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平行跑道空管运行管理
近距平行跑道空管运行管理[权威资料]
![近距平行跑道空管运行管理[权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987f0fee518964bce847c1c.png)
近距平行跑道空管运行管理[权威资料] 近距平行跑道空管运行管理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近距平行跑道的运行技术在欧洲和美国的几家大型机场得到了采用。
随着机场不断扩大的容量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为了新建和改建一些基础保障设施开始了不断的征地,但是国家和民众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也得到了逐步的重视,因此近距平行跑道空管运行管理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改善。
[关键词]近距平行跑道;运行管理;分析研究P412.24 A 1009-914X(2014)30-0101-01前言:所谓近距平行跑道指的是跑道中心线的间距小于760米的平行跑道,而这种跑道的布局方式在国外的机场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作用是对飞机起飞与落地的交通流冲突起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从而使机场的保障能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本文将就某机场的相关实例,分析总结近距跑道运行的要点和共性,并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设置规划管制席位空管运行需要首先考虑就是对塔台各个管制席位的安排和规划,而根据相关规定要求每个塔台的管制室都应当设置相应的机场管制席。
如果机场的年起降架次高于40000,就应当增设相应的地面管制席;如果机场的年起降架次高于100000,就应当增设相应的放行许可发布席。
不过目前的一些繁忙机场具有跑道较多、旅客吞吐量较高、地面跑滑结构相对复杂等特点,使得地面席位和单个塔台的设置无法对空管运行需求做到有效的满足。
案例中的该机场对塔台管制席位的设置和分析如图1所示。
2.合理选择运行模式因近距跑道的使用模式基本定型,其运行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起降跑道的选择。
一般来说只有两种选择,即落地流穿越起飞跑道和起飞流穿越落地跑道,其中落地流穿越起飞跑道在通常情况下属于最佳选择。
案例中的该机场布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两个候机楼虽然位于两侧,但是交通量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而根据落地穿越起飞跑道的相关规则,该机场将西跑道规划为起飞跑道而将东跑道规划为落地跑道,从而形成了现行主用模式便于运行管理工作。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近距平行跑道运行方式分析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近距平行跑道运行方式分析摘要: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关于重庆江北机场近距平行跑道运行方式的分析,首先介绍了近距平行跑道运行的现状及发展,分析了平行跑道的运行模式标准,突出近距平行跑道运行方式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结合重庆江北机场跑道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运行模式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跑道容量,为跑道容量优化提出建议。
关键词:重庆江北机场,近距平行跑道运行方式,跑道容量引言进入二十世纪以来,航空运输在整个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随着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国内的机场变得越来越拥挤,各机场的跑道容量逐渐达到跑和甚至超过了饱和状态。
虽然我国土地资源较丰富,但人口基数大,人均占有量少,因此,如何提高跑道容量就成为民航发展的一大难题。
近距平行跑道比单跑道容量大,相对远距跑道有占地少的优点。
近距平行跑道将成为中国大中型跑道的主要跑道类型之一。
平行跑道可以采用隔离平行运行模式、相关平行进近运行模式和精密跑道监视下的平行进近模式,各种运行方式各有其特点,因此机场需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来选择相应合适的运行模式,以此来提高机场的运行效率。
一近距平行跑道运行模式的现状及发展国内对近距平行跑道的相关平行进近运行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较多的是各专家对该钟运行模式的理论介绍,如2008年,丁磊对近距平行跑道配对的进近方法的概念和应用前景做了相关的介绍;2009年刘源探讨了有关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的可行性。
对近距平行跑道相关平行进近研究较为深入的有:2003年,胡明华等综述了提高近距平行跑道容量的主要进近方法,包括空中侧向间隔信息系统(AILS)和配对进近方法的利弊;2010年,顾正兵系统地研究了近距平行跑道的仪表运行方式,提出有实际可操作性且适合虹桥机场近距平行跑道的最佳运行方式;2011年王维等通过综合分析全球各大机场的近距平行跑道构型,给出了近距平行跑道间距的建议值和入口错开的决策建议。
较多的学者仅停留在近距平行跑道采用双跑道隔离平行运行模式的关键技术研究:2008年,郭海琦等通过建立计算模型,研究了近距平行跑道容量及延误水平;2009年,王维等研究了机场近距平行跑道一起一降模式下的跑道容量。
我国近距平行跑道运行优化研究

我国近距平行跑道运行优化研究作者:何德暘来源:《价值工程》2019年第16期摘要:随着我国民航运输产业的快速发展,航空公司机队规模的不断增加,国内的机场变得越来越繁忙,无法容纳更多飞机的起降,其容量已达到了饱和状态,许多机场开始建设近距平行跑道提升跑道的容量。
但是,当前我国现行的尾流标准主要是按照航空器的最大起飞重量进行航空器分类然后给出不同类别下的间隔标准,该标准已经无法满足机队规模增加的需要。
因此,欧洲和美国都提出了航空器重新分类(RECAT)的概念,并在一些机场试行。
该方案是将航空器重新分类,通过缩小前后航空器之间的尾流间隔,提升航空器的进离场架次,提升跑道容量,达到机场运行优化的目的。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and increasing fleet of airline,the domestic airport has become so busy that cannot accommodate more aircraft taking off and landing, which capacity has in saturation state. Many airports have begun to build closely-spaced parallel to enhance the runway capacity. However, the current wake turbulence separation standard is mainly according to the maximum take-off weight of aircraft to classify the aircraft and the standard cannot meet the demand of increasing fleet of airline.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have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re-categorization(RECAT) and conducted in some airports. The project reclassifies the aircraft, and optimizes the airport operation by reducing the wake interval between aircraft before and after, improving the aircraft's departure and arrival times, and increasing the runway capacity.关键词:机型分类;跑道容量;尾流间隔;运行优化Key words: aircraft classification;runway capacity;wake turbulence separation;operation optimization中圖分类号:V351.11;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16-0030-030; 引言近距平行跑道已经在我国的许多机场投入运行,但是对民航运输发展贡献度不高,其运行模式仍主要是隔离运行模式,跑道的起飞和着陆间隔之间的尾流标准却仍然是单跑道的运行标准,根本无法完全达到使用进近平行跑道能够增加容量,提升机场的运行效率。
空中交通管制规程

空中交通管制规程空中交通管制是保障航空安全的重要环节,旨在协调和管理航空器在空中和地面之间的运行,维持航空交通的有序进行。
本文将介绍空中交通管制的基本原则和规程,包括空中交通流管制、飞行计划和航空器间的通信等方面的内容。
一、空中交通流管制1. 空中交通流分配原则根据航空器的性能、航线和空域的容量等因素,空中交通流管理机构根据先到先得原则分配空中交通流。
航空器在进入受限制的空域之前,必须事先获得许可并按照指定时间和航线进行飞行。
2. 航空器间的间隔保障在空中交通管制过程中,为保障航空器间的安全间隔,空中交通管制机构会根据航空器的类别、速度和飞行高度等因素,在航路上设定间隔限制。
航空器必须遵守这些间隔限制,并确保与其他航空器保持相应的间隔距离。
3. 空中交通流调整如果由于航空器流量过大或其他原因导致空中交通流拥堵,空中交通管制机构可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例如,可以要求航空器进行绕航、改变高度或速度等,以保障空中交通的安全和流畅。
二、飞行计划1. 提交飞行计划的要求根据规定,航空器的指挥员或相关机组人员需要在提前时间内向空中交通管理部门提交飞行计划。
飞行计划的信息应包括航空器的识别号码、起飞地和目的地、飞行高度、速度和航线等。
2. 飞行计划的审核与批准空中交通管理部门会对提交的飞行计划进行审核,检查计划是否合理和符合规定。
只有在飞行计划得到批准后,航空器才可以按照计划进行飞行。
3. 飞行计划的更新与变更如果飞行计划需要更新或变更,指挥员或机组人员应及时通知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并根据指示进行相应操作。
这样可以确保空中交通管理部门能够及时调整和协调其他航空器的飞行计划。
三、航空器间的通信1. 空中交通管制与航空器的通信空中交通管制与航空器之间的通信是空中交通管制的核心内容之一。
空中交通管制机构会向航空器提供必要的空中交通信息,引导航空器进行飞行。
航空器需要及时响应管制指令,并向空中交通管制机构提供所需信息。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设备开放运行管理规则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设备开放、运行管理规则民航总局令第172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设备的运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三条和第八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第一百零五条,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所称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设备(以下简称空管设备)是指与民用航空飞行安全密切相关的通信、导航、监视及气象设备。
通信设备包括甚高频地空通信系统、高频地空通信系统、话音通信系统(即内话系统)、自动转报系统、记录仪等;导航设备包括全向信标、测距仪、无方向信标、指点信标、仪表着陆系统等;监视设备包括航管一次雷达、航管二次雷达、场面监视设备、精密进近雷达、自动相关监视系统、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等;气象设备包括气象自动观测系统、自动气象站和风切变探测系统等沿跑道安装的气象探测设备,以及对空气象广播设备。
第三条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和航路(线)空管设备的开放、运行和关闭适用本规则。
第四条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对空管设备开放、运行等实行统一管理。
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空管局)负责具体承办空管设备开放的批准,对空管设备的运行监督和强制关闭等实施管理。
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监督本辖区空管设备开放、运行的管理,民航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地区空管局)负责具体承办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定期开放和空管设备的特殊开放,实施空管设备的运行监督和强制关闭。
第五条空管设备取得开放许可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六条本规则中所用部分术语的含义如下:空管设备投产开放,是指设备安装后首次实际运行。
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定期开放,是指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实际运行后按照规定的校验、检验周期完成校验、检验后的开放。
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特殊开放,是指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经过特殊校验、验证后的开放。
空管设备强制关闭,是指空管设备运行单位未按照本规则的规定开放、关闭空管设备时,由民航总局空管局或者民航地区空管局对其强制实施关闭。
近距平行跑道空管运行管理

就空管运行而言,机场平面图映入小于760米的平行跑道。
在国外繁塔台管制席,两个地面管制席来承担三文/王正育李学忠(民航华东空管局)近距平行跑道空管运行管理The ATC operational management of close parallel runways近距平行跑道是指跑道中心线间距一、管制席位设置规划台预计于2015年底建成启用,现有三个忙机场,这种跑道布局方式是缓解起飞眼帘后,考虑的第一件事可能就是对于条平行跑道每天1100架次左右的起降流和落地交通流冲突,提升机场保障能力如此复杂的跑滑结构,如何规划和安排量;上海虹桥机场每天起降近700架次,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优点不言而喻,可塔台的各个管制席位。
但也设置了两个塔台管制席和两个地面以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为起飞和其实,对于塔台管制席位的规划,管制席来确保空管工作的顺畅运行。
落地航空器分别单独分配使用跑道,从《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规则》那对于国内多跑道机场,究竟需要物理形态上,杜绝起飞和落地航空器的(C C A R-93T M-R4)第三百五十一条规划几个塔台管制席和地面管制席才能碰撞风险。
随着2008年3月,上海浦东国给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每个塔台管制满足运行需求呢?笔者认为应运用科学际机场启用第三条跑道,也就是国内第室均应当设置机场管制席;年起降架次的方法进行规划。
计算空域容量和管制一组近距平行跑道正式启用,国内大型超过40000架次的机场,应当增设地面管员工作负荷的方法,在国内的区域和终机场近距跑道的建设也有增速的趋势。
制席;年起降架次超过100000架次的机端空域管理工作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2010年3月,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也正式启场,应当增设放行许可发布席。
但是,用,但对于塔台管制席位规划,此类研用了第二条跑道,与原跑道形成一组间对于多跑道或者对旅客吞吐量有较高规究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
笔者在此也距365米的近距平行跑道。
塔台,进近,区域管制职责

塔台,进近,区域管制职责
塔台、进近和区域管制是空中交通管制(Air Traffic Control,ATC)中的三个主要职责领域,它们在确保空中交通安全和有序运行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1. 塔台管制(Tower Control):
- 职责:负责指挥和管理机场范围内的飞机起降、滑行和地面操作。
- 主要工作:提供飞机起降的许可,引导飞机进入和离开跑道,协调飞机在滑行道上的移动,以及处理机场内的紧急情况。
- 关注范围:主要集中在机场及其邻近区域。
2. 进近管制(Approach Control):
- 职责:负责管理飞机在机场进近和离场阶段的飞行。
- 主要工作:引导飞机进入和离开机场的飞行路径,确保飞机之间保持安全距离,协调飞机的高度和速度,以及在必要时提供导航和天气信息。
- 关注范围:通常涵盖从机场周围一定距离到机场上空的空域。
3. 区域管制(Area Control):
- 职责:负责管理较大空域内的飞机飞行。
- 主要工作:监控和协调飞机在飞行途中的航线和高度,确保飞机之间保持安全间隔,处理飞机的飞行计划和航线变更请求。
- 关注范围:通常覆盖较大的地理区域,可能涉及多个机场和航线。
关于印发《目视间隔和进近实施指导材料》的通知

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文件民航空发〔2008〕173号关于印发《目视间隔和进近实施指导材料》的通知各地区空管局,空管分局(站):在民用机场、军民合用机场及其周边空域开展目视间隔和进近运行有利于提高空域利用率和增加机场运行容量。
为进一步规范目视间隔与进近管制运行工作,根据民航局《目视间隔和进近实施暂行规定》,我局制定了《目视间隔和进近实施指导材料》。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七月三十一日目视间隔和进近实施指导材料第一章总则1.1 依据为了规范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单位或者个人实施目视间隔与进近运行工作,根据民航局《目视间隔和进近实施暂行规定》,制定本指导材料。
1.2 定义1.2.1 目视间隔:目视间隔是为航路、终端和塔台管制空域内飞行高度6000米(含)以下运行的航空器配备的一种飞行间隔。
目视间隔可以通过管制员目视航空器或者航空器驾驶员目视其他航空器的方式保持航空器间的安全飞行间隔。
1.2.2 目视进近:目视进近是航空器驾驶员执行仪表飞行规则计划时保持能见飞向着陆机场的一种进近方式。
目视进近不同于起落航线飞行,也不需要设置复飞航段,航空器驾驶员不能完成目视进近时,应当及时转为仪表进近或者复飞,管制员应当提供必要的协助并为其配备符合规定的间隔。
1.2.3 接近率:接近率是指航空器之间的接近趋势和概率。
接近率通常表现为航空器间的飞行动态、接近趋势和速率差等。
1.3 含义1.3.1 目视间隔和进近是国际上广为应用的成熟技术,是对现有间隔服务和进近方式的有效补充,是进一步提升繁忙机场和空域容量的重要手段。
1.3.2 目视间隔是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提供空中交通间隔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以能见为手段,面向特定空域内所有航空器的间隔标准。
目视间隔与程序间隔、雷达间隔、ADS-B间隔以及尾流间隔共同构成飞行间隔服务的完整序列。
1.3.3 目视进近是航空器实施进近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航空器在目视气象条件下,通过特定方式完成着陆的一种进近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 近距跑 道 使用效 率 近距跑 道的使 用方 式和航 空器 间的间隔在相 关规则 中都有着 明确规 定 , 而 尾 流间 隔的掌握 也必须按 照单跑道 , 然而 机场方 面却在 第二条跑 道的 建设上 往 往 花费 巨大 。 在运 行一 段时 间之后 , 其 运行管 理 的重大 课题 就是如 何实 现近 距 跑 道使 用效率 的提 高 。 针对这 点 可以参 考 国内外 的一些 空管规 章和法 规 , 并 尝 试使 用进 近规定和 目视 间隔 . 使部 分机型 尾流 间隔得到有 效的避 免并对起 降 间 隔作适 当的 缩小 , 使 近 距跑道 的空管 运行 和机 场容 量得 到进 一 步 的优化 和提 升。 根 据 案例 中的某 国家 机场 的实 际经验 , 本文 将提 出几 点建议 。 具体来说 , 其一, 可 以通过 组织空管 方面业务 骨干 , 对利用双 目规 则使起 降 间隔得 到缩 小的 可行 性作 一定 的研 究 , 研 究 内容包 括航 迹 要求 、 目视条 件 、 机 型、 气象等实施条件- 其二, 可以通过对飞行方面专家的邀请或者采用模拟论证
科 学论 坛
C hi . a s e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R e v i e w
●I
近 距平 行跑 道 空 管 运 行 管 理
李 润
( 中国 民用航 空 中南 地 区空 中交通 管 理局 终 端管 制 中心塔 台 管制 室 5 1 0 0 0 0 ) [ 摘 要] 在上 个 世纪 的七 、 八 十年代 , 近距 平行跑 道 的运 行技 术在 欧洲 和美 国 的几家 大型 机 场得到 了采用 。 随着机 场不 断扩 大 的容量 以及市 场需 求 的不 断 提高 , 为 了新 建和 改建一 些基 础保 障设 施开 始 了不断 的征地 , 但是 国家 和 民众 对 土地 资源 的保 护和 利用 也得 到 了逐步 的重 视 , 因此近 距平 行跑 道空 管运 行管 理 需要得 到 进一步 的 优化 和改善 。 [ 关键 词] 近距平 行跑 道 t 运 行管理 分析 研 究 中图分 类号 : P 4 1 2 . 2 4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编号 : 1 0 0 9 — 9 l 4 X( 2 0 1 4 ) 3 0 一 O 1 O 1 一 O l
数 字 建 模 稀 席 位 舒 制 员 疲 惫 阀俩
进行验 证和研 讨 并在得 到有 关管 理部 门批复 之后 安排 具体 的人 员进行 培 训工 作, 对 相 关计 划进 行 分阶段 的实施 。 4 . 空 管安 全保 髓 工作 安全管 理是 近距平行 跑道在得 到正 式运行后 的重要 工作 , 这 主要 是 因为和 其 他跑道 构型相 比 , 近 距平行 跑道 的安全管 理工作 在保 证常规地 面安 全安全 的 基 础上 , 还 要注 重放 落错跑 道 的管理 工作 。 根 据案例 中的某 国际机 场 的实 际经 验, 本 文将 提 出几点 建议 。 具体来 说 , 其一, 在 选择 进近方 式上要尽 可能地 采用 盲降进近 , 这在 一定 程 度 上可 以避免 因过早采 用 目视 的 方式找 错参 考对 错跑 道的 问题 , 其二, 就盲 降 设 备的开启 规定 而言 , 可 以通 过开 启落地 跑道盲 降信号 进行 。 此外 , 针对 盲 降设 备 的一些稳 定性 因素也可 以通过 开启起 飞跑道 设备进 行 , 在 这一 过程 中需要 注 意 的就 是关 闭其信 号发 射避免 对错 跑道 , 其三 , 关于 落地 跑道 进近 的灯 光系 统 应 全天 开启 , 从 而指 引机组 正确 落地 , 其四, 就机 场信息 的 自动通 播 系统而 言 , 应 增加 相关 的信 息对所 选落地 跑道 下滑 台频 率和 航 向台频率 进 行播 报 , 其五 , 陆 空通话 的规范化 要求要 作进一 步的加 强 , 而管制 员的工作 就是 先对航 向道进 行 指令 建立 , 当机 组 的报告 建立 并确认 无误 , 才能指 令可 以盲 降 , 其六 , 塔 台 监 控 席 的设 立应 相对 独立 , 并 对五 边进 近的 姿态 、 航 向和航 空器 高度 的监控 作 进 步加 强 , 其七, 就管 制辅 助设 备五 边监控 功 能而言 , 要 进行 充分 的利 用。 举 例 来说 , 自动化系统终端或者场监雷达需要对五边监控的窗 口大小进行调整 , 这 在一 定程 度上 可 以保 证 管制员 的判 断清 晰 。 而与 此 同时 , 需要 注意对 防跑 道侵 入告 警 功能 的开 发 , 针 对一 些对 错跑道 或者 跑道 侵入 的 问题 进行 提前 告警 , 使 管 制员得 到一 定 的提 示从 而作 出正 确有 效的决 定和 方法 , 其八, 管理 工作 需要 不断 加强与航 空公 司和机 场进行 协调和 交流 , 通过一 些互动 方式包 括空管 业务 宣传 、 经验 交流 、 研讨等, 对 跑 道安 全工 作 的成果 作进 一 步 的深化 。 以上几 点在 案例 中的机 场得 到 了落实并 在实施 后 的几年 内起 到了一 定 的 作用 , 因此 这些举 措存在 着一定 的价值 , 可以有效 防范对 错跑道 等不安 全事件 , 对近 距平 行跑 道 空管运 行 的管理 起 到一 定的促 进 作用 。 5 . 结 语 国内空 管行业 的研 究新 兴领域 之一就 是近距 平行 跑道 的运行 管理 , 其相 关 内容 包括 空管 运行 、 安 全管理 和运 行规 划等 。 本 文结 合相 关案例 提 出了 四个方 面的 管理对策 , 即空管安 全保 障工作 、 近距 跑道 的使用效 率 、 运行模 式的选 择和 管制 席位 规划 , 并 对相 关成果 作 了简要 的总结 和 分析 。 就 近距 平行跑 道 的空管 运行 管理而言 , 其 相关 的理论研 究和法 规规章 体系仍 需要进 行不 断的探索 和完 善。 参考 文献
前言 : 所谓近距 平行跑 道指 的是跑道 中心线 的间距小于 7 6 o 米 的平行跑道 , 而这 种跑道 的布局 方式在 国外的机 场得到 了广泛应 用 , 其作用是 对飞机起 飞 与 落地 的交通 流冲突 起到一定 程度上 的缓解 , 从 而使 机场 自 障能力 得到一 定程 度上 的提 升 。 本文 将就某 机场 的相 关实例 , 分 析总结 近距 跑道 运行 的要点 和共 性, 并 提 出以下 几个 方面 的措施 1 . 设■ 规划 管制 席位 空管运行需 要首先 考虑就是对 塔 台各个 管制席 位的安排 和规划 , 而根据 相 关规 定要求每 个塔 台的管制 室都应 当设 置相应 的机场管 制席 。 如果机 场的年 起
降架 次高于4 0 0 0 0 , 就应 当增 设相 应的地 面管制 席 , 如 果机 场的年起 降 架次高 于 1 0 0 0 0 0 , 就 应 当增设 相应 的放行 许可 发布 席 。 不过 目前 的一 些繁 忙机 场具有 跑 道较 多、 旅客 吞吐量 较高 、 地 面跑 滑结构 相对复杂 等特点 , 使得 地面席 位和 单个 塔 台的设置无 法对 空管 运行需 求做到有 效的满 足。 案例 中的该 机场对 塔台管 制 席位 的设 置和 分析 如 图1 所示 。 2 . 合理 选择 运行模 式 因近距跑道 的使用模 式基本定 型 , 其 运行管理 的重要 问题 之一 就是起 降跑 道 的选择 。 一 般来说 只有两 种选 择 , 即落地 流穿 越起 飞跑道 和起 飞流 穿越落 地 跑道 , 其 中落 地流穿 越起 飞跑道 在通 常情 况下属 于最佳 选择 。 案 例 中的该机 场 布局 具有一 定 的特殊性 , 其 两个 候机楼 虽然 位于 两侧 , 但是 交通 量却 存在着 很 大的 差异 。 而根 据{ 客 地 穿越 起飞 跑道 的相关 规则 , 该机 场将 西跑道 规划 为起 飞 跑道 而将 东跑 道规 划为 落地 跑道 , 从而 形成 了现 行主 用模 式便 于的时候 , 如果起 飞航空器 还没有 收到起 飞的许 可 或者 出现开始滑 跑并正切 穿越航 空器 , 相 关的 管制员就 可 以对 穿越跑 道的指 令 进 行 发布 。 穿越 时机 的明确性 和 管制员 掌控 的有效 性 , 对空 管安全 的保 障工 作 起到 一定程 度上 的促进 作用 。 当起飞 的航空 器穿越 了落地 跑道 的时 候 , 除 了落 地 前机 需要 正切 穿越跑 道 的航空器 , 还 需要 管制员 对相 关要 求进行 遵守 , 而 管 制员在 发布 穿越指 令的 时候 也要根 据相关 的经 验进行 判 断工作 。 总之, 无论 是 远 距跑道 的构型还 是近距 跑道 的构 型 , 一 旦需要 穿越跑 道应安排 落地 流穿越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