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一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专项高分集训:数轴类综合训练(一)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专项高分集训:数轴类综合训练(一)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专项高分集训:数轴类综合训练(一)1.数轴上有A,B,C三点,给出如下定义:若其中一个点与其它两个点的距离恰好满足2倍的数量关系,则称该点是其它两个点的“关联点”.例如数轴上点A,B,C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3,4,此时点B是点A,C的“关联点”.(1)若点A表示数﹣2,点B表示数1,下列各数﹣1,2,4,6所对应的点分别是C1,C2,C3,C4,其中是点A,B的“关联点”的是;(2)点A表示数﹣10,点B表示数15,P为数轴上一个动点:①若点P在点B的左侧,且点P是点A,B的“关联点”,求此时点P表示的数;②若点P在点B的右侧,点P,A,B中,有一个点恰好是其它两个点的“关联点”,请直接写出此时点P表示的数.2.如图,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条数轴.操作一:折叠数轴,使表示1的点与表示﹣1的点重合,则表示﹣5的点与表示的点重合.操作二:折叠数轴,使表示1的点与表示3的点重合,在这个操作下回答下列问题:①表示﹣2的点与表示的点重合;②若数轴上A,B两点的距离为7(A在B的左侧),且折叠后A,B两点重合,则点A表示的数为,点B表示的数为3.已知数轴上的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为28个单位长度,点A在原点左边,距离原点8个单位长度,点B在原点的右边.(1)请直接写出A,B两点所对应的数.(2)数轴上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出发向左运动,同时点B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出发向左运动,在点C处追上了点A,求C点对应的数.(3)已知,数轴上点M从点A向左出发,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同时点N从点B 向左出发,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经t秒后点M、N、O(O为原点)其中的一点恰好到另外两点的距离相等,求t的值.4.阅读下面的材料:如图1,在数轴上A点所示的数为a,B点表示的数为b,则点A到点B的距离记为AB.线段AB的长可以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表示,即AB=b﹣a.请用上面的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如图2,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左移动1cm到达A点,再向左移动2cm到达B点,然后向右移动7cm到达C点,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cm.(1)请你在数轴上表示出A.B.C三点的位置:(2)点C到点A的距离CA=cm;若数轴上有一点D,且AD=4,则点D表示的数为;(3)若将点A向右移动xcm,则移动后的点表示的数为;(用代数式表示)(4)若点B以每秒2cm的速度向左移动,同时A.C点分别以每秒1cm、4cm的速度向右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试探索:CA﹣AB的值是否会随着t的变化而改变?请说明理由.5.如图,点A,O,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为﹣6,0,10,A,B两点间的距离可记为AB.(1)点C在数轴上的A,B两点之间,且AC=BC,则点C对应的数是;(2)点C在数轴上的A,B两点之间,且BC=3AC,则点C对应的数是;(3)点C在数轴上,且AC+BC=20,求点C对应的数.6.已知:|b|=1,b>0,且a,b,c满足(c﹣5)2+|a+b|=0,请回答问题:(1)请直接写出a,b,c的值(2)a,b,c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在上标出A、B、C(3)点P为一移动的点,其对应的数为x,点P在0到2之间运动时(即0≤x≤2时),请化简式子:|x+1|﹣|x﹣1|+2|x+5|(写出化简过程).7.如图所示,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可以看到终点表示是﹣3,已知A、B是数轴上的点,请参照图并思考,完成下列各题.(1)如果点A表示的数﹣3,将点A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2)如果点A表示的数3,将点A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3)如果点A表示的数x,将点A向右移动p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n个单位长度,那么请你猜想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8.甲、乙两辆汽车在东西走向的公路上行驶,规定向东为正,开始时甲车在西60千米的点A处,乙车在东10千米的点B处,(如图所示),甲车的速度为90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为60千米/小时.(1)求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列式计算);(2)甲、乙两车同时向东行驶,甲车行驶270千米后进入服务区休息10分钟,然后继续向东行驶30千米,乙车一直向东行驶.①求此时乙车到达的位置点C所表示的数(列式计算);②甲车司机发现自己的手提包丢在服务区,立即调头来取,然后再追赶乙车,当甲车追上乙车时,求乙车到达的位置点D所表示的数(直接写出答案).9.【思考】数轴上,点C是线段AB的中点,请填写下列表格A点表示的数B点表示的数C点表示的数26﹣1﹣5﹣31【发现】通过表格可以得到,数轴上一条线段的中点表示的数是这两条线段端点表示的数的;【表达】若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m、n,则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是;【应用】如图,数轴上点A、C、B表示的数分别为﹣2x、x﹣4、1,且点C是线段AB 的中点,求x的值.10.如图,点A、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为﹣12和8,两只蚂蚁M、N分别从A、B两点同时匀速出发,同向而行时间/秒015A点位置﹣12﹣9B点位置818(1)请填写表格;(2)若两只蚂蚁在数轴上点P相遇,求点P在数轴上表示的数;(3)若运动t秒钟时,两只蚂蚁的距离为10,求出t的值.参考答案1.解:(1)∵点A表示数﹣2,点B表示数1,C1表示的数为﹣1,∴AC1=1,BC1=2,∴C1是点A、B的“关联点”;∵点A表示数﹣2,点B表示数1,C2表示的数为2,∴AC2=4,BC1=1,∴C2不是点A、B的“关联点”;∵点A表示数﹣2,点B表示数1,C3表示的数为4,∴AC3=6,BC3=3,∴C3是点A、B的“关联点”;∵点A表示数﹣2,点B表示数1,C4表示的数为6,∴AC4=8,BC4=5,∴C4不是点A、B的“关联点”;故答案为:C1,C3;(2)①若点P在点B的左侧,且点P是点A,B的“关联点”,设点P表示的数为x (Ⅰ)当点P在A的左侧时,则有:2P A=PB,即,2(﹣10﹣x)=15﹣x,解得,x=﹣35;(Ⅱ)当点P在A、B之间时,有2P A=PB或P A=2PB,即有,2(x+10)=15﹣x或x+10=2(15﹣x),解得,x=﹣或x=;因此点P表示的数为﹣35或﹣或;②若点P在点B的右侧,(Ⅰ)若点P是点A、B的“关联点”,则有,2PB=P A,即2(x﹣15)=x+10,解得,x=40;(Ⅱ)若点B是点A、P的“关联点”,则有,2AB=PB或AB=2PB,即2(15+10)=x ﹣15或15+10=2(x﹣15),得,x=65或x=;(Ⅲ)若点A是点B、P的“关联点”,则有,2AB=P A,即2(15+10)=x+10,解得,x=40;因此点P表示的数为40或65或;2.解:操作一:表示1的点与表示﹣1的点重合,即对折点所表示的数为=0,设这个数为a,则有0﹣(﹣5)=a﹣0,解得,a=5,故答案为:5;操作二:表示1的点与表示3的点重合,即对折点所表示的数为=2,①设b与﹣2表示的点重合,则有=2,解得,b=6,故答案为:6;②设A点、B点所表示的数为x、y,则有,,解得,x=﹣1.5,y=5.5,故答案为:﹣1.5,5.5.3.解:(1)根据题意得:A点所对应的数是﹣8;B对应的数是20;(2)设经过x秒点A、B相遇,根据题意得:3x﹣x=28,解得:x=14,则点C对应的数为﹣8﹣14=﹣22;(3)依题意有20﹣2t=8+t,解得t=4;或2t=20,解得t=10;或2(2t﹣20)=8+t,解得t=16;或2t﹣t=20+8,解得t=28;或2t﹣20=2(8+t),方程无解.故t的值为4或10或16或28.4.解:(1)如图所示:(2)CA=4﹣(﹣1)=4+1=5(cm);设D表示的数为a,∵AD=4,∴|﹣1﹣a|=4,解得:a=﹣5或3,∴点D表示的数为﹣5或3;故答案为:5,﹣5或3;(3)将点A向右移动xcm,则移动后的点表示的数为﹣1+x;故答案为:﹣1+x;(4)CA﹣AB的值不会随着t的变化而变化,理由如下:根据题意得:CA=(4+4t)﹣(﹣1+t)=5+3t,AB=(﹣1+t)﹣(﹣3﹣2t)=2+3t,∴CA﹣AB=(5+3t)﹣(2+3t)=3,∴CA﹣AB的值不会随着t的变化而变化.5.解:设点C对应的数为x.(1)根据题意得x﹣(﹣6)=10﹣x,解得x=2.答:点C对应的数是2.故答案为:2;(2)根据题意得10﹣x=3[x﹣(﹣6)],解得x=﹣2.答:点C对应的数是﹣2.故答案为:﹣2;(3)如果C在A的左边,依题意有﹣6﹣x+10﹣x=20,解得x=﹣8;如果C在B的右边,依题意有x+6+x﹣10=20,解得x=12.答:点C对应的数是﹣8或12.6.解:(1)∵|b|=1,b>0,∴b=1,又∵(c﹣5)2+|a+b|=0,∴c﹣5=0,a+b=0,∴a=﹣1,c=5;(2)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3)若0≤x<1时,|x+1|﹣|x﹣1|+2|x+5|=x+1+x﹣1+2(x+5)=2x+2x+10=4x+10若1≤x≤2时,|x+1|﹣|x﹣1|+2|x+5|=x+1﹣x+1+2x+10=2x+12即原式的值为4x+10或2x+12.7.解:(1)∵﹣3+5=2,∴B表示的数为2,A、B两点间的距离为2﹣(﹣3)=5,故答案为:2,5;(2)∵3﹣3+6=6,∴B表示的数为6,A、B两点间的距离为6﹣3=3,故答案为:6,3;(3)根据题意,点B表示的数为x+p﹣n,A、B两点间的距离为|x+p﹣n﹣x|=|p﹣n|,故答案为:x+p﹣n,|p﹣n|.8.解:(1)|10﹣(﹣60)|=70,答:甲、乙两车的距离为70千米.(2)①(+)×60+10=220千米,答:乙车到达的位置点C所表示的数为220.②由①得,服务区在东210千米处,乙车在220千米处,甲车在240千米处,甲返回服务区时间为:=小时,甲追上乙的时间为:(×60+10)÷(90﹣60)=1小时,乙车到达的位置点D所表示的数:220+(1+)×60=300千米.故答案为:3009.解:(1)=4,=﹣3,=﹣1,故答案为:4,﹣3,﹣1;(2)一条线段的中点表示的数是这两条线段端点表示的数的和的一半,故答案为:和的一半;(3)故答案为:;(4)由题意得,=x﹣4,解得:x=.10.解:(1)根据两只蚂蚁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可以求出速度,再根据行驶时间计算出路程,进而填写表格,(2)设相遇时间为x秒,由题意得,3x﹣2x=8﹣(﹣12),解得:x=20,20×3﹣12=48答:点P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48.(3)设运动时间为t秒,①在相遇之前距离为10时,有3t+10﹣2t=8﹣(﹣12),解得t=10秒,②在相遇之后距离为10时,有3t﹣10﹣2t=8﹣(﹣12),解得t=30秒,答:当两只蚂蚁的距离为10,两只蚂蚁行驶的时间为10秒和30秒.11/ 11。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基础知识专项复习(部编版)期末测试(一)(原卷版)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基础知识专项复习(部编版)期末测试(一)(原卷版)

期末测试(一)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眨.眼(zhǎ)B.应和.(hè)C.酝酿.(rǎng)D.涨.起来(zhǎng)2.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灿烂(làn)澹(zhān)澹子规啼(tí)B.萧瑟(sè)竦峙(sì)歌咏(yǒng)C.枯藤(téng)沧(cāng)海一帆悬(xuán)D.碣(hè)石归雁(yàn)断肠(cháng)人3.下列诗句运用了对偶的一项是()A.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4.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作者将“愁心”形象地寄给“明月”,随朋友直到僻远之地。

B.朋友被贬僻远之地,诗人用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古夜郎国,以见其边远。

C.诗人同情友人的不幸遭遇,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身处夜郎的友人。

D.这是一种艺术想象,最能体现诗人内心同情的深切和真挚。

5.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王湾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6.对《天净沙秋思》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

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

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

“断肠人”今夜宿谁家?在“小桥流水人家”。

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

牛津译林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冲刺训练(1)(含答案)

牛津译林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冲刺训练(1)(含答案)

期末冲刺训练(1)一、单词辩音( ) 1. A. sugar B. sure C. usually D. shoe( ) 2.A.with B.brother C.those D.three( ) 3.A.building B.cute C.student ually( ) 4.A.design B.centre C.wallet D.pretty( ) 5.A.boot B.pool C.wool D.cool( ) 6. A. sport B. comfortable C. morning D. more( ) 7.A.always B.chalk C.salt D.also( ) 8.A.orange B.uncle C.bank D.drink二、单项选择( )1.Do you know __________a child?A.how do you look afterB.how are you look afterC.how to look afterD.how to look carefully ( )2.Excuse me.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how to _______fish_______ Japanese?A.speak, inB.speak, withC.say, inD.say, with ( )3.Yes, I make sure that I will go to visit her _________.A.sometimesB.some timeC.some timesD.sometime( )4.Which kind of music would you like _________?A.listen toB.listening toC.to listen toD.listening ( )5.---Could I borrow your new bike?---I’m sorry ________it’s not here at present.A.orB.andC.butD.because ( )6.You will _________tired after _________ walk.A.feel also, two hoursB.also feel, two hour’sC.also feel, two hours ofD.feel also, two hours’( )7. It’s easy for us _________ him because we know __________.A.finding, where’s heB.to find, where does he liveC.to find, where he livesD.finding, where he is( )8.How _________ do you go to the fitness centre(健身中心)__________?A.much time, a monthB.many times, in every monthC.many times, each timeD.much times, a month( )9.For breakfast , the dancer usually has _________ and two pieces of bread.A.half a glass of milkB.a half milk glassC.a glass of milk halfD.half a milk glass( )10.Jason, there won’t _____________________, so just cook a bit more.A.have enough soup for everyoneB.be soup enough for everyoneC.be enough soup for anyoneD.have soup enough for anyone ( )11._________ wonderful news report he writes! All of us are proud of (以…为荣) him.A.What aB.WhatC.HowD.How a ( )12.---____________ is the school?--- Only a few minutes by bike.A.How oldB.How muchC.How longD.How far ( )13.---___________?---Because it is very cute.A.What is the panda look likeB.What’s the panda likeC.Why do you like the pandaD.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anda ( )14.________is your new e-friend called in _______?A.How, EnglishB.What, EnglishC.Who, ChineseD.What, China( )15.I am _________holiday in New York now. I often go to large cities _______a holiday.A.on, onB.in, forC.in, onD.on, for ( )16.---Do you think the Rocket will beat the Bulls?---Yes. They have better players, so I _________them to win.A.hopeB.wishC.likeD.need( )17.Daniel goes to the Reading Club ________every Wednesday afternoon and goes to the Computer Club _________Fridays.A.on, /B.in, onC./, onD.at, in( )18.You can see lots of buildings on _________ sides of the road.A.bothB.eachC.allD.every ( )19.I want to ________ after class to have a rest. I can’t always do maths ________.A.take exercises, exerciseB.take exercises, exercisesC.exercise, exerciseD.exercise, exercises ( )20.---I will go to the USA for a holiday after last exam.---______________.A.It’s nice of youB.Enjoy yourselfC.Thank youD.That’s right三、词汇运用1.Our school has three ________(年级) and all get good ________(分数)at every subject.2.How __________(happy) the girls are dancing at the party!3.---Can I help you?---No , thanks. I __________(只是)need some time.4.The book ________(call) “Fan Xin Chun Shui” is my favourite.5.There are a lot of people in the classroom, ___________(包括)my parents.6. There is a wallet _____________ (躺) on the ground. Is it yours, Sandy?7.How much did you ___________(花钱) on this beautiful cup?8.Which of the ___________(大门) should we meet at?9.The ___________(价格) of houses in different areas change a lot these years.10.Can you help me work out the ___________(总的) cost of the trip.四、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My mother often tell us __________(not speak) to strangers on your way to school.2.My dream is ___________(help) poor children go back to school.3.Would the boy with a pair of glasses like __________(look) after our books?4.I will spend as much time as I can ___________(do) my homework.5.Everyone gets __________(excite) when they see so many animals in the zoo.6.A lot of people lose their __________(life) in the earthquake.7.---Whose are these hats? ---Maybe the ____________(lady) over there.8.Each of us always ___________(dress) up as a ghost on Halloween.五、翻译句子1.读完这本书后,我确信你会学到很多关于中国的历史。

选择题—期末专题训练 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选择题—期末专题训练 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选择题—期末专题训练七年级上册(含答案)选择题—期末专题训练七年级上册一、单选题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B.《桃花源记》和五言古诗《饮酒》的作者都是陶渊明,他是东晋时期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C.《春》《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江苏扬州人,他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写出细腻的内心感受。

D.《社戏》一文中,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在平桥村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文章选自鲁迅的作品集《朝花夕拾》。

2.强大的齐国将攻打弱小的鲁国,下面诗句可表现鲁国当时岌岌可危形势的一项是()A.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B.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3.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是观音菩萨因其保护唐僧取经需要而赐予的。

B.《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

C.《狗猫鼠》表现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D.《皇帝的新装》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他的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4.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代表作有小说《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

B.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著名文言小品集《聊斋志异》。

C.丹麦作家安徒生,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D.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的代表作有《蒿里行》《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5.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皇帝的新装》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他的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棠棣之花》《丑小鸭》等。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期末复习专项 专项一:探究题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期末复习专项 专项一:探究题
11 (1)相等;受热均匀 (2)相同;不同 (3)比热容 (4)比热容
12 (1)水蒸气液化 (2)再倒入一定质量温度为100 ℃的热 水至液面B (3)t2>t3
期末复习专项 1.科学的学习离不开观察,请你通过仔细观察并指出下列图
示各说明了什么? 图1:_分__子__微__粒__很__小_____; 图2:_分__子__间__存__在__引__力___; 图3:_分__子__间__存__在__间__隙___。
他在“?”处填写应该记录的项目。
期末复习专项 观察蟑螂喜欢的食物实验记录表
食物名称 吃观该察食记物录的蟑项螂目数__量__?(_只__)_
结论
巧克力
咖啡
话梅
米饭
期末复习专项
②他探究的过程大致步骤为:_提__出__问__题__→__建__立__假__设__→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方案→_得__出__结__论__→检验与评价
期末复习专项 8.(1)图甲是小明、小红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
们所用器材规格和水的质量相同。将水加热相同时间后停 止加热。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 像。小红把水加热到沸腾, 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 __水__的__初__温__较__低__。
期末复习专项 (2)取走酒精灯,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热水中(如
(2)镇海棘螈数量稀少、濒临灭绝是否与其产卵习性有关? 中科院的科学家设计了如下实验:将收集到的60颗镇 海棘螈受精卵平均分成6组,在适宜温度下,分别将 它们放在陆地上,池水下深1 cm、5 cm、10 cm、15 cm、20 cm处,一段时间后,比较它们的孵化率。科 学家设计的实验可以研究两个问题:
期末复习专项 (3)下列是孙悟同学观察时使用四种不同目镜和物镜组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训练(一)语音与汉字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训练(一)语音与汉字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训练(一)语音与汉字第一单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酝酿..(kē cháo)黄晕.(yùn) 发髻.(jì)..(yùn niàng)窠巢吝啬..(sǒng zhì)静谧.(mì) 花苞.(bāo)..(lìn sè) 竦峙2.根据拼音写汉字。

lǎng(朗)润应hè(和) liáo(嘹)亮zhù(贮)蓄粗guǎng(犷) 化zhuāng(妆) 干sè(涩) jiāo(娇)媚3.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D)A.卖弄.(lòng)着.落(zhuó)澄.清(chéng)B.棱.镜(líng) 高邈.(miǎo) 莅.临(lì)C.屋檐.(yán) 碣.石(jì) 池畦.(qí)D.澹.澹(dàn) 草垛.(duò) 淅.沥(xī)4.下列各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A.喉咙烘托抖数呼朋引伴B.键壮宽敞睫毛花枝招展C.造访端庄凄冷咄咄逼人D.铃铛地毯安适顷盆瓢泼第二单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仿膳.(shàn)一霎.(shà)匿.笑(nì) 攲.斜(qī)菡萏..(qiáo cuì)絮.叨(xù) 并蒂.(dì)..(hàn dàn) 憔悴2.根据拼音写汉字。

沉jì(寂) shì(侍)弄yāng(央)求jué(诀)别分qí(歧) 遮bì(蔽) tān(瘫)痪chuí(捶)打dǎo(祷)告3.下列各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A.瘫痪暴怒锤打絮絮叨叨B.淡雅高洁烂漫翻来复去C.心绪信服取决喜出望外D.祷告姊妹徘徊个得其所第三单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专项一 基础知识专练期末专项训练(课件)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专项一 基础知识专练期末专项训练(课件)

(France). 5. I think reading a lot is very useful (use) for your English.
一二三四五
6. Science is one of my favourite subjects. I want to be a scientist (science).
difficult problems.
2. I become interested (interest) in maths because of my maths
teacher. 3. She likes to write stories and reads with feeling (feel) in her
6. This is m— Mom, where is my white coat?
—I think it’s in your grandparents’ (grandparent) room. 8. This is Lily and Lucy’s (Lily and Lucy) room, and they
6. Jack often posts (post) his short videos on the Internet.
7. It’s good to meet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country).
8. Don’t worry. We all make mistakes (mistake) .
8. I do well in telling stories. I am good at telling stories.
7. Please write down your phone numbers (number). I will call all of you later.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专题一:字音、字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专题一:字音、字形
人 教 版 七 年 级 上 册 语 文
期末专题复习
第一单元
酝酿( niàng ) 黄晕( yùn )
着落( zhuó )
澹澹( dàn ) liáo( 嘹 )亮
静谧( mì
)
粗犷( guǎng ) 水zǎo( 藻 )
抖擞( Soǔ )
看护( kān )
莅临( lì) 贮蓄( chù )
池畦( qí ) 棱镜( léng )
chuí( 捶 )打
憔悴( qiáo 菡萏( hàn dàn
淡yǎ( 雅 )
cuì ) )
tān
huàn( 瘫痪 )
第三单元 确凿( záo ) 蝉蜕( tuì ) 绽开( zhàn ) 桑椹( shèn )
并蒂( dì )
jiàn( 鉴 )赏 小心yìyì( 翼翼 )
惭愧( cánபைடு நூலகம்)
云xiāo( 霄 )
花团锦Cù( 簇 )
第四单元
狭隘( ài )
慷慨( kǎi ) 挪动( nuó )
殉职( xùn )
鄙薄( bó ) 晕眩(xuàn)
抽噎( yē )
派qiǎn( 遣 )
坍塌( tān )
líng( 凌 )乱
热忱(chén ) 水渠( qú )
纯粹( cuì )
废墟( xū )
淫慢(yín ) 拈轻怕重( niān )
酬劳(chóu ) 刨根问底( páo ) 怦怦( pēng ) 参差不齐( cēn cī ) 干涸( hé ) 恍愡( huǎng hū )
zhàng peng( 帐篷 ) 沉默guǎ( 寡 )言
第五单元
污涩( sè )
虐待( nüè ) 惩戒( chéng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专项训练一
一、语意衔接题
1.选择下面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

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①时而沿着水边②回到有人的地方③时而到岸旁嬉戏
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⑥藏到灯芯草丛中
A.③①⑥⑤②④
B.①④⑤⑥③②
C.①②③⑥⑤④
D.③②①④⑤⑥
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________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________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于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

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

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

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

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3.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_____。

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4. 为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

____________崖壁下有好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5. 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文句是()
自从“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

_________,。

A. 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B. 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艺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C. 翻译作品日见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D. 这些翻译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6.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句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

②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

③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

④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的生气。

⑤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

⑥空中还飘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层湿漉漉、静悄悄青黛色雾霭。

A.③①②④⑤⑥ B.②④⑤⑥①③ C.③①⑤⑥②④ D. ⑤⑥③①②④
二、语病题
1.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C.课堂上,老师对我们提出了“独立思考”的要求。

D.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2. 下列名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方法。

B、我出生在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养成了爱劳动。

C、具有健康的体魄,是关系一个人能否为社会多做贡献的保障。

D、面对黄河这条承载了整个民族光荣与苦难的河流,每个中国人都不会无动于衷。

3. 下面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

B.经过语文老师的精心讲解和有效训练,终于让我们很快掌握了记叙文审题的方法。

C.为了防止这种病再次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D.我将尽快写出我沿途的观感,帮助人们热爱大西。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小明今天没来上学,班长估计他肯定是生病了。

B.观众听完他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深深地折服了。

C.那些无视他人健康而吸烟的人,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
D.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B.我多么想重回故乡寻觅童年的足迹啊
C.在遇到困难时,他听见了老师柔和的声音和关爱的眼神。

D.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B. 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C. 北京博物院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D. 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
7. 下列各病句修改无误的一项是()(3分)
A. 在父母和老师无时无刻的关爱中,我茁壮成长。

(在“我”前加上“使”)
B. 没有一个人能否定改革开放确实不是明智的选择。

(删去“不”)
C. 我们班教唱了全校都没有教唱的这首流行劲歌。

(在“班”后加上“率先”)
D. 隔壁班传来一支动听的歌声。

(把“一支”改为“一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