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一诊】2020年甘肃省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 语文(含答案)

合集下载

甘肃省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试卷带解析

甘肃省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试卷带解析

甘肃省201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试卷(带解析)甘肃省2015届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神话是人类早期生活的全面记录,表现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关于宇宙和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包含着浓厚的宗教心理和情感。

神话以一种浪漫想象来表达神性观念及其灵性世界,远古人类在这种浪漫想象中开始探索世界和人生的起源及归宿。

全世界各种古老文化系统中均有丰富的神话故事。

埃及有太阳神“拉”开天辟地的传说。

据说在混沌初开之际,“拉”在水神“努”的体内孕育成形,又从莲花苞中开出水面,显现为一团红日,并成为万物的创造者。

“拉”创造了天地、人类和动物。

后来,由于人类堕落犯罪,“拉”派遣他的女儿爱情之神赫托尔去毁灭他们。

接着“拉”又回心转意,便以美酒灌醉女儿,使她常卧不醒,人类因此免于毁灭。

巴比伦也有一则创世神话。

故事说,起初太空中只有混沌和化身为恶魔的提阿马特的太初深渊。

后来.提阿马特生了诸神,诸神反过来剥夺了她的权力。

提阿马特为此震怒,准备惩治诸神,诸神得知后十分恐慌,唯有大神安夏尔之子马尔都克对提阿马特无所畏惧,并与之搏斗且战胜了她。

马尔都克将提阿马特的躯体撕成两半,一半为天,一半为地,并进而创造了星辰、万物和人类。

中国则有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传说。

上古时期,天与地混沌未开,像个鸡蛋,盘古就生长在这当中。

经过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剖,属于“阳”的清而轻的物质上升为天,属于“阴”的浊而重的物质下降为地。

盘古也在天地变化之中成长,逐渐其智超过天,其力超过地。

这样又经历一万八千年,天极高了,地极深了,盘古的身子极长了,然后才有三皇出现在世间。

《旧约》中记载了古代希伯来人的神话创世说。

上帝耶和华在创造了天地万物之后,又用泥土捏了一个男人,取名亚当;并取亚当的肋骨造了一个女人。

取名夏娃。

耶和华使他们结为夫妻并将他们安置在伊甸园中生活。

之后,亚当和夏娃在蛇的劝诱下,违背耶和华的旨意吃了分辨善恶之树的果子。

2020年甘肃省兰州市市级中学高考语文一诊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甘肃省兰州市市级中学高考语文一诊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甘肃省兰州市市级中学高考语文一诊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在《雨霖铃》“______ ,______ ”中,柳永用“杨柳”“残月”等意象,景中有情,表达离别后的凄凉、冷落之情。

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写抱负不能实现,知音难求,得不到同情与慰藉,并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的一句是“______ ,______ ,______ ”。

雨本无心,但却能常常淋湿诗人的心,读李清照《声声慢》中的“______ ,______ ,______ ”便感到那冷雨滴到了内心深处。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玉楼春欧阳修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客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______A.首句“尊前”,表示对友人的尊重,词人准备向朋友提出告别,但出语很轻,告诉朋友别后归来的期限。

B.第二句着一“欲”字,照应首句“拟”字,心态毕现,欲语未语,而对方已是春容惨咽,可见相知之深,相别之苦。

C.“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与前人所写的“古歌旧曲君莫听,听取新翻杨柳枝”的诗句,既异曲同工又推陈出新。

D.末二句虚写,设想把满城的牡丹看尽,才会少一些离别的伤感而容易与归去的春风一起,向朋友道别。

E.全词写离愁,以实开笔,以虚作结,敞到首尾关合,以乐观之虚设冲淡苦别之现实,这正是别于婉约的豪放风格。

(2)请联系全词,简要赏析名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天文学并不是新开拓的科学,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很容易发现它的痕迹。

也许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就知道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踪来判断季节,这种物候授时是早期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甚至到上一世纪50 年代,中国一些少数民族还通行这种习俗。

2020届甘肃省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1)(加精)

2020届甘肃省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1)(加精)

甘肃省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忙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坊市制是我国古代政府对城区规划和市场管理的制度,这种制度从西周一直维持至唐代。

坊,或称里坊,是中国古代城市组织的基本单元,封建生产关系产生后,逐渐成为比较纯粹的居住单位概念;“市”是指城市中商品交换的主要场所。

坊市制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格控制。

坊市实行严格的功能分区,坊内不允许开设店铺进行商品买卖,市内也严禁列肆贩卖的商人留宿。

坊和市都有封闭的垣墙围合,有专人负责坊门和市门管理。

贞观之治,促使唐代的经济、政治、社会稳定发展。

社会产品的增加使得商品交易剧增,坊市制到了非调整不可的时候,相对独立的“市”开始形成和发展。

当时这些市都集中在一个大院内,四面筑有围墙,开设市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区。

这就直接改变了城市格局,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于市设立的条件,唐代有硬性规定。

由于各州县地位的重要性不同,对其设市的要求也有差别,所以市制也并非铁板一块的硬性规定,如唐大中时,不是州县的要闹去处,也可依三千户法置市。

市在唐代的发展,不只是局限于设置条件的突破,商品交易已开始冲破坊市的限制。

当时长安市中的不少店铺已开始扩建新的店铺,交易活动不再只限于市内进行,坊区内出现了众多商肆店铺。

不仅如此,草市发展迅猛。

草市的兴起,反映唐初限制中等县以下设市的规定,已因地方交易的发展被冲破。

有因“商贾辐辏,舟车骈集”而成草市的,有因山上产茶而成山市的,有因地方产业兴起而成市的。

草市由商业交换而起,升为镇便形成了新兴商业都市。

夜市也渐趋活跃,打破了对城市生活时间的限定。

空间上突破的坊市和时间上突破的夜市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直接影响了唐代城市结构空间上的变化。

(审核版)甘肃省兰州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审核版)甘肃省兰州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兰州市2020年高考诊断考试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题由于仪式的表演性,人们很容易把仪式当作戏剧,但仪式不是艺术,仪式与艺术本质的不同在于仪式的集体性情感与艺术的个体性情感,表达个体性情感是从仪式转变为艺术的根本因素。

在西方学者看来、体育是从日常生活中脱离出来的游戏,不是艺术,实际上,体育与戏剧在古希腊和中国古代与仪式同源共生,古希腊戏剧节与运动会都和祭神仪式相关,中国古代屡屡诉诸文献记载的“迎神赛会”亦表明,“赛会”是为了“迎神”。

“赛会”不仅有戏剧性的表演。

亦有体育性的竞争。

人类学家哈里森说,仪式体现的是死亡与再生之争,所有仪式都暗含比赛的因素,比赛的实质是人战胜神、他人乃至自身,当作为个体的人凸显,艺术就具有了从仪式中分离的条件。

因此,体育也是艺术。

将体育与戏剧进行比较,即可以看出体育作为艺术的特征,体育赛事与戏剧表演是如此相似:运动场就是剧场,运动员就是演员,运动场上的观众就是剧场上的观众,不仅如此,作为个体的“运动员”和“演员”,能使观众从他(他)身上想到与他(她)竞争的其他运动员或演员,以及他(她)所属的团体、民族、国家。

运动员和演员之所以具有“明星”的特征,是他们作为个体照亮了一个更为庞大的集体,这个集体甚至是全人类,当作为个体的运动员和演员越来越显出“明星”的特征,艺术就完成了从仪式中的分离。

体育与戏剧不仅在外在表现形式上相似,在内在精神上亦具有本质的相通。

古希腊悲剧通过主人公的悲剧性命运表达宣传社会伦理教化的目的,宋元戏剧则将英雄的冤屈表观善恶有报的民族国家伦理内涵。

与戏剧担负着建立民主、和平社会秩序的使命相比,结合“公开、公平、公正”奥林匹克的精神和“更快、更高、更强”奥运会的口号,不难发现奥林匹克运动会追求的是人类整体的和谐与强大。

体育艺术的兴盛是现代社会历史的产物。

一方面,体育的快节奏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相吻合;另一方面,体育的真实存在体验亦与现代社会的理性化同步。

甘肃省兰州市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 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甘肃省兰州市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 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甘肃省兰州市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3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一场全面变动,“士”在这一大变动中也取得新的地位。

战国“游士”经过汉代三、四百年的发展已变为“士大夫”,他们定居各地,和亲戚、族人发生了密切关系。

2世纪中叶以下,“士”的社会势力更大了,作为一个群体他们自觉为社会精英,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

由于“士”的人数越来越多,这一群体也开始分化。

一方面是上下层的分化,门第制度由此产生;另一方面则是地域分化,成为士人结党的一个主要背景。

但更重要的是士的个体自觉,这是一个普遍的新风气,超越于群体分化之外。

个体自觉即发现自己具有独立精神与自由意志,并且充分发挥个性,表现内心的真实感受。

个体自觉在思想上转向老、庄的同时,还扩张到精神领域的一切方面,文学、音乐、山水欣赏都成了内心自由的投射对象。

甚至书法上行书与草书的流行也可以看作是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

个体自觉解放了“士”的个性,使他们不肯压抑自发的情感,遵守不合情理的世俗规范。

这是周、孔“名教”受到老、庄“自然”挑战的精神根源。

不但“士”的思想已激进化,“士”的行为也突破了儒家的礼法。

儿子“常呼其父字”,妻子呼夫为“卿”,已成相当普遍的“士风”。

男女交游也大为解放,朋友来访,可以“入室视妻,促膝狭坐”,这些行动在中国史上真可谓空前绝后。

但西晋的束皙反而认为“妇皆卿夫,子呼父字”正是一个理想社会的特征。

当时的“士”阶层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动,由此可见。

以这一变动为背景,可重新解释从汉末到南北朝的思想发展。

“名教”与“自然”的争论是汉末至南北朝“清谈”的中心内容,这是史学界的共识。

但多数学者都认为“清谈”在魏、晋时期与实际政治密切相关,至东晋以下则仅成为纸上空谈,与士大夫生活已没有实质上的关联。

如果从士的群体自觉与个体自觉着眼,可提出不同的看法:“名教”与“自然”之争并不限于儒、道之争,而应扩大为群体秩序与个体自由之争。

甘肃省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甘肃省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甘肃省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神话是人类早期生活的全面记录,表现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关于宇宙和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包含着浓厚的宗教心理和情感。

神话以一种浪漫想象来表达神性观念及其灵性世界,远古人类在这种浪漫想象中开始探索世界和人生的起源及归宿。

全世界各种古老文化系统中均有丰富的神话故事。

埃及有太阳神“拉”开天辟地的传说。

据说在混沌初开之际,“拉”在水神“努”的体内孕育成形,又从莲花苞中开出水面,显现为一团红日,并成为万物的创造者。

“拉”创造了天地、人类和动物。

后来,由于人类堕落犯罪,“拉”派遣他的女儿爱情之神赫托尔去毁灭他们。

接着“拉”又回心转意,便以美酒灌醉女儿,使她常卧不醒,人类因此免于毁灭。

巴比伦也有一则创世神话。

故事说,起初太空中只有混沌和化身为恶魔的提阿马特的太初深渊。

后来.提阿马特生了诸神,诸神反过来剥夺了她的权力。

提阿马特为此震怒,准备惩治诸神,诸神得知后十分恐慌,唯有大神安夏尔之子马尔都克对提阿马特无所畏惧,并与之搏斗且战胜了她。

马尔都克将提阿马特的躯体撕成两半,一半为天,一半为地,并进而创造了星辰、万物和人类。

中国则有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传说。

上古时期,天与地混沌未开,像个鸡蛋,盘古就生长在这当中。

经过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剖,属于“阳”的清而轻的物质上升为天,属于“阴”的浊而重的物质下降为地。

盘古也在天地变化之中成长,逐渐其智超过天,其力超过地。

这样又经历一万八千年,天极高了,地极深了,盘古的身子极长了,然后才有三皇出现在世间。

《旧约》中记载了古代希伯来人的神话创世说。

上帝耶和华在创造了天地万物之后,又用泥土捏了一个男人,取名亚当;并取亚当的肋骨造了一个女人。

2020年甘肃省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答案【刘希国】

2020年甘肃省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答案【刘希国】

2020年甘肃省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9分)1.(3分)A2.(3分)A3.(3分)D(二)(12分)4.(3分)D5.(3分)B6.(6分)①积极落实《巴黎气候协定》,彰显勇于担当的大国形象,也给其他国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②向世界提供气候治理公共产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深入参与全球气候治理;③借助“一带一路”平台,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为其他国家参与气候治理,提供经验和帮助。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三)(15分)7.(3分)B8.(6分)①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身份,如临行前穿上藏袍,移民们向阿巴表达悲伤的动作等,表明了他是藏族祭师的身份;②用个性化的对话和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阿巴与外甥干部的交谈,交谈后阿巴的矛盾心理,表现出他归乡心切和浓重的乡愁;③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的状态,如临别时村人们歌唱的场景,烘托出阿巴回乡履行祭师职责举动的神圣、悲壮。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9.(6分)①能将现在灾民们居住的移民村与消逝的云中村联系起来,拓展了小说的表现空间;②既能表现政府对地震后灾民的统一安置和干部对灾民的解忧济困,又能表现当下灾民们难以抹去的创伤记忆,使主题内蕴更刻;③能拉开时间距离,从更多的层面关照祭师阿巴的心灵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19分)10.(3分)C 11.(3分)B 12.(3分)B13.(10分)(1)(5分)世景既才干擅长处理政务,(又)加上他向来做事勤勉不懈怠,同时担任几个官署的职务,都有很突出值得称颂的政绩。

译出大意给3分;“长”“夙”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世景)召请(郑远庆)对他说:“我与你亲近,应当宽容。

我没来之前(的事情),一概不追究你,今日以后,你的事我全都不会丢开。

2020年甘肃省兰州市市级中学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附带详细解析及作文范文)

2020年甘肃省兰州市市级中学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附带详细解析及作文范文)
绝密★启用前
甘肃省兰州市市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B.汉字凝聚了丰富深厚的中华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C.汉字凝聚的中华文化丰富深厚,经历的发展过程漫长
D.汉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凝聚了丰富深厚的中华文化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对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不仅规范汉字书写有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表现,更有助于中文学习。
从西汉到五代是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完善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观测手段和计算方法。南北朝的姜岌以月食位置来准确推算太阳的位置,隋朝刘焯用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来处理日月运动的不均匀性。唐代一行的大衍历,显示了古代历法已完全成熟,它记载在《新唐书·历志》中,按内容分为七篇,其结构被后世历法所效仿。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以后,浑仪的功能随着环的增加而增加;到唐代李淳风时,已能用一架浑仪同时测出天体的赤道坐标、黄道坐标和白道坐标。除了不断提高天体测量精度外,天文官员们还特别留心记录奇异天象的发生,其实后者才是朝廷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所谓“天垂象,见吉凶”,把它看成上天给出的瑞象和凶象,并加以趋避。
(摘自陈久金、杨怡《中国古代天文与历法》)
4.下列对于天文学早期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文学不是一门新的科学,它在人类的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我们很容易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发现它的一些知识和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