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分子的热运动
人教版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九年级

人教版九年级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第十三章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1.分子的直径大约为10-10m,该正方形每条边排列的分子数目为个,故该正方形中约有的分子数为108×108=1016个,全球人口数目约为60亿,即6×109,故这些分子的数目大约是全球人口数目的倍。
2.扩散现象有用的例子:为了预防感冒,在教室里熏醋,不久醋味就扩散到教室的每个地方。
扩散现象有害的例子:一个人吸烟,由于烟的扩散,会让房间里所有人都被动吸烟。
3.在热水杯中的水更甜。
我们感觉到甜味是由于糖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扩散。
由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热水杯中的糖分子扩散更快,糖水更甜。
4.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增大。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但这种力只在距离很小时才比拟显著。
用干净的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就使一些玻璃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距离达到很小,产生分子引力,使玻璃和水吸在一起,所以用力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增大。
5.第二节 能 1.〔1〕、冰粒的能增加,机械能减小。
〔2〕、火箭的能增加,机械能增大。
〔3〕、子弹的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2.“炙手可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手的能增加,温度升高;“钻木取火〞是克制摩擦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能,木头的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3.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能的实例:煤气灶烧饭,太阳能热水器等;通过阻碍热传递防止能转移的实例:暖水瓶、保温杯等。
很小 有一定形状 有一定体积 无一定形状无一定形状有一定体积 无一定体积很小4.图钉钉帽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是摩擦生热。
钉帽克制摩擦做功,能增大,温度升高。
第三节比热容1.C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个特性,它与质量、温度、吸热放热的多少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2.B解析:因为铜比铝的比热容小,升高的温度用来表示,吸收的热量Q一样,铜和铝的质量一样,比热容小的铜的温度上升得高。
3.由于沙子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在吸收一样的热量时,一样质量的沙子温度上升得更高。
2021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物理综合素质测试卷(c卷)附详解

2021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物理综合素质测试卷(C卷)一、选择题(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2分)如图所示,旅游景点有一只悬空的“天壶”,只见水哗哗的从壶口流出来()A.所受重力消失B.受平衡力作用C.不受力的作用D.流水对壶有支持力2.(2分)如图所示,用力拍打刚晒过的被子,可除去被子上附着的灰尘()A.灰尘具有惯性B.被子具有惯性C.力的相互作用D.力能维持运动3.(2分)运用现代科技开发和利用的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核燃料B.天然气C.太阳能D.可燃冰4.(2分)如图所示,堤坝的底部建造得要比顶部宽很多,原因是随着水的深度增加()A.压力减小B.压强增大C.压强不变D.重力增大5.(2分)如图所示,推着购物车,沿水平地面向前运动一段距离()A.重力对购物车做功B.支持力对购物车做功C.推力对购物车做功D.没有力对购物车做功6.(2分)如图所示,厨房的抽油烟机,由照明灯和排气扇组成,有时需要同时工作,符合要求的电路是()A.B.C.D.7.(2分)如图所示,节能灯铭牌标注“220V 24W”,其中“24W”指正常工作时的()A.电压B.电流C.电阻D.功率8.(2分)如图所示,水中游动的质量为2.2kg的金龙鱼,其体积估值约()A.2.2dm3B.22dm3C.220cm3D.22cm3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9.(2分)白糖在热水中能很快溶解,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相互紧压,能粘到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地球等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动,是受到太阳的作用。
10.(2分)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造成的,而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发生形成的,该变化过程需要热(前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11.(2分)行走在商业大厦的平板玻璃幕墙前面,能观看到自己清晰的虚像;靠近幕墙(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云运动和温度的关系

云运动和温度的关系1.引言1.1 概述在气候系统中,云运动和温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云运动指的是云的形成、演变和移动等现象,而温度则是指大气中分子的热运动程度。
云的形成和运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云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对云的生成和消散起到了重要作用。
热空气的上升使得温度逐渐下降,当湿度足够高时,水蒸气在较低温度下会凝结成云雾。
根据温度的不同变化,云的形态也会有所不同,如高温区域通常形成高层云,而低温区域则容易形成低层云。
另一方面,温度变化也会影响云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温度的差异导致了气流的形成和演变,这些气流会引起云体的运动。
例如,在较热的地区,热空气会上升形成对流,云体也随之上升;而在较冷的地区,则可能形成下沉气流,使云体下降。
此外,温度变化还会影响风的方向和强度,进而影响云的移动方向和速度。
综上所述,云运动和温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云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同时也会通过气流的形成和作用影响云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对于深入了解云的运动规律、气候变化以及天气预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后续的章节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云运动对温度的影响以及温度变化对云运动的影响,并总结云运动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云运动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文章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首先对云运动和温度的概念进行简要介绍,说明它们在大气科学中的重要性。
然后,我们将说明文章的结构和目的,以及为什么研究云运动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入理解气候变化和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云运动对温度的影响和温度对云运动的影响。
在2.1节中,我们将讨论云运动对温度的影响,包括云的反射作用和云的遮蔽作用。
我们将解释云是如何反射太阳辐射并影响地表温度的,以及云是如何在地表和大气之间形成一个屏障,限制地表的辐射损失。
机械设计中的材料热胀冷缩考虑

机械设计中的材料热胀冷缩考虑机械设计中,材料的热胀冷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热胀冷缩是指材料在受热或受冷作用下体积的变化。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必须考虑材料的热胀冷缩对设计和使用的影响,以确保机械装置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1. 热胀冷缩原理热胀冷缩现象是由于材料在受热和受冷过程中分子热运动的变化导致的。
当材料受热时,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导致材料体积膨胀;当材料受冷时,分子的热运动减弱,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导致材料体积收缩。
这种热胀冷缩变化会对机械装置的尺寸精度、结构强度以及运行稳定性产生影响。
2. 热胀冷缩对机械设计的影响热胀冷缩对机械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尺寸精度影响在机械设计中,往往需要考虑零件的精确配合。
由于材料的热胀冷缩变化,会使得零件的尺寸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零件之间的配合精度。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估计材料的热胀冷缩系数,确保设计的零件能够在各种温度环境下保持正常的运行精度。
2.2 结构强度考虑材料的热胀冷缩变化会对机械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产生影响。
当材料发生热胀时,会导致结构的应力分布发生改变,可能会引发结构的变形和损坏;当材料发生冷缩时,可能导致结构间的间隙增大,削弱结构的刚度。
因此,在机械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热胀冷缩对结构强度的影响,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3 温度变化对运动系统的影响在机械装置中,往往存在需要精确运动的部件,如轴承、齿轮等。
材料的热胀冷缩变化会对这些部件的运动特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整个机械装置的性能。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热胀冷缩特性和装置的运动要求,通过合理的安装和调整,确保装置在各种温度环境下的正常运行。
3. 解决热胀冷缩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机械设计中的材料热胀冷缩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3.1 材料选择在机械设计中,可以选择具有低热胀冷缩系数的材料来减小对尺寸精度和结构强度的影响。
分子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引言分子热运动是指分子在物质内部以及物质之间以高速无规则的方式运动的现象。
分子的热运动是所有物质在宏观上呈现出的一些独特的性质和特征的基础。
本文将从分子运动的原理、特性和影响等方面介绍分子热运动的基本概念。
1. 分子运动的原理分子热运动的原理可以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来解释。
根据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微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又由更小的原子组成。
这些分子具有质量和速度,它们通过碰撞相互作用。
在没有外部作用力的情况下,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和随机的。
分子热运动的速度和方向是由能量的分配和碰撞的影响所决定的。
分子在热运动过程中,会发生弹性碰撞,能量会从一个分子传递给另一个分子,导致速度和方向的变化。
因此,分子的热运动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2. 分子热运动的特性分子热运动具有以下几个特性:2.1 高速运动分子在热运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速度,其速度范围从数百米/秒到数千米/秒不等,这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和温度。
高速运动和碰撞导致了物质的扩散和混合。
2.2 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随机的,没有特定的方向。
由于分子之间的碰撞和运动方向的变化,物质在宏观上呈现出的性质是统计平均的,而不是具体的。
2.3 碰撞效应分子之间的碰撞是分子热运动的重要特性之一。
分子之间的碰撞会导致能量的转移和速度的变化。
碰撞效应决定了物质的热传导、扩散和与外界环境的交互等过程。
2.4 热平衡分子热运动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在物质的热平衡状态下,分子的平均能量保持不变,并且处于稳定的温度。
3. 分子热运动的影响分子热运动对物质的性质和现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温度分子热运动的表现之一是温度。
温度是分子运动速度和能量的度量,与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
分子热运动的速度增加会导致温度的升高,而能量的减少则会导致温度的降低。
3.2 热容量热容量是物质吸收或释放热量的能力的度量。
分子的热运动与物质的热容量密切相关。
在分子热运动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分子速度和碰撞有关。
新课标教科版3-3选修三1.2《分子的热运动》课件

分子热运动理论能够解释许多宏 观现象,如扩散、溶解、蒸发等 。
100%
指导化学反应
分子热运动理论对于化学反应的 机理和反应速度有重要影响,为 化学反应的预测和控制提供了理 论基础。
80%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分子热运动理论的发展推动了科 学技术的发展,如化学工程、材 料科学、制药等领域的应用。
分子运动论的建立
19世纪末,科学家开始对分子 运动进行研究,并逐渐形成了 分子运动论。该理论认为物质 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在不停 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热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分子热运动是指由于温度的影响 ,物质中的分子所进行的不规则 运动。
特点
无规则性、连续性、随机性、微 观性。
分子热运动的意义
80%
重要性
分子热运动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对于理解物质 的性质、化学反应以及热力学的基本规律具有重要 意义。
与其他知识点的关系
本节内容与分子动理论、热力学的基本定律等知识 点密切相关,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掌握分子热运动的基本 规律。
能够运用分子热运动的 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和实验结果。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 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实验
总结词
测量气体分子在给定温度下的平均自 由程。
详细描述
实验中,通过测量气体分子与固体表 面碰撞的频率,可以计算出气体分子 的平均自由程。这有助于理解气体分 子在热运动中的相互碰撞和散射。
分子力与分子势能实验
总结词
探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分子势能的变化规律。
详细描述
实验中,通过测量不同距离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分析分子势能的变化规律。这有助于理解分子间的相互 作用和分子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分子运动和动能的改变

分子运动和动能的改变一、分子运动1.1 分子的概念: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
1.2 分子的特性:分子具有质量、体积很小,处于永恒运动之中,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3 分子运动的类型:(1)热运动:分子在温度作用下,进行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扩散运动:分子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运动,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3)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二、动能的改变2.1 动能的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2.2 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 = 1/2 * 质量 * 速度的平方。
2.3 动能的改变方式:(1)做功:对物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动能,如推动物体使其加速或减速。
(2)热传递:物体与外界之间存在温度差,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使物体动能的改变。
2.4 动能与势能的转化: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动能可以与势能(如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相互转化。
2.5 动能定理:物体所受外力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
三、分子运动与动能的关系3.1 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动能越大。
3.2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与分子动能的关系:分子间距离较大时,表现为引力;距离较小时,表现为斥力。
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会影响分子的动能。
3.3 物体的宏观运动(如温度、压力等)与微观分子运动的关系:物体的宏观运动状态可以通过微观分子运动来解释,如温度升高,分子的动能增加,导致物体的宏观性质发生变化。
四、实际应用4.1 分子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烹饪时,加热使食材中的分子运动加剧,从而使食材煮熟。
4.2 动能改变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行驶过程中,发动机做功,改变汽车的动能,使汽车加速或减速。
4.3 分子运动与动能改变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如制冷剂在空调中的循环,利用分子运动的吸热和放热原理,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脱气方法及工作原理

脱气方法及工作原理引言概述:脱气是一种常见的工艺过程,用于去除物体中的气体,以提高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脱气方法及其工作原理。
一、热脱气方法1.1 高温热脱气高温热脱气是利用高温将物体中的气体加热至其蒸汽压大于环境气压,从而达到脱气的目的。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1.1 气体分子热运动高温下,气体分子的热运动速度增加,分子间碰撞频率增加,从而增加气体分子逸出的可能性。
1.1.2 气体分子蒸发高温下,物体中的气体分子蒸发速度增加,使得气体分子从物体表面逸出,从而实现脱气。
1.1.3 气体分子扩散高温下,气体分子的扩散速率增加,使得气体分子从物体内部向外扩散,从而实现脱气。
1.2 低温热脱气低温热脱气是通过将物体加热至较低的温度,使气体分子的蒸汽压小于环境气压,进而实现脱气。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2.1 气体分子冷凝低温下,气体分子的热运动速度减慢,分子间碰撞频率减小,使得气体分子更容易冷凝成液体或固体形式。
1.2.2 气体分子吸附低温下,物体表面的吸附能力增强,气体分子更容易被物体表面吸附,从而实现脱气。
1.2.3 气体分子扩散低温下,气体分子的扩散速率减小,使得气体分子从物体内部向外扩散的能力降低,从而实现脱气。
二、物理脱气方法2.1 涡流脱气涡流脱气是利用涡流的旋转运动将物体表面的气体分子带走。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2.1.1 涡流的产生通过涡流发生器产生旋转的气流,使得气体分子被带到涡流中。
2.1.2 气体分子的离心作用涡流的旋转运动会产生离心力,使得气体分子受到离心作用,从而被带走。
2.1.3 涡流的分离通过涡流的分离装置将带走的气体分子与气体分离,从而实现脱气。
2.2 吸附脱气吸附脱气是利用吸附剂吸附物体表面的气体分子,从而实现脱气。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2.2.1 吸附剂的选择选择具有较高吸附能力的吸附剂,使其能够有效吸附物体表面的气体分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洒在地上的水,过一段时间就干了;
D: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运动;
• 如图所示的是做布朗运动小颗粒的运动路线记 录的放大图.以小颗粒在A点开始计时,每隔 30s记下小颗粒的位置,得到B、C、D、E.F、 G等点,则小颗粒在第75s末时位置,以下叙述 中正确的是( )
A.一定在CD连线的中点 B.一定不在CD连线的中点 C.可能在CD连线上,但不一定在CD连线中点 D.可能在CD连线以外的某点上
激高 烈微为 ?粒 什 的么 布随 朗 着 运 温 动 度 越 的 加 升
3.布朗运动的特点: 无规则; 永不停息; 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 颗粒越小,现象越明显。 布朗运动能够在液体和气体中发生!
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区别: (1)所谓扩散现象,指的是不同物质相互 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中去的现象. (2)所谓布朗运动,指的是悬浮在液体 中的固体颗粒所作的无规则运动. (3)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直接证明; 布朗运动间接证明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布朗运动”是说明分子运动的重要 实验事实。则布朗运动是指:( C )
A:液体分子的运动; 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运动;
C: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运动;
D:液体分子和固体分子的共同运动;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着 的是( A、 C 、D )
A:将香水瓶打开后能闻到香味; B:汽车开过后,公路上尘土飞扬;
2.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大量液体分子永不停 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时,对悬浮在其中的微粒撞 击作用的不平衡性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即: 液体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是产生布朗运 动的原因. 布朗运动是观察到的悬浮小颗粒(足够小)的无 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但它间接反映了 气体、液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小结: 1、扩散现象是物体本身的分子作永不停息的无 规则运动的结果
2、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或气体内部分子作永不 停息、无规则的热运动。 3、布朗运动是悬浮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 运动。
4、布朗运动的运动剧烈程度跟液体或气体的温度 及小颗粒的大小直接相关。
1.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气体)中的固体微 粒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布朗运动.
追踪一个微粒的运动 •将每隔30s观察到的微粒的位置,用直线 把他们依次连接起来。
花粉微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不 同的花粉微粒的运动路线是不同的
图中的连线是不 是花粉微粒运动的 实际路线?
4
悬浮的微粒足够小时,受到的来自各个 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是不平衡的。 在某一瞬间,微粒在某个方向受到的撞击 作用强,致使微粒运动。在下一瞬间,微 粒在另一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强,致使微 粒又向其它方向运动。这样,就引起了微 粒的无规则运动。
一:扩散现象
1.定义: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 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 扩散现象不仅发生在气体和液体之间, 也会发生固体在之间.
扩散原因:分子运动所致
2.扩散现象说明 (1)直接说明了组成物体的分子总 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 运动越剧烈
(2)扩散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受力极易不平衡
受力的平均效果互相平衡
颗粒越大
质量大,惯性大
运动状态难改变
温度越高,布朗运动 就越明显。表明温度 越高,分子的无规则 运动越剧烈。
温度升高,反映了液体 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液体分子对微粒的碰撞次数 将增加,而且每次撞击作用 将增强。这就使微粒受到来 自各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 作用的不平衡现象加剧,引 起微粒的布朗运动越加激烈
综上所述:
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表明分子在永不 停息地作无规则的运动,而且温度越高,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激烈。 这说明物体的温度高低是与内部分子 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直接相关的。 因此,物理学中把物体内部大量分 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
•
从较暗的房间里观察到入 射阳光的细光束中有悬浮在 空气里的尘埃微粒在左右上 下游动,尘埃微粒的运动是 布朗运动吗?为什么?
二、布朗运动
布朗是英国的一位植物学家。 182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 花粉微粒悬浮在静止水面上的形态时 ,却惊奇地发现这些花粉微粒在不停 地作无规则运动。布朗经过反复观察 后,写下了这样的一段文字:“我确 信这种运动不是由于液体的流动所引 起,也不是由于液体的逐渐蒸发所引 起,而是属于粒子本身的运动。”
• 3.从观察到的情景来说,作布朗运动的 微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随着周围分子 撞击次数的变化,微粒会很快地改变运 动方向。而在阳光下的尘埃粒子的运动 是随气流一起运动的,其方向改变要缓 慢得多,而且由于尘埃受重力作用,其 总趋势是向下的。
• 关于布朗运动,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花粉分子无规则运动。 • B.布朗运动是由于花粉微粒内部分子 间的碰撞引起的。 • C.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 D.布朗运动是分子运动的间接结果。
1.从微粒运动的原因来说,布朗运动 微粒是由于受到周围作无规则运动的 分子的撞击,且来自各个方向撞击的 不均衡而引起的。阳光中的尘埃微粒 的运动是由于受到空气气流的冲击裹 挟而形成的(气流运动不是空气分子 的无规则热运动)。
• 2.从观察方式来说,布朗微粒是很 小的,需要在显微镜里观看,尘埃 粒子在阳光下肉眼就可见了,这样 大的颗粒,就是受到周围作无规则 热运动的空气分子的撞击,也无法 呈现出布朗运动来的。
3、在显微镜下观察布朗运动时,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 ( A C ) A、与悬浮颗粒大小有关,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激烈 B、与悬浮颗粒的分子大小有关,分子越小,布朗运动越 激烈 C、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 D、与观察的时间长短有关,观察时间越长布朗运动越趋 于平缓 4、较大的颗粒不做布朗运动原因是( C D ) A、液体分子停止运动 B、液体温度太低 C、跟颗粒碰撞的分子数较多,各方向的撞击作用相互平 衡 D、分子冲击力很难改变大颗粒的运动状态
5、关于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C D ) A、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发生 B、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分子的运动 C、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温度越高越明显 D、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永不停息的 6、在长期放着煤的墙角处,地面和墙角相当厚的一层染 上黑色,这说明( A C ) A、分子是在不停的运动着 B、煤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C、分子之间是有空隙的 D、物体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布朗运动是悬浮于液体中微粒的无 规则运动,这种微粒是由成千上万个 分子组成的集合体,因此它的无规则 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液体分子永 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是产生布朗运动 的原因,微粒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 液体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为什么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颗粒越小
每一瞬间受到液体
分子撞击的数目少 同时跟它撞击 的分子数多
解析:
• 图中的各点的连线不是微粒的运动轨迹,它是为了 表明微粒在做极短促的无定向运动过程中的移动的 顺序而做的连线.
• 由以上分析,在第75s末,小颗粒可能在CD连线上, 但不一定在CD中点,也可能在CD连线外的位置. • 因此选CD,正确答案CD.
练习:
1、关于布朗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运动 B.布朗运动是组成固体微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C.布朗运动是液体或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D.观察时间越长,布朗运动就越显著 E.阳光从缝隙射入教室, 从阳光中看到的尘埃的运动就是 布朗运动 2、关于布朗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D ) A、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分子对小颗粒的吸引力不平衡 引起的 C、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分子对小颗粒碰撞时产生冲 力不平衡引起的 D、在悬浮微粒大小不变情况下,温度越高,液体分子无规 则运动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