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通用版)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篇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六 小说阅读的五个考向课件
【世纪金榜】(通用版)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阅读鉴赏满分练 五 新闻阅读+传记阅读

阅读鉴赏满分练五新闻阅读+传记阅读(45分钟·50分)一、(2015·赣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材料一据“解放网”报道,上海学生熟悉的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要在英国出分册了。
《一课一练》推出英国版的起因,则是上海学生在全球PISA中取得的好成绩,让英国教育界决意“取经”。
今年1月,华东师大出版社与英国著名的哈珀柯林斯出版社签订协议,将推出《一课一练》数学分册的英国版,名字定为“上海数学一课一练”。
“把‘上海数学’放进书名里,就是因为英国方面非常重视上海在基础教育,尤其是数学方面的教育经验。
”华东师大出版社社长王焰表示。
华东师大出版社教辅分社社长倪明透露,《上海数学一课一练》将以原书中的题目为基础,进行适当改变,但不会降低难度。
根据当地教育的需要,由既熟悉国内教材,又对英国教育有深入了解的专家团队,负责翻译与改编。
1993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一课一练》,并在1999年将品牌做大,覆盖一至十二年级全部学科。
《一课一练》曾三次获得“上海市著名商标”的称号。
目前,上海学生平均人手一册《一课一练》。
《一课一练》系列共有七十多个品种,拥有由一线教师和教研员组成的百余人编者团队。
(节选自“东方网”,2015年2月28日)材料二上海学生熟悉的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要在英国出分册了。
《一课一练》推出英国版的起因,是上海学生在全球PISA中取得的好成绩,让英国教育界决意“取经”。
去年2月下旬,英国教育和儿童事务部副部长莉兹·特鲁斯女士率领英国教育代表团专程来沪“取经”,探访中小学,了解上海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尤其是学生数学成绩出众的原因。
上海市基础教育国际课程比较研究所所长、原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与英国教育代表团就“PISA2012上海领先与上海中学数学有潜质学生培育”这一话题进行了交流。
(节选自《新闻晨报》,2015年3月3日)材料三2月底,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要在英国出分册的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社会关注。
【世纪金榜】(通用版)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五 实用类文本阅读重点研析的两种体裁 新闻阅读高效演练

新闻阅读(2015·哈师大附中三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25分)材料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人才跨国流动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移民红利”在科技和经济领域的表现也越来越突出,各个国家都更加重视移民人才,改革移民制度已经成为国际人才竞争的重要方式。
就中国移民情况来看,中国国际移民分布于世界各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发达国家、日本成为近年来我国海外移民集中的重要目的地。
(一)全球移民总体特点联合国国际移民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有2.32亿人口移民海外,而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该数据分别是1.55亿、1.78亿、2.14亿。
在2.32亿移民人口中,74%为20岁至64岁工作年龄段的移民。
居住在发达国家的移民总数为1.36亿,占总数的58.6%。
在遭受经济重创的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出现了大规模移民迁出,2010—2012年移民迁出量分别为60 372人、94 586人、222 928人。
而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如德国、英国,则吸引了更多的外来移民,移民迁入数量分别为744 150人、643 808人。
20世纪90年代,移民对新加坡GDP增长的贡献率一度超过40%。
在美国,移民已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其获得的创新专利量占据了总量的1/3。
在美国的7大顶级癌症研究中心中,42%的研究人员出生于外国。
在教育领域,2011年,美国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中,国际学生占71%;2011年,美国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国际学生占65%。
在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拥有博士学位的就业者中,外国人比例从1993年的23%增至2010年的42%。
(二)中国国际移民现状世界各地华侨华人总数约为6 000万人,中国国际移民群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外移民群体。
中国移民主要目的地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
2013年,获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永久居留权的中国人分别为71 798人、34 000人、27 334人。
【世纪金榜】(通用版)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 十五 古代诗歌阅读.doc

专题能力提升练十五古代诗歌阅读分值:41分建议用时:45分钟1.(2015·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8分)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
城郭为虚①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
邺傍高冢多贵臣,娥眉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张说《邺都引》,选自《全唐诗》)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注】①虚:废墟。
(1)第二段诗句节选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________》。
(2分)【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答案:春江花月夜【知识拓展】《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
张若虚首次将这一旧题改造成长篇七言歌行。
创作此诗,虽说也是沿袭了前人写旧题乐府诗往往敷衍题目的常例,但其内容有所开拓,篇制大为扩展,格调与境界更是远在同题诸作之上。
(2)请赏析两诗中画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城郭为虚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二句,是通过曹魏时代的城郭建筑今已凋敝颓败揭示邺都环境的今昔变迁。
【世纪金榜】(通用版)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 九 一般论述类文 章阅读

专题能力提升练九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分值:18分建议用时:30分钟一、(2015·哈尔滨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人类要求装饰的动机,人类学家认为是最原始的。
人类学家以这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大多数原始民族中,有不穿衣服的民族,而没有不装饰的民族。
我们人类在年幼的时候,喜欢在颈项上围着草珠,或野花环之类的东西,在帽子上插一片羽毛,在身上涂些泥土或色彩。
人猿在行走的时候,带着一根绳子,一块破布,一片草皮,或一条枝杈。
他们使用此种“挂布披荆”的办法,以增加自身的快乐。
无疑的,他们这种举动,与人类具有同一目的——是对于装饰发生兴趣的表示。
人类喜爱装饰的倾向,不但在增加自身的快感,还在扮演一个角色,如同做一种游戏般,激动一些群众,博得同情。
这种美化自己,以引起别人的赞慕的行为,为装饰的主要目的。
但是除了满足自己快乐之外,还含有供人欣赏,以激起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的作用。
这种原始民族和年幼儿童,无意为了名誉金钱,而获得的愉快之情,是最初的艺术表现。
这个装饰的动机,渐渐普遍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时候,就产生艺术运动。
这种艺术运动,有静的和动的两类,腓赫纳说:“前一类的艺术,是经过静态去求快感的,另一类的艺术是经过动态或转变的形式去求快感的。
所以在前者,是借着静物的变形或结合,来完成艺术家的目的,而后者,是用身体的运动和时间的变迁,来完成艺术家的目的。
”我们现在就是从静的艺术——造型艺术中的装饰艺术,来做一番研讨。
人既直立了,两手就可以用来抓东西撕东西,同时也就感觉到了东西的质的坚柔,形的大小的区别,并且可以用手将东西堆、砌、聚、散。
久而久之,就有人在坚柔、大小、堆砌、聚散之间,加以变形或结合。
另外一方面,人的两手养成了拥抱、推拒、攀援、攻击的能力,这些举动一有节奏,就能唤起运动的快感。
我们现在要研究的是前一种,用手在东西的坚柔、大小、堆砌、聚散之间,加以变形或结合的艺术。
我们晓得,虎和鹰,也能用爪抓东西撕东西,猿和熊,也能用足拥抱、推拒、攀援、攻击,但是它们的动作,仅止于此。
【世纪金榜】(通用版)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 六 语言表达

专题能力提升练六语言表达分值:59分建议用时:90分钟1.(2015·漳州一模)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5分)2月2日,一份自称客观公正的《中国大学录取分数排行榜(2014年版)》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这份榜单数据是基于中国各高校2005~2013年间在各省本科第一批录取分数数据制作完成。
该榜单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中心主任说,这份排行榜的出炉,正是为了向社会反馈一下,关于“录取行情”的客观参考,并不反映学校综合实力的强弱。
他还特别申明,“我们的榜单不收钱,只是想做一个客观的反映”。
根据录取分数对高校进行排行,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
(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
150字左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根据录取分数进行高校排行并不合理。
首先,这样的排名客观却不科学,迎合的是当前以高考分数作为学校重要录取依据的功利价值导向;其次,以录取分数高低来论生源质量优劣,这与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的高考改革诉求相反;最后,排行榜制作机构应对大学的办学进行符合教育规律的评价,而不是一味迎合功利的诉求,拿一些功利的概念进行炒作。
示例二:根据录取分数进行高校排行有其合理性。
首先,该排行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录取情况,有助于考生进行综合考量,考虑志愿填报;其次,这样的排名对学校招生有一定影响,高校为了吸引优秀学生,自然要严抓学风,多方展示自身实力,所以,对高校有一定促进作用。
(通用版)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篇 专题通关攻略 专汇总

压缩语段、仿用句式题-冷考点也要重视1.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20字。
(4分)据《新京报》9月7日报道9月6日晚,日本名古屋市综合体育馆,2015年第12届女排世界杯最后一场比赛中,随着朱婷最后的重扣落在界内,中国女排3比1击败日本女排,以10胜1负的总成绩,11年后再一次在世界杯的舞台上称霸,并且拿到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入场券。
这也是2004年奥运会夺得金牌后,中国女排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由此可见,郎平真正把老女排那种顽强的拼搏精神传承给了眼下的中国女排。
20世纪80年代,以郎平等为代表的女排队员,凭着她们的拼劲和勇猛顽强不怕苦的斗志,曾经为中国体育赢得了“五连冠”的殊荣。
而且,中国的各项体育事业在中国女排精神激励下,中国体育健儿为祖国赢得了诸多荣誉。
于是,那个时候全国各行各业掀起了向中国女排学习、为国争光的热潮。
这些记忆,至今令人感慨。
值得欣慰的是,现在的这支中国女排在郎平的带领下,重新登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值得全国人民为她们所取得的巨大进步而喝彩。
答:答案:老女排精神助中国女排11年后重返世界之巅。
(4分)2.(2015·济宁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众筹”的特点,不超过20字。
(4分)众筹是指一种向群众募资,以支持发起的个人或组织的行为,香港译作“群众集资”,台湾译作“群众募资”。
由发起人、跟投人、平台构成。
任何人无论身份、地位、职业、年龄、性别,只要有想法、有创造能力都可以发起项目。
但是发起人必须先将自己的创意(设计图、成品、策划等)达到可展示的程度,才能通过平台的审核,而不单单是一个概念或者一个点子,要有可操作性。
现代众筹一般通过互联网方式发布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更为开放。
群众募资被用来支持各种活动,包括灾后重建、竞选活动、创业募资、艺术创作、软件开发、设计发明、科学研究等。
答:【解析】压缩语段主要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资源网·世纪金榜】2016版高中全程复习方略2.1.2.2信息的筛选,内容要点的归纳(语文)

三抓表达手法
论述类文章作为一类议论文,往往采用一些论证方法,常见的有举
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答题时,也需抓住所用方法,追根溯
源,归纳出内容要点。比如文本第三段,就举了美国的教授学者的论述,
证明高等教育的转变取决于社会的需求与变化。
【即时巩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物质文化遗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静态的,是实体,比如文物
2.立足原文,筛信息
明确了筛选的标准,就要放眼文本,锁定答题区域,筛选出与题干
有关的主要信息。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投石探波法。
将题干或选项表明目标的关键词句作为“石子”投到文章这个 “水面”上,以“石子”为圆心,由近及远,层层查找。一是找准信息 区——在上文、在下文、在上下文,在一句、在一层、在一段、在若 干段落、在全文。二是找全信息点——同一个角度的信息有一点或 若干点。
所承载的核心信息是一致的,答题时就要把此类信息加以合并。
2.转化。有些信息与题干相关,但是说法并不明显,或者有着丰富 的潜台词,在组织答案时就要注意转化,使之更加切题。 3.整合。解说同一观点的材料,可能散落到文章的各个部分,在筛 选信息时就要用到整合的思想,把相对分散的材料整合成答案要点。
【即时巩固】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
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既潜心书本,又深入生活,并用阅
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阅历相长、理论与实践 结合,并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摘编自《学习时报》2013年10月28日)
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述阅历与读书的关系。(3分)
【解题导读】审题干:根据文章内容
【世纪金榜】(通用版)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 十二古代诗歌阅读

专题能力提升练十二古代诗歌阅读分值:33分建议用时:45分钟1.(2015·哈尔滨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11分)次韵①王定国扬州见寄黄庭坚清洛思君昼夜流,北归何日片帆收?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佐州!飞雪堆盘脍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②。
平生行乐亦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注】①次韵: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也叫步韵。
②鸡头:芡实,俗称鸡头米。
(1)这首诗中多处运用比喻修辞,请找出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修辞手法的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比喻修辞的特点及作用,以便运用时能准确判断。
“清洛思君昼夜流”,将“思君”之情喻为“昼夜流”的“清洛”既有喻义又是写实。
颈联中鱼腹细切成脍,堆放盘中像飞来的白雪;煮熟的鸡头米,像千万颗晶莹的珍珠。
这是倒装句,借两个生动的比喻,特意把“飞雪”“明珠”放在句首,以引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充分联想。
解答本题可结合诗的意境去分析。
参考答案:①首联“清洛思君昼夜流”,诗人将对友人的思念比作昼夜流淌的清清洛水,既可见情意之清纯又可见思念之绵长。
②颈联“飞雪堆盘脍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诗人想象友人在扬州的生活。
鱼腹细切成脍,堆放盘中像飞来的白雪;煮熟的鸡头米,像千万颗晶莹的珍珠。
诗人借此表达对友人的宽慰之意,真可谓情真意切,想象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