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烟系统施工及调试方案(优选材料)

合集下载

系统调试施工方案(消防、电气、通风与防排烟)

系统调试施工方案(消防、电气、通风与防排烟)

目录目录 (1)1.编制说明 (2)1.1编制依据 (2)1.2 编制人员 (2)1.3调试方案发放范围 (2)2.分部(分项)工程概况 (3)2.1分部(分项)工程设计概况: (3)3.施工部署 (3)3.1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及施工工艺流程 (3)3.2施工组织 (4)3.3调试准备 (5)4.系统调试主要施工方法 (5)4.1消防系统调试 (5)4.2通风、防排烟系统调试 (13)4.3电气系统调试 (14)5.质量通病的预防控制 (16)5.1消防系统质量通病 (16)5.2通风、防排烟系统质量通病 (18)5.3电气系统质量通病 (18)6.各项管理及保证措施 (20)6.1安全责任制度 (20)6.2安全生产巡检制度 (20)6.3三级安全生产教育 (20)6.4技术交底 (21)6.5施工设备、机具检查验收 (21)6.6其它安全管理规定 (21)贵阳金阳新区大关安置房系统调试方案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7、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9、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303-2002)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1、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E50242-2003)1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CE50140-2005)1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2005)]14、《通风与空调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1.2 编制人员刘红光1.3调试方案发放范围分公司:商务合约部;机电部:项目部:技术部;商务合约部;机电部:2.分部(分项)工程概况2.1分部(分项)工程设计概况:贵阳市金阳新区黔灵山大道大关安置房工程,建筑总体概况为地下室加塔楼商住形式,总建筑面积21万㎡,消火栓系统用水量:室内20L/s,室外15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

防排烟系统调试方案

防排烟系统调试方案

防排烟系统调试方案
1、风机的运转试验
首先观察风机在正常供电条件下,运转情况是否正常;其次,在人为突然断电情况下备用电源投入时风机能否正常启动。

风机试运转的时间不得少于30min,从启动过程到正常运转后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
1.1风机运转过程中是否超电流,这可以利用风机所配用的电流表来观测,也可以采用钳形电流表分别对三相进行测量后加以评价。

1.2风机轴承与电动机温升情况。

可采用半导体表面温度计来测定。

1.3风机基础的振动情况。

这个问题对于安装在中间设备层或屋顶层的风机尤其重要。

风机基础的振动可采用专用测振仪来测定。

1.4管道的振动情况。

这种情况一般在金属管道中出现,管道的振动亦可用测振仪来测定。

1.5管道阀门的开关是否正常,动作是否灵活,手动或自动都应分别进行试验。

2.正压送风系统的性能试验
试验时,使系统的送风量稳定在设计的数值,然后在最不利的开门工况下测定关门正压间内正压力和开门门洞处的风速值。

3.机械排烟系统性能试验
启动机械排烟系统,若排烟机单独担负一个防烟分区的排烟时,应把该排烟机所担负的防排烟分区中的排烟口全部打开,如一台排烟机担负两个以上的防排烟分区时,则应把最大防排烟分区及次大的防排烟分区中的排烟口全开,测定通过每个排烟口的排气量。

第 1 页共1 页。

防排烟系统调试方案

防排烟系统调试方案

防排烟系统调试方案一.目的防排烟系统是一种用于控制和排除火灾烟雾的系统,本方案用于指导防排烟调试的执行。

二.适用范围防排烟系统的调试及其与火灾控制系统的联动。

三.引用规范GB50738-2011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243-2016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四.测定与调整前的检查1.检查风机,风管,风阀等部件安装是否符合施工图要求和设计要求。

2.检查防火阀,排烟防火阀的型号,安装位置,开闭状态,检查电源,控制线路的连接状态,检查各执行机构(阀板动作)是否可靠。

3.检查送风口,排烟口的安装质量,安装位置是否合格,检查风口动作是否可靠。

4.若系统采用砖或者混凝土风道,测试前应检查风道的严密性,内表面是否平整,是否有堵塞,是否有空洞没有封堵,是否有串井(用作其他管井用途),特别要检查竖井与支管结合处是否严密可靠,防火排烟阀是否可靠安装。

五.准备项目1.根据测试内容准备防排烟系统图,平面图2.准备对模拟层进行相关测试的平面图,并标记测点位置,同时编制记录表格。

3.准备“防排烟测试中,无关人员禁止入内”等标志。

4.准备测试用的相关仪器和通讯工具。

(热线风速仪,对讲机)5.测试小组内应该配备消防电气的相关人员,随时与中央监控室联络。

六.机械正压送风系统的测试与调整1.关闭楼梯间的门窗(包括与相邻前室的门,包括消防电梯门),然后打开楼梯间的全部送风口。

2.选择加压送风管道最不利点处的送风口所在的楼层进行模拟火灾,将模拟火灾层和相邻上下层的前室送风阀打开,将其他各层的前室送风阀关闭。

3.启动加压送风风机,测试前室,楼梯间,和避难层的余压值,消防加压送风应该满足走廊<前室<楼梯间,测试楼梯间3~5个点,每点测3次静压值,取平均静压,调整静压值使之满足楼梯间静压设计要求;依此方法测试避难层,走道等的静压值,使压力满足设计要求。

4.同时打开模拟火灾层和其上下层的走道-前室-楼梯的门,分别测试各门洞的平均风速应该符合设计要求。

防排烟防系统工程调试方案

防排烟防系统工程调试方案

防排烟防系统工程调试方案一、工作内容1、系统设备的调试2、系统设备的性能考核3、系统设备的运行试验4、制定系统设备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5、对调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定6、编制调试报告7、技术交底和文件归档二、工作原则1、认真执行设计图纸及设计要求2、逐一排查设备,进行系统调试3、严格按照调试方案进行操作4、严格按规定时间和进度进行调试5、按时交付设备运行试验报告三、技术准备1、调试方案和设计文件2、调试仪器和设备3、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4、技术要求和指标5、人员配备和安全防护措施四、调试准备1、明确调试人员和责任分工2、设备准备和线路接通3、校准仪器和设备4、制定调试计划和工作安排5、复核调试数据和记录表格五、调试方案1、设备预调试初次安装设备,进行设备的预调试和检查;2、设备系统调试对设备系统进入联机状态进行检查和调试,使系统能够正常运行;3、设备性能调试对设备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和调试,保证设备能够稳定的运行并且达到设计要求;4、运行试验对设备进行运行试验,检查设备运行是否稳定并且符合设计要求;5、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制定设备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明确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要求;6、调试结果评定和分析对调试结果进行评定和分析,评价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7、调试报告依据调试结果编制调试报告,并且进行技术交底和文件归档;六、调试步骤1、设备预调试进行初次预调试,检查设备的安装是否符合要求;2、设备系统调试对设备的系统进行调试,逐一排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运行参数;3、设备性能调试对设备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和调试,保证设备能够稳定的运行并且能够达到设计要求;4、运行试验对设备进行运行试验,检查设备是否能够稳定运行并且符合设计要求;5、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制定设备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明确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要求;6、调试结果评定和分析对设备的调试结果进行评定和分析,评价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7、调试报告依据调试结果编制调试报告,并进行技术交底和文件归档;七、调试安全措施1、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和要求;2、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进行安全操作;3、设备调试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严谨的态度;4、设备调试过程中加强沟通协作和相互协调;5、设备调试过程中注意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延续性;6、设备调试过程中及时报告和处理异常情况八、调试报告1、报告方式输出纸质报告,并将报告归档;2、报告内容报告内容包括设备调试的各个环节和结果评定,调试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3、报告审核报告需经过审核,签字确认后方可报告完成;4、报告存档报告需按照规定进行存档,并按照规定归档。

通风与防排烟系统施工方案

通风与防排烟系统施工方案

通风与防排烟系统施工方案通风与防排烟系统是建筑物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对于保障室内空气质量,减少火灾风险以及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和安全标准进行设计和安装。

以下是通风与防排烟系统的施工方案。

一、前期准备1.确定施工图纸:根据建筑设计图纸和相应的规范要求,确定通风和防排烟系统的安装位置以及所需设备和材料。

2.检查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没有安全隐患和其他影响施工的问题。

3.采购设备和材料:根据施工图纸,购买所需的风机、排烟机、管道、阀门等设备和材料。

二、安装通风系统1.安装风机:根据施工图纸确定风机的位置,将其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并连接电源线。

2.安装管道:根据施工图纸确定管道的走向,并使用合适的连接件将管道连接起来,确保每个连接处都紧密无漏。

3.安装调节阀:在通风系统的主要管道上安装调节阀,以便根据需要调整空气流量。

4.安装风口:根据施工图纸确定风口的位置以及形式,将其固定在相应的位置上,并确保开启和关闭的灵活性。

三、安装防排烟系统1.安装排烟机: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排烟机的位置,将其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并连接电源线。

2.安装排烟管道: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排烟管道的走向,并使用合适的连接件将管道连接起来,确保每个连接处都紧密无漏。

3.安装防火阀门:在排烟系统的主要管道上安装防火阀门,一旦发生火灾,可以防止火势从排烟管道蔓延。

4.安装手动排烟开关和控制面板:根据规范要求,在合适的位置上安装手动排烟开关和控制面板,用于手动启动排烟系统。

四、联调与调试1.通风系统联调:确保风机运行正常,管道畅通无阻,并调整调节阀以达到需要的空气流量。

2.防排烟系统联调:确保排烟机运行正常,管道排烟畅通无阻,并通过手动排烟开关和控制面板测试系统的运行情况。

3.调试系统:对通风和防排烟系统进行细致调试,确保系统的运行稳定可靠,并记录系统的运行参数。

五、安全培训与资料整理1.安全培训:对工程施工人员进行通风与防排烟系统的安全操作培训,确保他们熟悉系统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工作的安全性。

消防工程排烟工程施工方案

消防工程排烟工程施工方案

消防工程排烟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消防工程排烟系统是建筑物内部烟雾排放的一种重要通风系统,主要用于消防通风和通风降温,提供疏散过程中的安全通道与生存空间。

排烟工程施工需要结合建筑物的结构、布局和功能需求,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确保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烟雾可以快速排出建筑物,为人员的疏散和消防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施工前准备1. 安全生产准备: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完善,施工人员接受了相关的安全培训,并佩戴好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

2. 工程资料准备:收集完整的排烟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对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核对和采购。

三、排烟系统施工流程在施工排烟系统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管道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对建筑物内部各个区域进行测量,确定排烟管道的走向和尺寸,然后进行管道的加工、连接和安装。

2. 风机与送风口安装:在需要设置排烟风机和送风口的位置,进行风机和送风口的安装,确保其安装牢固并且通风效果良好。

3. 消防门安装:在消防设备出口、通道等位置,安装防火门和防烟门,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隔离烟雾传播。

4. 配电及控制系统安装:将排烟系统的配电线路和控制系统进行布线和连接,确保整个系统可以稳定运行并且灵活可控。

四、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质量要求: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进行排烟系统的安装和调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排烟效果良好。

2. 安全防护措施:在施工现场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生产规定,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 施工进度控制:做好施工进度的计划和控制,确保工程能够按时交付使用。

4. 环保和节能要求:在排烟系统的设计和安装中,要考虑环保和节能的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和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五、施工验收及保养1. 施工验收:在排烟工程施工完成后,要对整个系统进行严格的验收,检查系统的各个部分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有漏气、电路短路等问题。

2. 保养维护:对排烟系统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检查各个部件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排烟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排烟风机工程施工方案

排烟风机工程施工方案

本工程为某商业综合体排烟风机工程施工,工程内容包括排烟风机及配套设施的安装、调试、验收等。

本工程位于市区,建筑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地下两层,地上三层。

排烟风机系统主要用于排除建筑物内的油烟、烟雾等有害气体,保障人员安全。

二、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组织施工人员:成立施工小组,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施工过程中责任到人。

(2)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

(3)材料准备: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准备所需的排烟风机、管道、支架、连接件等材料。

(4)设备准备: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如切割机、电焊机、扳手、螺丝刀等。

2. 施工工艺(1)施工流程:材料准备→现场测量→风机安装→管道安装→支架安装→系统调试→验收。

(2)风机安装:1)在安装风机前,检查风机基础是否符合要求,基础水平度偏差不大于0.5%。

2)将风机安装到基础上,调整风机水平度,确保风机水平。

3)连接风机进出口管道,注意管道接口密封性。

(3)管道安装:1)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管道走向。

2)管道连接处应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3)管道安装过程中,注意管道坡度,避免积水。

(4)支架安装:1)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支架位置。

2)在支架位置进行预埋,确保支架稳固。

3)安装支架,调整支架水平度。

(5)系统调试:1)检查风机、管道、支架等设备是否安装正确,无损坏。

2)启动风机,观察风机运行情况,确保风机运行正常。

3)检查管道连接处密封性,确保无泄漏。

4)测试排烟效果,确保排烟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3. 施工质量控制(1)严格按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进行检验,确保质量合格。

4. 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2)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3)施工过程中,注意高空作业安全,防止坠落事故发生。

防排烟系统施工方案

防排烟系统施工方案

防排烟系统施工方案(一)防排烟风管系统施工方案施工说明风管材料及安装:1、防排烟管道材质为镀锌钢板风管,板厚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系统执行.2、所有水平或垂直风管必须设置必要的支、托、吊架,其构造形式由安装单位在保证牢固可靠的原则下根据现场情况选定.保温风管的支吊架设在保温层外部,且不得损坏保温层。

支吊架不得设置在风口、风阀、自控机构、检查门、风量测定孔处;吊杆不得直接吊在风管法兰上。

所有安装在竖井内的风管,必须先安装风管,后砌竖井。

防火阀必须单独配置支吊架,安装位置应与设计相符,阀体上的箭头必须与气流方向一致.3、调节阀、蝶阀等调节配件的操作手柄应置于便于操作的部位,在阀门的操作机构一侧应有不小于250mm的净空以利检修,阀门设置在吊顶(或墙体)内侧时,需在阀门的检查口和操作机构下面开检查口,尺寸不小于600x600mm。

防火阀和排烟阀安装前应检验其外观质量,确认合格后再安装,安装后应检验其动作的灵活性,其阀板应启闭灵活.竖井内必须先安装风管,后砌竖井。

4、风管穿越防火墙时,穿越管采用2mm钢板,不燃柔性材料封堵,并在吊顶上开设600x600检查孔。

5、所有靠梁安装的风管,凡图中未注标高者,应尽量贴主梁安装.6、风管间连接采用法兰连接,法兰垫片的厚度宜为3~5mm,法兰垫片的材料采用不燃材料。

设备及安装1、设备基础均待设备到货核对尺寸无误后方能施工。

所有通风及空调机房应在设备安装完毕后再砌墙.2、由于建筑装修设计尚未到位,风管和风口仅为走向示意图,凡与建筑装修相关的空调通风配件(如送、回风口)等,应在建筑装修设计完成并与暖通专业设计方协调后,再进行采购,以免造成差错和浪费。

3、所有设备基础应待设备到货后且核对其地脚螺栓尺寸无误后,方可浇注施工.基础表面必须平整,平面找平误差应符合该设备的要求。

消声隔振1、所有水泵、风机等运转设备均设减振基础.2、通风机组进出口设柔性短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3、施工准备
4、施工程序与工业流程
5、施工方法
6、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7、施工计划
8、人员组织
9、施工工机具
1、工程概况
本工程排烟系统包含建筑为培训中心及2#食堂;
1.1、培训中心位于会议中心的南边,分为主楼和附楼;本工程为培训中心主楼;该建筑分为
A、B、C三个区,A、B区为二层建筑,局部为一层,一层层高为4.2米,二层层高为4.5米;C区为一层建筑,层高为4.5米,建筑总高度为9.85米至10.4米,总建筑面积为9428平方米,属多层建筑;A、B主要为教学培训用房,包括密集资料室、变配电间等房;C区主要是办公、会议室、常规岛模拟机房及设备用房等;按规范要求,B区超过40米内走道设计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防火分区建筑最大面积每平方米60m³/1设计,其余部位可采取开启外窗自然排烟;卫生间设机械排风,排风井竖井由屋顶排除室外;
1.2、2#食堂总建筑面积2189平方米,建筑总高度为10.2米,地上二层,属多层建筑;本设计包括首层主副食加工区排风兼事故排风系统,首层气瓶间排风系统。

2、编制依据
2.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2.3、《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18483—2001
2.4、《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25—2000J21—2000
2.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0243-2002
2.6、培训中心排烟系统图纸SL010-567C-TI
2.7、2#食堂排烟系统图纸SL010-567C-T2
3、施工准备
3.1、参加施工的施工人员熟悉现场和工艺流程。

3.2、施工用电源的落实,并使之能保证正常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