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精选题库 语文第2编1-4资料库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高二精选题库 语文第2编5资料库北师大版

高二精选题库   语文第2编5资料库北师大版

第二编第五章一、诗歌背诵篇目(一)古代诗歌1.《诗经·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2.《诗经·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3.《诗经·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4.《离骚》(节选)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阝比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5.《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高二精选题库 语文第2编1-1-3随堂北师大版

高二精选题库   语文第2编1-1-3随堂北师大版

第一编第一章第3节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倍.率解剖.旧醅.赔.偿损失恕不奉陪.B.倒霉.侮.辱晦.涩天涯海.角诲.人不倦C.坡.度被.覆偏颇.推波.助澜披.星戴月D.碑.文牌.匾裨.益沁人心脾.纵横捭.合解析:A.“赔”与“陪”读音相同;B.“晦”与“诲”读音相同;C.“坡”与“颇”读音相同。

答案:D2.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肄.(yí)业肆.(sì)无忌惮辍.(chuò)学缀.(zhuì)合成篇B.拙.(zhuō)劣相形见绌.(chù)揣.(chuǎi)测水流湍.(tuān)急C.桎梏.(ɡù) 诰.(gào)命夫人媲.(pì)美奴颜婢.(bēi)膝D.盘桓.(huán) 残垣.(yuán)断壁倾圮.(qǐ) 杞.(qǐ)人忧天解析:A项“肄”应读yì,与“肆”(sì)字形相近而读音不同;C项“婢”应读bì;D 项“圮”应读pǐ。

答案:B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俏.丽树梢.峭.拔刚劲霄.壤之别B.纶.巾沦.陷囫囵.吞枣论.资排辈C.荟.萃杂烩.脍.炙人口市侩.习气D.贿赂.烙.印束之高阁.络.绎不绝解析:A项加点字的读音分别为qiào、shāo、qiào、xiāo;B项加点字的读音分别为ɡuān、lún、lún、lùn;C项加点字的读音分别为huì、huì、kuài、kuài;D项加点字的读音分别为lù、lào、ɡé、luò。

答案:D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禅.让阐.明蝉.联殚.精竭虑肆无忌惮.B.奴婢.稗.官捭.阖俾.有所悟大有裨.益C.青苔.怡.然鞭笞.百战不殆.贻.笑大方D.温.和蕴.藉翁媪.气烟氤氲.面有愠.色解析:A项“禅”读shàn,“阐”读chǎn,“蝉”读chán,“殚”读dān,“惮”读dàn;B项依次读bì、bài、bǎi、bǐ、bì;C项依次读tái、yí、chī、dài、yí;D项依次读wēn、yùn、ǎo、yūn、yùn。

高二精选题库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4北师大版

高二精选题库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4北师大版

基础知识天天练四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狰.狞zhēng诤.言挣.脱峥.嵘岁月铁骨铮铮..B.撩.拨liáo 潦.倒燎.原眼花缭.乱寥.若晨星C.悭.吝qiān歼.灭虔.诚潜.移默化阡.陌纵横D.缉.拿jī编辑.作揖.羁.旅生涯疾.言厉色解析:A.诤、挣zhèg;C.歼jiān;D.辑、疾jí,揖yī。

答案:B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积腋成裘猝不及防曲突徙薪群贤必至B.瓦釜雷鸣歪风邪气目光如聚铤而走险C.优柔寡断源远流长钟灵毓秀常年累月D.自立更生遗笑大方弱不经风气势凶凶解析:A.积—集,必—毕;B.聚—炬;C.常—长;D.遗—贻,经—禁,凶凶—汹汹。

答案:A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在七目嶂山沟里,最令我钟情的应是________透澈、柔软润滑的涓涓溪水。

②由于摆脱了功利之争,田园山水诗人便有了一种恬静________的心境。

③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海地地震灾区黄金72小时救援时间正在________,搜救幸存者、救治伤病人员、为无家可归者搭建临时住处、防止传染病发生等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A.清莹淡薄流失B.轻盈淡泊流失C.轻盈淡薄流逝D.清莹淡泊流逝答案:D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鳄鱼的捕猎方法从表面上看比较被动笨拙,但却可以用最少的体力获得食物,使自己尽可能处于相对安全的境地,可谓大巧若拙....。

B.要在卷帙浩繁....的史料中搜寻推敲、用核心的素材剪辑演绎出一部一百多分钟的《孔子》,实在是太艰难了。

特别是要脱去历代封建统治者赐予他的“圣人”的层层外衣、将他请下神坛,不仅需要胆量,更需要超乎寻常的智慧。

C.在越来越追求潮流个性市场的21世纪,消费者对于袜子的追求,除了基本的舒适暖和之外,更添加一种叫做可爱、乐趣的因子。

许多纺织厂家顺势而动,纷纷处心积虑....地搞创新,将动物图案与袜子完美结合起来便是创新之举。

高二精选题库 语文第2编6-1-2随堂(2)北师大版

高二精选题库   语文第2编6-1-2随堂(2)北师大版

第二编第六章第1节二考查角度之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城市上空的彩虹胡弦雨后的傍晚,我从一个小饭馆里吃了饭出来,无意间抬起头来,竟看到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

这是一条狭窄的小街道,每当汽车开过,行人都要小心地闪躲。

路边是稀疏的行道树,树梢上面是人家的窗户,窗台上挑出的竹竿晾晒着衣服,楼的棱角折出各种杂乱线条。

但就在这一片杂乱的上方,出现了一道彩虹,怎不让人惊异。

我驻足观看。

虹十分艳丽,虹身不太宽,但弧度优美,像一座标准的拱桥跨在天上。

因为天色向晚,空中又有浓云堆积,它的艳丽更显得分外耀眼。

虹往往给人飘逸的印象,但这道虹上部红紫,中间明黄,下部绿蓝,色彩在渐变中显得严整,甚而有了点儿刚劲的味道,似乎是在把它的美用力地布置在那儿。

我的仰望引起了路人的注意,有几个停下了脚步,也跟着仰望,其中一个还惊奇地叫了一声。

是的,跟着我抬起头来的人,也许只是以为这街道上方的楼层发生了什么事,比如某家的夫妻大声吵架,摔东西,或者收衣服时褂子不小心掉在了电线上之类,不料,他们却看到了美丽的彩虹。

“好久没看到彩虹了!”一个老者说。

“是啊,真好看!”另一个人应和着。

“快来看彩虹,真的彩虹!”一个从茶叶店里出来的妇人,反转身子朝店里喊。

她在喊店里的一个小女孩,那是她的孙女吧。

小女孩像一团绒球似的从屋子里跑出来,也许,她有生以来还没看到过真的彩虹,而只是看过彩虹的图片。

众人的站立影响了交通,一个司机在按喇叭,他开着一辆小货车,等大家让开了道,他又不急着开了,他从窗口探出脑袋,望着天空说:“嗬!”但虹很快就消失了。

也就是十几分钟吧,天空暗了下来,小巷也恢复了原来的秩序,地上的霓虹开始闪光。

我慢慢走着回家,脑子里却残留着虹的影子。

我在想,临近黄昏时,一道虹出现在城市上空,此景必有深意。

一道虹,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短短的十几分钟,在这座城市里有多少人看到了虹?又有多少人对天空中的变化一无所知?我想起小时候的情景,那时,每当有虹在天空中出现,我们就朝着它奔跑,奔跑,在雨后清新的大地上,在泥泞和积水上,我们追逐、嬉戏,像一群快乐的水珠。

高二精选题库 语文第2编7-6随堂北师大版

高二精选题库   语文第2编7-6随堂北师大版

第二编第七章第6节1.著名作家冯骥才曾说过:“纯洁的人生从忏悔开始。

”在我们的经历中,总有那么一些为之愧疚的人、为之愧疚的事。

请以“愧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愧疚,可以让我们“三省吾身”,净化我们的灵魂;愧疚,可以让我们对朋友多一份真诚,少一份虚伪;愧疚,可以让社会多一分良知,多一分责任,多一分美好。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一生的状态就是在路上。

那么,你渴望在什么样的路上?你又希望以怎样的姿态在路上?请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此题首先要弄懂其中“路”的含义。

根据提示语来看,这里的“路”当是虚指,并非自然的路,而是发展之路、前进之路、追求之路、理想之路、寻梦之路、奋斗之路等,明乎此,则可从“我”希望在怎样的人生之路上、“我”渴望走在怎样的人生之路上、“我”为什么希望走在这样的人生之路上、“我”为什么渴望以这样的姿态走在人生之路上等角度立意。

这里的主角都是“我”,其实细细想来,主角也可以是国家、民族、人类,比如写我们的国家正在一条什么样的发展之路上、你又希望它在一条什么样的发展之路上等,甚至可以具体到我们这个民族素质、道德、教育等正在一条什么样的路上。

当然,作为命题作文,这里也可以直接写实在的路,写你某次在路上的见闻感受。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眼光有时是有质量、有重量的,有湿度、有温度的,有能量、有热量的。

你还记得你体验到的各样的眼光吗?温暖的、严肃的、深思的、焦灼的、顿悟的、澄明的、幸福的、狂喜的、悲悯的……也许,你还感受过自己的眼光。

那么你对眼光究竟有何感受?请以“眼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选文体;③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本题既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

既可以写具体的眼光,也可以写“眼光“的隐含义——诸如眼界、胸襟、境界、思考的深度、人生的智慧等。

高二精选题库 语文第2编1-11随堂北师大版

高二精选题库   语文第2编1-11随堂北师大版

第二编第一章第11节1.“三鹿奶粉”事件是坏事,但也是好事,它可以做“反面教材”。

请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写出几点“感谢”的理由。

如果不是三鹿“太狠”,把三聚氰胺的含量搞到“2563 mg/kg”,致使出现儿童患病直至丑闻曝光的话,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三鹿!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至今都不会知道“向奶粉添加三聚氰胺”的“潜规则”;我们至今都不知道各个“名牌”的婴儿奶粉里竟含有几十到几百mg/kg的三聚氰胺;我们的“未来花朵”至今都还在服用这些毒药进行“慢性自杀”;我们至今都不知道我们经常吃的鲜奶、冰激凌、奶糖等奶制品也含有三聚氰胺,我们也在“慢性自杀”。

2.阅读下面一段辩论会的纪实片段,完成(1)、(2)两题。

××:对方说有的人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这不错,但请问,如果人都性本善的话,谁会拿起屠刀呢?对方说人一教一学就能够变善,而我们看到好多人他们做坏事的时候,是不要教,不要学,就会干坏事的。

再者,对方辩友认为恶都是外因,那请问,如果鸡蛋没有缝的话,苍蝇会去叮它吗?(1)根据以上内容,可以判断发言者所持的观点是:________(9个字内)(2)针对文中画线处的内容,用一句话直接加以反驳:________(不包括标点20个字内)答案:(1)人之初,性本恶。

高二精选题库 语文第2编6-1-2随堂(3)北师大版

高二精选题库   语文第2编6-1-2随堂(3)北师大版

第二编第六章第1节二考查角度之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青岛啊,青岛刘兆亮①青岛是一个很美丽的城市。

我那时认为它恰如其分的美丽是因为父亲去了那里。

②父亲是去青岛干建筑小工的,抬水泥、搬石块、挑砖头是他的工作。

但这是次要的,父亲在青岛生活和工作了,这是让人感恩的事。

③那时我正上高三,父亲带着家中最破的被子和那顶漏雨的安全帽到县城坐火车。

因为还有40分钟的空闲,父亲就到学校去看我。

但他并没有见到我,他的脚刚好踩到上课铃声。

父亲就给看门师傅留了一张字条,写道:“儿,我去青岛干活儿了。

青岛好啊,包吃包住一天20块钱。

你好好念书,争取考到青岛去。

”署名是“父亲亲笔”。

④青岛好啊!父亲这个赞美诗般的感叹也是听别人陈述来的。

父亲没去过青岛,甚至他连比县城更大点儿的城市都没去过,但父亲那时去青岛了。

看到父亲的留言,我很高兴。

从此以后,我的学习和生活便有了“青岛特色”。

地理课本上的胶东半岛成了我的维多利亚港,历史课本上德国强占青岛的章节让我深刻铭记,青岛颐中足球队成了我心中的巴西队。

而我的高考志愿上,打头阵的都是青岛的大学。

⑤父亲在一个叫观海山的山上建花园,山不太高,但站在屋顶上可以看到海,下雨天不上工,父亲就上山顶去看海,看海是父亲最高级的精神生活。

在他的物质生活方面,让他津津乐道的是,能隔三差五吃到两块五一斤的肥肉膘。

父亲说,瘦的他们才不爱吃呢,青岛的肥肉真贱!父亲说,乖乖,青岛就是青岛啊!⑥但青岛没有及时地发工资,这是堵心窝儿的事。

父亲说,肥肉很香,但一想到钱就咽不下去了。

⑦父亲走时只准备了25块钱生活费,父亲花了40天。

之后,他摸口袋时,兜里只剩下五个手指头了。

当然,在他的内裤边,母亲还连夜为他缝进了50块钱。

但那钱不能动啊!⑧青岛怎么不发工资呢?老板解释说临时有点儿困难,让父亲等人顶一顶。

父亲觉得那个李老板说的话不虚。

以前李老板让父亲下山替他买的烟都是十多块钱一包的,现在下降到四块多钱一包了。

高二精选题库 语文考点检测6北师大版

高二精选题库   语文考点检测6北师大版

考点检测(六)扩展语句、压缩语段1.有一条广告语说:“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

”请你选择其中一句,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

阐述要准确,观点要鲜明,举例要贴切,不超过80字。

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解和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高度决定视野。

站在不同的高度,其视野肯定是不一样的,视野之宽窄,直接导致结果的不同。

而要想站到高处,必须不畏坎坷,攀登而上。

示例二:角度改变观念。

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认识。

当你面对缺憾,心中感到愁苦时,不妨换个角度,也许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惊喜。

示例三:尺度把握人生。

人生是门艺术,讲究的是度的把握,只有把握好尺度,在生活中才能左右逢源。

所以说唯有能恰当把握好尺度,你的人生才会更顺畅如意,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2.把下列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扩展成四个句子,并要引用名言诗句来揭示每一种植物的象征义,使之表意更丰富、完整。

汉语中的大部分词语都是与历史文化相联系的,在国人心中均有根深蒂固的象征意义,像植物中的松、竹、梅、兰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像松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象征了其不畏强暴的风骨;翠竹,“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象征了其坚持操守的气节;梅花,“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象征了其不畏严寒的品格;兰草,“幽谷传香”,象征了其谦虚淡泊的胸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编第一章第4节一、常见易混成语辨析某些成语意义比较接近,考试中有些题目就是要求我们辨析其意义或用法上的差异。

如果不能明辨其差异,自然就难以选出正确答案,备考时必须注意。

【安之若素/随遇而安】均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能安然处之的意思。

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素:平日、往常);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但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弄颠倒了;后者重在强调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

【病入膏肓/不可救药】都表示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前者偏重于“病”,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前者强调言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刊:古代指削除刻错了的字);后者重在强调言论内容正确、不可改变。

【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均可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但后者还多用于形容东西突然消失。

【饱经沧桑/饱经风霜】都指阅历深。

前者侧重于经历过很多世事变迁;后者则侧重于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不堪设想/不可思议】都有不能想象之意。

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不能理解的事情或道理。

【参差不齐/良莠不齐】都指不整齐。

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致,后者指好人坏人都有;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大小不齐,后者指好的坏的混在一起。

【如虎添翼/为虎添翼】前者比喻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比喻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后者则比喻帮助恶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另眼相看/刮目相看】都有特别看待之意。

但前者作横向比较,表示对某个人或某种人的看法不同于一般;后者作纵向比较,表示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风言风语/流言蜚语】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

前者还指私下里议论或暗中散布某种传闻;后者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

【耸人听闻/骇人听闻】都含有便人吃惊的意思。

其区别在于,用“耸人听闻”时,所说的是故意夸大了的事,甚至未必是事实,说者的目的就是要使人震惊;用“骇人听闻”时,说明发生的事是事实,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挥金如土/一掷千金】都形容极度挥霍。

前者偏重于对钱财的轻视、毫不在乎;后者偏重于一次花费过多。

【恋恋不舍/流连忘返】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

前者适用范围广,可指一切所留恋的人、事、景等;后者则侧重于对景物的留恋。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前者指守本分,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后者则多指拘泥于旧的准则,不敢稍作变通。

【标新立异/独树一帜】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

前者偏重于显示差异,与一般不同;后者偏重于创造出独特的风格,自成一家。

【博闻强识/见多识广】都含有见识广的意思。

前者偏重于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多用于书面语;后者偏重于阅历深,经验多,多用于口语。

【大公无私/铁面无私】都表示没有私心。

前者表示一心为公或处理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后者指公正严明,不讲情面。

【得寸进尺/得陇望蜀】都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前者侧重逐步紧逼,要求越来越高;后者强调的是得到这个,还想那个。

【阿谀逢迎/趋炎附势】都有巴结奉承之意。

前者指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后者指奉承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耳闻目睹/耳濡目染】都有耳朵听到、眼睛看到的意思。

前者强调的亲耳听见,亲眼看见,受没受到影响则不管;后者强调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防患未然/未雨绸缪】都表示事前做好准备。

前者强调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后者重在做好准备。

【孤注一掷/破釜沉舟】都有最后拼一下以求胜利的意思。

前者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注:赌注,赌博时押上的钱),多含贬义;后者则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多含褒义。

【固执己见/一意孤行】都有不听劝告的意思。

前者的侧重点在于顽固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后者的侧重点在于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故步自封/抱残守缺】前者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后者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厚颜无耻/恬不知耻】都形容不知羞耻。

前者强调脸皮厚;后者强调做了坏事满不在乎、不以为耻(恬:满不在乎;坦然)。

这两个成语常可通用。

【巧夺天工/鬼斧神工】都指技艺高超巧妙。

前者侧重指胜过天然,后者侧重指非人力所能做到。

【谈笑风生/谈笑自若】都有谈话时有说有笑的意思。

前者表示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多用于形容平时谈话;后者表示说说笑笑,跟平常一样,多指在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的谈笑。

【义不容辞/责无旁贷】都含有应该承担,不能推辞的意思。

前者偏重于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后者偏重于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贷:推卸)。

【每况愈下/江河日下】都有越来越坏的意思。

前者偏重于笼统地表示情况越来越坏;后者偏重于指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瑕不掩瑜/瑕瑜互见】都表示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

前者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后者比喻有缺点也有优点,优缺点没有主次之分。

这两个成语不能通用。

【销声匿迹/偃旗息鼓】前者多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后者多指停止战斗,也比喻停止批评、攻击等。

【斑驳陆离/光怪陆离】适用对象有区别。

前者只用来形容色彩繁杂;后者除形容色彩繁杂外,还可以用于形容现象奇异。

【置若罔闻/置之度外】前者指对批评、劝告、请求、抗议等不予理睬;后者指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一挥而就/一气呵成】前者形容书法、绘画或写作熟练敏捷;后者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还可以用来比喻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二、易误成语辨析1.容易误释词义的成语(例句中使用正确的不再解说)【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诗经·豳风·七月》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这里的七月是指农历的七月,“流”指向下运行,“火”是一星宿名,即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又称“大火”,每年农历六月的黄昏时刻,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以后便渐渐偏西向下沉落,所以叫“流火”,这时酷热开始减退,天气渐渐地凉了起来。

如:俗话说:七月流火。

今天,扬州的气温蹿至今年入夏以来的最高点,达到37℃。

(此处不解词义乱用。

) 【明日黄花】原意是说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没有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用以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如:这篇通讯虽然写得不错,但报道不及时,已是明日黄花了。

【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

如:今年学校又新建住房四栋,“五一”前后将有126名青年教师乔迁新居,因此他们个个都弹冠相庆。

(“弹冠相庆”用在此处不合文意。

)【木人石心】比喻人不受诱惑,意志坚定。

如:可是甘米莉似乎在一刹那间将自己的心打造成铁一般,木人石心,不为所动,仍然是那副闭目的模样。

【安土重迁】形容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重,不轻率。

如: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各种自然之物,后泛指任意糟蹋东西。

暴,糟蹋。

殄,灭绝。

如:对那些玩忽职守、暴殄天物、浪费国家财产的人必须绳之以法。

【不经之谈】指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

经,正常。

如:这和尚疯疯癫癫地说了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

【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

训,准则。

如:安全隐患越来越严重,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火灾。

(此处将“不足为训”的“训”错解为“教训”。

) 【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差,稍微。

如:刚才放的那几首歌都不大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意。

【党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袒护,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

原指学术上派别之间的斗争,后用来指一切学术上、政治上或社会上集团之间的斗争。

党,偏袒。

如:我们必须指出,任何人都不能唯我独尊,甚至党同伐异。

这种政治文化绝对不是健康的。

【分庭抗礼】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抗,对等。

如:办公软件市场已经从原来微软一枝独秀,逐渐走向国内外产品分庭抗礼的局面。

【毫发不爽】形容一点也不差。

爽:差错,失误。

如:小王今天淋了雨,周身湿透,毫发不爽,应赶快吃点预防感冒的药。

(“毫发不爽”与生病无关。

)【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

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程,衡量,估量。

如:中国的兴盛是可以计日程功的。

【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假,借用。

如:借书最忌全书一套借去一本,而且久假不归,使全书成为残本。

【劳燕分飞】比喻人别离(多用于夫妻)。

劳,伯劳,一种鸟。

如: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一体的夫妇,也会有劳燕分飞的一天。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如:一道神秘白光袭倒七百多棵大树,武汉东湖风景区22日晚发生的这一令人费解的大怪事,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如:他经过认真学习,终于改掉了文不加点的坏毛病。

(此处将“文不加点”错解为“不加标点”。

)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

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

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如:他花钱很随便,真是大方之家。

(此处将“大方之家”错解为“花钱大方”。

) 2.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含辨析例句)【侧目而视】意为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如: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了天上,对朋友竟然侧目而视。

(这里错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

) 【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

如:张老师针对班上学生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

(“良莠不齐”不能用于形容学习成绩参差不齐。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如:那个时候,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十分令人痛心,到头来只落得个马革裹尸的结局。

(这里将“马革裹尸”错解为“死得很惨,死后连棺材和埋葬的地方都没有”。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如:小东初中未毕业就混迹社会了,性格封闭孤傲的他对周围的人常常表现出敌对情绪,他最终因为自己的危言危行付出了惨重代价。

(“危言危行”的“危”不是指危险,而是指正直。

)【万人空巷】并不是指街上空无一人,而是说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欢迎、庆祝等盛况。

如: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本句从语意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因此“万人空巷”用在此处错误。

)【三人成虎】原指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了。

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如: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这里将“三人成虎”错解为“很多人在一起就会像老虎一样力量强大”。

) 【河东狮吼】比喻悍妇发怒。

如: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河东狮吼,巨龙腾飞指日可待。

(这里将“河东狮吼”错解为“东方睡狮醒来,发威长吼”,致使意义、适用对象、色彩均不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