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中的美学
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的美学评价

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的美学评价汽车车身造型设计是汽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汽车的第一印象和购车意愿。
优秀的汽车车身造型设计应该具备美观、创新、符合人体工学原理、符合功能需求等特性。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的美学评价进行探讨。
首先,美观是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的基本要求之一。
美学是对美的追求和展现,汽车设计师需要在整车的外形、线条和比例上追求美感,创造出令人愉悦的视觉效果。
美观的汽车车身设计可以增加消费者购车的欲望,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价值。
对于不同类型的汽车如轿车、SUV、跑车等,其美观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优秀的汽车设计师需要根据购车人群的喜好和使用场景来进行综合考虑,打造出符合审美趋势的车身设计。
其次,创新是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
创新可以提升汽车的独特性和竞争力。
优秀的汽车设计师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力,不断推陈出新,引领行业发展。
例如,特斯拉公司的Model S在外观设计方面采用了独特的无窗柱设计,凸显了科技感和时尚感,不仅满足了美学需求,还提升了车体的整体刚性和安全性能。
再次,汽车车身造型设计应该符合人体工学原理。
人体工学是研究人体与工作环境、工作器具等的适应关系的学科。
汽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其车身设计应该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提供舒适的使用体验。
例如,座椅的设计应该符合人体脊柱的生理曲线,方便驾驶者坐姿调整和长时间驾驶。
此外,控制面板和仪表盘的设计也应该符合驾驶者的视觉习惯和人机交互的原则,减少操作的复杂性,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最后,汽车车身造型设计应该符合功能需求。
汽车是一种功能性的工程产品,其车身设计应该满足各种功能需求,如空气动力学性能、载货能力、行车安全等。
例如,高端跑车的车身设计会注重空气动力学性能,采用流线型设计来减少风阻;而货车的设计则需要注重载货空间的最大化和结构的牢固性,以满足商业运输的需求。
优秀的汽车设计师需要具备工程背景知识,了解汽车的各个系统和部件,将功能性和美观性相结合。
汽车外观设计的动感美学

汽车外观设计的动感美学汽车外观设计是汽车产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动感美学则是实现汽车外观设计中重要的元素之一。
动感美学是通过外观设计元素和功能特性来展现汽车的动感和速度感,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汽车外观设计中,动感美学注重塑造汽车的流线型体态、引人注目的元素,以及创意和前卫的设计。
在汽车外观设计的动感美学中,流线型体态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优雅而流畅的线条设计,可以让人感受到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的动感和力量。
车身曲线应该充满张力,能够引导空气顺利通过并减少阻力,从而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燃油经济性。
同时,流线型体态也可以增加汽车的运动感,给人一种动感的视觉冲击。
动感美学的汽车外观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引人注目的元素。
这些元素可能包括大胆的色彩搭配、独特的设计细节或者是引人注目的特殊构造。
通过这些元素的应用,汽车外观设计可以在众多车辆中脱颖而出,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这些元素通常与品牌形象相一致,通过独特的标识和细节设计,让消费者可以迅速辨认出品牌并形成记忆。
这样的设计有助于车辆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创意和前卫的设计也是动感美学在汽车外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意和前卫的设计可以使汽车在外观上显得更加时尚和年轻化。
奇特的造型、独特的设计元素和先进的技术应用,都可以在消费者中产生强烈的共鸣和美感。
一款具有创意和前卫设计的汽车,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于独特性的追求,还可以体现品牌的创新能力和领导地位。
在实现汽车外观设计的动感美学时,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到车辆的功能特性。
动感美学的设计元素需要与车辆的性能特点相匹配,并通过设计来提升车辆的性能和操控感。
例如利用空气动力学设计原理,在车身上增加空气导流装置,可以减少风阻,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燃油经济性。
同时,利用独特的设计元素和细节,例如大尺寸进气口或者运动化的轮毂设计,可以强化车辆的运动感,增加驾驶者和乘客的激情体验。
总之,汽车外观设计的动感美学在塑造汽车形象和品牌形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车辆外观设计中的美学原则

车辆外观设计中的美学原则汽车外观设计是汽车制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不仅要满足功能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还要具备美感和吸引力。
在车辆外观设计中,美学原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学原则旨在创造出令人愉悦、协调和吸引人的车辆外观。
本文将探讨几个在车辆外观设计中常用的美学原则,包括比例、平衡、流线以及细节。
比例是车辆外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美学原则之一。
在设计车辆外观时,要考虑车身各部分的比例关系,以确保车辆整体看起来和谐、流畅。
比例的正确使用可以帮助车辆外观设计达到完美的平衡。
例如,车头、车身和车尾的比例要协调一致,车身的宽度和高度也需要和车轮、车窗的尺寸相匹配。
通过合理的比例设计,可以让车辆展现出稳重、大气的外观。
平衡是车辆外观设计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美学原则。
平衡即指车辆外观各个部分的视觉分布均衡,不会让人感到过于倾斜或偏重。
对于前后左右、上下和各个侧面的平衡都需要考虑。
例如,前后灯光的设计应该相互对称、左右侧车门的设计、车载饰条等都需要达到平衡的效果。
平衡设计可以给人一种稳定、和谐的感觉,同时也能提升车辆的整体品质。
流线是车辆外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美学原则之一。
流线设计可以使汽车外观更加动感、流畅,并提升车辆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性能。
流线设计通常通过曲线和圆滑的外形来实现,可以使车身在行驶时减少风阻并提高操控性。
同时,流线设计也能给人一种动感、速度感。
在流线设计中,设计师常常会借鉴自然界的曲线,如水滴的形状、风的轨迹等。
通过流线设计,车辆外观能够呈现出动感与力量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细节是车辆外观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美学原则。
细节设计不仅包括车身的线条、曲线、灯光等方面,还包括车标、车窗装饰、轮毂等细节的设计。
细节设计可以提升整体的品质感,为车辆赋予独特的个性和特点。
例如,车辆的前脸设计可以通过细节来展现品牌的特色,车辆的内饰装饰也能通过细节展示豪华与实用性。
细节设计所展现的精致和高雅会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增加购买的决策倾向。
【汽车造型】第三章 汽车造型设计美学基础

第二节
汽车造型中的美
一、创意之美 在概念车上,一些新颖的造型元素、造型风格、先进的科学技术都会对汽 车生产企业,甚至整个汽车行业的造型发展带来影响,指明未来发展的方向。 例如图3-1 中,Audi-TT
1. 创意———新的车身形式 车身形式的创新给予了车身更多的可能性和趣味性。车身形式创新一般体 现在跨界车型以及概念车上。跨界车型用一种车身形式给消费者带来多种车型 的体验,在视觉上也带来很大的冲击。 如图3-2 所示,BMW-X6( 跑车和 SUV 的跨界) 和BMW-5Series-Gran Turismo( 房车、 SAV 和GT 跑车的跨界) 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于现有车型的认知,并给 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乐趣。
第二节
4. 其他领域
汽车造型中的美
创意的领域还有很多,如比例的创新、曲线曲面的创新、色彩与材质搭配 的创新、功能与操作方式的创新、新材料与加工工艺的创新等,这些新颖的设 计方式总能在视觉或者操作体验上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二、比例之美 比例美是汽车造型美的基础,比例的协调直接决定了车的第一感觉是否美 观、匀称。 1. 整体比例 整理比例包括长宽高、车身与座舱、肩线上下、轮距与轴距、前后悬与轴 距等比例,如图3-6 所示。
第二节
2. 细节比例
汽车造型中的美
细节犹如人的五官,和谐的比例会让人觉得很精致漂亮。即各个小部件本 身和其与整体尺寸之间的比例,甚至小到一个旋钮上纹络的深度和倒角大小— ——比例无处不在(图3-8)。
第二节
汽车造型中的美
3. 黄金分割比例 黄金分割比即1∶1. 618 是公认的最完美比例,如图3-9 中胡夫金 字塔、巴蒂农神庙、巴黎圣母院、鹦鹉螺、等角螺旋曲线等这些天然的完美 物体或人造的精美建筑中都具备黄金分割的特征。
设计原则知识:设计原则——汽车设计

设计原则知识:设计原则——汽车设计汽车设计中的原则,是汽车设计的灵魂。
它是一个汽车设计师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规则,是设计师为了让每一部汽车都能够拥有一种良好的外观和独特的个性而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汽车设计中,遵循设计原则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实现设计目标和创新,为汽车行业带来更完美的审美体验。
一、美学原则汽车是一种艺术形式,需要注重美学,而美学原则就是指在汽车设计中,注重汽车的外观和内部配置的和谐和完美的结合,以及注重汽车的美感和功能结合的完美平衡。
在美学原则中,设计师首先要考虑的是汽车的比例,这是汽车的基本结构,也是人眼能够接受的比例;其次是关于汽车线条的流畅性和连贯性,设计师组织和设计车身的线条应该明确、流畅,符合人们审美的习惯和美学的观感。
二、人机工程学原则汽车是人们需要使用的交通工具,因此,人机工程学原则在汽车设计中尤为重要。
人机工程学原则是指在汽车设计中,注重汽车的人机交互性,以人为本,让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在人机工程学原则中,设计师首先要考虑的是汽车座位的高度、角度和导向方向的设计,以确保司机和乘客的人体工程学的适应度,以及汽车操作台的设计,让人们可以更方便地操作;其次是关于汽车的储物空间,它们需要易于生活活动,并能安全储存物品。
三、功能实用原则汽车是一种具有功能和实用性的交通工具,因此,功能实用原则是汽车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原则。
功能实用原则是指在汽车设计中,关注汽车的功能和实用性,让设计的汽车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轻松和方便。
在功能实用原则中,设计师首先要关注汽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汽车在高速行驶和突发情况下的安全性;其次是关于汽车的某些独特功能,例如自动泊车,定位系统,驾驶员辅助系统等。
四、工业化生产原则汽车是一种大规模生产的交通工具,因此,遵循工业化生产原则是汽车设计中必要的原则。
工业化生产原则是指在汽车设计中,注重汽车的生产过程和成本的考虑,以及对所有汽车零件的标准化的设计和使用。
汽车造型艺术中的美学风格研究

汽车造型艺术中的美学风格研究汽车造型艺术是指汽车设计与造型方面的综合性艺术,也是一种以形式美为主导,辅以技术、工程、物理等综合知识的艺术形式。
汽车造型艺术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学风格。
不同的美学风格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趋向,因此在汽车造型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汽车造型艺术中的美学风格,以及它们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一、现代主义美学风格现代主义美学风格在汽车造型艺术中的应用始于20世纪初。
它强调对于美的传达,将美从装饰中解放出来,重视结构的表现形式。
现代主义汽车造型艺术强调整洁的线条、简洁的造型。
简单而统一的形式,以及单色或者少量颜色的运用是它的特点。
其中著名的现代主义汽车设计师有德国设计师保时捷。
二、后现代主义美学风格后现代主义美学风格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反对现代主义美学风格所强调的整齐、规则和纪律,强调自由、多样化和情感。
后现代主义汽车造型设计在形式上强调车身复杂的曲线和曲线之间的流畅,特别是前脸部分的设计。
后现代主义汽车造型设计的代表设计师有美国的弗兰克·斯培尔。
三、艺术装饰主义美学风格艺术装饰主义美学风格在汽车造型艺术中的影响开始于20世纪初。
这种风格重视装饰和曲线,将汽车作为一种“行走的艺术品”,运用宝石、铜、银等材料制成复杂的装饰,强调精致而复杂的细节。
艺术装饰主义汽车造型设计的代表设计师有美国的路易斯·科蒂。
四、未来主义美学风格未来主义美学风格一般认为在20世纪30年代初兴起,是现代主义和工业设计的一种发展。
未来主义汽车造型设计强调向未来的设计方向前进,强调流线型的车身设计,多使用金属材料,使汽车显得机动、快速,同时不忘挑战对于传统轮廓的传统看法。
未来主义汽车造型设计的代表设计师有意大利的恩佐·法拉利和美国的亨利·福特。
总之,汽车造型艺术中的美学风格是汽车设计的重要方向之一,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趋向。
设计师需要根据设计目的、对象、市场状况和技术条件来选择美学风格,让汽车造型艺术更好地发挥其实用和美学的价值。
现代汽车设计的美学趋势

现代汽车设计的美学趋势现代汽车设计的美学趋势是不断演变和进步的,它们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审美观念不断更新。
在现代这个时代,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展示个人品味和生活方式的象征。
因此,汽车设计不再仅仅追求实用性和功能性,更加注重美学和艺术性。
首先,现代汽车设计趋向简约和克制。
简约设计强调简洁、纯粹和清晰,去除多余的装饰和冗杂的线条,以简洁的形式表达汽车的功能和性能。
例如,现代畅销型车如奥迪A4、法拉利458 Italia等都采用了简约的外观设计,使其看起来简洁而流畅。
而克制的设计则强调内外饰的平衡与谐和,追求整体感和统一感。
这种设计风格在豪华汽车中尤为突出,如奔驰S级、宝马7系等,它们注重线条的流畅性和比例的协调,营造出一种高贵、舒适的氛围。
其次,现代汽车设计注重科技感和未来感。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汽车设计中亦体现了科技的进步。
例如,现代汽车中普遍采用了大尺寸的触控屏幕和数字化仪表盘,增加了科技的科技感和未来感。
同时,一些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技术也被应用在汽车设计中,使得汽车具备更高的智能化水平。
这种科技感和未来感体现在车身外观上,往往采用流线型和几何化的设计,营造出动感和未来感,例如特斯拉Model S、宝马i8等。
第三,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是现代汽车设计的美学趋势之一。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汽车设计师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性。
例如,让汽车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采用环保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此外,设计师还注重汽车的节能性和减少排放。
例如,现代普遍采用燃油经济性能好的发动机,或者是采用混合动力电动车等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升汽车的环保性能。
再次,个性化和多样化是现代汽车设计的一大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个性化和特色的需求也不断提高。
汽车设计师将这一需求应用到汽车设计中,使得每款汽车都有独特的特色。
例如,造型独特的前脸设计、车身颜色的多样性和配色的丰富性等,都让每一款汽车都具有个性化和独特的特点。
汽车外观设计美学

汽车外观设计美学汽车外观设计美学一、汽车外观设计美学概述汽车外观设计美学是汽车设计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设计汽车外观形象、汽车特征以及汽车乘用性能为目的,由美学设计师通过视觉表现出汽车外观以及搭载性能的全新艺术形式。
外观设计是一门艺术,可以让汽车有更好的外观外,还能让汽车更具有个性化特色,这也是众多汽车厂商争先恐后的追求。
只有通过不断的设计改进才能更好的满足购买者的需求,并保持时尚的全新外形。
二、汽车外观设计美学的原理汽车外观设计美学的原理是由美学理论提供的,它主要是以表现空间构图的三度空间概念,以及它带来的艺术气息为重点,包括汽车的色彩、外形与符号。
1. 色彩色彩是汽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塑造汽车的个性化特性,从而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
因此,汽车设计师在设计汽车外观时要注重色彩的运用,为汽车增加活力,令汽车更具吸引力。
2. 外形外形是汽车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可以展现汽车的外观,还可以加强汽车的整体气氛。
在设计汽车外观时,要注重美学的原则,以达到鲜明的外观效果。
3. 符号符号是汽车设计中的常用元素,它主要是以文字为基础,用于传达汽车的价值与特性。
除了文字以外,汽车符号还包括图案、绘画等,它们也是汽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汽车外观设计美学的应用汽车外观设计美学的应用,是用于让汽车外观更具时尚、优雅和充满个性化特色,以满足购买者的需求,并让汽车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般来说,汽车外观设计应该经过深思熟虑,根据当前市场的需求及环境来进行设计,要充分考虑汽车外观的美观性、创新性、实用性以及安全性等要素,以满足客户对汽车外形的需求。
四、汽车外观设计美学的未来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外观设计也会发生新的变化,未来的外观会更加简洁、现代、时尚,设计师也会更多地运用新的材料和技术来打造全新的汽车外观。
此外,汽车外观设计也会更加突出实用性、可持续性和经济性,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汽车设计中的美学规律
任巍胡卫军
(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吉林长春 130021)
摘要:本文以设计美学规律为核心,针对现有汽车造型设计中,美学规律的应用及表现特点进行探讨,将相关理论进行诠释,系统地论述了汽车造型美的问题及其表现意象。
并且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进行汽车美学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研究汽车造型设计美学规律,可以满足人们对汽车的审美需要,并使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汽车设计、美学规律、造型艺术
自从人类造物史发端,美的审视、实践与创造的循环往复,也逐渐成为一种精神活动与社会活动。
随着科学、社会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市场、买家对汽车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要求不仅表现在车辆的结构和性能方面,更表现在艺术造型方面。
如果说汽车的功效和功能是产品的生命,那么,汽车的设计美学则是产品的灵魂。
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对汽车的美学要求,已经成为汽车设计行业一条全新的准则与命脉。
设计美学规律是研究设计表现形式的美学特征,探讨其设计规律、艺术思维、表现形式与设计方法的学科。
它是在总结前人研究美学经验及美学规律的基础上,针对设计的特殊性、情感性、文化性等方面总结归纳,并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逐步提炼出具有创造性思维方法与表现技法的设计艺术美学规律。
汽车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往往是依据这些设计美学规律,来提高美的创造能力和对形式变化的敏感性,以指导汽车造型设计。
涉及汽车设计的美学规律较多,笔者仅就具有代表性的几组,进行阐述。
一、比例与尺度
比例是指各个部分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数量关系或大小及长短关系。
尺度多指物与人之间的比较与度量关系。
好的汽车造型应具有恰当的车身比例和严格的尺寸。
在造型艺术中,比例与尺度关系非常密切,这也是设计师从始至终都要加以考虑的问题。
从事任何工业产品设计时,都要先确定尺度,然后再解决比例关系,而尺度又是人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汽车总布置设计中,应特别注意汽车的比例关系。
遵守黄金分割率,使汽车造型比例协调、尺寸严谨、富于视感。
黄金分割是1:1.618,这是历代最有影响的也是人们最习惯应用的一种具有美感的比例,也是人类一般性审美所公认的最佳比例。
许多典型的轿车设计中,车轴与总长之比在1:1.618至1:1.732之间。
汽车的长、宽、高、轴距、轮距、前悬和后悬的长度,车窗与裙部的高度、前、中、后三段的长度比例等等,都应该均衡、协调,这样才能给人以美感。
设计一项产品时,首先解决的应该是体现物质功能的尺度问题,尤其应特别注意那些和人直接接触的操作性物体和操作空间的尺度问题。
具体到汽车设计包括驾驶舱的大小、门把手的大小、车门的大小等。
有尺度感的设计,不仅美观而且使用起来舒适,反之则会不舒适甚至给人造成病痛。
所以在造型设计中,一般是先设计尺度,然后再推敲比例关系,当两者矛盾较大时,尺度应在允许的范围内做适当调整。
例如,微型汽车的车门,按照车身造型比例设计会造成车门尺寸过小,人们根本无法进出。
所以在造型设计中,比例和尺度应综合考虑、分析和研究。
汽车设计必须要解决人体结构尺度、生理尺度和心理尺度等人机工程学方面的问题,因此,比例与尺度这一美学规律对于汽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二、比拟与联想
所谓比拟,有比较、比方、仿照和模拟之意。
联想,是人们由于某人、某事物或某概念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此及彼的心理思维过程。
运用仿生学的甲壳虫型汽车
比拟作为设计语言的一种手段,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与表现方式。
其目的在于引起受众群体的兴趣,从而对产品产生联想等系列心理作用。
联想在艺术实践中离不开知觉的想象,比如,通过仿生或模拟自然形成的形态,使人感到亲切与自然。
运用汽车设计上,往往表现在仿生学的运用方面。
生物的外形是自然化的产物,具有神奇而美丽的形式,仿生学便把生物的形式应用到了汽车设计中,从而取得的一种奇特效果,能让使用者产生联想,并赋予汽车某种生物的灵性。
比拟与联想在汽车设计中体现的尤为广泛。
如体现空气动力学原理的甲克虫型车身,形象而逼真、连续而均衡,彻底打破了块状、直线、平面的形态,体现了曲面之美的韵味。
圆润的车身表面,大弧度的过渡更给这款车带来了亲切和美与温馨愉悦之感。
这种设计拉近了人和冰冷的机器之间的距离。
而灵活的色彩设计则让人们有了更多展示个性的机会,清新自然的色调,或者前卫激情的表达,无不给各类观者以不同的视觉和心理冲击。
还有目前各国汽车造型师们正在探索和设计的一种新型轿车——贝壳型轿车,这种车型的主要特点是气动性能最优,在车身纵、横向轮廓形状及截面积,沿纵向按照一定合理规律圆滑渐变,整个车身十分的光顺,造型更加新颖。
三、节奏与韵律
在设计中节奏指同一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律动感。
韵律是节奏的变化形式,其表现使设计作品充满生机与活力,给物体增加了动态美。
韵律是节奏的升华,节奏是韵律的基础,两者双管齐下,使整体车身和谐统一。
在车身造型设计中,无论是形体、线条、色彩、装饰都要考虑到其在整体中节奏与韵律的体现。
大部分现代轿车从侧面看,车底水平线、车中部防擦水平防护条、腰线、车窗下沿线、车窗上沿线、流线型外轮廓线等形成了鲜明的节奏与韵律感,像是一条条装饰线,用它们联系分散的局部,使轿车外形和谐统一。
正如一首富有情感的优美乐曲,尽管旋律变化万千,但只要节拍一致就能保证乐曲的和谐统一。
另外,节奏和韵律也体现在汽车的一些局部的造型上,如连续排列的大客车的车窗、旋转排列的车轮的轮毂等。
汽车造型设计中,应用节奏韵律的手法不仅可以求得造型的统一协调,还可以起到加强或突出主题的作用,从而加深对人的感染力。
四、对称与均衡
无论简单还是复杂的形体,如果以形体的垂直或水平线为轴,当它的形态呈现为上、下左右或多面均齐,称之为对称。
它是一种形象的精确重复,物体的两个局部的比例和形状相等。
车身的对称、地盘的对称、车轮的对称、内饰的对称等,这样才能在视觉和感官上给人以稳定的感觉,使人对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信赖感。
对称在视觉上产生一种重复的共性因素,具有定性的统一的形式美,能给人以庄重、稳重的感觉、但过分追求对称、会给人以呆板、单调之感。
均衡是对称的发展,是一种不对称形式的心理平衡、是指一事物各部分之间的相对关系,或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使各个要素在视觉上保持一种力的平衡关系。
它并不是物理上的平衡而是视觉上的平衡,即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实际在汽车设计中,由于汽车的结构、附件布置等原因,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对称。
在汽车造型中,总体造型是沿纵轴线对称的形式,均衡常用来调节这种对称,塑造体量、色彩、结构的稳定感。
结构方面——调整保险杠、前面罩、挡风玻璃的比例关系;材质方面——下部采用具有粗糙、厚重感、哑光的材料,上部采用具有质轻感、亮光的金属材料,整体上削弱了因高度产生的不稳定感;色彩方面——车身下部涂成深色,上部用浅色,给人一种下部沉重,重心降低的感觉。
均衡的造型形式,在视觉上产生内在的、有秩序的、活泼的动态美,它比对称形式更富有趣味和变化,避免视觉审美中,因无变化的对称产生的机械、死板、枯燥感,具有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生动感人的艺术效果。
结语:
汽车是美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
汽车的造型、色彩及质感都遵循着设计的美学规律。
这些美学规律是在前人研究美学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设计的特殊性、情感性、文化性等方面总结归纳,并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逐步提炼出来的。
它对汽车的审美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衡量汽车美学价值的准绳。
我们应该学会应用这些美学规律,更好地运用到我们的设计之中。
参考文献:
1.付黎明著.设计美学规律研究.香港:中国美术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