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剂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中药调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药可持续发展对策

中药调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药可持续发展对策审方中的问题施行电脑处方后存在的问题:目前很多医院的门诊管理系统,采用了电脑自动化医疗管理系统,给中药调剂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考验。
中药材在使用前必须根据病情和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炮制处理。
传统的中药处方由医生手工书写,对每味药物的炮制显其特点,通过炮制可以充分发挥中药防治疾病的作用,并克服某些不良反应,保证安全有效。
而经过电脑处方开药后,较多的中药在电子处方里难体现炮制学优势。
处方书写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仍有很多医疗机构使用医生书写处方的形式,其书写不规范,书写潦草,或使用药物代码的情况多见,调剂人员有时辨认不清,而且还很容易使一些药物名称相似的药品看错,发错,导致错误调配。
医生在处方中书写药物名称时,习惯以支、只、条、个等单位计量,处方中存在超出规定剂量,或对于某些特殊处理的药材不加以说明,容易给调剂及配制造成麻烦,有时也会忽略调剂完成后该怎样服用、何时服药等。
加之在调剂时人员的粗心大意及对药物认识不够都可将配制搞错,造成错发、漏发现象。
调配中的问题:调配是指调剂人员根据已有审方人签字,准确地调配药物的操作。
配方时按处方药物顺序逐味称量,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等应单独包装,并注明处理方法等,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保证配方质量。
①中药调配经常出现差错:中药调配出现差错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出现差错的原因众多,一方面由于我国中药材品种较多,容易混淆,而且品种间同名异物现象多见,这些均容易导致中药调剂人员调配出现差错。
另一方面中医药材装斗出现差错也可导致调配差错。
此外,由于开处方的医师字迹模糊、潦草等,需进行特殊处理后才能进行调配,可是药物直接调配等均可能导致错配。
②剂量、分剂量出现差错:准确进行总量称重及分剂量称重是中药调剂工作的核心,但由于处方书写潦草及调配人员未向医师求证即再调配等原因所导致的剂量错配屡见不鲜,当然也包括医师将剂量写错等因素。
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及相应措施探讨

详细描述
处方审核差错是指在调剂过程中没有认真审 核处方的各项内容,如患者姓名、年龄、性 别、诊断、药名、剂量、用法等,导致出现 误差。为了避免这种差错,调剂人员需仔细 核对处方内容,确保准确无误,防止因处方 误差导致用药不当。
调剂操作差错
总结词
调剂操作需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避免因操作 不当导致药品剂量不准或药品污染。
总结词
加强与医师的沟通,完善处方审核制度是减少中药调 剂差错的必要环节。
详细描述
药师与医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确保处方准确性和药 物使用合理性至关重要。应加强与医师的沟通,完善 处方审核制度,确保处方信息的准确传递和药品使用 的科学合理。同时,药师应对处方中的药物使用进行 把关,对存在疑问或不适宜的处方及时与医师沟通, 避免因处方问题导致的调剂差错。
详细描述
中药调剂是中药应用中的重要环节,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保障。 它涉及对中药饮片或中成药的识别、称量、配伍、分剂量、混合、包装等步骤 ,要求药师根据医师处方,准确无误地进行调配。
中药调剂的重要性
总结词
中药调剂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的重要环节,对维护患者生命健康具 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药品发放差错是指在药品发放过程中没有认真核对患者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等, 导致出现误差。为了避免这种差错,药品发放人员需仔细核对患者信息,确保药品发放
准确无误。同时,还需加强药品发放的管理和监督,防止因发放错误导致用药不当。
03
中药调剂差错的相应措施
严格控制药材来源,保证药材质量
总结词
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及相应措 施探讨
汇报人: 2024-01-09
目录
• 中药调剂概述 • 中药调剂常见差错类型 • 中药调剂差错的相应措施 • 中药调剂现代化管理措施 • 中药调剂发展趋势与展望
【VIP专享】浅谈中药调剂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药调剂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郑细云中药调剂是指根据医师处方将中药饮片配成供患者使用的药剂的过程,是一项负有法律责任的专业操作技能。
调剂工作既要做到符合医师处方意图和调配准确无误,又要及时发现医师处方中不合理或错误的用药。
目前,大部分医院面对中药调剂中出现的问题不太重视,导致患者治疗效果较差,甚至导致患者生命受到威胁。
因此,根据本人在院中药房多年调剂工作的实践经验,就中药调剂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简单探讨,并浅谈自己对该问题的粗浅认识。
一、存在的问题1、处方别名、全名的问题中药治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药物的种类更是数不胜数,大部分中药在使用时考虑到种类较多、历史长久和记载的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出现中药别名、全名等过于复杂,使调配人员容易发生差错,归纳为7种情况:完全是两种饮片如川黄连和胡黄连;同一种品种不同炮制规格,如生姜和炮姜;同一植物不同入药部位:如桑叶、桑枝;一种饮片的正名和全名之差,如白芍和杭白芍;一种饮片和并开的两种饮片,白芍和赤白芍;两种饮片并开,如桃红、生龙牡等;一种饮片的正名与别名,如大黄、川军、锦纹、生军等。
2、药材质量较差质量较差药材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医院对中药质量监察不严格,缺乏对商家、厂家的了解,对供应商是否持正规营业执照经商缺少鉴别,药材质量较差的特点有:易长虫、发霉,使用时出现较多杂质,纯净度较低等。
由于目前农药物的广泛使用,许多中药药材都受到化学元素和过量金属的污染。
还有许多商家、厂家在买卖药材时为了自身利益,将劣质、发霉和过期药材实行有害加工,这些,严重影响中药材质量。
3、中药剂量、配伍及人员问题中药调剂是工作人员是从现有处方准确的进行药物配置工作。
①剂量出现的误差:保证配置中药重量和剂量的准确性是中药调剂的关键点,但是由于开处方的医疗人员书写笔迹潦草和配置药物人员没有及时向其求证药物剂量、别名等在进行配置,最后出现药物剂量配错和患者处理方法错误的现象。
中药汤剂调剂审核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

中药汤剂调剂审核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发布时间:2021-09-02T11:42:21.90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5期作者:李文斌[导读] 中药汤剂的审核工作对中药汤剂的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李文斌通江县中医医院, 四川巴中 635700中药汤剂的审核工作对中药汤剂的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针对中药汤剂的审核工作,提出有效的改善手段,才能提高调剂水平,是确保用药质量的关键,但由于小包装的中药饮片目前难以有效的解决中药汤剂中存在的称不准、分不均以及复核难等问题,因此就需要在调剂审核处方时注意用药禁忌项,接下来我们从中药汤剂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这三个方面对中药汤剂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正确认识中药汤剂调剂审核中的一些问题。
一、中药汤剂调剂存在的问题1.1剂量不准确由于中药剂量通常采用的是称重的方法,为了确保中药饮片处方调剂质量,所以在中药配方中规定,单剂量的药片称重误差不得超过总重量的±5%左右。
但由于部分药剂的最小重量只有1g,使得在药剂的称重过程中,很难把控1g以下的重量,对于误差不超过±5%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实现对剂量的保证。
与此同时,中药饮片处方大部分为复方,并且属于一方多剂的情况,调剂人员在实际的操作中按照剂量称取药方的总量,然后进行分剂,这种做法很容易造成药剂之间存在重量差异的情况,这也是剂量误差超标的一种情况。
1.2难以复核饮片剂量中药饮片处方大部分属于复方,但由于在调剂复核中,中药饮片的剂量和种类比较多,也比较复杂,使得散装的中药配方将每剂中药进行多种饮片混合,所以只能确认所调剂的处方中药饮片种类进行复核,而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饮片,则很容易忽略掉。
同时在医院的中药饮片检查中,经常会出现同一个处方调剂缺漏某一味药材,或者总剂量相差比例比较大,以及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分剂量误差超标等情况。
1.3调剂给付不规范中药饮片的来源比较复杂,同时不同的炮制品功效也不尽相同,当调剂给付不规范的时候,就会影响到中药汤剂的临床治疗效果。
中药饮片调剂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选自——中药饮片调剂差错分析及解决对策1 中药饮片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1.1 处方书写不规范医生处方不规范,字迹潦草,调剂人员难以辨认,易导致调配差错,如容易把桂枝看成桔梗,黄芪看成黄芩;还有的医生书写数字时不易辨认,例如15g有时就辨认不清是10g还是15g,所有类似的这些书写,都影响调剂人员的正确判断,从而容易造成错误的调配。
1.2 药品摆放不合理或上错药柜由于有一些中药饮片经炮制、切片后看起来极相似,若在工作中稍有马虎,就极易造成差错。
如把生地黄和玄参放在同一药柜的不同格斗中,在调配中稍不留意,就很容易调配错误;还有人曾把外形相似的葛根倒入茯苓药柜中,造成了调剂差错。
1.3 调剂人员因素目前,我国中药调剂人员专业水平较低,加上有些调剂人员由于个人情绪或未休息好,上班时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或患者较多调配处方时过于急躁,造成漏配,错配药现象。
中药饮片调配过程中出现的差错以漏配最明显,漏配大多是一些体积膨松类和另包及贵重药品[1]。
有些药品名称相似,如果调剂人员对别名的记忆不清就很容易而导致错配,如补骨脂别名“破故纸”,为补阳药,而木蝴蝶别名“云故纸”、“千层纸”,为化痰止咳平喘药,调配时一定要仔细辨认,切勿将“破故纸”错发为木蝴蝶。
1.4 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规定执行不到位目前,全国还没有统一的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规定,但各省、直辖市都已制定了地方规定。
如广西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规定》,但笔者调查时发现,由于各医院的处方用药习惯不同,加上医生和调剂人员对该《规定》都不够重视,容易造成调剂差错,如医生写“桃仁”应付“燀桃仁”,但调剂人员常调配给“生桃仁”。
1.5 中药饮片调剂量不准确中药调配称总量不准确和分贴剂量不均匀是差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可以说“准确称总量和分帖量是中药调剂的核心[2]。
现在很多医院使用的调配工具仍然是戥称,在调剂操作规程明确规定:每剂药误差正负不得超过5%,一方多剂时应严格按递减分戥法逐剂进行复戥,禁止凭视觉主观估计。
医院中药房调剂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医院中药房调剂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标签::中药房;调剂;存在问题;改进策略医院中药房的药品调剂是很重要一项工作,是中药供应的最后一环。
它担负着医院门诊和病房中药的供应任务,集收方、计价、调配、发药等多项技能于一身,工作量大,劳动强度亦高。
因此其调剂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
1中药房调剂工作的现状调查和存在问题抽取本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的门诊药师日常处方审核工作中所记录的疑义处方进行分类、分析和统计。
结果:在抽取的46568张处方中,发现错误的处方406张,占总处方量的0.9%。
在错误的处方中,处方前记错误占54.1%、处方正文错误占42.3%、处方后记错误占1.9%、其它错误占6.2%,并有些处方同时存在多处错误。
统计结果如下:(表1、表2和表3)2现状分析2.1一般项目(前记)不全或写错从表1看出处方前记错误占错误处方例数的54.1%,所占比例比较高,可见处方前记存在较多得问题。
处方前记是记录患者信息得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填写前记内容便于结合患者的情况审查处方,避免差错,必要时便于和患者联系,却很容易被医师所忽略。
如处方中把病人8个月写成8岁或者缺写,不同年龄的病人,用药的剂量是有差异的,小孩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不同一般同成人,是有差异的,特别是婴儿身体机能尚未成熟,在用药时要更加注意,他们在药物选用、剂量调节等方面都有别于一般成年人;处方中也常出现缺写或写错性别的现象。
《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第十条第(五)项规定“年龄必须写实足年龄,婴儿写日、月龄。
必要时,婴儿要注明体重。
”而这些错误多数是大意造成的,若医师漏写或错写年龄、性别、诊断等,药师在审查处方时就不能掌握患者的正确信息,也就不能对患者用药剂量及用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矫正错误,易造成患者用药剂量不足或超量。
2.2正文内容的不全或错误正文部分内容是处方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病人用药的安全有效,因此医师必须根据诊断、药品的性能、不良反应以及病人的整体情况,周密考虑,认真开写。
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及相应措施探讨

影响:剂量不准确可能导致药效减弱或增强,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应对措施:采用高精度的称量工具,加强操作规范培训,提高药剂师的专业技能和责任 心。
药材炮制不当
药材未经过炮制或 炮制不规范
药材炮制方法不当, 影响药效
药材炮制过程中出 现污染或混入异物
制定中药材炮制标 准,统一操作流程, 提高炮制效果
加强中药材炮制人 员的培训和管理, 提高炮制技能和责 任心
建立中药材炮制质 量检测体系,对炮 制后的中药材进行 质量评估和把关
加强处方配伍知识培训,减少差错
加强处方配伍知识培训:提高药师 的专业技能,确保准确配制处方
完善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减少因药品问题导致的差错
加强处方审核制 度:建立完善的 处方审核制度, 确保处方信息的 准确性和完整性, 减少因处方错误 导致的调剂差错。
确保配伍准确: 中药配伍需遵循 一定的原则和规 律,应加强中药 师的专业技能培 训,提高配伍的 准确性和科学性, 避免因配伍不当 导致的差错。
规范操作流程: 制定并执行中药 调剂的操作规程, 确保每一步操作 都有明确的规范 和标准,减少因 操作不规范导致 的差错。
概念:由于中药 品种繁多,名称 相似或外观相似, 容易造成混淆
常见情况:如将 金钱草误认为是 广金钱草,导致 药效不同
原因分析:中药 材品种繁多,缺 乏统一标准,采 购、验收不严格 等
应对措施:加强 中药材采购、验 收管理,建立中 药材品种档案, 提高药师专业水 平
药材剂量不准确
定义:药材剂量不准确是指中药调剂过程中,药材的用量与处方要求不一致的情况。
及时纠正:一旦 发现差错,立即 采取措施纠正, 防止再次发生
中药调剂工作中发生差错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中药调剂工作中发生差错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中药调剂工作是中医药临床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负责根据医生的处方合理选取、配伍中药材,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加工、炮制,以期达到治疗、调理疾病的效果。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发生一些差错,导致患者用药出现问题甚至不良反应。
本文将从发生差错的原因、分析及相应的整改措施方面展开讨论。
1. 差错原因分析1.1 流程不清:中药调剂工作涉及多个环节,包括接方、配药、炮制等。
如果工作流程不清晰,容易导致工作的杂乱、混乱和复杂度增加,从而增加差错的发生。
1.2 药材质量问题: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的疗效,而在选取和采购中药材时,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和难度。
如供应商提供的中药材质量不合格,或药材本身存在问题,都可能导致中药调剂过程中差错的发生。
1.3 配伍搭配不当:中药调剂的核心是配伍药材。
如果在配伍过程中,不考虑中药药性的相克相冲,或者配伍用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中药的疗效降低,甚至引起患者的不良反应。
1.4 人为因素:中药调剂工作是一项复杂且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技术人员具备一定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如果技术人员操作不规范,或者存在马虎大意的情况,都可能导致中药调剂过程中的差错。
2. 整改措施分析2.1 规范流程:制定详细的中药调剂工作流程,包括接方、配药、炮制等各个环节,明确每个环节的职责和要求,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同时,建立标准作业操作规范,针对不同的中药材和处理方法,制定详细的操作指南。
2.2 加强质量控制:建立中药材供应商的评估、审核和监督机制,确保所采购的中药材质量合格。
对每一批次的中药材进行严格的检查,并建立质量档案。
2.3 加强配伍原则的培训:加强技术人员的配伍原则培训,使其对中药性味、归经、相克、相冲等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利用数据库和软件辅助配伍,提高配伍准确性和效率。
2.4 强化职业素养:提高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培养对工作的认真、细致和负责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 词:中药调剂 ;处方 ;常见 问题 ;应对措施
d i 0 9 9 .s . 7 .7 9 0 2 2 5 o:1 . 6  ̄i n1 22 7 . 1 . . 1 3 s 6 2 00 文章编号 :1 7 - 7 2 1 ) 0 — 7 —2 622 9( 0 2 一 0 30 7 2 0
尚的职 业道德和 高度 责任心 ,需要严肃认真按照 医师处
方要求进行调剂Ⅲ。本文就 中药 调剂过程 中常见 的一些 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如下,与大家进行探讨 。
1 中药处方 中常见的问题 1 书写不规 范 虽然 中药手 写处方 已逐渐被 电子处 . 1 方取代 ,但 一些老 医生仍用 手写处 方开药 ,手 写处方基 本都有这样 的通病——字迹潦草 。固然熟手 的配方药师 已基本 能认识 开方 医师 的字迹 ,但也 时有过于潦草而 出
疗 效和用 药的安全 ,同时也要求从事调剂 的人员具有 高
开方 医师应 注意 辩证 准确 ,掌握 好剂 量与疗 程 ,并选 用 恰 当的炮 制 品和 配伍 药味 ,尽 量减轻 药物 对妊 娠 的 危害。 1 用量禁 忌 药物的剂量应按病情的轻重,因人 、因 . 4 时、因地 来选择 ,不应 随意加 大临床用药剂量 。现在很 多医生认 为大部 分中药 都是人 工化种 植,其 药效不 如以 往 的野 生药材 ,想通过 增大用 药剂量 来达 到预期效 果, 极 可能增加不 良反应 出现 的风 险,特别是 药典上注 明有 毒 的药物 ,如附子、川 乌、草 乌等 ,剂量过大 、药力过 I 猛 反助邪 伤正气 ,甚至 引发毒 副反应 事件发 生。同时, 药量过大 药物在 煎药过程 中其成分不 易完全 煎出,造成 浪 费,加重患者 的经济负担。
l 特殊 类型人群 用 药禁 忌 在孕 妇处方 中偶尔也会 _ 3 碰见 含有对 妊娠 期禁 忌 的药物 ,如 川 牛膝 、丁 公藤 、 I 附子等 属剧毒或 药性峻猛类 药 ,除 中断妊娠 、引产外 ,
应尽 量避 免使用 ;如 枳壳 、卷柏 、片 姜黄 、西 红花 等 属活血 祛瘀 、行 气 、攻下 、温里 类药 ,孕 妇应慎 用 ,
的配药速度 。也经常会有 患者抱怨说处方 中的字过于潦 草不认识 ,导致患者心存 疑虑 ,不敢放心使用 。 1 出现配伍禁忌 金元 以来,医家 已经 认识到某些药 . 2
物合用会产生剧烈 的毒副作用或者 降低和破坏药效 ,并 总结概括 出 “ 十八反 ”和 “ 十九畏” ,如七情配伍 关系 中 的“ 相反 ”和 “ 相恶 ” 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这些 ,I 药物 的配伍使用 。处方 中中药与 中药 间出现配伍禁忌 , 是 临床 医生一般都会 自己组方过程 中避免 ,二来如 出
与赤芍、川贝母与浙贝母、黄芪与黄芩、 山茱萸与吴茱 萸等药名相近 ,处方抓药时很容易看错;在小包装饮片 调配时也时常出现 lg 1g O O 和 5 、tg和 5 g剂量误抓 。 22 药物漏抓 . 在调配处 方时,有些调剂人员不按一定
现配方 药师对处方 中药味猜 药的现象 ,这样很难保证配
1 使用方法不详 或错误 中药可 内服、外用 ,在 处方 . 5
中也应 写明,但 有时医师 开电子处方 时忘 了在用法栏将 内服 改成外用 ,如笔者在骨科和风湿科 的处方 时经常碰
方 的准确性 ,存在安全 隐患 ,同时也极大 的影 响了药师
一
现经配方药师 、复合药师及发药药师三道程序审核 ,一 般都会被审核 出来 。 目前 中药和西药都是分 中药处方和 西药处方 ,在 中药房和西药房调配 ,所 以中西药 的配伍 禁忌监控长期 以来都是处于空 白,开方医师对于 中西药 间的配伍禁忌缺乏足够的重视 ,中西药分处方和分药房 配药也给中西药的配伍禁忌 的监察增加难度 。
中药 调剂 工作 是调剂 中药饮 片处 方 的最重 要 的环
节,是指中药 调剂人 员根据 医师处方要求 ,按照配方程 序和原则,及 时、准确地将 中药饮 片调配成供 患者使用 的药剂的一项技术性 工作。中医处方是通 过辨证 论治、 组方遣 药而发挥药效 的,只有调剂符合 医师处方意 图和 调配准确无误 ,才 能使 中医的理、法、方、药取得一致 。 因此,中药调剂工作质量 的好坏直接 关系 到患者 的临床
见 处方 中含有 多味大剂量 的附子、川乌、草乌等有毒药 味跟 一些海风藤 、伸筋 草、络石藤等舒筋活络类药物搭 配 ,而处方用法栏 中却标 内服 ,根据笔者经验认为该方 应该为外用方 , 电话询 问开方医师,才确认 为外用方 。 打 在《 处方管理 办法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卫生部令第 5 3号) 中明确规定 ,药物调剂 、煎煮 的特殊要求应注 明在药 品 右上方 ,并加括 号,如布包 、先煎 、后下 、冲服等 ,如 对乌头类药应强调 “ 先煎、久煎” ,海金 沙、旋覆花等应 “ 布包煎 ” ,薄荷 、香薷等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应 “ 后下 ” , 但有些 医师在开具处方 时不注 明,使得患者煎煮方法不 当,影响疗效甚至导致 毒副作用加剧 。 2 调剂人员常见的问题 21 药物 误抓 药 剂人 员在 调配 处方时经 常 出现 误抓 . 的现象 ,这主要是 由于调剂人员思想不集 中,一味 的想 加快捡药速度 ,有时药斗加药错误也会造成误抓 。如鳖 甲与龟 甲、乳香与没药 、土茯苓与萆薜等外观近似 ,药 斗又在临近 的位置 ,容易误抓 ;桑螵蛸与海螵蛸、 白芍
第 1 O卷第 O 2期 ・ 总第 10期 3 2 01 2年 1 月 ・下 半 月 刊
◎ DD擞 鼎 I远O SLF TYC A. 意 N, C' EO 梅全喜
( 广州 中医药大学附属 中山医院,中山 5 80 )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