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编写方法

合集下载

第二章标准编写方法

第二章标准编写方法

第二章标准编写方法第一节编写标准的基本规则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编写标准的基本规则主要是:一、目标及要求制定标准最直接的目标就是编制出明确而无歧义的条款,并且通过这些条款的使用,促进贸易和交流。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编制出的标准应符合以下要求。

1、在标准的范围一章所规定的界限内按需要保持完整作为必备要素的范围应划清标准所适用的界限,不应只规定了部分内容,其他需要的内容却没有规定,这样会破坏标准的完整性,不利于标准的实施。

此外,这项要求还有另一层含义,即“按照需要”。

需要什么,规定什么;需要多少,规定多少。

并不是越多越好,将不需要的内容加以规定,同样也是错误的。

2、清楚、准确、相互协调标准的条文应用词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谨。

标准文本的表述要做到逻辑性强,用词禁忌模棱两可,防止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标准的内容产生不同的理解。

其中的的任何要求都应该十分准确,要给相应的验证提供可依据的准则。

同时,还要考虑相关标准之间的相互协调,与有关的法规或文件相协调。

3、充分考虑最新技术水平在制定标准时,所规定的各项内容都应在充分考虑技术发展的最新水平之后确定。

这里强调的是对最新技术水平要“充分考虑”,并不是要求标准中所规定的各种指标或要求都是最新的、最高的。

但是,它们应是在对最新技术发展水平进行充分考虑、研究之后确定的。

4、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框架起草标准时,不但要考虑当前的“最新技术水平”,还要为将来的技术发展提供框架和发展余地。

因为,即使目前标准中的内容是最新的技术水平,经过一般时间,有时是很短的时间,某些技术也有可能落后,标准中的规定就有可能阻碍技术的发展。

所以标准中应从性能特性的方面提出要求,不要包括生产工艺的要求,是避免阻碍技术发展的方法之一。

5、能被未参加标准编制的专业人员所理解这里包含两层意思。

首先,标准中的条款是要给相应专业人员使用的,因此,并不是要使所有人都能理解,只要求使相应的专业人员能够理解。

标准编写 实施方案

标准编写 实施方案

标准编写实施方案一、背景在当前信息化时代,标准编写是各行各业都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标准编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标准编写实施方案,对于提高标准编写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本实施方案的目的在于规范标准编写的流程,提高标准编写的效率和质量,确保标准编写的结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质量要求。

三、实施步骤1. 制定标准编写流程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标准编写的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流程的顺畅进行。

2. 确定标准编写的内容和范围在制定标准编写实施方案之前,需要明确标准编写的内容和范围,明确标准的适用范围和标准的具体要求,为后续的实施工作提供清晰的指导。

3. 制定标准编写的规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标准编写的规范,包括文档格式、文字规范、术语使用等,确保标准编写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4. 建立标准编写的质量控制机制在标准编写的过程中,建立质量控制机制,包括初稿审核、修改意见采纳、最终审定等环节,确保标准编写的质量符合要求。

5. 做好标准编写的记录和归档工作在标准编写完成后,做好相关记录和归档工作,确保标准编写的过程可追溯、可核查。

四、实施方案的保障措施1. 加强标准编写人员的培训组织标准编写人员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标准编写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规范意识。

2. 健全标准编写的管理体系健全标准编写的管理体系,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权限,确保标准编写的顺利进行。

3. 完善标准编写的信息化支持系统建立信息化支持系统,包括标准编写的协同平台、文档管理系统等,提高标准编写的效率和质量。

五、实施效果评估1. 制定实施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制定实施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标准编写的质量、效率、成本等方面的指标,用于评估实施效果。

2. 定期进行实施效果评估定期对标准编写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标准编写实施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技术标准怎么写

技术标准怎么写

技术标准怎么写技术标准的编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安全性等方面。

因此,编写技术标准需要严谨、周密,下面就介绍一下技术标准的编写方法。

首先,编写技术标准需要明确标准的范围和目的。

在确定标准的范围时,需要考虑到标准所涉及的产品、工艺、设备等具体内容,明确标准适用的对象。

同时,标准的目的也需要清晰明了,是为了规范生产流程、保障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还是其他目的。

其次,编写技术标准需要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

在编写过程中,需要收集国家、行业、企业相关的标准、规范、技术文件等资料,以便参考和借鉴。

同时,也需要收集实际生产、操作中的经验和数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接着,编写技术标准需要明确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在确定标准的内容时,需要将范围和目的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和规定,包括产品的技术参数、工艺流程、设备要求、质量标准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对标准的执行、监督、检验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确保标准的执行和实施。

然后,编写技术标准需要进行论证和审查。

在编写完成后,需要进行专业的技术论证和专家的审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通过专家的评审,可以发现和解决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标准的质量和水平。

最后,编写技术标准需要定期修订和更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实践的变化,技术标准也需要不断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新的情况。

因此,定期对技术标准进行评估和修订是非常必要的,确保标准始终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总之,编写技术标准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规范生产、提高质量、保障安全,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标准结构和编写方法是指在写作中采用一定的格式和组织方式,以确保文章的逻辑性、连贯性和易读性。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参考内容和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部分。

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头,用来引出文章的主题,并概述文章要讨论的内容。

引言的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背景信息,并提供引导读者的信息。

1.引出主题的背景信息:在引言的第一段中,可以给出与主题直接相关的背景信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

这一段通常是宽泛的,从广义上介绍主题,但不涉及具体的细节。

2.问题陈述:在这一段中,具体说明文章要解决的问题或要探讨的主题。

这个问题陈述应该是具体和清晰的,以引导读者对接下来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期望。

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是文章的核心。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会展开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论述,可以根据需要分成多个段落来展开。

1.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主体部分的第一段,作者可以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这一段可以包括相关的背景信息、数据、事实等。

同时,作者还可以引用一些学术研究或权威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2.提出解决方案或观点:在主体部分的后续段落中,作者可以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或观点,并详细解释每个方案的优势和劣势。

作者还可以使用实例或案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并与相关研究进行比较。

3.讨论和分析其他观点:在主体部分的最后一段,作者可以讨论和分析其他人的观点或研究,并指出自己的观点的独特之处。

这一部分的目的是展示作者对问题的全面了解和对其他观点的批判性思考。

结论部分:结论部分是文章的结束部分,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并提供一些个人或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1.总结观点和结论:在结论部分的第一段,作者可以对全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进行简洁明了的总结。

这一段应该直接回答引言部分中提出的问题,并确保观点的一致性。

2.展望未来或给出建议:如果合适,作者可以在结论部分提供一些个人观点或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展望。

这些展望可以是对解决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或是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标准编写的主要步骤

标准编写的主要步骤

标准编写的主要步骤
标准编写的主要步骤包括:
1. 确定编写内容,收集资料,包括企业的有关文件、记录,产品的设计图纸、说明书及有关的技术文件,产品的检测报告及试验结果,用户对产品质量的反馈意见等,以及与标准有关的参考资料和文献检索表。

2. 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性的东西来作为制定标准的依据,如哪些是可以采用国际标准或先进标准的,哪些是不能采用的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的等等。

3. 起草标准草案。

4. 形成标准送审稿。

5. 审查标准。

6. 报批。

7. 发布。

8. 备案:发布后30日内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9. 复审:企业标准要定期复审,一般不超过三年,复审后的企业标准要重新备案。

标准的编写(新版)GBT

标准的编写(新版)GBT
详细描述
在编写标准时,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确保标准的内容与法律法规的要 求相符合。如发现标准与其他法规存在冲突或不一致的情况,应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在标准发布前,应进行充分的审查和评估,以确保标准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05 标准编写实例分析
实例一:某行业标准的编写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在完成草案后,进行内部审查, 确保标准内容完整、准确、合理。
公开征求意见
通过发布公告、召开座谈会等方式, 向相关方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
修改完善
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确 保标准能够满足各方需求和期望。
04 标准编写中的常见问题与 对策
标准内容表述不清
总结词
标准内容表述不清会导致读者对标准的 理解产生歧义,影响标准的执行和实施 。
实用性
标准应注重实际应用,便于操作和执行,同 时满足市场需求。
协调性
标准应与其他相关标准协调一致,避免冲突 和重复。
规范性
标准应具有规范性和指导性,为相关行业提 供明确的技术和管理要求。
标准的结构与格式
标准引言
引言部分应对标准的制定目的、 适用范围、相关背景等进行简 要说明。
技术内容
技术内容是标准的核心部分, 应详细规定相关的技术要求、 参数、方法等。
实例二:某国家标准的编写
总结词
国家标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编写时需充分 考虑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
详细描述
在编写某国家标准时,首先要明确国家的战略需求和发 展目标。同时,要与国内相关行业和机构进行广泛合作 ,共同制定标准。在编写过程中,要注重标准的通用性 和兼容性,确保标准能够适用于各个领域。此外,还要 充分考虑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我国标准的国 际竞争力。

标准编写规范

标准编写规范

标准编写规范一、前言。

在文档创作过程中,标准的编写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编写规范不仅可以提高文档的质量,还可以提升文档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因此,本文将从文档的结构、格式、语言、图表等方面详细介绍标准的编写规范,希望可以对文档创作者有所帮助。

二、文档结构。

1. 封面,封面是文档的门面,应包括文档标题、作者、单位、日期等信息,排版整齐,格式统一。

2. 目录,目录应清晰明了,包括各章节、子章节的标题及页码,方便读者查阅。

3. 正文,正文内容应该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段落之间要有明确的逻辑关系,确保内容通顺流畅。

4. 结尾,结尾部分可以包括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内容,格式要规范,内容要完整。

三、文档格式。

1. 字体,正文部分一般选择宋体、仿宋等常见字体,标题可以使用黑体、微软雅黑等加粗字体,字号要统一,不宜过小或过大。

2. 段落,段落之间要有明显的分隔,一般采用首行缩进或者段前段后间距的方式,不宜出现段落错乱或重叠的情况。

3. 图表,插入的图表应清晰美观,编号要规范,标题要简洁明了,与文中内容相互呼应。

四、文档语言。

1. 语言准确,文档中使用的语言要准确无误,避免出现错别字、语法错误等问题,确保表达清晰。

2. 生动简洁,语言要生动活泼,简洁明了,不宜出现冗长啰嗦的表达方式,避免读者产生阅读疲劳。

3. 用词规范,避免使用口语化、方言化的词语,要使用规范的文学语言,避免出现歧义。

五、文档图表。

1. 图表清晰,插入的图表要清晰易懂,避免出现模糊、失真的情况,确保信息传达准确。

2. 编号规范,图表要有统一的编号,便于在文中引用,同时要有清晰的标题,方便读者理解。

3. 位置合理,图表的位置要与相关内容紧密结合,避免出现孤立无辅的情况,确保信息传达完整。

六、总结。

标准的编写规范对于文档创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提高文档的质量和可读性,也有利于文档的维护和更新。

因此,我们在创作文档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编写规范,力求做到结构清晰、格式规范、语言准确、图表清晰,从而提升文档的整体质量,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标准编写方法

标准编写方法
56
清单中规范性 引用文件的排列顺序
国内标准 国内文件 ISO、IEC标准 ISO、IEC文件 其他国际标准 其他国际文件
57
文件清单的内容
文件的编号 文件的中文名称 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58
与国际标准 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按照GB/T 20000.2-2001的规定 按照GB/T 20000.2发布前的规定 清单中所列文件没有注日期
标准编写方法 (一)
王美君
1
标准中的时间和日期
GB/T 1.1-2009
标准编号
标准批准日期
标准代号
标准发布日期
标准发布顺序号
标准实施日期
标准发布年号
标准备案时间
标准复审时间
分部分的标准部分的编号
2
标准化管理机构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局)
2001年10月成立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管理的事业单位
50
引用的具体方式
提及自已时使用本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引导语 术语和定义的引导语 有关专利内容的说明
51
各级标准的引用原则
国家标准可以引用国家标准、不应 引用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行业标准可以引用国家标准和行业 标准,不应引用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地方标准可以引用国家标准、行业 标准、本地区地方标准,不应引用企 业标准 企业标准可以引用国家标准、行业 标准、本地区地方标准,以及本企业
11
规范、规程和指南
✓ 规程中大部分条款是由推荐型条款 组成的,也可以有陈述型的条款,但 规范中必定有由要求型条款组成的要 求。 ✓ 从内容和力度上来看,两者都存在 着差异。
12
规范、规程和指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范性要素
规范性技术要素
第二节 标准的结构和层次
二、标准的层次
目前,我国标准分为部分、章、条、 段、附录等五个层次。 删去了篇这一层次。
13
第二节 标准的结构和层次
(一)部分 1、定义 部分——是一项标准被分别起草、批准、 发布的系列文件之一。 一项标准中不同的部分具有同一个标准 顺序号,它们共同构成了一项标准。部 分不是独立的标准,它是一项标准内的 组成部分。 系列标准——是顺序号不同的族标准。 这些标准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6
第二节 标准的结构和层次
一、标准的结构 标准中章、条、图、表、附录的排 列顺序 (一)标准的表现形式

作为一个整体出版的单独的标准; 将一个标准分为几个部分出版的标准。
7
第二节 标准的结构和层次
(二)标准中要素的分类
1.根据要素的性质划分,主要可分为:

规范性要素; 资料性要素。
2.根据要素的性质和在标准中的位置划分, 主要可分为:
16
第二节 标准的结构和层次
4.标准名称的具体结构
——一段式:只有主体要素,如“家 用全自动洗衣机”; ——两段式:引导要素 + 主体要素, 如“图形符号 术语”;
17
第二节 标准的结构和层次
4.标准名称的具体结构 ——主体要素 + 补充要素,如“化妆 品通用检验方法 pH值的测定”; ——三段式:引导要素 + 主体要素 + 补充要素,如“工业用缝纫机 GN型 高速包缝机机头 测试方法”。
32
第三节 标准正文核心内容的编写
规定产品结构尺寸时,应列出结构 尺寸图,并在图上注明外形尺寸、 接口尺寸与公差,或注明尺寸代号。
33
第三节 标准正文核心内容的编写
二、分类、标记和编码
(一)分类、标记和编码的组合形式及 其识别方式 分类和命名:用文字进行识别; 分类和编码:用数字、字母进行识别; 分类和标记:用名称、代码和符号结 合起来,简化为标记进行识别。
39
第三节 标准正文核心内容的编写
d)其它洗涤方式洗衣机(以洗涤方式名称第一个字的 汉语拼音字母表示。若该字母与B、G和J相同,则以第 二个字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示,以此类推)。 3.1.3 按结构型式分: a)单桶洗衣机(不标注字母); b)双桶洗衣机(用S表示)。 3.2 洗衣机的规格(千克),按额定洗涤(或脱水) 容量分为1.0、1.5、2.0、2.5、3.0、4.0、5.0。 洗衣机的规格在型号中以额定洗涤(或脱水)容量数 值乘以10表示。
附录的标题 每个附录均应有标题,以标明附录 规定或陈述的具体内容。

29
第二节 标准的结构和层次
附录的章、条、图、表和数字公式的 编号 附录中的章、条、图、表和数学公式 的编号前均应加上标明该附录顺序的字 母,字母后跟下脚点。如:附录中的章 用A.1、A.2、A.3等表示。 每个附录中的章、图、表和数学公式 均应重新从1开始编号,当附录中只有一 个图、一个表和一个公式时,也应进行编 号。如:图A.1、表B.1。


分类和命名一章常可采用如下标题: 型式与基本参数; 型式、基本参数与尺寸; 基本参数、尺寸; 产品的分类和命名; 产品分类等等。
38
第三节 标准正文核心内容的编写
5、示例3-1:
3 型式和基本参数 3.1 洗衣机分为以下几种型式: 3.1.1 按自动化程度分: a)普通型洗衣机(用P表示); b)半自动型洗衣机(用B表示); c)全自动型洗衣机(用Q表示)。 3.1.2 按洗涤方式分: a)波轮式洗衣机(用B表示); b)滚筒式洗衣机(用G表示); c)搅拌式洗衣机(用J表示);
14
第二节 标准的结构和层次
2、部分的编号
部分的编号应位于标准顺序号之后, 使用阿拉伯数字从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始编号。部分的编 号与标准顺序号之间用下脚点相隔。
15
第二节 标准的结构和层次
3、部分的名称
分部分的标准其标准名称采用分段式。 同一标准的各个部分名称中的引导要素 (如果存在)和主体要素应是相同的, 从而表明它们属于同一个标准。各部分 的补充要素不同,同时在补充要素之前 均应标明“第×部分:”,其中的 “×”为阿拉伯数字。
标准编写方法
王美君
1
第一节 概 述
一.导则、指南、标准编写规则 系列标准的构成 以及与ISO/IEC有关标准的关系
2
第一节 概 述
二、GB/T 1.1标准的沿革 • GB 1-1958 标准幅面与格式 编写国家标准草案暂行办法




GB 1.1-1981 标准化工作导则 编写标准的一般规 定 GB 1.1-1987 标准化工作导则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 定 GB/T 1.1-1993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单元 标准 的起草与表述规则 第1部分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编写标准的一般 规定
35
第三节 标准正文核心内容的编写
2、各层次的命名
• 在同一层次之间区分时,可以用文字,
也可以用数字或字母来命名,如牛皮女鞋、 牛皮男鞋;A型血、B型血。 • 有时原则太多,文字描述太复杂,就简 单化处理成I型、II型、III型,用的就是 数字I、II、III。 • 在同一层次向下区分时,可以用数字、 字母来表示,如长征“二”运载火箭、长 征
3
第一节 概 述
GB 1.1-1987 标准化工作导则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GB 1.2-1988 标准化工作导则 标准出版印刷的规定 GB 1.3-1987 标准化工作导则 产品标准编写规定 GB 1.4-1988 标准化工作导则 化学分析方法编写规定 GB 1.5-1988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符号代号编写规定 GB 1.6-1988 标准化工作导则 术语编写规定 GB 1.7-1988 标准化工作导则 产品包装标准编写规定 GB 1.8-1989 标准化工作导则 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编写规定 GB 7026-1986 标准化工作导则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编写规定 GB/T 13494-1992 标准化工作导则 食品标准编写规定
40
第三节 标准正文核心内容的编写
3.3 洗衣机的型号及其含义如下:
□ □ □ □--□ □
结构型式代号 工厂设计序号,用阿拉伯数字顺序表示。 规格代号 洗涤方式代号 自动化程度代号 洗衣机代号,以汉语拼音字母X表示; 脱水机代号,以汉语拼音字母T表示。
注:脱水机型号仅需标前面3项。
41
第三节 标准正文核心内容的编写

30
第三节 标准正文核心内容的编写
一、产品分类 产品分类是产品标准中对产品的 类别、品种、型式、规格、基本参 数和尺寸进行科学的归类和合理的 分档,使其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多 种多样的需要,同时,也便于生产 厂组织生产,并作为设计和选用产 品的依据。
31
第三节 标准正文核心内容的编写
品种是指产品按其性能、成分等方 面的特征所划分的类别。 型式是指同一种产品按其形状、结 构、特征的不同所划的类别。 规格是指同一品种或同一型式的产 品按尺寸、重量、功率或是其他有 关参数划分的类别。

资料性概述要素; 资料性补充要素; 规范性一般要素; 规范性技术要素。
8
第二节 标准的结构和层次
3.根据标准的必备性划分,主要分为:

必备要素; 可选要素。
这里的必备和可选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9
封面
前言
必备 要素 标准的 要素
可选 要素
名称
范围
除上述四个要素之外的 其他所有要素
10
附录的识别 每一个附录的前三行内容为我们提供 了识别附录的信息: 第一行——附录的编号; 第二行——附录的性质; 第三行——附录的标题。

28
第二节 标准的结构和层次

附录的编号
每个附录都应有一个编号,附录编号由 中文“附录”及随后表明附录顺序的大写 拉丁字母组成,字母由“A”开始。 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应混合在一起 按标准条文中提及附录的先后顺序编排附 录。
22
第二节 标准的结构和层次
3、条的设置
同一层次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条时 才可设条。 有被引用的可能时,应考虑设立条。
23
第二节 标准的结构和层次
(四) 段 1.段 段与条的最大区别是段不编号。 在标准中要尽量避免出现悬置段。 悬置段是指标准中直接置于章的标题下 面的段。 标准中有一些引导语,它们往往不会被 引用,所以可以处于悬置状态。 对于标准中的段,如果会被其他标准所 引用,则应考虑改为条。
6、分类和命名一章的编写要点
分类和命名是从“分类”开始的,所谓 “分类”,就是从“类”开始往下分,这 里的“类”就是基本名,“分类”的结果 就是把“基本名”具体到“标准名” 产品型号的命名方法有国家标准或行业 标准的,应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 的型号命名方法;
第二节 标准的结构和层次
(三)产品标准中结构要素的编排
11
资料性概述要素 资料性要素 资料性补充要素 标准的要素 规范性一般要素
封面 目次 前言 引言 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名称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符号和缩略语 分类和命名 要求 抽样 试验方法(或测试方法) 检验规则(或质量评定程序) 标准化项目的标记 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 12 包装、运输和贮存 规范性附录
18
第二节 标准的结构和层次
4、部分的前言
在分部分的标准中,在标准的第1部分 的前言中应有标准预计结构的说明,并 且在标准的每一部分的前言中应列出所 有已知的其它部分的名称。
19
第二节 标准的结构和层次
(二)章
章是标准内容划分的基本单元。 章的编号从“范围”一章开始,使用阿 拉伯数字从1开始一直编到附录之前,附 录另行编号。 每一章都应有标题,标题位于编号之后 并与其后的条文分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