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原电池》文字素材7 新人教版选修4

合集下载

人教版选修四原电池Ppt.60页PPT

人教版选修四原电池Ppt.60页PPT
人教版选修四原电池Ppt.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谢谢!
60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第41课《原电池》讲解稿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第41课《原电池》讲解稿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第41课《原电池》讲解稿一、引言本课我们将学习原电池的相关知识。

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二、原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原电池由两个半电池和电解质组成。

半电池分为阳极和阴极,电解质则负责传递离子。

当阳极和阴极通过电解质相连时,化学反应会导致电子在电路中流动,产生电流。

三、原电池的种类1. 干电池干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原电池,它使用固态或半固态的电解质。

干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玩具等领域。

2. 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使用可燃性物质(如氢气、甲醇等)作为燃料,通过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电能。

燃料电池具有高能量转化效率、环保等优点,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原电池的应用1. 电子设备原电池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如手持式电子产品、遥控器、闹钟等。

干电池由于便携性好且寿命较长,成为这些设备的常用电源。

2. 交通工具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装置,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

燃料电池车辆具有零排放、低噪音等特点,有望成为未来交通工具的主流。

五、总结原电池作为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了解了原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干电池和燃料电池的种类和应用领域。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进一步加深对原电池的理解。

谢谢!。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选修四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选修四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PPT课件
若是采用烧杯和盐桥装置图,采用的电解质溶液又是 什么?
(5)原电池原理的综合应用
例6:市场上出售的“热敷袋”的主要成分为铁屑、
炭粉、木屑、少量氯化钠和水等。 “热敷袋”启
用之前用塑料袋使其与空气隔绝,启用时,打开
塑料袋轻轻揉搓就会放出热量。使用完后,会发
现有大量铁锈存在。 1)“热敷袋”是利用 铁被氧化
电子流动方向 电子流出极
电子流入极
电解质溶液中 离子迁移方向
阴离子移向的电极
阳离子移向的电极
电流方向
电流流入极
电流流出极
电极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反应现象
电极溶解
电极增重或有气泡产生
【点拨】 (1)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2)特殊的原电池的电极判断: 如本题“Al—浓硝酸—Cu”原电池中,Cu 为负极;镁片和铝片电 极用导线连接同时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镁不与碱液反应,而铝不断 反应,失去电子,故铝作负极。 判断电极时不仅要考虑电极活性,还要考虑电解质溶液,从实际 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u2++2e- =Cu 内电路
2e-
电极反应总式: Zn + Cu2+ = Zn2+ + Cu 原电池反应本质:化学能 氧化还原反应 电能
4.电极反应式书写的一般步骤
6、原电池的设计
(1)电解质溶液一般要能够与负极发生反应。但若是两个半反 应分别在两个烧杯中进行,则左右两个烧杯中的电解质溶液应 与电极材料具有相同的阳离子。
如本例中可用FeCl3溶液作电解液。 ④构成闭合回路:将电极用导线连接,使之构成 闭合回路。
原电池的设计:
1.利用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设计出

高中化学《原电池》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原电池》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选修4

安徽省安庆市第九中学高二化学《原电池》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选修4原电池:1、概念: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_______2、组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 电解质溶液③ 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3、电子流向:外电路: 负 极——导线—— 正 极内电路:盐桥中 阴 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 阳 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负极: 氧化 反应: Zn -2e =Zn 2+ (较活泼金属)正极: 还原 反应: 2H ++2e =H 2↑ (较不活泼金属) 总反应式: Zn+2H +=Zn 2++H 2↑5、正、负极的判断:(1)从电极材料:一般较活泼金属为负极;或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从电子的流动方向 负极流入正极(3)从电流方向 正极流入负极(4)根据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移动方向 阳离子流向正极,阴离子流向负极(5)根据实验现象①__溶解的一极为负极__② 增重或有气泡一极为正极6、电池的分类: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原子能电池7、化学电池:借助于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8、化学电池的分类: 一次电池 、 二次电池 、 燃料电池一、一次电池1、常见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锂电池等二、二次电池1、二次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又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

2、电极反应:铅蓄电池放电:负极(铅): Pb +SO 42--2e -=PbSO 4↓ 正极(氧化铅): PbO 2+4H ++SO 42-+2e -=PbSO 4↓+2H 2O 充电:阴极: PbSO 4+2H 2O -2e - =PbO 2+4H ++SO 42- 阳极: PbSO 4+2e -=Pb +SO 42- 两式可以写成一个可逆反应: PbO 2+Pb +2H 2SO 4 2PbSO 4↓+2H 2O 3、目前已开发出新型蓄电池:银锌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三、燃料电池1、燃料电池: 是使燃料与氧化剂反应直接产生电流的一种原电池放电充电2、电极反应:一般燃料电池发生的电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与燃烧产物相同,可根据燃烧反应写出总的电池反应,但不注明反应的条件。

化学人教版高二选修4素材:教材梳理_第四章第一节_原电池_word版含解析

化学人教版高二选修4素材:教材梳理_第四章第一节_原电池_word版含解析

庖丁巧解牛诱学·导入·点拨材料一:水果可以“发电”吗?实验步骤:(1)在切成一半的柠檬或橙子中,插入不锈钢小刀。

(2)在小刀的附近横切一个小口。

(3)在(2)切成的小口中插入剪成四方形的铝箔。

(4)用相同的方法把叉子和汤匙插入水果中,在它们横着的方向插入铝箔。

(5)用带接线夹导线把铝箔与汤匙、铝箔与叉子连接起来。

(6)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一端接铝箔,阴极一端接叉子或者小刀之类的餐具。

实验现象:二极管发光。

材料二:美国研制出利用人体内液体物质发电的电池最近,美国化学家研制出一种可利用人体内液体物质发电的微型电池,有了这种生物燃料电池,人们的身体就有可能利用外部物体提供电能,驱动传感器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跟踪监视。

这种新型电池由2根2厘米长、直径千分之七毫米的碳棒组成,两根碳棒上都涂有一层可帮助葡萄糖进行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每根碳棒都是一个电极,每个电极上还都涂有一层聚合体和葡糖氧化酶。

这种聚合体能够使葡糖氧化酶和每根碳棒之间建立起通电联系。

在另一个电极端,与聚合体建立起“有线”联系的葡糖氧化酶所产生的电子能够溶解人体内的氧气。

这种化学反应进行的时候,整个生物燃料电池所产生的电能就会被送入循环电路中,保证它发出的电能够源源不断地供出去。

问题设置:上述两种电池电能的产生,都离不开生物的体液,这些电能是如何产生的呢?导入点拨:上述电能的产生,都离不开金属导线、电极、生物的体液,并必须构成闭合回路。

为什么需要上述材料呢?电能又是怎样产生的呢?让我们通过本节的学习,揭示其中的奥妙吧。

知识·巧学·升华一、原电池1.定义:把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

2.原电池的原理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电子的得失,还原剂失去电子,把电子通过导线转移给氧化剂,被氧化;氧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

3.原电池结构的改进(1)改进将原电池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盛在不同的容器中,用盐桥将原电池的氧化剂区域和还原剂区域联接起来,形成复杂的原电池:将反应Zn+CuSO4ZnSO4+Cu,按右图装置连接,在左边的烧杯里盛有ZnSO4溶液,并插入Zn片;在右边的烧杯里盛有CuSO4溶液,并插入Cu片,将两个烧杯用盐桥(盐桥为一倒置的U形管,内部盛有被KCl 饱和的琼脂,其作用是提供离子通道以维持两极溶液的电中性)连接来,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中间串联一个检流计。

人教版 选修4 高二化学 第四章 第一节原电池 第2课时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人教版 选修4 高二化学 第四章 第一节原电池 第2课时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PbSO4(aq)
+2
正 极: PbO2 (s)+ 2e-+ 4H+(aq) +SO42-(aq)= PbSO4(a+q) 2H2O (l)
总反应: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l) 充电反应: 阴极:PbSO4(aq)+2e-=Pb(s)+SO42-(aq)
2、根据电极材料判断正负极
(2)一种电极是金属材料,另一种是非金属材料, 则金属材料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负极(Mg):Mg-2e=Mg2+ 正极(C):2H++2e- =H2 ↑
﹣ ﹢ Mg A C
总反应:Mg+2H+=Mg2++ H2↑
H2SO4 溶液
2、根据电极材料判断正负极
(3)一种电极是金属材料,另一种是金属化合物材 料,则金属材料为负极,金属化合物为正极。
《选修4》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第二课时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定及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一、电极方程式
我们一般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原电池正负 极的工作原理,又叫电极方程式或电极反应。
1、根据反应原理确定正负极
总反应:Zn+Cu2+=Zn2++ Cu
一般先写负极,所以可表示为: 负极(Zn):Zn-2e-=Zn2+ (氧化) 正极(Cu):Cu2++2e- =Cu (还原)
-x
负 极:LixC6 - Xe- = C6 +XLi+
C6
正 极:Li(1-x)CoO2 +XLi+ +Xe- = LiCoO2

(完整word版)【教材分析】原电池_化学_高中

(完整word版)【教材分析】原电池_化学_高中

(完整word版)【教材分析】原电池_化学_高中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原电池”,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中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的第一节内容。

原电池是中学电化学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了解化学原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在前期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初步掌握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途径,并已有原电池、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的概念。

选修阶段的电化学部分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和系统的电化学原理相关知识,也为学生理解和运用电化学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课本将实验探究充分融入到理论知的学习过程当中,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为学生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创设了平台。

同时,也充分联系原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有用性,体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密切关系,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
选修四第四章第一节再次学习原电池的目的在于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入手,进一步深化巩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构成条件,并随之引入盐桥的概念,结合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学习盐桥的作用,并从微观本质上学习掌握盐桥的工作原理。

并在教师引导下进一步掌握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的方法和学会正确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原电池的本质及其实质应用,为学习化学电源、燃料电池等打下基础。

1。

高中化学 4.1 原电池知识导学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4(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 4.1 原电池知识导学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4(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4.1 原电池知识导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4.1 原电池知识导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4.1 原电池知识导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原电池案例探究你知道干电池提供的电能是由什么能转化而来的吗?干电池是由一金属锌外壳和内部的化学物质——NH4Cl、MnO2和少量浆糊组成的,中间有一根碳棒。

锌为电池负极,碳棒作电池正极。

当把锌外壳和碳棒用导体连接起来,构成了闭合回路,发生化学反应:负极:Zn-2e—====Zn2+,正极:2+NH+2MnO2+2e—====2NH3↑+Mn2O3+H2O.电池4反应为:2+NH+2MnO2+Zn====2NH3↑+Zn2++Mn2O3+H2O。

这样,贮存在金属锌和NH4Cl中的化学能就4转化成电能释放出来.从正、负极的变化,Zn、Mn两种元素都存在化合价的变化,可看作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推而广之,对所有的电池来说,其实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分解与组合,因此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是掌握原电池反应的前提.问题与讨论:1。

为什么氧化还原反应是构成原电池的反应基础?试分析之。

2.你知道干电池中的浆糊的作用吗?试分析干电池中离子的移动方向。

化学电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了解原电池的原理,对于化学电源的使用、维护和废品处理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自学导引1。

电化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从_________与_________的关系来区分,电化学反应过程(及其装置)可以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电池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一、原电池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先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列出正负极上的反应物质,并标出相同数目电子的得失。

2、注意负极反应生成的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是否共存。

若不共存,则该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应写入负极反应式;若正极上的反应物质是O2,且电解质溶液为中性或碱性,则水必须写入正极反应式中,且O2生成OH-,若电解质溶液为酸性,则H+必须写入正极反应式中,O2生成水。

3、正负极反应式相加得到电池反应的总反应式。

若已知电池反应的总反应式,可先写出较易书写的电极反应式,然后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总反应式减去较易写出的电极反应式,即得到较难写出的电极反应式。

例1、有人设计以Pt和Zn为电极材料,埋入人体内作为作为某种心脏病人的心脏起搏器的能源。

它依靠跟人体内体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溶解氧、H+和Zn2+进行工作,试写出该电池的两极反应式。

解析:金属铂是相对惰性的,金属锌是相对活泼的,所以锌是负极,Zn失电子成为Zn2+,而不是ZnO或Zn(OH)2,因为题目已告诉H+参与作用。

正极上O2得电子成为负二价氧,在H+作用下肯定不是O2-、OH-等形式,而只能是产物水,体液内的H+得电子生成H2似乎不可能。

故发生以下电极反应:负极:2Zn-4e-= 2Zn2+,正极:O2 + 4H+ + 4e- = 2H2O 。

例2、用金属铂片插入KOH溶液中作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入甲烷和氧气,形成甲烷—氧气燃料电池,该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4+2O2+2OH-=CO32-+3H2O,试写出该电池的两极反应式。

解析:从总反应式看,O2得电子参与正极反应,在强碱性溶液中,O2得电子生成OH-,故正极反应式为:2O2+4H2O+8e- =8OH-。

负极上的反应式则可用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电子守恒)得CH4+10OH--8e-= CO32-+7H2O。

二、电解池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首先看阳极材料,如果阳极是活泼电极(金属活动顺序表Ag以前),则应是阳极失电子,阳极不断溶解,溶液中的阴离子不能失电子。

2、如果阳极是惰性电极(Pt、Au、石墨),则应是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放电,应根据离子的放电顺序进行书写电极反应式阳极(惰性电极)发生氧化反应,阴离子失去电子被氧化的顺序为:S2->SO32->I->Br ->Cl->OH->水电离的OH->含氧酸根离子>F-。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的顺序为:Ag+>Hg2+>Fe3+>Cu2+>(酸电离出的H+)>Pb2+>Sn2+>Fe2+>Zn2+>(水电离出的H+)>Al3+>Mg2+>Na+>Ca2+>K+。

(注:在水溶液中Al3+、Mg2+、Na+、Ca2+、K+这些活泼金属阳离子不被还原,这些活泼金属的冶炼往往采用电解无水熔融态盐或氧化物而制得)。

例3、写出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电极反应式。

解析:由于电极材料为石墨,是惰性电极,不参与电极反应,则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只考虑溶液中的离子放电顺序即可。

移向阳极的阴离子有Cl-和水电离出的OH-,但在阳极上放电的是Cl-;移向阴极的阳离子有Na+和水电离出的H+,但在阴极上放电的是H+。

所以上述电解池的电极反应为:阳极:2Cl--2e-= Cl2↑,阴极:2H++2e-= H2↑或2H2O+2e-= H2↑+2OH-。

若将上述石墨电极改成铜作电极,试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电极反应式。

解析:由于电极材料为Cu,是活泼电极,铜参与阳极反应,溶液中的阴离子不能失电子,但阴极反应仍按溶液中的阳离子放电顺序书写。

该电解池的电极反应为:阳极:Cu-2e-= Cu2+,阴极:2H++2e-= H2↑或2H2O+2e-= H2↑+2OH-。

(注:阳极产生的Cu2+可与阴极产生的OH-结合成Cu(OH)2沉淀,不会有Cu2+得电子情况发生。

)三、可充电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可充电电池是联系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桥梁,它也是电化学知识的重要知识点。

放电为原电池反应,充电为电解池反应。

原电池的负极反应与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原电池的正极反应与电解池的阳极反应互为逆反应。

只要学生按前面方法能熟练书写放电(即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就能很快写出充电(即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

例4、铅蓄电池反应为:Pb+PbO2+2H2SO4 2PbSO4+2H2O。

试写出放电和充电时的电极反应式。

解析:因为放电为原电池反应:Pb+PbO2+2H2SO4 =2PbSO4+2H2O。

Pb失电子发生负极反应,产生的Pb2+在H2SO4溶液中结合SO42-生成难溶于水的PbSO4,故其负极反应式为:Pb+SO42--2e-=PbSO4。

由电子守恒可知,其正极反应式为总式减去负极反应式:PbO2+ SO42-+4H++2e-= PbSO4+2H2O。

充电为电解池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书写是这样的,阴极反应式为原电池负极反应式的逆反应,即PbSO4+2e-=Pb+SO42-;阳极反应式为原电池正极反应式的逆反应,即PbSO4+2H2O-2e-= PbO2+ SO42-+4H+。

四、特殊情况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在书写电极反应式时,一定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

1、注意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的改变会引起离子放电顺序的改变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改变,有时可导致离子放电顺序的改变。

例5、在给某镀件镀锌时,电镀液是饱和ZnCl2溶液,试写出该电镀池的电极反应式。

解析:在饱和ZnCl2溶液中,Zn2+的浓度远大于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所以阴极应是Zn2+放电,而不是H+放电。

其电极反应式为:阳极:Zn-2e-= Zn2+;阴极:Zn2++2e-= Zn。

2、注意电解质溶液的改变会引起电极正负的改变在原电池中,一般较活泼金属作负极,但当电解质溶液发生改变时,较活泼金属就不一定作负极了。

例6、将铜片和铝片用导线相连,分别同时插入稀H2SO4和浓HNO3中,写出两池的电极反应式。

解析:在稀H2SO4作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铝被氧化作负极,铜作正极。

其电极反应为:负极(Al):2Al-6e-=2Al3+;正极(Cu):6H++6e-= 3H2↑。

在浓HNO3作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因为Al在浓HNO3中钝化,较不活泼的铜作负极,其电极反应为:负极(Cu):Cu-2e-= Cu2+;正极(Al):2NO3-+4H++2e-=2 NO2↑+2H2O。

但随着反应的进行,浓HNO3逐渐变稀,正极电极反应又有:NO3-+4H++3e-= NO↑+2H2O。

3 、注意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改变会引起电极反应的改变有些电池若改变其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虽不会改变电池的正负极,但却改变了电极反应。

例7、若将例2中的电解质KOH溶液改为稀硫酸,其它条件不变,试写出该电池两极的电极反应式。

解析:该题虽只改变了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但总反应式与例2不相同了,其总反应式为CH4+2O2→CO2+2H2O。

这样,在正极上O2得电子生成的O2-会与稀硫酸中的H+结合生成水,而不再生成OH-(OH-能与H+继续反应生成水)。

正极反应式为:2O2+8H++8e- = 4H2O,负极上的反应式则可用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电子守恒)得:CH4+2H2O-8e-= CO2+8H+。

原电池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一、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一)原则: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一般是负极本身失电子)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一般是溶液中阳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但也可能是O2在正极上得电子(吸氧腐蚀),或正极本身得电子)总反应式(电池反应)= 正极反应式+ 负极反应式对于可逆电池,一定要看清楚“充电、放电”的方向。

放电的过程应用原电池原理,充电的过程应用电解池原理。

(二)具体分类判断1.第一类原电池: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金属与金属、金属与石墨碳棒、金属与难溶金属氧化物);②电解质溶液,至少要能与一个电极发生有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是置换反应;③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且用导线连接。

方法:先找出两极相对活泼性,相对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阳离子进入溶液;较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溶液中原有的阳离子按氧化性强弱顺序在正极上得到电子还原反应,析出金属或氢气,正极材料不参与反应。

如:Mg—Al—HCl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为Mg。

但Mg—Al—NaOH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为Al(Mg与NaOH溶液不反应,Al是两性金属,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

再分析进入溶液的微粒能否在电解质环境中存在(得失电子不能同时在同极上发生),不能存在时应考虑其与电解质之间的后续反应。

如:Mg、Al在碱性环境中构成的原电池解析:在碱性环境中Al 比Mg活泼,其反实质为Al与碱溶液的反应:2Al+2OH-+6H2O=2AlO2-+3H2↑+4H2O∴负极:2Al - 6e- + 8OH- = 2AlO2- + 4H2O正极:6H2O + 6e- =3 H2↑ + 6OH-注意:Al-3e-=Al3+,此时Al3+在碱性环境不能稳定存在,会与OH-(过量)结合转化为AlO2-2.第二类原电池:①两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②任何电解质溶液( 酸、碱、盐皆可);③形成回路。

这类原电池的特点是电极与电解质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电解质溶液只起导电作用。

正极一般是吸氧腐蚀的电极反应式:O2+2H2O +4e- =4OH-。

微电池(即若干微小的原电池)为不正规的原电池。

合金或不纯的金属在潮湿空气中就能形成微电池。

电化学腐蚀即微电池腐蚀,依然是原电池原理。

一般原电池和微电池的区别在于前者中两个电极不直接接触,故前者电流是在导线中流动,而后者电流是在金属体内部流过。

微电池腐蚀分为析氢腐蚀(发生在酸性较强的溶液里,正极上H+被还原)和吸氧腐蚀(发生在中性、碱性或极弱酸性溶液里,正极上是氧气被还原:O2+2H2O+4e- =4OH-)。

3.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主要是负极的电极方程式)是一个难点。

我们知道,一般的燃料电池大多是可燃性物质(主要是可燃性气体)与氧气及电解质溶液共同组成的原电池,虽然可燃性物质与氧气在不同的电极反应,但其总反应方程式是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

由于涉及电解质溶液,所以燃烧产物可能还要与电解质溶液反应,再写出燃烧产物与电解质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从而得到总反应方程式。

由于在反应中氧气由0价变为-2价,所以肯定是O2得电子,即O2作氧化剂是正极,即可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O2+4e+2H2O=4OH_ ①(该反应式为常见的绝大多数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

若此时电解质溶液为酸性,则反应过程可以理解为:正极上首先发生:O2+4e-=2O2- 由于在酸性环境中大量存在H+ 故O2-会与H+结合成H20,故正极反应式应为:O2+4 e-+4H+=2H2O ②若电解质为中性或碱性时,则正极反应式就只是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