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3.2.2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学案3 苏教版必修1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2.2《铁、铜及化合物的应用》教学设计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二单元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了解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铁、铜的物理性质及用途2.掌握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铁、铜制品及其资料的收集和课堂表述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能准确表述有关信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2.在“实验—反思—再实验—再反思”的过程中体验实验探究的方法和技能。
3.通过问题讨论的过程,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重点:铁、铜的化学性质、Fe2+与Fe3+的相互转化难点:Fe2+与Fe3+的相互转化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准备实验仪器、药品及制作课件2.了解学生已知的知识结构,分析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准备:1.搜集与铁、铜有关的物品或资料,了解它们的用途2.回顾金属的通性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学过程第3课时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1.Fe2+与Fe3+的性质[创设情景]教师引导:综合分析铁分别与盐酸、氯气等反应的实验现象和产物,有何发现?[提出问题](1)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思考:①反应后的产物的价态与什么因素有关?②Fe2+与Fe3+的性质有何不同?③不同价态的铁元素之间是否可以相互转化?(2)你认为有哪些氧化剂可以将Fe2转化成Fe3+?哪些还原剂可以将Fe3+转化成Fe2+?引导学生提出设想、选择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引导)[学生活动](1)学生讨论并形成结论,提出加入强氧化剂,可以将Fe2+转化为Fe3+,加入还原剂可以将Fe3+转化为Fe2+的设想。
(2)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实验方案:Fe2+ Fe3+①加入氯水②加过氧化钠③通入氧气(提示用双氧水)④酸性高锰酸钾aqFe3+ Fe2+①加入铁粉②铜粉③通入H2S溶液[提出问题]我们提出这些方案是否可行?现在我们对提出的方案进行探究。
322《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教案(苏教版必修1)

第2课时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1〕【目标聚焦】了解铁、铜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掌握铁、铜的主要性质及应用重点、难点:铁、铜的化学性质及应用【学海导航】1.物理性质⑴铁是色金属,可以被磁铁吸引。
而铜是色金属。
⑵铁和铜都有良好的性和性。
⑶铁和铜的密度,熔沸点。
2.3.化学性质举例有关铁和铜参加的反响,并用化学方程式及离子反响方程式表示⑴与非金属单质反响〔如与O2、Cl2、S等反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与盐溶液反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铁和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某些非金属、酸和盐溶液发生反响。
铁、铜在反响过程中充当剂。
铜在反过程中一般转化为价的铜的化合物。
铁与氧化性较弱的氧化剂〔如盐酸、硫酸铜等溶液、硫等〕生成的铁的化合物,而与氧化性较强的氧化性〔如氯气、双氧水等〕反响转化为的铁的化合物。
4.试分析比较Fe(OH)23【思维点拨】【例1】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共20 g,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响后,共放出氢气(标准状况)11.2L,那么原混合物中的组成不可能的是A.Zn和Mg B.Fe和MgC.Zn和Fe D.Fe和Cu【解析】根据金属与盐酸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可得如下关系式:混合物~ H220g 0.5mol那么 40g 1molMg ~ H2 Fe ~ H224g1mol 56g1molZn ~ H2Cu不与盐酸反响65g1mol由上可知,与盐酸反响生成1mol氢气,那么要求混合金属中一种的质量应小于40 g(如Mg),和另一个大于40 g〔如Fe、Zn〕或不生成氢气的铜组合才行。
323《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教案(苏教版必修1)

第3课时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2〕【目标聚焦】1.掌握Fe2+、Fe3+的性质及相互转化。
2.掌握Fe2+、Fe3+的常用检验方法。
3.了解铁、铜的化合物的重要应用。
重点:Fe2+、Fe3+的检验和相互转化难点: Fe2+、Fe3+的相互转化【学海导航】2+3+1.2.不同价态的铁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试探究试Fe2+与 Fe3+的转化条件:⑴据氧化复原反响根本原理,分析转化的条件。
Fe2+→Fe3+:化合价,被,需要参加。
如:Cl2…Fe3+→Fe2+:化合价,被,需要参加。
如:Fe…⑵设计简单可行的实验方案。
3.试根据已学知识归纳Fe、Fe2+与 Fe3+三者关系,尝试用图示表达其转化关系。
并写出相互转化的化学反响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4.举例说明铁、铜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思维点拨】【例1】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参加铁粉,待反响结束,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那么反响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A.Cu2+B.Fe3+C.Fe2+D.H+【解析】解此题要掌握单质铁有复原性能和Cu2+、H+、Fe3+反响。
另外,铁能被磁铁吸引是铁的一种重要物理性质。
现在Fe单质有剩余那么Cu2+、H+、Fe3+分别被复原为H2、Cu、Fe2+,故溶液中Fe2+最多。
【答案】 C【例2】将54.4 g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稀H2SO4中,充分反响后收到4.48 L H2〔标况〕,并测得溶液中既没有铁离子也没有固体残留。
求原混合物中铁和氧化铁质量各为多少克【解析】将Fe 、Fe2O3的混合物溶于H2SO4后,Fe 和Fe2O3分别生成FeSO4、H2和Fe2(SO4)3 ,这时Fe还可以和Fe3+反响,即铁和两种物质都发生了反响,而反响后无Fe3+和Fe,说明上述反响恰好将Fe3+和Fe完全转化为Fe2+。
【答案】混合物中含铁22.4克,Fe2O3 32克,反响消耗H2SO4 0.8 mol。
高中化学3.2.2铁、铜及化合物的应用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1

教课目的:认知性目标:知道铁铜的色,态等物理性质;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会写出Fe与酸,非金属单质及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学会利用 SCN的方法来查验及经过加复原剂或氧化剂的方法进行转变并会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技术性目标:初步学会用氧化复原原理来进行实验研究;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经过对研究 Fe2+、 Fe3+转变过程来提升实验能力和实验方案设计能力。
体验性目标:培育学惹祸实求是的科学精神;培育学生谨慎的学习态度。
重点: Fe2+、 Fe3+的查验方法及研究其转变2+3+难点: Fe 、 Fe 的查验方法及研究其转变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流程课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铜和铁工业上的阅读资料卡后议论程制法,知道了我们是怎样将从矿物中获得回答并举例铜铁在引铜铁,人类使用铁、铜已经有好几千年的生活中的应用?入历史了。
当前已发现的金属固然已有 90多种,但此中应用最宽泛、用量最多的仍旧是铁、铜。
它们不只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宽泛,并且在公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设计企图调换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到铜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投:从古代带现代金属学生观看直观认识铜影铜铁在各方面应用的图片。
铁的应用展示[ 叙述 ] :我们在平时生活中也常常接触到[ 表格 ] :着手填写回顾以往知这些金属资料,我们往常是应用到他们的金应物理识,使学生学物理性质,请大家依据铜铁的应用,谈谈他们的物理性质,并填写课本P72的表 3-4 。
总一、物理性质结铁:银白色固体、能被磁铁吸引;铜:紫并红色固体。
铁、铜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都投有延展性。
影回关于铁、铜我们在从前的学习中就接触过顾一些他们与其余物质的反响,请大家看课练本 P72沟通和议论,写出以下反响的化学习反响方程式或离子反响方程式,假如是氧化复原反响,请标出复原剂和氧化剂。
并试着写出其余的反响方程式。
属用性质会学会自主铁概括总结。
铜排列知识点,以便学生记忆。
[ 投影并请学生书回首知识,复写]:1.铁与盐酸反习氧化复原应反响,使学生2. 铁在氯气中焚烧对氧化还原3.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有进一反响步理解并同4. 铜与硝酸银溶液时掌握铜铁反响常有的化学5. 铜与氯气的反响变化。
高中化学 3.2.2 铁、铜及化合物的应用 说课稿 苏教版必修1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教学分析与设计一、设计思想:本单元的知识体系打破了以往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的“结构-性质-制备-用途”的传统模式,而是从人们熟悉的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懂得应用事例着手,引发学生思考,进而产生探究的欲望。
本节课主要研究的是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根据新课程内容特点、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者情况的分析可丛三方面着手:(1)引导学生从生活常识发现两者性质上的差异。
(2)从学生已有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旧知识迁移出铁、铜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3)把实验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推测、设计探究实验以及学生自主实验探究认识Fe2+与Fe3+的区别和转化。
从而强化学生自主参与实验探究的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思考化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二、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专题三第二单元第二部分。
重点介绍了铁的化学性质。
从学生已有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旧知识迁移出铁、铜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是本节课的难点,关于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的教学,启发学生运用氧化还原的观点理解转化的实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过程。
增加二价铁离子与三价铁离子相互转化的实验方案设计,并组织学生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价铁离子的检验可采取边讲边实验的方法,要求学生在观察、分析实验后,总结铁的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相互转换的知识分析和解释,以求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重点与难点:重点:铁、铜的化学性质;铁盐和亚铁盐的转变;铁离子的检验难点: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三、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铁的化学性质;2、使学生理解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3、使学生了解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4、使学生掌握铁离子的检验方法;5、在“实验—反思—再实验—再反思”的过程中体验实验探究的方法和技能。
(二)能力目标1、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高中化学3_2课时29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1导学案苏教版必修1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已学的铁、铜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学习铁、铜的新的化学性质;2、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Fe3+、Fe2+的性质,体验自主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难点:Fe3+与Fe2+的性质及有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导学流程】一、知识梳理1、铁、铜的物理性质:单质铁呈色,密度,单质铜呈色,密度,二者都具有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2、铁、铜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反应(如Cl2、O2、S等,能反应者写出相应化学方程式)铁的反应铜的反应(2)与酸反应(如稀硫酸、盐酸等,能反应者写出相应化学方程式)铁的反应铜的反应(3)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铁与CuSO4溶液铜与AgNO3溶液3、铁的盐类(能反应者写出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4、铁及铜的化合物的应用①Fe2O3作颜料(1)铁的化合物②氯化铁、硫酸亚铁可作净水剂③作磁性材料④维持生命的微量元素(2)铜的化合物:铜盐可杀菌,CuSO4溶液杀灭寄生虫,治疗皮肤病二、典型例题【典例1】能与Fe3+反应且能证明Fe3+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是:A. NaOHB. KSCNC. FeCl2D. Fe【典例2】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①加入足量氯水②加入足量KMnO4 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A. ①③B. ③②C. ③①D. ①②③【典例3】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 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再过滤, 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A.AlO2- B.Cu2+ C.Al3+ D.Mg2+三、当堂检测1、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滴加氯水后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A. Fe3+B. Fe2+C. Cu2+D. Zn2+2、在无色强酸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 Mg2+、Ca2+、HCO3-、Cl -B. Na+、AlO2-、Cl-、SO42-C. K+、Mg2+、SO42-、Br-D. Fe2+、Ca2+、Cl-、Cu2+3、根据反应式①2Fe3++2I-=2Fe2++I2 ②Br2+2Fe2+=2Br-+2Fe3+,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A. Br-、Fe2+、I-B. I-、Fe2+、Br-C. Br-、I-、Fe2+D. Fe2+、I-、Br-4、正误判断:(1)铁和铜的单质都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的金属。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教学案专题3第二单元第二课时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Word版含解析

第二课时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课标要求]1.认识铁、铜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铁、铜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3.掌握Fe 2+、Fe 3+的检验方法及Fe 2+与Fe 3+的相互转化。
1.Fe 的物理特性:能被磁铁吸引;Cu 的物理特性:颜色为紫红色。
2.铁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些非金属单质(O 2、Cl 2等)、酸、盐溶液等发生反应, 是一种还原性较强的金属。
3.Fe 3+的溶液遇KSCN 溶液变成血红色,Fe 2+遇KSCN 不显红色,加入氯水后显血红色。
4.Fe 2+和Fe 3+相互转化:Fe 2+错误!Fe 3+。
5.在溶液中,Fe 3+呈棕黄色、Fe 2+呈浅绿色、Fe(SCN)3呈血红色、Cu 2+呈蓝色。
铁、铜的性质 Fe3+、Fe +2的检验1.铁的性质 (1)物理性质①与非金属的反应:);固体黑色火星四射,生成(4O 3Fe =====点燃2反应 3Fe +2O 2与O )。
色烟红棕剧烈燃烧,生成(32FeCl =====点燃2反应2Fe +3Cl 2与Cl ②与酸反应,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2H +===Fe 2++H 2↑;常温下,Fe 遇浓H 2SO 4、浓HNO 3发生钝化。
③与盐溶液反应,与CuSO 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Cu 2+===Cu +Fe 2+。
2.铜的性质(1)物理性质紫红颜色:良好。
色;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2)化学性质①与非金属反应:与O2反应:2Cu+O2高温,2CuO;与Cl2反应:Cu+Cl2点燃,CuCl2。
(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烟)②与盐溶液反应: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Ag+===Cu2++2Ag。
3.Fe3+、Fe2+的检验(1)检验方法(2)Fe3+与K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2.2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教案设计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一、学习目标:1、熟知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2、掌握Fe2+和Fe3+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的途径;3、学会用化学方法鉴别Fe2+和Fe3+,4、了解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在生产生活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1、Fe2+ 、Fe3+ 的性质及相互转化2 、Fe2+ 、Fe3+的化学鉴别方法。
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铁离子、亚铁离子的化学性质及相互转化的条件。
(2)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深化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品质。
四、情感态度1、使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及方法,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培养科学素养2、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法、师生讨论法、教师讲授法六、教学媒体:1. 仪器:试管、滴管、烧杯等2. 药品:FeCl3溶液、Fe Cl2溶液、KSCN溶液、还原铁粉、双氧水、稀盐酸等课堂引入铁和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金属材料,铁是具有磁性的银白色金属,铜是紫红色的金属。
同学们日常看到的铁不都是银白色的吗?铁粉是黑色的?【实验探究】⑴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0mlFeCl2溶液和FeCl3 溶液直接观察颜色⑵各滴加几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⑶再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10mlFeCl2溶液和FeCl3 溶液,然后,各滴加几滴加NaOH溶液本节知识一、铁铜的物理性质及应用二、铁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反应与O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Cl 2; 2Fe + 3Cl 2 =2FeCl 3与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酸反应A 、常温下,遇浓硫酸、浓硝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氧化性酸(如稀硝酸)反应不产生氢气B 、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盐溶液反应(如:硫酸铜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铁元素遇弱氧化剂转化为+2价,遇强氧化剂转化为+ 3价三、铁的化合物氧化物 FeO Fe 2O 3 Fe 3O 4颜色状态金属化合价共性 都不溶于水高温时都能被CO H 2 C AL 等还原剂还原生成铁单质氢氧化物 Fe(OH)3 Fe(OH)2制备方法 Fe 2+ + 2OH - = Fe ﹝OH ﹞2 ↓ Fe 3+ + 3OH -= Fe ﹝OH ﹞3转化 Fe(OH)2 Fe(OH)3现象:白色沉淀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化学方程式:3、Fe 2+ 、Fe 3+的鉴别【信息提示】在含有Fe 3+的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KSCN )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离子方程式为Fe 3+ + 3SCN - = Fe ﹝SCN ﹞34.【思【小结】 Fe 2+ Fe 3+ 水溶液颜色 浅绿色 黄色 加入NaOH 白色絮状迅速变为灰绿色) 红褐色沉淀 加入KSCN 无明显现象 (血红色)考】Fe2+与Fe3+之间能否相互转化?【实验】实验室提供如下试剂:铁粉、0.1mol/LFeCl3溶液、0.1mol/LFeCl2溶液、KSCN溶液、新制氯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教案: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铁铜的物理性质
2、掌握铁、铜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3、掌握Fe 2+
、Fe 3+
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学会用化学方法进行鉴别
[情景设计1]铁、铜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金属,你能说出它们的有关应用吗?在这些应用中体现了铁、铜的哪些性质?
[知识整理] 一、物理性质
铁是 色金属,可以被磁铁吸引。
而铜是 色金属 。
铁和铜都有良好的 性和 性;铁和铜的密度 ,熔沸点 。
思考1:铁能与所有酸反应放出H 2吗? 。
思考2:铁和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某些非金属、酸和盐溶液发生反应。
铁、铜在反应过程中充当
剂;铜在反应过程中一般转化为
价的铜的化合物;铁与氧化性较弱的氧化剂(如盐酸、硫酸铜等溶液)生成 的铁的化合物,而与氧化性较强的氧化性(如氯气等)反应转化为 的铁的化合物;铁遇到稀盐酸、硫酸时会发生反应放出 ,但是遇到冷的浓硫酸,浓硝酸时会 。
[情景设计2] 如何区分Fe 2+
、Fe 3+
? [知识整理] 三、Fe 2+
、Fe 3+
的区分
[知识拓展]如何制取Fe(OH)2白色沉淀?
[情景设计3] Fe2+与Fe3+之间能否相互转化?
Fe2+ Fe3+,化合价需加入 (如 )
Fe3+ Fe2+,化合价需加入。
(如 ) [实验探究]实验室提供下列试剂:0.1mol/LFeCl3溶液、0.1mol/LFeCl2溶液、KSCN溶液、新制氯水、铁粉。
请你设计Fe2+与Fe3+相互转化的实验方案?
[知识整理]
四、Fe2+、Fe3+之间的相互转化
( )
Fe2+ Fe3+
( )
[情景设计3]你知道电子工业上,如何制作印刷电路板吗? 你知道实验室该如何保存FeCl2溶液?
[知识整理](阅读课本P76)
五、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当堂训练]
1、下列各物质中,不能由组成它的两种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而得到的是 ( )
A、Fe2S3
B、Fe3O4
C、FeCl3
D、FeCl2
2、下列物质可用铁桶盛装的是()
A、浓HCl
B、CuSO4
C、0.5mol/LHNO3
D、ρ=1.84 g/cm3,98%H2SO4
3
[课外练习]
1、在Fe、Fe2+、Fe3+ 三种粒子中,具有相同的()
A、质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电荷数
2、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将铁元素从0价转变成+3价的是()
A、氯气
B、盐酸
C、硫酸铜溶液
D、稀硫酸
3、下列关于Fe2+和Fe3+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Fe2+的水溶液为黄色
B、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Fe3+的水溶液为黄色
D、Fe3+溶液中滴入SCN-,立即出现红色沉淀
4、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离子是
()
A、Fe2+、Fe3+
B、 Fe2+、Cu2+
C、Cu2+、Fe3+
D、 Fe2+、 Cu+
5、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有铁无铜
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
6、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的最佳顺序为
()①加入足量氯水②加入
足量I2水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① ③
B、③ ②
C、③ ①
D、① ② ③
7、下列离子在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3+、NH4+、SCN-、Cl-
B、Na+、H+、NO3-、SO42-
C、Fe2+、NH4+、Cl-、OH-
D、Fe2+、Fe3+、Na+、NO3-
8、下列各组的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氨水,观察到的现象相同的是()
A、FeCl3 AlCl3
B、NaCl BaCl2
C、MgCl2 CuCl2
D、FeCl2 FeCl3
9、向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A、变棕黄色
B、逐渐变浅
C、逐渐加深
D、无明显变化
10、某久制的FeCl2溶液略呈黄色,某同学认为可能有部分Fe2+被氧化成Fe3+;
验证溶液中是否存在Fe3+的方法是:;
若溶液中存在Fe3+,除去的方法是:;离子方程式:
11、某氧化铜样品中可能含有氧化亚铜(Cu2O)杂质,已知:Cu2O + H2SO4 = CuSO4 +H2O +Cu ,
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样品中是否含有Cu2O:
12、金属单质A与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B,同时放出气体C。
如果在B溶液中通入氯气,
则B转变成棕黄色溶液D,将溶液D分为两份,一份加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生成血红色物质
E,另一份加入A,则棕黄色溶液D重新变成浅绿色溶液B,在溶液B中滴加NaOH溶液,露置
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成红褐色沉淀F。
则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A B C D E F 。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3、将8.4g铁粉和3.2g硫粉混合于密闭容器中加热至红热,冷却后加入足量的盐酸,标准状
况下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
14、下图①到⑩分别代表反应中的一种物质,且它们都是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⑦是一种
常见的金属,⑩是红褐色固体。
(1)①的化学式为
(2)⑤和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①→③的离子方程式。
①→②的离子方程式。
(4)⑨转变成⑩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
15、将一定量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mL0.5mol/L的硫酸溶液中,微热至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该蓝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收集到H2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0.224L;求:(1)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
(2)原加入的氧化铜的质量为多少克?如果最后所得溶液100L,其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6、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完全反应,溶液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原溶液中FeCl3和CuCl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