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课课外阅读训练
初中七年级 下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改变一生的闪念①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②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
③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④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
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
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⑤正如她所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
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
”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
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
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
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⑥一晃十几年过去了。
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
“你找谁?”她疑惑地问。
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
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⑦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妈妈,解脱了我,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
课外阅读训练4

课外阅读训练4〔一〕走出绝境的秘诀一头驴子掉到一口枯井里。
驴子的主人召集数人出谋划策,可大伙儿实在想不出方法搭救驴子。
最后,大家决定,反正驴子已经老了,就让它提前“离去”吧!况且,这口枯井迟早也要填上的。
于是,人们拿起铲子,开始填井。
当第一铲泥土落到枯井中时,驴子叫得更恐怖了——它显然明白了主人的意图。
又一铲泥土铲落到枯井中,驴子出乎意料地安静了。
很快人们发现,每一铲泥土落到它背上的时候,驴子都会做同一件事:它努力抖落背上的泥土,把泥土踩在脚下,把自己垫高一点。
就这样,驴子慢慢地“升”到枯井口,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中,潇洒地走出了枯井。
驴子教会了在场的人:走出绝境的秘诀便是拼命抖去落在背上的泥土,将本来埋葬你的泥土变成自救的台阶。
1、“出谋划策”的意思是〔〕A、解救,搭救B、出主意,想方法2、大家伙儿出谋划策的结果是〔〕A、反正驴子已经老了,就不用救它了,让它在枯井中死去。
B、用泥土把枯井填上,同时埋葬这头还活着的驴子。
C、往枯井里铲泥土,让驴子踏着不断增高的泥土走出枯井。
3、画“-----”的句子中的“同一件事”具体指〔〕A、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中,潇洒地走出了枯井。
B、每一铲泥土落到它背上的时候,它叫得更恐怖了C、它努力抖落背上的泥土,把泥土踩在脚下,把自己垫高一点。
4、下面哪句话概括了走出绝境的秘诀?〔〕A、它努力抖落背上的泥土,把泥土踩在脚下,把自己垫高一点。
B、拼命抖去落在背上的泥土,将本来埋葬你的泥土变成自救的台阶。
〔二〕狐狸和猴子河中央有一个土墩,墩上长着一株桃树,树上结满了大桃子。
狐狸想吃桃子,可是过不了河。
猴子想吃桃子,可是也过不了河。
狐狸便和猴子商量,一同想方法架桥过去,摘下桃子各分一半。
狐狸和猴子一同花了很大力气,扛来一根木头,从这边架到河中央的土墩上,成了一座独木桥。
这座桥太窄了,它们不能同时过去,只能过去一个,再过一个。
“让我走过去,你再过去吧!”狐狸对猴子说。
狐狸走过去了。
狐狸想单独吃桃子,便故意把木头推到河里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含课内阅读)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1.类文阅读。
_____________在生活中,只要一提到蜜蜂,有的小朋友马上就想到蜜蜂会蜇人。
其实,蜜蜂一般不轻易蜇人,蜇人是它进行的自卫,是它维护生命做出的一种本能反应。
当蜜蜂遇到侵害时,它就会把尾部的毒针刺入对方的身上,并放出毒液。
蜜蜂尾端的毒针是自卫的武器,它连着身体里的毒腺,蜜蜂在使用它的毒针之后身体会被撕毁而死去。
其实,蜜蜂是一种可爱的小精灵,以它的勤劳赢得人们的喜爱。
蜜蜂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分工明确而精细。
工蜂负责采蜜,每天忙碌地出去寻找蜜源,采到蜜后送回来,再出去。
它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
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蜜蜂在采蜜时,眼睛起了关键作用。
蜜蜂生长着许多复眼,大约有500万只。
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但是由于它的身体较小,眼睛就显得更微小了。
看来蜜蜂虽然体型微小,但它们对人类的影响和贡献却一点也不小,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们。
(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下面的这句话,你觉得放到短文的哪个位置上比较合适?所谓复眼就是由很多微小的眼睛组成的,每只小眼睛都能看清一个小范围,再把那么多小眼睛看到的物体组合起来,就能形成一个很大的范围。
(3)工蜂是如何判断风向的?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
(4)读了短文,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蜜蜂?【答案】(1)例:可爱的小蜜蜂(2)这句话放在第三自然段“眼睛起了关键作用”这句的后面(或“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这句话前面)。
(3)工蜂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他们会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
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4)工蜂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他们会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
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理解1. 课外阅读。
却说那妖精,原来行者第二棍也不曾打杀他。
那怪物在半空中,夸奖不尽道:“好个猴王,着然有眼!我那般变了去,他也还认得我。
这些和尚,他去得快,若过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
若是被别处妖魔捞了去,好道就笑破他人口,使碎自家心。
我还下去戏他一戏。
”好妖怪,按耸阴风,在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老公公,真个是:白发如彭祖,苍髯赛寿星。
耳中鸣玉磬,眼里晃金星。
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轻。
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
唐僧在马上见了,心中欢喜,道:“阿弥陀佛!西方真是福地!那公公路也走不上来,逼法的还念经哩。
”八戒道:“师父,你且莫要夸奖,那个是祸的根哩。
”唐僧道:“怎么是祸根?”八戒道:“行者打杀他的女儿,又打杀他的婆子,这个正是他的老儿寻将来了。
我们若撞在他的怀里啊,师父,你便偿命,该个死罪;把老猪为从,问个充军;沙僧喝令,问个摆站;那行者使个遁法走了,却不苦了我们三个顶缸?”行者听见道:“这个呆根,这等胡说,可不唬了师父?等老孙再去看看。
”他把棍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怪物,叫声:“老官儿,往那里去?怎么又走路,又念经?”那妖精错认了定盘星,把孙大圣也当作个等闲的,遂答道:“长老啊,我老汉祖居此地,一生好善斋僧,看经念佛。
命里无儿,只生得一个小女,招了个女婿,今早送饭下田,想是遭逢虎口。
老妻先来找寻,也不见回去,全然不知下落,老汉特来寻看。
果然是伤残他命,也没奈何,将他骸骨收拾回去,安葬茔中。
”行者笑道:“我是个做虎的祖宗,你怎么袖子里笼了个鬼儿来哄我?你瞒了诸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是个妖精!”那妖精唬得顿口无言。
行者掣出棒来,自忖思道:“若要不打他,显得他倒弄个风儿;若要打他,又怕师父念那话儿咒语。
”又思量道:“不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了去,却不又费心劳力去救他?还打的是!就一棍子打杀他,师父念起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儿。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二)(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期末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老办法不管用了一个炎热的夏天,乌鸦出门去旅游。
路上,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它口干舌燥。
它决定休息一下,喝口水,歇歇力,于是就收起翅膀,在路边的一个村口停了下来。
说来奇怪,乌鸦从村前找到村后,竟找不到一滴水。
村后原有一条小溪,由于天气干旱,早已干涸得没有水了。
这时候,迎面飞来一只花喜鹊。
乌鸦问喜鹊老兄这儿有水吗花喜鹊回答说这儿村民用的是井水村村有口井只是井很深得想个办法才能喝到乌鸦说这个我有经验它心里想:以前我喝瓶子里的水,瓶子里也是很深的,丢些小石子,水就涨上来……它来到井边看,井水果然很深。
于是,就衔来石子,一块一块丢进井里。
它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也没有见到井水往上涨。
又累又渴的乌鸦回到村口,始终没有喝到一滴水。
它叹息着:“唉,唉!老办法怎么不管用啦?”1.认真读短文,给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正确的标点。
2.在下面几个题目中选一个恰当的填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
①乌鸦的经验②乌鸦喝不到水③乌鸦第二次喝水④老办法不行了3.用“——”找出中心句。
4.根据乌鸦找水地点的变换,用“‖”把短文分为四段。
概括每段的段意。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大自然的现象——风大自然真是千奇百怪,样样俱全。
风就是其中的一种。
风对于我们并不陌生,风像一位神奇的隐士,看不见也摸不着。
一会儿,又像凶神恶煞,疯狂地抽打着你的身躯(qū xū)。
总之,它是变化无常的。
那么,风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其实很简单。
只要空气流动,就会产生风。
地球上,有6个风带:南、北信风带,南、北东风带和南、北西风带。
由于这6个风带的纬度、方向和速度的不同,就会出现我们所说的不同种类的风。
此外,风形成的因素还有地形的高低、气候的冷暖等。
风对我们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古代,劳动人民利用风的原理,给船加上风帆,近代,由于热机的发明,帆(fáng fán)船的地位逐渐下降,但是,又由于现代?经济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反复冲击,帆船的地位又逐渐回升了。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阅读理解课后提升训练题精编及答案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阅读理解课后提升训练题精编及答案苏教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阅读课外选段,完成练习。
戴宗问道:“在楼下作闹的是谁?”过卖..道:“便是如常同院长走的那个唤做铁牛李大哥,在地下寻主人家借钱。
”戴宗笑道:“又是这厮在下面无礼,我只道是甚么人。
兄长少坐,我去叫了这厮上来。
”戴宗便起身下楼去,不多时引了那个人上楼来。
宋江看见,吃了一惊。
宋江见了那人,便问戴宗道:“院长,这大哥是谁?”戴宗道:“这个是小弟身边牢里一个小牢子,姓李名逵,祖贯是沂州沂水县百丈村人氏。
本身一个异名,唤做黑旋风李逵。
他乡中都叫他做李铁牛。
因为打死人,逃走出来,虽遇赦宥,流落在此江州,不曾还乡。
因酒性不好,人多惧他。
能使两把板斧,又会拳棍。
”李逵看着宋江,问戴宗道:“哥哥,这黑汉子是谁?”戴宗对宋江笑道:“押司,你看这厮恁么粗卤,全不识些体面!”李逵便道:“我问大哥,怎地是粗卤?”(选文有删改)1.联系上下文分析,选段中加点词语“过卖”指的是()A.顾客。
B.过街叫卖的人。
C.服务人员。
2.选段主要通过李逵的吵闹和戴宗的介绍安排李逵出场,这样写的作用是()A.为了突显李逵的形象,说明李逵这个人物很重要。
B.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为人物的出场起了铺垫和渲染的作用。
C.李逵不好直接见宋江,故意营造这种场景。
3.李逵出场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哥哥,这黑汉子是谁”,从这句话可以感受到李逵怎样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李逵作为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之一,关于他的故事也有很多,请写出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
2020—2021年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期中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二) 含答案

2020—2021年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名列榜首期中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二)一.活泼机灵的小松鼠真的很讨人喜爱,可你留心过脚下渺小的蚂蚁吗?尊重卑微①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庭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
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
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zhì cì)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④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一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⑤每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山火在烧,一团黑蚁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⑥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会全军覆灭。
⑦生命的渺小、身体的(单薄卑微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内在的精神。
⑧尊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
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
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⑨伟大与否的衡量标准,往往体积的大小,精神的高下。
千里之堤(tí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挑战。
(1)在短文括号中选择出恰当的拼音或词语,用“√”标出;在第⑨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尤其开拓(3)根据文中的三个问句答题。
①第一个是设问句,它在文中起作用,第自然段是这个设问的回答。
②第二个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应为:③第三个也是反问句,这句话实际上是启发我们要:(4)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5)阅读第⑤⑥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第⑤自然段中“每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这句话与前文“”这一句相照应。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课内、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内、课外阅读第四单元第一部分课内阅读8.古诗两首一、读古诗,并回答问题。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作者是代诗人。
3.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A.想要B.依傍C.再,又D.消失尽( ) 欲( ) 依( ) 更( )4.诗中说到“千里目”,其中的“千” (A.是 B.不是)确切的数字。
5.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
A.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依着群山落下去了,黄河的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大海。
B.想要看很高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6.找出诗歌中描写景色的句子。
. 。
7.找出诗人由景产生联想的句子。
. 。
8.《登鹳雀楼》这首诗主要是想告诉我们( )。
A.鹳雀楼很高B.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C.鹳雀楼的风景优美,值得大家登楼游玩9.假设你的朋友十分满足于目前所取得的学习成绩,不思进取,你会用这首诗中的“,”来鼓励你的朋友再接再厉。
二、读古诗,并回答问题。
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
. ,疑是银河落九天。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作者是代诗人。
3.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A.怀疑B.远C.瀑布D.悬挂遥( ) 挂( ) 川( ) 疑( )4.诗中说到“三千尺”,其中的“三千” (A.是 B.不是)确切的数字。
5.“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采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A.比喻B.拟人C.夸张6.描写远看瀑布气势雄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
A.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B.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9.黄山奇石一、阅读《黄山奇石》片段,回答问题。
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的方法和技巧8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比喻的作用(一)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助人加深体味;(二)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
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
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常用的关联词:1、表示并列……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既……又……2、表示递进……不仅……而且…………不但……还…………连……也……3、表示选择……不是……就是…………或是……或是…………宁可……也不……4、表示转折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5、表示假设如果……就……假使……便……要是……那么……6、表示条件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7、表示因果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一)有趣的刺猬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
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
刺猬的四(枝肢)很短,跑起来很快。
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
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
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
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èi bēi)着瓜溜走了。
1、选择正确的字词、读音,用“√”画出来。
2、用“”画出描写刺猬外形特点的语句。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出这句话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4、刺猬的硬刺有什么作用?试着写下来吧!(二)漓江桂林的漓江是一条十分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的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
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它是那么纯洁安静。
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伏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3、用“____”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4、短文是按照顺序来写的。
文中分别描写了漓江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分别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它们的特点为: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三)鸽子“检验师”鸽子有一双分辨能力很强的眼睛,它能识别外界极其细微的变化。
在一家新西兰的集成电路制造厂里,一些受过特殊训练的鸽子,精神饱满地站在川流不息的流水作业线旁巡视,一旦出现次品,它便铁面无私地剔出来。
在药厂里,鸽子同样担负着检验师的重任,监视着药品颗粒的大小和色泽的深浅,毫无保留地炼出药品。
在炼钢厂里,鸽子能检测煤气的外泄,必要时发出警报。
在机械厂里,鸽子也担负着检验机器质量的工作。
鸽子之所以能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检验师”的任务,就是因为它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特别()锐利()2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川流不息铁面无私3、选词填空。
争辩分辨(1)小立不想再与他()什么了。
(2)他有很强的()是非的能力。
4、这段文章主要讲的是:()A.鸽子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B.鸽子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它能识别外界极其细微的变化,在工厂里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检验师”的任务。
C.鸽子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它能在机器旁巡视,铁面无私地检查着产品的质量。
6、请在文中找出若干个成语抄写下来。
(四)蛙蛙善捕食害虫,有益农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蛙还是一位田园音乐家。
乡村的夏夜,便是蛙的世界。
当太阳一落山,黄色的薄雾像轻纱一样笼罩着田野的时候,蛙声便逐渐热闹起来了。
这时候,人要是从田埂上经过,就只听见路两旁扑通扑通的声音。
蛙儿们纷纷跳入稻田里去了,蛙声也暂时停息,但是人刚一走过,它们又扯开嗓子,放肆地叫起来了:呱呱……一到夜里,蛙们却叫得起劲极了。
无边的田野,一片蛙声,如沸如腾,如鼓角齐鸣,如风潮迸涌。
千万只蛙的各自歌唱,却组成一部和谐、动人的乐曲。
这乐曲深沉、宏大、雄浑,殷殷洪洪,掩盖一切……然而却也有人听不来蛙鸣,嫌它“聒噪”,想方设法驱逐它,更有人为了利益,为了满足一些人的食欲,捕杀蛙。
1、用“”画出短文中描写蛙声的句子。
2、蛙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你是从文中的那句话看出来的?3、你想对驱逐蛙、捕杀蛙的人说些什么呢?(五)小草说:“……”新建小区的草坪长得真好,小草绿油油的一片。
几个淘气的孩子真可气,跑到草坪里踢球,把不少小草踩伤了。
居委会的老爷爷着了急。
他赶紧在草坪里钉上了一块木牌,上面写了四个斗大的字:禁止践踏。
足球照样踢,小草继续被踩伤。
老爷爷又生气又纳闷。
两个姑娘走来了。
她们拔掉了老爷爷的木牌,插上了一块新牌牌。
新牌牌上面画了一棵小草,小草张着小嘴巴,小嘴巴里吐出一句话:“我好疼呀!能不踩我吗?谢谢!”草坪里足球不见了,淘气的孩子不见了,小草又绿油油了。
偶尔见到过一个淘气的孩子,他正在对一个刚要走进草坪的小娃娃说:“快看看那块木牌牌!”你知道吗?植物同样会因为“疼痛”而呜呜“哭泣”。
1、用“”画出两个姑娘写在牌子上的内容,并写出这样写的好处。
2、我也要为小草写一条警示语。
3、读了这篇短文后,你的感想是什么?(六)北风和太阳北风与太阳两方为谁的能量大相互争论不休。
最后他们决定,谁能使得行人脱下衣服,谁就胜利了。
北风一开始就猛烈地刮,路上的行人紧紧裹住自己的衣服,风见此,刮得更猛。
行人冷得发抖,便添加更多衣服。
北风刮疲倦了,便让位给太阳。
太阳最初把温和的阳光洒向行人,行人脱掉了添加的衣服,太阳接着把强烈阳光射向大地,行人们开始汗流浃背,渐渐地忍受不了,脱光了衣服,跳到了旁边的河里去洗澡。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汗流浃背:2、和比赛,获胜了。
因为他。
3、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七)塞翁失马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
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
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
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好笑。
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
可是过了没几天,丢马不仅自动回家,还带回一匹骏马。
邻居听说马自己回来了,非常佩服塞翁的预见,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老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到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
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
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
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
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
”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
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
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1、用“”画出塞翁说的话。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塞翁失马”常与“安知非福”连用。
B、“塞翁失马”比喻虽然暂时遭受损失,却也许因此得到好处。
也指坏事可能转变为好事。
C、短文中的塞翁是一个喜欢胡言乱语的人。
(八)同样的问题教士问:“有两个犹太人从高大的烟囱里掉下去,一个满身脏,一个很干净,谁会去洗身子呢?”年轻人说:“当然是满身脏的人!”教士说:“你错了!满身脏的人看着很干净的人想:我身上一定也是干净的;很干净的人看着满身脏的人想:我身上一定也是满身脏的。
所以,是很干净的人去洗身子!”教士接着问:“两个人后来又掉进去高大的烟囱,谁会去洗身子呢?”年轻人说:“当然是那个很干净的人!”教士说:“你又错了!很干净的人在洗澡时,发现自己并不脏;而那个满身脏的人则相反。
他明白了那位干净的人为什么要洗澡,所以这次他跑去洗了。
”教士再问:“第三次从烟囱掉下去,谁又会去洗澡呢?”年轻人说:“当然还是那脏身子的人。
”教士说:“你又错了!你见过两个人从同一个烟囱掉下去,其中一个干净,一个脏的吗?”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矮小()肮脏()2、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你想对年轻人说些什么?请写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