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新课标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第2单元第6讲 化学反应与能量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和能量(第二课时)教学课件共20张ppt.pptx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和能量(第二课时)教学课件共20张ppt.pptx
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
(1)285.8kJ/mol 2220kJ/mol (2)4725.8kJ
三.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计算
关键点拨
1、明确∆H与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是否对应, 当反应方程式发生变化时∆H也发生相应变化 2、理解燃烧热、中和热的定义,并能结合热化 学方程式进行解题
四.利用盖斯定律计算
3ClO-(aq)=ClO3-(aq)+2Cl-(aq)△H=-117kJ•mol-1
一.利用能量图像的计算
关键点拨
△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二.利用键能计算
感知高考 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 断 裂 下 列 化 学 键 需 要 吸 收 的 能 量 分 别 为 : P— PakJ·mol—1 、 P—ObkJ·mol—1 、 P=OckJ·mol—1 、 O=OdkJ·mol—1
△H
△H4
△H=△H1+△H2=△H3+△H4+△H5
四.利用盖斯定律计算
感知高考
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ΔH1 2H2(g)+O2(g)====2H2O(g) ΔH2 C(s)+O2(g)====CO2(g) ΔH3 则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 △H=(6a+5d-4c-12b)kJ•mol-1
二.利用键能计算
关键点拨
1、明确反应物、生成物中存在的化学键 2、明确化学键的数目 3、△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新课标)高考化学总复习指导课件: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共34张PPT)

(新课标)高考化学总复习指导课件: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共34张PPT)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命题角度二 电解原理的应用 【典型例题】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针对训练】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高考导航
1.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 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 转化形式。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 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 应热的简单计算。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考情分析】 考查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能量高低与稳定性 的关系、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反应热的计算、化学键 与能量间的关系、盖斯定律的应用为主。题型以选择题为 主,盖斯定律的应用还可能会出现在填空题中。 【命题角度】 1.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计算 。 2.根据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差计。 3.利用盖斯定律计算。
【总结提升】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针对训练】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第二节 原电池 化学电源 高考导航
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 程式。 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考情分析】 电池是高考的热点。题型以传统题型为主,做题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考情分析】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解产物的判断与计算、电极
及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都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 【命题角度】 1.金属的腐蚀。 2. 金属的防护。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自我反思归纳 (1)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 就能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2)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 是化学反应。如浓 H2SO4 的稀释、NaOH 固体溶于水放热, NH4NO3 溶于水吸热,但都不属于化学变化,因此不属于放热或 者是吸热反应。 (3)一个具体的反应放出(或吸收)的能量是一定的,但能量形 式不一定相同。
意义 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④________变化和⑤________变化。 如:2H2(g)+O2(g)===2H2O(l) Δ H=-571.6 kJ·mol-1 表示: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写 (1)注明反应条件:反应热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 绝大多数反应是在 25 ℃、101 kPa 下进行的,可不注明。
(2) 注 明 物 质 状 态 : 常 用 ⑦________ 、 ⑧________ 、 ⑨________、⑩________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溶液。
(3)注意符号单位:ΔH 应包括“+”或“-”、数字和单位 (kJ·mol-1)。
(4)注意守恒关系:①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②能量守恒。 (ΔH 与化学计量数相对应)
)
(7)500 ℃、30 MPa 下,将 0.5 mol N2(g)和 1.5 mol H2(g)置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g),放热 19.3 kJ,其热化学方
程式为 N2(g)+3H2(g) kJ·mol-1( )
2NH3(g) ΔH=-38.6
(8)C(石墨,s)===C(金刚石,s) ΔH>0,说明石墨比金刚石 稳定。( )
调研一 依据反应事实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1 . (2015·安 徽 )NaBH4(s) 与 H2O(l) 反 应 生 成 NaBO2(s) 和 H2(g)。在 25 ℃、101 kPa 下,已知每消耗 3.8 g NaBH4(s)放热 21.6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6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山东科技版).

201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6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山东科技版).

化学
> 热
第2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要点深化】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比较
判断依据 反应物总能量 与生成物总能 量的相对大小 放热反应
E反应物>E生成物
吸热反应
E反应物<E生成物
与化学键的关系
生成物分子 成键时释放出 的总能量大于 反应物分子断 裂时吸收的总 能量
生成物分子 成键时释放出 的总能量小于 反应物分子断 裂时吸收的总 能量
专题六 │ 考向互动探究
例 1 [2011·安徽卷 ] 室温下,将 1.000 mol·L - 1 盐酸滴入 20.00 mL 1.000 mol·L - 1 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 线如图Z6-1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4 A . a 点由水电离出的 c(H + ) = 1.0×10 - 14 mol·L-1 B.b点:c(NH )+c(NH3·H2O)=c(Cl-) C.c点:c(Cl-)=c(NH ) 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NH ·H O电离吸热
第2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第2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第2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第2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第2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第2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第2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反应热 完全
2 mol H2(g)和1 mol O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 H2O(l)时释放
571.6 kJ的热量
本课件为基于精确校对的word书稿制作的“逐字编辑” 课件,使用时欲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
如果有的公式双击后无法进入可编辑状态,请单击选中此
公式,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进入编辑状态。修改 后再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退出编辑状态。

高考化学(新课标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共60张PPT)

高考化学(新课标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共60张PPT)
追本溯源拓认知 突破核心握动向 特色培优增素养 高考真题提能训 限时规范特训
2. 已知:H2(g)+F2(g)===2HF(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ΔH=-270
kJ/mol,
A. 氟化氢气体分解生成氢气和氟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 1 mol H2与1 mol F2反应生成2 mol液态HF放出的热量小 于270 kJ C. 在相同条件下,1 mol H2与1 mol F2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HF气体的能量 D.该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用如图来表示
第七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9页
金版教程 · 高三一轮总复习· 新课标 化学
追本溯源拓认知 突破核心握动向 特色培优增素养 高考真题提能训 限时规范特训
反应过 程图示
第七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20页
金版教程 · 高三一轮总复习· 新课标 化学
追本溯源拓认知 突破核心握动向 特色培优增素养 高考真题提能训 限时规范特训
追本溯源拓认知 突破核心握动向 特色培优增素养 高考真题提能训 限时规范特训
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
物质的量
,因此,它可以是 整 数,也可以是 分 数,对
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ΔH 不同 。
第七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2页
金版教程 · 高三一轮总复习· 新课标 化学
追本溯源拓认知 突破核心握动向 特色培优增素养 高考真题提能训 限时规范特训
[ 特别提醒 ]
(1)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任
何化学反应都具有热效应。 (3)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 加热就能进行的反应也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即放热、吸热反 应与反应条件无关。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模块二 第六章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模块二 第六章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2)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都是化学能和热能间的相互转化。
(× )
解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也有化学能与光能或电能间的
相互转化。
(3)放热反应在任何条件都不能发生。
(× )
编辑课件
(4)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 )
解析:物质在三态变化中涉及能量变化,但三态变化不属于化
学变化。 (5)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放出的能量就是该变化的反应热。( × ) 解析:该过程是物理变化过程,其能量变化不能称为反应热。
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
5.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 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编辑课件
考点一 | 焓变 反应热
[教材知识层面] 1.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特征 (1)实质:反应物中 化学键的断裂 和生成物中 化学键的形成 。 (2)特征:既有 物质 变化,又伴有 能量 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 _热__量__的变化。 2.反应热和焓变 (1)反应热:化学反应中 放出或吸收 的热量。 (2)焓变: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其符号为ΔH,
编辑课件
命题点2 能量变化的图示分析 解答能量变化图像题的“三”关键 (1)注意活化能在图示中的意义。 ①从反应物至最高点的能量数值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 ②从最高点至生成物的能量数值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2)催化剂只影响正、逆反应的活化能,而不影响反应的ΔH。 (3)设计反应热的有关计算时,要切实注意图示中反应物和生
断A.键该需反要应能的量进,行D 一错定误需。要加热 B.该反应的ΔH=-(E1-E2)kJ/mol 由图C.可该知反这应是中一反个应吸物热的反键应能,总但和发大生于吸生热成反物应的不键一能定总需和要加热, A 错D.误断;裂吸1热m反ol应A—ΔHA>键0和,2Bm错ol误B—,BC 正键确放;出E1 kJ能量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讲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考纲】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 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 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考点】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 2、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主要从化学键的键能和物质总 能量以及活化能的角度以计算、判断的方式0、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要点有哪些?
第二讲 燃烧热 能源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考纲】
1、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能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考点】
1、运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2、对燃烧热、中和热、能源等概念的考查。
1、燃烧热的定义?
1、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2、如何用E反应物、E生成物判断△H的正负?
3、物质能量的高低与物质稳定性强弱存在什么关系? 4、常见的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有哪些?
5、有放热现象就是放热反应、有吸热现象就是吸热反应? 6、使用催化剂对化学反应有什么影响? 7、中和热的定义?数值?
8、CH3COOH与NaOH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 (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7.3kJ,中和热△H (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7.3kJ/mol。
2、含碳元素、氢元素或硫元素的燃料燃烧,生成的稳定 氧化物分别是什么? 3、如何利用燃烧热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
4、化石能源包括哪些?特点?新能源包括哪些?特点?
5、盖斯定律的含义?应用? 6、有关反应计算的方法有哪些?

新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_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新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_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答案】 D
5.(2016·湖南株洲一模)下列有关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吸热反应需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放热反应不需从外 界获得能量 B.甲烷的燃烧热ΔH=-890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2O2(g)===CO2(g)+2H2O(g) ΔH=-890 kJ·mol-1 C.已知常温常压下:HCl(aq)+NaOH(aq)===NaCl(aq)+H2O(l) ΔH=- 57.3 kJ·mol-1,则有: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 ΔH=-114.6 kJ·mol-1 D.已知:S(s)+O2(g)===SO2(g) ΔH1=-Q1 kJ·mol-1,S(g)+ O2(g)===SO2(g) ΔH2=-Q2 kJ·mol-1,则Q1<Q2
(3)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跟酸的置 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 (4)常见吸热反应 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③Ba(OH)2·8H2O与 NH4Cl反应;④碳和水蒸气、C和CO2的反应。
2.反应热与焓变 (1)反应热:化学反应中
【答案】 D
● 题组2—反应热与能源 4.(2013·北京高考)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硅太阳能电池 A
太阳能集热器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锂离子电池 B
燃气灶 D
【解析】 A.硅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锂离子电池是将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太阳能集热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D.燃气灶是将化 学能转化为热能。
考点1| 焓变 反应热 能源 固本探源
1.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结合图示填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化学方程式
不仅表明化学反应中 物质变化,也表明化 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只表示该物质的物质 的量,既可以是正整 数也可以是分数
化学计量 数
ΔH 物质状态
必须标明其大小与单 位
必须标明
13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①要注明温度、压强等条件,如未注明,指25 ℃、101 kPa。 ②反应的热量与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有关。 热反应方程式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 状态或晶型。常用s、l、g分别表示固体、 液体、气体,物质的水溶液则用“aq”表示。 ③放热反应ΔH<0,吸热反应ΔH>0,单位是 kJ· mol-1。 ④ΔH与方程式计量系数有关,注意方程式与 14 ΔH的对应。
3
确定一个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 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可比较反应物的总能 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当反应 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 ΔH 小于0 ,反应为放热反应;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 生成物的总能量时, ΔH ,反应为 吸热 。 大于 0 反应。
4
反应热 2.热化学方程式是能够表示 的化学方程 式。书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注意的问题有: ①要标明反应条件(25 ℃和101 kPa时可不 标);②要标明物质的状态;③要标出焓变并 与反应系数相对应。 3.25 ℃和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的反 应热叫做该物质的标准燃烧热。能源是指能 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它包括化石燃料(煤、 石油、天然气)、阳光、风力、流水、潮汐、 化石燃料 柴草等,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 是 ,这种能源面临的问题是蕴藏量 有限、不能再生、最终会枯竭。 5

方法指导:在运用焓变与化学键之间的 关系分析问题时,不但要注意物质中 化学键断裂与形成的种类,还要正确 分析化学键断裂与形成的个数。
23
(考查盖斯定律与反应热的计算) (2011· 海南卷)已知:2Zn(s)+O2(g)===2ZnO(s) ΔH=-701.0 kJ· mol
-1 -1
2Hg(l)+O2(g)===2HgO(s) ΔH=-181.6 kJ· mol A.+519.4 kJ· mol C.-259.7 kJ· mol
基础知识回顾 1.反应热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 。 或吸收的热量,恒压恒温条件下的反应 ΔH ,常用单位 焓变 ,符号为 热又称 是 mol-1 kJ·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是由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当物质 吸收 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 学键要 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 学键要放出能量。
21
(考查键能与焓变的关系)(2011· 重庆卷)SF6 是一种优良 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 S—F 键。已知:1 mol S(s) 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 280 kJ,断裂 1 mol F—F、S—F 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 160 kJ、330 kJ,则 S(s)+3F2(g)=== SF6(g)的反应热 ΔH 为( A.-1780 kJ· mol C.-450 kJ· mol
1
热点知识剖析 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化学反应与 能量的知识也是高考中所考查的热点,常以 能源问题为切入点,从不同角度考查化学反 应与能量的基础知识。这部分知识常与化学 平衡、物质结构、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点结合 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中, 要能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类型 和定量表示方法等,熟练运用热反应方程式、 盖斯定律等知识分析问题,并注意总结这部 2 分知识与其他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
18
(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 问题)燃烧ag乙醇(液态),生成二氧化碳 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经测定 ,ag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在标准状 况下能生成氢气5.6L,则乙醇燃烧的热化 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C
19
A.C2H5OH(l)+3O2(g) ΔH=+2Q B.C2H5OH(l)+3O2(g) ΔH=-Q/2
重点知识归纳 1.反应热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 同温度时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叫化学反应 的反应热。在恒温恒压条件下产生的反 应热又称反应的“焓变”。符号用ΔH表 示,单位常采用kJ· mol-1。放热反应, ΔH<0;吸热反应,ΔH>0。
7
(1)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①利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键能进行计算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化学键的 断裂和形成。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 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 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反应热与 键能的关系如下: 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8
②利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进行计算
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不同的物质不但组 成和结构不同,而且所包含的能量也不同。反 应热可根据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 的相对大小进行计算,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 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为放热反应,当反应 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为吸热 反应。即: 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1 2H2(g)+O2(g)ΔH′=-a 2 a
kJ· mol-1,H2
(g)+
2
O2(g)
H2O(l)
12
ΔH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kJ· mol-1。
2.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对比:
化学反应方程式
意义 表明化学反应中物 质变化 既表示微粒个数又 表示该物质的物质 的量,一般为正整 数 不用标明 不用标明
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相 反,故A错;反应速率与反应是吸热还是 放热没有必然的联系,故B错;C是盖斯定 律的重要应用,正确;只要反应物和生成 物不变,则ΔH就不变,故D错。
17
方法指导:要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 化的本质和概念,并学会分析和判 断具体的问题。
4.不管反应是分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 其总的热效应是 相同 的。或者说,化学反应 的焓变只与反应的 和 有关,而与反 始态 终态 应的 途径 无关,这就是盖斯定律。若反应A→B, A→C,C→B的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 ΔH3,利用盖斯定律,ΔH1、ΔH2、ΔH3的 关系可表示为ΔH1=ΔH2+ΔH3,如果A→C的 反应很难发生,可利用ΔH2=ΔH1-ΔH3间接 地计算其反应热。 6
-1
则反应 Zn(s)+HgO(s)===ZnO(s)+Hg(l)的 ΔH 为( B.+259.7 kJ· mol D.-519.4 kJ· mol
-1 -1 -1
)
24
反应的焓值由盖斯定律直接求出。 答案:C
25
-1 -1
) B.-1220 kJ· mol D.+430 kJ· mol
-1 -1
22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 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为 280 kJ+3×160 kJ=760 kJ,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时放 出的热量为 6×330 kJ=1980 kJ,故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1980 kJ-760 kJ=1220 kJ,其反应热为-1220 kJ· mol 1。
3.盖斯定律 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 ,其总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即反应的焓 变只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 应途径无关。通俗地说,相关热化学方 程式之间可以“加减”,随之反应热ΔH 也相应地“加减”。即在如下图所示的变 化过程中,存在以下的关系: ΔH=ΔH1+ΔH2+ΔH3
15
(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 念)(2010·山东卷)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 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 应速率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 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 16 照和点燃条件的ΔH不同
2CO2(g)+3H2O(l) 2CO2(g)+3H2O(l)
C.1/2C2H5OH(l)+3/2O2(g) CO2(g)+3/2 H2O(l) ΔH=-Q
D.C2H5OH(l)+3O2(g)
ΔH=-2Q
2CO2(g)+3H2O(g)
20
从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可知,2 mol 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1mol氢气,标准 状况下生成5.6L氢气需要乙醇为0.5mol,即 0.5mol乙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选项 A和选项B的焓变与方程式不对应,选项D生 成物水的状态标错。 方法指导: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运 用热反应方程式分析问题,是高考中的一个 重要考点,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是解决 这类问题的关键。
9
(2)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区别 类型 反应 特征 形成 原因
与化学 键强弱 的关系 焓变的 大小 放热反应 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 (使环境温度升高)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 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化学键断裂时 吸收的总能量小于生 成物化学键形成时释 放的总能量 ΔH<0 吸热反应 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 (使环境温度降低)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 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化学键断裂时 吸收的总能量大于生 成物化学键形成时释 放的总能量 ΔH>0
10
续表
区别 类型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图示
实例
①氢氧化钡晶体与氯 ①燃烧反应;②活泼金 化铵晶体的反应;②以 属跟酸反应;③酸碱中 C、H2、CO为还原剂 和反应 的许多氧化还原反应; ③多数分解反应 11
(3)如果一个反应的焓变 ΔH=a kJ· mol-1 ,则 其逆反应的ΔH′=-akJ· mol-1。例 如:2H2(g)+O2(g) 2H2O(l)ΔH=akJ· mol-1,2H2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