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骨畸形影像诊断38页PPT
合集下载
《颞骨MRI》课件

详细,其发病机制、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 各异。MRI能够清晰地显示感染病灶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临
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肿瘤侵犯范围
通过MRI可以清晰地观察 到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 程度,有助于评估病情和 制定治疗方案。
颞骨骨折的影像学表现
骨折线
MRI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 线,特别是在T2加权像上 ,骨折线表现为低信号。
骨髓水肿
骨折周围通常会出现骨髓 水肿,表现为T2加权像上 的高信号。
软组织损伤
骨折可能伴随软组织损伤 ,如肌肉、肌腱、神经等 ,这些损伤在MRI上也有 相应的表现。
颞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
骨质破坏
软组织肿胀
感染会导致骨质破坏,表现为骨质不 连续或溶解。
感染会导致周围软组织肿胀,在MRI 上表现为软组织增厚和信号异常。
骨髓炎
感染可能蔓延至骨髓腔,导致骨髓炎 ,表现为骨髓内异常信号。
05
颞骨MRI的病例分析
颞骨肿瘤的病例分析
总结词
颞骨肿瘤是常见的颅骨肿瘤之一,MRI检查对于颞骨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 有重要意义。
MRI技术具有无创、无辐射、多角度 、高分辨率等优点,在临床诊断和治 疗中广泛应用。
颞骨MRI的应用
01
颞骨MRI主要用于检查颞骨肿瘤 、炎症、外伤等疾病,以及评估 颞骨结构异常和毗邻关系。
02
颞骨MRI可以清晰地显示颞骨内 部结构,如听小骨、面神经管等 ,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 据。
颞骨MRI的优势与局限性
。
颞骨MRI还可以用于手术导航和 介入治疗,提高手术精度和治疗
效果。
颞骨MRI解剖结构的研究有助于 深入了解颞骨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思
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肿瘤侵犯范围
通过MRI可以清晰地观察 到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 程度,有助于评估病情和 制定治疗方案。
颞骨骨折的影像学表现
骨折线
MRI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 线,特别是在T2加权像上 ,骨折线表现为低信号。
骨髓水肿
骨折周围通常会出现骨髓 水肿,表现为T2加权像上 的高信号。
软组织损伤
骨折可能伴随软组织损伤 ,如肌肉、肌腱、神经等 ,这些损伤在MRI上也有 相应的表现。
颞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
骨质破坏
软组织肿胀
感染会导致骨质破坏,表现为骨质不 连续或溶解。
感染会导致周围软组织肿胀,在MRI 上表现为软组织增厚和信号异常。
骨髓炎
感染可能蔓延至骨髓腔,导致骨髓炎 ,表现为骨髓内异常信号。
05
颞骨MRI的病例分析
颞骨肿瘤的病例分析
总结词
颞骨肿瘤是常见的颅骨肿瘤之一,MRI检查对于颞骨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 有重要意义。
MRI技术具有无创、无辐射、多角度 、高分辨率等优点,在临床诊断和治 疗中广泛应用。
颞骨MRI的应用
01
颞骨MRI主要用于检查颞骨肿瘤 、炎症、外伤等疾病,以及评估 颞骨结构异常和毗邻关系。
02
颞骨MRI可以清晰地显示颞骨内 部结构,如听小骨、面神经管等 ,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 据。
颞骨MRI的优势与局限性
。
颞骨MRI还可以用于手术导航和 介入治疗,提高手术精度和治疗
效果。
颞骨MRI解剖结构的研究有助于 深入了解颞骨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思
颞骨CT影像解剖 ppt课件

21
横断面
内听道 耳蜗 锤骨头 砧骨短脚 锤砧关节 锥隆起 鼓室窦 面神经隐窝 后半规管 岩尖
22
内听道 internal auditory canal
长约1cm,底部垂直骨板与内耳相隔 前上区:面神经区 前下区:蜗区 后上区:前庭上区 后下区:前庭下区 单孔:后壶腹神经
上鼓室-6mm 中鼓室-2mm 下鼓室-4mm 容积:1-2ml
12
鼓室
六个壁: 外壁:骨部-鼓室盾板 膜部-鼓膜 内壁:鼓岬(耳蜗底周)、蜗窗、前庭 窗、面神经管 上壁:鼓室天盖 下壁:薄骨板相隔颈静脉窝
13
鼓室
六个壁: 前壁:前下壁-薄骨板相隔颈内动脉 前上壁-咽鼓管开口 后壁:乳突窦入口、锥隆起
9Hale Waihona Puke 横断面颈内动脉水平部 面神经管乳突段 乳突蜂房 咽鼓管 鼓膜张肌半管 鼓膜张肌腱 鼓室 耳蜗底周 鼓岬 耳蜗导水管
10
鼓室 tympanic cavity
颞骨内不规则含气腔 上鼓室:鼓膜紧张部上缘以上 中鼓室:鼓膜紧张部上下缘之间 下鼓室:鼓膜紧张部下缘以下
11
鼓室
上下径、前后径-15mm 内外径:
6
外耳道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耳甲腔——鼓膜 长2.5-3cm S型 骨、软骨-峡部 外1/3软骨
7
横断面
蝶鳞缝 颧突 颈内动脉水平部 面神经管乳突段 乳突蜂房 咽鼓管 乙状窦 颈静脉孔 耳蜗 鼓室
8
咽鼓管 eustachian tube
鼓室(高)——鼻腔(低) 差1.5-2.5cm 儿童水平 长3.5-3.9cm 外1/3骨性-内2/3软骨 维持中耳气压平衡
环长18-20mm 平面与同侧岩锥长轴平行
横断面
内听道 耳蜗 锤骨头 砧骨短脚 锤砧关节 锥隆起 鼓室窦 面神经隐窝 后半规管 岩尖
22
内听道 internal auditory canal
长约1cm,底部垂直骨板与内耳相隔 前上区:面神经区 前下区:蜗区 后上区:前庭上区 后下区:前庭下区 单孔:后壶腹神经
上鼓室-6mm 中鼓室-2mm 下鼓室-4mm 容积:1-2ml
12
鼓室
六个壁: 外壁:骨部-鼓室盾板 膜部-鼓膜 内壁:鼓岬(耳蜗底周)、蜗窗、前庭 窗、面神经管 上壁:鼓室天盖 下壁:薄骨板相隔颈静脉窝
13
鼓室
六个壁: 前壁:前下壁-薄骨板相隔颈内动脉 前上壁-咽鼓管开口 后壁:乳突窦入口、锥隆起
9Hale Waihona Puke 横断面颈内动脉水平部 面神经管乳突段 乳突蜂房 咽鼓管 鼓膜张肌半管 鼓膜张肌腱 鼓室 耳蜗底周 鼓岬 耳蜗导水管
10
鼓室 tympanic cavity
颞骨内不规则含气腔 上鼓室:鼓膜紧张部上缘以上 中鼓室:鼓膜紧张部上下缘之间 下鼓室:鼓膜紧张部下缘以下
11
鼓室
上下径、前后径-15mm 内外径:
6
外耳道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耳甲腔——鼓膜 长2.5-3cm S型 骨、软骨-峡部 外1/3软骨
7
横断面
蝶鳞缝 颧突 颈内动脉水平部 面神经管乳突段 乳突蜂房 咽鼓管 乙状窦 颈静脉孔 耳蜗 鼓室
8
咽鼓管 eustachian tube
鼓室(高)——鼻腔(低) 差1.5-2.5cm 儿童水平 长3.5-3.9cm 外1/3骨性-内2/3软骨 维持中耳气压平衡
环长18-20mm 平面与同侧岩锥长轴平行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颞下颌关节疾病

当前第34页\共有105页\编于星期五\5点
口腔影像诊断学
当前第35页\共有105页\编于星期五\5点
第一节、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口腔影像诊断学
❖ [病因病理]
❖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一组病因尚未完全清 楚的疾病的总称。精神心理因素与牙合因素为 本病两个主要致病因素。
当前第36页\共有105页\编于星期五\5点
当前第41页\共有105页\编于星期五\5点
口腔影像诊断学
❖ (1)髁状突后移位:前间隙增宽,后间隙变窄。 这在临床上最为常见。
❖ (2)髁状突前移位:前间隙变窄,后间隙增宽。 ❖ (3)髁状突上移位:整个关节间隙变窄,在髁
状突发育相对较大的病例可见上移位,可加拍 关节侧位体层可以鉴别关节间隙是否真正变狭 窄。 ❖ (4)髁状突下移位:整个关节间隙增宽。 ❖ 关节间隙的改变可以两侧关节对称性发生,也 可为不对称性改变。
当前第22页\共有105页\编于星期五\5点
口腔影像诊断学
当前第23页\共有105页\编于星期五\5点
❖ (2)侧位体层开口位片
口腔影像诊断学
❖ 最大开口时,髁状突位于关节结节顶下方或稍 超过关节结节顶部。在此位置上可见前上隐窝 造影剂基本消失,后上隐窝明显扩张,为造影 剂所充满,占据关节窝全部空间,造影剂下缘 前部清楚地显示关节盘本体部的影像。
❖ [诊断分类]
❖ 第I类:咀嚼肌紊乱疾病,包括 ❖ 1、肌筋膜炎 ❖ 2、肌炎 ❖ 3、肌痉挛 ❖ 4、不能分类的局部性肌痛 ❖ 5、肌纤维变性挛缩
口腔影像诊断学
当前第37页\共有105页\编于星期五\5点
❖ 第II类:结构紊乱疾病,包括
口腔影像诊断学
❖ 1、可复性盘前移位 ❖ 2、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 3、其他类型的关节盘移位
口腔影像诊断学
当前第35页\共有105页\编于星期五\5点
第一节、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口腔影像诊断学
❖ [病因病理]
❖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一组病因尚未完全清 楚的疾病的总称。精神心理因素与牙合因素为 本病两个主要致病因素。
当前第36页\共有105页\编于星期五\5点
当前第41页\共有105页\编于星期五\5点
口腔影像诊断学
❖ (1)髁状突后移位:前间隙增宽,后间隙变窄。 这在临床上最为常见。
❖ (2)髁状突前移位:前间隙变窄,后间隙增宽。 ❖ (3)髁状突上移位:整个关节间隙变窄,在髁
状突发育相对较大的病例可见上移位,可加拍 关节侧位体层可以鉴别关节间隙是否真正变狭 窄。 ❖ (4)髁状突下移位:整个关节间隙增宽。 ❖ 关节间隙的改变可以两侧关节对称性发生,也 可为不对称性改变。
当前第22页\共有105页\编于星期五\5点
口腔影像诊断学
当前第23页\共有105页\编于星期五\5点
❖ (2)侧位体层开口位片
口腔影像诊断学
❖ 最大开口时,髁状突位于关节结节顶下方或稍 超过关节结节顶部。在此位置上可见前上隐窝 造影剂基本消失,后上隐窝明显扩张,为造影 剂所充满,占据关节窝全部空间,造影剂下缘 前部清楚地显示关节盘本体部的影像。
❖ [诊断分类]
❖ 第I类:咀嚼肌紊乱疾病,包括 ❖ 1、肌筋膜炎 ❖ 2、肌炎 ❖ 3、肌痉挛 ❖ 4、不能分类的局部性肌痛 ❖ 5、肌纤维变性挛缩
口腔影像诊断学
当前第37页\共有105页\编于星期五\5点
❖ 第II类:结构紊乱疾病,包括
口腔影像诊断学
❖ 1、可复性盘前移位 ❖ 2、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 3、其他类型的关节盘移位
耳颞骨病变的诊断 PPT

耳颞骨病变的诊断
4、颞骨
鳞部 鼓部 岩部(锥体)
茎突 乳突 茎乳孔
鼓部 乳突
鳞部
外耳 门 岩部(锥体)
茎突
必须用1~2mm薄层扫描、若有 可能应作轴位与冠状位互成直 角得两个方向得扫描,以提高诊 断得准确率。很据主要得骨折 线方向与颞骨锥体长轴得关系, 分为纵行与横行两种类型。
骨折线一般从颞骨鳞部开始,向前向下,通过鼓室盖、外 耳道、中耳与破裂孔。
3、C+:黏膜可有强化。
4、少数毒力强得感染可致骨壁轻度吸收,此征象小儿多 见。
急性化脓性鼻旁窦炎如未被控制止,则 可经血管、淋巴管及周围间隙向邻近眶 面部与颅内扩展,引起眼面部蜂窝组织炎、 骨脓肿、骨髓炎、脑膜炎、脑炎、脑脓 肿等。
主要为局部症状,脓涕为慢性化脓性鼻旁窦炎得 主要症状之一;鼻塞轻重不一,头痛可有可无,其 特点为有时间性,有固定部位,休息、滴鼻药
孔,穿孔内有胆脂瘤上皮积存,上鼓室外侧壁骨板 处可有破坏,或骨部耳道后上壁塌陷,或骨壁穿破 形成空洞。 ⑤听力检查可有传导性耳聋。
(1)中耳鼓室及鼓窦区见类圆 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影,呈 软组织密度(CT值30~ 65Hu)。
(2)病灶边界多数清楚,少数可 不清楚,见到骨质硬化边为 其典型CT征像。
高,鼓盖下突(Korner,s隔)变短,破坏消失。 ⑸破坏腔边缘常为光整或有硬化环。
慢性中耳乳突炎得肉芽肿及脓液与胆脂瘤密度大 致相仿,CT值一般都在34~65Hu。
1、单纯胆脂瘤密度偏低,出血得肉芽肿密度偏高。
2、肉芽肿鼓窦破坏区较小,边缘较模糊。
3、增强扫描胆脂瘤无强化;而肉芽肿有增强。
病变初期粘膜血管痉挛可致粘膜暂时缺血,继 而粘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物增加,多为水 样、粘液性,继而发展为化脓性,上皮开始坏死 脱落,血管出血,粘膜内白细胞浸润,渗出粘膜表 面,导致分泌物为粘液脓性;
4、颞骨
鳞部 鼓部 岩部(锥体)
茎突 乳突 茎乳孔
鼓部 乳突
鳞部
外耳 门 岩部(锥体)
茎突
必须用1~2mm薄层扫描、若有 可能应作轴位与冠状位互成直 角得两个方向得扫描,以提高诊 断得准确率。很据主要得骨折 线方向与颞骨锥体长轴得关系, 分为纵行与横行两种类型。
骨折线一般从颞骨鳞部开始,向前向下,通过鼓室盖、外 耳道、中耳与破裂孔。
3、C+:黏膜可有强化。
4、少数毒力强得感染可致骨壁轻度吸收,此征象小儿多 见。
急性化脓性鼻旁窦炎如未被控制止,则 可经血管、淋巴管及周围间隙向邻近眶 面部与颅内扩展,引起眼面部蜂窝组织炎、 骨脓肿、骨髓炎、脑膜炎、脑炎、脑脓 肿等。
主要为局部症状,脓涕为慢性化脓性鼻旁窦炎得 主要症状之一;鼻塞轻重不一,头痛可有可无,其 特点为有时间性,有固定部位,休息、滴鼻药
孔,穿孔内有胆脂瘤上皮积存,上鼓室外侧壁骨板 处可有破坏,或骨部耳道后上壁塌陷,或骨壁穿破 形成空洞。 ⑤听力检查可有传导性耳聋。
(1)中耳鼓室及鼓窦区见类圆 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影,呈 软组织密度(CT值30~ 65Hu)。
(2)病灶边界多数清楚,少数可 不清楚,见到骨质硬化边为 其典型CT征像。
高,鼓盖下突(Korner,s隔)变短,破坏消失。 ⑸破坏腔边缘常为光整或有硬化环。
慢性中耳乳突炎得肉芽肿及脓液与胆脂瘤密度大 致相仿,CT值一般都在34~65Hu。
1、单纯胆脂瘤密度偏低,出血得肉芽肿密度偏高。
2、肉芽肿鼓窦破坏区较小,边缘较模糊。
3、增强扫描胆脂瘤无强化;而肉芽肿有增强。
病变初期粘膜血管痉挛可致粘膜暂时缺血,继 而粘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物增加,多为水 样、粘液性,继而发展为化脓性,上皮开始坏死 脱落,血管出血,粘膜内白细胞浸润,渗出粘膜表 面,导致分泌物为粘液脓性;
(医学课件)颞骨影像解剖PPT幻灯片

• 鼓室(高)——鼻腔(低) • 差1.5-2.5cm 儿童水平 • 长3.5-3.9cm • 外1/3骨性-内2/3软骨 • 维持中耳气压平衡
9
横断面
• 颈内动脉水平部 • 面神经管乳突段 • 乳突蜂房 咽鼓管 • 鼓膜张肌半管 • 鼓膜张肌腱 鼓室 • 耳蜗底周 鼓岬 • 耳蜗导水管
10
鼓室 tympanic cav 高:3.39mm • 前脚:2.6mm • 后脚:2.8mm • 脚间距:1.8mm • 底板面积:3.05-3.49mm2 • 环韧带连于前庭窗,有镫骨肌附着
19
横断面
• 颈内动脉后升段 • 乳突窦 耳蜗 • 锤骨颈 砧骨长脚 • 镫骨(前、后脚) • 锥隆起 鼓室窦 • 面神经隐窝 岩尖 • 后半规管 前鼓室
颞骨CT影像解剖
1
横断面 冠状面 矢状面
2
横断面
• 翼管 蝶鳞缝 颧突 • 颈内动脉上升部 • 面神经管乳突段 • 乳突蜂房 颞颌关节 • 卵圆孔 破裂孔 斜坡 • 乙状窦 外耳道
3
乳突气化分型:
• 气化型:气房较大,其内骨间隔较薄 • 板障型:气房较小,但较均匀 • 硬化型:几乎无气房 • 混合型:以上2型或3型任意存在
• 鼓岬后下方 • 面积:2mm×2mm • 内为耳蜗鼓阶起始部 • 圆窗膜(第二鼓膜)封闭
16
锤骨 malleus
• 长8-9mm • 头:与砧骨形成关节 • 颈:鼓膜张肌附着 • 柄:附着于鼓膜脐部,长4.5-4.72mm
17
砧骨 incus
• 体-长脚:6.8-7.06mm • 横径:5mm • 长脚:4.15-5.7mm • 短脚:4.13mm • 两脚间夹角:100度 • 长脚末端豆状突与镫骨形成砧镫关节
9
横断面
• 颈内动脉水平部 • 面神经管乳突段 • 乳突蜂房 咽鼓管 • 鼓膜张肌半管 • 鼓膜张肌腱 鼓室 • 耳蜗底周 鼓岬 • 耳蜗导水管
10
鼓室 tympanic cav 高:3.39mm • 前脚:2.6mm • 后脚:2.8mm • 脚间距:1.8mm • 底板面积:3.05-3.49mm2 • 环韧带连于前庭窗,有镫骨肌附着
19
横断面
• 颈内动脉后升段 • 乳突窦 耳蜗 • 锤骨颈 砧骨长脚 • 镫骨(前、后脚) • 锥隆起 鼓室窦 • 面神经隐窝 岩尖 • 后半规管 前鼓室
颞骨CT影像解剖
1
横断面 冠状面 矢状面
2
横断面
• 翼管 蝶鳞缝 颧突 • 颈内动脉上升部 • 面神经管乳突段 • 乳突蜂房 颞颌关节 • 卵圆孔 破裂孔 斜坡 • 乙状窦 外耳道
3
乳突气化分型:
• 气化型:气房较大,其内骨间隔较薄 • 板障型:气房较小,但较均匀 • 硬化型:几乎无气房 • 混合型:以上2型或3型任意存在
• 鼓岬后下方 • 面积:2mm×2mm • 内为耳蜗鼓阶起始部 • 圆窗膜(第二鼓膜)封闭
16
锤骨 malleus
• 长8-9mm • 头:与砧骨形成关节 • 颈:鼓膜张肌附着 • 柄:附着于鼓膜脐部,长4.5-4.72mm
17
砧骨 incus
• 体-长脚:6.8-7.06mm • 横径:5mm • 长脚:4.15-5.7mm • 短脚:4.13mm • 两脚间夹角:100度 • 长脚末端豆状突与镫骨形成砧镫关节
颞骨大体解剖及ct解剖课件

颞骨的组成
颞骨主要由鳞部、鼓部、 岩部和乳突部四个部分组 成。
鳞部位于颞骨的外侧,呈 鳞片状,是颞骨的主要组 成部分。
鼓部位于鳞部下方,形成 外耳道的前壁。
岩部位于中部,内有耳蜗 和面神经管。乳ຫໍສະໝຸດ 部位于颞骨的后下方, 内有乳突窦。
颞骨的表面标志与毗邻关系
01 颞骨的表面有许多重要的标志,如颧突、颧弓、 颞嵴等,这些标志有助于确定颞骨的位置和形态。
颞骨大体解剖及CT 解剖课件
目录
• 颞骨大体解剖 • 颞骨CT解剖 • 颞骨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 • 颞骨的生理功能 • 颞骨病变的CT表现
01
颞骨大体解剖
颞骨的部位与形态
颞骨位于头颅两侧,呈不规则的扁平状,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 颞骨的形态结构与脑颅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具有保护大脑、维持颅内压力稳定等功能。
颞骨与脑实质的关系
颞骨位于脑实质的外侧,对脑实质起到保护作用。
颞骨内有许多孔洞,容纳脑神经和血管,对脑实 质的神经和血液供应起到重要作用。
颞骨与脑脊液的关系
颞骨内有许多小腔隙,是脑脊液循环 的通道。
脑脊液在颞骨内流动,对脑实质起到 缓冲和保护作用。
04
颞骨的生理功能
听觉功能
01 收集声音
颞骨的外耳和中耳结构能够收集周围环境中的声 音波并将其导入内耳。
颞骨炎性疾病的CT表现
骨质增生硬化
炎性疾病可引起骨质 增生硬化,CT表现为 骨质密度增高,骨皮 质增厚。
骨髓炎
急性骨髓炎时,CT可 见骨质破坏、骨皮质 中断,并伴有周围软 组织肿胀和液体聚集。
骨膜反应
慢性炎症时,可能出 现骨膜反应性增生, 表现为骨膜增厚、骨 膜下钙化或骨化。
病变局限或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