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科技成果通过鉴定
2ZY-2型油菜(棉花)移栽机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究 开发 的 2 Q 2油 菜 ( 菜 ) Z一 蔬 移栽 机 进 行科 技 成 果鉴
定 。鉴 定委 员会 听取 了企 业研 制 工作 报告 。 查 了技 审
术文 件 和产 品 图样 , 观看 了样 机 试 验 录像 , 察 了生 考 产 现场 , 经质 疑 和认 真讨 论后 认为 : 该机 采用 了单 元 “ 式 结构 与拖 拉机半 悬 挂式 连接 和人 工 喂苗 方式 . 配置 了链 夹式 移 栽器 、 楔形 开 沟器 和专用 覆 土装 置 , 行距 、 株距 、 栽植 行数 深 度可 调 , 以一 次 完成 开 沟 、 可 栽植 和 覆 土工 序 , 业质 量能 满 足 油 菜移 栽 农 艺 要 求 。 样 作 该 机 的技术 性能 达 到 国内领先 水平 。 ” 鉴定 委 员会 一致
弯、 田间转移 方便 。 对小 田块 作 业有 很好 的 适应 性 , 是
我 国油菜 、 花 等 大 田作 物 和蔬 菜 、 棉 烟草 等经 济 作 物
的较 为理 想 的机型
同意 通过鉴 定 。
立苗 率 : O : ≥9 % 成活 率 ( 菜 ) ≥9 %; 油 率 : 01 01h Z 。 1 6 > . . m/ h
( 业部 南京农业 机械化 研 究所 ) 农
该 机一 次完 成开 沟 、 移栽 、 土等 多项 作 业工序 , 覆 可用 于油菜 、 花 、 草 、 棉 烟 蔬菜 等多 种作 物 的裸 苗 和带
土苗( 小钵 体 苗 ) 栽 。该 机 于 2 0 移 0 6年 、0 7年在 江 20 苏 溧 阳市 、 苏 省农 科 院 、 津 宁河 县 分 别进 行 了油 江 天
菜 和棉 花 的移 栽试 验 , 均取 得很 好 的效果 。机 具使 用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效果评析

果 , 括耕 作 栽 培 、 包 土壤 施 肥 、 养 技 术 等 , 直 接 应 饲 可
用 于农 业 生产 , 很难 取 得 直 接 的经 济 回报 。可 物 化 但 成 果 , 动 植 物 新 品 种 ( ) 新 兽 药 、 农 药 、 型 农 如 系 、 新 新 机 具 、 肥 料 等 。这 类 成果 转 化 的直 接 经 济效 果 比较 新
究 、 型研 究 等 8种 类 型 , 般 具 有 综 合 性 、 功 能 模 一 多
供咨询等 ; 农技推广 中心按计划对农 民进行新技术培 训 , 养 殖 进行 技 术 指 导 等 。 对
2 2 “ 研 单 位 +企 业 ” 式 这 种 模 式 多 用 于 具 . 科 模
本、 高效 益 的农 业 科 技 成 果 , 广新 品种 和新 的作 物 推 栽 培 技 术 , 定 合 理 的耕 作 制 度 , 助农 民设 计 以经 制 帮
营收 人 为 目标 的农业 经 营计 划 , 为购 置农 机 和 设施 提
显著 , 往往能够得到直接 的经济 回报。
13 软 科 学成 果 软 科学 成 果 是 由 自然科 学 和社 会 . 科 学 交叉 糅 合 所 产 生 的 , 现 形 态 有 规 划研 究 、 略 表 战 研 究 、 发 研 究 、 策 研 究 、 策 研 究 、 理 方 法 研 开 对 政 管
第2 9卷 第 1 期
2 1 年 00 2 月
农业 科技 管理
Ma a e n o n g me t f A c l r l ce c a d e h o o y u t a S i n e n T c n l g u
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及评价规范-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

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及评价规范-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附件1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及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经济效益评价步骤................................................................... 3附录A(资料性附录)基础数据报表....................................................6附录B(资料性附录)社会生态价值表..................................................8附录C(资料性附录)基本计算报表 (10)附录D(规范性附录)计算参数.......................................................12附录E(资料性附录)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评价报告.. (15)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提出。
本文件由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及评价规范一、范围本文件给出了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及评价有关的基本数据报表、经济和社会生态价值评价指标、评价程序、计算报表和计算参数等评价内容。
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规范国家标准

《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任务来源本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二О一四年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项目编号“20142191-T-424”。
本项任务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提出,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归口,定于2015年完成。
本标准起草工作组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共同组成。
二、目的和意义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被转化和应用,科技成果对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农业科技成果对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以及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还比较低,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还有较大差距,因而充分利用农业科技成果评价这一方式,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系统的农业科技评价体系,科学、公正地对这些成果的学术价值、技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进行确认和评定,才能促进这些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推动农业科技发展需要农业科技成果评价工作提供支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
近年来,我国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扶持力度,每年产出的农业科技成果数量达7000多项。
但是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均低于发达国家。
目前我国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的、有效的农业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近年以来,我国不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成果的管理机制,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我国建立现代农业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科技后盾。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还是比较低。
这与我国现行的不完善的农业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有着密切关联,现行的农业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在提高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方面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还存在不遵循市场规律、资产化评价缺位、市场化评价严重滞后等一系列问题。
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成果鉴定证书

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成果鉴定证书一、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成果鉴定证书的概念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成果鉴定证书,是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取得的成果和效益进行鉴定和评估的证明文件。
它旨在通过专业的评估和鉴定,确保推广项目的成果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进一步推动农业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二、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成果鉴定证书的重要性1. 保障项目成果的质量和效益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成果鉴定证书可以确保项目成果的质量和效益得到客观、全面的评估。
这样可以避免一些虚假宣传和低效项目的盲目推广,保障农民的利益。
2. 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了成果鉴定证书,优质的农业技术成果可以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这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促进科技人员的创新动力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成果鉴定证书的颁发,也是对科技人员的一种鼓励和肯定。
这有利于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动力,推动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和进步。
三、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成果鉴定证书的评定标准1. 项目成果的技术先进性评定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成果的鉴定证书,首先要考虑项目成果的技术先进性。
这包括项目所应用的技术手段、方法和成果在同行中的创新性和领先性。
2. 项目成果的实际效益其次要评估项目成果的实际效益,包括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只有项目成果真正能够带来实际效益,才能被认定为优质的成果。
3. 项目成果的可操作性和推广适用性另外,也需要考虑项目成果的可操作性和推广适用性。
即项目成果是否可以被农民广泛接受和应用,是否具有实际的推广价值。
四、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成果鉴定证书的编制流程1. 申请报告的撰写申请人需要撰写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成果鉴定的申请报告,内容包括项目成果的情况、效益情况和推广意义等。
2. 专家评审的组织由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对项目成果进行全面的鉴定和评估。
3. 鉴定报告的撰写鉴定专家根据评审情况,撰写鉴定报告。
报告中要列明项目成果的技术先进性、实际效益和推广适用性等内容。
农业推广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推广工作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业推广工作,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于2022年7月至9月在某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农业推广工作的基本流程和内容,熟悉农业推广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
2. 掌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为今后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积累实践经验。
三、实习内容1. 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工作:(1)协助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包括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技术培训。
(2)参与农业科技成果的筛选、鉴定和推广,包括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
(3)协助开展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如绿色防控、节水灌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
(4)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如农业技术展览、农民技术培训等。
2. 在实习过程中,我具体参与了以下工作:(1)协助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我负责培训材料的整理、培训现场的协调和学员的签到工作。
通过参与培训,我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参与农业科技成果的筛选和鉴定。
我协助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申报的农业科技成果进行筛选和鉴定,了解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情况。
(3)协助开展农业技术推广项目。
我参与了绿色防控项目的实施,负责项目资料的整理和项目效果的跟踪。
(4)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我参与了农业技术展览的筹备工作,负责展览现场的管理和布置。
四、实习体会1. 农业推广工作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2. 农业推广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以便更好地与农户、企业、政府部门等各方进行沟通和协调。
3. 农业推广工作需要紧跟农业科技发展步伐,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玉米黄曲霉穗腐病抗性鉴定技术”通过鉴定

科普惠农前不久,四川省农业厅组织由省农业厅植保站封传红副站长为组长的专家组,对四川省植保所李晓研究员团队开展的玉米品种抗黄曲霉穗腐病人工接种鉴定技术田间试验结果进行了现场考察,专家组听取了研究团队的研发报告,经充分的质询和讨论,顺利通过鉴定。
玉米吐丝1周,使用钉刺法接种,常规田间管理,在玉米收获期调查发病程度。
通过钉刺法人工接种鉴定的22份四川省主要生产品种对黄曲霉病菌的抗性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品种均能感染黄曲霉病菌,但品种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
专家组一致认为钉刺法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简便易操作,稳定性强,建议推广应用该方法开展玉米品种和资源材料抗黄曲霉穗腐病的鉴定,为解决产量损失和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K近日,由重庆科光种苗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优质高产糯玉米新品种中试及产业化示范”,通过了市科委组织的专家田间鉴评。
专家组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执行情況汇报,查阅了相关资料,并采取选点挖方测产方法,对项目设在铜梁区侣俸镇的核心示范片做了现场鲜穗测产。
实测结果为:示范种植的87333m 2渝糯20糯玉米新品种,平均每667m 2产鲜穗797.5k g ,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8.2%;示范种植的64666m 2渝糯930糯玉米新品种,平均每667m 2产鲜穗942.6k g ,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41.3%。
专家组还对示范和对照品种的果穗品质做了现场蒸煮品尝,一致认为该项目完成了增产提质的目标。
该项目以示范推广渝糯20、渝糯930两个糯玉米新品种为主,研究集成了亲本扩繁、高产制种、高效栽培、青饲青贮、速冻保鲜、淀粉加工等技术规程,并与天友乳业、凌汤园食品、美多食品等企业开展了技术合作;2015年在浙江、广西、江苏、江西、安徽、重庆建立示范片19个,示范面积8k m 2,其中核心示范片5个,面积1.7k m 2,辐射带动推广46.67k m 2,累计示范推广55k m 2;2016年建立示范片20个,示范面积6.7k m 2,其中核心示范片4个,面积1.6k m 2,辐射带动推广64k m 2,累计示范推广71k m2,圆满完成项目任务。
农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双认证”工作攻坚方案

农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双认证”工作攻坚方案农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双认证”工作攻坚方案一、背景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我国建立了一系列农产品检验检测标准和体系。
其中,农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进一步提升检验检测中心的能力和水平,中心开始着手实施“双认证”工作,即通过国家认证和国际认可,使其成为具有国内外公信力的检验检测机构。
二、目标1. 获得国家认证,成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2. 获得国际认可,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农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机构。
三、工作内容1. 评估现状:对农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的设施、设备、人员组织、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存在的问题和提升空间。
2. 制定改进计划:针对评估结果,制定改进计划,明确目标和任务,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3. 提升设施与设备:根据评估结果,对设施与设备进行提升,确保其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要求。
4. 培训人员:组织培训,提升检验检测中心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使其能够参与国家和国际合作项目,并按照国家和国际标准开展工作。
5. 完善管理体制: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所有工作过程的规范、可追溯和可证明。
6. 提升服务品质:加强与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合作,推动“双认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提升服务品质,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求。
7. 进行认证评审:根据国家认证和国际认可的要求,组织相关评审,确保整个“双认证”工作的顺利完成。
四、工作措施1. 建立项目组:成立“双认证”工作项目组,明确项目组成员、职责和工作计划。
2. 搭建国际合作平台:积极与国际知名检验检测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技术交流和合作项目。
3. 强化法规和标准研究:加大对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和标准的研究和学习力度,确保工作符合相关要求。
4. 推动国内合作:与国内相关部门、行业组织进行合作,共同推动农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的“双认证”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科技成果通过鉴定5月18日上午,由宿迁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作为第一单位完成的“稻茬小麦机械匀播高产技术集成与推广”科技成果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通过省农委鉴定。
该技术通过优化碎草扩散匀铺装置,显著提高水稻秸秆还田质量和效率;研制小麦机械摆播、带状条播及镇压机械,提高稻茬小麦播种均匀度;集成应用适期适量播种、肥料精确定量运筹、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抗逆应变技术,形成了基于稻草全量还田的稻茬麦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体系。
该技术连续3次被列入《江苏省主要农作物“四主推”名录》,2011-2013年,在全省累计推广2501.54万亩,增产小麦92056.7万公斤,新增经济效益10.7亿元,社会、生态、经济效益显著。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在稻茬麦机械匀播及其全苗壮苗技术方面有明显创新,整体达国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