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技术在天然气分离中的应用_杨爱军
膜技术在天然气中脱出CO2的最新发展

将 预 制 的 多 个 膜 单 元 组 装 在 一 个 管 式 壳 体 内 就 组 成 了 膜 处 理 系 统 , 结 构 如 图 5所 示 。一 般 螺 旋 卷 其
图 1 不 对 称 膜 的 结 构
式 系 统 适 合 于 处 理 压 力 较 高 的 原 料 气 , 抗 污 染 能 其 力 较 强 , 天 然 气 工业 中 已有 较 长 的 应 用 历 史 。 空 在 中 管 式 系 统 的 特 点 是 结 构 紧 凑 , 处 理 量 相 同 时 , 装 在 其
维普资讯
5 O
内蒙 古唇 油 化 工
20 年第 9 08 期
膜 技 术 在 天 然气 中脱 出 C 的最 新 发 展 O2
周 晓 艳 周 鹭。凌 爱 军 。 , ,
(. 洋石 油工 程股 份 有 限公 司 ;.中 信 金属 ;.中 国船 级 社 天 津 分 社 ) 1海 2 3
作 压 力 最 高 不 超 过 5 Pa 烃 损 失 率 较 高 ( 高 可 达 M ; 最
其 选 择 性 可 按 工 况 要 求 调 节 , 制 作 费 用 不 会 明 显 而 增 加 , 目前 天 然 气 脱 碳 工 艺 上 正 在 推 广 应 用 此 类 故
膜 材料 。
到 7 ) 膜 材 料 易 被 污 染 等 缺 陷 , 长 期 在 结 构 ; 艺 流 程 膜 膜 膜 工
1 膜技 术 的发展 历程
从 1 3 年 J V . ic el 先 揭 示 了 用 膜 实 现 81 . M th l 首
困 难 , 格 昂 贵 的 缺 点 ; 合 膜 ( o o ie me 价 复 c mp st m— ba e 的 选 择 性 层 则 以 另 一 种 材 料 制 作 ( 图 2 , rn ) 见 )故
净化天然气的膜分离技术

净化天然气的膜分离技术净化天然气的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基于物理过程的气体分离技术。
该技术通过利用半透膜对天然气中的杂质进行筛选,从而实现天然气质量的提升。
在天然气净化过程中,常用的膜分离技术主要包括有机膜和无机膜两类。
有机膜是一种基于有机材料制成的膜,常见的有机膜材料包括聚丙烯、聚醚酮、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
这些有机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可塑性,且易于制造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膜。
有机膜在气体分离方面具有较高的分离性能,能够将天然气中的二氧化碳、氮气等杂质分离出来。
但是有机膜的耐受性较差,不适用于高温、高压和腐蚀性气体的分离。
相对于有机膜,无机膜具有更高的耐受性,适用于更加苛刻的气体分离工作。
无机膜常采用多孔陶瓷、玻璃等无机材料制成,其孔径大小具有良好的可调性和控制性,可以通过调整孔径的大小来实现对不同分子的选择性分离。
无机膜分为纳滤膜、超滤膜、微滤膜和气体分离膜等几种。
其中,气体分离膜是一种尤其重要的无机膜,其可用于分离天然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
在天然气净化中,膜分离技术通常采用膜组件的形式进行。
膜组件是由数千个膜片组合而成的,它们通过特殊的连接方式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天然气从膜组件的一侧流入,经过膜的筛选作用后从另一侧流出,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膜组件的选择是影响膜分离技术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选择合适的膜组件可以提高天然气净化的效率和质量。
在选择膜组件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材料的选择:膜组件的材料应具备良好的耐压、耐热、耐腐蚀等特性。
2. 孔径的选择:孔径大小直接影响到膜的分离效率和选择性。
3. 模块的密封性:模块的密封性对膜分离效果起着关键作用,需要保证密封性能好、无漏气现象。
总的来说,净化天然气的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气体分离技术,在天然气生产、储存、运输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净化天然气的膜分离技术

净化天然气的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物质分离技术,可以通过膜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来实现对天然气中杂质的净化。
净化天然气的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天然气处理和利用领域。
净化天然气的膜分离技术主要通过膜的渗透和选择性阻隔作用,将天然气中的CO2、H2S等有害杂质与甲烷等有用成分分离,以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
膜分离技术根据膜材料的特性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有机膜、无机膜、复合膜等。
有机膜是常用的净化天然气的膜材料之一。
有机膜是以聚合物为基础的膜材料,具有良好的可选择性和渗透性能。
聚酰胺和聚醚等有机膜常用于CO2和H2S的分离。
这些有机膜可以通过膜材料的表面改性、加入添加剂等方法来改善分离性能。
无机膜是净化天然气的另一种常用膜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能。
常用的无机膜材料包括硅氧烷、金属氧化物膜等。
这些无机膜广泛应用于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天然气净化,能够有效去除高温高压下的有害杂质。
复合膜是同时使用有机和无机膜材料制备的膜材料,具有有机膜和无机膜的特点,能够兼顾选择性和稳定性。
复合膜可以通过调节不同膜材料的比例和结构来实现对天然气的净化。
净化天然气的膜分离技术通常包括前处理、膜分离和后处理等步骤。
前处理主要是对天然气中的固体颗粒、液滴和液态杂质进行去除,以保护膜材料的使用寿命。
膜分离是核心步骤,通过调节膜的密封、压力和温度等参数,实现对天然气中杂质物质分离的目的。
后处理主要是对分离后的流体进行处理,根据需要对纯化气体进行压缩、干燥等处理。
膜技术在天然气分离中的应用_杨爱军

第37卷第4期辽 宁 化 工V o l.37,N o.4 2008年4月L i a o n i n g C h e m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A p r i l,2008专论与综述膜技术在天然气分离中的应用杨爱军1,张丽红2,孙丽萍1,程 俊2(1.唐山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000; 2.河北理工大学化工与生物技术学院,河北唐山063009)摘 要: 膜分离技术是新兴的分离技术,气体膜分离技术在膜分离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气体膜分离法正发展成为分离天然气的一项重要技术。
介绍了气体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并论述了该技术在天然气处理中的应用,如脱除天然气中的水分和酸性组分、天然气中提氦、天然气中轻重烃组分的脱除与回收等,最后简要分析了天然气膜法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关 键 词: 膜;气体分离;天然气;应用中图分类号: T E8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35(2008)04024504 能源的需求和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而随着能源结构的变化,天然气在能源构成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
天然气既是储量较大的绿色民用能源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但天然气中一般含有一定量的水、硫化氢、及二氧化碳等杂质,不仅会严重腐蚀管道,还给集输工艺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为此,对天然气进行处理非常必要。
迄今工业上处理天然气大多数是采取胺吸收法。
膜分离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新技术之一,P r i s m中空纤维氮氢分离器的问世使得气体膜分离技术取得了空前的发展[1-2],具有分离效率高、能耗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
目前,该技术已泛应用于富氧、浓氮;合成氨驰放气中氢的回收以及工业废气中酸性气体的脱除等领域[3-4]。
随着制膜技术的不断提高,膜法分离天然气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成为常规胺(如D E A和M D E A),物理吸收(如S e l e x o l)和甘醇脱水等工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5]。
净化天然气的膜分离技术

净化天然气的膜分离技术1. 膜分离技术的原理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通过膜材料对气体或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膜材料的选择性渗透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使得某一种成分通过膜而另一种成分被拦截在膜的一侧,从而实现了混合物的分离。
膜分离技术与传统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等净化技术相比,具有操作简便、能耗低、净化效率高等优点。
天然气中的杂质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硫化氢等,这些有害成分在天然气的净化过程中需要被有效地去除。
而膜分离技术在这一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对于天然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 可采用多种膜材料进行分离和净化。
对于二氧化碳的分离,可以采用聚醚膜和聚醚胺膜等。
这些膜材料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能够有效地将二氧化碳从天然气中分离出来。
而对于硫化氢的分离,则可以选择聚偏氟乙烯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等。
这些膜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和高渗透性,适合用于硫化氢的分离。
通过将这些膜装置在一定的反应器内,天然气中的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成分将被高效地去除,获得高纯度的天然气。
膜分离技术在净化天然气方面具有一系列的优势。
膜分离技术净化天然气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试剂,无需进行高温高压处理,因此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对环境没有污染。
在能源消耗方面,膜分离技术相比其他净化方法更为节能,能大幅度降低天然气净化的成本。
膜分离技术的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极大地节约了生产空间。
4.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展望目前,膜分离技术在净化天然气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环保要求的不断加强,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未来,随着膜材料性能的进一步优化和膜分离设备的不断提升,膜分离技术将在净化天然气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薄膜气体分离技术:实现纯化与回收

薄膜气体分离技术:实现纯化与回收薄膜气体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特定的薄膜材料来实现气体组分的分离、纯化和回收的技术。
与传统的分离技术相比,薄膜气体分离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灵活、能耗低、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薄膜气体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气体分子的大小、形状、极性以及相互作用力的差异,利用选择透过薄膜材料的特性,使不同成分的气体分子在薄膜表面产生不同的扩散速率和渗透速率,从而实现气体的分离纯化。
薄膜材料是薄膜气体分离技术的核心部分。
常见的薄膜材料包括聚合物薄膜、陶瓷薄膜和金属薄膜等。
聚合物薄膜是应用最广泛的膜材料,其具有低成本、易加工成型、选择性透气性好等优点。
陶瓷薄膜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适用于高温、高腐蚀性气体的分离。
金属薄膜的分离性能较强,但成本较高,适用于高价值气体的回收。
薄膜气体分离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例如,在石油化工行业中,薄膜气体分离技术可以用于裂解气分离、顶空气体回收等工艺中,实现石化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环保领域中,薄膜气体分离技术可以用于废气处理,将废气中的有害成分分离纯化,达到排放标准,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薄膜气体分离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新能源领域中,例如将二氧化碳从天然气中分离出来,实现天然气的净化和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
薄膜气体分离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挑战。
首先,选择合适的薄膜材料对于实现高效分离非常关键。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致力于研发新型的薄膜材料,以提高分离效率和选择性。
其次,薄膜气体分离技术在大规模工业应用中的经济性和稳定性仍需进一步提高。
因此,更多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仍然需要进行。
总之,薄膜气体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高效、低能耗的气体分离技术,在能源、环保、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薄膜材料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薄膜气体分离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为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带来更大的贡献。
薄膜气体分离技术是一种基于物理隔离原理实现气体组分的分离、纯化和回收的技术。
天然气膜分离脱碳技术评述

在天然气预处理中,气体膜分离技术主要应用在天然气脱碳、脱水和提氦上[1],此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当处理小流量气体时可设计为无人值守操作[2]。
目前国外已有将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天然气净化领域的实际案例,但在国内还未大规模应用,因此掌握和推广天然气膜分离脱碳技术还需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1 天然气膜法脱碳基本原理混合气体中各组分通过膜的渗透速率不同而获得分离的方法即为膜分离法,它的特点是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能耗低,是一种发展较为迅速的节能型气体分离技术[3]。
其本质是基于不同分子在膜材料上的渗透率不同,在膜两侧受到压力梯度的作用下,一种分子优先通过分离膜而达到选择性分离的目的。
2 商用分离膜材料商业上用于脱除CO2的3种主要的分离膜材料为乙酸纤维素、聚酰亚胺、全氟聚合物。
3种商用分离膜材料性能对比见表1。
其中,乙酸纤维素膜在天然气处理中占膜市场的80%,因其在工业领域的接受度广泛,已成为用于分离膜比较的行业标准,其主要市场是高含CO2的天然气和占地空间有限的油气田,如海上平台。
聚酰亚胺易于制备成不对称膜,同时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被认为是乙酸纤维素的替代品,但实际应用中聚酰亚胺分离性能的损失程度比乙酸纤维素严重,且受限于昂贵的价格和使用中存在塑化问题,聚酰亚胺市场很小。
全氟聚合物对CO2和碳氢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塑能力,但选择性低,鲜有全氟聚合物的选择性能达到聚酰亚胺水平,且制造成本高。
表1 商用分离膜材料性能对比特性乙酸纤维素聚酰亚胺全氟聚合物渗透性一般高高选择性一般良好低热稳定性-良好强化学稳定性-良好强抗塑化性弱较弱强3 膜法脱碳工艺膜分离CO2工艺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分离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原始天然气中CO2的浓度和分离要求;投资等。
典型的膜分离CO2工艺有以下5种:一级膜分离工艺流程、二级膜分离工艺流程、一二级混合膜分离工艺流程、三级膜分离工艺流程、膜分离与胺吸收混合工艺流程。
天然气化工中膜技术的应用

2 . 1 . 3 天然气化工中 合成气 ( H 2 / C O ) 的调节 天然气化工中广泛使用的合成气是 1 1 2 和C O的
C O , H , t o p o r d u c e d i m e t h y l e t h e r i n i n d u s t y r a r e d i s c u s s e d i n d e t a i l . A n d t h e m e r i t s o f e a c h m e t h o d a n d i t s p o r s p e c t a r e
表面的溶解 ; 膜内溶解的气体沿浓度梯度方向进行扩 散; 气体从膜的低压侧表面上脱附。
℃ , 户、 。 沪, 卜 奋 . . ‘ 、 、 ,户、 贷小甘 户1 二 . 、 - 夕户, . , . - - 卜 J‘ 户 、 Y诊 盏夕
C K =S K P ( 2 ) 假设传递过程阻力主要集中在两侧的气膜 七, 由 公式( 1 ) , ( 2 ) , 可得到气体组分 K通过膜的传递通量 J K 的公式: J K =Q k ' ( P H ' X K 一P L . Y K )
甲醇弛放气 中回收氢气, 一个以天然气为原料年产
3 0 万t 甲醇的厂家, 弛放气量为 7 5 0 0 N 砰/ h . 投用膜 分离后, 可使 甲醇增产 2 . 5 , 天然气 费川 节省
2 3 % [ 3 1 。由 于, 我国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甲 醇装置开始
于2 0世纪 9 0年代, 目 前的规模还不太大, 膜分离技 术用于甲醇厂弛放气中的技术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7卷第4期辽 宁 化 工V o l.37,N o.4 2008年4月L i a o n i n g C h e m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A p r i l,2008专论与综述膜技术在天然气分离中的应用杨爱军1,张丽红2,孙丽萍1,程 俊2(1.唐山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000; 2.河北理工大学化工与生物技术学院,河北唐山063009)摘 要: 膜分离技术是新兴的分离技术,气体膜分离技术在膜分离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气体膜分离法正发展成为分离天然气的一项重要技术。
介绍了气体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并论述了该技术在天然气处理中的应用,如脱除天然气中的水分和酸性组分、天然气中提氦、天然气中轻重烃组分的脱除与回收等,最后简要分析了天然气膜法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关 键 词: 膜;气体分离;天然气;应用中图分类号: T E8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35(2008)04024504 能源的需求和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而随着能源结构的变化,天然气在能源构成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
天然气既是储量较大的绿色民用能源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但天然气中一般含有一定量的水、硫化氢、及二氧化碳等杂质,不仅会严重腐蚀管道,还给集输工艺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为此,对天然气进行处理非常必要。
迄今工业上处理天然气大多数是采取胺吸收法。
膜分离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新技术之一,P r i s m中空纤维氮氢分离器的问世使得气体膜分离技术取得了空前的发展[1-2],具有分离效率高、能耗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
目前,该技术已泛应用于富氧、浓氮;合成氨驰放气中氢的回收以及工业废气中酸性气体的脱除等领域[3-4]。
随着制膜技术的不断提高,膜法分离天然气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成为常规胺(如D E A和M D E A),物理吸收(如S e l e x o l)和甘醇脱水等工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5]。
1 气体膜分离的原理膜法气体分离的基本原理[6-7]是根据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压力的推动下透过膜的传递速率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目的。
对不同结构的膜,气体通过膜的传递扩散方式不同,因而分离机理也各异。
目前常见的气体通过膜的分离机理有两种:其一,气体通过多孔膜的微孔扩散机理;其二,气体通过非多孔膜的溶解-扩散机理。
1.1 微孔扩散机理多孔介质中气体传递机理包括分子扩散、粘性流动、努森扩散及表面扩散等。
由于多孔介质孔径及内孔表面性质的差异使得气体分子与多孔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有所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传递特征。
混合气体通过多孔膜的传递过程应以分子流为主,其分离过程应尽可能满足下述条件:(1)多孔膜的微孔孔径必须小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平均自由程,一般要求多孔膜的孔径在(50~300)×10-10m;(2)混合气体的温度应足够高,压力尽可能低。
高温、低压都可提高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同时还可避免表面流动和吸附现象发生。
1.2 溶解-扩散机理气体通过非多孔膜的传递过程一般用溶解-扩散机理来解释,气体透过膜的过程可分为3步:(1)气体在膜的上游侧表面吸附溶解,是吸着过程。
(2)吸附溶解在膜上游侧表面的气体在浓度 收稿日期: 2007-10-11 作者简介: 杨爱军(1974-),男,助理工程师。
差的推动下扩散透过膜,是扩散过程。
(3)膜下游侧表面的气体解吸,是解吸过程。
一般来说,气体在膜表面的吸着和解吸过程都能较快地达到平衡,而气体在膜内的渗透扩散过程较慢,是气体透过膜的速率控制步骤。
2 膜分离技术在天然气分离中应用2.1 天然气膜法脱水天然气膜法脱水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克服了传统净化的许多不足,表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
天然气膜法脱水技术与传统脱水技术(化学吸收、低温冷却分离、物理吸附等)相比,具有操作连续,无需再生,无二次污染,无需加入额外材料和试剂,操作灵活、方便,占地面积小等特点,存在技术优势和发展潜力。
天然气膜法净化脱除水蒸气是利用特殊设计和制备的高分子气体分离膜对天然气中酸性组份的优先选择渗透性,当天然气流经膜表面时,其酸性组份(如H 2O 、C O 2和H 2S)优先透过分离膜而被脱除图1 膜法脱水基本原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S e p a r e x e 、G r a c e 、A i r P r o d u c t 相继开发出供天然气脱水的膜分离装置并已进入工业应用。
1998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自行研制的膜分离器在长庆气田进行了天然气膜法脱水的工业性试验,并在技术上取得了成功[8]。
在气处理量12×104m 3/d 、气源压力5.4M P a 、气源温度633℃的条件下,经膜系统净化处理的天然气输气压力4.6M P a 时水露点达到-13℃,甲烷回收率≥98%,满足了现场传输要求。
2.2 天然气膜法脱除C O 2、H 2S 等酸性气体天然气中还含有一些酸性气体(如H 2S 和C O 2等),这些酸性气体不但会降低天然气的热值,增加气体运输设备的负荷,还会腐蚀气体运输管道,其燃烧产物污染环境。
因此,脱除酸性气体是天然气的一个重要的加工处理过程。
迄今工业上对天然气的脱酸性气体处理大多采用胺吸收法。
胺吸收法是一种发展比较成熟的天然气处理方法(如M D E A 脱H 2S ,M E A 或D E A 脱C O 2等)。
一般适用于大规模天然气集中净化,技术较为复杂,试剂消耗量大,设备腐蚀比较严重。
与之相比,膜法具有以下优点:(1)可在高压下操作,处理后的天然气压降损失小;(2)膜法处理天然气较胺吸收法方便,无环境污染和防火问题;(3)投资费用较低。
膜分离法脱除天然气中酸性气体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2 一级膜分离法脱除酸性气体流程示意图膜分离技术适合处理原料气流量较低、含酸气浓度较高的天然气,对原料气流量或酸气浓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也同样适用,但不能作为获取高纯度气体的处理方法。
对原料气流量大、酸气含量低的天然气不适合,而且过多水分与酸气同时存在会对膜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国外膜分离技术处理天然气主要是除去其中的C O 2,分离H 2S 的应用相对较少,而且处理的H 2S 浓度一般也较低,多数应用的处理流量不大,有些仅用于边远地区的单口气井。
但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脱除大量酸气的处理工艺,或者与传统工艺混合使用,则为含高浓度酸气的天然气处理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国外在此方面已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尤其是对一些高含量H 2S 天然气的处理,获得了满意效果[9]。
2.3 天然气中提氦天然气中含氦0.2%~2%,是氦气生产的主要来源,传统的深泠分离法制取高纯氦气(H e ≥246 辽 宁 化 工 2008年4月99.9%)需经多次提浓,能耗大,成本高,因此膜法从天然气中提氦有一定的优势。
从天然气中提浓氦气,可利用天然气井的压力在井口先经膜分离把氦气提浓10倍,在天然气处理量不变的条件下,粗氦产量几乎增加10倍。
而膜分离后的尾气,由于压力几乎没损失,仍可并入天然气管网输送给用户。
目前已开发出能从贫氦天然气中提浓氦的工业化气体分离膜,但高纯氦的收率不高。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硅橡胶—聚砜中空纤维膜分离器用于从含氦0.5%的天然气中提浓氦,试验结果表明用国产膜分离器从天然气中提浓氦是可行的[10]。
2.4 天然气中轻重烃组分的脱除与回收[11]天然气中含有大量的轻重烃组分,在气体输送前需将其脱除。
首先,从经济和环境方面考虑:烃类物质作为众多工业过程所必需的原材料,其价格远高于作为燃料的甲烷。
将其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增加效益使能源再利用,还可以净化空气,减小对环境的危害。
其次,出于实际操作的考虑:天然气中的较大分子量的烃类成分容易在输送的过程中凝结形成液滴,对气体的输运以及管道的维护产生众多不利影响。
第三,天然气工业中对气体纯度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将混合气体其他的烃类物质和杂质除去。
传统的处理方法为冷分离法,能耗高,设备复杂,投资大。
采用膜法分离,只要选用合适的分离膜,使轻重烃组分渗透速率高于甲烷,优先透过膜予以脱除,渗透侧为富集了轻重烃组分的天然气,此时采用冷分离法回收烃,能耗、设备规模、投资都可大大降低。
3 天然气膜分离的限制条件[9](1)压力:薄膜系统的特点决定了它不能承受过高的压力。
一般进料气和渗透气之间的压差不超过1013M P a,因此在许多情况下井口出来的气体不能直接进入膜系统,需要降压和加热处理。
(2)进料气的饱和度:薄膜系统要求进料气为干燥气体。
其饱和度在80%以下,否则液态水滴会堵塞薄膜通道。
使阻力降增大,分离效果降低,薄膜系统失效。
因此,当含饱和水时须经过加热,达到要求的饱和度。
(3)进料气中H2S含量:由于商品气中H2S 含量指标很低,当进料气中H2S含量较高时,虽经多级膜分离后能够达到商品气的要求,但此时系统的费用、渗透气中烃类含量将大幅度上升,从经济上看是不合算的。
因此限制进料气中H2S 的含量为50×10-6以下。
4 天然气膜法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12]我国的天然气工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这就为天然气处理所需的各种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因此,天然气膜法处理技术必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4.1 发展天然气集成处理技术任何一种分离技术都有其技术边界和经济边界,在特定的分离对象和工况条件下优势最为明显。
将膜处理技术和其它技术集成,实现最优的工艺组合和最低的经济投资是天然气膜法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对天然气深度脱水(水露点-60℃)的情况下,可采用膜法-分子筛吸附法集成脱水工艺,可有效延长分子筛的使用寿命,提高气体回收率,缩小装置规模。
另外,膜法-深冷法天然气提氦工艺、固体脱硫-膜法脱C O2-膜法脱水的天然气集成净化工艺、膜法-胺法集成法脱除天然气中的酸性组分等天然气集成处理技术,可利用各自技术特有的优势,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前提下降低装置的投资和运行费用,简化操作工艺。
各种集成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必将为膜分离技术在天然气工业中的应用开拓广阔的天地。
4.2 高效气体分离膜及膜材料的开发理想的气体分离膜材料应该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气选择性和高的渗透性、高的机械强度、优良的热和化学稳定性以及良好的成膜加工性能。
解决气体分离膜的透过性和选择性这一矛盾,须从化学成分、分子结构、形态结构等方面进行新的尝试。
针对天然气膜法处理过程中的特点和要求,开发制备高渗透量、高选择性、优良的机械性能和抗化学腐蚀的膜材料已成为研究的重点。
由于天然气净化中C O2、水蒸气及有机烃蒸气等可凝性气体组分的分离占主导地位,膜材料的选择和制备应从扩散选择性向溶解选择性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