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全国中考试题整理7月16日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中考文综(历史部分)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中考文综(历史部分)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中考文综(历史部分)真题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秦朝确立了“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规制。

这反映出秦朝政治的本质是A.皇权专制 B.任免官吏 C.思想控制 D.言即法律2.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农业生产发展 B.商业经济繁荣 C.对外贸易活跃 D.经济重心南移3.不列颠的枪炮使洋务派深刻认识到:“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因此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

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C.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 D.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4.“生产之要素有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

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

在此,梁启超着重强调A.发展工业以工立国 B.发展商业争夺市场C.引进外资发展生产 D.学习西方君主立宪5.下列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A.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三大改造完成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发展资本主义6.“这次会议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建国以来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这次会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7.“它创立了一种世俗主义的、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模式,引发了14—17世纪欧洲社会各个领域的重大变革”。

这里所说的“它”是指A.百家争鸣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浪漫主义8.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这两次改革相同的内容是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C.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D.提倡教育文明开化9.“欧洲国家必须走正当联合之路,才能实现大欧洲的理想,才能顺应世界发展的趋势”。

2020年吉林历史中考试卷+答案+解析

2020年吉林历史中考试卷+答案+解析

13吉林省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部分开卷满分60分,与道德与法治学科共用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10分)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2.宋代赞宁说:“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下列体现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是( )A.张骞通西域B.甘英出使大秦C.鉴真东渡D.玄奘西行3.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道路上,洋务派为“求富”创办的民用企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B.湖北织布局C.江南制造总局D.福州船政局4.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5.1970年中国航天人实现了“敢上九天揽月”的梦想。

体现这一成就的是( )A.沈阳飞机制造厂建成投产B.包头钢铁基地建成C.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D.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6.“现代中国农村改革由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

”“现代中国农村改革”的措施是( )A.进行土地改革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7.与“巴勒斯坦地区”“救世主”“罗马国教”等信息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伊斯兰教8.反映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作品是( )A.《荷马史诗》B.《哈姆雷特》C.《高老头》D.《战争与和平》9.“冷战是在美苏之间不断强硬的敌对互动之中爆发的。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C.德国的分裂D.北约与华约对峙100欧元纸币10.右图是当今某一国际组织大多数成员国使用的统一货币,该组织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B.欧洲原子能共同体C.欧洲共同体D.欧洲联盟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1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4分)(1)汉武帝时期中央统一铸造的货币——(2)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3)隋朝时期加强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水利工程——(4)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1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刊物或文献的名称。

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单元汇编 七上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试题

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单元汇编 七上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试题

七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一.选择题1.(2018张家界1.)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者是()A. 黄帝B. 禹C. 忽必烈D. 周武王2.(2018绥化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这一文字是()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3.(2018呼和浩特1.)在复习中国古典文学专题时,一位同学绘制了如下表格,其中存在错误的一项是()A. AB. BC. CD. D4.(2018赤峰1.)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色发展理念在中国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

下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与这一理念相近的是()A.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B.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C.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D.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5.(2018滨州1.)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A. 国家产生B. 文明起源C. 政权分立D. 社会转型6.(2018盐城1.)《左传》载:“其怀柔天下也,忧俱有外侮。

捍御外侮者,莫如亲亲,故以周亲屏周。

”材料涉及的制度是()A. 禅让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7.(2018徐州14.)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

观察右图,可知当时实行()A.皇帝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8.(2018临沂1.)我国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

该卫星以战国时期的墨子命名,是因为墨子最早提出光线沿直线传播,进行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

墨子的这项成就,表明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A.科学家B. 政治家C.军事家D. 教育家9.(2018临沂2.)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列属于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具体表现的是()①宽厚待人,以身作则②爱惜民力,为政以德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追求真理,学习先进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②④10.(2018岳阳46.)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我国现存最大的靑铜酒尊是()11.(2018南充1.)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美称的著名水利工程是()A.灵渠 B.都江堰 C.隋大运河D.元朝运河12.(2018济宁1.)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

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37)

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37)

2020学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历史(闭卷考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请把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住干栏式房屋、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2.“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材料描述的朝代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3.商鞅变法内容中,使秦国“富起来”的是A.鼓励耕织B.严明法度C.确立县制D.奖励军功4.图1内容体现了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的主张。

他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庄子5.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这一年处于图1 A.公元前2世纪末期B.公元前3世纪末期C.公元前2世纪初期D.公元前3世纪初期6.北魏统治者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书体是A.隶书B.行书C.草书D.碑刻7.隋朝是一个短暂而繁荣的朝代。

它在中国制度史上的重要贡献是A.确立中央集权制B.建立刺史制度C.创立科举制D.实行行省制度8.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共同作用是A.开凿了丝绸之路B.加强了边疆管理C.促进了文化交流D.扩大了唐朝疆域9.“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做人莫做军”。

这表明了北宋时期的政治特点是A .百家争鸣B .独尊儒术C .重文轻武D .藩镇割据 10.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是在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 11.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 .《缀术》 B .《本草纲目》 C .《天工开物》 D .《农政全书》 12.属于中国的“国粹”之一 ,被誉为“国剧”的是 A .昆曲 B .京剧 C .汉调 D .秦腔 13.1839年,在广东虎门海滩组织销烟,彰显禁毒决心的是A .林则徐B .关天培C .陈化成D .邓世昌14.某同学通过制作示意图以理清历史发展脉络。

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滨州市二O二O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右图为《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其中在今山东省范围内设立的封国有A.齐、燕B.齐、鲁C.宋、晋D.宋、鲁2.《盐铁论》一书中提到,汉武帝时实行币制的彻底改革,集中货市发行权,禁止各地方政府铸钱,同时把盐铁经营权也收归中央。

这些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A.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人B.成为大一统思想的精神支柱C.保障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稳定D.防止诸侯王和豪强地主势力过大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也有统治者的主动汉化。

下列能体现这一时期主动“汉化”的是A.三国鼎立B.八王之乱C.淝水之战D.孝文帝改革4.自606年开始,中国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

观察家默德赫斯评论说:“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

”“该制度”诞生于A.隋文帝时期B.隋炀帝时期C.唐太宗时期D.武则天时期5.右图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三彩骑驼乐舞俑。

高大雄伟的骆驼,四肢强劲有力,驼首上扬,仰望长空。

四个人俑中,两人为汉人乐俑,另两人为胡人乐俑,左侧前乐俑左手托琵琶,后乐俑双手作吹笛状,右侧前乐俑着圆领长衣,中间的胡人乐舞俑正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

这件乐舞俑折射出唐朝A.边疆巩固B.国力强盛C.兼容并包D.重文轻武6.南宋时期,有一位外国商人运送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该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A.都护府B.市舶司C.宣政院D.枢密院7.归纳整理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右边内容是一位同学整理的笔记片段,该片段共同反映的主题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B.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D.外来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抗争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报国情怀”。

新疆2020届中考历史试卷和答案完整版

新疆2020届中考历史试卷和答案完整版

新疆2020届中考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绘画作品往往能够定格历史的瞬间,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下图再现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遵义会议2.在鲁迅的小说中。

深刻剖析了整个民族的精神点。

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是()A.《子夜》B.《狂人日记》C.《阿Q正传》D.《格驼祥门》3.21世纪的第1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于2020年2月发布。

70年前,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该法令的实施( )A.摧毁了封建的土地制度B.激发了农民参加合作杜的热情C.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D.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施4.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对“一国两制"解释正确的是()①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②坚持“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③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④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

其中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是( )A.通过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B.修建了呈角锥体状的法老陵墓C.制定了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D.确立了贵贱分明的四等级制度6.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的东征和帝国的建立,既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其建立的帝国是( )A.波斯帝国B.拜占庭帝国C.日不落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7.下列对《封建时代的欧洲》相关内容的表述,连线正确的是( )A.中世纪城市——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B.庄园法庭——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C.大学的兴起——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D.《查士丁尼法典》——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8.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部编版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选择题答案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黑色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

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題,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1.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图1)。

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B.统一国家的建立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 .民族关系的发展 图12秦始皇不用几丈高或三头六臂的超人神像代替数目众多的兵马俑,突出反映了秦朝A .皇权的至高无上B .神权色彩较明显C .按军功授予爵位D .劳动人民的伟大3.西汉初年,政论家贾谊指出,当下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小腿肿得像腰,脚趾肿得像大腿,不能屈伸自如,不及时治疗,就不可医治了,上述言论针对的问题是A .农民起义B .匈奴的威胁 C.王国问题 D .统治者的腐败4.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科举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主要是指A .平等竞争B .注重实践C .分科考试D .以德取才5.《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临安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B .南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C .中国在宋代就实现了现代化D .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6.有人说,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

以下属于康熙帝巩固边疆的措施是A .打击倭寇B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C .设立驻藏大臣D .制定“金瓶掣签”制度7.下列不平等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意图的是A .中英协定关税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8.“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待解决,特请先生● 政治:商鞅变法 ● 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下列事件与电文内容相关的是A .创办黄埔军校B .北伐战争C .西安事变D 重庆谈判9.年代标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历程,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年代标尺,这 位同学探究的课题是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B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C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逐新成熟D .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0.文艺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②高粱叶子青又青,九一八来了日本兵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A .①③②④B .②①③④C .④②③①D .①②③①11.《筑梦中国》中说:“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了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为国家发展最早“开拓新的空间”的事件是A .重返联合国B .中美建交C .中日建交D .加入上海合作组织12.海南省因开放而生,也因开放而兴,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为开放海南最早采取的措施是A .建立深圳、珠海等4个经济特区B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 .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D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13.宋元时期,柑橘、柠檬、菊花等水果和植物从中国传到欧洲。

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43)

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43)

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历史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1.下列三幅图片中文物共同反映了()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七千年前的埙西安出土的西周铜编钟A.华夏音韵,源远流长B.丝竹之音,绵绵不绝C.中原文明,历史悠久D.钟磐之声,悠悠千年2.“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这描述的是秦朝()A.中央政权机构的设置B.幅员辽阔的疆域C.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D.巩固统一的举措3.125年前的这场战争让中国蒙受了巨大损失,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论,而是奋起,毫不犹像转身向东,向打败过自己的敌人学习。

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19世纪末,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对于民间资本的残酷排挤是极其不合理的,在此背景下,近代中国所有厂矿企业的资本额中,属于民族资本的商办企业的资本额,由占22. 4%上升到70%。

材料表明,此时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主要是由于()A.洋务运动的刺激B.政府政策的放宽C.列强侵华的放松D.. “实业救国”的推动5.有学者指出:帝制的覆灭意味着对儒学三纲之首和传统等级制的彻底否定,意味着芸芸众生那些整天忙于磕头的脑袋和应酬跪拜的双脚同时得到解放,让它们有更多的时问用于思考和走路。

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A.改变了社会性质 B.根除了社会陋习C.废除封建制度D.推动了思想解放6.1928年,毛泽东总结根据地斗争经验,规定部队必须执行三大纪律及六项注意。

其中有“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说话和气”“借东西要还” “损坏东西要赔”。

这些内容表明中国共产党()A.维护国共合作B.注重军民关系C.强调农业屯产D.重视城市起义7.“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炮火连天震山川,打得那鬼子心胆寒,消灭那鬼子千千万,胜利的捷报到处传。

”这是1940年晋冀豫区党委宣传部印发的一首民歌,这首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武汉会战D.百团大战8.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儿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点1汉武帝大一统(2020成都2题)西汉时期,汉武帝为打破“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强而合以逆京师”的困局,采取的措施是()A.颁布“推恩令”B.实行盐铁专卖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设置西域都护【答案】A【考查点】西汉“推恩令”。

【解题思路】题干材料“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强而合以逆京师”表明当时诸侯实力强大,对中央政权产生威胁。

汉武帝为解除这一困境,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实施“推恩令”,A项符合题意。

B项为汉武帝采取的经济措施,C项为思想统一的措施,D项是汉朝在西域设置的最高长官。

故选A。

【推荐:河南】命题点2宋朝中央集权加强(2020温州16题)关于禁军之策,宋神宗阐述:禁军二十二万,“京师十万余,诸道十万余”,使京师之兵与诸道之兵“内外相制”,天下因此安定百余年。

这一策略()A.导致了武将专权B.分割了宰相权力C.提高了文官地位D.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D【考查点】宋朝中央集权的加强。

【解题思路】题干主旨为宋神宗的禁军政策让京师和地方的禁军相互制衡,在这一政策影响下国家保持了长时间的安定局面。

这一政策的目的是强化对军队的控制,防止军队叛乱,加强中央集权,D项符合题意。

【推荐:安徽】命题点3经济重心南移(2020黔南5题)下图呈现了西汉至南宋北方和南方人口户数的变化情况。

这说明()A.北方财富增长B.中央集权加强C.经济重心南移D.城市生活繁荣【答案】C【考查点】经济重心南移。

【解题思路】根据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南方人口户数远少于北方,到两宋时期南方人口户数已经超过北方,这反映出我国南方人口呈上升趋势。

南北方的户数变化与南方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说明南方经济发展即经济重心的南移;C项符合题意。

【推荐:安徽】命题点4清朝的统治措施(2020黔南6题)清朝时期,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

这反映了清朝()A.文化专制加强B.闭关锁国政策实行C.科举制的创立D.儒家学说地位提高【答案】A【考查点】清朝文化专制加强。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信息清朝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可知反映了清代思想文化专制加强。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在文化上实行文字狱与专制政策,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推荐:安徽】命题点5事件辨识(2020湖州6题)20世纪初,来中国访问的美国学者杜威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加人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

杜威所说的“政治改革运动”是指()A.维新变法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一二·九运动【答案】C【考查点】五四运动。

【解题思路】依据题干信息“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政治改革运动”“各行各业的人加入他们的队伍”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场运动是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打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掀起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

C项符合题意;维新变法运动发生于1898年,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一二·九运动与“各行各业的人加入他们的队伍”信息不符,排除B、D两项。

【推荐:安徽】命题点6国共合作(2020温州18题)1935年,由共产党员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国民党禁止歌曲公开发行。

1937年后,《义勇军进行曲》在各种公开场合频繁出现,成为国共军队中的流行歌曲。

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B.九一八事变揭开中国抗日战争序幕C.全民族抗战背景下国共合作的确立D.三大战役大大加快全国胜利的到来【答案】C【考查点】全民族抗战爆发。

【解题思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相继建立是在国共十年内战期间,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故A项排除。

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与题中1937年时间不符,故B项排除。

三大战役发生在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故D项排除。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爆发,国共两党再度合作,作为抗日歌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也成为流行歌曲。

故C项正确。

【推荐:河南、安徽】命题点7法律文献(2020成都17题)图2所示天平由A到B的变化,主要是源于()A.《权利法案》的颁布B.《人权宣言》的颁布C.《大宪章》的颁布D.《权利请愿书》的颁布【答案】A【考查点】《权利法案》。

【解题思路】左边的天平反映的是国王权力重于议会的权力,右边的太平反映的是议会的权力重于国王的权力,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知识点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议会权力高于国王权力。

【推荐:河南、安徽】命题点8两次工业革命(2020常德16题)《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他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作者要强调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A.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工业生产的结合B.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都是在阁楼上完成的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诞生了许多科学家D.工业革命时期真正的科学家尚未产生【答案】A【考查点】第二次工业革命【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信息“(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配着昂贵的仪器……阁楼和作坊”可知,作者要强调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成果。

A项符合题意。

【推荐:河南】命题点9罗斯福新政(2020成都21题)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

……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完成这一任务”。

下列举措,体现了罗斯福政府“直接募工”意图的是A.推行“以工代赈”B.整顿金融体系C.制定“公平竞争法规”D.调整农业政策【答案】A【考查点】罗斯福新政。

【解题思路】依据题干中“直接募工”可知是解决民众就业问题的措施。

在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专门解决就业方面的主要措施是推行“以工代赈”。

故选A。

【推荐:河南】命题点10走向和平与发展(2020成都24题)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和法西斯势力的威胁,欧美大国提高关税、纵容侵略等以邻为壑的做法,导致全球相继被卷入经济萧条和世界大战。

“二战”后,为避免历史重演,国际社会()A.先后成立了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B.积极投入第三次科技革命C.纷纷建立完善国内的社会保障制度D.大力提高发展中国家地位【答案】A【考查点】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题思路】题干内容阐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类面临的两大问题,即经济危机的打击和法西斯势力的威胁,由于国际社会的错误应对策略,结果导致经济萧条和世界大战的发生。

要避免历史重演,就必须改变以邻为壑的错误做法,为此国际社会先后成立了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以维持世界和平和国际贸易秩序的稳定。

【推荐:河南、安徽】命题点11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2020温州25题)回眸百年中国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立足“转型”,积蓄前行的力量。

材料一1920年,来华访问的美国哲学家杜威在演讲中指出:“(如果)没有一场基于理念转变的社会转型,中国是不可能改变的。

”引发中国青年学生的强烈共鸣。

同年,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来到中国,他高度赞扬了儒家思想的孝亲观念,并称社会改造问题求之古人,中国老子的思想最有价值。

他的演讲并未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引起太大反响。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等(1)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两位哲学家的演讲在中国知识界反响不同的原因。

(4分)材料二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

1920年的中国,前承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启中国共产党诞生与国民革命,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这一总体特征。

部分大事记如下:时间大事记1月中华民国教育部通令全国中小学陆续使用白话文教材。

5月①陈独秀在上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②孙中山发表演讲,强调国民党“今后应再有一番革命,才能做成一个真中华民国。

”8月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出版;此后,大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经典著作被翻译出版。

8月至次年春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先后建立;《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工人周刊》等通俗读物纷纷创刊。

11月在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领导下,上海机器工会、上海印刷工会相继成立。

(2)为什么说1920年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总体特征?结合材料一、二,联系相关史实予以阑释。

(6分)(要求:逻辑严密,表述简洁)【答案】(1)杜威提倡社会转型需理念转变,符合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爱国、救国,积极改造社会的需求;罗素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不符合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旧道德、旧礼制的社会思潮。

(2)单角度阐述: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例: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越来越多的进步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0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和共产党早期组织纷纷成立。

他们积极到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领导工人成立工会组织。

这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是一个持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

多角度阐述:1920年的中国,历经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多种变革力量持续发力。

有人坚持思想启蒙,提倡思想领域的社会转型;有人逐渐认同马克思主义,并开展研究、宣传和实践等活动;政府支持白话文运动,白话文教材和出版物的流行,使民众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的能力大大提升。

以上变化都折射出近代中国新陈代谢的总体特征。

【推荐:安徽】命题点12英国史(2020温州24题)(12分)棉花,将不同大陆连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关于劳动力、生产和销售的全球故事。

材料一全球棉花贸易市场的空间变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全球棉花贸易市场的空间变化,并指出15世纪末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英国商人、发明家及制造商为降低劳动成本,促成了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等一系列纺织工具的发明。

1780年后的20年中,英国棉纺织品出口增长了近200倍,至1815年,凭借这些出口,英国几乎在全球棉纱和棉布贸易中击败其他世界竞争对手。

棉纺织业的发展使得其他工业领域的发展也成为可能。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的全球史》(2)根据材料二,分析棉纺织业发展对英国产生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1861年,棉纺织业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为欧洲商人带来巨大财富,也使美国因棉花出口而跃入世界经济的中心舞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