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知识重点笔记06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和它们之间的反应规律的学科。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基础知
识点归纳总结:
1. 有机化合物分类
有机化合物可分为脂肪族、环烃、芳香族、杂环化合物等四大类。
脂肪族化合物由长
链碳原子和氢原子组成,而环烃则由烷基组成。
芳香族化合物的核心由苯环构成,杂环化
合物则是含其他元素原子的环状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依据规则是以官能团为基础,根据碳原子数、卤元素数、取代基的
位置与种类等信息逐一命名。
常见的有机物命名以IUPAC命名法为基础。
3. 有机化合物的算式和构型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用化学式表示,包括分子式、结构式、简式、等,反映了有机物分
子中各原子的相对位置及连接方式。
有机化合物的构型分为立体异构体和光学异构体。
4. 反应规律
有机物反应包括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重排反应等。
重要的还有化学平衡、反应速率和化学动力学等。
5. 单质学
单质学是研究石油、煤、天然气等以及其化学成分的学科。
石油和煤等烃类化合物的
提取、加工和应用都是单质学的重要内容。
6.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有机物质的合成、分解及相关反应等内容。
其中包括生物大
分子的组成和结构、酶催化作用、代谢途径、激素等等。
7. 有机超分子化学
有机超分子化学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导致的分子自
组装、聚集等行为。
在原理和应用方面均有着广泛的发展。
有机基础知识归纳

有机基础知识归纳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科学,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有机化学包括了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以及反应等方面。
作为化学的基础,掌握有机基础知识对于学习和理解有机化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有机基础知识进行归纳,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
一、碳的特殊性质碳是一种特殊的元素,它具有以下特殊性质:1. 四价性:碳原子的外层电子层有四个电子,可以与其他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从而构成稳定的分子结构。
2. 可变性:碳原子能够形成多种不同的键合方式,如单键、双键、三键等,从而使得有机化合物具有多样性。
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化合物可以根据分子中的原子种类和结构特点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类:1. 烷烃:由碳和氢组成的碳氢化合物,其分子中只含有碳碳单键。
2. 烯烃:由碳和氢组成的碳氢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至少一个碳碳双键。
3. 炔烃:由碳和氢组成的碳氢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至少一个碳碳三键。
4. 芳香化合物:具有芳香性质的有机化合物,其中含有苯环结构。
5. 卤代烃:烃类化合物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
6. 醇:由羟基(-OH)取代烃基而形成的化合物。
7. 酮:由氧原子与两个碳原子连接而形成的化合物。
8. 醛:由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连接而形成的化合物。
9. 酸:由羧基(-COOH)取代烃基而形成的化合物。
10. 酯:由酸和醇缩合而成的化合物。
11. 胺:由氨基取代烃基而形成的化合物。
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为了方便区分和命名有机化合物,人们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有机化合物命名法。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可根据其结构和所含官能团进行分类,常用的命名法包括:1. 烷烃的命名:根据分子中碳原子数目,加上前缀和后缀来命名。
2. 烯烃和炔烃的命名:根据双键和三键的位置以及数目来命名。
3. 芳香化合物的命名:根据苯环上取代基的位置和种类来命名。
4. 卤代烃的命名:根据卤素原子的种类和位置来命名。
5. 醇、酮、醛、酸等官能团的命名:根据所含官能团和所连接的基团来命名。
有机的知识点总结

有机的知识点总结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结构和反应的科学,是现代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有机化合物是由碳、氢、氧、氮、硫和其他少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存在的大部分化合物。
有机化学的知识点非常广泛,涉及化合物的命名、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等方面。
本文将对有机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学的基础,它是有机化学研究的重要出发点。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采用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命名原则,根据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团进行命名。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按照以下规则进行:(1)选取主链:选择含有最多碳原子的连续链为主链,将主链称为母体。
通常情况下,取主链为直链或含有最多支链的链。
(2)编号:按照碳原子在主链中的顺序顺序号码,确立主链中的每一个碳原子的编号。
编号应使得与主链相连接的支链处的编号尽可能小。
支链的命名通常在分子名的末尾用括号标注。
(3)功能团的命名:对于含有官能团的化合物,将官能团的名称放在分子名的开头,并按照IUPAC规则进行命名。
(4)给出分子名:将以上步骤得到的信息按照IUPAC命名原则组成分子的名称。
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质量四个主要方面:碳原子的四价连接、分子的空间结构、官能团的存在和取代基的位置。
碳原子的四价连接使得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非常多样化,有机化合物可以形成链状、环状、分支状等多种结构。
分子的空间结构决定了分子的立体构型,它对于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有着重要影响。
官能团是有机化合物中的功能性基团,不同的官能团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不同性质和反应。
取代基的位置对于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也有着重要影响。
总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是有机化学研究的基础,它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3.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机化合物的性质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1)物理性质: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包括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
有机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有机的重要知识点总结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学的基础,它是根据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团来进行系统的分类和命名的。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式包括IUPAC命名法、常用名命名法和官能团命名法。
其中,IUPAC命名法是最常用的命名法,它根据化合物的结构、分支链和官能团来确定化合物的名称,所以掌握好IUPAC命名法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对于具有多个官能团的化合物,还需要掌握官能团的优先级顺序和互相竞争的规则,以确定化合物的命名。
二、立体化学立体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立体构型和立体异构体的分支,它包括构象、对映异构和立体异构等概念。
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可以形成单键、双键和三键,由于双键和立体异构,碳原子周围的四个取代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空间排列,这就形成了不同的构象。
此外,由于空间取向的不同,分子的形状和性质也会发生变化,所以了解和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立体化学是非常重要的。
三、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溶解性、熔点和沸点等。
这些性质受化合物分子中原子的数量、分子内作用力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
熔点和沸点通常可以用来判断化合物的纯度和分子量,而溶解性和颜色等物理性质则可以用来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初步分析和鉴定。
四、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它们的酸碱性、还原性、氧化性和亲电性等。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有:碳氢化合物的烷烃、烯烃和芳烃的燃烧反应;单质的加氢、氧化、卤代等反应;含官能团的化合物的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酯化、酯加成反应等。
掌握好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反应机理。
五、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三种:物理合成、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
物理合成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来制备有机化合物,常见的物理合成方法有还原法、氧化法、脱氢法、裂解法等。
化学合成是指利用化学反应来制备有机化合物,常见的化学合成方法有加成反应、取代反应、还原和氧化等。
有机知识点总结

有机知识点总结.doc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一、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合物定义:含有碳原子的化合物,除了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
碳原子特点:碳原子具有四个价电子,可以形成四个共价键。
有机化合物分类:根据碳碳键类型,可分为饱和烃、不饱和烃(烯烃和炔烃)、芳香烃等。
二、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反应: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个原子或原子团取代。
加成反应:分子中双键或三键打开,与另一个分子结合。
消除反应:分子中两个相邻原子上的氢原子和卤素原子同时被移除,形成不饱和化合物。
重排反应: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从一个位置迁移到另一个位置。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转移的反应,有机化合物失去氢原子或获得氧原子。
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IUPAC命名法: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的命名规则。
官能团:决定化合物性质的原子团,如羟基、羧基、酯基等。
主链选择:选择最长的连续碳链作为主链,并编号以确定官能团位置。
四、有机合成逆合成分析:从目标分子反推至起始材料,规划合成路径。
保护基团:在合成过程中保护某些官能团,防止其参与不希望的反应。
催化剂:加速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平衡的物质。
五、有机波谱分析核磁共振(NMR):通过测量原子核在磁场中的共振频率来分析分子结构。
红外光谱(IR):通过测量分子对红外光的吸收来识别官能团。
质谱(MS):通过测量分子离子的质量和结构来分析分子组成。
六、有机立体化学顺反异构:由双键引起的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列不同。
对映异构:分子的镜像形式不能重合,具有不同的光学活性。
构象分析:分子中单个键的旋转引起的空间形态变化。
七、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溶解性: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熔沸点: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
反应性:分子中电子密度、电荷分布等影响反应性。
八、有机化学在工业中的应用合成材料:塑料、橡胶、纤维等。
医药:药物合成、药物设计等。
能源:石油化工、生物燃料等。
九、有机化学研究前沿绿色化学: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使用和产生。
有机知识点归纳总结

有机知识点归纳总结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的学科,它是化学的一大分支,也是现代化学的基础。
有机化学知识点繁多,内容广泛,本文将对有机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学的基础,也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是根据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团进行命名。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命名包括碳氢化合物、醛、酮、羧酸、醇、醚、醛、胺等。
1.碳氢化合物的命名碳氢化合物是由碳和氢构成的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中最简单的一类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的命名根据分子中碳原子的数目和排列方式进行。
常见的碳氢化合物有烷烃、烯烃、炔烃等。
2.醛、酮的命名醛和酮是由碳、氢和氧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醛的命名根据羰基位置和取代基进行,酮的命名根据取代基和羰基位置进行。
常见的醛和酮包括甲醛、丙酮等。
3.羧酸、醇、醚、胺的命名羧酸、醇、醚、胺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一类化合物。
它们的命名原则是根据取代基和功能团的位置进行。
羧酸、醇、醚、胺的命名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一类化合物。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主要包括化合物的键性、空间构型、共振等方面。
1.化合物的键性化合物的键性是指共价键的性质,包括键的极性、键的方向性、键的角度等。
化合物的键性是影响化合物性质的重要因素。
2.化合物的空间构型化合物的空间构型是指化合物分子在空间中的排布方式。
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会影响分子的性质和反应活性。
3.化合物的共振共振是指分子中的共振结构在空间中的分布方式。
共振结构对化合物的稳定性和反应性有重要影响。
以上是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一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内容。
三、有机反应机理有机反应机理是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研究有机化合物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机理和动力学。
有机反应机理主要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全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全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的学科,是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下面将有机化学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归纳。
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主要包括官能团和骨架。
官能团是分子中带有特定化学性质的基团,如羟基、羧基、胺基等。
骨架是指有机分子中碳原子构成的主链或环。
2.结构顺序:有机分子的结构顺序是指官能团和骨架的排列顺序。
它对于有机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反应性质有很大的影响。
3.构象和立体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构象是指分子在空间中不同的排列方式。
立体化学研究分子在空间中的空间取向和空间排布。
4.价键理论:有机化学的价键理论主要包括共价键理论、杂化理论和共振理论。
这些理论研究了有机化合物中化学键的形成和性质。
5.有机反应:有机化学反应是指有机分子中原子间氢、电子和其他原子核的重新分配。
有机反应是有机合成的基础,可以用以构建复杂的有机分子。
6.光化学:光化学是研究有机分子在光照下发生的化学反应。
光化学反应可用于合成新的有机化合物和研究生物分子的功能。
7.有机分析:有机分析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有机分析可以用于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8.有机合成:有机合成是指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技术。
有机合成可以用于合成天然产物、药物和功能分子。
9.有机催化:有机催化是指利用有机催化剂催化有机反应。
有机催化可以提高反应速度、选择性和产率。
10.药物发现和设计:有机化学在药物发现和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机化合物可用于合成和优化药物分子。
11.酸碱理论:酸碱理论是有机化学的基础。
它用来描述有机化合物在溶液中的酸碱性质和反应。
12.物理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分子中存在的物理现象和现象的研究。
物理有机化学是有机反应和分子结构的基础。
13.手性化学:手性化学是研究手性分子的性质和反应的学科。
手性分子是指它们的镜像不可重叠。
14.有机多步合成:有机多步合成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有机反应制备复杂有机分子的方法。
有机知识重点笔记

南昌大学知识重点首页授课教师 xx 课程名称 有机化学 课次编号 授课日期授课年级本科生授课方式 讲 授 授课内容 第6章 醇、酚、醚学 时 数41、熟练掌握醇、酚、醚的化学性质2、了解1,2-环氧化合物的反应1、醇、酚、醚的分类与命名2、醇的化学性质(重点)3、酚的化学性质(重点)4、 醚的化学性质5、 重要的醇、酚、醚6、 1,2-环氧化合物的反应书后练习教 学 目 的(含重点、难点)主 要 内容 复习思考题教研室意见参考文献教 材教学 内 容备 注第六章 醇、酚、醚概述:醇、酚和醚都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有的在医药上用作消毒剂、麻醉剂、溶剂,有的是有机化合物的常用原料。
第一节 醇一、醇的分类和命名1、 根据分子中烃基的不同,分为饱和醇、不饱和醇、脂肪醇、脂环醇及芳香醇等。
2、 根据羟基所连的碳原子的种类,分别称为伯、仲或叔醇。
3、根据羟基数目的多少,分为一元醇、二元醇、三元醇等。
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羟基的醇又称为多元醇。
4、简单的一元醇多用普通命名法。
5、不饱和醇的命名:应选择既包括连接羟基的碳,又包括碳碳重键的两个碳原子都在内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叫做某烯(或炔)醇。
从靠近羟基的一端开始把碳链编号,并分别指出羟基、双键或三键的位置。
6、脂环醇的命名:当羟基与环上碳原子相连时,根据环上碳原子的数目叫做环某醇。
如环上还有其它取代基,则将环上碳原子从羟基所连碳开始编号。
7、芳香醇的命名:通常把链醇作为母体,芳烃基作为取代基。
8、多元醇的系统命名法:选择连有尽可能多的羟基的碳链作主链。
二、醇的物理性质由于羟基的存在,醇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故醇的沸点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高得多,并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呈规律性的增高。
多元醇随着羟基的增多,形成氢键数目也就增多,所以多元醇具有更高的沸点。
三、醇的化学性质◆ 结构特点:CCO H....O-H 键极性大,可作为 酸。
R-OH RO H -++ 质子化为 H H O ..+故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大学知识重点首页
授课教师 XX 课程名称 有机化学 课次编号 N o:6 授课日期 2008.3.17
授课年级
2008本科生
授课方式 讲 授 授课内容
第三章 环烃(2)
学 时 数
2
1、熟练掌握芳香烃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2、熟悉苯的结构
3、理解亲电取代反应的历程
1、芳香烃的分类与命名
2、苯的结构
3、苯的同系物命名及其异构现象
4、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重点)
5、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历程(难点)
书后练习
教 学 目 的
(含重点、难点)
主 要 内
容 复习思考题
教研室意见
参考文献
教 材
南昌大学知识重点
教学内容备注
第二节芳香烃
概述:是芳香族化合物的母体。
芳香族化合物包括具有苯环结构
(苯型)或不具苯环结构(非苯型)但有芳香性的一类化合物。
一、分类:按照结构中所含苯环数目和连接方式分类
1. 单环芳香烃:分子中只含有一个苯环
2.多环芳香烃: 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苯环,根据苯环的连接方式不同,
又可分为三类.
①多苯代脂烃:可看作是脂肪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氢原子被苯基取代的化
合物
②联苯和联多苯:分子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苯环直接互相连接。
③稠环芳香烃: 苯环通过共用相邻的碳原子相互稠合而成。
二、苯的结构
1、苯的构造式:苯的性质与不饱和烃大有区别,苯的这种特殊性质来自
苯的特殊结构。
2、凯库勒 (Kekule') 首先提出了苯的环状结构(1865)。
①凯库勒环状构造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观事实,如苯在一定条件
下,催化加氢生成环己烷,这说明了苯分子的六个碳原子结合成环状结构。
②不能解释苯分子中含有三个双键,为什么不出现与烯烃相类似的加成
反应。
另外,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而凯库勒的构造式却能有两
种。
3、现代理论:
① C-sp2杂化;②π电子云成两个轮胎状,均匀分布在苯环平面的上下
两侧。
③分子中的碳-碳键长完全平均化。
4.共振论解释:苯是 (Ⅰ) 和 (Ⅱ) 的共振杂化体,由于(Ⅰ) 与 (Ⅱ) 等
同,它们的稳定性完全一样,对杂化体的贡献也是一样的。
◆在共振论和凯库勒结构之间有着重要的区别。
两个凯库勒结构都
是真实的,但由一个形式能迅速变成另一个形式;共振论则认为,两个凯
库勒结构均为假设的,都只是共振结构,苯的真正结构是它们的共振杂化
体,而不是一个混合物。
三、苯的同系物命名及其异构现象
1、苯的同系物是指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的衍生物。
2、若侧链为不饱和烃基(如烯基或炔基),命名时以不饱和烃为母体命名,
苯环(苯基)作为取代基。
3、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时,则有三种位置异构体。
两个取代基的相对位
置,用邻(ortho,o)、间(meta,m)和对(para,p)或数字表示。
4、当苯环上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取代基时,它们的位置用数字表示。
南昌大学知识重点
教学内容备注5、芳香烃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去掉后,所余下的原子团称为芳
基,常用Ar
四、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由于苯及其同系物分子中都含有苯环结构,故它们的化学性质与饱和
烃及不饱和烃有明显的不同。
它们具有独特的“芳香性”,即在通常清况
下,易起取代而难起加成和氧化反应。
1.卤代反应在同样的催化剂存在时,苯的同系物与卤素的反应比苯容
易。
一烷基苯与卤素反应,主要是卤素取代烷基的邻位或对位上的氢
原子。
2.硝化反应(nitration)
①苯的同系物发生硝化反应时比苯要容易。
②2,4,6-三诮基甲苯 (TNT),它是一种重要的炸药。
3.磺化反应(sulfonation)
①甲苯与浓硫酸在常温下即可以发生磺化反应,主要产物是邻及对甲
苯磺酸。
如在1OO~12O0C时反应,则对甲苯磺酸为主要产物。
②磺酸是有机强酸,易溶于水,其酸性可与无机强酸相比。
4.烷基化反应
①苯在路易斯酸如无水氯化铝、无水氯化铁、无水氯化锌等的存在下,
可与卤代烷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生成苯的同系物。
②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烷基的反应叫做烷基化反应 (alkylation)。
③苯的同系物进行烷基化反应比苯容易。
5.酰化反应(acylation)
①在无水氯化铝等路易斯酸存在下,苯与酰卤或酸酐反应,苯环上的氢
被酰基取代。
②苯及其同系物的酰化及烷基化都叫做傅-克反应 (Friedel-Crafts
reaction)。
③硝基苯及苯磺酸很难进行傅-克反应。
④苯的同系物比苯容易酰化,酰基取代在烷基的邻位或对位。
6.氧化反应
①苯环本身很稳定,在一般情况下难以氧化。
②苯的同系物则能与一些氧化剂 (如重铬酸钾的酸性溶液、高锰酸钾溶
液、稀硝酸等)反应。
这时,苯环的侧链被氧化。
③只要侧链上有α-H,不论侧链烷基长短如何,都被氧化为与苯环相连
的羧基。
④在剧烈的条件下和有催化剂时,苯环才被破坏。
7.加成反应
①苯环在一般条件下不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当在催化剂、高温或光
的影响下,也可加成。
②苯的同系物与卤素在日光下,不发生加成反应,而是在侧链上取
代。
南昌大学知识重点
教学内容备注
五、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历程
1、通式:是一个亲电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E+)首先进攻苯环而进
行的反应,故是一个亲电取代。
2、卤代
①芳烃相对烯烃而言,对亲电试剂的活泼性要弱一些。
②芳烃的卤代需要FeCl3之类的催化剂。
③取代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亲电试剂进攻苯环的π电子云,生成中间体σ配合物(碳正离子)
(它是三个共振式的杂化体,其稳定性比反应物差,有较高的能量)。
第二步,中间体碳正离子脱去一个质子,生成取代产物,这是由于苯环
比较稳定的缘故。
(与稀烃加成反应的区别之处!)。
④如果苯环上有强的活化基团,如羟基,卤化反应可不需加卤化铁。
3、硝化
①亲电试剂是硝翁离子(+NO2)。
在混酸中,它是由浓硝酸与浓硫酸作用生
成的。
②硝翁离子O=+N→O是很强的亲电试剂。
4.磺化
①进攻试剂是亲电的SO3H+(由发烟硫酸中SO3与H2SO4形成)。
②反应分两步进行。
5.烷基化
①亲电试剂是卤代烃(RX)与催化剂(如AlCl3)生成的碳正离子─烷基阳
离子(R+)。
②反应分两步进行。
③在烷基化反应中,当卤代烃的碳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碳原子时,有可
能发生重排。
④如芳环上已经被钝化基(NO2-,-SO3H,-CN,COR等)取代,则不能发
生付-克反应。
6.酰化
①亲电试剂为酰基阳离子(R-+C=O)。
②反应分两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