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系统漏风量检测记录

合集下载

风管漏风检测记录两篇

风管漏风检测记录两篇
漏 光 测 试
漏 风 量 测 试
测试内容
试验部位
接缝
总长度
(m)
每10m漏光点(处)
每100m漏光点(处)
风管
表面
允许
漏风量
(m3/h·㎡)
实测
漏风量
(m3/h·㎡)
允许值
实测值
允许值
实测值
安装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专业工长(施工员)
施工班组长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风管漏风检测记录两篇
篇一:风管漏风检测记录
工程名称
分布(或单位)工程
分项工程
系统名称
风管级别
试验压力(Pa)
系统总面积(m²)
试验总面积(m²)
允许单位面积漏风量(m³/ m²*h)
实测单位面积漏风量(m³/ m²*h)
系统测定分段数
试验日期
检测区段图示
分段实测数值
序号
分段面积
(m²)
试验压力(Pa)
实际漏风量
(m³/h)
1
2
3
4
5




建设单位 (公章)
代表 年 月 日
施工单位 (公章)
代表 年 月 日
篇二:风管漏风检测记录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子分部(系统)工程名称
安装单位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风管材质、形式
镀锌铁皮
系统类别
送风系统
工作压力(Pa)、类别
中压
净化空调级别
30万级
试验项目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风管(风道)系统安装后严密性测试记录

风管(风道)系统安装后严密性测试记录

相关,现取ε
;α——孔板流量系数,α与雷诺数Re、β2及圆管直径D相关,现取
;An—孔板开口面积(㎡),现取
= ρ—空气密度(kg/m3),现取ρ=
;ΔP-孔板α前=后端压差(Pa);P1、P2-分别为孔板前、后端全压(Pa),详见上An表= 中;Q=
; (m3/h)。
Q=ΣQn(m3/h) 其中:Qn—单个喷咀漏风量(m3/h);Qn=3600Cd·Ad·
其中:Q1—规定试验压力下的漏风量 (m3/h);
P试代替规定试验压力P0时,漏风量按下式换算:
Q—实际试验压力下的漏风量(m3/h)(详见上表 中);
P试——实际试验压力(Pa)[可取P试=P
(风管系统工作压力)],现取P试=
备注:
按规范(或设计)规定,选取计算[Q0]的相关 条件参数值、计算公式及计算(或确定)结果
如下:
孔板(或喷嘴)前后端
全压(或静压) (Pa)
前段P1 后段P2
压差Δ P=P1P2(Pa)
被测系统的实测计算
漏风量(m3/h) 被测系统按风管单
位表面积计算漏风
在实际试 验压力 下,Q
在规定试 验压力 下,Q1
·ΔP(m3/h),Cd—喷嘴流量系数,Cd与雷诺 数Re
相关,现取 Cd=
;Ad-喷嘴喉部面积(㎡),现取Ad=
;ρ—空气密度(kg/m3);现取ρ=
ΔP—喷嘴前后静压差(Pa),详见上表中; Qn=
(m3/h);该测试装置共 用
个喷嘴,Q=Σ Qn
(m3/h)。
=500Pa/ Q1=Q(P0/P试)0.65
风管(风道)系统安装后严密性测试记录(续二)
(漏风量测试专页)
GD-C4-6426 0 1

风管漏风检测记录范例

风管漏风检测记录范例

风管漏风检测记录范例风管漏风检测记录范例如下:
风管漏风检测记录
●工程名称: XXXX图书馆通风与空调工程
●系统名称: 一层空调系统
●试验压力(Pa): 500
●施工单位: X0xX空调集团有限公司
●单位面积允许漏风量(m3/h): 5.997
●工作压力(Pa): 500
●检测日期: (具体日期)
●执行标准: DB23/719-2003
●检测面积(M2): 71
检测分段图示: (此处应插入风管分段图示) 分段实测数值:
●分段编号: 1
●项目:分段表面积
●数值:16.5
●试验压力(Pa): 500
●实际漏风量(m3/h): 52
●分段编号: 2
●项目:分段表面积.
●数值: 20
●试验压力(Pa): 500
●实际漏风量(m3/): 45
●分段编号: 3
●项目:分段表面积
●数值: 17.5
●试验压力(Pa): 500
●实际漏风量(m3/M): 77
●分段编号: 4
●项目:分段表面积.
●数值: 18.5
●试验压力(Pa): 500
●实际漏风量(m3/h): 80
记录人: (签名)
请注意,上述范例是一个模拟的风管漏风检测记录,其中的数值和数据仅用于示例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实际检测数据进行填写。

12、风管漏光、漏风、分项

12、风管漏光、漏风、分项
06-01-B.6.39-1
检测日期
系统名称
风管系统安装分项
工作压力(Pa)
500
系统总面积(m2)
95
试验压力(Pa)
500
试验总面积(m2)
95
系统检测分段数
3
检测区段图示:
分段实测数值
序号
分段表面积
(m2)
试验压力
(Pa)
实际漏风量
(m3/h)
1
30
500
35
2
30
500
33
3
35
500
28
4



施工单位
中国对外建设有限公司
施工员
质量员
监理单位
长春一汽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工程师
表B.6.39风管漏风检测记录
工程名称
年加工225万吨玉米生产100万吨化工醇和100万吨差别化聚酯及配套项目(长春大成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制糖部新增淀粉干燥、包装系统及淀粉成品库项目)(一标段)包装车间
编号
编号:05-05-B.7.2-1
单位(子单位)
工程名称
年加工225万吨玉米生产100万吨化工醇和100万吨差别化聚酯及配套项目(长春大成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制糖部新增淀粉干燥、包装系统及淀粉成品库项目)(一标段)包装车间
分部(子分部)
工程名称
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
分项工程数量
1
检验批数量
2
施工单位
中国对外建设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检查结果
符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标准,合格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风管漏光漏风量测试记录

风管漏光漏风量测试记录

风管漏光漏风量测试记录风管漏光和漏风量测试是确定风管系统是否存在漏风现象的一项重要工作。

风管系统的漏风会导致能源浪费、空气质量下降和系统性能问题等一系列不良影响,因此对其进行定期测试和记录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份风管漏光和漏风量测试记录的范例,供参考。

测试对象:XXX大厦17楼风管系统测试日期:2024年1月10日测试人员:张工一、测试目的确保风管系统的运行正常,无任何漏风现象,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

二、测试设备1.风管漏光测试仪器:XYZ型号风管漏光仪2.漏风量测试仪器:ABC型号漏风量计三、测试步骤和结果1.风管漏光测试1.1测试前准备确认风管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关闭供气系统。

1.2开始测试1.2.1将风管漏光测试仪器连接至待测试的风管系统,打开电源并预热5分钟。

1.2.2将测试仪器的光源接触风管系统表面,根据指示观察漏光情况。

1.3测试结果共测试了风管系统的所有关键连接点,结果如下:-A风管与B风管连接处存在漏光现象,需要进行检修。

-其他连接点未发现漏光情况,风管系统连接牢固。

2.漏风量测试2.1测试前准备关闭风管系统的送风和回风阀门,确定风口开启状态为关闭。

2.2开始测试2.2.1将漏风量测试仪器连接至待测试的风管系统,打开电源并预热5分钟。

2.2.2使用测试仪器的风口套筒将风口与漏风量测试仪器连接。

2.2.3依次打开各风口,并记录相应风口的漏风量。

2.3测试结果共测试了风管系统的所有风口,结果如下:- A风口漏风量为5L/min- B风口漏风量为3L/min- C风口漏风量为2L/min-其他风口未发现漏风现象。

四、处理建议1.风管漏光部分建议进行检修和密封处理,以消除漏风现象。

2.风口漏风量较大的部分建议进行调整或更换,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五、测试总结本次风管漏光和漏风量测试结果显示,风管系统存在漏风现象,并需要进行相应处理。

希望能够及时处理和维修,确保风管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室内空气质量的提升。

风管(风道)系统(安装后)严密性检测记录

风管(风道)系统(安装后)严密性检测记录

(Pa)*,其中:εε=;aa=;P 试P 试P试=。

*** (按设计)*上式需乘附加系数:*50%50%被测系统按风管单位表面积计算漏风量Q。

=Q/(h·㎡)]压差△P 风管(风道)系统(安装后)严密性检测记录(三)( 漏风量测试专页 )GD3010267-3被检测系统规范(或设计)规定单位面积风管在单位时间内的允许漏风量孔板(或喷嘴)前后端被测系统的实测计算漏风类别(名称)/编号(局部分段编号)安装位置[楼层(或标高)/平面坐标]全部风管共计表面积∑S(㎡)实际试验压力全压(或静压)(Pa)在实际试验压力下,Q 在规定试验按规范(或设计)规定, 选取计算[Q。

]的相关条件参数值、计算公式及计算(或确定)结果如下:后端P 测试方法(装置)、实测值、漏风量计算说明:□采用孔板作计量元件的风管式测试法:—空气流速膨胀系数, )相关,现取—孔板流量系数,取;An—孔板开口面积(㎡),现取An=P P=Q=□采用喷嘴作计量元件的风室式测试法:,C d-喷嘴流量系系数,Cd与雷诺数Re 相关,现取Cd ;Ad-喷嘴喉部面积(㎡),现取Ad=;△P—喷嘴前后静压差(Pa),详见上表中;Qn=/h),—实际试验压力(Pa)[ 可取P 试=P(个喷嘴,Q=∑Qn=风管系统工作压力)],现取 注:本《记录(三)》每张只能填写同一种测试方法的检测记录(即被检系统均采用同一种测试方法)。

若采用另一种测试方法时,则应换另一张《记录(三)》填写。

□测试采用规定试验压力P 0=500Pa□测试采用相近于(或大于)规定试验压力(P 0=500Pa)的实际试验压力代替规定试验压力P。

时,漏风量按下式换算:。

风管严密性检测记录表

风管严密性检测记录表
实测漏Hale Waihona Puke 点检测区段图示及说明1
50
3
4
3
2
1
将低压照明灯放在风管内侧,沿被检测部位与接缝做缓慢移动。
2
20
2
3
18
3
4
12
1
存在问题处理情况
检测中发现的条缝形漏光均已作密封处理
结论
符合要求
专业监理工程
师(建设单位
项目专业技术
负责人)
×××
施工单位
质 检 员
×××
施 工 员
××
试 验 员
×××
风管严密性(漏风量测试)检测记录
施 工 员
×××
试 验 员
×××
共 × 页 第 1 页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
空调风系统
分项工程
风管系统安装
系统名称
K-12
施工单位
××建筑工程公司
分包单位
/
风管系统类别
中压系统
试验压力(Pa)
600Pa
系统总面积 (㎡)
430
试验总面积(㎡)
350
允许漏风量 〔m3/(㎡.h)〕
787.5
实测漏风量 〔m3/(㎡.h)〕
585
测试仪表名称
漏风量测试仪
测试日期
××年×月×日
序号
分段表面积 (㎡)
实测漏风量 〔m3/(㎡.h)〕
检测区段图示及说明
1
190
310
2
1
检测时,风管的所有开口均已封堵严密。
2
160
275
存在问题与处理
情 况

风管漏风检测记录

风管漏风检测记录
风管漏风检测记录
表E6-3编号:×××
工程名称
××工程
检测日期
2010年11月16日
系统名称
防排烟系统
风管级别
中压
试验压力(Pa)
800
系统总面积(m2)
450
试验总面积(m2)
111.68
允许漏风量(m3/h)
4.8
实测漏风量
3.9
系统测定分段
3
检测区段图示:
五层 - 轴
分段实测数值
序号
分段表面积(m2)
质检员
施工员
×××
×××
×××
×××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保存一份。
试验压力(Pa)
实际漏风量(m3/h)

21.84
800
2.8

48.24
800
5
3.9


评定结果:
经检测,测定漏风量均小于根据规范规定计算出允许漏风量,符合《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要求。






监理(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公司
技术负责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风管系统漏风量检测记录
说明
检测方法依据规范GB50243-2002附录A。

矩形风管允许漏风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低压系统风管Ql≤0.1056P0.65 中压系统风管Qm≤0.0352P0.65
高压系统风管Qh≤0.0117P0.65 P:风管系统的工作压力(Pa)。

Ql、Qm、Qh风管系统在不同工作压力下,单位面积风管在单位时间内的允许漏风景[m3/(h.m2)]。

低压、中压圆形金属风管、复合材料风管以及非法兰形式的非金属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应为矩形风管规定值的50%。

砖、混凝土风管的允许漏风量不应大于矩形低压系统风管规定值的1.5倍。

排烟、除尘、低温送风系统按中压系统风管的规定,1~5级净化空调系统按高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

风管漏风量(严密性)测试的抽检率应符合下列要求:
低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采用抽检,抽检率为5%,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

当在加工工艺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采用漏光法检测。

检测不合格时,则应按规定的投票抽检率,做漏风量测试。

中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对系统漏风量进行抽检,抽检率为2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

高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全数进行漏风量测试。

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漏风量)测试的被抽查系统全数合格,则视为通过;如有不合格应加倍抽检,直至全数合格。

系统风管漏风量检验,排烟、防烟、除尘及6~9级净化空调按中压系统风管的规定;1~5级净化空调按高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

填表说明:(1)风管级别:填低压、中压或高压。

(2)试验压力:按实际试验压力填写。

(3)系统总面积按设计实际面积(m2)。

(4)试验总面积:按实际试验面积。

(5)允许漏风量按规范或设计要求填写。

(6)实测漏风量:按实填写。

系统测定分段数:按实际分段填写。

检测区段图示画草图表示。

并将分段测试的数值按要求填写在右侧的表格内。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