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师教程3

合集下载

网络工程师最新教程

网络工程师最新教程

网络工程师最新教程网络工程师是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职业,他们负责设计、构建和维护企业或组织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网络工程师需要了解网络原理、协议和安全,同时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工程师需要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

下面是网络工程师最新教程的一些主题,供参考。

1. 5G网络技术随着5G技术的推出,网络工程师需要了解5G的特点、功能和应用。

他们需要了解5G网络体系结构、无线接入技术、网络切片等。

这个主题将教你如何设计和部署5G网络,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2. 软件定义网络(SDN)软件定义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架构,它将网络控制平面和数据转发平面分离。

网络工程师需要了解SDN的基本概念、架构和协议。

他们还需要了解SDN控制器和交换机的配置和管理。

3. 虚拟化和云计算虚拟化和云计算已经成为现代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工程师需要了解虚拟化的原理、技术和应用,以及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架构。

他们还需要了解如何在虚拟化和云计算环境中构建和管理网络。

4.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网络工程师必备的技能。

他们需要了解网络攻击和防御的基本原理,以及常见的网络安全漏洞和威胁。

网络工程师还需要了解网络安全策略和技术,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虚拟专用网络。

5. IPv6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间和更好的安全性。

网络工程师需要了解IPv6的基本概念、地址分配和转换技术。

他们还需要了解如何在IPv6网络中进行路由和配置。

6. 无线局域网(Wi-Fi)技术Wi-Fi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工程师需要了解Wi-Fi的工作原理、安全性和性能优化。

他们还需要了解无线网络规划和部署的最佳实践。

7. 网络监控和故障排除网络工程师需要具备监控和故障排除网络的能力。

他们需要掌握网络管理工具的使用,如网络分析仪、流量分析器和日志分析器。

他们还需要学习如何识别和解决网络故障,以确保网络的可用性和性能。

网络工程师第三章

网络工程师第三章

3.1 有线局域网拓扑结构
拓扑(Topology)结构是将各种物体的位置表示成抽象 位置。在网络中,拓扑结构形象地描述了网络的安排和配 置,包括各种节点和节点的相互关系。网络中的计算机等 设备要实现互连,就需要以一定的结构方式进行连接,这 种连接方式就叫做“网络拓扑结构”,通俗地讲就是这些 网络设备如何连接在一起的。 从拓扑学的观点来看,局域网可以看成是由一组节点和 链路组成的网络。而网络中节点和链路的几何位置排列就 是我们所要讨论的局域网拓扑结构。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决 定了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和数据传输方法,一旦选定一种局 域网的拓扑结构 ,则同时需要选择一种适合于该拓扑结构 的局域网工作方法和信息的传输方式。另外,拓扑结构又 与所采用的局域网技术和实现方式有关。目前,局域网的 拓朴结构主要有:星型、环型、总线型、树型、网状型和 混合型等几种。其中前3种是广泛应用的网络拓扑结构单 元,实际的企业网络拓扑结构基本上是这3种网络结构单 元混合组成的 。
2.令牌总线工作原理 令牌总线媒体访问控制是将局域网物理总线的站点构成 一个逻辑环,每一个站点都在一个有序的序列中被指定一 个逻辑位置,序列中最后一个站点的后面又跟着第一个站 点。每个站点都知道在它之前的前趋站和在它之后的的后 继站垢标识。为了保证逻辑闭合环路的形成,每个节点都 动态地维护着一个连接表,该表记录着本节点在环路中的 前继、后继和本节点的地址,每个节点根据后继地址确定 下一站有令牌的节点。 3.令牌总线的主要优缺点 总线拓扑的优点与环型拓扑结构差不多,主要包括:(1) 网络结构简单,易于布线;(2)扩展较容易;(3)维护 容易这三个方面。同样,其缺点也是主要的。主要表现在: (1)传输速率低;(2)故障诊断困难;(3)故障隔离 比较困难;(4)网络效率和传输性能不高;(5)难以实 现大规模扩展等方面。 具体参见书中介绍。

2024版年度网络工程师教程pptx

2024版年度网络工程师教程pptx
IP Source Guard
通过配置IP Source Guard功能,可 以实现对IP源地址的合法性检查,防 止IP地址欺骗等安全问题。
22
05 网络安全防护与 故障排除
2024/2/3
23
防火墙技术原理及应用部署
2024/2/3
防火墙基本原理
介绍防火墙的定义、分类及工作原理,包括包过滤防火墙、代理 服务器防火墙等。
配置步骤
启用OSPF协议、指定路由器ID、将网络添加到 OSPF区域、配置OSPF相关参数等。
优缺点
支持大型网络、收敛速度快、可靠性高,但配置相 对复杂。
16
EIGRP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EIGRP协议概述
基于距离矢量和链路状态算法的结合, 具有快速收敛和较低的网络开销等特
点。
配置步骤
启用EIGRP协议、指定AS号、将网络 添加到EIGRP进程、配置EIGRP相关
CIDR提高了IP地址的利用率,减 少了路由表的条目数量,提高了 网络性能。
2024/2/3
11
IPv6下一代互联网协议
1 2
IPv6定义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版本,用于替代IPv4协 议,解决IPv4地址枯竭等问题。
IPv6特点
IPv6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间、更高的安全性、更好 的移动性和更高的传输效率等特点。
网络故障排查工具
详细讲解常用网络故障排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如ping、 tracert、netstat等命令行工具以及网络分析仪等图形化工具。
网络故障案例分析
分享实际环境中网络故障排查的案例,加深学员对网络故障排查方法 和工具使用的理解和掌握。
2024/2/3
27
06 服务器搭建管理 与维护优化

最新网络工程师教程(三)

最新网络工程师教程(三)
可用于组合由某些软件(如 Photoshop、 ImageReady 和 Flash 等)制作的图形、动画 和按钮
Page 14/23
Dreamweaver中的概念
静态网页
只能浏览,不能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交流互动
动态网页
网站页面随用户的输入而变化,能与客户端交流互动
本地站点
Web Web
上资源的一组规则 协议
Page 11/23
万维网2-2
Web 服务器处理请求并返回请求的页 面
HTTP 负责请求和响应
Web 服务器
客户端
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
Page 12/23
Web 相关术语
网站
万维网上相关网页的集合
网页
文件后缀名通常为*.html 或* .htm的页面
HTML
用于制作网页的超文本标记语言 (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
Page 13/23
关于Dreamweaver MX
一款用于设计、开发网站和 Web 应用程序的专 业HTML 编辑器
用户可以选择使用布局单元格或框架来设计页面 的布局
可用于创建文本、插入动态图像、提供网页超 链接、创建 Flash 文本和 Flash 按钮等
三种段落格式:段落、标题、和预先格式化的 常用的列表样式,如何为设置列表 表格可以装载数据,但是更多的是用表格做页面的布局 在标准视图下可以为网页插入普通表格 在布局视图下插入表格,分层处理布局表格的嵌套关系 HTML表格可以装载页面的各种元素,文字、图片、动包Y>括标题和其他说明信息。包括在 <HEAD>…</HEAD> 标签内

每日一学(网络工程师全教程以及技术经验)

每日一学(网络工程师全教程以及技术经验)

每日一学(网络工程师全教程以及技术经验)第一天:1:计算机的硬件构造。

计算机是由网络工程师教程5大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主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我们说的CPU(中央处理器)。

主存储器就是属于内存硬盘CPU和主存储器加在一起就是主机。

输入设备就是键盘等能够输出设备就是能够将运算出来的结果表现出来的形式,例如显示器上显示的东东。

2:计算机软件系统是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组成系统软件就简单的说就是操作系统现在的window系列linux系列等等。

应用软件就是你用的例如QQ,游戏,等等。

我们不做系统开发所有对于系统软件的组成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只要知道就可以了。

第二天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简单说计算机只认识0和1也就是二进制数但是他们还有个正负之分,0就代表正数1就代表负数2进制简单点可以在计算器里计算,如果需要了解计算原理请百度计算机网络现在分为LAN局域网室内使用MAN城域网建筑物之间使用WAN广域网国内或国际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办公自动化电子数据交换远程教育电子银行证券和期货娱乐和在线游戏我国建成的四大互联网络1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2中国教育科研网3中国科学技术网4国家公用竞技信息通信网络第三天七层协议1:物理层使用比特作为单位,这个是最底层。

2:数据链路层使用帧作为单位建立线路维持线路3:网络层信息传输服务4:传输层很明显就是传送数据用的,它还可以控制流量5:会话层同步数据或者交换数据6:表示层可以加密压缩等7:应用层就是使用桌面了第四天几种商用网络体系结构SNA IBM公司推出的以大型主机为中心的集中式网络X.25CCITT的公用数据网NOVELL NETWARE NOVELL公司推出曾今称雄一时但是windowsNT出来就衰落了 。

“网络工程师”培训专用教程

“网络工程师”培训专用教程

目 录402.2.2 广域网边缘设备 (39)2.2.1 网络模型 (39)2.2 典型网络模型 (38)2.1 培训目标 (38)第二章 常见网络接口与线缆 (37)1.5 小结 (36)1.4.19 费用性能需求 (35)1.4.18 X.25 与 Frame-Relay 的比较 (34)1.4.17 专用线路协议 - PPP (33)1.4.16 专用线路协议 - HDLC (32)1.4.15 专用线路 (31)1.4.14 X.25 特性 (29)1.4.13 X.25 描述 (27)1.4.12 Frame-Relay 特性 (26)1.4.11 Frame-Relay 描述 (22)1.4.10 ISDN 简介 (21)1.4.9 Modem 拨号上网 (20)1.4.8 WAN 服务类型 (19)1.4.7 WAN 协议 (18)1.4.6 WAN 及其常用设备 (17)1.4.5 WAN 定义 (16)1.4.4 以太网原理简介 (15)1.4.3 常见网络拓扑结构 (14)1.4.2 LAN 及其常用设备 (13)1.4.1 LAN 定义 (13)1.4 局域网与广域网 (12)1.3.4 地址解析协议 ARP (11)1.3.3 ICMP 检测 (10)1.3.2 TCP/IP 网络层协议概揽 (9)1.3.1 TCP/IP 传输层协议概揽 (9)1.3 TCP/IP 协议简介 (8)1.2.5 数据的封装 (7)1.2.4 OSI 模型与TCP/IP 协议的对应关系 (5)1.2.3 网络设备在层次模型中所处的位置 (3)1.2.2 OSI 七层模型及其功能 (2)1.2.1 网络的演进 (2)1.2 网络的演进与层次模型 (1)1.1 培训目标 (1)第一章 网络基础知识....................................................目 录华为“网络工程师培训”专业教程I1014.9 虚拟网配置 (100)4.8 端口状态 (99)4.7 端口配置 (98)4.6 系统配置 (97)4.5 默认配置 (96)4.4 Quidway S3008 交换机 (95)4.3 Quidway S3016 交换机 (94)4.2 Quidway S2403 交换机 (93)4.1 培训目标 (93)第四章 LAN Switch 配置 (92)3.4 小结..........................................................913.3.3 生成树....................................................903.3.2 端口捆绑..................................................893.3.1 虚拟网....................................................893.3 以太网扩展功能..................................................883.2.9 全双工方式................................................873.2.8 半双工方式................................................863.2.7 两种交换方式...............................................853.2.6 以太网交换机...............................................843.2.5 以太网分段................................................833.2.4 广播......................................................823.2.3 以太网冲突域...............................................813.2.2 传统的共享式以太网.........................................803.2.1 原始的以太网系统...........................................803.2 以太网发展及原理 ...............................................793.1 培训目标 (79)第三章 以太网交换机基础 (78)2.5 本章重点 (77)2.4.6 宽带接入方式...............................................732.4.5 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672.4.4 V.35 接口规程..............................................572.4.3 V.24 接口规程..............................................562.4.2 窄带接入方式...............................................522.4.1 广域网的类型...............................................522.4 广域网.........................................................512.3.6 局域网小结................................................502.3.5 千兆以太网................................................492.3.4 快速以太网................................................442.3.3 10M 以太网................................................432.3.2 以太网的物理接口类型........................................412.3.1 常见局域网类型.............................................412.3 局域网.........................................................目 录华为“网络工程师培训”专业教程II1616.2.5 通过哑终端配置路由器 *.....................................1606.2.4 通过 Telnet 配置远端路由器...................................1596.2.3 通过 Telnet 配置同一局域网内的路由器..........................1556.2.2 通过拨号线路远程配置路由器.................................1496.2.1 通过 Console 配置路由器.....................................1486.2 配置路由器....................................................1476.1 培训目标......................................................147第六章 路由器配置简介.................................................1465.3 本章重点......................................................1455.1 小结.........................................................1435.1.2 语音特性.................................................1405.1.1 VPN 特性.................................................1385.2.4 QoS 特性.................................................1385.1 新功能软件特性.................................................1305.2.3 可管理性 *................................................1295.1.4 可靠性...................................................1275.1.3 安全性...................................................1265.1.2 路由协议.................................................1245.1.1 IP 服务特性...............................................1235.2.2 网络互联性...............................................1235.1 路由器的软件特性...............................................1225.2.4 Quidway 路由器产品系列.....................................1215.2.3 Quidway 路由器的软件结构 *..................................1205.2.2 路由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 .....................................1195.2.1 路由器与相关网络设备的比较.................................1155.2.2 路由器工作原理............................................1145.2.1 路由器的作用..............................................1135.2.1 路由器的概念及基本构成.....................................1135.2 路由器工作原理.................................................1125.1 培训目标......................................................112第五章 路由器基础及原理...............................................1114.19 本章重点.....................................................1104.18 小结.........................................................1094.17 软件升级管理..................................................1084.16 支持SNMP (107)4.15 用户管理 (106)4.14 端口状态 (105)4.13 Spanning Tree (104)4.12 Trunk 配置 (103)4.11 端口类型 (102)4.10 802.1q VLAN Tag header ..........................................目 录华为“网络工程师培训”专业教程III2167.3.8 带子网编址...............................................2157.3.7 无子网编址...............................................2147.3.6 主机地址.................................................2137.3.5 IP 地址辨别...............................................2127.3.4 IP 地址范围...............................................2117.3.3 IP 地址类型...............................................2107.3.2 IP 地址...................................................2097.3.1 IP 地址介绍...............................................2097.3 IP 地址基础和子网规划...........................................2077.2.9 协议层去封装..............................................2067.2.8 LAN 到 WAN 路由..........................................2057.2.7 LAN 到 LAN 路由..........................................2047.2.6 多协议共存特性............................................2037.2.5 网络层工作原理............................................2027.2.4 网络协议与路由协议........................................2017.2.3 网络协议编址..............................................2007.2.2 网络协议地址..............................................1997.2.1 网络层功能...............................................1997.2 网络层基础....................................................1987.1 培训目标......................................................198第七章 网络层基础及子网规划...........................................1976.8 本章重点 (196)6.7 小结.........................................................1956.6.4 Tracert 命令...............................................1946.6.3 Ping 命令 .................................................1936.6.2 调试命令.................................................1896.6.1 常用 Show 命令............................................1886.6 基本操作命令..................................................1866.5.2 通过 FTP 升级路由器 * (179)6.5.1 通过 Console 口升级路由器 (178)6.5 升级路由器 (177)6.4.2 忘记 Bootmenu 口令的处理 (175)6.4.1 忘记进入特权模式的口令的处理 (175)6.4 忘记口令的处理 (174)6.3.8 显示特性.................................................1736.3.7 编辑特性.................................................1726.3.6 历史命令.................................................1716.3.5 命令行错误信息............................................1686.3.4 在线帮助.................................................1676.3.3 特权用户模式..............................................1666.3.2 普通用户模式 .............................................1656.3.1 进入路由器配置界面........................................1646.3 路由器命令行介绍...............................................1626.2.6 通过 FTP 配置路由器 *.......................................目 录华为“网络工程师培训”专业教程IV2609.2.2 X.25 网络模型.............................................2599.2.1 X.25 概述 (259)9.2 X.25 协议及配置 (258)9.1.8 显示接口信息 (256)9.1.7 PPP 配置举例 (254)9.1.6 CHAP/PAP 配置命令 (253)9.1.5 PPP 基本配置命令 (252)9.1.4 PPP 协商流程 (251)9.1.3 PPP 协议栈 (250)9.1.2 PPP 的组成部分 (249)9.1.1 PPP 协议简介 (249)9.1 PPP 协议及配置 (249)第九章 常见广域网协议及配置...........................................2488.2.10 调试 SAP 服务信息.........................................2478.2.9 调试 RIP 路由信息..........................................2468.2.8 显示 IPX 流量统计信息......................................2458.2.7 显示 SAP 服务信息..........................................2448.2.6 显示 IPX 路由表............................................2438.2.5 显示 IPX 接口信息..........................................2428.2.4 监控 IPX 信息.............................................2418.2.3 IPX 配置举例..............................................2408.2.2 IPX 接口配置命令..........................................2398.2.1 IPX 全局配置命令..........................................2398.2 IPX 配置介绍...................................................2388.1.9 GNS -- 客户如何发现服务器...................................2378.1.8 SAP -- 服务广告............................................2368.1.7 RIP -- IPX 路由协议.........................................2358.1.6 IPX 封装格式..............................................2348.1.5 Novell IPX 地址............................................2338.1.4 IPX 基本特性..............................................2328.1.3 IPX 协议在路由器中的地位...................................2318.1.2 Novell IPX 协议栈..........................................2308.1.1 IPX 协议简介..............................................2308.1 协议介绍......................................................230第八章 IPX 协议及配置 (229)7.6 本章重点 (228)7.5 小结.........................................................2257.4.3 网络检测工具..............................................2247.4.2 静态域名解析..............................................2237.4.1 配置 IP 地址...............................................2237.4 IP 地址配置及检验...............................................2227.3.11 广播地址 (218)7.3.10 子网规划 (217)7.3.9 带子网编址举例............................................目 录华为“网络工程师培训”专业教程V31410.2.7 IGP 和 EGP ..............................................31310.2.6 自治系统................................................31210.2.5 路由优先级..............................................31110.2.4 路由权..................................................31010.2.3 对网络拓扑变化的适应性....................................30910.2.2 路由的分类..............................................30810.2.1 什么是路由..............................................30810.2 路由的基本概念及算法...........................................30710.1 培训目标 (307)第十章 路由协议 (306)9.4 本章重点 (305)9.3.20 帧中继小结..............................................3049.3.19 监视帧中继..............................................3039.3.18 显示帧中继接口...........................................3029.3.17 DLCI 使用 Inverse ARP ......................................3019.3.16 用于网络发现的 Inverse ARP ..................................3009.3.15 子接口配置举例*..........................................2989.3.14 带子接口的帧中继*........................................2969.3.13 子接口配置*..............................................2959.3.12 帧中继部分网状连接*.......................................2949.3.11 子接口*.................................................2929.3.10 帧中继 MAP 举例..........................................2919.3.9 非广播多点访问(NBMA )...................................2909.3.8 帧中继全网状连接..........................................2899.3.7 水平分割与帧中继..........................................2869.3.6 帧中继配置...............................................2859.3.5 Quidway 支持的 LMI 格式....................................2849.3.4 帧中继 DLCI 的分配.........................................2829.3.3 帧中继术语...............................................2819.3.2 帧中继协议栈..............................................2799.3.1 帧中继介绍...............................................2799.3 帧中继协议及配置...............................................2789.2.15 X.25 小结................................................2769.2.14 监控 X.25*...............................................2759.2.13 配置 X.25 交换*...........................................2749.2.12 X.25 参数配置举例.........................................2709.2.11 X.25 的分组层参数配置.....................................2689.2.10 X.25 配置举例............................................2679.2.9 X.25 地址映射.............................................2669.2.8 封装 X.25 和配置 X.121 地址..................................2659.2.7 X.25 的配置任务...........................................2649.2.6 X.25 的虚电路.............................................2639.2.5 公用分组交换网编号........................................2629.2.4 IP 包通过 X.25 网络传送......................................2619.2.3 X.25 协议分层结构..........................................目 录华为“网络工程师培训”专业教程VI36510.7.4 BGP 路由的传播...........................................36410.7.3 BGP 的适用范围...........................................36310.7.2 BGP 的特点..............................................36210.7.1 BGP 简介................................................36210.7 BGP 协议及配置...............................................36110.6.7 小结....................................................36010.6.6 调试和监控..............................................35910.6.5 OSPF 协议配置............................................35810.6.4 区域划分................................................35610.6.3 计算路由................................................35410.6.2 链路状态................................................35210.6.1 OSPF 协议概述............................................35210.6 OSPF 协议及配置...............................................35110.5.7 小结....................................................34910.5.6 IGRP 协议的监控和调试.....................................34810.5.5 引入其他协议路由.........................................34710.5.4 IGRP 的配置..............................................34510.5.3 综合路由权 ..............................................34310.5.2 稳定特性................................................34210.5.1 IGRP 简介...............................................34210.5 IGRP 协议及配置...............................................34110.4.9 小结....................................................34010.4.8 RIP 协议的 debug 信息......................................33910.4.7 显示路由表信息...........................................33810.4.6 显示 RIP 协议配置信息......................................33710.4.5 RIP 配置举例.............................................33510.4.4 RIP 协议配置.............................................33310.4.3 RIP 路由的更新...........................................33210.4.2 RIP 路由表的初始化........................................33110.4.1 RIP 协议概述.............................................33110.4 RIP 协议及配置................................................33010.3.5 小结....................................................32810.3.4 IP 路由配置任务...........................................32710.3.3 缺省路由的配置及举例......................................32610.3.2 静态路由配置举例.........................................32410.3.1 配置静态路由.............................................32410.3 路由的基本配置方法............................................32310.2.15 小结 ..................................................32210.2.14 解决路由环问题的几种方法.................................32110.2.13 计算到无穷..............................................31910.2.12 路由环路问题............................................31810.2.11 链路状态协议............................................31710.2.10 距离矢量协议............................................31610.2.9 距离矢量算法.............................................31510.2.8 按寻径算法划分路由协议....................................目 录华为“网络工程师培训”专业教程VII40912.3.4 从多点接收呼叫...........................................40812.3.3 从一个单点接收呼叫 (407)12.3.2 对多点的呼叫 (406)12.3.1 对单点的呼叫 (405)12.3 DDR 的基本配置 (404)12.2 DDR 简介 (403)12.1 培训目标 (403)第十二章 DDR 、ISDN 配置.............................................40211.9 本章重点.....................................................40011.8.2 组网需求与配置...........................................39911.8.1 组网图..................................................39911.8 防火墙配置举例................................................39811.7.4 日志功能................................................39611.7.3 时间段包过滤.............................................39511.7.2 防火墙的属性配置命令......................................39411.7.1 防火墙基本配置任务.......................................39411.7 防火墙基本配置任务列表.........................................39311.6.2 访问列表在接口生效的命令配置...............................39211.6.1 访问列表的生效...........................................39211.6 访问列表的生效................................................39111.5 多条规则的组合................................................39011.4.3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的举例....................................38611.4.2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命令................................38511.4.1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概况......................................38511.4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38411.3.2 标准访问控制列表的命令配置................................38311.3.1 标准访问控制列表概况......................................38311.3 标准访问控制列表..............................................37811.2.5 访问控制列表原理.........................................37711.2.4 地址列表的其他用途.......................................37511.2.3 访问控制列表.............................................37411.2.2 IP 包过滤技术介绍.........................................37311.2.1 网络安全技术介绍.........................................37311.2 网络安全技术..................................................37211.1 防火墙介绍...................................................372第十一章 防火墙及配置.................................................37110.10 本章重点....................................................37010.9 总结.........................................................36810.8.2 数据配置................................................36710.8.1 组网介绍 (367)10.8 配置实例.....................................................36610.7.5 小结....................................................目 录华为“网络工程师培训”专业教程VIII45813.5.1 组网图 (458)13.5 配置举例(一)................................................45713.4.4 设定判断主接口 down 和 up 的条件.............................45613.4.3 配置主备接口切换条件......................................45513.4.2 设定主接口使用的备份接口及优先级...........................45413.4.1 进入主接口配置模式.......................................45313.4 Quidway 备份中心的配置任务列表..................................45213.3 Quidway 备份中心的功能.........................................45113.2 什么是备份中心................................................45013.1 培训目标.. (450)第十三章 备份中心配置.................................................44912.13 本章重点....................................................44812.12.7 显示 ISDN 接口的类型.....................................44712.12.6 显示 ISDN 接口当前的状态..................................44612.12.5 显示要检查的被叫号码和子地址..............................44512.12.4 显示当前激活的呼叫信息...................................44412.12.3 ISDN 协议监控和维护......................................44312.12.2 设置模拟入呼叫..........................................44212.12.1 设置数字入呼叫..........................................44112.12 配置 ISDN 协议...............................................43912.11.6 配置通过 ISDN BRI 接口访问 Internet 实例......................43812.11.5 配置通过 ISDN BRI 接口访问 Internet ..........................43612.11.4 配置在 ISDN BRI 接口上运行 IPX 协议实例.....................43512.11.3 配置在 ISDN BRI 接口上运行 IPX 协议.........................43312.11.2 配置在 ISDN BRI 接口上运行 IP 协议实例 ......................43212.11.1 配置在 ISDN BRI 接口上运行 IP 协议..........................43112.11 配置 ISDN BRI 接口............................................42912.10.2 ISDN 的用户-网络接口规范..................................42812.10.1 ITU-T 的 ISDN 协议模型 (427)12.10 ISDN 技术概述................................................42512.9 DDR 监控和维护...............................................42412.8 Dialer 口介绍 *.................................................42312.7 配置 DDR 相关参数.............................................41712.6.2 配置....................................................41612.6.1 组网图.. (416)12.6 DDR 配置举例(二)............................................41412.5.2 配置 ...................................................41312.5.1 组网图.. (413)12.5 DDR 配置举例(一)............................................41212.4 配置 Dialer-list .................................................41112.3.6 对多点发出和接收呼叫......................................41012.3.5 对一个点发出和接收呼叫....................................目 录华为“网络工程师培训”专业教程IX52215.6.3 问题举例................................................52015.6.2 故障解决过程.............................................52015.6.1 故障分析定位.............................................52015.6 以太网问题...................................................51915.5.2 问题举例................................................51615.5.1 故障分析定位 (516)15.5 DDR 问题....................................................51215.4.2 问题举例................................................51015.4.1 故障分析定位 (510)15.4 网络层问题...................................................50115.3.2 故障解决过程及实例分析....................................50015.3.1 故障分析定位 (499)15.3 链路层问题...................................................49515.2.3 问题举例................................................49315.2.2 故障解决过程 ..........................................49215.2.1 故障分析定位.............................................49215.2 物理层问题...................................................49115.1 培训目标 (491)第十五章 常见网络问题分析及处理........................................49014.5 本章重点.....................................................48014.4.3 HSRP 配置实例...........................................47914.4.2 HSRP 其它配置...........................................47714.4.1 HSRP 基本配置...........................................47714.4 HSRP 的配置方法..............................................47614.3.5 HSRP 多备份组(MHSRP )..................................47314.3.4 HSRP 报文...............................................47214.3.3 HSRP 状态转换...........................................47014.3.2 HSRP 状态...............................................46914.3.1 HSRP 工作原理...........................................46914.3 HSRP 的实现..................................................46814.2.4 HSRP 的用途.............................................46714.2.3 HSRP 的引入.............................................46614.2.2 HSRP 解决的问题..........................................46514.2.1 HSRP 的概念.............................................46514.2 HSRP 协议简介................................................46414.1 培训目标 (464)第十四章 HSRP 协议及配置.............................................46313.7 本章重点.....................................................46113.6.2 配置....................................................46013.6.1 组网图.. (460)13.6 配置举例(二)................................................45913.5.2 配置....................................................目 录华为“网络工程师培训”专业教程X目录华为“网络工程师培训”专业教程15.7 小结.........................................................523第一章网络基础知识1.1 培训目标本章介绍网络的基础知识,包括网络的演进和层次化模型、TCP/IP 协议简介、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定义及常用设备原理、常用协议原理与常用组网方式、一些协议特性的比较、以及不同的费用和性能需求下网络组网方式的选用。

网络工程师教程

网络工程师教程

网络工程师考试操作部分精要1.POE技术供电系统POE(Power Over Ethernet)指的是现有的以太网Cat.5布线基础架构不做改动的情况下,在为一些基于IP的终端(如IP电话机、无线局域网接入点AP、网络摄像机等)传输数据信号的同时,还能为此类设备提供直流供电的技术。

POE技术能在确保现有结果化布线安全的同时,实现现有网络的正常运作,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POE也被称为基于局域网的供电系统(Power Over LAN,POL)或有源以太网(Active Ethernet),有时也被称为以太网供电,这是利用现存标准以太网传输电缆的同时传送数据和电功率的最新标准规范,并保持料与现存以太网系统和用户的兼容性。

IEEE 802.3af标准是基于以太网供电系统POE的新标准,它在IEEE 802.3的基础上增加了通过网线直接供电的相关标准,是现有以太网标准的扩展,也是第一个关于电源分配的国际标准。

具有POE技术的交换机的以太口(Ethernet)可以为相关设备提供直流电源。

2.802.11的标准规范802.11是IEEE最初制定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用于解决办公室局域网和校园网中用户与用户终端的无线接入,业务主要限于数据存取,速度最高只能达到2Mbps。

由于它在速率和传输距离上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IEEE小组又相继推出了多个新标准。

IEEE 802.11a(Wi-Fi5)标准是得到广泛应用的802.11b的后续标准,工作在5GHzU-NII频带,物理层速率可达54 Mbps,传输层可达25Mbps;可提供25 Mbps的无线ATM接口和10 Mbps的以太网无线帧结构接口,以及TDD/TDMA的空中接口;支持语音、数据、图像业务;一个扇区可接入多个用户,每个用户可带多个用户终端。

IEEE 802.11b是无线局域网的一个标准。

其载波的频率为2.4GHz,传输速度为11Mbit/s。

IEEE 802.11b在2.4 GHz-ISM频段共有14个频宽为22 MHz的频道可供使用。

网络工程师培训的课程

网络工程师培训的课程

网络工程师培训的课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是网络工程师培训,主要涉及第三章“网络设备”的内容。

具体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常见网络设备的作用、功能、配置方法以及故障排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网络设备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功能。

2. 学会配置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并能够熟练进行操作。

3. 培养学生分析网络故障的能力,并能够进行故障排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以及防火墙的配置和故障排除。

难点:网络设备的命令行操作,以及复杂网络环境的配置和故障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学具:笔记本、网络设备配置线缆、网络设备手册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的企业网络环境,介绍网络设备在其中的作用。

2. 讲解:讲解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的作用、功能和基本配置方法。

3.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配置网络设备,并让学生跟随操作。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配置网络设备,并模拟网络故障进行排除。

5.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的配置命令和示例。

七、作业设计1. 简述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的作用和功能。

2. 列出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命令。

3. 模拟一个网络环境,配置交换机、路由器,并排除网络故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拓展延伸:让学生深入了解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学习更高级的配置和故障排除技巧。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是网络工程师培训,主要涉及第三章“网络设备”的内容。

具体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常见网络设备的作用、功能、配置方法以及故障排除。

这部分内容是网络工程师日常工作中最常接触到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工程师教程(第三版)精简篇第一章引论1.1计算机网络发展简史A)名词解释:(1)计算机网络: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自主的计算机遵循规定的通讯协议,通过软、硬件互连以实现交互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协同工作以及在线处理等功能的系统。

(注解:此条信息分为系统构成+5个系统功能)。

(2)计算机网络发展的3个时代-----第一个时代:1946年美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第二个时代:20世纪80年代,微机的出现;第三个时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以及应用。

(3)Internet的前身:即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计划局(DARPA)建立的全世界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rnet。

(4)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它将要传送的报文分割成许多具有同一格式的分组,并以此为传输的基本单元一一进行存储转发。

(5)分组交换方式与传统电信网采用的电路交换方式的长处所在:线路利用率高、可进行数据速率的转换、不易引起堵塞以及具有优先权使用等优点。

(6)以太网:1976年美国Xerox公司开发的机遇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原理的、用同轴电缆连接多台计算机的局域网络。

(7)INTERNET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9年INTERNET的前身ARPANET的诞生到1983年,这是研究试验阶段,主要进行网络技术的研究和试验;从1983年到1994年是INTERNET的实用阶段,主要作为教学、科研和通信的学术网络;1994年之后,开始进入INTERNET的商业化阶段。

(8)ICCC: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9)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10)ISO:国际标准化组织(11)OSI网络体系结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2计算机网络分类(1)网络分类方式:a. 按地域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b. 按拓补结构:可分为总线、星型、环状、网状c. 按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交换网、信元交换网d. 按网络协议:可分为采用TCP/IP,SNA,SPX/IPX,AppleTALK等协议1.3网络体系结构以及协议(1)实体:包括用户应用程序、文件传输包、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设备以及终端等一切能够发送、接收信息的任何东西。

(2)系统:包括一切物理上明显的物体,它包含一个或多个实体。

(3)协议:用来决定有关实体之间某种相互都能接受的一些规则的集合。

包括语法(Syntax,包括数据格式、编码以及信号电平)、语义(Semantics,包括用于协调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定时(Timing,包括速度匹配和排序)。

1.4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4.1 OSI模型的基本层次概念a. 物理层①提供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要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②有关物理链路上传输非结构的位流以及故障检测指示b. 数据链路层①在网络实体间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的功能和过程;②提供数据链路的流控。

c. 网络层①控制分组传送系统的操作、路由选择、拥挤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它的作用是将具体的物理传送对高层透明;②根据传输层的要求来选择服务技术;③向传输层报告未恢复的差错。

d. 传输层①提供建立、维护、拆除传送连接的功能;②选择网络层提供最合适的服务;③在系统之间提供可靠的、透明的数据传送,提供端到端的错误恢复和流量控制。

e. 会话层①提供两进程之间建立、维护和结束会话连接的功能;②提供交互会话的管理功能。

f. 表示层①代表应用进程协商数据表示;②完成数据转换、格式化和文本压缩。

g. 应用层①提供OSI用户服务。

1.4.2局域网与OSI模型的对应的层次功能(1)在LAN中数据链路层可分为哪两层?逻辑链路控制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层。

(2)LAN的层次功能详解:*①物理层和OSI的物理层一样,主要处理在物理链路上的传递非结构化的比特流,建立、维持、撤销物理链路,处理机械的、电器的和规程的特性。

②介质访问控制层主要功能是控制对传输介质的访问,不同类型的LAN需要采用不同的控制法;③逻辑链路控制层可提供两种控制类:一种是无连接的服务,另一种是面向连接的服务1.5 TCP/IP协议集(1)特别注意!!!TCP/IP是一组INTERNET协议系列,而不是单个协议。

(2)TCP/IP协议集与OSI模型的比较①网络接口层,有时也称链路层,其功能是接收和发送IP数据报;②IP层有时也称网络层。

他处理网上分组的传送以及路由至目的站点;③传输层提供两台计算机之间端到端的数据传送;④应用层处理特定的应用。

(3)由SUN MICROSYSTEM公司推出的NFS网络文件系统的特点?①提供透明文件访问以及文件传输;②容易扩充新的资源或软件,不需要改变现有的工作环境;③高性能,可灵活配置。

(4)NFS是基于UDP/IP协议的应用,其实现主要是采用远程过程调用RPC机制,RPC提供了一组与机器、操作系统以及低层传送协议无关的存取远程文件的操作。

(5)RPC采用了XDR的支持。

XDR是一种与机器无关的数据描述编码的协议,他以独立与任意机器体系结构的格式对网上传送的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支持在异构系统之间数据的传送。

第二章数据通信(1)数据通信:两个实体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

2. 1数据通信技术2.1.1 模拟数据通信和数字数据通信(2)模拟数据:在某个区间为连续的值的数据(3)数字数据:在某个区间为离散的值的数据(4)模拟、数字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问题?模拟数据通过编码解码器(CODEC)转换成数字数据,数字信号通过调制解调器转换成模拟数据(MODEM)(5)数字信号传输与模拟信号传输各自的优缺点?模拟传输是一种不考虑内容的传输模拟信号的方法,在传输过程中,模拟信号经过一定距离的传输之后,必定会信号衰减,为实现长距离传输,模拟信号传输都要使用信号放大器,但是,放大器也会增加噪音分量,如果通过串连的放大器来实现长距离传输,信号将会越来越畸形;与此相反,数字传输与信号有关。

衰减会危及数据的完整性,数字信号只能在一个有限的距离内传输,但为了获得更远的传输距离,可以使用中继器,中继器接收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转换成1的模式和0的模式。

2.1.2 多路复用(1)多路复用的分类及其解释A. 频分多路复用(FDM)利用传输介质中不同的载波频率来同时运载多个信号的多路复用技术 B. 时分多路复用(TDM)利用介质能达到的位传输率超过传输数字数据所需的数据传输率的优点,利用每个信号在时间上交叉,从而传输多个数据信号的多路复用技术(2)T1载波的位结构及传输速率共193位,第8位是信令和控制信号,第193位是帧编码,传输速率是1.544M/BPS(3)两种PCM载波的传输速率以及T2、T3载波的传输速率一种是和T1载波一样的1.544M/BPS,另一种是2.048M/BPS。

T2载波的传输速率是6.312 M/BPS,T2载波的传输速率是46.304 M/BPS。

2.1.3 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1)异步传输一次传输一个字符的数据,每个字符用一个起始位引导,用一个结束位结束,一般起始位为0,停止位为1(2)同步传输为了使接收方确定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还需要另外一级的同步,即每个数据块用一个前文(preamble)位的模式开始,用一个后文(postamble)位模式结束,加有前后文的数据称为一帧。

2.2数据交换技术2.2.1线路交换(1)什么是线路交换?通过网络中的节点在两个站点之间建立专用的通信线路进行数据传输的交换方式(2)线路交换所历经的三个阶段线路建立,数据传送,线路拆除2.2.2 报文交换(1)什么是报文交换?将目的地址附加在报文中,然后让报文从节点到节点的通过网络传输的交换方式(2)报文交换比较线路交换的优缺点a.线路效率高b.无需同时使用发送器和接收器传送数据c.不会出现如线路交换中因通信量变大而导致的呼叫被封锁现象,只是报文传送延迟d.可以把一个报文发送到多个目的地e.能够建立报文的优先权f.报文交换网络可以进行速度和代码的转换g.发送部操作终端的保文可以被截获,然后存储或重新选择到另一台终端的路径h.报文交换的主要缺点是他不能满足实时或交互式的通信要求2.2.3 分组交换(1)概念解释分组交换是一种结合了报文交换和线路交换各自优点的交换技术,其中,它采用了限制长度的数据报,以及虚拟连接的虚电路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交换效果。

2.2.4三种交换技术的比较(1)三种交换技术适用的不同场合a.对于交互式通信来说,报文交换是不合适的;b.对于较轻的和/或间歇式负载来说,线路交换是最合算的,因为可以通过电话拨号线路来使用公用电话系统。

c.对于两个站点之间很重的和持续的负载来说,使用租用的线路交换线是最合算的。

d.当有一批中等数量数据必须交换到大量的数据设备时,宁可用分组交换方法,这种技术的线路利用率是最高的。

e.数据报分组交换适用于短报文和具有灵活性的报文。

f.虚电路分组交换事宜浴场交换和减轻各站的处理负担。

2.2.5 信元交换ATM(异步转移模式)采用信元交换2.3 数据传送方式(1)分类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2)在并行通信中数据传输所使用的并行数据总线的物理形式a.计算机内部的数据总线很多就直接是电路板b.扁平带状电缆c.圆形屏蔽电缆2.3.2串行输入/输出(1)串行输入的特点串行数据传输中,每次只传送一位数据,速度比并行传输慢,但是,实现串行传输的硬件具有经济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2.3.3 串行数据通信(1)电话系统进行串行通行的三种方式a. 单工通信b. 半双工通信c. 全双工通信(2)串行数据的传输、接收的定时可以通过数据链路控制来实现(3)串行数据通信的两种传输方法a.异步串行传输通信硬件通过附加同步信息的方法传输数据b.同步串行传输同步信息包含在信息块内的方法(4)同步通信与异步通信的优缺点a. 同步通信取消了每个字节的同步位,从而使数据位在传送为中所占比率增大,提高了传送效率。

b. 同步通信容许用户传送没有意义的二进制数据c. 允许PC机用户通过同步通信网络与计算机实现通信2.4检错与纠错(1)检错法的概念检错法是指在传输中仅仅发送足以使接收端能够检测出差错的附加位。

(2)检错法的分类a.奇偶校验法b.冗余校验法(LRC)c.循环冗余校验法(CRC)2.4.2纠错法(1)自动请求重发(ARQ)当发送站向接收站发送数据块时,如果无差错,则接收站回送一个肯定应答,即ACK指令;如果接收站检测出错误,则发送一个否定应答,即NCK指令,请求重发。

(2)正向纠错法发送站发送能使接收站检错纠错的冗余位2.5 通信硬件2.5.1调制解调器(1)调制解调器是一种数据通信设备(DCE)(2)调制解调器的作用就是将数据在数据格式与模拟格式之间转换(3)A T指令集a.A TD------拨号指令(ATDP:脉冲拨号,A TDT音频拨号)b.A TH------挂机指令c.A TA------应答指令(ATSO=0表示取消自动应达,=某个非零整数,则表示振铃这个整数次后应答) d.A TZ------将调制解调器内寄存器的值设为默认2.5.2 RS-232标准(1)何谓RS-232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制定的数据终端设备与数据通信设备在进行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时的接口,EIA RS-232C(2)RS-232的物理层特性a. 机械特性接口标准的机械部分指定两个通信装置如何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