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编写产品标准
产品质量标准怎么写

产品质量标准怎么写产品质量标准是指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编写产品质量标准呢?首先,产品质量标准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
在制定产品质量标准之前,我们需要对产品的特性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产品的用途、性能、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同时,还需要了解市场对于产品质量的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产品质量水平。
只有充分了解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才能够更好地编写产品质量标准。
其次,产品质量标准的编写需要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在编写产品质量标准时,我们需要充分参考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行业标准,确保产品质量标准与国家和行业标准保持一致。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还能够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另外,产品质量标准的编写需要考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使用和售后服务等阶段。
在编写产品质量标准时,我们需要考虑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确保产品在各个阶段都能够保持良好的质量水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产品质量标准的编写需要注重可操作性和实施性。
产品质量标准不仅需要明确产品的质量要求,还需要具体规定质量检验的方法、标准和程序,以及质量控制的措施和责任。
只有产品质量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施性,才能够真正起到指导和规范产品质量的作用。
最后,产品质量标准的编写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
随着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变化,产品质量标准也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
我们需要及时调整产品质量标准,使其能够与市场需求和技术水平保持一致,确保产品始终保持良好的质量水平。
总之,产品质量标准的编写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只有充分考虑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考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注重可操作性和实施性,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才能够更好地编写产品质量标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产品标准的撰写

企业产品标准的撰写
撰写企业产品标准是为了确保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符合相关的法规、行业标准和客户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以下是企业产品标准的撰写步骤:
1.确定标准的范围和目的:明确标准适用的产品范围和标准编写的目的,例如产品质量控制、产品性能要求等。
2.收集法规和行业标准:调研相关的法规和行业标准,了解行业的最佳实践和要求,作为制定企业产品标准的参考。
3.制定产品规范:确定产品的技术规范、参数和性能要求,例如尺寸、材质、外观、功能等。
可以参考已有的行业标准或自主制定。
4.设定质量控制要求:建立产品的质量控制流程和标准,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检验要求等。
5.确定产品测试方法:明确产品的测试方法和标准,例如使用哪些测试设备、执行什么样的测试步骤和标准值。
6.编写标准文档:将上述内容整理成标准文档,包括标准的引言、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规范、质量控制流程、测试方法等。
7.内部审批:将标准文档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内部审批,包括技术部门、品质部门、生产部门等,确保标准的可行性和有效
性。
8.公示和管理:将通过内部审批的标准文档进行公示,并进行
知识管理和变更管理,确保标准始终符合最新的要求和实践。
9.培训和执行:向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理解并能够执
行产品标准,监控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
撰写企业产品标准需要综合考虑法规要求、行业标准和企业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自己产品和管理的标准,以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如何编写具体的产品规范

如何编写具体的产品规范产品规范是为了确保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符合标准和要求的文件。
它包含了产品的特性、功能、性能、设计要求、测试方法、质量标准等内容。
编写具体的产品规范是确保产品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并具备一定的质量保证。
本文将介绍如何编写具体的产品规范。
一、引言引言部分应包含以下内容:1. 文档目的:明确说明该规范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2. 定义术语:对于一些特定的术语或缩略语进行解释和定义,以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文档中的内容。
3. 参考文献:列举本规范中所依据的标准、技术规范或其他相关文献。
二、产品描述在产品描述部分,需要详细描述产品的整体特征、功能和性能要求。
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描述:1. 产品分类和用途:对该产品的主要分类和使用场景进行说明。
2. 产品功能:明确列举产品的主要功能和所需完成的任务。
3. 产品性能:说明产品在特定环境下的性能要求,如耐用性、稳定性、安全性等。
4. 外观要求:描述产品外观的要求,包括尺寸、颜色、形状等。
5. 接口要求:定义产品与其他设备或系统的连接接口和通信要求。
6. 其他特殊要求:根据具体产品的特点,列举其他所需满足的要求。
三、设计要求在设计要求部分,需要详细说明产品的设计要求和限制条件。
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包含的内容:1. 材料要求:对产品所使用的材料进行详细描述,如材质、硬度、韧性等。
2. 尺寸要求:定义产品尺寸的精确要求,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
3. 容量要求:对产品的容量或载荷要求进行说明,以确保产品能够完成预期的功能。
4. 功耗要求:对于依赖电力供应的产品,说明功耗要求和电源要求。
5. 环境要求:根据产品的使用场景,描述对于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条件的要求。
6. 可靠性要求:明确产品的可靠性要求,包括使用寿命、故障率等。
7. 安全要求:列出对于操作者和环境的安全要求,确保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四、测试方法在测试方法部分,详细描述对产品性能和功能进行测试的方法和步骤。
产品标准怎么写

产品标准怎么写产品标准是指对产品的性能、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
编写产品标准是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
那么,产品标准怎么写呢?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下产品标准的编写流程和要点。
首先,编写产品标准需要明确标准的适用范围和目的。
在编写产品标准之初,需要明确标准适用的产品范围,包括产品的种类、用途、性能等方面的范围。
同时,还需要明确标准的制定目的,即标准的编写是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还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促进产业发展等。
其次,编写产品标准需要充分调研和分析。
在编写产品标准之前,需要对相关产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了解产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法规的情况,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和意见。
只有充分了解产品的情况,才能编写出科学合理的产品标准。
接着,编写产品标准需要明确标准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在编写产品标准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产品的技术要求,包括产品的性能、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以确保产品标准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此外,编写产品标准需要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
在编写产品标准的过程中,需要广泛征求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和建议,包括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消费者等。
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可以充分考虑各方的需求和利益,提高产品标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最后,编写产品标准需要定期修订和更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产品标准也需要不断修订和更新。
因此,在编写产品标准之后,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标准修订机制,定期对产品标准进行评估和修订,以确保产品标准与时俱进,保持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总之,编写产品标准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充分调研、科学分析,广泛征求意见,定期修订更新。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编写,才能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促进产业发展的产品标准,为产品质量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产品企业标准编写模板五篇

2.2.1控制组件
装置标准配置为:按键式轻触开关;外部人工给出机泵动作信号后,通过信号电缆或信号连接电缆排连接至执行组件。
允许按照适用对象选用数码式自动、或数码式远程控制组件。
2.2.2执行组件
装置标准配置为:16位或32位高速单片机控制大功率高速双向可控硅,输出动作信号至机泵组件,完成开机、冲洗流体管道、增加流量、减少流量、关机等电气操作。
使用环境、主要技术参数(介质、压力、流量等)由使用说明书载明。
4.2装置包装为3层;外部采用8层瓦楞纸板成型包装盒,中部使用发泡塑料或聚氨酯发泡塑料减震,底层采用塑料薄膜防潮包裹。
包装箱外部明显部位印刷有产品标识、公司名称、运输注意事项。
4.3随机包装附件:
检验合格证;
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
用户特约的随机配件、易损件清单。
3.1.2电气连接各部件、部位对地绝缘,采用500V兆欧表测量,以≥1兆欧、保持3分钟不变为检验合格。
3.1.3控制组件接线正确后,在不连接机泵的情况下,对执行组件输入动作信号,动作机构应转动灵活、动作可靠,无停滞、无抖动为检验合格。
3.1.4各分项检验合格后,接入机泵,在试验台上以装置标称出口压力、额定流量50%的工况下运行72h,监测机泵输入电压、电流、温升不超过标称值,各连接部位无泄露为机泵运行检验合格。
汞
mg/kg
<1
铅(以铅计)
mg/kg
<40
砷(以砷计)
mg/kg
<10
甲醇
mg/kg
甲醇含量<0.2%
5.4
产品净含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要求。
6
6.1
取试样于25ml比色管内,在室温和非阳光直射下目测。
企业产品标准编写指南

企业产品标准编写指南一、引言。
企业产品标准是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符合的规范,是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编写好企业产品标准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规范产品生产过程,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本文将从企业产品标准的编写原则、内容要点和编写流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为企业产品标准的编写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二、编写原则。
1.科学性原则,企业产品标准的编写应当基于科学的依据和数据,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可操作性原则,企业产品标准应当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能够指导生产实践,便于实施和监督。
3.权威性原则,企业产品标准的编写应当遵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确保标准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4.适用性原则,企业产品标准应当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灵活性,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5.更新性原则,企业产品标准应当具有一定的更新性,能够及时调整和修订,以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变化。
三、内容要点。
1.产品基本信息,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技术要求等基本信息。
2.产品质量标准,包括产品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抽样标准等内容。
3.产品安全标准,包括产品的安全要求、使用注意事项、防护措施等内容。
4.产品包装标准,包括产品的包装规范、包装材料、标识要求等内容。
5.产品储存和运输标准,包括产品的储存条件、运输要求、包装标识等内容。
6.产品售后服务标准,包括产品的保修期限、维修保养要求、投诉处理流程等内容。
四、编写流程。
1.调研分析,对产品的市场需求、技术标准、竞争对手等进行调研分析,为产品标准的编写提供依据。
2.制定计划,明确产品标准的编写目标、任务分工、时间节点等,制定详细的编写计划。
3.编写草案,根据调研分析的结果,编写产品标准的草案,并征求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4.修改完善,根据征求意见的结果,对产品标准的草案进行修改和完善,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5.审定发布,经过内部审定和相关部门的审核,确定最终的产品标准,并进行正式发布和实施。
产品标准编写 从认识到实践

• 条:对章的细分,章内有编号的细分层次。 一个层次中有一个以上的条时才可设条, 需要时可到5层,同一层次条有无标题应 统一。无标题条不应再分条。
• 段:章或条内没有编号的细分层次。不宜 在章标题与条之间或条标题与下一层次条 之间设段(悬置段)。
实的
3.3文件结构
三、产品标准中要素的编写
• 给出诸如文件起草依据
文件名称、文件的层次或 类别、文件代号、文件编 号、国际标准分类(ICS)号、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CCS)号、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发 • 布机构等。
的其他文件与其他文件 的关系和编制、起草者 的基本信息等文件自身 内容之外的信息。 不应包含要求、指示、 推荐或允许型条款,也 不应使用图、表或数学
1.4 标准中特定内容 的起草
二、产品标准编写基本要求
特定内容
儿童安全 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需求
环境 安全 中小微型企业
1.5 企业标准化工作 系列标准
二、产品标准编写基本要求
2.1目标原则
二、产品标准编写基本要求
目标要求
• 内容完整 • 表述清楚和准确 • 充分考虑最新技术水平 • 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框架 • 能被未参加标准编制的专业人员所
• 如果编制标准的目的是保 证互换性,则关于该产品 的尺寸互换性和功能互换 性均应予以考虑。
• 需要满足尺寸互换时,在 规定接口尺寸时,应规定 其公差。
• 对于广泛使用的材料、物资或 机械零部件、电子元器件或电 线电缆等,利于品种控制是编 制标准的重要目的。
• 品种可包括尺寸和其他特性。 在涉及品种控制的标准中应提 供可选择的值(通常给出一系 列数据),并规定其公差。
产品企业标准编写模板及使用说明

产品企业标准编写模板及使用说明
一、引言
产品企业标准是指由企业内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用于规范产品设计、制造、测试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和标准。
本文档旨在提供产品企业标准编写模板,并为用户提供详细的使用说明,以便帮助企业高效、规范地制定产品企业标准。
二、模板说明
1. 标准编号:每个产品企业标准都应有唯一的标准编号,便于查找和管理。
2. 标准名称:简洁明了地描述标准的内容。
3. 修订记录:记录标准的修订历史,包括修改日期、修订号、修订内容等。
4. 适用范围:明确标准适用的产品范围。
5. 引用文件:列出标准所涉及的引用文件,包括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6. 术语和定义:对标准中使用到的术语和定义进行解释和说明,确保标准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7. 要求说明:具体介绍标准的要求内容,包括产品设计、制造、测试等方面。
8. 检验方法:说明标准中所规定的检验方法和具体实施细节,
以确保对标准的有效检验。
9. 标准评审:对标准进行评审的方式和流程进行介绍。
10. 标准修改:对标准进行修订时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说明。
11. 标准发布和使用:对标准的发布和使用进行具体说明,包括标准的存档和更新等。
三、使用说明
1. 下载模板:用户可以从企业内部文件共享系统或者管理平台
下载产品企业标准编写模板。
2. 填写信息: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标准的编号、名称、修订
记录等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例
(二)纺织产品
1、基本尺寸;2、外观: 3、色差;4、耐洗性 ; 5、阻燃性能; 6、国家纺织品有一个安全标准; 7、强度性能 8、特殊产品的特殊性能
示例
《沥青道路用微波养护车》 《沥青路面微波加热设备》
(要求的性能项目 测试)
一、实木复合地板:
外观:裂缝,刀痕,边、角损,漏漆, 尺寸偏差: 厚度偏差,面层净长偏差,直角度,边缘 不直度,翘曲度, 理化指标: 浸渍剥离,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含水率, 漆膜附着力,表面耐磨,表面污染,甲醛释放量
(范围)
(三)表述形式(用陈述的方式)
“本标准规定了··· ·· · 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命名、要 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本标准适用于······ ·····;不适用于······ 的· 。”
(四)示例: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1500W及 以下、额定工作压力不大于80kPa、内锅容积不大于9L、 内锅内径不大于26cm,采用外旋盖式、动态密封及温度 控制装置的室内及类似用途的压力锅。
二、目次
• (可选要素)
三、前言
前言由特定部分和基本部分组成,不应包含要求 及图、表等 (一)特定部分:
1、应说明标准的结构; 2、说明与国际标准、导则、指南或其他文件的一致性程 度; 3、说明与标准前一版本相比的重大差异,是代替或废除 前一版本; 4、标准中的附录哪些是规范性附录,哪些是资料性附录。 5、说明强制性部分(用黑体字,但一般的企业)。
(引用文件)
(二)引导语: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 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 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适用于本标准。”
(术语和定义)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在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 a)产品试制定型鉴定时;在正常情况下,每间隔半年时;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 能时; c)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一次; d)在质量监督机构提出检验要求时。 e)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表3 型式检验抽样方案
批量,个
样本量,个 判定数 组,个
封面
(六)标准的发布及实施日期 (七)标准的发布部门或单位 国标: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行标:各行业主管部门 地方标准:各省质量技术监督监督局 企业标准:各企业单位
封面· 名称
(八)中文名称:
力求简练,并应明确、准确表示出标准的主题; 不应涉及不必要的细节,避免无意中限制范围;
示例:
五、范围
(一)作用: 1、范围应明确表明标准的对象和所涉及的各个 方面,由此指明标准或其特定部分的适用界限。 2、必要时,可指出标准不适用的界限。
(二)注意:
1、范围的文字应简洁,以便能作内容提要使用。 2、范围不应包含要求。 3、适用性是指标准适用于什么样的产品,而不 是适用于什么场合,也不是指产品的适用范围。
适用性的目的
为了保证产品的适用性,在标准中需要规 定产品的相关特性,如外形尺寸的、机械 的、物理的、力学的、声学的、热学的、 电学的、化学的、生物学的、人类工效学 的等等特性的技术要求。 标准中具体包含的内容,要根据其目的、 产品特点和行业的惯例来决定,可能涉及 上面提到的一部分技术要求或上面要求之 外的其他技术要求。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一般要求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液体加热器的特殊 要求
(引导) (主体)
(名称示例)
装饰用铝塑复合板 /铝塑复合板 家用反渗透净水机
MD J-100型家用反渗透净水机 家用净水机 家用和类似用途净水机 净水机
封面-英文名称
(九)与中文名称对应的英文名称 (十)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标识 等同采用:代号IDT 修改采用:代号MOD 非等效:代号NEQ
(二)根据不同情况,可派生出其它相应名称:
1、分类;2、分类与命名;3、基本参数; 4、型号与基本参数;5、型号命名。
(标记示例)
• □ □ □-□ • 设计代号,用英文字母表示 • 规格代号,用不多于两组的阿拉伯数字(整数)表示; • 型式代号,用不多于两个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示; • 产品代号,用不多于一个的汉语拼音字母(大写)表示。
六、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几个问题:
1、什么是规范性文件?包括哪些? 2、哪些文件可引用,哪些不可? 可引用: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和国内有关 文件;国际标准 (ISO、IEC等)、国际文件。 不可用:非公开的文件,资料性引用文件, 在编制标准过程中 参考过的文件。 3、被引用的文件日期标注与不标注的区别
十、试验方法
(一)作用: 给出与要求中所提出的特性相对应
的验证方法。
(二)要求:
1、科学、经济可行; 2、尽可能引用已发布的标准中公认的试验方法。
十一、检验规则
(一)作用:
1、给出检验的类型; 2、给出各检验类型的检验项目,必要时,给出检 验顺序; 3、给出抽样方案; 4、给出组批规则; 5、给出合格判定规则。
(检验规则)
(二)相关知识:
1、检验类别 出厂检验、例行检验或称为周期检验、型 式检验;
项目的选择
2、抽样的方案和判定原则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分:按接收质量 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 程稳定性的检验)
(检验规则范例)
一、封面
(一)类别 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企业标准;广东省企业产品标准
(二)代号
封面的右上角:国标GB 企业标准:Q/XXX (三)封面的左上角: 国际的标准分类号:ICS 97.040.50 中国的文献分类号:Y63 备案号:QB/T 440681 97 6388-2006 (四)标准的编号:Q/MD 001-2006 (五)代替标准编号:Q/MD 001-2003
示例
例如:化学试剂—氯化钠标准的技术要求: 只包含相关的化学组分,如纯度、杂 质最高含量等; 不可能涉及外形尺寸、机械的、力学 的……等技术要求。
示例
例如:家用电冰箱的技术要求可以包括: ——外形尺寸的:应保证能通过普通房门,否则家用电冰箱进不了 “家”; ——热学的:应有具体的制冷和散热效率; ——声学的:噪声指标不能太大,否则太吵人; ——电学的:电源要求应符合当地的市电,绝缘及对地漏电流要求应保 证安全; ——化学的:塑料件的稳定性要好,挥发物的毒性最好没有; ——力学的:箱门与箱体连接用的绞链要经受住门上贮物的重量,开启 与关闭要轻松省力; ——人类工效学的:要考虑门的开启方向及握把的形状和安装位置让使 用方便,不别扭; ——生物学的:要考虑保鲜和抑制细菌滋生。
标准内容的确定
(一)标准内容的确定原则 (二)标准内容的选择 (三)要求
1. 目的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就是要解决对需要标准化的对象的哪 些内容进行标准化的问题。 以产品标准为例。任何产品都有许多特性,但是 不可能也不必要把产品的全部特性写入一项标准 之中。所选择标准化的特性,依赖于编写标准的 目的。这就是目的性原则。 最重要、最常见的目的是保证有关产品的适用性。 其他可选择的目的还可能有相互理解、健康、安 全性、环境保护、接口、互换性、兼容性或互相 配合,以及品种控制等等。
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或资源合理利用 的目的
——食品标准中可能涉及添加剂、防腐剂有毒有害 元素等要求; ——汽车标准中可能涉及制动后的滑行距离、稳定 性、尾气排放等要求。 ——涂料标准中可能涉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游离甲醛、重金属、苯系物和眼刺激、皮肤刺 激等要求。 ——玩具标准中可能涉及零件的结合强度、填充物 的异味、对小孩的伤害等要求。 ——家用电器标准中可能涉及能耗、绝缘性等要求 。
(引用文件)
4、被引用文件的排列次序: 国标、行标、地方标准、国内有关文件、ISO标准、 IEC标准、ISO或IEC文件,其他国际标准以及其他国际 文件。 国标和ISO/IEC标准,按顺序号从小到大排列。 行业标准、其他国际标准按先按标准代号的拉丁字母 顺序排列,再按顺序号由小到大排列。 5、不能列入“规范性引用文件”的文件 1)在标准中只参考而没有引用某些条款的文件; 2)为公开发表的文件 3)资料性引用文件
(要求)
(三)需掌握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要保证产品的适用性,侧重于:相互理解、 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接口、互换性、兼容性、相互 配合或品种控制中的一项或多项。 2、最终控制原则:通常只对产品最终所需的质量目标和实 用性能要求控制,通常不应包含工艺要求。 3、可证实性原则:只应列入那些能被证实(验证)的技术 要求。
公共目的
标准的要素
资料性要素 规范性要素
资料性概述要素 资料性补充要素 规范性一般要素 规范性技术要素
封面 目次 前言 引言
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术语和定义 名称 符号和缩略语 范围 要求 规范性引用文件 …… 规范性附录
必备要素
(1) 必备要素:在标准中必须存在的要素。 标准中的必备要素有:封面、前言、名称、 范围。 (2)可选要素:在标准中不是必须存在的 要素,其存在与否视标准条款的具体需求 而定。标准中除了“封面、前言、名称、 范围”这四个要素之外,其他要素都是可 选要素。
(前言)
(二)基本部分:
——本标准由× × ×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 × ×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 ×;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四、引言
(可选要素) 如果需要: (一)主要是写促使编制该标准的原因,以及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