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 土的抗剪强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合集下载

抗剪强度指标包括粘聚力外摩擦角剪应力内摩擦角

抗剪强度指标包括粘聚力外摩擦角剪应力内摩擦角

抗剪强度指标包括粘聚力外摩擦角剪应力内摩擦角
抗剪强度是材料在受到剪切力作用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切应力。

它是材料的重要力学性能指标,在土力学、岩石力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1.剪应力(Shear stress):剪应力是指垂直于应变方向的受力方向分量在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

它表示材料在受到剪切力作用时,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力的大小。

剪应力是衡量材料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的重要指标。

2.内摩擦角(Internal friction angle):内摩擦角是指在剪切应力作用下,材料内部发生变形时,剪应力和法向应力之间的夹角。

内摩擦角是描述材料抗剪强度的主要参数之一,通常用于描述土壤和岩石的力学行为。

3.外摩擦角(External friction angle):外摩擦角是指两个接触面之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夹角。

它是用于描述材料表面或接触面间的抗剪强度的参数。

外摩擦角的大小直接影响材料在接触面上的抗滑性能。

4.粘聚力(Cohesion):粘聚力是指材料内部粒子间的吸引力或黏合力。

它是材料抵抗剪切破坏的一种抵抗力。

当剪切应力小于粘聚力时,材料不会破坏。

粘聚力对于一些有胶结性的材料(如黏土)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指标在抗剪强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对材料的抗剪强度进行有效的测试和分析,可以评估材料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土的抗剪强度 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土的抗剪强度 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土的抗剪强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内摩擦角与黏(内)聚力:土的抗剪强度由滑动面上土的黏聚力〈阻挡剪切)和土的内摩阻力两部分组成。

内摩擦角大小取决于土粒间的摩阻力和连锁作用,内摩擦角反映了土的摩阻性质。

黏聚力是黏性土的特性指标,黏聚力包括土粒间分子引力形成的原始黏聚力和土中化合物的胶结作用形成的固化黏聚力。

因而内摩擦角与黏聚力是土抗剪强度的两个力学指标。

土的抗剪强度指土对剪切破坏的极限抵抗能力,土体的强度问题实质是土的抗剪能力问题。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φ、黏(内)聚力Cφ——土的内摩擦角(°)C——土的粘聚力(KPa)φ、C与土的性质有关,还与实验方法、实验条件有关。

因此,谈及强度指标时,应注明它的试验条件。

(直剪实验、三轴剪切试验等)土的抗剪强度第一节概述建筑物由于土的原因引起的事故中,一部分是沉降过大,或是差异沉降过大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土体的强度破坏而引起的。

对于土工建筑物(如:路堤、土坝等)来说,主要是后一个原因。

从事故的灾害性来说,强度问题比沉降问题要严重的多。

而土体的破坏通常都是剪切破坏;研究土的强度特性,就是研究土的抗剪强度特性。

):是指土体抵抗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其数值等于剪切破坏①土的抗剪强度(τf时滑动的剪应力。

②剪切面(剪切带):土体剪切破坏是沿某一面发生与剪切方向一致的相对位移,这个面通常称为剪切面。

其物理意义:可以认为是由颗粒间的内摩阻力以及由胶结物和束缚水膜的分子引力所造成的粘聚力所组成。

无粘性土一般无连结,抗剪强度主要是由颗粒间的摩擦力组成,这与粒度、密实度和含水情况有关。

粘性土颗粒间的连结比较复杂,连结强度起主要作用,粘性土的抗剪强度主要与连结有关。

决定土的抗剪强度因素很多,主要为:土体本身的性质,土的组成、状态和结构;而这些性质又与它形成环境和应力历史等因素有关;此外,还决定于它当前所受的应力状态。

土的抗剪强度主要依靠室内经验和原位测试确定,试验中,仪器的种类和试验方法以及模拟土剪切破坏时的应力和工作条件好坏,对确定强度值有很大的影响。

土地抗剪强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土地抗剪强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土的抗剪强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内摩擦角与黏 ( 内 ) 聚力 :土的抗剪强度由滑动面上土的黏聚力〈阻挡剪切 ) 和土的内摩阻力两部分组成。

内摩擦角大小取决于土粒间的摩阻力和连锁作用 , 内摩擦角反映了土的摩阻性质。

黏聚力是黏性土的特性指标 , 黏聚力包括土粒间分子引力形成的原始黏聚力和土中化合物的胶结作用形成的固化黏聚力。

因而内摩擦角与黏聚力是土抗剪强度的两个力学指标。

土的抗剪强度指土对剪切破坏的极限抵抗能力,土体的强度问题实质是土的抗剪能力问题。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φ、黏 ( 内 ) 聚力 Cφ——土的内摩擦角(°)C——土的粘聚力(KPa)φ、C与土的性质有关,还与实验方法、实验条件有关。

因此,谈及强度指标时,应注明它的试验条件。

(直剪实验、三轴剪切试验等)土的抗剪强度第一节概述建筑物由于土的原因引起的事故中,一部分是沉降过大,或是差异沉降过大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土体的强度破坏而引起的。

对于土工建筑物(如:路堤、土坝等)来说,主要是后一个原因。

从事故的灾害性来说,强度问题比沉降问题要严重的多。

而土体的破坏通常都是剪切破坏;研究土的强度特性,就是研究土的抗剪强度特性。

①土的抗剪强度(τf):是指土体抵抗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其数值等于剪切破坏时滑动的剪应力。

②剪切面(剪切带):土体剪切破坏是沿某一面发生与剪切方向一致的相对位移,这个面通常称为剪切面。

其物理意义:可以认为是由颗粒间的内摩阻力以及由胶结物和束缚水膜的分子引力所造成的粘聚力所组成。

无粘性土一般无连结,抗剪强度主要是由颗粒间的摩擦力组成,这与粒度、密实度和含水情况有关。

粘性土颗粒间的连结比较复杂,连结强度起主要作用,粘性突的抗剪强度主要与连结有关。

决定土的抗剪强度因素很多,主要为:土体本身的性质,土的组成、状态和结构;而这些性质又与它形成环境和应力历史等因素有关;此外,还决定于它当前所受的应力状态。

土的抗剪强度主要依靠室内经验和原位测试确定,试验中,仪器的种类和试验方法以及模拟土剪切破坏时的应力和工作条件好坏,对确定强度值有很大的影响。

土的抗剪强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解析

土的抗剪强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解析

土的抗剪强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内摩擦角与黏( 内) 聚力:土的抗剪强度由滑动面上土的黏聚力〈阻挡剪切) 和土的内摩阻力两部分组成。

内摩擦角大小取决于土粒间的摩阻力和连锁作用, 内摩擦角反映了土的摩阻性质。

黏聚力是黏性土的特性指标, 黏聚力包括土粒间分子引力形成的原始黏聚力和土中化合物的胶结作用形成的固化黏聚力。

因而内摩擦角与黏聚力是土抗剪强度的两个力学指标。

土的抗剪强度指土对剪切破坏的极限抵抗能力,土体的强度问题实质是土的抗剪能力问题。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φ、黏( 内) 聚力Cφ——土的内摩擦角(°)C——土的粘聚力(KPa)φ、C与土的性质有关,还与实验方法、实验条件有关。

因此,谈及强度指标时,应注明它的试验条件。

(直剪实验、三轴剪切试验等)土的抗剪强度第一节概述建筑物由于土的原因引起的事故中,一部分是沉降过大,或是差异沉降过大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土体的强度破坏而引起的。

对于土工建筑物(如:路堤、土坝等)来说,主要是后一个原因。

从事故的灾害性来说,强度问题比沉降问题要严重的多。

而土体的破坏通常都是剪切破坏;研究土的强度特性,就是研究土的抗剪强度特性。

①土的抗剪强度(τf):是指土体抵抗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其数值等于剪切破坏时滑动的剪应力。

②剪切面(剪切带):土体剪切破坏是沿某一面发生与剪切方向一致的相对位移,这个面通常称为剪切面。

其物理意义:可以认为是由颗粒间的内摩阻力以及由胶结物和束缚水膜的分子引力所造成的粘聚力所组成。

无粘性土一般无连结,抗剪强度主要是由颗粒间的摩擦力组成,这与粒度、密实度和含水情况有关。

粘性土颗粒间的连结比较复杂,连结强度起主要作用,粘性土的抗剪强度主要与连结有关。

决定土的抗剪强度因素很多,主要为:土体本身的性质,土的组成、状态和结构;而这些性质又与它形成环境和应力历史等因素有关;此外,还决定于它当前所受的应力状态。

土的抗剪强度主要依靠室内经验和原位测试确定,试验中,仪器的种类和试验方法以及模拟土剪切破坏时的应力和工作条件好坏,对确定强度值有很大的影响。

砂土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砂土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砂土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砂土粘聚力和内摩擦角是影响土体力学性质的重要参数。

粘聚力是指砂土颗粒之间的吸附力和化学反应力,表征土体内部的粘结程度。

内摩擦角则是指土体内部颗粒间相互作用的摩擦力,表征土体的抗剪强度。

砂土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大小与土体的颗粒分布、形状、表面性质、含水量、压实程度等因素有关。

在土工工程中,砂土粘聚力和内摩擦角是设计土体结构和计算土体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对于保证工程的安全和可靠具有重要意义。

- 1 -。

路基挡墙地基土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

路基挡墙地基土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

路基挡墙地基土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
路基挡墙地基土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是指路基挡墙与土壤之间相互作用的两个重要参数。

内摩擦角是指土壤内部颗粒之间的摩擦阻力大小,一般用符号φ表示;粘聚力是指土壤颗粒之间相互吸附力的大小,一般用符号 c 表示。

这两个参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路基挡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内摩擦角是由土壤颗粒间的摩擦力所决定的,其大小与土壤颗粒的形状、大小、表面状态、含水量等因素相关。

一般来说,土壤颗粒之间的内摩擦角越大,土壤的抗剪强度就越大,路基挡墙的稳定性就越好。

常见的路基挡墙地基土的内摩擦角值在20°~50°之间。

粘聚力是由土壤颗粒间的吸附力所决定的,其大小与土壤颗粒的化学成分、含水量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土壤的粘聚力越大,其稳定性就越好,但在施工过程中会增加排水难度。

常见的路基挡墙地基土的粘聚力值在0~50kPa之间。

在设计路基挡墙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取地基土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参数,以保证挡墙的稳定和耐久性。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水分含量,以避免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1 -。

土的抗剪强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土的抗剪强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土的抗剪强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内摩擦角与黏( 内) 聚力:土的抗剪强度由滑动面上土的黏聚力〈阻挡剪切) 和土的内摩阻力两部分组成。

内摩擦角大小取决于土粒间的摩阻力和连锁作用, 内摩擦角反映了土的摩阻性质。

黏聚力是黏性土的特性指标, 黏聚力包括土粒间分子引力形成的原始黏聚力和土中化合物的胶结作用形成的固化黏聚力。

因而内摩擦角与黏聚力是土抗剪强度的两个力学指标。

土的抗剪强度指土对剪切破坏的极限抵抗能力,土体的强度问题实质是土的抗剪能力问题。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φ、黏( 内) 聚力Cφ——土的内摩擦角(°)C——土的粘聚力(KPa)φ、C与土的性质有关,还与实验方法、实验条件有关。

因此,谈及强度指标时,应注明它的试验条件。

(直剪实验、三轴剪切试验等)土的抗剪强度第一节概述建筑物由于土的原因引起的事故中,一部分是沉降过大,或是差异沉降过大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土体的强度破坏而引起的。

对于土工建筑物(如:路堤、土坝等)来说,主要是后一个原因。

从事故的灾害性来说,强度问题比沉降问题要严重的多。

而土体的破坏通常都是剪切破坏;研究土的强度特性,就是研究土的抗剪强度特性。

①土的抗剪强度(τf):是指土体抵抗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其数值等于剪切破坏时滑动的剪应力。

②剪切面(剪切带):土体剪切破坏是沿某一面发生与剪切方向一致的相对位移,这个面通常称为剪切面。

其物理意义:可以认为是由颗粒间的内摩阻力以及由胶结物和束缚水膜的分子引力所造成的粘聚力所组成。

无粘性土一般无连结,抗剪强度主要是由颗粒间的摩擦力组成,这与粒度、密实度和含水情况有关。

粘性土颗粒间的连结比较复杂,连结强度起主要作用,粘性突的抗剪强度主要与连结有关。

决定土的抗剪强度因素很多,主要为:土体本身的性质,土的组成、状态和结构;而这些性质又与它形成环境和应力历史等因素有关;此外,还决定于它当前所受的应力状态。

土的抗剪强度主要依靠室内经验和原位测试确定,试验中,仪器的种类和试验方法以及模拟土剪切破坏时的应力和工作条件好坏,对确定强度值有很大的影响。

土的抗剪强度理论

土的抗剪强度理论

土的抗剪强度理论
土的抗剪强度理论主要有两种:摩尔-库伦理论和塔努达克斯理论。

1. 摩尔-库伦理论:
摩尔-库伦理论是最广为接受的土的抗剪强度理论之一。

它假设土体是由许多颗粒组成的,这些颗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摩擦力。

当土体受到剪切力作用时,土体内部就会发生剪切破坏,这时剪切破坏面的形状就取决于内摩擦角。

摩尔-库伦理论的公式为:
τ = c + σ tanφ
其中,τ为土体的抗剪强度; c为土体的内聚力;σ为剪应力,即水平方向的应力;φ为土体的内摩擦角。

2. 塔努达克斯理论:
塔努达克斯理论通过分析土体内部的颗粒间力学作用关系,将土体分成多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内部存在着不同的应力状态和内部摩擦力。

塔努达克斯理论认为,土体的强度与颗粒之间的粘结力和内摩擦力有关。

其公式为:
τ = c' + σ tan(φ'-α)
其中,τ为土体的抗剪强度;c'为粘聚力;σ为剪应力,即水平方向的应力;φ'为土体的内摩擦角;α为土体颗粒的倾斜角。

这两种理论在工程实践中都有应用,选择哪种理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的抗剪强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内摩擦角与黏 ( 内 ) 聚力 :
土的抗剪强度由滑动面上土的黏聚力〈阻挡剪切 ) 和土的内摩阻力两部分组成。

内摩擦角大小取决于土粒间的摩阻力和连锁作用 , 内摩擦角反映了土的摩阻性质。

黏聚力是黏性土的特性指标 , 黏聚力包括土粒间分子引力形成的原始黏聚力和土中化合物的胶结作用形成的固化黏聚力。

因而内摩擦角与黏聚力是土抗剪强度的两个力学指标。

土的抗剪强度指土对剪切破坏的极限抵抗能力,土体的强度问题实质是土的抗剪能力问题。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φ、黏 ( 内 ) 聚力 C
φ——土的内摩擦角(°)
C——土的粘聚力(KPa)
φ、C与土的性质有关,还与实验方法、实验条件有关。

因此,谈及强度指标时,应注明
它的试验条件。

(直剪实验、三轴剪切试验等)
土的抗剪强度
第一节概述
建筑物由于土的原因引起的事故中,一部分是沉降过大,或是差异沉降过大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土体的强度破坏而引起的。

对于土工建筑物(如:路堤、土坝等)来说,主要是后一个原因。

从事故的灾害性来说,强度问题比沉降问题要严重的多。

而土体的破坏通常都是剪切破坏;研究土的强度特性,就是研究土的抗剪强度特性。

①土的抗剪强度(τf):是指土体抵抗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其数值等于剪切破
坏时滑动的剪应力。

②剪切面(剪切带):土体剪切破坏是沿某一面发生与剪切方向一致的相对位移,这个面通常称为剪切面。

其物理意义:可以认为是由颗粒间的内摩阻力以及由胶结物和束缚水膜的分子引力所造成的粘聚力所组成。

无粘性土一般无连结,抗剪强度主要是由颗粒间的摩擦力组成,这与粒度、密实度和含水情况有关。

粘性土颗粒间的连结比较复杂,连结强度起主要作用,粘性突的抗剪强度主要与连结有关。

决定土的抗剪强度因素很多,主要为:土体本身的性质,土的组成、状态和结构;而这些性质又与它形成环境和应力历史等因素有关;此外,还决定于它当前所受的应力状态。

土的抗剪强度主要依靠室内经验和原位测试确定,试验中,仪器的种类和试验方法以及模拟土剪切破坏时的应力和工作条件好坏,对确定强度值有很大的影响。

第二节抗剪强度的基本理论
一、库仑定律(剪切定律) 1773年法国学者
在法向应力变化范围不大时,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的关系近似为一条直线,这就是抗剪强度的库仑定律。

上述应力间的关系也可用应力圆(莫尔圆)表示。

从应力园的几何条件可知:
1、快剪(不排水剪)
这种试验方法要求在剪切过程中土的含水量不变,因此,无论加垂直压力或水平剪力,都必须迅速进行,不让孔隙水排出。

适用范围:加荷速率快,排水条件差,如斜坡的稳定性、厚度很大的饱和粘土地基等。

2、固结快剪(固结不排水剪)
试样在垂直压力下排水固结稳定后,迅速施加水平剪力,以保持土样的含水量在剪切前后基本不变。

试用范围:一般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施工期间具有一定的固结作用。

3、慢剪(排水剪)
土样的上、下两面均为透水石,以利排水,土样在垂直压力作用下,待充分排水固结达稳定后,再缓慢施加水平剪力,使剪力作用也充分排水固结,直至土样破坏。

适用范围:加荷速率慢,排水条件好,施工期长,如透水性较好的低塑性土以及再软弱饱和土层上的高填方分层控制填筑等等。

二、按试验仪器分
1、直接剪切试验
优点:仪器构造简单,操作方便
缺点:(1)剪切面不一定是试样抗剪能力最弱的面;
(2)剪切面上的应力分布不均匀,而且受剪切面面积愈来愈小;
(3)不能严格控制排水条件,测不出剪切过程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2、三轴剪切试验
优点:(1)试验中能严格控制试样排水条件及测定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2)剪切面不固定;
(3)应力状态比较明确
(4)除抗剪强度外,尚能测定其它指标。

缺点:(1)操作复杂;
(2)所需试样较多;
三、按控制方法分:
剪切试验控制方法分为应变控制式和应力控制式两种。

四、直接剪切试验
1、取样要求:用环刀取,环刀面积不小于30cm2,环刀高度不小于2cm,同一土样至少切取4个试样。

2、试验方法
(1)快剪(q):试样在垂直压力施加后立即进行快速剪切,试验全过程都不许有排水现象产生。

(2)固结快剪(Cq):试样在垂直压力下经过一定程度的排水固结后,再进行快速剪切。

(3)慢剪(S):试样在垂直压力排水固结后慢慢的进行剪切,剪切过程中孔隙水可自由排出。

试验结果:一般情况下,快剪所得的值最小,慢剪所得的值最大,固结快剪居中。

3、指标计算
4、残余抗剪强度
(1)物理意义:土的剪应力~剪应变关系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曲线平缓上升,没有中间峰值,如松砂;另一种剪应力~剪应变曲线有明显的中间峰值,在超越峰值后,剪应变不断增大,但抗剪强度确下降,如密砂。

在粘性土中,坚硬的、超压密的粘土的剪应力~剪应变曲线常呈现较大峰值,正常压密土或软粘土则不出现峰值,或有很小的峰值。

(图见教材)
超过峰值后,当剪应变相当大时,抗剪强度不再变,此时稳定的最小抗剪强度,称为土的残余抗剪强度;而峰值剪应变则称为峰值强度。

残余抗剪强度以下式表达。

在进行滑坡的稳定性计算或抗滑计算时,土的抗剪强度的取值,一般需要考虑土的残余抗剪强度。

(2)试验方法
一般采用排水反复直接剪切试验,剪切速率应低于0.02mm/min,取土要求同上。

五、三轴剪切试验
1、原理
三轴剪切试验的原理是在圆柱形试样上施加最大主应力(轴向压力)和最小主应力(周围压力)。

保护其中之一(一般是)不变,改变另一个主应力,使试样中的剪应力逐渐增大,直至达到极限平衡而剪坏,由此求出土的抗剪强度。

2、试验方法
(1)快剪(不固结不排水剪)UU
试样在完全不排水条件下施加周围压力后,快速增大轴向压力到试样破坏。

控制方法:应变控制式。

(2)固结快剪(固结不排水剪)CU
试样先在周围压力下进行固结,然后在不排水条件下快速增大轴向压力到试样破坏。

控制方法:应变控制式。

(3)慢剪(固结排水剪)CD
试样先在周围压力下进行固结,然后继续在排水条件下缓慢增大轴向压力到试样破坏。

控制方法:应力控制式。

3、试样控制
(1)取土要求:试样制备的数量一般不少于4件。

(2)试样尺寸:
试样直径(mm)截面积(cm2)允许最大粒径
(mm)
附注
39.1122(1)允许个别超径颗粒存在,不应超过试件直径的1/5;(2)对于有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