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设计作业
安装反应釜工程技术方案

安装反应釜工程技术方案反应釜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设备,主要用于化学反应、合成、蒸馏、脱水、结晶等工艺。
其安装工程技术方案包括反应釜的选型和设计、基础施工、设备安装、管道连接、电气接线、系统调试等内容。
本文将针对反应釜的安装工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反应釜选型和设计1. 反应釜选型在选型时,需根据化工生产的具体工艺要求,考虑反应釜的材质、容积、工作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通常选用不锈钢、碳钢或玻璃钢等材质的反应釜,容积根据工艺需要确定,工作温度和压力则需满足物料反应的要求。
2. 反应釜设计针对不同的工艺需求,反应釜的设计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设计时需考虑反应釜的结构、加热方式、搅拌方式、出料方式等因素,确保满足工艺流程的需求。
三、基础施工1. 地基处理在进行基础施工前,需对场地进行认真的勘测和设计,确保地基的承载能力符合反应釜安装的要求。
若地基不稳定或承载能力不足,需对地基进行处理,如填土、加固等措施。
2. 基础建设基础施工包括基础开挖、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等工序。
在施工中,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基础的平整、坚固。
四、设备安装1. 设备运输在进行设备安装前,需将反应釜运至工地。
运输过程中需确保安全,避免发生碰撞或损坏。
2. 安装作业设备安装涉及吊装、定位、调整等工序。
在进行安装作业时,需配备专业的吊装设备和人员,保证操作安全、准确。
五、管道连接1. 管道设计在进行管道连接前,需根据工艺要求设计好管道布局,包括进料管、出料管、蒸汽管、冷却水管等。
2. 管道安装管道连接需要进行切割、翻边、对接、焊接等操作。
在进行焊接时,需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六、电气接线1. 电气设计根据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控制要求,进行电气设计,包括布线、开关箱安装、控制柜接线等。
2. 电气安装在进行电气安装时,需确保配电设备、电缆、接插件等设备齐全,接线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防护措施。
七、系统调试1. 设备检查在进行系统调试前,需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试运转,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中规定的几种受限空间情形外,还有哪些作业应该参照受限空间作业进行管理?

除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中规定的几种受限空间情形外,还有哪些作业应该参照受限空间作业进行管理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规定了进入或探入反应器、塔、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以及地下室、窨井、坑(池)、管沟或其他封闭、半封闭场所作业属于受限空间作业。
除此之外,至少还有以下常见的在狭窄区域内开展的作业可参照受限空间作业管理:(1)清除、清理作业,如进入污水井进行疏通,进入污水池、发酵池进行清污作业;(2)设备设施的安装、更换、维修等作业,如进入地下管沟敷设线缆、进入污水调节池、阀门井更换、调节设备等;(3)涂装、防腐、防水、焊接等作业,如在料仓内进行焊接作业等;(4)巡查、检修等作业,如进入检查井、热力管沟进行巡检、开关阀门、检维修作业等;(5)反应釜(容器)清理作业,如人员从反应釜(容器)人孔将胳膊探入釜内,进行擦拭或清理的作业;(6)在生产装置区、罐区等危险场所动土时,遇有埋设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管线、窨井等可能引起燃烧、爆炸、中毒、窒息危险,且挖掘深度超过1.2m时的作业;(7)可能产生高毒、剧毒且通风不良,需设置局部通风的地下室等场所进行检查、操作、维修及应急救援作业。
【案例】2018年5月3日,某医药化工公司加氢车间1号氢化釜撤催化剂过程中,发生釜内闪爆,导致1人死亡。
现场视频显示,该人员从已打开的反应釜人孔处将胳膊探入釜内,进行擦拭或清理作业,突然发生闪爆。
该作业为典型的“探入”受限空间作业,整个身体只有胳膊的一部分探入受限空间内,但不幸的是釜内闪爆,该人员被炸飞。
类似作业是人员不进入受限空间的作业,故对风险分析与管控措施极易被忽视,企业务必高度重视类似受限空间作业。
【案例】2019年4月15日,某制药有限公司在地下室管道改造作业过程中,违规进行动火作业,且未按照受限空间作业进行管理。
作业过程中,电焊或切割产生的焊渣或火花引燃现场堆放的冷媒增效剂,瞬间产生爆燃,放出大量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造成现场施工和监护人员15人中毒窒息死亡。
反应釜的安全知识(二篇)

反应釜的安全知识反应釜普遍应用于石泊化工、橡胶、农药、燃料、医药等工业,用来完成化工工艺过程的反应。
反应釜内进行化学反应的种类很多,操作条件差异很大,物料的聚集状态也各不一样。
反应釜具有如下的特点:操作灵活方便。
可以按工艺要求进行间歇式、半间歇式及连续操作;温度易于控制。
根据生产需要,可以控制生产的时间,易于控制反应速率。
由于工艺条件,介质不同,反应釜的材料选择及结构也不一样,但基本组成是相同的,它包括釜体、工艺接管、传动装置等。
这里主要介绍机械釜式反应器的结构。
机械搅拌式反应器适用于各种物性和各种操作条件的反应过程,在工业生产工应用非常广泛。
搅拌反应器由搅拌器和搅拌机两大部分组成。
搅拌容器包括筒体、换热元件及内构件。
一、搅拌容器搅拌容器的作用是为物料反应提供合适的空间。
搅拌容器的筒体基本上是圆筒,封头常采用椭圆形封头、锥形封头和平盖,其中椭圆形封头应用最广。
根据工艺需要,容器上装有各种接管,以满足进料、出料、排气等要求。
设置外加套或内盘管,以便于加热物料或取走反应热。
上封头焊有凸缘法兰,用于搅拌容器与机架的连接。
容器上还设置有温度、压力传感器,测量反应物的温度、压力、成分及其他参数。
支座选用时应考虑容器的大小和安装位置,小型的反应器一般用悬挂式支座,大型的用裙式支座或支承式支座。
二、反应釜的传热元件反应釜的传热元件可以维持反应的最佳温度,反应釜设置夹套的换热面积能满足传热要求时,优先采用夹套,这样可减少容器内构件,便于清洗,不占用有效容积。
常用的换热元件有夹套和内盘管。
三、反应釜的夹套结构反应釜的夹套是在容器的外侧,用焊接或法兰连接的方式装设各种形状的钢结构,使其与容器外壁形成密闭的空间。
在此空间内通人加热或冷却介质,可加热或冷却容器内的物料。
反应釜夹套的主要结构型式有:整体夹套、型钢夹套、半圆管夹套和蜂窝夹套等。
二、反应釜的检查维护要点一、反应釜的检查维护要点如下:1、反应釜在运行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禁止超温、超压。
工业反应釜操作安全作业指引

工业反应釜操作安全作业指引关键信息项:1、反应釜设备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2、操作人员资质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3、操作前准备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4、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5、异常情况处理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6、操作后的清理与维护:____________________11 目的本协议旨在规范工业反应釜的操作流程,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以及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事故发生。
11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引适用于所有使用工业反应釜进行生产作业的相关人员。
12 反应釜设备信息反应釜的规格、型号、材质、设计压力、设计温度等详细技术参数应明确记录。
121 反应釜的配套设备,如搅拌装置、加热冷却系统、安全阀、压力表等,其规格型号和性能参数也需详细登记。
13 操作人员资质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反应釜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13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化学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132 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方可进行操作。
14 操作前准备工作141 检查反应釜及其配套设备是否完好,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密封是否良好。
142 确认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装置是否在校验有效期内,且工作正常。
143 检查反应物料的种类、数量、纯度等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144 对反应釜进行清洗、消毒,确保内部无杂质残留。
145 根据工艺要求,设置好反应釜的温度、压力、搅拌速度等参数。
15 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51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等。
152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加料,避免加料顺序错误或加料速度过快。
153 控制反应温度和压力,不得超过设备的设计范围。
154 密切观察反应釜内的反应情况,如物料状态、温度变化、压力变化等,如有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
反应釜作业安全风险评估分析(JHA)记录表

严格操作规程、加强检查
1
5
5
可接受
执行操作规程、加强检查
7、生产过程中因升温过急或阀门关闭不严漏入釜内溶剂,或补二甲苯过快过急,或者卧冷堵塞
烫伤、火灾、爆炸、财产损失
严格操作规程、加强检查
1
5
5
可接受
执行操作规程、加强检查
设备损坏
严格操作规程、加强检查
1
1
1
可忽略
保存记录
3、超压
设备损坏、爆炸事故
严格操作规程、加强检查
1
5
5
可接受
定期检查
4、排空管堵塞
产生压力、发生爆炸
加强检查
1
5
5
可接受
定期检查
5、原材料管道跑冒滴漏
发生火灾、财产损失
严格操作规程、加强检查
1
5
5
可接受
定期检查
2
作业前准备
1、个人防护品(防毒口罩)不佩戴
严格操作规程、加强检查
1
5
5
可接受
制定操作规程、加强检查
4、生产过程动火作业违章
人员伤害、设备损坏
严格操作规程、加强检查
3
5
15
重大
制定操作规程、加强检查
5、投料过程中原材料水分过高反应釜沸锅
烫伤、火灾、爆炸、财产损失
严格操作规程、加强检查
1
5
5
可接受
加强原材料质量把关严格操作规程、加强检查
6、反应过程中因瞬间停电、停水造成沸锅
人员伤害
严格制度管理
1
3
3
可忽略保Βιβλιοθήκη 记录2、静电释放、线路不完好
反应釜设备操作规程

反应釜设备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设备操作,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防止发生安全事故;2.适用范围适用于搪玻璃容器的操作使用的指导;3.权责3.1 生产部:负责管理和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进行本机组的操作,并对其工作过程进行监控与考核;操作人员:3.1.1严格按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作业与监控,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杜绝安全事故;3.1.2发现故障时应及时报告设备组,不得私自进行维修和拆卸;3.1.3每班操作人员下班前,全面进行清洁清扫工作,并严格按规定要求进行交接班;3.1.4班长:做好机组故障的汇报及改进建议的申报;3.2设备组:负责编制设备安全操作规范,并负责对设备进行维修;3.4品质部:负责联系外部机构对公司所使用特种设备定期进行安全检测;4.工作程序4.1作业前准备4.1.1.准备必要的开车工具,如扳手、管钳等;4.1.2.确保减速机、机座轴承、釜用机封油盒内不缺油;4.1.3.确认传动部分完好后,点动电机,检查搅拌轴是否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严禁反转;4.1.4检查釜内无有异物,釜壁、搅拌桨无生锈的现象;蒸汽管无漏气现象;检查结晶釜底阀已关死无漏液现象;检查加料管是否堵死4.2开机4.2.1按反应釜作业指导书要求,启动搅拌电机至工艺要求频率运行;4.2.2反应釜在运行中要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执行,严禁超温运行,防止产品粒度异常,同时防止因超温等异常情况。
4.2.3设备升温或降温时,操作动作一定要平稳,以避免温差应力和压力应力突然叠加,使设备产生变形或受损;4.2.4.严格执行交接班管理制度,把设备运行与完好情况列入交接班,杜绝因交接班不清而出现异常情况和设备事故。
4.3停车:按工艺操作规程处理完反应釜物料后,缓慢调整搅拌电机变频器频率至0HZ,然后切断电机电源。
并检查、清洗或吹扫相关管线与设备,按工艺操作规程确认合格后准备下一循环的操作。
4.4注意事项:4.4.1加料时不应有任何坚硬物体掉入搪玻璃容器内,避免砸伤容器内壁;4.4.2应避免空罐加热料和热罐加冷料,进入搪瓷缸内的物料与搪瓷缸体温差不能超过20℃;4.4.3在搪玻璃设备附近进行施工和焊接时,应注意把罐口盖住,硬物或焊渣损坏搪玻璃层。
反应釜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反应釜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反应釜的基本结构及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2. 学生掌握反应釜机械设计中涉及的关键参数和计算方法;3. 学生了解反应釜设计中应考虑的安全、经济和环保因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CAD软件进行反应釜的初步设计;2. 学生能运用相关公式对反应釜的力学性能进行计算和校核;3. 学生能撰写反应釜机械设计的报告,并进行简单的技术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提高对工程设计的敬畏心;2. 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及化工行业的兴趣,树立职业规划意识;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合作共赢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年级专业课,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工程设计。
学生特点分析:高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践能力,但需进一步培养工程设计思维和实际操作技能。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引导学生关注行业动态,提高对新技术、新方法的敏感度;3. 加强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反应釜结构及工作原理:讲解反应釜的基本结构、各部分功能及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3章;2. 反应釜设计参数:介绍反应釜设计中涉及的关键参数,如直径、高度、材料选择等,并进行参数计算,对应教材第4章;3. 反应釜力学性能计算:讲解反应釜的力学性能计算方法,包括应力、应变、强度等,对应教材第5章;4. 反应釜设计软件应用:教授CAD软件在反应釜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对应教材第6章;5. 反应釜安全、经济与环保设计:分析反应釜设计中应考虑的安全、经济和环保因素,提出优化设计方案,对应教材第7章;6. 反应釜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典型反应釜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工程设计过程,对应教材第8章;7. 反应釜设计报告撰写:指导学生撰写反应釜设计报告,并进行技术交流,对应教材第9章。
反应釜吊装方案

反应釜吊装方案1. 引言反应釜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设备之一,通常需要吊装到指定的位置上。
反应釜吊装方案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吊装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
本文将针对反应釜吊装方案进行详细讨论,包括吊装设备的选择、吊装工艺的设计和相关安全措施的考虑。
2. 吊装设备选择在选择吊装设备时,需要根据反应釜的尺寸、重量以及吊装距离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常见的吊装设备包括起重机、吊车和吊索等。
•起重机:起重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型号和工作原理,如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等。
起重机具有承载能力强、操作灵活的特点,适用于大型反应釜的吊装。
•吊车:吊车在吊装过程中可以移动,适用于较大范围的吊装操作,特别适合室外场地的吊装作业。
•吊索:吊索是通过绳索或钢丝绳等进行吊装的一种简单且成本较低的方式,适用于小型反应釜的吊装。
因此,在选择吊装设备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吊装过程安全可靠。
3. 吊装工艺设计3.1 准备工作在吊装反应釜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 检查吊装设备的完好性,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
- 制定详细的操作计划,并明确各个操作步骤的职责和要求。
- 检查吊装现场的环境和道路状况,确保吊装过程的安全。
- 确定吊装点的位置,并做好标识和标记。
3.2 吊装过程反应釜吊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安全起重量的计算:根据反应釜的重量和尺寸,计算吊装设备的最大起重量,并确保吊装设备的额定起重量大于反应釜的重量。
- 吊装点的选择:根据反应釜的结构特点和重心位置,合理选择吊装点,以避免在吊装过程中产生不均衡荷载。
- 校正和调整:吊装反应釜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校正和调整,确保反应釜的位置和水平度。
- 缓慢下降:反应釜下降时需要保持缓慢的速度,以防止损坏设备或发生意外。
4. 安全措施考虑在进行反应釜吊装时,需要考虑以下安全措施: - 安全防护设施:在吊装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工人和周围行人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釜设计作业————————————————————————————————作者:————————————————————————————————日期:1.1工艺条件一、设计任务某工段需要每天生产8吨乙酸丁酯。
以乙酸和丁醇为原料,要求乙酸的转化率大于等于50%.其中原料中乙酸的浓度。
设计一反应器以达到要求。
某工段需要每天生产8吨乙酸丁酯。
以乙酸和丁醇为原料,要求乙酸的转化率大于等于50%.其中原料中乙酸的浓度l/L 0.00175km o A0=C 。
设计一反应器以达到要求。
二、确定反应器及各种条件选用连续釜式反应器,取6.0Af =X ,查资料得:可取反应温度为100℃,反应动力学方程为)min)7.4L/(kmol 1( C 2A ⋅==k k r A (A 为乙酸)搅拌釜内的操作压力为MPa 1.0p cr =;夹套内为冷却水,入口温度为30℃,出口温度为40℃,工作压力MPa 2.0'p cr =;反应方程为:O H OOCCH CH CH CH CH OH CH CH CH CH COOH CH 23222322233+→+1.体积由于该反应为液相反应,物料的密度变化很小,故可近似认为是恒容过程。
原料处理量:45.66L/m in 2739.6L/h 0.0017510.6111624108Q 30==⨯⨯⨯⨯=反应器出料口物料浓度km ol/L 000875.0)5.01(00175.0-1Af A0A =-⨯==)(X C C 反应釜内的反应速率:kmol/L 10332.1000875.04.17522A A -⨯=⨯==kC r 空时:min 69.6510332.15.000175.0/Q V 5A Af A0A A A00r =⨯⨯==-==-r X C r C C τ 理论体积:L 300069.6566.45Q V 0r =⨯==τ 取装填系数为0.75,则反应釜的实际体积为:3r m 4L 400075.030000.75V V ====1.2釜体设计1.2.1釜体材料的选择16MnR 它属于强度用钢,是345MPa 级的低合金钢,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焊接性能、工艺性能极低温冲击韧性。
中低温时机械性能均优于Q235-A 、15、20等碳素钢,使用温度在-40~475℃的场合,在石油化工设备、锅炉、压力容器中广泛使用。
鉴于16MnR 能够满足材料的使用性能、工艺性能和经济性能,并且适合本次设备设计,所以本次设计釜体的材料选用16MnR 。
1.2.2釜体结构型式的选择筒体:圆柱形罐底的结构形状:椭圆形 顶盖的结构形状:椭圆形 顶盖连接方法:可拆 换热器形式:U 形夹套 1.2.3釜体直径及高度计算 ⑴釜体直径的计算根据实践经验,集中反应釜的H/D i 如表3-1所示。
表1-1 反应釜的H/D i 值种类 釜内物料类型 H/D i 一般反应釜 液—液相或液—固相物料1~1.3 气—液相物料 1~2 发酵罐类 气—液相物料1.7~2.5在确定反应釜直径及高度时,还根据反应釜操作时所允许的装料程度—装料系数η等予以综合考虑,通常装料系数η可取0.6~0.85;如果物料在反应过程中产生泡沫或成沸腾状态,应取较低值,一般为0.6~0.7;若反应状态平稳,可取0.8~0.85(物料粘度大时,可取最大值)。
因此,釜体容积V 与操作容积V 0应有如下关系:V r =η V 工程实际中,要合理选用装料系数,以尽量提高设备利用率。
对于直立反应釜来说,釜体容积通常是指圆柱形筒体及下封头所包含的容积之和,根据釜体容积V 和物料性质,选定H/D i 值,估算筒体内径Di 。
V =)D H(D 4H D 4i3i2i ππ=33i3.141.244)D H (4V ⨯⨯==πi D 可得 D i =1620m m式中:V —釜体容积,m³(本次设计的釜体容积为4m³);H —筒体高度,m; D i —筒体内径,m ;H/Di 由表1.1得,并根据实际情况取H/D i =1.2。
将计算结果圆整为标准直径,的D i =1600mm 。
⑵釜体高度的计算对于直立式反应釜,其圆柱部分筒体的高度H 。
=H 1V V V h-H=mm V V V h 1687010.2617.041=-=-式中:V —釜体容积,m³(本次设计的釜体容积为4m³);Vh —下封头所包含的容积,V h =0.617m³;可从标准查得。
V1—筒体每一米高的容积,V1=0.950m³;可从标准查得。
⑶H/D i 校核:15.116001687==i D H 所以合格 V 1 =H D 42i π=3.14⨯1.6⨯1.6⨯1.7=3.416 m³V= V 1 + Vh =3.416 + 0.617 = 4.033 > 4 m³ 所以釜体容积合理 ⑷釜体的装料量η—装料系数且η取0.7; V—釜体容积; Vr = η ⨯ V = 4.03 ⨯ 0.7 = 2.821 m³1.2.4釜体厚度计算由于釜内承受1.0Mpa 压力,而夹套承受0.5Mpa 压力,所以筒体的厚度有以下几种情况:1. 只受1.0Mpa 内压1) 确定壁厚2) 因为c P = 1.1P w = 1.1 ⨯ 1.0 = 1.1Mpa[]ctic e P D P 5.02-=φσδ []mm P D P c ti c e 1.61.185.017026.11.12=-⨯⨯⨯=-=φσδ C=C1+C2=0.6+1.5=2.1 mmmm C e n 2.81.21.6=+=+=δδ将计算结果圆整,取mm n 2.8=δc P —设计压力; i D —筒体内径;n δ—名义厚度;e δ—有效厚度;3) 验算最小壁厚min δ对于压力较低的容器,按强度计算出来的壁厚很薄,往往会给制造和运输、吊装带来困难,为此对壳体元件规定了不包括腐蚀裕量的最小厚度min δ。
对于碳素钢、低合金钢制的容器,min δ不小于3mm;对于高合金钢min δ不小于2mm 。
mm C 1.51.2332min =+=+=δ将计算结果圆整,取mm 6min =δ而min δδ>n所以,取壁厚mm n 10=δ。
4) 校核水压试验强度因为c P = 1.1Pw = 1.1 ⨯ 1.0 = 1.1MpaPT =1.25P C[][]MPa t375.11701701.125.1=⨯⨯=σσMPa D P e e i T 01.1810061.02)0061.06.1(375.12)(=⨯+⨯=+=δδσ0.9MPa s 925.26317085.09.0=⨯⨯=φσ显然s φσσ9.0<,故水压试验强度足够。
c P —设计压力;T P —实验压力;σ—计算应力;s σ—屈服应力;φ—焊接接头系数;1.2.5封头的选型尺寸确定 1.2.5.1封头的选型椭圆形封头,如图3-2所示,是由半个椭球面和一个短圆筒组成,由于封头的椭球部分经线曲率变化平滑连续,故应力分布比较均匀,且椭圆形封头深度较半球形封头小得多,易于冲压和成型,是目前中、低压容器中应用较多的封头之一。
受内压椭圆形通体封头中的应力,包括由内压引起的薄膜应力和封头与圆筒连接处不连续应力,都与椭圆封头长轴与短轴的比例有关。
目前,工程上一般都采用限制椭圆形封头最小厚度的方法,如GB 150规定标准椭圆封头的有效厚度应不小于封头内直径的0.15%,非标准椭圆形封头的有效厚度应不小于0.30%。
图 2-1 椭圆形封头示意图 Fig 2-1 Elliptical hea d Map1.2.5.2封头的厚度计算1. 上封头厚度的计算1)确定壁厚釜体的上封头只承受0.5MPa 的内压时。
因为c P = 1.1Pw = 1.1 ⨯ 1.0 = 1.1M pa[]mm P D P ctic e 1.61.15.085.017026.11.15.02=⨯-⨯⨯⨯=-=φσδC =C1+C2=0.6+1.5=2.1 mmmm C e n 2.81.21.6=+=+=δδ将计算结果圆整,取mm n 10=δ 2)验算最小壁厚min δ对于压力较低的容器,按强度计算出来的壁厚很薄,往往会给制造和运输、吊装带来困难,为此对壳体元件规定了不包括腐蚀裕量的最小厚度min δ。
对于碳素钢、低合金钢制的容器,min δ不小于3mm;对于高合金钢字母不小于2mm 。
mm C 1.51.2332min =+=+=δ将计算结果圆整,取mm 6min =δ而min δδ>n所以,取壁厚mm n 10=δ。
3)校核水压试验强度P T =1.25P C[][]MPa t375.11701701.125.1=⨯⨯=σσ MPa D P e e i T 01.1810061.02)0061.06.1(375.12)(=⨯+⨯=+=δδσ0.9MPa s 925.26317085.09.0=⨯⨯=φσ显然s φσσ9.0<,故水压试验强度足够。
所以,上封头厚度mm n 10=δ。
2.下封头厚度的计算1)当只受0.5MP a内压时与上封头相同。
2)当只承受外压时与筒体厚度计算方法相同。
3)当同时承受内压和外压时与筒体厚度计算方法相同。
所以,封头厚度取mm n 10=δc P —设计压力;T P —实验压力;σ—计算应力;i D —筒体内径;n δ—名义厚度;e δ—有效厚度1.3反应釜的搅拌装置 1.3.1搅拌器的类型及选择由于桨式混合设备结构简单、混合性能好、能耗低、装料系数较大、同时所占用空间及作业面积小、操作维修方便,而且应用很广泛。
由条件可知,搅拌轴的转速是60r/min ,参照搅拌器形式及其参数选取浆式搅拌器。
此次设计的基本条件,本次设计选用桨式搅拌器作为反应釜的搅拌装置。
选用平直叶轮,如图2-3所示。
图 2-3 平直叶轮-搅拌器结构示意图Fig 2-3 Stra ight imp eller - blen der structu re diagram搅拌器的基本尺寸满足:d j =(0.2-0.8)D i ; b =(0.1-0.25)d j ; h=(0.2-1)d j ;其中: d j —表示搅拌器外径,mm ; b —表示桨叶的高度,mm ;h—表示桨叶离封头端部的距离,mm ; D i —表示反应釜内筒的内径,mm 。
已知反应釜内筒直径为D i =1600mm 可求得d j =800mm ;h=400mm ; b =100mm 。
1.3.2搅拌功率的计算P 53d N N p e ρ=影响搅拌功率P 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种:1. 搅拌器的集合尺寸和转速:如叶轮的直径d 、叶宽b 、叶片倾角θ、转速N 、单个叶片数N p 和叶轮离罐底宽度e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