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学习总结学案 人民版必修2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学习总结学案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学习总结学案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学习总结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与阶段特征时期推动因素主要资本显著特点主要途径世界市场进程工场手工业时期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商业资本暴力手段残酷掠夺殖民扩张和掠夺雏形阶段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资本凭工业优势输出商品,扩大市场武力与不平等贸易相结合基本形成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凭借资本在经济上控制世界市场武力与资本输出相结合,瓜分世界最终形成从新史观的角度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3.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4.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问题。

5.从生态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1.相同点(1)生产力方面: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结果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生产关系方面:两者都推动了社会的极大进步,引起阶级关系、经济结构和国际关系的巨大变化。

2.不同点比较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的作用许多技术发明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开始的范围首先在英国,后扩展到欧美各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部门轻工业领域(如纺织业) 重工业领域(如钢铁、汽车、化工) 重要发明蒸汽机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企业组织形式工厂垄断组织典例分析(2018·天津卷,4)1830年,剑桥大学数学教授查尔斯·巴利奇出版《论英国科学的衰退》一书,分析了欧洲各国的科学状况,指出英国的业余科研传统正在使英国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

最新高中历史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小结与测评学案人民版必修2

最新高中历史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小结与测评学案人民版必修2
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主题时空线索串联]
[自我校对]
A.世界市场
B.殖民扩张
C.初步
D.殖民体系
[主题发展历程纵览]
一、大国崛起——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世界联成一体
时期
发展历程
15至16世纪新航路开辟
新航路开辟——西、葡崛起
(1)根本原因: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2)过程:达·伽马开辟了由欧洲到达亚洲(印度)的航路;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3)影响:
①引发欧洲“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②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美洲之间的贸易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③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17至18世纪早期殖民扩张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荷、英崛起
(1)荷兰:
①特点: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易
②结果:17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②新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相继问世
③石油化工:提炼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3)影响:
①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②生产方式:出现垄断组织,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
③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②资金:殖民掠夺等资本原始积累
③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④市场: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2)成就:
①纺织机器: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②动力机器: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③交通工具: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蒸汽机车
(3)影响: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五第一课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五第一课
——陈梧桐、魏恤民:《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丛 书——历史(必修Ⅱ)》
(二)条件:可能性
1 、客观条件: ①技术:指南针、多桅帆船 ②知识:地圆学说
2 、主观条件:西、葡王室支持
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的萌芽 社会根源:“寻金热” 原因 直接原因: 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
背 景
其他原因:传播天主教; 人文主义影响.
材料说明新航路开辟带来了什么影响?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积极+消极)
推 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导致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动 了 文 思想震撼之路: “地圆学说” 冲击了神学理论, 明 激发了人们探索科学的热情。 发 展 人类文明交流之路: 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 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 推动了世界文明拓展。 带来罪恶 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
地圆说
多桅帆船
材料四 西班牙、葡萄牙这两个国家都在15世纪末 ……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化过程。这样一来, 过去那些以战争为专业的贵族们……纷纷转向海上寻求 出路,寻求新的发财之道。同时,这两国的城市商人 ……希望发展自己的贸易事业,因而支持海上探险。而 且,这两国的专制政府为了开拓更宽阔的疆土,为了增 加财政收入来源,也支持海上探险,并且特别热心。再 加上西班牙、葡萄牙在同阿拉伯人斗争的过程中建立了 强大的海军,有足够的力量来装备航船和保护海上探险 活动的进行。
价格革命
货币贬值 社会分化
如何理解” 价格革命”?
封建制度解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成为资本原始 积累
合作探究
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有人说它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
有人说它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
从不同角度 认识同一事物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四走向整体的世界1教学教案人民版必修2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四走向整体的世界1教学教案人民版必修2

四走向整体的世界⒉国际关系:瓜分世界的狂潮⒊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教学过程本单元总结学习11分钟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107的“专题小结”,本专题讲的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一过程。

投影:投影: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打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答:通讯手段的进步;交通工具的进步;资本的扩X;殖民侵略的扩大。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答:通讯手段的进步;交通工具的进步;资本的扩X;殖民侵略的扩大。

2.投影:下列材料反映了世界一体化过程中的哪些通过专题总结让学生学会整合知识,学会从宏观上掌握知识这一切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世界经济联系,促进了世界一体化。

2.投影:下列材料反映了世界一体化过程中的哪些现象?(材料略)答:【专题总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进程时间推动因素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投影:联系中国近代史,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对近代现象?(材料略)答:。

必修Ⅱ专题五学案

必修Ⅱ专题五学案

座号:__ 姓名:______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Ⅱ)学案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亲爱的同学,现在是检验你的学习成效,展现你的聪明才智的时候啦!本学案将根据你的完成态度和质量评分,分数计入期中和期末成绩中,关系到你的学分哦!按照要求完成本学案,你将获得3分;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还有额外的3分在等着你哦。

展开你智慧和自信的双翼,乘风破浪,你的努力将决定你的收获。

比比看:谁是本班的“历史之星”!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了解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了解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工厂制度的出现、瓦特改良蒸汽机和蒸汽时代到来的史实;了解石油能源的使用、电能应用的重大发明和电气时代的到来的史实;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世界市场的含义: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的总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的世界市场。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常常比解决问题更具有实质意义。

”在专题一学案的“探索发现”部分,许多同学写下了自己对这一专题的疑惑,这种学习态度是值得赞扬的!你能解答他们的问题吗?建议你查找资料,写出你的个人解读,尝试帮同学解答问题,对你而言更有意义。

授业解惑,你也能行的!★本题仅供有兴趣及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

只需选择一道题目解答即可,请在所选的题目前打钩。

答案表述准确,你将获得1分的附加分作为奖励。

如卷面不够写,可以另附纸。

老师希望看到的是你深思熟虑之后的成果,而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哦!★□(1)班林嘉霓:中国古代宫廷和民间的手工业产品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否出自同一个地方?□(1)班程琳珊: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有什么共同点?□(1)班欧阳靖:古代手工业会不会随着政治变动而有所改变?□(2)班陈洛晴: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为什么科学技术未能转化为生产力?□(2)班周丽娟: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否就是古代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3)班唐鉴涛、李申余,(4)班范海麟: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班林清银:中国古代的“市”为什么会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海禁政策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的主要原因吗?□(4)班张陈捷、陈樱、邓鸿元、许贝贝:为什么明清两朝实行海禁政策?□(4)班曾沁吟:为什么中国古代政府不将民间工商业收编为官营产业?□(4)班林文君:《马可·波罗游记》中有记载泉州商业繁荣,曾为世界第一港口,为什么课本列举的商业都会中没有泉州?□(4)班张洛榕:为什么封建政府不限制商人的土地购买量?你还有什么困惑吗?能提出新的问题,或者从新颖的角度思考旧的问题,就是为你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课件: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总结提升五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课件: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总结提升五

构建知识网络
归纳主题要点
研习考题考法
主题三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及影响 1.形成历程
(1)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 了殖民侵略的扩大。15~18世纪,早期的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场开 始形成并不断扩大,英国在17~18世纪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商业战 争,取得了世界殖民大国的地位,拥有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2)初步形成:随着海外市场的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不能满 足市场的需要,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 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 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 入了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成为其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构建知识网络
归纳主题要点
研习考题考法
(3)最终形成: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再度急剧扩 大,迫使生产领域进一步相应变革,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 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各国争先恐后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 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市场,世界差不多被瓜分 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构建知识网络
解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③说法错误, ①②④说法正确。 答案 B
构建知识网络
归纳主题要点
研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 头。到16世纪晚期,他们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的 战略要地都建立了武装据点”。这些武装据点的建立主要是 为了( )
构建知识网络
归纳主题要点
研习考题考法
构建知识网络
归纳主题要点
研习考题考法
①发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划分势力范 围,掀起瓜分狂潮 ②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继续对华商品输出 第二次工 ③列强加紧侵略,导致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 业革命 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 ④侵华格局变化,列强争夺在华特权的斗争更加激 烈

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小结与测评教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小结与测评教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小结与测评一、新航路是“世界文明交往之路”和“殖民抢劫之路”1.世界文明交往之路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间隔的状态,使世界各地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不同样地区的文明连接在一起,原来地区性的市场开始走向世界。

2.殖民抢劫之路西方国家为了获取财富,进行资根源始积累,对外殖民扩大抢劫,给亚非拉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祸,最后以致东方隶属于西方,形成了不同样等的国际政治经济序次。

(1)17 、 18 世纪的殖民扩大:①主要殖民国家:西班牙、葡萄牙→荷兰( “海上马车夫” ) →英国。

②垄断性贸易公司:荷属东、西印度公司和英属东印度公司。

③强抢地区:非洲、亚洲、美洲(北美)。

④抢劫方式:外国贸易、海盗式抢劫、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奴。

(2)罪恶的奴隶贸易:西方殖民者在美洲进行殖民侵略的过程中,一方面在美洲发展种植业,另一方面对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实行大规模的种族灭绝政策,造成了劳动力的严重不足。

大量非洲黑人被掳卖到美洲为奴, 15- 19 世纪的黑奴贸易,使欧洲殖民者获取了巨额利润,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及影响1.形成过程(1)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的扩大。

15-18 世纪,早期的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其实不断扩大,英国在17- 18 世纪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商业战争,获取了世界殖民大国的地位,拥有了广阔的外国市场。

(2)初步形成:随着外国市场的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18 世纪60年代,英国第一发生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促使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好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了资本主义市场系统,成为其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最后形成: 19 世纪 70 年代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再度急剧扩大,迫使生产领域进一步进行相应改革,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各国你追我赶强抢殖民地、划分权利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取更多市场,世界差不多被切割达成,世界市场最后形成。

(浙江专用)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学习总结课件人民版必修2

(浙江专用)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学习总结课件人民版必修2

解题技巧 解答此类选择题不能用简单的直观方法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 概括历史事件本质的一般方法是先确立所要表述的历史事件的主体,再 确立其本质属性。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专题学习总结
内容索引
网络构建 整体架构 知识总结 归纳整合 方法探究 触类旁通
网络构建 整体架构
知识总结 归纳整合
线索梳理
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与阶段特征
时期
推动因素 主要资本 显著特点
主要途径
世界市 场进程工场手工 新航路ຫໍສະໝຸດ 开辟暴力手段残雏形
商业资本
殖民扩张和掠夺
化学工业、钢铁工业等
经济结构 从农业国转为工业国(轻工)
重工业得到发展
交通工具 生产组织 形式
火车、汽船 以工厂制为组织形式
汽车、飞机 以垄断(大企业)为组织形式
主要方式
以输出商品为主
以输出资本为主
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方法探究 触类旁通
典型例题 (2018·天津卷,4)1830年,剑桥大学数学教授查尔斯·巴利奇 出版《论英国科学的衰退》一书,分析了欧洲各国的科学状况,指出英 国的业余科研传统正在使英国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他呼吁英国人必须 将科学作为一项事业来加以关注,科学家应受到良好的培养和教育,并 成为一种职业。这反映出 A.欧洲其他国家科学水平超越英国 B.英国丧失原有优势地位 C.英国科学家普遍缺乏培养和教育
2.不同点
比较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标志
18世纪中期 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
19世纪后期 电力的广泛应用
主要特点 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 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专题学习总结
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与阶段特征
时期推动因素主要资本显著特点主要途径
世界市场
进程
工场手工
业时期
新航路的
开辟和殖
民扩张
商业资本暴力手段残酷掠夺殖民扩张和掠夺雏形阶段
自由资本
主义时期
第一次工
业革命
工业资本
凭工业优势输出
商品,扩大市场
武力与不平
等贸易相结合
基本形成
垄断资本
主义时期
第二次工
业革命
垄断资本
凭借资本在经济
上控制世界市场
武力与资本输
出相结合,瓜分
世界
最终形成
从新史观的角度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3.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4.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问题。

5.从生态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
(1)生产力方面: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结果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生产关系方面:两者都推动了社会的极大进步,引起阶级关系、经济结构和国际关系的巨大变化。

2.不同点
比较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技的作用
许多技术发明源于工匠的实践经
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
重要作用
开始的范围首先在英国,后扩展到欧美各国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
主义国家
工业部门轻工业领域(如纺织业) 重工业领域(如钢铁、汽车、化工) 重要发明蒸汽机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企业组织形式工厂垄断组织
典例分析(2018·江苏卷)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

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

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解题规范]
第一步:审题干
一明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和条件
二抓关键:工业革命时期技术革新的动力
第二步:逐项分析
选项具体分析结论
A 无意发现与材料中“有意的发明产物”不符排除
B 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与材料中“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
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相符
正确
C 垄断组织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与材料中第一次工业革命
“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改良了蒸汽机”不符
排除
D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而材料中反映的是第
一次工业革命
排除
答案 B
题型解读
(1)命题特点:考查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与结果的选择题,既能考查知识的记忆,又能考查历史知识的联系。

(2)命题形式:大致有两种: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是因为”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3)考查能力:考查因果关系的辨别及分析能力。

解题技巧
运用“辨、联、释、判”四步法解答
(1)“辨”:注意审题,辨析试题考查的方向,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

(2)“联”:根据题干,关联主干知识,确定考查的主要角度和题目要求。

(3)“释”:阐释历史概念、历史现象,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

(4)“判”:一是根据时间顺序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定是因;二是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而主观意识则是“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