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提高高中化学学习兴趣
论高中化学课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在学 习活动与学 习内容之 间搭 建平 台,同时本 身又融 入活动
热点 问题 、 工农 业生产 问题 以及能体现 化学 与社会 、 经验、 人
【 关键词 】 化学教 学 创 设情景
学 习目标
根据化学教 学 的特殊 情况及教学 的基本要求 ,化学课 堂 化合 物知识形成一个 完整 的知识网络 。同时我们还可 以抓住
的情景创设可 以按 以下几 种途径来实 现 :
一
学 习对 象的主要特征 , 运 用拟人化 的手段模 拟 出特 定的情景
到理性认 识 , 符合学生 的认知水平 。 二、 创设 的情景要结 合学 习的 目标 五、 通过生活来创设 情景
生活是学生化学知识 的重要来 源 ,也是学生 化学知 识的 最大应用场所 。教师在课堂教 学时可以充分 利用生活 中生动
学习情 景是服 务并 服从于 内容主题和学 习 目标 的。教师 具体的事实 或问题来呈现学 习情 景。其 中包括 日常生活 中与
验, 感受化学 的价值 。在 化学教学 中 , 现在特 别强调从 生活 中 的问题 ,将这些 问题 及时拿 出来和全班 同学一起 思考分 析并 的化学汲 取知识 , 课本 内容的设计也更 多地 结合 了生 产 、 生活 加 以解决是一种很好 的情景创设 ,有 利于学生对 知识的 掌握 的知识 , 就是 体现这一理 念的很好证 明。 教师在传授这 些知识 巩 固 。 的时候 , 有利于学生既有 一定 的感性 认识 , 又从感性认 识上升
思维 上的活跃 , 培 学生 的创新 意识 、 创 设 感兴趣 的素材 ,这样才 能促进学 生在 自然和谐 的学 习情 境 中 学 生认识 上 的冲突 、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一、引言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化学教学往往以枯燥的知识点为主,学生很难感受到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意义,因此容易产生学习无趣的情绪。
而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更易受信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模拟真实生活中的化学反应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化学反应过程,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愉悦和乐趣,从而愿意主动参与学习。
2.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情境教学法注重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实践和操作,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实验、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通过设置相关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身动手操作,掌握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情境教学法让学生置身于具体情境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情境案例,让学生动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 设计化学实验情境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感受化学反应过程,体验化学原理和规律。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境设计化学实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可以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学实验情境,如酸碱中和实验、电化学实验等,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感受化学反应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制定情境案例分析3. 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化学实验展示、化学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挫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总结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意义。
通过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设问题情境 搞好高中化学教学

从 而 激 发 和 调 动学 生学 习 的 积
: :极性和主动探究的学习热情。
因为 ,一节成功的授课 不仅 是
: :教会学生多少知识 , 更重要的
是教会学生求 知的方法 ,要 做 到这一点 ,能否成 功地创设 学
. ,
情
瑰
,,
习 情 境 就 显得 尤 为 重 要 。 问题 情 境 教 学 法 是 以 问题
学科建设
,
@
创 没
问 题
在 新 课 标 的理 念 下 ,我 在 教学 中进行 了大胆 的改革和尝 试 ,在 课 堂发 ,引 导 学 生 主 动 参
二、 通 过演 示实 验 。 创 设 问题 情 境
: :题情境, 进行情境教学。 从学生
I ,
化 学 是 一 门 以实 验 为 主 的 自然 学 科 ,实 验 在 化 学 教 学 体 系 中 占有 很 大 的 比重 。实 验 具 有 鲜 明 的 实 验 现象 ,可 以有 效 地 培 养 学 生 的 观察 能力 与操 作 能 力, 可 以使学生在实验 中探求真理 的发现过程。 但 长 期 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化学教学 只重视知识 的 获 取而忽视 了对学生 能力尤其是实 验能力 的培 养 , 将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改成了画实验 、 讲实验 , 使学生失去 了许多发现真理的机会 ,也使化学教学 失去 了“ 化学味” 。新 课 程 改 革对 学生 化 学 实 验 能 力 的培养更为关注 ,现行教材也为我们提供 了大量 的 实验素材 , 因此 , 教师要充分 发挥教材 的特点与高 中 生 操 作 能力 强 的特 点 , 充 分 运用 演 示 实验 与 学 生 实验 来 创 设 问题 情 境 , 以此 唤 起 学生 强 烈 的求 知 欲 与参 与 学 习 的主 观 意 愿 。 如 在 学 习 “ 探讨 物 质燃 烧 的 条 件 ” 时, 我 为学 生演 示 如 下 几 个 实 验 : 烧不坏 的手绢 、 比 较 木 条 和 木 屑 燃 烧 的难 易程 度 、 玻 璃杯 罩蜡 烛 等 。 这 几 个 实验 让 学 生得 到 了 大量 的感性 认 识 , 从 而 引导 学 生思考物质燃烧所 需要 的条件 。在鲜明的实验现象 面前 , 学生展开 了积极的思维 活动 , 进行了广泛的合 作与交流 , 在教师的引导下便 可以顺利地解决问题。
高中化学情境创设

高中化学情境创设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方面,比如食品、药品、化妆品、能源等等。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在情境创设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模拟、讨论等方式,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下面,我将以几个具体的情境创设为例,来说明情境创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 食品添加剂实验食品添加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是很多人对它们的作用和安全性并不了解。
在这个情境创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食品,然后添加不同的食品添加剂,观察它们的作用和效果,并讨论它们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2. 药品制作模拟药品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很多人对药品的制作过程并不了解。
在这个情境创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一些药品的制作过程,让他们了解药品的成分和制作方法,并讨论药品的作用和安全性。
3. 化妆品成分分析化妆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很多人对化妆品的成分并不了解。
在这个情境创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些化妆品的成分,了解它们的作用和安全性,并讨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
4. 能源利用实验能源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很多人对能源的利用并不了解。
在这个情境创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能源利用实验,比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让他们了解不同能源的利用方法和效果,并讨论如何更好地利用能源。
情境创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模拟、讨论等方式,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设计中创设一系列与学科相关的实际问题情境,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1. 创设实际生活情境: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与学科知识相关的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在讲解动力学时,可以引入车辆行驶中的各种问题情境,比如汽车的变速、坡道上的行驶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动力学的知识。
2. 创设社会问题情境:化学知识与社会问题密切相关,可以通过创设社会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考与化学知识的联系。
在讲解环境污染与净化时,可以引入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环保方面的应用,以及如何解决社会问题。
3. 创设实验问题情境: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设实验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设计与过程控制,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验中解决问题,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
4. 创设综合问题情境:化学知识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通过创设综合问题情境,可以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在讲解化学平衡时,可以创设一个反应酸碱性物质溶液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一系列的实际问题中分析、设计实验以及解决问题。
5. 创设竞争性问题情境:通过创设竞争性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动力。
在讲解反应原理和反应速率时,可以创设一个反应速率竞赛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竞争中掌握化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一、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客观性知识: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理论性知识较多,学生很难直接感受到知识的客观性,因此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很难形成深刻的理解。
2.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高中化学新课程更加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很多学校的实验条件不足,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3. 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缺乏趣味性,缺乏挑战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情境创设,可以设计各种有趣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情境创设,可以设计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3. 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通过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思考和探索,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高中化学新课程情境创设策略1. 设计真实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化学理论知识,设计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其中进行实际操作和探究。
可以设计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验情境,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化学知识。
2. 引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设计一些化学反应的趣味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
3. 提供挑战性任务: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
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化学实验任务。
4. 创设合作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合作情境,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和发现。
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的实验任务,让学生在实验中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高中化学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的实践研究高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理科课程,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对于提升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实践研究,探讨了提高高中化学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的有效方法。
一、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一些化学实验室内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多媒体资源,如动画、视频、图像等,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增加学习的乐趣和参与度。
二、开展互动式授课互动式授课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采用问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共同解决化学问题和实践应用,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动手能力。
三、创设情境化学习环境创设情境化学习环境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参与度。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化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
可以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化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引导学生从中发现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确立评价机制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可以激励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测试、作业和项目,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还可以通过及时反馈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提高的方向,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成长。
五、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互相尊重,建立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科学家的科研经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提高高中化学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互动式授课、创设情境化学习环境、建立评价机制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等多方面的努力。
高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素材

高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素材
高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素材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验室实践:设计一系列与化学相关的实验,例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
反应、电解等。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化学现象,探索化学规律,并理
解实验方法和安全操作。
2. 探究性学习:提供一些化学问题或现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实验设计
来解决问题。
例如,让学生研究不同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规律,或者研究
不同浓度的溶液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
3. 模拟情境:创建一些模拟情境,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设计一个模拟化学工厂的情境,让学生扮演化学工程师,通过调整反应
条件和控制变量来优化化学反应的产率和选择性。
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环境问题解决
和资源利用方面的应用。
例如,让学生研究垃圾分类与回收的化学原理,或者
探讨化学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之间的差异。
这些素材的目的是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和创新思维,使他们在化学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情境提高高中化学学习兴趣
摘要:随着现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多媒体承载信息的多元化、集成化、交互化、智能化、形象化等特征对传统的教学提出了挑战。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声音、文字、动画等方式进入课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能自己在化学知识的迷宫中找到答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有益处。
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其思维火花,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创设情境;学习兴趣
一、利用多媒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而创新意识
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又源于问题的解决。
高中化学教学中,有许多概念和原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单靠语言和文字的描述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但通过多媒体的教学能把这些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动态化。
从而大大加强了认识的深刻性。
随着三维动画技术和虚拟技术的发展,一些难理解的知识也变得容易了。
如讲原子的构成时让学生观看flash动画:居于中心的一个运动着的“球体”几个“粒子”围绕“球体”高速运动。
动画模拟“氢分子”和“氧分子”,再分别
拆为原子,最后重新组合为“水分子”的过程。
上述实验可以形象说明化学反应实质,理解化学原理,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
有些危险性比较大又很重要的实验,通过动画模拟,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化学实验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错误,不宜直接把错误操作演示给学生看,而通过计算机模拟,则学生印象深刻,达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二、利用绪言课,激发学习兴趣
由生动活泼的绪言课揭开学习化学的序幕,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
要想上好绪言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
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把绪言课的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上,为此整堂课的程序设计为:制趣—初立志—讨论—实验—自学—辨析—再立志。
如一位老师的绪言课一开始向学生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并将事先填充的氢气球放飞到教室上空。
氢气球下系一红色绸带,上书:欢迎同学们学习化学,祝大家成功。
此时,学生精神抖擞,课堂上充满欢乐愉快的气氛。
接着提问:“什么是化学?”学生面面相觑,不能回答。
老师再问:“氢气球为什么能飞?”“如果改用口吹的气球,它能不能飞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用口吹的气球不能飞。
而对于“为什么”,却面带难色。
老师不作答,而是说,我给大家再变个魔术。
学生忽转欢喜,精神放松,课堂气氛又被“魔术”二字调动得活跃起来。
随后老师再制趣,只见他手持一杯澄清的石灰水,故意告知学生是一杯“清水”,
然后用玻璃管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杯中的水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
学生欢欣不已,继而表示惊讶,提出疑问:“是真的牛奶吗?”老师摇头。
紧接着又做一个茶水变墨水的“魔术”,进而把学生的情绪推到高潮。
其后讲到,如果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我们就要学习化学知识。
至此,学生初步认为化学很“好玩儿”,进而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出化学的研究对象。
三、设置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兴趣
学生在在接触《化学》这门课程时,是一种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一门有趣而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科学是化学教师上好第一节化学课的关键,因此,在学习课题1时教师可以设计几个趣味实验,如“点不燃的手帕”、“雨落花开绿叶出”、“空瓶生烟”等奇景,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愉悦性。
在学习“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题时,组织学生进行三个实验:一是“树叶与酸雨”的反应;二是“镁条或锌粒与酸雨”的反应;三是“大理石与酸雨”的反应。
学生通过亲自实验,认识到“酸雨”的危害的严重性,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发展新型无污染能源的紧迫性,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良好
的环保意识。
同时,学生也有进一步学好化学知识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欲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
如在化学的启蒙篇教学中,我做了一个有趣很新奇的试验:课前我在白纸上用酚酞写上“化学”两字,凉干上课备用,在小型
喷雾器中装有naoh溶液。
一上课我就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化学”,然后把naoh溶液喷在备好的白纸上,瞬间很鲜艳的粉红色的“化学”二字赫然出现在纸上。
一下子把学生惊呆了,有的甚至站起来,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好奇心抓住了,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再如,在化学启蒙教学中还增设了《有趣的化学》专题,具体做法是把有关“化学史知识”、“著名科学家的故事”“生活中的化学”等内容编成讲义,制成图片,部分内容采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特别是“生活中的化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衣服上不小心滴上果汁、墨水、血渍等物质,通过做演示试验,当场出去物质,令学生惊叹不已。
最后通过“滴水生烟”“茶水变色”“化学烟圈”“烧不坏的手帕”等十几个趣味滑雪试验的演示,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化学世界里。
由于化学启蒙篇的教学大大激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在整个化学的学习中保持了很高的学习积极性。
创设良好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抓住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求知欲旺盛,其过程直观、富有启发性。
尤其对九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化学知识领域,相关内容是否吸引他们、是否引起他们的共鸣、是否让他们有认同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最活跃的状态。
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基础教育的任务是给学生打基础,这种基础不但是指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包括基
本能力的培养。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内部学习动机最核心的成分,学生心理特征之一是好奇、富有新鲜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做为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点,组织教学时,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其思维火花,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