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乳油产品标准编写规范
乙嘧酚磺酸酯乳油标准

乙嘧酚磺酸酯乳油标准乙嘧酚磺酸酯(Ethephon)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乳油形式在农业应用中非常常见。
为了确保乙嘧酚磺酸酯乳油的产品质量和使用效果,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以下是一些关于乙嘧酚磺酸酯乳油的标准和规范:1. 产品规格:乙嘧酚磺酸酯乳油的产品规格通常包括有效成分含量、剂型、包装规格等。
例如,乙嘧酚磺酸酯乳油的有效成分含量一般为5%、10%或20%,剂型为水乳剂或乳油,包装规格一般为1升、5升、10升等。
2. 质量标准:乙嘧酚磺酸酯乳油的质量标准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
例如,GB/T 19475-2003《农药乳油》是对农药乳油产品质量的一种基本要求,包括外观、稳定性、粒度、冷凝点、低温柔性、灭菌效果等指标。
3. 安全性:乙嘧酚磺酸酯乳油的安全性包括对人体、动物和环境的毒性、过敏性、刺激性等。
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农药生产安全规程,确保产品安全。
同时,使用时也要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规程,防止对人体、动物和环境造成危害。
4. 有效性:乙嘧酚磺酸酯乳油的有效性包括药效、稳定性、耐雨水冲刷性等。
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一系列试验验证乙嘧酚磺酸酯乳油的有效性,确保其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5. 包装和标识:乙嘧酚磺酸酯乳油的包装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如GB/T 15609-2008《农药包装标签》等。
包装应坚固、密封、易于识别和搬运。
标识应包括产品名称、有效成分含量、剂型、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商名称等信息。
6. 储存和运输:乙嘧酚磺酸酯乳油应在干燥、阴凉、通风的仓库中储存,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同时,应与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物质分开存放,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在运输过程中,也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产品安全。
7. 使用方法:乙嘧酚磺酸酯乳油的使用方法应根据农药标签上的推荐用量、使用时期、施药方式等进行。
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程,确保药效发挥同时避免对作物、人体、动物和环境造成危害。
乐果乳油生产标准

乐果乳油生产标准一、简介乐果乳油是一种常用的农药,广泛用于农作物的防治病虫害。
为了确保乐果乳油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生产标准。
本文将从原料选择、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二、原料选择1.药剂原料:–选择优质的活性成分为原料,确保有效的防治效果;–严格控制残留农药成分的含量,避免对农作物产生不良影响;–使用新鲜材料,避免贮存时间过长导致活性成分流失。
2.溶剂原料:–选择对农作物无毒副作用的溶剂,确保使用安全;–严格控制溶剂原料的纯度,避免对农作物产生不良影响;–遵守环境保护法规,选择环保型的溶剂原料。
三、生产工艺1.溶剂的配制:–根据药剂原料的不同,确定合适的溶剂比例;–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搅拌时间和温度,确保药剂原料充分溶解;–严格控制配制过程中的环境卫生和操作规程。
2.乳化:–将溶剂与药剂原料进行乳化反应,使其形成乳油状;–控制乳化过程的温度、时间和乳化剂的使用量,确保乳油质量稳定;–过滤乳化后的乳油,去除杂质和悬浮颗粒。
3.包装:–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包装材料,确保乳油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严格控制包装过程中的卫生环境,避免细菌和有害物质污染乳油;–标明产品的生产日期、有效期和使用方法等信息。
四、质量控制1.原料检验:–对进货的药剂原料和溶剂原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符合相关标准;–检测活性成分和残留农药的含量,确保质量可控。
2.生产过程控制:–监控乳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和乳化剂的加入量;–定期对乳油进行质量抽查,确保产品达到标准要求。
3.成品检验:–对生产出来的乳油进行全面的检验,包括外观、稳定性和活性成分含量等;–对乳油的贮存期和使用寿命进行测试,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4.质量记录:–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原料批次、生产参数和检验结果等;–保存记录以备查证,方便追溯和质量问题排查。
五、总结乐果乳油生产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效保障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严格的原料选择、工艺控制和质量检验,可以确保生产出合格的乐果乳油产品,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供有力支持。
农药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标准及实施方案.

农药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标准及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制定背景1、我国农药原药和制剂生产状况2011年, 我国农药产量 264.8万吨 (国家统计局数据 , 出口 140万吨 (实物量, 农业部数据 , 进口 4万吨 (实物量, 农业部数据。
国内消费量约为 50万吨(折纯。
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制剂年产量约 200万吨。
其中乳油产量约占 50%, 使用溶剂 30万吨左右, 绝大部分是高挥发性芳烃, 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2、初步提议与政策发布为减少有机溶剂挥发对环境的影响, 2006年,原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司经过调研和专家论证, 对削减乳油提出了分三个阶段实施的意见。
第一阶段:国家发改委 2006年第 4号公告,“自 2006年 7月 1日起,不再受理申请乳油农药企业的核准”;第二阶段:工信部《工原(2009 29号》公告,“从 2009年 8月 1日起停止颁发新申请的乳油产品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第三阶段:在适当的时候除一些只适合制备乳油的农药产品外, 停止以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类为溶剂的乳油产品生产。
3、新剂型的储备我国农药剂型主要有乳油、粉剂、颗粒剂、可湿性粉剂,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剂型,如可分散粒(片剂、水(油悬浮剂、微胶囊剂、水乳剂、微乳剂等,有替代老剂型基础。
2010年主要剂型的数量产品类别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溶性液剂水剂合计杀虫剂 37027453163551367655335 4、乳油问题之关键乳油问题的关键是溶剂,目前我国乳油所使用的溶剂主要是易挥发轻芳烃溶剂,该溶剂具有毒性较高、易燃、半衰期长,对环境影响大等缺点。
此外,在其他一些剂型中还使用较多的毒性较高或具有致癌性的溶剂,如甲醇、二甲基甲酰胺(DMF 等。
如果用其他毒性较低、安全性较高的溶剂,乳油仍然是一种好的剂性。
(来源: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实施方案的任务来源和工作推进情况:1、任务来源2010年 12月, 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提出立项, 2011年 4月获得工信部批准立项。
农药悬乳剂产品标准编写

农药悬乳剂产品标准编写
编写农药悬乳剂产品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农药产
品的质量和安全。
首先,农药悬乳剂产品标准应当包括产品的命名、分类、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
和贮存等内容。
在编写农药悬乳剂产品标准时,首先需要确定产品的命名,包
括产品的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确保名称简明易懂,能够清晰地表
达产品的特性和用途。
其次,需要对产品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化
学成分和农药类型进行分类,以便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对产品进行识
别和管理。
在规格方面,需要明确产品的外观、PH值、有效成分含量、稳
定性等技术要求,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用于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
和评估,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可靠。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也是农药悬乳剂产品标准中需要考虑
的重要内容。
标志应当包括产品的商标、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有
效期限等信息,以便消费者正确识别和使用产品。
包装应当符合国
家相关标准,确保产品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受损坏,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编写农药悬乳剂产品标准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命名、分类、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保障农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敌稗乳油 标准

敌稗乳油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敌稗乳油是一种常见的农药,由于其广泛用途和高效杀虫功效,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围绕敌稗乳油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制定背景、内容要点和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以便更好地帮助大家了解和正确使用敌稗乳油。
敌稗乳油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产品质量标准:敌稗乳油的外观、色泽、纯度、PH值等指标要求;二、使用方法标准:敌稗乳油的使用方式、剂量、施药时间等指导要求;三、贮存和运输标准:敌稗乳油的贮存和运输条件要求,避免其受潮、曝晒等影响。
接下来,我们要重点介绍一下敌稗乳油标准的内容要点。
敌稗乳油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产品质量标准:敌稗乳油的外观应清澈透明,无悬浮物,无异物,无沉淀,无结晶。
色泽应为淡黄色或无色。
纯度要求高,气味应清淡,PH值在6-8之间。
这些指标是衡量敌稗乳油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也是保障其使用效果和安全性的基础。
二、使用方法标准:敌稗乳油的使用方式应根据具体作物和害虫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剂量不宜过量或过少,施药时间要选择在害虫活动高峰期,避免或减少对有益昆虫的影响。
使用前要先进行小范围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调整使用剂量,确保施药效果。
三、贮存和运输标准:敌稗乳油的贮存要求干燥通风、防潮防晒,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贮存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敌稗乳油的外观,发现异常立即处理,以免影响其质量。
运输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摔打、碰撞,确保产品的完好性。
我们要提醒大家在使用敌稗乳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剂量使用,避免过量施用或滥用,以免对环境造成影响。
二、严格按照敌稗乳油标准和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
三、在施药后要及时清洗工具和服装,防止敌稗乳油残留引起污染。
敌稗乳油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要求,才能更好地发挥敌稗乳油的作用,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农业发展目标。
希望大家在使用敌稗乳油时,务必遵循相关要求,共同维护农田生态平衡,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民健康。
烯草酮乳油国标

烯草酮乳油国标摘要:1.烯草酮乳油的定义和作用2.烯草酮乳油的国标规定3.烯草酮乳油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4.烯草酮乳油的应用领域正文:烯草酮乳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的除草剂,具有优良的除草效果。
它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通过抑制植物生长激素的合成,从而阻碍杂草的生长。
在我国,烯草酮乳油的生产和使用受到严格的国标规定,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根据我国的相关国标,烯草酮乳油的生产和使用有以下要求:1.产品标准:烯草酮乳油的产品标准应符合GB/T 21616-2008《农药乳油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包括有效成分含量、剂型、外观等。
2.包装:烯草酮乳油的包装应符合GB/T 19457-2009《农药包装通则》的规定,确保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3.标签:烯草酮乳油的标签应包含以下信息:产品名称、有效成分及含量、剂型、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4.储存和运输:烯草酮乳油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远离火源、热源和阳光直射。
运输过程中应防止雨淋、日晒、倒置和碰撞,确保包装完好。
在使用烯草酮乳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用合适的剂型:根据杂草种类和生长环境,选择适当的烯草酮乳油剂型,如水基乳油、油基乳油等。
2.正确施用: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调整使用剂量、喷洒浓度和喷洒面积。
通常,烯草酮乳油可在杂草生长旺盛期进行喷洒,以取得最佳效果。
3.注意安全防护:佩戴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眼睛。
4.避免误食:存放烯草酮乳油的容器应妥善处理,防止误食。
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烯草酮乳油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广泛,可用于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的除草。
通过合理使用烯草酮乳油,可以有效减少杂草对农作物的影响,提高产量和品质。
总之,烯草酮乳油作为一种高效的除草剂,在遵循国标规定和使用方法的前提下,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丙草胺乳油fao标准

丙草胺乳油fao标准
丙草胺乳油是一种常见的除草剂,常用于农业生产中。
FAO标
准是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所制定的国际标准。
关于丙草胺乳油FAO标准,我
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全面的回答:
1. FAO标准的含义,首先,我们可以解释一下FAO标准的含义,以及它在农业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FAO标准通常是为了保
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促进国际贸易以及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
制定的。
2. 丙草胺乳油的用途,接着,我们可以介绍一下丙草胺乳油的
用途和特点,包括它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使用方法、适用范围等
信息。
丙草胺乳油通常用于控制杂草,提高作物产量。
3. FAO对丙草胺乳油的标准,然后,我们可以详细介绍FAO对
丙草胺乳油的标准,包括其在配方、稀释度、质量控制、包装、标
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以
及方便国际贸易。
4. 安全使用建议,最后,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包括如何安全使用丙草胺乳油,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注意事项。
通过以上多个角度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丙草胺乳油FAO标准的相关信息,包括其定义、用途、标准要求以及安全使用建议。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农药产品标准编写规范

农药产品标准编写规范农药产品标准的编写规范是保障农药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
农药产品标准的编写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确保农药产品的合法合规性和有效性。
下面将从农药产品标准的编写原则、内容要求和标准制定程序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农药产品标准的编写原则。
1.科学性原则,农药产品标准的编写应当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严谨性原则,农药产品标准的编写应当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确保标准的严谨性和权威性。
3.实用性原则,农药产品标准的编写应当贴近实际生产和使用,确保标准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4.先进性原则,农药产品标准的编写应当借鉴国际先进标准和国内先进经验,确保标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二、农药产品标准的内容要求。
1.命名和编号,农药产品标准应当明确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便于管理和使用。
2.范围和应用,农药产品标准应当明确标准适用的范围和应用对象,确保标准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3.技术要求,农药产品标准应当明确农药产品的技术要求,包括原料、生产工艺、质量指标、使用方法等内容。
4.检验方法,农药产品标准应当明确农药产品的检验方法,包括检测设备、检测步骤、检测标准等内容。
5.标志和包装,农药产品标准应当明确农药产品的标志和包装要求,确保产品的识别和保护。
6.贮存和运输,农药产品标准应当明确农药产品的贮存和运输要求,确保产品的安全和稳定。
三、农药产品标准的制定程序。
1.立项准备,确定农药产品标准的立项单位和负责人,明确标准的编写任务和目标。
2.调研论证,开展农药产品标准的调研和论证工作,搜集相关资料和意见,明确标准的依据和必要性。
3.草案编写,根据调研和论证结果,编写农药产品标准的草案,明确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4.征求意见,向相关单位和专家征求农药产品标准的意见和建议,完善标准的内容和技术要求。
5.审定发布,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终审定农药产品标准并发布实施,确保标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乳油产品标准编写规范HG/T 2467.2—2003农药乳油产品标准编写规范该产品中各有效成分的其他名称、结构式和基本物化参数如下:a)……(有效成分1通用名)ISO通用名称:CIPAC数字代号:CA登记号:化学名称:结构式:实验式:相对分子质量(按XXXX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计):生物活性:(杀虫、杀螨、杀菌、除草……)熔点:…℃沸点:…℃蒸气压(…℃):…Pa溶解度(g/L或g/kg,…℃):稳定性:(对酸、碱、光、热等的稳定程度、半衰期)b)……(有效成分2通用名)内容同a)c)……(有效成分3通用名)内容同a)注:如该产品为单一有效成分制剂,可省略本标准中有效成分2和有效成分3的所有相关内容。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制剂名称)乳油的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由……(有效成分1通用名)、……(有效成分2通用名)、……(有效成分3通用名)原药与乳化剂溶解在适宜的溶剂中配制而成的……(制剂名称)乳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1600 农药水分测定方法GB/T 1601 农药pH值测定方法GB/T 1603 农药乳液稳定性测定方法GB/T 1604 商品农药验收规则GB/T 1605-2001 商品农药采样方法GB 4838 农药乳油包装GB/T 4946 气相色谱法术语HG/T 2467.1—2003 农药原药产品标准编写规范3要求3.1组成和外观:本品应由符合标准的……(有效成分1通用名)、……(有效成分2通用名)、……(有效成分3通用名)原药制成,应为稳定的均相液体,无可见悬浮物和沉淀。
3.2……(制剂名称)乳油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制剂名称)乳油控制项目指标项目a指标……(有效成分1通用名)质量分数,%≥(或规定范围)……(有效成分2通用名)质量分数,%≥(或规定范围)……(有效成分3通用名)质量分数,%≥(或规定范围)……(相关杂质)质量分数,%≤水分,%≤酸度(以H2SO4计),% ≤或碱度(以NaOH计),% ≤或pH值范围乳液稳定性(稀释…倍)合格低温稳定性b合格热贮稳定性C合格a 所列项目不是详尽无疑的,也不是任何乳油标准都需全部包括的,可根据不同农药产品的具体情况,加以增减。
b、c 低温稳定性和热贮稳定性试验,每…个月至少进行1次。
4试验方法4.1抽样按GB/T 1605-2001中5.3.2“液体制剂采样”方法进行。
用随机数表法确定抽样的包装件,最终抽样量应不少于200 mL。
4.2鉴别试验当用规定的试验方法对有效成分鉴别有疑问时,至少要用另外一种有效的方法进行鉴别。
如果采用色谱[包括气相(GC)、高效液相色谱(HPLC)、薄层色谱(TLC)和红外光谱(IR)]法鉴别,建议作如下表述:GC,HPLC—本鉴别试验可与……(有效成分通用名)质量分数的测定同时进行(有效成分质量分数的测定亦采用相同的方法)。
在相同的色谱操作条件下,试样溶液某一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标样溶液中……(有效成分通用名)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其相对差值应在1.5% 以内。
TLC—试样溶液经展开得到的某一斑点与对照的标样溶液同时展开的斑点,其Rf值应一致。
IR—经分离除去乳化剂和其他有效成分后,试样与标样的红外光谱图,应没有明显的差异(因乳化剂等不易去除,乳油剂型一般不用该法鉴别)。
注:对标准中没有的试验方法,要写明试验条件和操作步骤。
4.3……(有效成分1通用名)质量分数的测定(以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为例) 4.3.1方法提要试样用……溶解,以……为内标物,……为流动相,使用以……为填料的不锈钢柱和……检测器,对试样中的……(有效成分1通用名)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测定,内标法定量。
4.3.2试剂和溶液试剂(具体名称);……(有效成分1通用名)标准样品:已知质量分数,大于等于…%;内标物:……,应不含有干扰分析的杂质;内标溶液:(写明具体配制和保存方法);4.3.3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具……波长紫外检测器;色谱数据处理机;色谱柱:…mm×…mm(id)不锈钢柱,内装……填充物,粒径…mm;微量进样器:……mL。
4.3.4高效液相色谱操作条件流动相:……;流动相流量:…mL/min;柱温:…℃;检测波长:…nm;进样体积:…mL;检测器灵敏度(AUFS)……;保留时间(附典型的试样高效液相色谱图)(min):……(有效成分1通用名)……;……(内标物)……;……上述操作条件,系典型操作参数。
可根据不同仪器特点,对给定的操作参数作适当调整,以期获得最佳效果。
典型的…(有效成分1通用名)高效液相色谱图见图…。
4.3.5测定步骤4.3.5.1标样溶液的制备按具体配制方法编写。
4.3.5.2试样溶液的制备按具体配制方法编写。
4.3.5.3测定在上述操作条件下,待仪器基线稳定后,连续注入数针标样溶液,直至相邻两针…(有效成分1通用名)响应值相对变化小于…%后, 按照标样溶液、试样溶液、试样溶液、标样溶液的顺序进行测定。
4.3.6计算将测得的两针试样溶液以及试样前后两针标样溶液中……(有效成分1通用名)与内标物峰面积(峰高)之比,分别进行平均。
……(有效成分1通用名)的质量分数X1 (%),按式(1)计算:X1=式中:r1—标样溶液中,……(有效成分1通用名)与内标物峰面积比的平均值;r2—试样溶液中,……(有效成分1通用名)与内标物峰面积比的平均值;m1—……(有效成分1通用名)标样的质量,g;m2—试样的质量,g;p —标样……(有效成分1通用名)的质量分数,%。
也可按GB/T 4946中的规定,先求算校正因子f,再计算试样中有效成分质量分数。
4.3.7允许差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应不大于…%,取其算数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4.4……(有效成分2通用名)质量分数的测定参照本标准中相同的方法格式编写。
4.5……(有效成分3通用名)质量分数的测定参照本标准中相同的方法格式编写。
4.6……(相关杂质名称)质量分数的测定按所采用的具体方法编写。
4.7水分的测定按GB/T 1600中的“卡尔•费休法”进行,允许使用精度相当的微量水分测定仪测定。
4.8 酸度或碱度或pH值的测定酸度或碱度的测定按HG/T 2467.1—2003 中4.7进行;pH值的测定按GB/T 1601进行。
4.9 乳液稳定性试验试样用标准硬水稀释…倍,按GB/T 1603进行试验,上无浮油,下无沉淀为合格。
4.10低温稳定性试验4.10.1方法提要试样在0℃保持1 h,记录有无固体和油状物析出,继续在0℃贮存7 d,离心将固体析出物沉降,记录其体积。
4.10.2仪器制冷器:保持0℃±2℃;离心管:100 mL,管底刻度精确至0.05 mL ;离心机:与离心管配套;移液管:100 mL。
4.10.3试验步骤移取100 mL的样品加入离心管中,在制冷器中冷却至0℃±2℃,让离心管及其内容物在0℃±2℃下保持1 h,其间每隔15 min搅拌一次,每次15 s,检查并记录有无固体物或油状物析出。
将离心管放回制冷器,在0℃±2℃下继续放置7 d,将离心管取出,在室温(不超过20℃)下静置3 h,离心分离15 min(管子顶部相对离心力为500G~600G,G为重力加速度)。
记录管子底部析出物的体积(精确至0.05 mL)。
析出物不超过0.3 mL为合格。
4.11热贮稳定性试验4.11.1仪器恒温箱(或恒温水浴):54℃±2℃;安瓿(或54℃仍能密封的具塞玻璃瓶):50 mL;医用注射器:50 mL。
4.11.2试验步骤用注射器将约30 mL试样注入洁净的安瓿中(避免试样接触瓶颈),置此安瓿于冰盐浴中制冷,用高温火焰迅速封口(避免溶剂挥发),,少封3瓶,冷却至室温称量。
将封好的安瓿置于金属容器内,再将金属容器放入54℃±2℃恒温箱(或恒温水浴)中,放置14 d。
取出冷至室温,将安瓿外面拭净分别称量,质量未发生变化的试样,于24 h内对规定的项目进行检验(编写具体产品标准时,应规定热贮稳定性试验合格的判定原则)。
4.12产品的检验与验收应符合GB/T 1604 的规定。
极限数值的处理采用修约值比较法。
5标志、标签、包装、贮运5.1……(制剂名称)乳油的标志、标签、包装,应符合GB 4838的规定。
5.2 综合各生产、加工厂的具体包装情况进行编写。
也可根据用户要求或订货协议,可以采用其它形式的包装,但需符合GB 4838的规定。
5.3 ……(制剂名称)乳油包装件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中。
5.4 贮运时,严防潮湿和日晒,不得与食物、种子、饲料混放,避免与皮肤、眼睛接触,防止由口鼻吸入。
5.5 安全:在使用说明书或包装容器上,除有醒目的相应毒性标志外,还应有毒性说明、中毒症状、解毒方法和急救措施。
5.6 保证期在规定的贮运条件下,……(制剂名称)乳油的保证期,从生产日期算起为2 年,在保证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