的FeCL溶液中,水电离的c(H+)相等答案C解析A错,KHC2O4溶液中,c(C20)大于C(H2CA); B错,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NaOH,c(H+) +c(Na+) =c(Cr) +c(C10_) +c(OH_) ; D 错,pH=3 的盐酸和pH=3 的FeCL溶液中,水电离的c(『)不相等,后者大。

2.[2016 •衡水中学猜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备硫酸亚铁晶体时,最后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溶液时,只需小火加热至溶液被全部蒸干B.向1 mL浓度均为0. 05 mol -L'1的NaCl、Nal混合溶液中滴加2滴0・01 mol -L_1的AgNOs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

结论:AUAgCDOUAgl)C.0.1 mol -L_1的NaOH溶液分别中和pH、体积均相等的醋酸和盐酸,所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前者小于后者D.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增大、pH减小答案D解析A错,制备硫酸亚铁晶体时,最后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溶液时,只需小火加热至溶液表面出现微量晶体为止,不能蒸干,如果蒸干的话,硫酸亚铁会被氧化;B错,向1 mL 浓度均为0. 05 mol •「的NaCl> Nal混合溶液中滴加2滴0. 01 mol・L的AgNOs溶液,振荡, 沉淀呈黄色,Kp(AgCl)>AUAgI); C错,0.1 mol -L'1的NaOH溶液分别中和pH、体积均相等的醋酸和盐酸,所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前者大于后者。

2018年高考化学异构异模复习考案习题_专题:4-2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Word版含答案

2018年高考化学异构异模复习考案习题_专题:4-2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Word版含答案

1.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A .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 +O 2===2NO 2B .Ⅱ中的现象说明Fe 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 进一步反应C .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 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 3D .针对Ⅲ中现象,在Fe 、Cu 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 是否被氧化 答案 C解析 稀硝酸与铁反应生成NO ,NO 在空气中被氧化为NO 2,故A 项正确;浓硝酸能使铁钝化,B 项正确;Ⅱ中铁钝化,反应停止,不能比较稀硝酸与浓硝酸氧化性的强弱,C 项错误;构成原电池后可以根据电流的方向判断正、负极,从而判断Fe 是否被氧化,D 项正确。

2.已知:将Cl 2通入适量KOH 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l 、KClO 、KClO 3,且c-c-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

当n (KOH)=a mol 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若某温度下,反应后c-c-=11,则溶液中c-c-3=12B .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12a molC .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 e 的范围:12a mol≤n e ≤56a molD .改变温度,产物中KClO 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17a mol答案 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Cl 2与碱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设反应后溶液中n (Cl -)=11n mol, 则n (ClO -)=n mol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可知,生成11n mol Cl -得11n mol 电子,而生成n mol ClO -失去电子n mol ,而生成1 mol ClO -3失去电子5 mol ,因此反应生成ClO -3为2n mol ,A 项正确;由产物为KCl 、KClO 、KClO 3可知Cl 原子与K 原子始终相等,故参加反应的Cl 2的物质的量等于KOH 的一半,B 项正确;当只有KCl 、KClO 产生时,1 mol Cl 2参加反应转移1 mol 电子,故整个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a mol ,当只有KCl 、KClO 3生成时,根据电子守恒可知,有16的Cl 2生成了KClO 3,有56的Cl 2生成了KCl ,故转移电子56a mol ,C 项正确;当只有KCl 、KClO 3生成时,产物中KClO 3的量达到了最大值,根据电子守恒可知,有16的Cl 2生成了KClO 3,即16a mol ,D 项错误。

2018-2019年高中化学宁夏高考模拟真卷【1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宁夏高考模拟真卷【1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宁夏高考模拟真卷【1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3.下列关于σ键和π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σ键能单独形成,而π键一定不能单独形成B.σ键可以绕键轴旋转,π键一定不能绕键轴旋转C.双键中一定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三键中一定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D.气体单质中一定存在σ键,可能存在π键【答案】D【解析】p电子云重叠时,首先头碰头最大重叠形成σ键,py 、pz电子云垂直于px所在平面,只能“肩并肩”地重叠形成π键,双键中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三键中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π键不能单独形成,A、B正确。

σ键特征是轴对称,π键呈镜面对称,不能绕键轴旋转,C正确。

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D不正确。

4.镁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能化学电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如图是镁-空气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电池Mg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导线由碳电极流向Mg 电极D.当电路中通过0.2 mol电子时,消耗的O2体积为1.12 L【答案】B【解析】镁作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 错;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即由镁电极流向碳电极,C错;由于没有说明O2所处的状态,所以无法计算O的体积,D错。

25.化学中常借助图像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下列关于4个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可表示t℃时,冰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B.图②可表示向一定量pH=1的盐酸中滴加一定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溶液pH的变化C.图③可表示向一定量明矾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氢氧化钡溶液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变化D.图④可表示所有的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溶液的导电性强弱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冰醋酸中不存在离子不导电,图象起点错误,错误;B、向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加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pH逐渐增大,正确;C、向一定量的明矾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氢氧化钡溶液时,产生沉淀逐渐增大,当Ba2+完全沉淀之后,生成的氢氧化铝继续与OH-离子反应,沉淀部分溶解,最后沉淀为硫酸钡,物质的量不变,错误;D、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减小;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因分析 Ag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外界条件的变化 加入 Na2S 固体 通入 NH3
移动 方向 正向 正向


原因分析 相同温度时,Ag2S 的溶解 度比 AgCl 的溶解度小 [Ag(NH3)2]+的稳定性强
2 溶度积和离子积 以 A mBn(s) mAn+(aq)+nBm-(aq)为例: 溶度积 概念 符号 表达式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 Ksp 中的浓度都是 平衡浓度 离子积 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 Qc 的浓度是 任意浓度
解析

根据三种物质的 Ksp 的相对大小,推知 Ag2SO4、AgCl、AgI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依次减弱,A 正
- 确; Ksp(AgI)<Ksp(AgCl), 说明 AgI 更难溶, B 正确; 因 Ksp(Ag2SO4)=c2(Ag+)· c(SO2 Ksp(AgCl)=c(Ag+)· c(Cl 4 ),
),Ksp(AgI)=c(Ag+)· c(I-),故 C 错误;Ag2SO4 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2SO4(s) 2Ag+(aq)+
- 2- SO2 4 (aq),加入 Na2SO4 固体,SO4 的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有 Ag2SO4 固体析出,D 正确。
撬法· 命题法 解题法
如 AgCl(s) Ag (aq)+Cl (aq) 外界条件的变化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加入 NaCl 固体 加入 AgNO3 固体 加入 NaBr 固体 加入 NaI 固体


ΔH>0: 移动 方向 正向 逆向 逆向 逆向 正向 正向 c(Ag+) 变化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减小 减小 c(Cl-) 变化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而增大 增大了 Cl-的浓度 增大了 Ag 的浓度 相同温度时,AgBr 的溶解 度比 AgCl 的溶解度小 相同温度时, AgI 的溶解度 比 AgCl 的溶解度小
2.常温下,Ag2SO4、AgCl、AgI 的溶度积常数依次为 Ksp(Ag2SO4)=7.7×10-5、Ksp(AgCl)=1.8×10-
10
、Ksp(AgI)=8.3×10-17。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常温下,Ag2SO4、AgCl、AgI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依次减弱 B.在 AgCl 悬浊液中加入 NaI 固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gCl+I- AgI+Cl- C.Ag2SO4、AgCl、AgI 的溶度积常数之比等于它们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D.在 Ag2SO4 饱和溶液中加入 Na2SO4 固体有 Ag2SO4 沉淀析出
[考法综述] 沉淀溶解平衡及 Ksp 是新课标新增重要内容,是高考的热点。主要考查沉淀的溶度积 及沉淀的生成、溶解及转化,Ksp 与图象相结合考查。 命题法 1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典例 1 淀 c; ②向滤液 b 中滴加 0.1 mol· L-1 KI 溶液,出现浑浊; ③向沉淀 c 中滴加 0.1 mol· L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3)特点
(4)表示方法(方程式) AgCl 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AgCl===Ag++Cl-。 AgCl 的溶解平衡方程式为 AgCl(s) Ag+(aq)+Cl-(aq)。 (5)影响因素 ①内因 难溶电解质本身的 性质 。 溶度积(Ksp)反映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对同类型的电解质而言,Ksp 数值越大,电解质在水中 溶解度越 大 ;Ksp 数值越小,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也越 小 。
Ksp(A mBn)= cm(An+)· cn(Bm- ),式 Qc(A mBn)=cm(An+)· cn(Bm-), 式中 判断在一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
应用
①Qc>K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 ②Qc=Ksp:溶液饱和,处于平衡状态 ③Qc<Ksp:溶液未饱和,沉淀溶解
学霸巧学卡 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深度解读 (1)难溶电解质不一定是弱电解质,如 BaSO4、AgCl 等都是强电解质。 (2)Ksp 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沉淀的量无关。 (3)只有组成相似的物质(如 AgCl 与 AgI、CaCO3 与 BaCO3),才能用 Ksp 的相对大小来判断物质溶解 度的相对大小。 (4)Ksp 小的难溶电解质也能向 Ksp 大的难溶电解质转化,需看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浓度的大小。 (5)用沉淀法除杂不可能将杂质离子全部通过沉淀除去。一般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 1×10
②外因 a.浓度:加水稀释,沉淀溶解平衡向 溶解 的方向移动,但 Ksp 不变 。 b.温度:多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过程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向 溶解 的方向移动, 同时 Ksp 变大 。 c.同离子效应:向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相同的离子,使平衡向 沉淀 方向移动,但 Ksp 不变。 d.其他:向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气体的离子,使平衡向 溶解 的方向移动,Ksp不变 。
高考化学
专题十一
盐类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
点击观看 考点视频
考点二
沉淀溶解平衡
撬点· 基础点 重难点
1 沉淀溶解平衡 (1)含义 在一定温度下,当难溶电解质的 饱和溶液 中,固体 溶解 的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生成沉淀 的速率相等时, 即达到沉淀的溶解平衡状态。 (2)建立过程 v溶解>v沉淀,固体溶解 溶解 固体溶质 溶液中的离子v溶解=v沉淀,溶解平衡 沉淀 v溶解<v沉淀,析出沉淀
-5
mol· L-1 时,沉淀已经完全。
1.思维辨析 (1)Ksp(AB2)小于 Ksp(CD),则 AB2 的溶解度小于 CD 的溶解度。 ( × ) (2)在一定条件下,溶解度较小的沉淀也可以转化成溶解度较大的沉淀。 ( √ ) (3)常温下,向 BaCO3 饱和溶液中加入 Na2CO3 固体,BaCO3 的 Ksp 减小。( × ) (4)常温下,向 Mg(OH)2 饱和溶液中加入 NaOH 固体,Mg(OH)2 的 Ksp 不变。 生,说明 Ksp(BaCO3)<Ksp(BaSO4)。( × ) (6)AgCl 在同浓度的 CaCl2 和 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 ) ( √) (5)常温下,向饱和 Na2CO3 溶液中加入少量 BaSO4 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