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考生物复习生物圈中的人课时训练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生物《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七年级下册生物《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心理因素
情绪、记忆、经验等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嗅觉和味 觉的感知。
06
CHAPTER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综合感知
多感官信息的整合
视觉
听觉
触觉
通过眼睛接收光线信息, 识别物体的形状、颜色
和运动状态。
通过耳朵接收声波信息, 识别声音的音高、响度
和音色。
通过皮肤接触物体,感 知物体的温度、湿度、
质地和压力。
嗅觉和味觉
触觉和温度感知的信号传递过程中,神经末梢会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 体结合,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触觉和温度感知的应用
在医疗领域,医生可以通过触诊来诊 断疾病,如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
在工业领域,温度感知被广泛应用于 温度控制和监测,如温度传感器、温 控器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触觉和温度 感知来感知外界环境,如握手、泡澡 等。
05
CHAPTER
嗅觉和味觉感知
嗅觉和味觉的器官与功能
嗅觉器官
鼻腔内的嗅觉细胞,能够感知气 味分子。
味觉器官
舌头上的味蕾,能够感知溶解在唾 液中的化学物质。
功能
嗅觉和味觉是人体重要的化学感受 器,能够感知环境中的气味和味道, 影响人们的情绪、记忆和行为。
嗅觉和味觉感知的机制
嗅觉机制
气味分子通过鼻腔进入嗅觉细胞,与受体蛋白结合,引发神经信 号传递到大脑,产生嗅觉感知。
七年级下册生物《人体对外界 环境的感知》
目录
CONTENTS
• 人体感知的概述 • 视觉感知 • 听觉感知 • 触觉和温度感知 • 嗅觉和味觉感知 •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综合感知
01
CHAPTER
人体感知的概述
人体感知的定义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1课时+示范教案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1课时+示范教案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概述人体通过眼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2.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部分的功能。

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4.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

5.有自觉关爱盲人的意识,懂得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2.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难点: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树立爱护眼睛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教师收集眼球的结构、视觉的形成及近视眼的相关视频、图片等,PPT。

学生课前预习。

四、相关资源《【情境素材】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视频资源、《【教学图片】眼睛实体图、眼球结构示意图、猫在明亮和黑暗环境中瞳孔的变化、弱光下的瞳孔实体图、强光下的瞳孔实体图、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示意图》系列图片资源》交互动画资源。

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播放视频《【情境素材】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同所有生物一样,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只有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

而人体的调节机制非常复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都在发挥着调节作用,它们之间是如何实现各自的功能的?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就将进入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学习。

猜物游戏:出示一个用布遮盖的小纸箱,里面放一个苹果形状的厨房用计时器。

邀请三位同学分别通过手摸、耳听和眼看来判断箱子里的东西。

问题:1.三位同学分别通过哪种感觉认识这个物体?(触觉、听觉、视觉)2.谁用时最短?(用眼看的用时最短)讲解:人体的各种感觉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感受外界刺激的结构)获取的。

有些感受器比较简单,有些感受器带有附属结构,统称它们为感觉器官,如眼睛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

通过刚才的游戏可知,能够最快、最准确感知事物的感觉是视觉。

眼睛是人的视觉器官。

据统计,人体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有80%以上来自眼睛。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生物圈中的人 课时训练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新人教版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生物圈中的人 课时训练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新人教版

课时训练(十七)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限时:40分钟)|基础达标|1.[2018·滨州]2018年5月,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教授用动物角膜代替人角膜让万名患者复明,获得了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如图K17-1中角膜是 ( )图K17-1A.①B.②C.③D.⑤2.[2018·长沙]驾驶员在夜晚会车时应将远光灯转换为近光灯,因为强光照射会影响对面驾驶员观察路况。

在眼球结构中,感受光线刺激的是( )A.角膜B.瞳孔C.晶状体D.视网膜3.在晚上,遇突然停电时,你会感觉眼前一片漆黑,过一会又隐约能看见一些东西,此过程你的瞳孔变化为( )A.不变B.由大变小C.由小变大D.无法判断4.视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 )A.物体反射的光线→晶状体→玻璃体→角膜→瞳孔→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B.物体反射的光线→瞳孔→玻璃体→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C.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瞳孔→玻璃体→视神经→视觉中枢D.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5.[2018·岳阳]眼球成像过程中,对光线起主要折射作用的是( )A.晶状体B.瞳孔C.角膜D.玻璃体6.[2018·乐山]下列行为不利于预防近视的是( )A.读写姿势要正确B.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C.边走路边看手机D.看书写字1小时要休息7.[2018·福建]耳结构中听小骨的作用是( )A.收集声波B.传导振动C.感受刺激D.产生听觉8.[2018·济宁]聆听音乐,感受旋律,让耳朵带你旅行。

下列关于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图K17-2A.人的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都是6B.长时间戴着耳机高分贝听歌很容易损伤2C.晕车与4对头部的位置变化过于敏感有关D.错误用药致聋可植入人工耳蜗重新听见世界9.人听到声音需要以下结构的参与,请选出正确的顺序 ( )①听小骨②鼓膜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外耳道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A.①②③④⑤B.④②①③⑤C.④①②③⑤D.④③①②⑤10.某视力正常的同学站在某公交站牌处先是看到一辆公交车停在远处,而后启动向他迎面驶来。

七年级生物下册 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的感知一、单选题1.人们常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

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1是虹膜,可以调节晶状体使人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B. 2是晶状体,像一个凸透镜,对光线起折射作用C. 3是角膜,俗称白眼球,有保护作用D. 6是视网膜,能接受光线刺激产生视觉【答案】B2.下面能正确表示人体听觉形成过程的是()A. 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细胞)→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B. 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耳蜗(听觉细胞)→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C. 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耳蜗(听觉细胞)→大脑的听觉中枢D. 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觉细胞)→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答案】A3.足球守门员注视由远处向他飞来的足球时,其眼球的变化是A. 睫状体逐渐收缩,晶状体曲度逐渐变大B. 睫状体逐渐舒张。

晶状体曲度逐渐变大C. 睫状体逐渐收缩,晶状体曲度逐渐变小D. 睫状体逐渐舒张,晶状体曲度逐渐变小【答案】A4.司机对信号灯的关注是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下列有关视觉形成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如果信号灯过暗,司机眼睛的瞳孔将变小B. 要看清远处的交通标志,需要调节晶状体的曲度C. 信号灯形成的物象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视网膜和视觉中枢D. 信号灯的光线进入眼球的顺序是:角膜→虹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答案】C5.王老师在改作业时自言自语道:“老了,作业本上的字都看不清了,放远点就好了。

”由此可知,能解释王老师视力障碍的模型和所需佩戴眼镜的镜片分别是图中的A. 甲和丙B. 甲和丁C. 乙和丙D. 乙和丁【答案】D6.当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往往乘客张开口或咀嚼口香糖,主要是为了保护()A. 鼓膜B. 咽鼓管C. 耳蜗D. 听小骨【答案】A7.矿难发生后,救援队若是白天从矿井中抬出被救人员,都用毛巾遮住被救人员的眼睛,这是为了( )A. 让被救人员好好闭目养神休息B. 不让被救人员的瞳孔受到刺激放大C. 避免强光损伤被救人员的视网膜D. 避免强光损伤被救人员的晶状体【答案】C8.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振动刺激产生兴奋的部位和听觉形成的部位分别在()。

中考生物全能复习课件第四单元-课时17-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中考生物全能复习课件第四单元-课时17-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生物
人教版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全面有效 学习载体
2.[2013·临沂]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
A.脑和脊髓
B.脑和脊神经
C.脑和脊髓及它们发出的神经
D.脑神经和脊神经
3.[2013·常德]听觉产生的部位是
A.鼓膜
B.耳蜗
C.听神经
D.听觉中枢
(C ) (D )
生物
人教版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全面有效 学习载体
4.[2013·长沙]为了预防近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生物
人教版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全面有效 学习载体
2.视觉 (1)___外__界__物__体__反__射__的__光__线___→角膜→瞳孔→__晶__状__体___
_(_发__生__折__射__)_→玻璃体→___视__网__膜___上形成物像刺激对光线敏 感的细胞→视___神__经___→__大__脑___的特定区域。
生物
人教版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全面有效 学习载体
考点三 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1.组成:
组成
功能
中枢 神经 系统
周围 神经 系统
_大__脑_
具有__感_觉___、运动、__语__言__、听觉和视觉等多 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_神__经__中__枢__
_脑__ _小__脑_
使运动__协_调__、__准__确__、维持_身__体__平__衡__
全面有效 学习载体
课时17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生物
人教版
目标复习
课前预习
考点梳理
核心考点
实验专项
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课课练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习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课课练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习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课课练《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习题附答案部分《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习题画龙点睛1、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等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

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2、人的眼球中调节负担过重,过度变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那么,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方,这样看到的则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

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

3、耳分为、、三个部分,外耳又分为、。

中耳分为、、;内耳分为、、。

4、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传到,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刺激了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5、当遇到巨大声音响时,应迅速,其原因是可以使张开,保持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

慧眼识珠1、在眼球结构中,能改变曲度使人可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是()A、角膜B、房水C、晶状体D、玻璃体2、下列哪种情况会使人的听力完全丧失()A、鼓膜破损B、听觉中枢受损C、听小骨受损D、半规管3、眼球里具有的保护内部结构功能的是()A、脉络膜B、巩膜C、角膜D、视网膜4、听到声音大时要注意张口()A、这样有助减小惊吓B、这样可以减弱声音C、保持鼓膜内外压强平衡D、这样可以减少中耳的振动。

5、眼球里具有感光细胞结构是()A、角膜B、视网膜C、脉络膜D、视神经明辨是非1、眼球中有很多结构,对内部具有保护功能的是脉络膜。

()2、当人从亮到暗的地方,人眼的瞳孔是从大变小。

()3、人体内有三块听小骨,它们具有传导声波的作用。

()4、我们从外界获得信息量最大的是来自听觉。

()5、在眼球内部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这些细胞位于视网膜上。

()慧眼识图根据右图完成下列各题1、你能看到远处的一棵树,部分《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习题画龙点睛1、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等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

中考生物 考前查漏补缺《第17课时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考点聚焦 考前热身 平时知识积累)课件

中考生物 考前查漏补缺《第17课时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考点聚焦  考前热身 平时知识积累)课件

13
第17课时┃综合探究
综合探究 例 [2012·潍坊] 2012年5月19日,黑龙江省某煤矿一 遇险矿工被困井下17天后成功获救。下面是在救援及救治 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请结合图示分析解答:
图17-3
14
第17课时┃综合探究
(1)遇险矿工的“求救声”刺激救援队员[ 6 ]________ 耳蜗 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被传递到 (大脑皮层的 )听觉中枢 ________ ________ 形成听觉。 (2)矿工被救出时需用黑布遮住眼睛,因为突见光亮后 [ A ]________ 瞳孔 不能迅速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导致 [ D ]________ 视网膜 受到损伤。 (3)遇险矿工被成功救出后,现场人员激动不已,此时体 内________ 肾上腺 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加。 (4)被救矿工排便、排尿功能正常,说明脊髓的反射、传导 ________ 功能正常。
2
脊神经
第17课时┃考点聚焦
[规律总结] 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左侧大脑管理 身体右侧,右侧大脑管理身体左侧。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3
第17课时┃考点聚焦 考热身
1.[2012·泰安] 下列有关图17-1所示细胞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 B ) A.①是细胞体,③和④是神经纤维 B.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它能接受刺激,并自动有节律的收缩 D.兴奋或神经冲动只能由③进行传导
7
第17课时┃考点聚焦
3.比较近视与远视
眼球前后 直径(过 长 或过短)
晶状体 曲度(过大 或过小)
物像位置 (视网膜前 或后)
纠正方法 (配戴凸透镜 或凹透镜)
近视眼

(北京专版)中考生物复习 主题五 生物圈中的人 课时训练16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人教版初中九年级

(北京专版)中考生物复习 主题五 生物圈中的人 课时训练16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人教版初中九年级

课时训练(十六)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限时:40分钟)|基础达标|1. [2018·密云模拟]正在认真学习的你,突然听到老师喊你的名字,你听到老师的声音,需要以下结构参与,据图K16-1请你选出听觉形成的正确顺序( )图K16-1①听觉神经②听小骨③外耳道④大脑中的听觉中枢⑤内耳内的听觉感受器⑥鼓膜A.⑥③②⑤①④B.③⑥①②⑤④C.③⑥②⑤①④D.③①②⑥⑤④2.[2019·丰台一模]下列关于保护视力和听力的做法, 正确的是( )A. 睡前常躺在床上看手机3.[2018·海淀期末]植入人工耳蜗可以帮助部分耳聋患者恢复听力,耳蜗在听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 ( )A.接受振动刺激,产生兴奋B.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C.将振动转化成声波向内传递4.[2018·通州一模]视力正常的人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比较清晰,图K16-2中参与了该过程调节的结构是( )图K16-2A.②和③B.④和⑤C.①和④D.③和④5.[2019·]电视台在国内最早推出手语节目,方便了听障人士了解时事新闻。

他们观看节目时,图像信息成像于( )( )7.[2018·燕山模拟]下面是某次矿难的救援及救治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图K16-3A.遇险矿工被成功救出后,现场人员激动不已,此时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加B.矿工被救出时需用黑布遮住眼睛,因为突见光亮后[A]瞳孔不能迅速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导致[D]视网膜受到损伤C.遇险矿工的“求救声”刺激救援队员[6]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被传递到大脑的一定区域形成听觉D.被救矿工排便、排尿功能正常,说明脊髓的反射、传导功能正常8.[2018·石景山模拟]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眼镜,它能根据每个人的视线变化自动变焦。

这款眼镜的每个镜片被镜框上安装的制动器牵动,使镜片能向前或向后移动(镜片向前移动可增大镜片曲度,反之则减小),从而实现自动调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训练(十九)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限时:3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7分)
1. [20 18 •滨州]2018年5月,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教授用动物角膜代替人角膜让数万名患者复明,获
得了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如图K19-1中角膜是()
图K19-1
A.①
B.②
C.③
D.⑤
2.[2019 •北京]北京电视台在国内最早推出手语节

,方便听障人士了解时事新闻。

他们观看节目时,图像信
息成像于()
A.角膜
B.晶状体
C.睫状体
D.视网膜
3.[2019 •广元]下列属于预防近视的做法是()
A.躺着看手机
B.强光下看书
C.在公交车上看书
D.课间远眺几分钟
4.[2019 •岳阳]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是( )
A.鼓膜
B.耳蜗
C.角膜
D.晶状体
5.[2019 •乐山]眼球里有一个能折射光线的结构,它能灵敏调节曲度使人可看清远近不冋的物体。

这个结构是()
A.角膜
B.晶状体
C.瞳孔
D.视网膜
6.在晚上,遇突然停电时,你会感觉眼前一片漆黑,过一会儿又隐约能看见一些东西,此过程你的瞳孔变化为
C.由小变大
7. 图K19-2是小明同学根据所学知识画的近视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图,其中正确的分别是()
A. 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8. 视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
A. 物体反射的光线T晶状体T玻璃体T角膜T瞳孔T视网膜T视神经T视觉中枢
B. 物体反射的光线T瞳孔T玻璃体T角膜T晶状体T视网膜T视神经T视觉中枢
C. 物体反射的光线T角膜T晶状体T视网膜T瞳孔T玻璃体T视神经T视觉中枢
D. 物体反射的光线T角膜T瞳孔T晶状体T玻璃体T视网膜T视神经T视觉中枢
9. [2019 •娄底]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下列对眼球结构描述错误的是()
图K19-3
A. 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光线T④T②T③T⑦T⑧T大脑
B. 外国人的眼睛有蓝色、褐色,是因为①上有不同的色素
C. 结构⑥的作用是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D. 上课时一会看书本,一会看黑板,都能看清楚,是由于③的曲度可以调节
10. [2018 •
济宁]聆听音乐,感受旋律,让耳朵带你旅行。

下列关于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不变
B.由大变小
D.无法判断
图K19-2
图K19-4 A. 人的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都是6
B. 长时间戴着耳机高分贝听歌很容易损伤2
C. 晕车与4对头部的位置变化过于敏感有关
D. 错误用药致聋可植入人工耳蜗重新听见世界
11. 人听到声音需要以下结构的参与,请选出正确的顺序()
①听小骨②鼓膜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④外耳道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A. ①②③④⑤
B.④②①③⑤
C.④①②③⑤
D.④③①②⑤
能正确反映该同学在注视汽车过程中眼球晶状体曲度变化情况的是()
13J2018 •青岛]眼、耳是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器官。

下列关于保护眼、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容易引发近视
B. 发生近视的人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矫正视力
12.某视力正常的同学站在某公交站牌处先是看到一辆公交车停在远处,而后启动向他迎面驶来。

图K19-5 中
图K19-5
C. 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容易使鼓膜受损
D. 遇到巨大声响时,可张嘴、堵耳以保护鼓膜
14.人体能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刺激。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要看清远处的交通标志,需调节眼球内玻璃体的曲度 B. 近视眼可以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C. 当人从明亮处到暗处时瞳孔会缩小
D.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15J2018 •宜宾]在安静的考场里你能看见认真监考的老师 ,偶尔还能听见街上汽车的高音喇叭声 ,一阵微

吹来还能闻到阵阵栀子花香。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眼、耳、鼻都属于感觉器官
B. 视觉的形成在视网膜
C. 噪声不会影响人的情绪
D. 听觉的形成在耳蜗
16J2018 •淮安]乘车的旅客,即使闭上眼睛,也能感觉到汽车的颠簸,感受这种刺激的结构是 ( )
B. 耳蜗和半规管
C. 前庭和半规管
如图K19-6是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4的调节,在7上形成视觉
B. 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 4过度变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C. 结构9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
D. 结构10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7分)
A.耳蜗和前庭 D.鼓膜和耳蜗
17J2019 •荷泽] 23 4
图 K19-6
18.[2019 •德州]2019年5月4日,“五月的鲜花”全国大中学生文艺汇演在央视圆满举行,晚会以“我们都
是追梦人”为主题,以全国大中学生群体和优秀毕业生代表为主体,以“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为宗旨展开,各种节目精彩纷呈,充满青春气息。

如图K19-7是眼和耳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K19-7
(1)我们能看到如此精彩的节目,是因为眼球内[] __________ 的曲度能够调节,使外界物体形成的物像始终
落在___________ 上。

⑵歌曲《新时代的力量》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歌声会刺激我们耳内的[] ________ ,产生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____________ 中枢,从而形成听觉。

(3) 舞蹈《万泉河》表现了军民鱼水情谊深。

随着音乐的旋律,舞蹈演员一系列高难动作表现出极好的协调性
和平衡性,人体维持动作协调和身体平衡的结构是 __________ 。

一系列高难动作的完成需要______________ 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

(4) 晚会圆满结束,首次担任主持人的王俊凯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种反射必须有人类特有的____________ 中枢参与才可完成。

【参考答案】
课时训练、
1. C [解析]题图中,①是晶状体,②是虹膜,③是角膜,④是睫状体,⑤是玻璃体。

2. D [解析]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接受光线刺激,形成物像。

3. D [解析]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

三要: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3 cm左右;
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

五不看: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

4. B [解析]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接受振动的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

5. B [解析]晶状体的曲度可以灵敏调节,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6. C [解析]虹膜中央有个小孔叫瞳孔,瞳孔的作用是调节进入眼睛的光线强弱。

环境由亮到暗,瞳孔由小变大。

7. A [解析]近视眼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戴凹透镜矫正。

8. D [解析]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

当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 会通过视觉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 大脑立即处理有关信息, 形成视觉。

9. C [ 解析] 图中①是虹膜, ②是瞳孔, ③是晶状体, ④是角膜, ⑤是巩膜, ⑥是脉络膜, ⑦是视网膜, ⑧是视神经。

[ ⑥] 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 对眼球具有营养作用, 并能使眼球内部成为“暗室” ;[ ⑤] 巩膜是一层结缔组织膜,对眼的内部结构有保护作用。

10. A [ 解析] 听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11. B [ 解析] 听觉的形成过程如下: 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 引起鼓膜的振动; 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产生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就形成了听觉。

12. A [ 解析] 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含平滑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看远处物体时, 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小;看近处物体时, 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

13. D [ 解析] 遇到巨大声响时,可张嘴或闭嘴并堵耳,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

14. D 15.A
16. C [ 解析] 半规管、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
感觉和变速感觉。

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 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 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有些人晕船、晕车的原因。

17. A [ 解析] 题图中1 是虹膜,2 是瞳孔,3 是角膜,4 是晶状体,5 是巩膜,6 是脉络膜,7 是视网膜,8 是鼓膜,9 是耳蜗,10 是半规管,11 是咽鼓管。

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 经过角膜、房水,由[2] 瞳孔进入眼球内部, 经过[4] 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 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

[7]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形成视觉。

18. (1)c 晶状体视网膜(2) ⑤ 耳蜗听觉
(3) 小脑神经(4) 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