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主治考试复习题(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脑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学主治考试复习题――第八章流行性乙型脑炎A1型题1.乙脑与流脑的临床鉴别,最重要的是:A.意识障碍的出现与程度B.生理反射异常及出现病理反射C.抽搐发作程度D.皮肤瘀点及瘀斑E.颅内压升高程度,呼吸衰竭的出现2.乙脑病程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A.中和抗体B.血凝抑制C.补体结合抗体D.特异性IgM抗体E.Vi抗体3.一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脑脊液检查:压力220mmH2O,WBC200×1 06/L,糖2.8mmol/L,蛋白1.0g/L,氯化物120mmol/L,应考虑为:A.病毒性脑炎B.结核性脑膜炎C.化脓性脑膜炎D.虚性脑膜炎E.不属于以上任何情况4.鉴别中毒性菌痢与乙型脑炎的重要依据是:A.高热昏迷惊厥B.季节性C.肠道症状D.脑脊液常规E.不属于以上任何情5.下列哪项不是乙脑外周性呼吸衰竭的原因:A.呼吸道痰阻B.异物阻塞喉部C.肺部感染D.低钠性脑病E.脊髓病变引起呼吸肌麻痹6.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特点应除外A.高热惊厥B.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昏迷C.颅高压表现及呼吸衰竭D.瘫痪多不对称,肢体松驰,肌张力减退,腱反射消失E.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阳性7.乙脑病毒入侵人体后引起发病的有关因素应除外A.机体防御机能B.感染病毒的数量C.病毒的毒力D.蚊叮咬部位与季节E.血脑屏障的健全情况8.确诊为乙脑,住院第三日血压明显升高,瞳孔不等,颈强直,有呼吸暂停,应首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A.糖皮质激素B.镇痉C.速尿D.吸氧E.20%甘露醇9.重症乙脑患者,病程中出现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呼吸节律不齐,血压上升,肌张力增强,应首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A.肾上腺皮质激素B.镇静镇痉剂C.中枢呼吸兴奋剂C.中枢呼吸兴奋剂D.血管扩张剂E.脱水剂10.某地区近年来每逢夏季就有一种传染病流行,且多发生于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第3~4天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者伴抽搐及呼吸异常,经治疗后多数人于病程2周后痉愈,5~20%重症病人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病死率约为3~10%,为预防该病再度流行,在其综合性预防措施中,应以下列哪项为主:A.控制和管理好病人B.控制和管理好病猪C.防蚊和灭蚊D.注射丙种球蛋白E.防蚊灭蚊和预防注射1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正确概念应除外:A.乙脑主要分布于亚洲B.温带和热带地区流行高峰常在7~9月,与本地区蚊虫密度高峰相一致C.气温在35℃以上,雨量多便可出现流行D.呈高度散发,家庭成员中很少有同时多人发病的E.发病以10岁以下儿童居多,以2~6岁最常见12.对乙脑有早期诊断价值的检测是:A.特异性IgM抗体B.中和抗体C.补体结合抗体D.血凝抑制抗体E.Vi抗体13.乙脑中枢性呼吸衰竭的原因有多种,但应除外:A.延髓呼吸中枢损害B.脑水肿C.低血钠性脑病D.脑疝形成E.脊髓前角细胞病变致呼吸肌麻痹14.乙脑的病变最严重的部分是:A.大脑皮质B.脊髓C.间脑D.中脑E.大脑皮质间脑和中脑15.下列哪项不是乙脑的病理特点:A.中枢神经系统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B.神经细胞变性与坏死C.胶质细胞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D.神经组织出现局灶性坏死,形成软化灶E.大脑两半球表面及颅底的软脑膜充血,浆液性及纤维蛋白性渗出16.下列哪项不是乙脑的常见后遗症A.失语B.强直性瘫痪C.弛缓性瘫痪D.扭转痉挛E.精神失常17.乙脑极期患者瘫痪的特点应除外:A.必有意识障碍B.呈强直性瘫痪C.肌张力减退D.浅反射消失或减弱E.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18.下列哪一种药物不宜用于治疗乙脑呼吸衰竭:A.山梗菜碱B.山莨菪碱C.20%甘露醇D.回苏灵E.阿拉明19.乙脑的病理改变特点应除外:A.脑及脊髓均可受累,以大脑皮质间脑和中脑最严重B.大脑和脑膜均有充血水肿出血及纤维炎性渗出C.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神经细胞变性与坏死D.胶质细胞增生与炎性细胞浸润E.神经组织灶性坏死,形成软化灶20.用于治疗乙脑呼吸衰竭的药物应除外:A.山梗菜碱B.山莨菪碱C.20%甘露醇D.酚妥拉明E.多巴胺21.流行性乙型脑炎死亡的主要原因为:A.高热昏迷B.缺氧C.中枢性呼吸衰竭D.低钠性脑病E.外周性呼吸衰竭22.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的临床表现,应除外:A.高热及惊厥B.呼吸衰竭C.意识障碍及颅高压表现D.迟缓性瘫痪E.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阳性23.乙脑的神经系统表现的正确概念应除外:A.惊厥或抽搐,伴意识障碍B.颅神经损害及锥体束征C.中枢性呼吸衰竭为主,或与外周性呼吸衰竭并存D.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增高表现E.瘫痪常是对称性,肌张力减低,腱反射亢进24.在乙型脑炎呼吸衰竭的抢救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20%甘露醇静脉推注B.654-2或东莨菪碱静脉注射C.大剂量5%Glucose静脉滴注D.地塞米松静脉滴注E.尼可刹米,洛贝林静脉注射25.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中应除外:A.稽留高热或弛张型发热B.意识障碍C.惊厥与抽搐D.呼吸衰竭以中枢性为主E.病程早期休克26.有关乙脑的概念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乙脑是自然疫源性疾病B.传染源是病人家畜家禽C.猪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比人重要D.蚊虫既是传播媒介,又是乙脑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E.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多为潜伏性感染27.流行性乙型脑炎综合性预防措施中,应以下列哪项为主:A.隔离病人B.管理动物传染源,如猪等C.防蚊灭蚊D.预防接种E.防蚊灭蚊与疫苗接种28.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是:A.管理好动物传染源B.及早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C.抓好灭蚊防蚊工作D.抓好预防接种E.防蚊灭蚊与疫苗接种并重29.乙脑患者,高热41℃,持续抽搐迅速发生深度昏迷,瞳孔忽大忽小,呈叹息样呼吸,应属于下列哪一型:A.轻型B.普通型C.重型D.极重型E.不属以上各型30.乙脑同流脑最具有鉴别意义的是:A.流行季节B.口唇疱疹C.皮肤瘀点瘀斑D.病情进展的速度E.脑膜刺激征的轻重31.乙型脑炎的病毒分离阳性率最高者是在:A.病人早期的血液中B.病人的脑脊液中C.病人的尿液中D.病人恢复期大便中E.病人死后穿刺取出的脑组织中32.确诊为乙脑,住院第三日血压明显升高,瞳孔不等大,呈去强直有呼吸暂停,应首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A.糖皮质激素B.镇痉C.速尿D.吸氧E.20%甘露醇A2型题:33.3岁患儿,高热2天,昏迷伴抽搐1天,体查:深度昏迷,呼吸节律不齐,瞳孔缩小,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周围血象,WBC22×109/L,N0.90L0.10,pt 110×109/L,下列处理哪项是错误的:A.快速静脉推注甘露醇B.吸O2 C.降温D.镇静E.立即腰穿送脑脊液检查34.男,3岁,7月1日发病,发热5天,头痛,神志不清,烦躁不安2天,大便2~3次/日,稍有粘液,颈强直,布氏征(+),深反射稍亢进,浅反射迟钝,周围血象:白细胞14×109/L,N0.82,E0.03,L0.15,脑脊液:白细胞220×106/L,N0.38,L 0.62,糖2.7mmol/L,氯化物119mmol/L,蛋白1.2g/L.涂片和培养细菌均阴性,乙脑补体结合试验阴性,钩端螺旋体凝溶试验1:100,考虑诊断为:A.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流行性乙型脑炎D.脑型疟疾E.中毒性菌痢35.男,6岁,因发热头痛4天,一天来病情加重,高热呕吐2次,于8月29日入院。
传染病学主治考试复习题(流行性乙型脑炎)课件.doc

传染病学主治考试复习题――第八章流行性乙型脑炎1.乙脑与流脑的临床鉴别,最重要的是:A.意识障碍的出现与程度B.生理反射异常及出现病理反射C.抽搐发作程度D.皮肤瘀点及瘀斑E.颅内压升高程度,呼吸衰竭的出现2.乙脑病程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A.中和抗体B.血凝抑制抗体C.补体结合抗体D.特异性IgM抗体E.Vi抗体3.一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脑脊液检查:压力220mmH2O,WBC20×0106/L,糖2.8mmol/L,蛋白1.0g/L,氯化物120mmol/L,应考虑为:A.病毒性脑炎B.结核性脑膜炎C.化脓性脑膜炎D.虚性脑膜炎E.不属于以上任何情况4.鉴别中毒性菌痢与乙型脑炎的重要依据是:A.高热昏迷惊厥B.季节性C.肠道症状D.脑脊液常规E.不属于以上任何情况5.下列哪项不是乙脑外周性呼吸衰竭的原因:A.呼吸道痰阻B.异物阻塞喉部C.肺部感染D.低钠性脑病E.脊髓病变引起呼吸肌麻痹6.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特点应除外A.高热惊厥B.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昏迷C.颅高压表现及呼吸衰竭D.瘫痪多不对称,肢体松驰,肌张力减退,腱反射消失E.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阳性7.乙脑病毒入侵人体后引起发病的有关因素应除外A.机体防御机能B.感染病毒的数量C.病毒的毒力D.蚊叮咬部位与季节E.血脑屏障的健全情况8.确诊为乙脑,住院第三日血压明显升高,瞳孔不等,颈强直,有呼吸暂停,应首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A.糖皮质激素B.镇痉C.速尿D.吸氧E.20%甘露醇9.重症乙脑患者,病程中出现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呼吸节律不齐,血压上升,肌张力增强,应首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A.肾上腺皮质激素B.镇静镇痉剂C.中枢呼吸兴奋剂D.血管扩张剂E.脱水剂10.某地区近年来每逢夏季就有一种传染病流行,且多发生于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第3~4天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者伴抽搐及呼吸异常,经治疗后多数人于病程2周后痉愈,5~20%重症病人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病死率约为3~10%,为预防该病再度流行,在其综合性预防措施中,应以下列哪项为主:A.控制和管理好病人B.控制和管理好病猪C.防蚊和灭蚊D.注射丙种球蛋白E.防蚊灭蚊和预防注射1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正确概念应除外:A.乙脑主要分布于亚洲B.温带和热带地区流行高峰常在7~9月,与本地区蚊虫密度高峰相一致C.气温在35℃以上,雨量多便可出现流行D.呈高度散发,家庭成员中很少有同时多人发病的E.发病以10岁以下儿童居多,以2~6岁最常见12.对乙脑有早期诊断价值的检测是:A.特异性IgM抗体B.中和抗体C.补体结合抗体D.血凝抑制抗体E.Vi抗体13.乙脑中枢性呼吸衰竭的原因有多种,但应除外:A.延髓呼吸中枢损害B.脑水肿C.低血钠性脑病D.脑疝形成E.脊髓前角细胞病变致呼吸肌麻痹14.乙脑的病变最严重的部分是:A.大脑皮质B.脊髓C.间脑D.中脑E.大脑皮质间脑和中脑15.下列哪项不是乙脑的病理特点:A.中枢神经系统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B.神经细胞变性与坏死C.胶质细胞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D.神经组织出现局灶性坏死,形成软化灶E.大脑两半球表面及颅底的软脑膜充血,浆液性及纤维蛋白性渗出16.下列哪项不是乙脑的常见后遗症A.失语B.强直性瘫痪C.弛缓性瘫痪D.扭转痉挛E.精神失常17.乙脑极期患者瘫痪的特点应除外:A.必有意识障碍B.呈强直性瘫痪C.肌张力减退D.浅反射消失或减弱E.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18.下列哪一种药物不宜用于治疗乙脑呼吸衰竭:A.山梗菜碱B.山莨菪碱C.20%甘露醇D.回苏灵E.阿拉明19.乙脑的病理改变特点应除外:A.脑及脊髓均可受累,以大脑皮质间脑和中脑最严重B.大脑和脑膜均有充血水肿出血及纤维炎性渗出C.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神经细胞变性与坏死D.胶质细胞增生与炎性细胞浸润E.神经组织灶性坏死,形成软化灶20.用于治疗乙脑呼吸衰竭的药物应除外:A.山梗菜碱B.山莨菪碱C.20%甘露醇D.酚妥拉明E.多巴胺21.流行性乙型脑炎死亡的主要原因为:A.高热昏迷B.缺氧C.中枢性呼吸衰竭D.低钠性脑病E.外周性呼吸衰竭22.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的临床表现,应除外:A.高热及惊厥B.呼吸衰竭C.意识障碍及颅高压表现D.迟缓性瘫痪E.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阳性23.乙脑的神经系统表现的正确概念应除外:A.惊厥或抽搐,伴意识障碍B.颅神经损害及锥体束征C.中枢性呼吸衰竭为主,或与外周性呼吸衰竭并存D.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增高表现E.瘫痪常是对称性,肌张力减低,腱反射亢进24.在乙型脑炎呼吸衰竭的抢救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20%甘露醇静脉推注B.654-2或东莨菪碱静脉注射C.大剂量5%Glucose静脉滴注D.地塞米松静脉滴注E.尼可刹米,洛贝林静脉注射25.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中应除外:A.稽留高热或弛张型发热B.意识障碍C.惊厥与抽搐D.呼吸衰竭以中枢性为主E.病程早期休克26.有关乙脑的概念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乙脑是自然疫源性疾病B.传染源是病人家畜家禽C.猪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比人重要D.蚊虫既是传播媒介,又是乙脑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E.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多为潜伏性感染27.流行性乙型脑炎综合性预防措施中,应以下列哪项为主:A.隔离病人B.管理动物传染源,如猪等C.防蚊灭蚊D.预防接种E.防蚊灭蚊与疫苗接种28.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是:A.管理好动物传染源B.及早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C.抓好灭蚊防蚊工作D.抓好预防接种E.防蚊灭蚊与疫苗接种并重29.乙脑患者,高热41℃,持续抽搐迅速发生深度昏迷,瞳孔忽大忽小,呈叹息样呼吸,应属于下列哪一型:A.轻型B.普通型C.重型D.极重型E.不属以上各型30.乙脑同流脑最具有鉴别意义的是:A.流行季节B.口唇疱疹C.皮肤瘀点瘀斑D.病情进展的速度E.脑膜刺激征的轻重31.乙型脑炎的病毒分离阳性率最高者是在:A.病人早期的血液中B.病人的脑脊液中C.病人的尿液中D.病人恢复期大便中E.病人死后穿刺取出的脑组织中32.确诊为乙脑,住院第三日血压明显升高,瞳孔不等大,呈去强直有呼吸暂停,应首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A.糖皮质激素B.镇痉C.速尿D.吸氧E.20%甘露醇A2型题:33.3 岁患儿,高热 2 天,昏迷伴抽搐 1 天,体查:深度昏迷,呼吸节律不齐,瞳孔缩小,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周围血象,WBC2×2 109/L,N0.90L0.10,pt110 ×109/L,下列处理哪项是错误的:A.快速静脉推注甘露醇B.吸O2C.降温D.镇静E.立即腰穿送脑脊液检查34.男,3 岁,7 月1 日发病,发热5 天,头痛,神志不清,烦躁不安 2 天,大便2~3 次/日,稍有粘液,颈强直,布氏征(+),深反射稍亢进,浅反射迟钝,周围血象:白细胞14×109/L,N0.82,E0.03,L0.15,脑脊液:白细胞220×106/L,N0.38,L0.62,糖2.7mmol/L,氯化物119mmol/L,蛋白 1.2g/L.涂片和培养细菌均阴性,乙脑补体结合试验阴性,钩端螺旋体凝溶试验1:100,考虑诊断为:A.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流行性乙型脑炎D.脑型疟疾E.中毒性菌痢35.男,6 岁,因发热头痛 4 天,一天来病情加重,高热呕吐 2 次,于8 月29 日入院。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流行性乙型脑炎考考试模拟考试卷.doc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流行性乙型脑炎考考试模拟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乙脑常见的临床表现( )A .病理征和脑膜刺激征 B .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C .重症出现呼吸衰竭 D .早期出现休克 E .持续高热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4岁女孩,因发热、头痛3天,昏迷,抽搐1天,于7月12日入院。
体查:T40.5℃,深昏迷,双侧瞳孔缩小,呼吸40次/分,不规则,有时呈双吸气或抽泣样,频繁抽搐,肌张力增强,膝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周围血象WBC15109/L ,中性粒细胞0.8,淋巴0.2,在其抢救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甘露醇快速静滴 B .控制在38℃左右 C .肾上腺皮质激素 D .洛贝林 E .腰穿 本题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3、单项选择题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中应除外( )A.稽留高热或弛张型发热B.意识障碍C.惊厥与抽搐D.呼吸衰竭以中枢性为主E.病程早期休克本题答案:4、单项选择题某地区近年来每逢夏季就有一种传染病流行,且多发生于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第3~4天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者伴抽搐及呼吸异常,经治疗后多数人于病程2周后痊愈,5%~20%重症病人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病死率约为3%~10%,为预防该病再度流行,在其综合性预防措施中,应以下列哪项为主( )A.控制和管理好病人B.防蚊和灭蚊C.注射丙种球蛋白D.防蚊、灭蚊和预防注射E.杀猪本题答案:5、多项选择题乙脑疫苗的接种正确的是( )A.接种乙脑疫苗可提高人群的特异性免疫力B.初种对象主要为6~12个月的婴幼儿C.疫苗接种在乙脑开始流行前第1个月完成D.初种后第2年和6~10周岁分别加强注射1次,对于初入疫区者可按初种方法接种2次。
(完整版)流行性乙型脑炎试题

(完整版)流行性乙型脑炎试题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传播途径是蚊子叮咬。
这种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有关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一些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和症状。
乙型脑炎病毒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感染物或食物传播。
一旦病毒进入人体,它会通过血液进入大脑,引起脑部炎症。
症状主要包括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颈部僵硬等。
严重的病例可能导致脑损伤、昏迷甚至死亡。
为了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首先,个人要注意避免被蚊子叮咬。
我们可以穿长袖衣物、长裤、使用防蚊液和电蚊香等措施来防止蚊虫叮咬。
其次,要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周围的积水,以防止蚊子滋生。
另外,还应加强公共卫生宣传,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
针对流行性乙型脑炎,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疫苗预防措施。
在某些地区,政府会定期提供免费的乙型脑炎疫苗接种,以保护人们的健康。
儿童和老年人是高危人群,应优先接种疫苗。
此外,一些疾病流行的季节或地区,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疫苗的接种次数,以增强人体免疫力。
对于已经感染了乙型脑炎病毒的患者,我们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在医院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如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炎药物和对症治疗等。
此外,患者还需要保持良好的休息和饮食习惯,以加快康复进程。
要想有效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除了个人和公共卫生措施外,还需要加强社会各界的合作和支持。
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提供必要的医疗资源和疫苗接种服务,以保障人民的健康。
此外,学校和家长也应该加强对儿童的教育和防护意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
综上所述,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但通过个人和公共卫生措施的合理应用,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的发生。
重视个人卫生,避免被蚊虫叮咬,接种合适的疫苗,及时治疗感染者,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关键。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第四单元流行型乙型脑炎

1.⼄脑与流脑的临床鉴别,最重要的是:A.意识障碍的出现与程度B.⽣理反射异常及出现病理反射C.抽搐发作程度D.⽪肤瘀点及瘀斑 E.颅内压升⾼程度,呼吸衰竭的出现 2.⼄脑病程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A.中和抗体B.⾎凝抑制C.补体结合抗体D.特异性IgM抗体E.Vi抗体 3.⼀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脑脊液检查:压⼒220mmH2O,WBC200×106/L,糖2.8mmol/L,蛋⽩1.0g/L,氯化物120mmol/L,应考虑为:A.病毒性脑炎B.结核性脑膜炎C.化脓性脑膜炎D.虚性脑膜炎E.不属于以上任何情况 4.鉴别中毒性菌痢与⼄型脑炎的重要依据是:A.⾼热昏迷惊厥B.季节性C.肠道症状D.脑脊液常规E.不属于以上任何情 5.下列哪项不是⼄脑外周性呼吸衰竭的原因:A.呼吸道痰阻B.异物阻塞喉部C.肺部感染D.低钠性脑病E.脊髓病变引起呼吸肌⿇痹 6.⼄脑极期的临床表现特点应除外A.⾼热惊厥B.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昏迷C.颅⾼压表现及呼吸衰竭 D.瘫痪多不对称,肢体松驰,肌张⼒减退,腱反射消失 E.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阳性 7.⼄脑病毒⼊侵⼈体后引起发病的有关因素应除外A.机体防御机能B.感染病毒的数量C.病毒的毒⼒D.蚊叮咬部位与季节E.⾎脑屏障的健全情况8.确诊为⼄脑,住院第三⽇⾎压明显升⾼,瞳孔不等,颈强直,有呼吸暂停,应⾸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A.糖⽪质激素B.镇痉C.速尿D.吸氧E.20%⽢露醇 9.重症⼄脑患者,病程中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呼吸节律不齐,⾎压上升,肌张⼒增强,应⾸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A.肾上腺⽪质激素B.镇静镇痉剂C.中枢呼吸兴奋剂C.中枢呼吸兴奋剂D.⾎管扩张剂E.脱⽔剂 10.某地区近年来每逢夏季就有⼀种传染病流⾏,且多发⽣于⼉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第3~4天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者伴抽搐及呼吸异常,经治疗后多数⼈于病程2周后痉愈,5~20%重症病⼈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病死率约为3~10%,为预防该病再度流⾏,在其综合性预防措施中,应以下列哪项为主:A.控制和管理好病⼈B.控制和管理好病猪C.防蚊和灭蚊D.注射丙种球蛋⽩E.防蚊灭蚊和预防注射 11.流⾏性⼄型脑炎的流⾏特征正确概念应除外: A.⼄脑主要分布于亚洲 B.温带和热带地区流⾏⾼峰常在7~9⽉,与本地区蚊⾍密度⾼峰相⼀致 C.⽓温在35℃以上,⾬量多便可出现流⾏ D.呈⾼度散发,家庭成员中很少有同时多⼈发病的 E.发病以10岁以下⼉童居多,以2~6岁最常见 12.对⼄脑有早期诊断价值的检测是:A.特异性IgM抗体B.中和抗体C.补体结合抗体D.⾎凝抑制抗体E.Vi抗体 13.⼄脑中枢性呼吸衰竭的原因有多种,但应除外:A.延髓呼吸中枢损害B.脑⽔肿C.低⾎钠性脑病D.脑疝形成E.脊髓前⾓细胞病变致呼吸肌⿇痹 14.⼄脑的病变最严重的部分是:A.⼤脑⽪质B.脊髓C.间脑D.中脑E.⼤脑⽪质间脑和中脑 15.下列哪项不是⼄脑的病理特点: A.中枢神经系统⼩⾎管内⽪细胞肿胀,坏死,脱落 B.神经细胞变性与坏死 C.胶质细胞增⽣和炎症细胞浸润 D.神经组织出现局灶性坏死,形成软化灶 E.⼤脑两半球表⾯及颅底的软脑膜充⾎,浆液性及纤维蛋⽩性渗出 16.下列哪项不是⼄脑的常见后遗症A.失语B.强直性瘫痪C.弛缓性瘫痪D.扭转痉挛E.精神失常 17.⼄脑极期患者瘫痪的特点应除外:A.必有意识障碍B.呈强直性瘫痪C.肌张⼒减退D.浅反射消失或减弱E.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 18.下列哪⼀种药物不宜⽤于治疗⼄脑呼吸衰竭:A.⼭梗菜碱B.⼭莨菪碱C.20%⽢露醇D.回苏灵E.阿拉明 19.⼄脑的病理改变特点应除外: A.脑及脊髓均可受累,以⼤脑⽪质间脑和中脑最严重 B.⼤脑和脑膜均有充⾎⽔肿出⾎及纤维炎性渗出 C.⾎管内⽪细胞肿胀坏死脱落,神经细胞变性与坏死 D.胶质细胞增⽣与炎性细胞浸润 E.神经组织灶性坏死,形成软化灶 20.⽤于治疗⼄脑呼吸衰竭的药物应除外:A.⼭梗菜碱B.⼭莨菪碱C.20%⽢露醇D.酚妥拉明E.多巴胺21.流⾏性⼄型脑炎死亡的主要原因为:A.⾼热昏迷B.缺氧C.中枢性呼吸衰竭D.低钠性脑病 E.外周性呼吸衰竭 22.流⾏性⼄型脑炎极期的临床表现,应除外:A.⾼热及惊厥B.呼吸衰竭C.意识障碍及颅⾼压表现D.迟缓性瘫痪E.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阳性 23.⼄脑的神经系统表现的正确概念应除外: A.惊厥或抽搐,伴意识障碍 B.颅神经损害及锥体束征 C.中枢性呼吸衰竭为主,或与外周性呼吸衰竭并存 D.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增⾼表现 E.瘫痪常是对称性,肌张⼒减低,腱反射亢进 24.在⼄型脑炎呼吸衰竭的抢救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20%⽢露醇静脉推注B.654-2或东莨菪碱静脉注射C.⼤剂量5%Glucose静脉滴注D.地塞⽶松静脉滴注 E.尼可刹⽶,洛贝林静脉注射 25.⼄脑极期的临床表现中应除外:A.稽留⾼热或弛张型发热B.意识障碍C.惊厥与抽搐D.呼吸衰竭以中枢性为主E.病程早期休克 26.有关⼄脑的概念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脑是⾃然疫源性疾病B.传染源是病⼈家畜家禽C.猪作为传染源的意义⽐⼈重要D.蚊⾍既是传播媒介,⼜是⼄脑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E.⼈对⼄脑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多为潜伏性感染 27.流⾏性⼄型脑炎综合性预防措施中,应以下列哪项为主:A.隔离病⼈B.管理动物传染源,如猪等C.防蚊灭蚊D.预防接种E.防蚊灭蚊与疫苗接种 28.预防⼄脑的关键措施是:A.管理好动物传染源B.及早发现病⼈及时隔离治疗C.抓好灭蚊防蚊⼯作D.抓好预防接种E.防蚊灭蚊与疫苗接种并重 29.⼄脑患者,⾼热41℃,持续抽搐迅速发⽣深度昏迷,瞳孔忽⼤忽⼩,呈叹息样呼吸,应属于下列哪⼀型:A.轻型B.普通型C.重型D.极重型E.不属以上各型 30.⼄脑同流脑有鉴别意义的是:A.流⾏季节B.⼝唇疱疹C.⽪肤瘀点瘀斑D.病情进展的速度E.脑膜刺激征的轻重 31.⼄型脑炎的病毒分离阳性率者是在:A.病⼈早期的⾎液中B.病⼈的脑脊液中C.病⼈的尿液中D.病⼈恢复期⼤便中E.病⼈死后穿刺取出的脑组织中 32.确诊为⼄脑,住院第三⽇⾎压明显升⾼,瞳孔不等⼤,呈去强直有呼吸暂停,应⾸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A.糖⽪质激素B.镇痉C.速尿D.吸氧E.20%⽢露醇 33.3岁患⼉,⾼热2天,昏迷伴抽搐1天,体查:深度昏迷,呼吸节律不齐,瞳孔缩⼩,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周围⾎象,WBC22×109/L,N0.90L0.10,pt110×109/L,下列处理哪项是错误的:A.快速静脉推注⽢露醇B.吸O2C.降温D.镇静 E.⽴即腰穿送脑脊液检查 34.男,3岁,7⽉1⽇发病,发热5天,头痛,神志不清,烦躁不安2天,⼤便2~3次/⽇,稍有粘液,颈强直,布⽒征(+),深反射稍亢进,浅反射迟钝,周围⾎象:⽩细胞14×109/L,N0.82,E0.03,L0.15,脑脊液:⽩细胞220×106/L,N0.38,L0.62,糖2.7mmol/L,氯化物119mmol/L,蛋⽩1.2g/L.涂⽚和培养细菌均阴性,⼄脑补体结合试验阴性,钩端螺旋体凝溶试验1:100,考虑诊断为:A.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B.流⾏性脑脊髓膜炎C.流⾏性⼄型脑炎D.脑型疟疾E.中毒性菌痢 35.男,6岁,因发热头痛4天,⼀天来病情加重,⾼热呕吐2次,于8⽉29⽇⼊院。
流行性乙脑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学主治考试复习题――第八章流行性乙型脑炎A1型题1.乙脑与流脑的临床鉴别,最重要的就是:A.意识障碍的出现与程度B.生理反射异常及出现病理反射C.抽搐发作程度D.皮肤瘀点及瘀斑E.颅内压升高程度,呼吸衰竭的出现2.乙脑病程中最早出现的抗体就是:A.中与抗体B.血凝抑制C.补体结合抗体D.特异性IgM抗体E.Vi抗体3.一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脑脊液检查:压力220mmH2O,WBC200×106/ L,糖2、8mmol/L,蛋白1、0g/L,氯化物120mmol/L,应考虑为:A.病毒性脑炎B.结核性脑膜炎C.化脓性脑膜炎D.虚性脑膜炎E.不属于以上任何情况4.鉴别中毒性菌痢与乙型脑炎的重要依据就是:A.高热昏迷惊厥B.季节性C.肠道症状D.脑脊液常规E.不属于以上任何情5.下列哪项不就是乙脑外周性呼吸衰竭的原因:A.呼吸道痰阻B.异物阻塞喉部C.肺部感染D.低钠性脑病E.脊髓病变引起呼吸肌麻痹6.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特点应除外A.高热惊厥B.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昏迷C.颅高压表现及呼吸衰竭D.瘫痪多不对称,肢体松驰,肌张力减退,腱反射消失E.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阳性7.乙脑病毒入侵人体后引起发病的有关因素应除外A.机体防御机能B.感染病毒的数量C.病毒的毒力D.蚊叮咬部位与季节E.血脑屏障的健全情况8.确诊为乙脑,住院第三日血压明显升高,瞳孔不等,颈强直,有呼吸暂停,应首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A.糖皮质激素B.镇痉C.速尿D.吸氧E.20%甘露醇9.重症乙脑患者,病程中出现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呼吸节律不齐,血压上升,肌张力增强,应首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A.肾上腺皮质激素B.镇静镇痉剂C.中枢呼吸兴奋剂C.中枢呼吸兴奋剂D.血管扩张剂E.脱水剂10.某地区近年来每逢夏季就有一种传染病流行,且多发生于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第3~4天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者伴抽搐及呼吸异常,经治疗后多数人于病程2周后痉愈,5~20%重症病人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病死率约为3~10%,为预防该病再度流行,在其综合性预防措施中,应以下列哪项为主:A.控制与管理好病人B.控制与管理好病猪C.防蚊与灭蚊D.注射丙种球蛋白E.防蚊灭蚊与预防注射1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正确概念应除外:A.乙脑主要分布于亚洲B.温带与热带地区流行高峰常在7~9月,与本地区蚊虫密度高峰相一致C.气温在35℃以上,雨量多便可出现流行D.呈高度散发,家庭成员中很少有同时多人发病的E.发病以10岁以下儿童居多,以2~6岁最常见12.对乙脑有早期诊断价值的检测就是:A.特异性IgM抗体B.中与抗体C.补体结合抗体D.血凝抑制抗体E.Vi抗体13.乙脑中枢性呼吸衰竭的原因有多种,但应除外:A.延髓呼吸中枢损害B.脑水肿C.低血钠性脑病D.脑疝形成E.脊髓前角细胞病变致呼吸肌麻痹14.乙脑的病变最严重的部分就是:A.大脑皮质B.脊髓C.间脑D.中脑E.大脑皮质间脑与中脑15.下列哪项不就是乙脑的病理特点:A.中枢神经系统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B.神经细胞变性与坏死C.胶质细胞增生与炎症细胞浸润D.神经组织出现局灶性坏死,形成软化灶E.大脑两半球表面及颅底的软脑膜充血,浆液性及纤维蛋白性渗出16.下列哪项不就是乙脑的常见后遗症A.失语B.强直性瘫痪C.弛缓性瘫痪D.扭转痉挛E.精神失常17.乙脑极期患者瘫痪的特点应除外:A.必有意识障碍B.呈强直性瘫痪C.肌张力减退D.浅反射消失或减弱E.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18.下列哪一种药物不宜用于治疗乙脑呼吸衰竭:A.山梗菜碱B.山莨菪碱C.20%甘露醇D.回苏灵E.阿拉明19.乙脑的病理改变特点应除外:A.脑及脊髓均可受累,以大脑皮质间脑与中脑最严重B.大脑与脑膜均有充血水肿出血及纤维炎性渗出C.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神经细胞变性与坏死D.胶质细胞增生与炎性细胞浸润E.神经组织灶性坏死,形成软化灶20.用于治疗乙脑呼吸衰竭的药物应除外:A.山梗菜碱B.山莨菪碱C.20%甘露醇D.酚妥拉明E.多巴胺21.流行性乙型脑炎死亡的主要原因为:A.高热昏迷B.缺氧C.中枢性呼吸衰竭D.低钠性脑病E.外周性呼吸衰竭22.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的临床表现,应除外:A.高热及惊厥B.呼吸衰竭C.意识障碍及颅高压表现D.迟缓性瘫痪E.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阳性23.乙脑的神经系统表现的正确概念应除外:A.惊厥或抽搐,伴意识障碍B.颅神经损害及锥体束征C.中枢性呼吸衰竭为主,或与外周性呼吸衰竭并存D.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增高表现E.瘫痪常就是对称性,肌张力减低,腱反射亢进24.在乙型脑炎呼吸衰竭的抢救过程中,下列哪项就是错误的:A.20%甘露醇静脉推注B.654-2或东莨菪碱静脉注射C.大剂量5%Glucose静脉滴注D.地塞米松静脉滴注E.尼可刹米,洛贝林静脉注射25.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中应除外:A.稽留高热或弛张型发热B.意识障碍C.惊厥与抽搐D.呼吸衰竭以中枢性为主E.病程早期休克26.有关乙脑的概念下列哪项就是不正确的A.乙脑就是自然疫源性疾病B.传染源就是病人家畜家禽C.猪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比人重要D.蚊虫既就是传播媒介,又就是乙脑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E.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多为潜伏性感染27.流行性乙型脑炎综合性预防措施中,应以下列哪项为主:A.隔离病人B.管理动物传染源,如猪等C.防蚊灭蚊D.预防接种E.防蚊灭蚊与疫苗接种28.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就是:A.管理好动物传染源B.及早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C.抓好灭蚊防蚊工作D.抓好预防接种E.防蚊灭蚊与疫苗接种并重29.乙脑患者,高热41℃,持续抽搐迅速发生深度昏迷,瞳孔忽大忽小,呈叹息样呼吸,应属于下列哪一型:A.轻型B.普通型C.重型D.极重型E.不属以上各型30.乙脑同流脑最具有鉴别意义的就是:A.流行季节B.口唇疱疹C.皮肤瘀点瘀斑D.病情进展的速度E.脑膜刺激征的轻重31.乙型脑炎的病毒分离阳性率最高者就是在:A.病人早期的血液中B.病人的脑脊液中C.病人的尿液中D.病人恢复期大便中E.病人死后穿刺取出的脑组织中32.确诊为乙脑,住院第三日血压明显升高,瞳孔不等大,呈去强直有呼吸暂停,应首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A.糖皮质激素B.镇痉C.速尿D.吸氧E.20%甘露醇A2型题:33.3岁患儿,高热2天,昏迷伴抽搐1天,体查:深度昏迷,呼吸节律不齐,瞳孔缩小,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周围血象,WBC22×109/L,N0、90L0、10,pt110×109/L,下列处理哪项就是错误的:A.快速静脉推注甘露醇B.吸O2C.降温D.镇静E.立即腰穿送脑脊液检查34.男,3岁,7月1日发病,发热5天,头痛,神志不清,烦躁不安2天,大便2~3次/日,稍有粘液,颈强直,布氏征(+),深反射稍亢进,浅反射迟钝,周围血象:白细胞14×109/L, N0、82,E0、03,L0、15,脑脊液:白细胞220×106/L,N0、38,L0、62,糖2、7mmol/L,氯化物119mmol/L,蛋白1、2g/L、涂片与培养细菌均阴性,乙脑补体结合试验阴性,钩端螺旋体凝溶试验1:100,考虑诊断为:A.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流行性乙型脑炎D.脑型疟疾E.中毒性菌痢35.男,6岁,因发热头痛4天,一天来病情加重,高热呕吐2次,于8月29日入院。
流行性乙脑试题

传染病学主治考试复习题――第八章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A1型题1.乙脑与流脑得临床鉴别,最重要得就是:A、意识障碍得出现与程度 B.生理反射异常及出现病理反射C.抽搐发作程度D.皮肤瘀点及瘀斑E、颅内压升高程度,呼吸衰竭得出现2.乙脑病程中最早出现得抗体就是:A、中与抗体 B.血凝抑制C、补体结合抗体D.特异性IgM抗体E.Vi抗体3.一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脑脊液检查:压力220mmH2O,WBC200×106/L,糖2.8mmol/L,蛋白1。
0g/L,氯化物120mmol/L,应考虑为:A.病毒性脑炎B。
结核性脑膜炎C.化脓性脑膜炎D。
虚性脑膜炎E、不属于以上任何情况4.鉴别中毒性菌痢与乙型脑炎得重要依据就是:A.高热昏迷惊厥B.季节性C.肠道症状D.脑脊液常规E.不属于以上任何情5、下列哪项不就是乙脑外周性呼吸衰竭得原因:A.呼吸道痰阻B。
异物阻塞喉部C。
肺部感染D、低钠性脑病E.脊髓病变引起呼吸肌麻痹6.乙脑极期得临床表现特点应除外A.高热惊厥B.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昏迷C、颅高压表现及呼吸衰竭D、瘫痪多不对称,肢体松驰,肌张力减退,腱反射消失E.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阳性7.乙脑病毒入侵人体后引起发病得有关因素应除外A。
机体防御机能 B.感染病毒得数量 C.病毒得毒力D。
蚊叮咬部位与季节E、血脑屏障得健全情况8.确诊为乙脑,住院第三日血压明显升高,瞳孔不等,颈强直,有呼吸暂停,应首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A.糖皮质激素B、镇痉C、速尿D.吸氧E。
20%甘露醇9、重症乙脑患者,病程中出现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呼吸节律不齐,血压上升,肌张力增强,应首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A.肾上腺皮质激素B.镇静镇痉剂C.中枢呼吸兴奋剂C。
中枢呼吸兴奋剂D、血管扩张剂 E.脱水剂10.某地区近年来每逢夏季就有一种传染病流行,且多发生于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第3~4天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者伴抽搐及呼吸异常,经治疗后多数人于病程2周后痉愈,5~20%重症病人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病死率约为3~10%,为预防该病再度流行,在其综合性预防措施中,应以下列哪项为主:A、控制与管理好病人 B.控制与管理好病猪C。
流行性乙型脑炎习题及答案

流行性乙型脑炎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01.患儿4岁。
7月17日因高热、头痛、呕吐1次,次日排稀便2次来院,精神不振,晚间开始抽搐、神志不清。
体检:T 39.5℃,急性病容,颈有抵抗,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肌张力高。
血白细胞15×109/L。
粪镜检白细胞0-2/HP。
脑脊液:白细胞250×106/L,多核细胞60%,糖2.49mmol/L,氯化物124mmol/L,蛋白0.6g/L。
那种诊断可能性大( )A.中毒型细菌性痢疾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型)C.钩端螺旋体(脑膜脑炎型)D.流行性乙型脑炎E.结核性脑膜炎0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 )A.病人B.蚊虫C.猪D.鸟E.鸡03.下列传染病中,哪一种是人畜共患病(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流行性乙型脑炎C.伤寒D.霍乱E.病毒性肝炎04.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人数80%以上的年龄组为( )A.10岁以下儿童B.10~20岁C.21~30岁D.31~40岁E.41岁以上05.女童,8岁,因发热伴剧烈疼痛,频繁呕吐,抽搐1天,于8月10日来诊,家中住平房,蚊子多,周围有类似患者,查体T 39℃,P 120次/分,BP 150/90mmHg,神志不清,皮肤无皮疹,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颈无抵抗,克氏征、布0,氏征(+)。
实验室检查:血WBC 15×109/L,N 0.75,CSF检查:压力230mmH2外观清亮,有核细胞数200×106/L,单核0.9,蛋白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钩端螺旋体病D.结核性腹膜炎E.肾综合征出血热(06-07题共用题干)女,10岁。
发热3天,伴头痛、神志不清1天,7月中旬来诊。
查体:T 39.5℃,神志不清,克氏征、布氏征(+)。
实验室检查:血WBC16×109/L。
06.最可能的诊断是( )A.疟疾B.钩端螺旋体病C.流行性乙型脑炎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中毒性菌痢07.为确诊应进行的检查是( )A.钩体显凝试验B.血涂片找疟原虫C.血培养D.脑脊液检查E.血清特异性IgM抗体(08-09题共用题干)男,8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学主治考试复习题(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病学主治考试复习题――第八章流行性乙型脑炎1.乙脑与流脑的临床鉴别,最重要的是:A.意识障碍的出现与程度B.生理反射异常及出现病理反射C.抽搐发作程度D.皮肤瘀点及瘀斑E.颅内压升高程度,呼吸衰竭的出现2.乙脑病程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A.中和抗体B.血凝抑制抗体C.补体结合抗体D.特异性IgM抗体E.Vi抗体3.一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脑脊液检查:压力220mmH2O,WBC200×106/L,糖2.8mmol/L,蛋白1.0g/L,氯化物120mmol/L,应考虑为:A.病毒性脑炎B.结核性脑膜炎C.化脓性脑膜炎D.虚性脑膜炎E.不属于以上任何情况4.鉴别中毒性菌痢与乙型脑炎的重要依据是:A.高热昏迷惊厥B.季节性C.肠道症状D.脑脊液常规E.不属于以上任何情况5.下列哪项不是乙脑外周性呼吸衰竭的原因:A.呼吸道痰阻B.异物阻塞喉部C.肺部感染D.低钠性脑病E.脊髓病变引起呼吸肌麻痹6.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特点应除外A.高热惊厥B.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昏迷C.颅高压表现及呼吸衰竭D.瘫痪多不对称,肢体松驰,肌张力减退,腱反射消失E.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阳性7.乙脑病毒入侵人体后引起发病的有关因素应除外A.机体防御机能B.感染病毒的数量C.病毒的毒力D.蚊叮咬部位与季节E.血脑屏障的健全情况8.确诊为乙脑,住院第三日血压明显升高,瞳孔不等,颈强直,有呼吸暂停,应首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A.糖皮质激素B.镇痉C.速尿D.吸氧E.20%甘露醇9.重症乙脑患者,病程中出现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呼吸节律不齐,血压上升,肌张力增强,应首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A.肾上腺皮质激素B.镇静镇痉剂C.中枢呼吸兴奋剂D.血管扩张剂E.脱水剂10.某地区近年来每逢夏季就有一种传染病流行,且多发生于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第3~4天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者伴抽搐及呼吸异常,经治疗后多数人于病程2周后痉愈,5~20%重症病人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病死率约为3~10%,为预防该病再度流行,在其综合性预防措施中,应以下列哪项为主:A.控制和管理好病人B.控制和管理好病猪C.防蚊和灭蚊D.注射丙种球蛋白E.防蚊灭蚊和预防注射1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正确概念应除外:A.乙脑主要分布于亚洲B.温带和热带地区流行高峰常在7~9月,与本地区蚊虫密度高峰相一致C.气温在35℃以上,雨量多便可出现流行D.呈高度散发,家庭成员中很少有同时多人发病的E.发病以10岁以下儿童居多,以2~6岁最常见12.对乙脑有早期诊断价值的检测是:A.特异性IgM抗体B.中和抗体C.补体结合抗体D.血凝抑制抗体E.Vi抗体13.乙脑中枢性呼吸衰竭的原因有多种,但应除外:A.延髓呼吸中枢损害B.脑水肿C.低血钠性脑病D.脑疝形成E.脊髓前角细胞病变致呼吸肌麻痹14.乙脑的病变最严重的部分是:A.大脑皮质B.脊髓C.间脑D.中脑E.大脑皮质间脑和中脑15.下列哪项不是乙脑的病理特点:A.中枢神经系统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B.神经细胞变性与坏死C.胶质细胞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D.神经组织出现局灶性坏死,形成软化灶E.大脑两半球表面及颅底的软脑膜充血,浆液性及纤维蛋白性渗出16.下列哪项不是乙脑的常见后遗症A.失语B.强直性瘫痪C.弛缓性瘫痪D.扭转痉挛E.精神失常17.乙脑极期患者瘫痪的特点应除外:A.必有意识障碍B.呈强直性瘫痪C.肌张力减退D.浅反射消失或减弱E.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18.下列哪一种药物不宜用于治疗乙脑呼吸衰竭:A.山梗菜碱B.山莨菪碱C.20%甘露醇D.回苏灵E.阿拉明19.乙脑的病理改变特点应除外:A.脑及脊髓均可受累,以大脑皮质间脑和中脑最严重B.大脑和脑膜均有充血水肿出血及纤维炎性渗出C.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神经细胞变性与坏死D.胶质细胞增生与炎性细胞浸润E.神经组织灶性坏死,形成软化灶20.用于治疗乙脑呼吸衰竭的药物应除外:A.山梗菜碱B.山莨菪碱C.20%甘露醇D.酚妥拉明E.多巴胺21.流行性乙型脑炎死亡的主要原因为:A.高热昏迷B.缺氧C.中枢性呼吸衰竭D.低钠性脑病E.外周性呼吸衰竭22.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的临床表现,应除外:A.高热及惊厥B.呼吸衰竭C.意识障碍及颅高压表现D.迟缓性瘫痪E.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阳性23.乙脑的神经系统表现的正确概念应除外:A.惊厥或抽搐,伴意识障碍B.颅神经损害及锥体束征C.中枢性呼吸衰竭为主,或与外周性呼吸衰竭并存D.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增高表现E.瘫痪常是对称性,肌张力减低,腱反射亢进24.在乙型脑炎呼吸衰竭的抢救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20%甘露醇静脉推注B.654-2或东莨菪碱静脉注射C.大剂量5%Glucose静脉滴注D.地塞米松静脉滴注E.尼可刹米,洛贝林静脉注射25.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中应除外:A.稽留高热或弛张型发热B.意识障碍C.惊厥与抽搐D.呼吸衰竭以中枢性为主E.病程早期休克26.有关乙脑的概念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乙脑是自然疫源性疾病B.传染源是病人家畜家禽C.猪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比人重要D.蚊虫既是传播媒介,又是乙脑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E.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多为潜伏性感染27.流行性乙型脑炎综合性预防措施中,应以下列哪项为主:A.隔离病人B.管理动物传染源,如猪等C.防蚊灭蚊D.预防接种E.防蚊灭蚊与疫苗接种28.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是:A.管理好动物传染源B.及早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C.抓好灭蚊防蚊工作D.抓好预防接种E.防蚊灭蚊与疫苗接种并重29.乙脑患者,高热41℃,持续抽搐迅速发生深度昏迷,瞳孔忽大忽小,呈叹息样呼吸,应属于下列哪一型:A.轻型B.普通型C.重型D.极重型E.不属以上各型30.乙脑同流脑最具有鉴别意义的是:A.流行季节B.口唇疱疹C.皮肤瘀点瘀斑D.病情进展的速度E.脑膜刺激征的轻重31.乙型脑炎的病毒分离阳性率最高者是在:A.病人早期的血液中B.病人的脑脊液中C.病人的尿液中D.病人恢复期大便中E.病人死后穿刺取出的脑组织中32.确诊为乙脑,住院第三日血压明显升高,瞳孔不等大,呈去强直有呼吸暂停,应首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A.糖皮质激素B.镇痉C.速尿D.吸氧E.20%甘露醇A2型题:33.3岁患儿,高热2天,昏迷伴抽搐1天,体查:深度昏迷,呼吸节律不齐,瞳孔缩小,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周围血象,WBC22×109/L,N0.90L0.10,pt110×109/L,下列处理哪项是错误的:A.快速静脉推注甘露醇B.吸O2C.降温D.镇静E.立即腰穿送脑脊液检查34.男,3岁,7月1日发病,发热5天,头痛,神志不清,烦躁不安2天,大便2~3次/日,稍有粘液,颈强直,布氏征(+),深反射稍亢进,浅反射迟钝,周围血象:白细胞14×109/L,N0.82,E0.03,L0.15,脑脊液:白细胞220×106/L,N0.38,L0.62,糖2.7mmol/L,氯化物119mmol/L,蛋白1.2g/L.涂片和培养细菌均阴性,乙脑补体结合试验阴性,钩端螺旋体凝溶试验1:100,考虑诊断为:A.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流行性乙型脑炎D.脑型疟疾E.中毒性菌痢35.男,6岁,因发热头痛4天,一天来病情加重,高热呕吐2次,于8月29日入院。
体查:T40℃,颈硬,克氏征阳性,脑脊液常规:尚清亮,潘氏试验(+),糖5管(+),氯化物正常,WBC200×106/L,N0.36,L0.64,血象:WBC14×109/L,N0.86,L0.14.近一周来同村儿童中有十余名儿童同样发病住院,诊断首选应考虑为:A.乙脑B.病毒性脑膜炎C.流脑D.脑型疟疾E.钩体病36.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于发热后第三日上午入院,体温40℃,下午意识突然由嗜睡转为昏迷。
反复抽搐。
呼吸很不规则。
此时应用下列何组治疗恰当。
A.迅速气管切开,加大呼吸兴奋剂镇痉剂B.使用人工呼吸器,呼吸兴奋剂镇痉剂C.面罩给氧加大流量,降温。
镇痉D.降温,呼吸兴奋剂,皮质激素E.降温,快速脱水,皮质激素37.4岁患儿,急起高热,昏迷,抽搐2天,体温41℃,P140次/分,R40次/分,浅而不规则,双吸气样或抽泣样,BP12.5/8KPa,瞳孔右4mm,左2mm,光反射迟钝,颈抵抗,腹壁反射及膝反射未引出,克氏征(+),巴氏征(+),周围血WBC20×109/L,N0.85,L0.15,脱水后测脑脊液:无色清亮,WBC150×106/L,多核0.70,单核0.30,糖4.8mmol/L,氯化物110mmol/L,蛋白0.6g/L,你认为该病例的病情属该疾病的那一临床类型:A.轻型B.普通型C.重型D.极重型E.顿挫型38.4岁男孩,发热,嗜睡,头痛3天,体温40.2℃,意识呈浅昏迷,颈软,双侧瞳孔缩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周围血象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脑脊液无色透明,细胞数100×106/L,多核0.80,单核0.20,糖4.5mmol/L,氯化物120mmol/L,蛋白0.9mmol/L,诊断为: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结核性脑膜炎C.虚性脑膜炎D.流行性乙型脑炎E.脑型疟疾39.近年来,每逢夏季在我国某地区儿童中流行一种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3~4天后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严重者伴有抽搐及呼衰,大多数经治疗半个月左右逐渐恢复,约5~20%重症病人留有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约3~10%病人多因呼衰死亡,为预防该病再次流行,你认为在该地区儿童中,最好注射下列哪种生物制剂:A.人血清白蛋白B.新鲜血浆C.特异性减毒活疫苗D.特异性灭活疫苗E.以上均不是40.3岁患儿,因发热头痛3天,昏迷半天,于9月1日入院。
体查:体温40℃,浅昏迷,颈软,双侧瞳孔缩小,有时不等大,膝反射活跃,巴氏征阳性,血象WBC15.0×109/L,N0.75,L0.25,脑脊液无色透明,WBC120×106/L,N0.80,L0.20,糖2.5mmol/L,氯化物119mmol/L,蛋白定量0.5g/L,可能的诊断为: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结核性脑膜炎C.虚性脑膜炎D.流行性乙型脑炎E.脑型疟疾41.4岁女孩,因发热头痛3天,昏迷,抽搐1天,于7月12日入院。
体查:T40.5℃,深昏迷,双侧瞳孔缩小,呼吸40次/分,不规则,有时呈双吸气或抽泣样,频繁抽搐,肌张力增强,膝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周围血象WBC15×109/L,中性粒细胞0.8,淋巴0.2,在其抢救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