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艾伦·里士曼生平著述及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

合集下载

社会工作师考试中级综合能力练习题与答案

社会工作师考试中级综合能力练习题与答案

2012社会工作师考试中级综合能力练习题与答案1社会工作师考试单选题1.西方社会工作在其形成阶段未表现出()特点。

A.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B.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确定C.社会工作专业组织的发展D.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发展和正规化E.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确定【答案】E【解析】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与一般的慈善服务不同,它在其形成阶段就有自己的特点:①专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有利地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形成;②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确定,使得社会工作开始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③社会工作专业组织的成立与发展对专业服务起到了规范和引导作用,促进了社会工作专业地位的确立。

2.普通高等院校属于()事业单位。

A.公益一类B.公益二类C.全额拨款D.行政支持类E.公益三类【答案】B【解析】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主要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如普通高等教育院校、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街道层面的社区服务中心等。

3.社会工作督导过程中,最主要的任务是()。

A.促进自我完善B.教育督导者C.认同和实现服务机构的目标D.发现社区服务缺陷E.反思社会工作成果【答案】C【解析】社会服务机构的目标指明了服务的发展方向和对服务成效的期待,也是机构使命和愿景的具体表现,无论督导者还是被督导者都是社会服务机构的雇员。

认同和实现服务机构的目标是督导过程的主要任务。

4.最早对个案工作进行清晰界定的是()。

A.罗杰斯B.廖荣利C.林德曼D.伊丽莎白E.玛丽·里士满【答案】E【解析】最早对个案工作进行清晰界定的是美国社会工作专家玛丽·里士满,她在 1922 年出版的《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一书中对个案工作进行了概括:"个案工作包括着一连串的工作过程,它以个人为着力点,通过对个人及其所处的环境作有效的调整,以促进其人格的成长。

"5.下列()不会成为影响小组大小的因素。

A.小组目标B.探讨问题的性质C.小组开展时间D.组员的成熟度E.工作者的经验【答案】C【解析】小组的规模指的是小组的大小,主要与小组的人数相关。

2024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综合能力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

2024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综合能力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

2024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综合能力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45题)1、(2017年)社会工作者小李主要为受虐儿童的父母进行个案辅导。

机构督导者老薛在每次督导中都用一些时间了解小李的处境,并表示关心,目的是发现问题,引导其理性面对。

从社会工作督导过程角度看,老薛所运用的技巧是()。

A.分享感受B.开展话题C.相互契合D.订立协议【答案】 C2、(2017年)社区服刑人员小涛的行为控制力较弱,经常为一些生活琐事和别人争吵,甚至打架。

社会工作者老王依据社会学习理论为小涛提供服务,其正确的做法是()A.对小涛进行批评、说服和教育B.对小涛打架的行为进行负强化C.让小涛自觉改正生活中的不良行为D.让小涛观察别人如何和平解决冲突【答案】 D3、下列哪项是督导的支持功能()A.给被督导者示范专业知识的运用B.督促被督导者的工作效率C.对被督导者给予奖励或者惩罚D.关注被督导者情感上的问题【答案】 D4、在社会服务机构的主要资金来源中,协议合作的方式属于()。

A.政府资助B.社会捐助C.拍卖所得D.低偿服务【答案】 A5、高一学生小明每次考试排名都在班级后几位,还不遵守班级纪律,经常逃学,受到老师批评。

小明父母认为他一无是处,但又不知如何管教,为此向社会工作者小王求助。

依据人本主义理论,小王恰当的做法是()A.对小明采取接纳态度,给予关心和尊重B.改变父母的消极看法,监理积极的态度C.改善小明的人际关系,加强与父母沟通D.增强小明的权能意识,提高自我控制力【答案】 A6、(2016年真题)80岁的张大妈向社会工作者诉说去住养老院的事情,她说:“我一想到搬家就害怕,我住在这里有老邻居,到那儿我一个人也不认识,很紧张,怎么办呢?”此时,社会工作者最佳的同理回应是()。

A.“你一提到离开家就担心,是舍不得离开老邻居和朋友吧,我会常陪他们去看你的。

”B.“听起来你很害怕离开熟悉的环境,但那里的人也很好,有各种丰富的活动,你都可以去参加啊。

玛丽·艾伦·里士曼生平著述及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

玛丽·艾伦·里士曼生平著述及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
编译参 考
玛丽 ・ 艾伦 ・ 里 士 曼 生 平 著 述 及 对 我 国 社 会 工 作 发 展 的 启 示
王 国渝
( 西北师 范大 学社 会发展 与公共 管理 学院 , 甘肃 兰州 , 7 3 0 0 7 0 )

要 :玛 丽 ・ 艾伦 ・ 里 士 曼 是 社 会 工 作 实 务 原 则 的 重 要 奠 基 人 之 一 。 虽 然 只 接 受 过 中 学 教 育, 但 她 始 终 保 持 着 献 身 公 共 事 务 的 热 情 和 公 民意 识 , 先后在“ 慈善组织会社” 和 纽 约拉
练, 这成 为在美 国专 业社 会工作 教 育 的最 早倡 导 。1 8 9 8年 , 纽 约 慈 善 组 织 会 社 在 哥 伦 比 亚 大
学开 办 了一个 针对 慈善工 作人 员 的暑 期 培 训班 , 成 为社会 工作 教 育 的发 端 。1 9 0 4年哥 伦 比亚 大 学 的纽约 慈善 学 校 将 此课 程 开 发 成 为 期 一 年 的 课程 , 由此社 会 工作 专 业 教 育 正式 发 展 起 来 。 ] 1 8 9 9年 里士 曼 的 第 一 部 著 作 《 贫 困 中 的 友 好 访 问: 慈善 工作者 手 册 》 出版 。她 在 书 中通 过 对 友 好访 问员 工作 经验 的总 结 , 提 出针 对贫 困家 庭 的
好访 问员 进 行 专 业 的 培 训 。 1 8 9 7年 , 里 士 曼 在 “ 全美 慈 善与矫 治 大会 ” 上发 表 了具有 历 史 意 义 的题 为 “ 应 用 慈 善 中学 校 教 育 的需 要 ” 的演 讲 , 呼 吁在 高 校 里 开 展 专 业 慈 善 工 作 的 教 育 和 训
容做了 5 0 0字左 右 的简 短 说 明 。 时至 今 日, 我 国社会 工作 的专 业 发 展无 论 在 实 务 领 域还 是 在 理论研 究 领域都 已初 见成 果 , 但 在 大力 推进 社 会

2021年广东省清远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真题(含答案)

2021年广东省清远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真题(含答案)

2021年广东省清远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真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0题)1.在专业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绝不因为服务对象的年龄、性别、种族、生理及心理状况、宗教信仰、政治倾向等因素而对他们采取歧视或拒绝提供专业服务。

这体现我国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中()A.注重个别化原则B.对服务对象的尊重C.对服务对象的包容D.对服务对象的接纳2.1917年,美国社会工作学者M·里士满创作了著名的( )一书,试图使社会工作方法成为一套独立的知识体系。

A.《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B.《贫民中的友善访问》C.《社会诊断》D.《专业的属性》3.初中生小强学习成绩一直不好,老师和家长都十分头痛,他变得自暴自弃,学校社会工作者小王坚持帮助小强重新建立自信,使其逐渐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成绩稳步提高。

小王这样做的原因是他相信小强有()。

A. 平等价值观B. 改变的潜力C. 公正价值观D. 合作的能力4.某社区长期存在停车秩序混乱的问题,居民意见很大。

社会工作者老林多次联络辖区内的公安、消防、物业等部门协商解决问题,社区的停车秩序日趋好转,居民之问因停车问题产生的纠纷也逐渐减少。

老林的上述工作实现了社区工作中( )的目标。

A.提高居民社会意识B.推动居民参与C.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D.培养人文关怀5.为了改善当地单亲贫困母亲的生活,社会工作者小李带领她们成立了传统手工制作互助组,为了实现对单亲贫困母亲的增能目标,小李应采取的做法是()A.扮演协作者角色,对互助组进行组织和管理B.组织组员分析市场需求,集体商定做何种手工产品C.进行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做何种手工产品D.扮演治疗者角色,帮助组员分析自己对贫困生活应承担的责任6.社会工作者积极参与公共服务,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这突出反映了社会工作者()A.对同事的伦理责任B.对专业的伦理责任C.对机构的伦理责任D.对社会的伦理责任7. 社会工作者可以与服务对象分享与服务内容有关的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但不得直接或间接迫使服务对象接受。

艾伦·里克曼:不只是好莱坞人气大反派

艾伦·里克曼:不只是好莱坞人气大反派

艾伦里克曼:不只是好莱坞人气大反派
Bob Mondello;德孟
【期刊名称】《疯狂英语(初中版)》
【年(卷),期】2016(000)004
【总页数】4页(P16-19)
【作者】Bob Mondello;德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玛丽·艾伦·里士曼生平著述及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 [J], 王国渝;
2.玛丽·艾伦·里士曼生平著述及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 [J], 王国渝;
3.我眼中的动漫反派世界老牌质深动漫反派弗里萨个人专题演讲会 [J], 刀;
4.玛丽·艾伦·里士曼生平著述及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 [J], 王国渝
5.马克思是否有自我实现的道德观?--希里亚特·阿罗诺维奇与德里克·艾伦之争评析[J], 周竹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工综合能力各类时间人物事件表

社工综合能力各类时间人物事件表

社工综合能力各类时间人物事件表社工综合能力各类时间人物事件表说明:各类时间后面紧跟的数字表示页数章节各类时间1、社会工作概述 1960年联合国出版《国家社会服务方案的发展》2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131893年,英格兰由济贫院和英国慈善组织会社开设了一个两年制的"慈善训练"学校。

14 1898年,美国的纽约慈善组织会社举办了为期六个星期的训练课程,训练受薪 "友善访问员" 141904年,纽约社会工作学院成立。

141910年,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等高等学院开设了社会工作课程。

141898年,美国社会工作学者玛丽·里士满出自版了《贫民中的友善访问》。

151917年,玛丽·里士满发表了的《社会诊断》一书。

15后来,玛丽·里士满又发表了《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15至20世纪初,一个有系统的服务体系,服务人员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追求服务效果的现代社会工作逐步形成了。

15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小组工作也被纳入社会工作训练课程。

15到40年代,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被接受。

15到60年代,社区工作已被正式承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一个基本方法。

1570年代,社会行政作为一种间接的工作方法被接受。

1519世纪末20世纪初,慈善组织会社在英美国家大量出现,协调政府与民间各慈善组织的活动。

151918年美国成立了"美国义务社会工作者协会"。

161919年成立了"美国学校社会工作者协会" 161955年美国成立了"全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 161957年格林伍德在其《专业的属性》中指出专业应该具有如下特征。

1620世纪初至20~30年代,一些传教士在我国开办社会服务,并在我国大学授课。

玛丽·艾伦·里士曼生平著述及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

玛丽·艾伦·里士曼生平著述及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

玛丽·艾伦·里士曼生平著述及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作者:王国渝来源:《社会工作与管理》2014年第04期摘要:玛丽·艾伦·里士曼是社会工作实务原则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虽然只接受过中学教育,但她始终保持着献身公共事务的热情和公民意识,先后在“慈善组织会社”和纽约拉塞尔·赛奇基金会从事慈善工作。

她将毕生的精力都贡献于推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社会公平。

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历史中,里士曼所著《社会诊断》和《社会个案工作是什么》是最为重要的两部著作。

回顾一个世纪前里士曼确立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时代背景和具体路径,对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一是回应社会需求,在社会福利整体中确定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二是扎根实务,在搜集和整理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社会工作理论。

关键词:里士曼;社会工作;慈善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4)04-0071-05玛丽·艾伦·里士曼①(Mary Ellen Richmond,1861—1928)被誉为“社会个案工作之母”,是社会工作实务原则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其《社会诊断》一书的出版被认为是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

然而国内社会工作的研究领域内,对里士曼其人的介绍仅散见于研究社会工作发展历史的各类文献之中。

而专门介绍其作品的文献也只有王婴于2008年发表的《〈社会诊断〉简介》一文,只是对该书主要内容做了500字左右的简短说明。

[1]时至今日,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无论在实务领域还是在理论研究领域都已初见成果,但在大力推进社会工作实务,探索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时,对社会工作专业奠基之初的关键人物和经典作品却知之甚少。

基于此,本文在对里士曼其人生平和核心作品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探讨其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

一、里士曼的生平里士曼于1861年8月4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贝尔维尔市。

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玛丽·里士满于()年发表了《社会诊断》一书,试图使社会工作方法成为一套独立的知识。

A.1918B.1917C.1893D.1904E.1898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社会工作概述2.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和()的互动过程。

A.社会环境B.社会资源C.受助者D.社区E.国家政府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社会工作概述3.社会工作者的()直接影响着服务活动的效果。

A.知识B.素质C.助人方法D.技巧E.个人经验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社会工作概述4.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是对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所提出的()和道德理想。

A.职业水平评价标准B.专业资格标准C.社会标准D.行业标准E.行为标准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伦理5.需要的独特性特征是指()。

A.需要有自己的内容,既包含物质方面的,也包含精神方面的;既指向社会生活与社会活动,也指向活动的结果B.需要不会因为暂时满足而终止,它们具有明显的中期性,每次需要满足的同时,又不断产生新的、更高的需要C.人类的需要与动物的需要有本质的区别,在满足生理性需要方面同样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不存在超越社会生活与环境影响的生理需要D.个人的需要与其个性密切相关,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基本上可以断言,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需要系统是完全相同的E.需要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而这种变化既有来自身体素质,也包括由于社会生活条件造成的行为改变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6.()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引入了社会文化因素,强调社会环境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并且把人格发展推演到人的一生。

A.勒温B.阿尔德弗尔C.卡尔斯D.泰勒E.埃里克森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7.认知学派源自()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分道扬镳。

A.巴甫洛夫B.阿德勒C.埃里斯D.斯金纳E.班都拉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社会工作理论8.个案工作的本质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玛丽·艾伦·里士曼生平著述及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作者:王国渝来源:《社会工作与管理》2014年第04期摘要:玛丽·艾伦·里士曼是社会工作实务原则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虽然只接受过中学教育,但她始终保持着献身公共事务的热情和公民意识,先后在“慈善组织会社”和纽约拉塞尔·赛奇基金会从事慈善工作。

她将毕生的精力都贡献于推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社会公平。

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历史中,里士曼所著《社会诊断》和《社会个案工作是什么》是最为重要的两部著作。

回顾一个世纪前里士曼确立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时代背景和具体路径,对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一是回应社会需求,在社会福利整体中确定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二是扎根实务,在搜集和整理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社会工作理论。

关键词:里士曼;社会工作;慈善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4)04-0071-05玛丽·艾伦·里士曼①(Mary Ellen Richmond,1861—1928)被誉为“社会个案工作之母”,是社会工作实务原则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其《社会诊断》一书的出版被认为是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

然而国内社会工作的研究领域内,对里士曼其人的介绍仅散见于研究社会工作发展历史的各类文献之中。

而专门介绍其作品的文献也只有王婴于2008年发表的《〈社会诊断〉简介》一文,只是对该书主要内容做了500字左右的简短说明。

[1]时至今日,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无论在实务领域还是在理论研究领域都已初见成果,但在大力推进社会工作实务,探索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时,对社会工作专业奠基之初的关键人物和经典作品却知之甚少。

基于此,本文在对里士曼其人生平和核心作品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探讨其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

一、里士曼的生平里士曼于1861年8月4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贝尔维尔市。

童年时父母双亡后,里士曼由其在巴尔的摩的外祖母和两个姨妈抚养。

她的外祖母是一个激进的女权主义者。

由于家人对传统的学校教育存有意见,因此里士曼一直在家学习,直到11岁时才进入当地一家公立学校。

16岁从高中毕业后,里士曼跟随姨妈到纽约市寻找工作。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出版社做杂务。

由于每天需要工作12个小时,姨妈很快病倒并回到了巴尔的摩。

受生活所迫,里士曼在17岁时便一人在纽约工作,以补贴家用。

艰苦的工作和微薄的收入使她的生活非常拮据,身体健康也出现了问题。

在纽约工作两年后,里士曼也回到了巴尔的摩,并在当地找到了一份记账员的工作。

在这段时间,她加入了基督教,并通过自学阅读了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尤其钟爱莎士比亚的作品。

[2]8-9青年时期形成的宗教信仰和自律、自学的品质贯穿了里士曼的一生,并成为她日后在慈善工作和社会工作服务中保持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和持久热情的价值根基。

19世纪末西方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最突出的表现是城市中的贫困问题。

城市中的人们往往由于失业、重大疾病、亲人离世等生活挫折而致困境,而且身处贫困之中的人们普遍缺乏筹措资源和重塑生活的能力。

因此在欧美兴起了一场“慈善组织运动”,各种慈善组织纷纷成立,为贫困的人们提供帮助。

“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组织之一。

它专注于贫穷和失依人群,尤其是针对妇女和儿童。

相对于其他组织,慈善组织会社最具有特色的是其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困难人群,并教会身处困境的个人和家庭寻找资源,申请慈善组织的帮助等。

它所有的目标在于使教会、慈善机构和个人的无序、低效的救济变得有序、高效。

[3]1889年,里士曼在28岁时进入了巴尔的摩的慈善组织会社担任财务助理一职。

虽然里士曼进入慈善组织会社的初衷只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收入,但是此次工作的变化却将里士曼意外地带进了慈善领域,由此开始了她极富生命价值的职业生涯——不遗余力地推动慈善工作科学化和社会工作专业化。

在慈善组织会社,里士曼身上所具有的领导者、教育者以及实践理论家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她很快成为了慈善组织会社的一名“友好访问员”。

友好访问员主要是对需要帮助的人们进行家访,并帮助他们改善自己的困境。

1891年在里士曼30岁的时候,鉴于她对机构的使命和目标的深刻领悟以及极强的筹款能力,她被任命为巴尔的摩慈善组织会社的总监,成为慈善组织会社的首位女性主管。

里士曼担任主管期间,慈善组织会社无论在善款方面还是在业务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她开始探索如何使得慈善工作能够更好地帮助困难人群,比如对友好访问员进行专业的培训。

1897年,里士曼在“全美慈善与矫治大会”上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题为“应用慈善中学校教育的需要”的演讲,呼吁在高校里开展专业慈善工作的教育和训练,[3]这成为在美国专业社会工作教育的最早倡导。

1898年,纽约慈善组织会社在哥伦比亚大学开办了一个针对慈善工作人员的暑期培训班,成为社会工作教育的发端。

1904年哥伦比亚大学的纽约慈善学校将此课程开发成为期一年的课程,由此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正式发展起来。

[4]1899年里士曼的第一部著作《贫困中的友好访问:慈善工作者手册》出版。

她在书中通过对友好访问员工作经验的总结,提出针对贫困家庭的慈善工作,友好访问员需要着重关注家庭主要收入者、照顾者及孩子、健康、花费和储蓄、休闲、生活信心以及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

[5]该书成为慈善组织工作中友好访问员的重要工作指引,亦是里士曼从整体环境考察贫困的成因并提供帮助的初步探索。

1900年里士曼被调往费城担任该市慈善组织会社的主管。

1908年《现代城市的好邻居》一书出版。

1909年是里士曼的职业生涯由慈善管理转向社会工作专业化研究的一个转折点。

这一年,她离开了慈善组织会社,担任纽约拉塞尔·赛奇基金会慈善部门主管,并在这个岗位上工作至去世。

该基金会于1907年成立于美国,致力于通过对社会科学数据、方法和核心理论的研究推动社会政策的改进。

尤其在成立初期,通过资助慈善领域的相关研究项目推动了慈善工作的科学化。

[6]里士曼在这里对其20年的慈善工作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并由赛奇基金会出版了一系列重要的著作:《关于1910年慈善组织会社所知的985个寡妇的研究》(1913年出版)、《社会诊断》(1917年出版)、《社会个案工作是什么》(1922年出版)。

其中后两部著作被认为是对费勒克斯讷(Abraham Flexner)在1915年发表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吗”的学术报告的重要回应。

里士曼认为个人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关系是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地位的主要影响因素。

她所提出的社会个案工作相对于严格的心理学方法来说,更加注重对社会环境的考察。

她相信家庭或个人所呈现出的问题,首先需要从个人和家庭方面入手,之后再考察与之紧密联系的亲属、学校、宗教以及工作等社会资源,最后才需要考察社区和政府针对个人或家庭的相关救助规定,从而来决定如何帮助个人与家庭调整和改善其生活状况。

[3]因此她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建立了一套通用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从而使得社会工作服务方法成为了一种可以传递的科学技术,在之后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完善和建立起了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并获得了社会公认的专业地位。

另外,对妇女和婚姻问题的关注也是里士曼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1913年出版的《关于985个寡妇的研究》,主要对985个受慈善组织会社帮助的寡妇进行考察,对比研究了她们在丈夫去世前后的工作状况、儿童抚养、经济收入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特征。

之后,里士曼的两部研究婚姻问题的专著——《童婚》和《婚姻与国家》分别于1925年和1929年出版。

在生命的晚期,里士曼致力于通过自己的研究和行动来推动婚姻法的改革,改善妇女在婚姻中的弱势地位。

[2]12-13里士曼于1928年9月去世。

虽然只有中学学历,但她始终保持着社会行动者献身公共事务的热情和公民意识,并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致力于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的建立和社会公平的实现。

她对社会工作专业化的敏锐观察和身体力行的推动,赢得了一个世纪以来无数社会工作者的尊敬,她的著作亦被奉为社会工作专业的经典。

二、两部经典著作从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历史来看,《社会诊断》和《社会个案工作是什么》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两部著作。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内容都得到了极大地丰富。

然而对这两本标志性著作的回顾,依然有助于我们从历史源头上更为准确地理解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和方法。

(一)《社会诊断》1917年《社会诊断》一书的出版被认为是社会工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正如里士曼在书中所说,虽然当时慈善组织会社针对各种困难人群提供了许多帮助,但当她试图向初涉慈善工作的年轻人提供方法上的指导时,却发现没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可供传授。

因此她认为,虽然针对不同人群有不同的方法,但是对于社会个案工作来说应该有一些通用的基础方法与技巧。

因此,在基金会的支持下,她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收集了美国五个城市慈善工作中的个案记录和访谈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详细地梳理和总结,所得成果即成为书中三个主要部分:社会证据、诊断的过程和诊断中的特殊情况。

该书最主要的贡献在于四个方面。

一是提出了以证据为本的工作方法,主要是包括对证据的辨别与分类、如何使用以及由证据推论的过程等。

这其实就是社会工作服务中着重收集充分的资料,对案主情况的全面考察,并根据实际资料对案主面临的问题进行准确评估的原则。

二是清楚地总结了社会个案工作从接案到调查和收集资料,再到建立联系和会谈,以及督导和评估的完整程序,尤其是书中对访谈的地点、范围、方法以及笔记等都做了详细地说明。

同时书中初步呈现出了服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个别化、案主自决等社会工作核心价值。

三是对案主和社工可以利用的如家庭、亲属、医疗、学校、工作、公共部门、社会机构、文献资料等社会系统或资源进行了逐个说明。

这将社会个案工作对案主问题的分析和帮助的方法与心理学的方法做了清楚的区别,由此奠定社会工作“人在情境中”的分析思路。

第四个方面则是在书中里士曼针对移民家庭、被弃的妇女和寡妇、未婚母亲、孤儿、盲人、流浪者、精神病与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分析问题和提供帮助的方法,从而初步确立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对象。

[7]因此,《社会诊断》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个案工作专业方法的建立。

(二)《社会工作个案是什么》1922年,《社会个案工作是什么》一书出版。

这本书是里士曼在提出“社会诊断”的概念后,对社会个案工作的概念与实质的进一步界定。

她首先在《社会个案工作是什么》中清楚地提出了社会个案工作的概念,她认为“社会个案工作就是通过逐个对案主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调整,使其个性得到发展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