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上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27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分析讨论
精读课文 品味第二部分
简要说说句中短语“卓有成就” “颇有建树”的作用。
“卓有成就”的意思是成绩、效果显著,这里高度评价了贝林在血清 疗法的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颇有建树”的意思是很有功绩,这 里很有分寸地评价了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获得的成就。这两个词 语准确地报道了获奖者的情况,体现了消息语言的客观性与严谨性。
安
4
诺贝尔奖
• 1895年,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 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 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 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 设经济学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 出重大贡献的人。为了纪念诺贝尔做出的贡献,人 造元素锘以诺贝尔命名。
自主探究
简要说说主体部分的内容有哪些?
主体部分是文章的2-3段。第2段一一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 获奖项和所做贡献,条理清晰,简明扼要;消息事实准确且翔实。第 3段叙述了颁奖机构、拨款来源、授奖的时间和地点,交代了诺贝尔 奖的基本情况,让人们明白诺贝尔奖颁发机构的组成。
自主探究
初读课文 简要说说背景部分的内容有哪些?
自主探究
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标题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 标题清晰简洁地交代了消息的主要内容,并强调了首次颁发,暗示了本 则消息叙述的角度和下文需要详写的内容。
初读课文
自主探究 朗读课文,找出消息的导语部分。
文章开头一段是导语。(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1段或第1句话。它用 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揭示消 息的主题思想。)本段有2句话组成,第1句交代了人物、时间和事情 的结果。第2句交代了事情的缘由(诺贝尔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 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这在委婉地告诉人们诺贝尔奖的公平 公正,也正如诺贝尔遗嘱中所说:在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 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的影响,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 就的大小。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部编版语文八上PPT课件

电头 地点:斯德哥尔摩。时间:1901年12月10日。发稿方式。
位置:第1段。第一句,交代了颁奖的时间、颁发者和颁发 导语 机构;第二句,交代了诺贝尔奖的来历、分类及获奖条件
。
第2段,列举了当年诺贝尔奖各个门类的获奖者的国籍、 主体 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第3段,明确了颁奖机构、
颁奖时间和地点。
小结:评价各位科学家的成就时,遣词造句客观,准确严谨;对于 颁奖时间和地点的介(1)绍德国,的括伦号琴(内物理语学言奖),以他发及现文了X章射线最。后一段作者巧妙地运 用新闻背景来表现诺贝尔奖的公正与权威,这些都体现了消息语言客 观准确的特点。另外,作品大部分是短句子,显得非常简练;多用陈述 句,显得朴实而又客观。以上这些都显示出消息语言的特点。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 出的观点。(重点)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 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难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重点)
一、导入新课
2012年莫言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
2015年屠呦呦获得 诺贝尔医学奖
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 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融合在一起”而获得2012年诺贝 尔文学奖。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因“有关疟疾新疗法的 发现”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莫言和屠呦 呦因获诺贝尔奖而家喻户晓,那么诺贝尔奖是一种怎样的
三、品味语言,感受魅力 。
消息的基本表达方式是记叙,特征是客观、准确、简练、 朴实和通俗。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奖),他发现了X射线。
“发现”是指经过研究、探 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 看到或找到的事物或规律。 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它是本 来就存在的,所以此处用“ 发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 准确性。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ppt课件

精读细研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速读主体部分,从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主体部分是第2、3段,主要内容为首届诺贝 尔奖的获得者及所获奖项;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 时间和地点。
精读细研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第四段属于消息的哪一部分?它有什么样 的作用呢?
属于背景部分,主要内容为介绍诺贝尔奖 奖金的来源和资金管理权与评议权的分离。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大家认识图片中的人物吗? 他们分别是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 和201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除了文学 奖和医学奖,诺贝尔奖还设有哪些奖项呢?评奖 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 发》,解开心中的疑惑。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获奖者信息是消息最主要的内容, 放在主体优先位置。颁奖机构、时 间、地点在重要性上不如获奖者信 息,但又是报道颁奖活动中不可缺 少的部分,因此放在主体的第二部 分。
介绍诺贝尔奖金的来源和资金管理 权与评奖权的分离。
合作探究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认真阅读消息,体会这则消息 的语言,说一说它们有什么样的表 达效果。
合作探究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 ,他发现了X射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精品课件

我觉得完全配得上。比如伦琴,他发现了X 射线,不仅在物理学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医 学上也有广泛应用,促进了医学的发展,至今医 院里的透视、拍片还在使用X射线。
3.作者为什么要补充诺贝尔奖基金管理 和评议权归属等内容?
作者这样写意在表明诺贝尔奖评审的公 平公正,表达作者对诺贝尔的敬意,期待诺 贝尔奖在人类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R·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把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内容,进一步掌 握消息文体的特点。 2.了解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巨大贡献,体会诺 贝尔宽广胸怀。
新课导入
2015年,中国医学 家屠呦呦获得诺贝 尔医学奖,成为第 二个获得诺贝尔奖 的中国人。
文常识记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 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的 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诺贝尔奖分 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 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 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 年首次颁发。
字词积累
颁发( bān )
挪威( nuó)
遗嘱( zhǔ )
渗透(shèn)
仲裁(zhòng) 卓有成就(zhuó)
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感知
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 物和事件。
时间: 1901年12月10日; 地点: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人物: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事件: 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细读感悟
1.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体会诺贝尔的 伟大襟怀。
诺贝尔把奖金颁发给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有 广泛影响的五大领域,特别是设定文学奖及和 平奖,表现诺贝尔对人类发展及人类和平的美 好愿望,展现了诺贝尔作为一代科学巨匠的伟 大襟怀——爱科学,爱人类,爱和平。
3.作者为什么要补充诺贝尔奖基金管理 和评议权归属等内容?
作者这样写意在表明诺贝尔奖评审的公 平公正,表达作者对诺贝尔的敬意,期待诺 贝尔奖在人类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R·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把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内容,进一步掌 握消息文体的特点。 2.了解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巨大贡献,体会诺 贝尔宽广胸怀。
新课导入
2015年,中国医学 家屠呦呦获得诺贝 尔医学奖,成为第 二个获得诺贝尔奖 的中国人。
文常识记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 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的 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诺贝尔奖分 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 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 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 年首次颁发。
字词积累
颁发( bān )
挪威( nuó)
遗嘱( zhǔ )
渗透(shèn)
仲裁(zhòng) 卓有成就(zhuó)
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感知
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 物和事件。
时间: 1901年12月10日; 地点: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人物: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事件: 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细读感悟
1.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体会诺贝尔的 伟大襟怀。
诺贝尔把奖金颁发给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有 广泛影响的五大领域,特别是设定文学奖及和 平奖,表现诺贝尔对人类发展及人类和平的美 好愿望,展现了诺贝尔作为一代科学巨匠的伟 大襟怀——爱科学,爱人类,爱和平。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首届诺贝尔奖颁发》PPT优秀课件

听见了大自然的鸟语花香。B.通过学习《散步》这篇 文章,同学们明白了父母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C.春 雨具有滋润万物,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D.学校 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 养有着重要作用。
A 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德国的贝林,
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效。B.法国的普吕多姆, 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C.网络热词在学生作文中 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针对这一现象,大家各抒己见,争 论激烈,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D.他双眉紧锁,
必记字词 重点成语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水平、质量不一致。 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人、商品质量) 鱼龙混杂: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人) 鱼目混珠: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含 泥沙俱下:比喻好坏性质不同的人或者事物混杂在一起 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大相径庭: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Ⅹ 射线。
2.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 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3.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 面颇有建树。
0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必备知识 知识链接
消息 消息是迅速、简要的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 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消息最大的特点是 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 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
诺贝尔 诺贝尔(1833—1896),1866 年 发 明安全炸药。他先后在瑞典、德国、法 国、英国和意大利从事爆炸技术和合成 物质研究,一生共获得350多项发明专 利,积累了一笔很大的财产。
诺贝尔
诺贝尔奖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他的遗产的一部分,共 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存入银行,用每年的利 息奖励给在过去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 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于1901年首次颁发,1968年,诺贝尔奖增设了经 济学奖。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
A 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德国的贝林,
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效。B.法国的普吕多姆, 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C.网络热词在学生作文中 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针对这一现象,大家各抒己见,争 论激烈,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D.他双眉紧锁,
必记字词 重点成语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水平、质量不一致。 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人、商品质量) 鱼龙混杂: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人) 鱼目混珠: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含 泥沙俱下:比喻好坏性质不同的人或者事物混杂在一起 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大相径庭: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Ⅹ 射线。
2.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 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3.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 面颇有建树。
0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必备知识 知识链接
消息 消息是迅速、简要的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 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消息最大的特点是 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 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
诺贝尔 诺贝尔(1833—1896),1866 年 发 明安全炸药。他先后在瑞典、德国、法 国、英国和意大利从事爆炸技术和合成 物质研究,一生共获得350多项发明专 利,积累了一笔很大的财产。
诺贝尔
诺贝尔奖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他的遗产的一部分,共 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存入银行,用每年的利 息奖励给在过去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 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于1901年首次颁发,1968年,诺贝尔奖增设了经 济学奖。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教学课件(共28张PPT)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知
伸
最重要的 新闻要素
依照构成新闻事件 的各个要素的重要 程度对新闻进行详 细解释
标题 导语 主体
最重要的新闻要 素或者新闻的简 要概述
知
伸
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 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 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把最重要的写在 前面,然后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犹如 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
主
本文通过对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 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 等方面的简要报道,揭示了诺贝尔 奖对于促进科技进步、推动人类社 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赞扬了诺 贝尔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板
首届诺贝 尔奖颁发
导语:颁奖概况(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
介绍获奖人员 主体 明确颁奖程序
资金来源 背景 资金管理与获奖评议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新
图片上的这两个人同学们认识吗?他们获得了什么荣誉? 莫言和屠呦呦,他们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新 照片中有17人获得诺贝尔奖
学
➢ 复习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 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 认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
能力。
背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取得了在 许多国家生产黄色炸药的专利。发了大财,以后又发明了更安 全可靠威力更大的胶质炸药,接着又研制无烟火药。因毕生从 事科研和火药的研制,终身未娶、无儿无女,晚年立下遗嘱, 将全部不动产进行投资,作为基金,设立诺贝尔奖金。1901年 12月10日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激崇 励尚 创科 新学
拓
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字和贡献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课文拓展积累
译文:古代那些想要彰显高尚品德于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 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 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先要修养自身的品行;要想修养 自身的品行,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 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 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认识、研究万事万物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 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行,品行得到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 管理好家庭后才 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预习思考问题
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 思
1
试结合文本分析本文的“倒金字塔结构”。
关键词:诺贝尔奖、科学探索
导 思
2
有人认为最后一段介绍新闻背景,删去也
不影响新闻的完整性,你怎么看?
课文初读感知
文 章 第一部分(①):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交代颁奖机构、 脉 时间及获奖对象等。 络
第二部分(②③):详细介绍获奖人物及颁奖机构、颁奖
必考字词梳理
近词
颁发
颁布
义
词 同 二者都有“公开宣告、公布”的意思。
辨
析
侧重于授予、发布, 对 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律、
异 象通常是奖状、证书或命 法令和行政性法规条例等。
令、指导等。
① 校长向运动员颁发奖状和证书。 例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已于1999 年颁布。 词义适用对象不同。
的优点是易于材料的组织、利于突出新闻的特点、行文简
洁明快、方便读者阅读、便于编辑处理。
预习资料速查
消息语言的特点 消息的语言指用来简明扼要、准确及时报道新闻事实的语 言,这个基本功能决定了消息语言的特征。其基本表达方式是叙 述,特征是: (1)客观:①中性词多于褒贬词。②修饰语的限制性多于 形容性。③句子的陈说语调多于感叹语调。 (2)确切(准确、贴切、具体):①在时间、空间、数量、 程度等方面,语言要与事实高度吻合。②概念明确、判断准确, 防止夸张和“陌生化”的语言。③慎用可能产生歧义的语言。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共23张PPT)

1867年秋,诺贝尔把雷汞(雷酸水银)装进一根管子里
做引爆物,用它来引爆硝化甘油。试验开始了,他独自一人
点燃了雷汞,为了把试验的整个过程都看在眼里,他凝神注
视着,忘记了一切,也忘记了自己的安全。只听得“轰”的 一声巨响,转眼间,实验室被送上了天,地上炸了一个大坑, 试验仪器在浓烟里翻飞。远处的人们不禁哀叹:“可怜的诺 贝尔完了!” 正在人们悲痛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团烟火向人群跑来, 原来是血迹斑斑的诺贝尔从硝烟中跑出来了。他一边奔跑,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文中为什么要补充说明资金 管理权和评议权的分离? 这是作为消息的背景资料介绍的。诺贝尔奖的资金管
理机构是诺贝尔基金会,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
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文中特别交代资金管理者与诺贝尔 奖的评定无关,是为了强调诺贝尔奖的公平、公正性。
结构明显,一目了然。 这则消息仅用4段文字,就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颁 发的情况。消息虽短,但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
第一单元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学习目标
1.掌握消息的特征。 2.理解信息主体的含义,提高对作品内容的概括能力。(重点) 3.对比阅读,比较同类主题不同作品观点的异同。(难点)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首届”,即第一届。题目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诺贝尔奖,是瑞典著名的化学
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清晰明显,使人一目了然。
“我成功了!” 诺贝尔,瑞典杰出的化学家、发明家、慈善家。他把
一生献给了炸药的研制和发明。他发明的安全炸药,是瓦
特发明蒸汽机后的又一个划时代的重大发明,极大地提高
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他临终前设立的“诺
贝尔奖”,是对人类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文学家最高奖赏 的表征,为人类的美好事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 卓有成就。 卓有成就指贝林在血清疗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突出,用 在这里表明对贝林在医学方面取得成就的认可和肯定。
3.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颇”字用在这里,有很,相当地意思。表明普吕多姆在诗歌 创作方面的造诣和成果。
文常识记
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 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 企业家。
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 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 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 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 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 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文常识记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 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 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 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2.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思考:导语交待了哪些内容? 导语为课文第一段话; 导语交代了颁奖的时间,颁发者和颁奖机构以及诺贝尔奖 设立的奖项。
3.速读主体部分,从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所获得奖项; 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时间、地点;
品读课文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发现是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状态到为众人 所知状态的过程。而X射线本身是存在的,所以此处用发现, 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首 届
导语
诺贝尔的颁发者和颁发机构 颁发时间、颁发奖项
诺 贝 尔
主体 获奖者的国籍、姓名 所获奖项、所做贡献
奖
颁 发
背景
资金来源 资金管理和评奖两权分离
总括 全文
准确 翔实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1968年,瑞典 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 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 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 贝尔经济学奖。
字词积累
颁发( bān )
挪威( nuó )
遗嘱( zhǔ )
渗透( shèn )
能更好的突出中心
6.最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 说明资金管理树和评奖的分离。你觉得作者有什么用意?
有助于读者了解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消除读者心中的疑虑。
补充说明两权分离意在表明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表达作 者对诺贝尔的敬意,期待诺贝尔奖在人类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
板书设计
炸药( zhà )
仲裁( zhòng)
卓有成就( zhuó )
【遗嘱】 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 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
【渗透】
液体从物体的细小空隙中透过;两种气体或两种 可以互相混合的液体,彼此通过多孔性的薄膜而
混合;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
(多用于抽象事物)。
【建树】 文中表示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学习目标
1.把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内容,进一步掌握消息 文体特点。
2.了解伦琴等人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体会诺贝尔宽 广胸怀。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2015年,中国医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学奖,成为第二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什么是 诺贝尔奖?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是谁?这节课,让 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பைடு நூலகம்【仲裁】
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如 国际仲裁、海事仲裁、劳动仲裁等。
【卓有成就】 形容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也指做事效率很高, 办事方式很有效果。
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时间: 1901年12月10日; 地点: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人物: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事件: 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4.课文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 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呢?
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 的翔实;还因为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奖项和所做贡献 是新闻的重点,所以要详写
5.课文主体部分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 样安排?
详写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略写了颁奖机构、时间 和地点还略写了资金来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