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模版12月20日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赵晓荣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赵晓荣
重点理解下列句子:(这部分的教学,可利用电教媒体来辅助。)
△雪峰:(高)看图理解“直插云霄”。“峰顶银光闪闪”是因为终年积雪不化。
△湖泊:(多、清)抓住“大大小小、颗颗”体会湖泊多。看图理解“清澈见底、色彩斑斓”。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湖泊分布在沟谷中的景象。
(词语积累:说说描写颜色鲜艳美丽的成语)
彩池:(多、美)引导学生弄清“彩池”是怎样形成的(a.池底有彩色石块;b.白云、雪峰、森林倒映在湖水中)
知识目标: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认识九寨沟的珍稀动物。
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
情感目教学重难点: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
教学过程
设计理念
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以课文为载体,从九寨沟的绮丽风光和有趣动物两部分来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使学生情动而辞发,使课堂上焕发出一种如诗如画的人性的光辉。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景区,去真正领略这个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自由练读,整体感知: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九寨沟的哪些景物?讨论后再随机板书。
板书:雪峰、湖泊、森林、瀑布(自然风光)
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珍稀动物)
过渡:你们是想先欣赏自然风光呢,还是先看看珍禽异兽?但书上提醒我们先看什么?(自然风光)从哪儿看出来的?(继续向纵深行进)
6.课件出示: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读到这儿我们更想说:雪峰插云——(引读)
7.朗读课文总写珍稀动物的句子。(读出动物的机灵、可爱)
三、小结
1.课文学到这儿,我们一起来看看课题:-------九寨沟,觉得前面应加个什么词比较合适?(学生任意说)

期末语文教研活动信息(3篇)

期末语文教研活动信息(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圆满结束,为了总结经验、反思不足,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校语文教研组定于本月举行期末语文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时间:本月XX日(星期X)下午2:00-5:00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 针对下学期将要教授的课文,全体语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

- 每位教师就自己负责的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享教学设计思路,其他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2. 课堂观摩- 选取一位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全体语文教师参与观摩。

- 观摩结束后,进行评课议课,点评公开课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3. 教学研讨- 针对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如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作文教学的创新等,进行深入研讨。

- 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经验,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4. 期末教学总结- 各年级组对本期语文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教学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 教研组长对本期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对教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肯定,并对下学期的工作提出期望。

四、活动安排1. 2:00-2:30 集体备课2. 2:30-3:30 课堂观摩3. 3:30-4:00 评课议课4. 4:00-4:30 教学研讨5. 4:30-5:00 期末教学总结五、活动要求1. 全体语文教师务必按时参加活动,不得无故缺席。

2. 参加活动的教师需做好充分的准备,积极参与讨论,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3. 活动期间,请保持会场纪律,手机静音,认真记录。

4. 请各年级组提前准备好期末教学总结材料。

六、结语本次期末语文教研活动是我校语文教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

我们相信,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全体语文教师能够进一步明确教学方向,提高教学水平,为我校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第2篇各年级语文教研组、各位语文教师:为全面提升我校语文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决定于2023年12月20日至12月22日开展期末语文教研活动。

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

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

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2. 难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2. 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安排:
1. 导入
2. 提出问题
3. 展示示范
4. 练习
5. 总结与评价
教学过程时间安排:
1. 第一节课
2. 第二节课
教学评价与反思:
1. 教学评价
2. 教学反思
案例: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掌握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2. 难点:光合作用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
2. 教学手段:PPT、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安排:
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并提出问题
2.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展示示范:利用实验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总结规律
5.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教学过程时间安排:
1. 第一节课:导入和提出问题,展示示范
2. 第二节课:学生练习和总结评价
教学评价与反思:
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讨论来评价教学效果
2.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微课方案

微课方案

篇一:微课程的实施方案(3158字)微课程终归是要让学生用起来的,否则就成为了搁置的资源。

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始开展微课程的应用,这是需要实施方案的。

不同学校的环境不同,采取的方案也不相同,这里提供了几套参考方案。

1、集中看看需求:学生们总是忽略了实验的重点、难点和细节,而每一个学生忽略的点又不一样。

这样一来,一线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讲一遍就显得特别费力,更重要的是很多时候对于实验操作来说讲解是不够明确的,教师需要做实验演示。

因此,学生的需求是操作实验演示的细节,并且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观看。

解决方案:某学校已录制好初中的系列物理实验的微课程。

学校将录制好的物理实验系列微课程放到学校的局域网内。

【或者通过计算机机房将20个微课程视频放到每一台计算机上】然后,安排实验复习课。

让全班同学到机房里,点击自己不明确的实验进行个性化观看。

不同学生看不同视频,注意不同细节。

方案迁移:不仅是物理实验系列微课程可以这样,很多学科也可以如此。

集中看看的优点在于针对性强,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解决了实际教学中的短板问题。

方案还可以进一步演化一下,可以为每一个班级添置2-3台台式电脑放到教室的后面,学生在课间或是夜自修的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看看里面的微课程。

这一方法的优势也非常明显,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性,这让微课程更好地为个性化服务。

方案说明:集中看看是根据观看微课程的时间而给出的一个通俗叫法。

其优势在于让微课程与个性化紧密结合起来。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方案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都是有能力接受的,并没有要求学校需要新增添什么设备,就是使用现有的条件就可以。

但是其本身并没有要求改变教学流程,因此这样的方案对教师的行为改变相对较少,最容易被接受。

2、回家看看需求:学生回答家里做作业的时候,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找谁呢?打电话给教师?恐怕很少有学生这样做。

即便这样做了,也不见得教师能够在电话里把问题讲清楚。

更何况一个班级40-50人,怎么可能全部通过电话求助呢?很多学生会选择第二天来学校的时候询问教师,而有些学生却不愿意去问教师,久而久之就累积了大量问题。

2024年说课教学设计模板参考8篇

2024年说课教学设计模板参考8篇

2024年说课教学设计模板参考8篇说课教学设计模板篇1一、播放flash课件边讲述故事引题。

1、蚂蚁队长宣布要举行“爬爬赛”,需要我们帮助它们提供各种各样的绳梯,给它们“爬爬赛”用。

二、幼儿探索单种材料的连接、变长方法。

1、幼儿自主选择材料,为蚂蚁做出各种各样的绳梯。

2、将做好的绳梯固定在铁丝上,绳梯的长度不能低于铁丝与地面的距离。

3、幼儿交流探索经验①你是用什么办法,将它越变越长的?②蚂蚁队长检验我们的绳梯。

三、探索多种材料的不同种连接方法蚂蚁队长发现我们做的绳梯又漂亮又好用,你们真棒。

但是你们的绳梯给蚂蚁爬爬时太简单了,没有难度。

它希望我们做出特别的,爬爬时又有难度的绳梯。

1、幼儿尝试多种材料的连接变长方法。

2、幼儿讲述探索经验:你的绳梯给蚂蚁爬爬时有什么难度呢?四、蚂蚁“爬爬赛”正式开始教师播放flash课件,孩子观看,体验成功的喜悦。

说课教学设计模板篇2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剪纸作品,进一步了解剪纸的艺术特点,懂得剪纸的阴剪、阳剪技法和综合法,知道剪纸的基本纹样。

2.继续学习折剪的基本方法,设计制作一个动物或人物的剪纸作品。

3.通过剪纸练习,感受剪纸的趣味和美,体验剪纸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重点:学习剪纸折剪的基本技法及阴剪和阳剪的组合等。

难点:抓住动物和人物的特征设计构思剪纸作品。

教具准备:剪纸范作、彩色纸、剪刀、美工刀、胶水等。

学具准备:彩色纸、剪刀、美工刀、胶水等。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学生一般带的都是剪刀,不能够用美工刀把剪不到的地方刻出来。

教学建议要求学生能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来剪。

课后反思由于工具有限,剪的作品不是很精美。

教学过程本人教学思路教学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1.比一比。

(1)欣赏:展示河南陕县的《柿子对鸟》和广东佛山的《龙头》剪纸作品或展示剪纸实物作品,让学生对剪纸作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提问:你知道剪纸的起源吗?剪纸有什么用途?这些剪纸作品和平时看到的绘画有什么不同?左右一样的形象采用了什么方法?教师小结:剪纸作品形象夸张、简洁,线条流畅,有一种鲜明的装饰美。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教案(冀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教案(冀教版)

第21课“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本课讲述的有关祖国统一大业的问题。

为了解决某某问题和遗留下来的港澳问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而港澳回归后的事实也证明,这种构想的正确性,虽然现在某某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但是两岸统一是民心所向,是历史的必然,不是一两个人的意志可以改变的。

教师可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对学生情感教育、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从某某、澳门被侵略者割占,到新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被中华人民共过政府收回,从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也可以培养学生爱党情感、反对台独的思想观念。

建议教师可以把大量真实、清楚的图片资料、文本资料展示给学生们,组织一些课堂讨论,以启迪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去思考,教师给与一定的、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某某和澳门问题的由来,某某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及意义;了解某某和澳门区旗、区徽及含义,主权的含义;掌握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提出的八项主X;两岸交往概况。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分析、理解“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研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从课本中归纳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日益密切的变化,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证明某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并且在国际上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人民才可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从而激发爱党、爱国之情。

中共从客观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是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

归纳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实际,联系港澳回归后的发展,认识到中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体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坚决反对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

教学重点某某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讲述法、分析法、影像辅助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设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新课导入】(放《七子之歌》音频,讲述)同学们,我们听到的歌曲是闻一多先生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组组诗《七子之歌》中的首篇。

《年月日》优秀教学设计

《年月日》优秀教学设计

《年月日》优秀教学设计《年月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知道每年有12个月和每月有多少天,帮助学生建立较长时间的观念。

2、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3、在经历探索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4、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以及探究与收信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学会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理解闰年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年历若干。

教学过程:一、师生交流、导入课题师:今天是20__年的几月几日?(9月28日)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在生活中会有许多令人兴奋或难以忘怀的日子,我们一起看屏幕回顾一下这些日子(香港回归的时间、北京申奥成功的时间、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师:这些难忘的日子里还藏着数学知识呢,你们知道吗?这里有我们学习的另外几个时间单位,是什么?生:年月日师:关于年月日你了解哪些知识呢?(学生汇报)同学们了解的可真多,那你们说的对不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较长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板书课题:年、月、日)二、通过观察,探究新知。

(一)通过观察,认识年历,探究有关大月和小月的知识。

1、认识年、月、日。

(1)出示20__年年历卡。

师: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们的年历卡,仔细观察,然后根据白板上的自学提示找一找。

(自学提示:1、一年有几个月?2、每月的天数一样吗?你能给分分类吗?)生1:一年有12个月(板书:一年有12个月)生2: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按照天数进行分类。

师:31天的月份有哪几个?同时用白板(板书: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30天的月份又有哪几个?(板书:30天:4月、6月、9月、11月)还剩下二月,二月有多少天?(板书:二月28天29天)师:同学们会发现不管哪一年31天的都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30天的都是4月、6月、9月、11月。

教资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

教资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

教资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一、教学设计模板1. 教学目标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将能够:•理解教育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掌握教育教学设计的步骤和流程;•利用教育教学设计模板进行实际操作。

2. 教学内容•教育教学设计的定义与意义;•教育教学设计的步骤和流程;•教育教学设计模板的使用。

3.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讲解教育教学设计的定义、意义、步骤和流程;•实践操作:分组完成教育教学设计模板。

4. 教学步骤•引入:介绍教育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知识讲解:讲解教育教学设计的定义、意义、步骤和流程;•实践操作:分组完成教育教学设计模板;•结束:总结教育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二、教学设计案例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和影响;•学生能够分析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学生能够探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

教学内容1.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和影响;2.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和机遇;3.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

教学方法•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影响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小组讨论: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并进行展示。

教学步骤1.引入(5分钟):–利用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介绍人口老龄化的背景和概念;–引发学生对人口老龄化的思考和讨论。

2.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包括对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挑战;–介绍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机遇,例如促进健康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等。

3.小组讨论与展示(2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4-5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并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4.总结(5分钟):–总结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挑战和机遇;–强调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案例,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和影响,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并能够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课题30 寓言四则授课人何云安授课时间12月20日
教材
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学习编写寓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2、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3、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4、能从寓言中获得对生活有益的启迪。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教学
课时第课时
教学过程【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2、体裁介绍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

其篇幅短小,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寓言在创造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

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自主学习】
1、为加点字注音。

宙斯()庇护()粘住()塞翁()何遽()
折其髀()跛()之故
2、学生对照《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课文下面的注释,自学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小组相互交流探究。

然后小组提出无法解决的字词,全班讨论。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

天雨墙坏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马无故亡而人胡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人皆吊之
3、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
(2).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
(3).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
(4).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
4、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点词。

(1)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合作探究】
1、分别说出四则寓言的寓意。

(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2)《蚊子和狮子》:
(3)《智子疑邻》:
(4)《塞翁失马》:
2、赫尔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什么?文中“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如何理解此“笑”?
3、《蚊子和狮子》中,蚊子在与狮子战斗前吹了一次喇叭,战斗后又吹了一次喇叭。

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智子疑邻》中,开头八个字写了什么?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
5、读了《塞翁失马》这个故事让你明白了人生中的什么道理?有一个成语出自本文,你知道是什么吗?积累和《塞翁失马》寓意相关的格言
【课外阅读】
黔之驴①
柳宗元
黔之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
来慭慭然②,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循;以为且噬③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博。

稍近,益狎④,荡倚冲冒。

驴不胜⑤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⑥大骇⑦,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①选自《柳河东集》。

②慭慭(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③噬:咬。

④狎(xiá):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⑤胜(shēng):禁住。

⑥跳踉(liàng):跳跃。

⑦骇:虎怒吼。

1、这则寓言被后人概括为成语_______________.
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拓展提升】
1、请你诊断:
案例如下:考试成绩公布了,小明是最后一名。

得知这一消息后,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因为小明相信坏事会变成好事,下次一定能考好。

他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2、学写寓言,进一步锻炼想像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①续编寓言情节练习。

教师出示两个续编题目:a.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些什么?b.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以上两题内容,学生可任选一题)
②自编寓言练习。

a.嘴和眼睛的对话;b.树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
学生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题目构思,并在最后点明寓意,然后全班交流,讨论。

答案
自主学习
zhòu bì zhān sài jù bì bǒ

(1)√(2)×(3)√(4)×

合作探究
1、(1)讽刺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

(2)再强大的人也会有弱点,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就可以战胜对方;勇者胜,骄者败。

(3)告诫人们,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亲疏和感情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断,得出错误的结论。

(4)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好事与坏事,这矛盾的对立双方,都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

2、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此“笑”揭示出他内心的骄傲,传神的表现了他轻视别人的心理活动。

3、(1)分析敌我条件之后,充满了胜利的信心。

(2)得意忘形,吹嘘自己的胜利。

4、写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家富,且“天雨墙坏”。

5、祸福是相互转化,互相依存的,不必为一时的得失而忧喜。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相关格言: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利与害同门,祸与福同邻。

(文徵明)
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如果你掉进了一个池塘,不要难过。

也许当你站起来的时候,你的口袋里会兜上几条鱼
主题阅读:
1、黔驴技穷
2、对待任何貌似强大的东西,我们都不要惧怕,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自己。

拓展提升:
1、此题旨在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得与失、福与祸在生活中其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让学生误解成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

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
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

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2、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