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症合并妊娠55例围产结局分析
妇产科规培年度考核(含答案)

产科规培年度考核A1型题1. 【A1型题】符合正常产褥期子宫复旧规律的是哪项 ( )A.产后30天,子宫恢复正常大小B.产后4周时子宫颈完全恢复正常形态C.产后4天子宫颈内口完全关闭D.产后子宫底每天下降3 cmE.产后1周,子宫于腹部不可扪及2. 【A1型题】葡萄胎随访期间应至少避孕 ( )A.6个月B.1年C.2年D.3年E.4年3. 【A1型题】属于子宫脱垂的项目,正确的是 ( )A.发生原因为盆底组织松弛B.初产妇比经产妇多见C.宫颈外口达处女膜缘为Ⅰ度轻D.宫颈已脱出至阴道口外为Ⅱ度重E.宫颈及部分宫体脱出至阴道口外为Ⅲ度4. 【A1型题】可疑黄体萎缩不全,进行诊刮得恰当时间为 ( )A.月经来潮前B.月经来潮12小时内C.行经第2天D.行经第5天E.月经干净第3~7天5. 【A1型题】关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正确的是 ( )A.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贫血引起的子宫出血B.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营养不良及代谢紊乱而引起的子宫出血C.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子宫出血D.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子宫内膜病变引起的子宫出血,全身其他器官没有器质性病变E.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原因是促性腺激素或卵巢激素在释放或平衡方面的暂时性变化6. 【A1型题】属于外阴乳头瘤特点的项目,错误的是 ( )A.常为单个肿块B.2%~3%有恶变倾向C.镜下见指状疏松纤维基质D.多发生于小阴唇上方E.大瘤表面可发生出血及感染7. 【A1型题】一侧腹痛伴寒战、高热常见于 ( )A.输卵管炎B.输卵管妊娠破裂C.输卵管癌D.卵巢肿瘤破裂E.卵巢肿瘤蒂扭转8. 【A1型题】属于胎盘早剥主要病理变化的项目,正确的是 ( )A.胎盘边缘血窦破裂B.胎盘血管痉挛C.底蜕膜出血D.真蜕膜出血E.包蜕膜出血9. 【A1型题】母儿血型不合重度溶血者指 ( )A.脐带血Hb<60g/LB.脐带血Hb<70g/LC.脐带血Hb<80g/LD.脐带血Hb<90g/LE.脐带血Hb<100g/L10. 【A1型题】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无关的疾病是 ( )A.多囊卵巢综合征B.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C.子宫内膜癌D.卵巢颗粒细胞瘤E.巧克力囊肿11. 【A1型题】取出宫内节育器的适应证错误的是 ( )A.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出现并发症者B.绝经半年到一年者C.放置宫内节育器后3个月内出现经量增多者D.带器妊娠在人工流产的同时取环E.含铜节育器放置期限超过15年者12. 【A1型题】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是通过检测外周血清中的特异性蛋白质含量判断胎儿是否有唐氏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失调疾病,患者易于发生妊娠期糖尿病(GDM)。
本文旨在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首先介绍了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妊娠期糖尿病的概念,然后综述了相关研究,探讨了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预防策略。
研究发现,PCOS患者有更高的GDM发生率,其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高雄二醇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等。
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通过改善饮食、增加运动和控制体重等方法可以有效预防GDM的发生。
研究结论表明,及时干预PCOS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对预防GDM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更加重视对此人群的监测和管理。
展望未来,应加强研究力量,深入探讨PCOS与GDM的关系,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影响因素、预防策略、研究结论、临床意义、展望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特征是卵巢多囊性和高雄激素水平。
PCOS患者常常伴随着月经不规律、不孕不育、肥胖等问题。
近年来,研究发现PCOS患者在怀孕期间更容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情况。
GDM是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一种代谢紊乱疾病,会增加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风险。
由于PCOS和GDM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因此进行相关研究对于了解PCOS患者发生GDM的危险因素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影响因素,可以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降低GDM的发生率,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PCOS患者发生GDM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降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风险,为未来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通过分析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因素,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识别高危人群,及早干预,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和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55例剖宫产术中双侧卵巢多囊改变临床

55例剖宫产术中双侧卵巢多囊改变临床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双侧卵巢多囊性改变的临床干预及转归。
方法对我院2007年03月至2012年11月间剖宫产术中发现的55例存在卵巢多囊改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0例做病理诊断结果均为高反应性黄体,即卵泡膜黄素囊肿。
术后所有患者卵巢均恢复到正常扁结构,卵巢功能恢复正常。
结论正常妊娠剖宫产术中发现卵巢多囊变多数为妊娠卵巢黄素囊肿,可不予手术干预,自行缓解;术前进行详细的产前b超检查,可以发现本病特殊的影像学改变,术中对本病变进行鉴别诊断,可以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创伤。
【关键词】剖宫产;卵巢多囊改变;卵泡膜黄素囊肿;楔形切除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许多隐匿的卵巢肿瘤在手术过程中被发现,其中部分为多发性卵泡膜黄素囊肿。
卵泡膜黄素囊肿临床上又称为卵巢黄素囊肿,是由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刺激卵巢卵泡内膜细胞发生黄素化而形成[1],多见于葡萄胎、绒毛膜癌、糖尿病合并妊娠、妊高征等hcg水平相对较患者,也可发生于正常妊娠[2]。
妊娠合并卵泡膜黄素囊肿有时难与卵巢肿瘤相鉴别,引起不必要的手术。
现对我院近年来剖宫产术中发现的55例卵巢多囊改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07年03月至2012年11月间于剖宫产术中发现的55例双侧卵巢多囊增大患者,年龄22~38岁,孕周35+1~41+2周,其中初产妇41例,经产妇14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无明显不适症状,无激素替代治疗和辅助生育史。
破宫产手术原因:包括头盆不称、臀位、胎儿宫内窘迫、疤痕子宫、产程延长、前置胎盘、妊娠合并症和社会因素等。
1.2 b超检查情况本组55例患者中有5为急诊手术,其余50例孕妇均常规行产前b超检查, 9例b超发现双侧卵巢增大,呈多囊样改变。
1.3 手术情况本组55例患者中,除外9例术前b超发现双侧卵巢增大外,其余46例均在破宫产手术子宫缝合完毕,探察附件时发现。
孕产妇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分析

临床分析 孕产妇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分析赵银珠1㊀邹晓璇1㊀胡美娜1㊀池晶晶21.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北京,100086);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摘㊀要㊀目的:通过海淀区危重孕产妇监测机构,了解孕产妇并发症以及妊娠结局情况,为辖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资料来源于国家危重孕产妇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直报),分析分娩日期为2017年10月1日 2022年9月30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7514例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72.8%;近5年各季度㊁各年龄段㊁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有差异(P<0.05);多因素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显示,产检ȡ8次(O R=0.490,95%C I0.295~0.813)是孕产妇并发症的保护性因素,高龄产妇(O R=1.398,95%C I1.218~1.605)是孕产妇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孕产妇并发症者不良妊娠结局中低体重儿㊁早产㊁剖宫产㊁巨大儿占比高于无并发症者(P<0.05).结论:提倡适龄婚育,规律产检,及时发现孕产期孕产妇并发症,早干预㊁早治疗,避免孕产妇死亡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关键词㊀孕产妇;并发症;危险因素;妊娠结局A n a l y s i s o fm a t e r n a l c o m p l i c a t i o na n d p r e g n a n c y o u t c o m e sZ HA O Y i n z h u1,Z O U X i a o x u a n1,HU M e i n a1,C H I J i n g j i n g21.H a i d i a n D i s t r i c t M a t e r n a la n d C h i l d H e a l t h C a r e H o s p i t a l,B e i j i n g,100086;2.B e i j i n g S h i j i t a n H o s p i t a l,C a p i t a l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A b s t r a c t㊀O b j e c t i v e:T o l e a r na b o u t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m a t e r n a l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a n d t h e p r e g a n c y o u t c o m e s o f t h ew o m e nf r o mt h em a t e r n a l s u r v e i l l a n c e i n s t i t u t i o n,a n d t o p r o v i d e t h e s c i e n t i f i c e v i d e n c e s f o r t h e d i s t r i c tm a t e r n a lm a n ag e m e n t.M e t h o d s:A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s t u d y c o n d u c t e do nt h ed a t a f r o m N a t i o n a l S e v e r e M a t e r n a l S u r v e i l l a n c e I n f o r m a t i o n M a nG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r e p o r t i n g d i r e c t l yb y n e t w o r k).T h e i nc ide n c e of p r eg n a n c y r e l a t e d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a n d th e p r e g n a n c yo u t c o m e s o f t h ew o m e nw h oh a dd e l i v e r e db e t w e e nO c t o b e r1,2017a n dS e p t e m b e r30,2022w e r e a n a l y z e d.R e s u l t s: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t h e p r e g n a n c y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o f t h ew o m e n i n7514c a s e sw a s72.8%.T h e r ew e r e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Ge n c e s i n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s of t h e a l l k i n d s o f p r eg n a n c y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i n th e l a s t fi v e y e a r s a m o n g t h ew o m e n i nd i f f e r e n tq u a r t e r s,a n da m o n g t h ew o m e nw i t hd i f f e r e n t a g e r a n g e(P<0.05).M u l t i v a r i a t eL o g i s t i c r e g r e s s i o n a n a l y s i s s h o w e dt h a t t h e n u m b e r o f t h e a n t e n a t 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ȡ8t i m e s o f t h ew o m e nw a s t h e p r o t e c t i v e f a c t o r o f t h e i r p r e g n a n c y c o mGp l i c a t i o n s(O R=0.490,95%C I0.295 0.813).T h em a t e r n a l a g eȡ35y e a r s o l d o f t h ew o m e nw a s t h e r i s k f a c t o r o f t h e i rp r e g n a n c y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O R=1.398,95%C I1.218 1.605).T h e p r o p o r t i o n s o f t h e a d v e r s e p r e g n a n c y o u t c o m e s,s u c ha s l o wb o d y w e i g h t o f t h en e w b o r n s,p r e m a t u r e d e l i v e r y,c e s a r e a n s e c t i o n,a n dm a c r o s o m i ao f t h ew o m e nw i t hc o mGp l i c a t i o n s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o s eo f t h ew o m e nw i t h o u t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P<0.05).C o n c l u s i o n:T h e a g ea p p r o p r i a t em a r r i a g e a n d t h e a n t e n a t a l c a r e r e g u l a r l y o f t h ew o m e ns h o u l db e p r o m o t e d,a n d t h e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o f t h ew o m e nd u r i n gp r e g n a n c y a n d c h i l d b i r t h s h o u l db e f o u n d t i m e l y,a n d t h e e a r l y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t h e s e c o mGp l i c a t i o n s s h o u l db e c o n d u c t e d,s o a s t o a v o i d t h e o c c u r r e n c e o fm a t e r n a l d e a t ha n d t h e a d v e r s e p r e g n a n c y o u t c o m e s.K e y w o r d s㊀M a t e r n i t y;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R i s k f a c t o r;P r e g n a n c y o u t c o m e s㊀㊀在发展中国家,与妊娠和分娩相关的疾患已成为育龄妇女第二大死因,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D O I:10.3969/j.i s s n.1004 8189.2023.07.040收稿日期:2023 03 1㊀修回日期:2023 05 29于2010年启动国家危重孕产妇监测项目,海淀区有一家医疗机构作为项目监测点,即首都医学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本文将该监测点近5年的孕产妇并发症数据进行分析,为孕产妇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4961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3年7月第31卷第7期㊀C h i n JF a m P l a n n,V o l.31,N o.7,J u l y2023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国家危重孕产妇监测项目的监测对象为所有在产科入院的孕产妇,包括流产㊁引产㊁异位妊娠及正常分娩者等.本文资料来源于国家危重孕产妇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直报)中孕产妇住院分娩信息.纳入标准:①分娩日期在2017年10月1日 2022年9月30日的住院孕产妇;②个案表填写完整并准确;③网络直报系统录入信息准确;④质控发现的漏报个案.排除标准:①异位妊娠住院者;②人工流产住院者;③中期引产住院者;④未分娩只保胎住院者;⑤由于录入原因导致数据信息产生的极值;⑥重复的数据信息.1.2研究方法收集研究对象基本情况㊁孕产妇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统计分析并发症发生率㊁分布情况㊁影响因素㊁并发症发生率㊁新生儿结局等.1.3监测指标①孕产妇基本情况:出生日期㊁出入院时间㊁孕次㊁产次㊁剖宫产史等;②分娩情况:分娩时间㊁分娩方式㊁分娩孕周㊁新生儿分娩情况㊁分娩结局㊁胎数㊁出生体重等;③并发症情况:孕产妇并发生症㊁处理及抢救情况等.1.4质量控制«孕产妇个案调查表»实行三审,即监测机构项目院级负责人审核后定期将个案表上报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录入前区级项目负责人审核纸质表卡,录入后区级对危重监测系统录入数据审核.市区两级管理机构每年对监测机构定期进行业务培训㊁数据质控以及病历质控,可以确保个案收集信息的准确性㊁及时性㊁完整性.剔除数据的个人敏感信息,纸质个案表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定期销毁,确保个案信息保密和安全.1.5统计学处理采用S P S S21.0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 xʃ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采用多因素l o g i sGt i 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概况按照妇幼年的计算方式,如分娩日期在2017年10月1日 2018年9月30日,孕产妇计入2018妇幼年,以此类推.2018 2022年度监测机构统计孕产妇7514例,孕产妇并发症发生5472例(72.2%),危重抢救孕产妇24例(0.3%),分娩年龄(31.6ʃ3.9)岁,分娩孕周(38.9ʃ1.6)周,产检次数(11.7ʃ2.0)次,住院时间(4.7ʃ1.7)d,剖宫产1845例(24.6%),高龄孕产妇1610例(21.4%),早产儿414例(5.5%),低体重儿316例(4.2%),巨大儿375例(5.0%),新生儿出生性别比102.2.2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2.1年度比较㊀2018 2022年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9.8%(1063/1777)㊁56.8%(1043/1835)㊁88.7%(1496/1687)㊁84.7%(1939/1227)㊁84.1%(831/988),有差异(χ2=753.20,P=0.000).2.2.2季度比较㊀第1季度㊁第2季度㊁第3季度㊁第4季度分娩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6%(1438/2009)㊁66.9%(1323/1977)㊁78.2%(1346/1721)㊁75.5%(1365/1807),有差异(χ2=68.37,P=0.000).2.2.3年龄比较㊀分娩年龄<25岁㊁ȡ25岁㊁<30岁㊁ȡ30岁~㊁<35岁㊁ȡ35岁~㊁<40岁㊁ȡ40岁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6%(97/135)㊁69.9%(1554/2223)㊁73.1%(2590/3545)㊁75.9%(1051/1384)㊁79.2%(179/226),有差异(χ2=21.16,P=0.000).2.2.4种类比较㊀2018 2022年孕产妇并发症,如产后出血㊁贫血㊁妊娠期糖尿病㊁宫缩乏力㊁妊娠期高血压㊁胎盘早剥㊁前置胎盘以及胎盘滞留等发生率有差异(P<0.05).见表1.2.3有无孕产并发症者一般情况比较孕产妇有并发症者高龄产妇占比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孕产妇有并发症者初产妇㊁产检次数ȡ8次㊁孕次ɤ2次低于无并发症组.剖宫产再孕㊁单胎占比与无并发症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见表2.5961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3年7月第31卷第7期㊀C h i n JF a m P l a n n,V o l.31,N o.7,J u l y2023表1㊀2018 2022年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例(%)]年度总例数产后出血贫血妊娠期糖尿病宫缩乏力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滞留危重抢救20181777302(17.0)167(9.4)139(7.8)131(7.4)72(4.1)8(0.5)41(2.3)47(2.6)7(0.4)20191835423(23.0)179(9.7)100(5.5)137(7.5)79(4.3)7(0.4)22(1.2)63(3.4)2(0.1)20201687488(28.9)579(34.3)156(9.3)173(10.3)106(6.3)4(0.2)7(0.4)52(3.1)8(0.5)20211227139(11.3)530(43.1)122(9.9)158(12.9)75(6.1)10(0.8)9(0.7)33(2.7)6(0.5)2022988176(17.8)263(26.6)194(19.6)118(11.9)58(5.9)4(0.4)4(0.4)32(3.2)1(0.1)χ2162.8001191.000865.300763.70014.780760.400811.400766.400759.000P0.0000.0000.0000.0000.0050.0000.0000.0000.000表2㊀有无孕产妇并发症妇女一般情况分析[例(%)]组别总例数高龄产妇初产妇产检次数ȡ8次孕次ɤ2次剖宫产再孕单胎并发症组54721230(22.5)1599(29.2)5375(98.2)1797(32.8)491(9.0)5397(98.6)无并发症组2042380(18.6)664(32.5)2024(99.1)736(36.0)179(8.8)2024(99.1)㊀χ213.2217.6747.8376.8280.0782.911㊀P0.0000.0060.0040.0090.8200.1002.4孕产妇并发症多因素分析将孕产妇并发症作为因变量,引入自变量高龄产妇㊁初产妇㊁产检ȡ8次㊁孕次ɤ2次㊁剖宫产再孕,多因素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显示,产检ȡ8次是孕产妇并发症的保护性因素,高龄是孕产妇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见表3.表3㊀孕产妇并发症多因素分析自变量BO R95%C I 初产妇㊀(1=是,2=否)0.1080.8980.675~1.195孕次ɤ2次㊀(1=是,2=否)0.1770.8370.629~1.115产检次数ȡ8次㊀(1=是,2=否) 0.7140.4900.295~0.813剖宫产再孕㊀(1=是,2=否)0.1011.1060.907~1.350高龄产妇㊀(1=是,2=否)0.3351.3981.218~1.6052.5不良妊娠结局比较孕产并发症组低体重儿㊁早产㊁剖宫产㊁巨大儿发生率高于无并发症组(P <0.05),死胎㊁死产两组无差异(P >0.05).见表4.表4㊀2018 2022年孕产妇并发症与不良妊娠结局[例(%)]组别低体重儿早产剖宫产巨大儿死胎死产并发症组260(82.3)330(79.7)1430(77.5)287(76.5)38(0.7)16(0.3)无并发症组56(17.7)84(20.3)415(22.5)88(23.5)16(0.8)2(0.1)㊀χ214.89910.49827.0952.7440.1722.350㊀P0.0000.0010.0000.0500.6480.1836961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3年7月第31卷第7期㊀C h i n JF a m P l a n n ,V o l .31,N o .7,J u l y 20233讨论3.1孕产妇并发症情况本研究中,北京市海淀区近5年监测机构孕产妇并发症患病率平均为72.8%,高于吉林省2017 2019年监测机构孕产妇并发症患病率(56.3%)[1],高于2016河北省患病率(52.3%)[2],而2018年和2019年孕产妇并发症患病率与吉林省和山西省的监测水平相近,尤其近3年并发症患殶率持续增长,考虑与二胎妇女占比增高有关.虽然育龄女性的数量减少,但是由于社会压力和职业竞争,女性婚育年龄不断推迟,女性高龄产妇的比例明显增加,35岁以上的孕产妇并发症发病率明显增加,尤其是40岁以上的孕产妇.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政府财政投入的增加,孕产妇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孕产妇并发症仍然是妇产科关注的重点问题.本研究结果中,分娩时间在第1季度和第2季度的孕产妇并发症较后两个季度较低,尤其是第2季度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而秋冬季节分娩者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北方的季节交替温差较大,秋冬季节是诸多疾病的高发时期,而这部分孕产妇的孕早期正好是冬季或早春时间,食物种类较少营养素较单一,孕产妇的营养素㊁蛋白质㊁纤维素等摄入不足,从而影响母婴的身体健康,与其他文献研究结果相近[3].3.2关注孕产妇并发症,力求降低不良妊娠局高龄孕产妇占比增加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因素占主导地位.孕妇年龄与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40岁的孕产妇发病率最高,陈云燕等[4]发现,年龄ȡ40岁高龄经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是适龄组的近3倍.2016年和2022年随生育政策的变化,经产妇和剖宫产妇再孕的比例也在增加,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可能发生瘢痕妊娠㊁胎盘植入㊁前置胎盘㊁胎盘粘连㊁不完全子宫破裂及子宫破裂等并发症,瘢痕子宫发生率和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率也显著增加[5],即便剖宫产史无法构成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拒绝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并选择再次剖宫产术的孕产妇依然居多[6].本研究结果发现,有并发症的孕产妇中低体重儿率㊁早产率㊁剖宫产率㊁巨大儿率较高.孕产妇并发症往往累及孕产妇和胎儿的健康,比如妊娠合并糖尿病会在极大程度上提升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进而提升围生儿死亡率[7];妊娠期高血压㊁子痫前期是威胁母儿健康的孕产妇并发症,易导致孕产妇多器官损害及早产㊁死胎㊁死产,增加母体及新生儿致病率和病死率.综上所述,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生育不断调整完善,以及诸多家庭生育观念的变化,妇幼保健工作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提倡适龄婚育,规律产检,及时发现孕产妇并发症,早干预㊁早治疗,避免孕产妇死亡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参考文献[1]㊀姜停停,万立新,何欢.2017 2019年吉林省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7):1198 1201.[2]㊀王笑笑,刘情,王凤暖.2016年河北省危重孕产妇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8,35(5):726 728.[3]㊀李思思,靳颖,段雅.河北省低出生体重儿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5):4506 4510.[4]㊀陈云燕,吴晓云,陈亚宁.不同年龄段高龄经产妇妊娠特点及妊娠结局临床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9(6):795 796.[5]㊀孙东霞,郝亚宁,李毅飞.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至足月选择阴道试产成功孕妇与再次剖宫产孕妇临床资料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40(6):729 732.[6]㊀陆勤,周娟娟,龚燕.剖宫产术后再妊娠的孕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20,37(6):907 909.[7]㊀刘静,陈燕地,刘茂菊.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贵州医药,2020,44(11):1738 1739.[责任编辑:张㊀璐]7961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3年7月第31卷第7期㊀C h i n JF a m P l a n n,V o l.31,N o.7,J u l y2023。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单胎妊娠临床特点与妊娠结局分析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单胎妊娠临床特点与妊娠结局分析胡频;张妤【期刊名称】《安徽医学》【年(卷),期】2015(000)003【摘要】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合并单胎妊娠孕妇的临床特点与妊娠结局。
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初次就诊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筛查PCOS病史。
73例PCOS单胎孕妇作为研究组,按体质量、年龄和研究组配对对照组,将150例符合条件的非PCOS孕妇作为对照组,随访两组妊娠过程的临床特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
结果 PCOS组孕妇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COS组妊娠期糖尿病( 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胎儿、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5.7%、12.3%、16.4%、70.0%和11.0%,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羊水过多、羊水过少、胎膜早破、胎盘早剥、早产等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COS增加了孕妇的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因此应当做好PCOS孕妇产前监测与疾病干预。
【总页数】3页(P347-349)【作者】胡频;张妤【作者单位】230601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230601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孕前合并有超重/肥胖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孕妇妊娠结局分析2.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分析3.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分析4.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分析5.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侯智;玉建雯;李明【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2(034)015【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就诊的56例PCOS患者,将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69的22例PCOS患者作为PCOS-IR组,余3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和新生儿情况.结果在妊娠期糖尿病 ( GDM )、胎膜早破和霉菌性阴道炎三方面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胰岛素抵抗组流产和早产发生率胰岛素抵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更容易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应加强妊娠筛查与治疗.【总页数】2页(P2297-2298)【作者】侯智;玉建雯;李明【作者单位】061001,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产科;061001,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产科;061001,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产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5【相关文献】1.体质量指数正常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胰岛素抵抗影响因素分析 [J], 高金金;侯丽辉;李妍;王颖;孟小钰;张春兰;徐芳2.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对妊娠结局的临床影响研究 [J], 赵欣媛;张建华;张瑾3.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瘦素及胰岛素抵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J], 李琼4.补肾调经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肾虚痰阻证患者糖脂代谢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J], 赵维青;李长忠5.补肾通脉方对伴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胰岛素抵抗及排卵障碍的影响[J], 李琼;黄冬梅;陆付耳;谢阳;徐丽君;邹欣;龚菂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囊卵巢综合症合并妊娠55例围产结局

生殖系统的功能,成为 无 排 卵 性 不 孕 的 主 要 原 因,而 且 与 代 谢 及新生儿合并症诊断按《妇产科学》标准[6]。
综合 征 (metabolic syndrome,MS)、心 血 管 系 统 疾 病 关 系 密 切[1],特 别 是 与 糖 代 谢 异 常 及 胰 岛 素 抵 抗 关 系 密 切[2]。 近 年 来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17.0 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学 分 析,计 量 资料结果以(x珚±s)表 示,两 样 本 均 数 采 用t检 验,计 数 资 料 的
有研究显示,PCOS患者妊娠后 增 加 了 不 良 围 产 结 局 发 生 的 危 险[3]。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探讨 PCOS 合并 妊 娠 对 围
[1]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卫 生 部.中 药 新 药 临 床 研 究 指 导 原 则 (第 1 辑 ) [Z].北 京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1993:88-91.
[2] 周仲瑛.中医内 科 学 [M].北 京:中 国 中 医 药 出 版 社 (第 2 版 ), 2007:197-205.
[3] 李东垣.兰室秘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3.比来自较采用
2
χ
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产结局的影响。
2.1 两组孕妇血糖、血 脂、血 压 情 况:与 对 照 组 比 较,PCOS 组
1 材 料 和 方 法
孕妇 TG、LDL 水平明显 升 高,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0.01);
1.1 研究对 象:选 取 2009 年 9 月 ~2011 年 7 月 在 本 院 (或 外 但两组空腹血糖 (,FBG)、TC、HDL、收 缩 压、舒 张 压 等 指 标 比
重视多囊卵巢综合征对辅助生殖技术结局的影响

因此 ,P ( C) S内分 泌和代谢 异 常对 辅助 生 育结 局 的
影 响 引 起 了人 们 的 关 注 。
do ,P O ) 是 育 龄 期 妇 女 常 见 的 疾 病 ,患 者 rme C S 常常存在 内分 泌和代谢 紊乱 ,如 高黄体 生成 素、 高 雄 激素血 症 、高胰 岛素血症 和代谢 综合 征等 。许 多
研 究 显 示 , 这 些 内 分 泌 紊 乱 与 流 产 率 升 高 有
研 究报道 P OS患者 的卵子 质量 比输 卵管性 不 C 孕患者 的稍差 ,导 致受 精率低 且 胚胎质 量 差,但 由
者 应用 G R —a ( )可 以提高 I nH Gn VF周期 的 受精 率和妊娠 率 , 降低 流产 率 ,增 加 移植 率 和 卵裂 率 , 接 近输 卵管 因素患者 的 I VF结局 。Mea分 析L 显 t 7 ]
示 P OS 组 的周 期 取 消 率 明 显 高 于 非 P OS组 C C
报道 P OS患 者 接 受 I /C I治 疗 后 妊 娠 率 约 C VF I S 2 ~ 4 . % 不 等 ,提 示 对 于 P OS 不 孕 患 者 , 4 52 C
I VF—ET 可 以有 效 助 孕 。
谢 紊 乱 ,导 致 妊 娠 期 产 科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率 增 加 。 B o ma等I o ms 1 P O 对 C S患 者 经过 氯 米 芬 或 HMG
述评 ・
重 视 多 囊 卵巢综 合 征 对 辅助 生殖 技 术 结局 的 影 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 词 : 囊 卵 巢 综 合 症 f 娠 高血 压 疾 病 ; 代 谢 异 常 多 妊 糖
中图 分 类 号 : 7 1 6 R 1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60 7 ( 0 2 1 - 0 70 1 0 - 9 9 2 1 ) 50 3 - 2 多 囊 卵 巢 综 合 征 ( o y y t v r y d o , C S 是 生 p lc si o ay s n rme P O ) c
2 结 果 2 1 两 组 孕 妇 血 糖 、 脂 、 压 情 况 : 对 照 组 比较 , C S组 . 血 血 与 P 0
1 1 研 究 对 象 : 取 20 . 选 0 9年 9月 ~ 2 1 年 7月 在 本 院 ( 外 01 或 院 ) 诊 为 P O , 治 疗 后 单 胎 妊 娠 的孕 妇 5 确 C S经 5例 ( C S组 ) P0 。 按 年 龄 及 孕 前 体 重 指 数 (o ym s n e , MI选 择 对 照 组 , b d asid x B ) 对 照组与 P O C S组 进行 2 1 对 , 1 0例 符 合 条 件 的 健 康 育 :配 共 1 龄 期 单 胎 孕 妇 被 纳 入 对 照 组 。两 组 孕 妇 均 无 多 胎 妊 娠 、 血 高 压 、 尿 病 、 血脂 、 糖 高 甲状 腺 功 能 异 常 、 脏 病 、 心 肾病 等 。 12 方 法 : 用 葡 萄 糖 氧 化 酶 法 测 定 血 糖 水 平 ; 用 酶 比色 法 . 采 采 测 定 血清 总胆 固 醇 ( C) 甘 油 三 酯 ( G) 平 ; 疫 透 色 比浊 T 、 T 水 免 法 检 测 高 密度 脂 蛋 白 ( HDL 及 低 密 度脂 蛋 白 ( D ) 平 。 ) L L水 1 3 诊 断 标 准 :C . P OS诊 断 采 用 20 年 鹿 特 丹 会 议 标 准 ; 03 妊
2 0 : 9-0. 0 7 1 7 2 5
E 3 李 东垣 . 室 秘 藏 [ . 京 : 国 中医 药 出 版 社 ,0 7 23 3 兰 M] 北 中 20 :-.
多 囊卵巢 综 合症 合并 妊娠 5 例 围产结 局 分析 5
李 建新 ’ 何 梅
摘 要 : 目的 : 究 多囊 卵巢 综 合 征 ( C S 合 并 妊娠 对 围 产结 局 的 影 响 。 方 法 : 研 P0 ) 回顾 性 分析 15例 孕 妇 的 病 例 资 料 , 5 比较 两组 间及 组 内妊 娠 期 情 况 及 围产 结 局 。结 果 :C S组 孕 妇 TG、 D P0 L L水 平 明显 升 高, 娠 期 高 血 压 疾病 、 后 出血发 生 率 、 妊 产 糖代 谢 异 常 、 产后 出血 、 巨大 儿 的 发 病 率 显 著 高 于 正 常组 。结 论 : C P OS孕妇 并发 妊 娠 期 高血 压 和 糖代 谢 异 常 的 风 险 高 , 别 是 胰 岛 素抵 抗 (R , 特 I ) 增 加 了旱 产 、 产后 出血 等 不 良国 产 结局 的危 险 。产 科 医生 应 重视 对 P OS合 并 妊娠 孕 妇血 压 、 糖 等 代 谢 指 标 的 监 测 。 C 血
21 0 2年第 1 5期
于 需 要 益 气 健 脾 的脾 胃虚 弱 证 的疗 效 最 差 。 因 此 , 们 可 以 分 我 析出多潘立酮具有消食 导滞理 气的作 用, 明显寒 热偏性 , 无 元 明 显 益 气 健 脾 作 用 , 样 临床 应 用 更 有 针 对 性 , 为 中西 医 结 这 也 合 治 疗 痞 满 证 提 供 了临 床 依 据 。 参 考 文 献
育 期 女 性 常 见 的 内分 泌 疾 病 。P 0 不 仅 影 响 患 者 的 内分 泌 、 C S 生 殖 系 统 的 功 能 , 为 无 排 卵 性 不 孕 的 主 要 原 因 , 且 与 代 谢 成 而 综 合 征 ( tb l y d o , ) 心 血 管 系 统 疾 病 关 系 密 mea oi s n r me MS 、 c 切 [ , 别 是 与 糖 代 谢 异 常及 胰 岛素 抵 抗 关 系密 切 [ 。近 年来 】特 ] 2 ] 有研究显示 ,C P 0S患 者 妊 娠 后 增 加 了 不 良 围产 结 局 发 生 的危 险[。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 , 讨 P O 3 ] 探 C S合 并 妊 娠 对 围 产结局的影响。
I 材 料 和 方法
娠 期 糖 尿 病 ( DM) 妊 娠 期糖 耐 量 异 常 诊 断标 准 采 用 国 际 妊 G 及 娠 合 并 糖 尿 病研 究 组 (A P G 推 荐 标 准[ 其 他 妊 娠 并 发 症 ID S ) ; 及 新 生 儿 合 并症 诊 断 按 《 妇产 科 学 》 准 [ 。 标 6 ] 1 4 统 计 学 方 法 : 用 S S 1. . 应 P s 7 0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学 分 析 , 量 计 资料结果以( 士 表 示 , 样 本 均 数 采 用 t 验 , 数 资 料 的 ) 两 检 计 比较 采 用 检 验 , P 0 0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以 < . 5为
孕 妇 T L L水平 明显 升 高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G、 D 差 P< 0 0 ) .1 ; 但 两 组 空 腹 血 糖 (F G)TC、 L、 缩 压 、 张 压 等 指 标 比 ,B 、 HD 收 舒 较 ,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0 0 ) 见 表 1 差 P .5 , 。 2 2 并 发 症 发 生 情 况 : C S组 妊 娠 期 高 血 压 疾 病 、 娠 期 糖 . P 0 妊
3 7
E 3 中 华人 民共 和 国 卫 生 部 . 药 新 药 I 研 究 指 导 原 则 ( 1辑 ) 1 中 临床 第
[ ]北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9 38 —1 z. 人 1 9 :89 . E 3周 仲瑛 . 医 内 科 学 [ ] 北 京 : 国 中 医 药 出 版 社 ( 2版 ) , z 中 M . 中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