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应用的常见题型解析

合集下载

金属活动性顺序考点题型与评析

金属活动性顺序考点题型与评析

金属活动性顺序考点\题型与评析作者:曾勇胡明胜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0年第06期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中考的热点,从正向思维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角度有:第一,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第二,置换反应(金属+酸→盐+H2)发生的条件是反应物的金属是活泼金属,酸指稀硫酸、盐酸;第三,置换反应(金属+盐→新金属+新盐)发生的条件是反应物的金属比组成盐的金属活泼(除K、Ca、Na外),盐要可溶于水。

从逆向思维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角度有:第一,从金属活动性强弱逆推金属与O2、稀硫酸、盐酸反应的难易或剧烈程度;第二,从金属与酸能否发生反应逆推金属与H排位顺序;第三,从金属与盐能否发生反应逆推金属与组成盐的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拓展的考点是铁与酸、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是的化合物。

下面以2009年各地中考试题为例,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考点和题型评析如下。

一、选择题【例1】 (2009,佛山)金属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CuSO4=Cu+R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金属R的活泼性比Cu要强C.该金属可以是金属铝D.该金属一定是铁分析:本题考查能力层次属中等。

从置换反应特点:“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即知选项A错误。

根据逆向思维,从金属与盐能否发生反应逆推金属与组成盐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知,金属R的活泼性比Cu要强,但只要排在Cu前就可以了。

答案选B、C。

【例2】 (2009,绥化)有X、Y、Z三种金属,把X和Y分别放在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若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会儿,在Y的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下列关于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判断正确的是()。

A.Y>X>ZB.X>Y>ZC.Z>X>YD.X>Z>Y分析:本题考查能力层次属中上。

可以运用逆向思维进行推理。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中考题型与解析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中考题型与解析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中考题型与解析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湖南省宜章县九中李红明
一、熟悉金属活动性顺序
1.金属活动性强弱的顺序kcaNamgAlZnFeSnPbcuHgAgPtAu
2.理解:金属活动性指金属原子失电子的能力;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即易失电子),越靠后的金属活动性越弱(即难失电子);位于H以前的金属可以置换出酸溶液的H,产生H2;金属可以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即“前置后”)。

3.注意:kcaNa太活泼易与水反应,不与酸、盐发生置换反应;铁与酸、盐发生的置换反应中,产物是亚铁盐(Fe2+)。

二、题型与解析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活泼的易反应,一般以化合物存在;不活泼的难反应或不反应,有的以单质形式存在(如AgPtAu);注意:Al、Zn易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可以防锈。

题1.(xxxx年山东)下图中不同金属被开发和利用的年代不同。

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决定这一年代先后顺序的主要因素是()
A金属的活动性B金属的导电性c 金属的延展性D地壳中金属的含量
解析:A,金属的化学反应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金属活动性顺序类问题的探究及其典型题的解法

金属活动性顺序类问题的探究及其典型题的解法

金属活动性顺序类问题的探究及其典型题的解法金属活动性顺序类的问题在中考时是必考点,近年来,对于这部分内容考察的题目难度也在加大,很多学生对于此类题目的解答也很吃力,现在就谈谈这类问题解法。

一、金属活动性顺序给我们提供的判断依据1、确切的说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再水溶液里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

这方面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很容易判断,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五个一组去背诵,如果再配合一些谐音顺口溜,效果很好,这一点是金属活动性应用的基础。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要先说明一点,是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而不是氢气,这一点是初中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而中考中也会考察这一点,这是学生对于元素和物质组成的一种模糊认识,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还要说明的是铁和盐酸、稀硫酸反应后生成的是亚铁盐,这一点也必须让学生熟练化,什么时候生成铁盐呢,后面的酸的化学性质中会学到。

这方面应用最多的是金属和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问题,在中考的题目中会遇到哪些金属和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呢?我们来分析一下,钾、钙、钠三种金属活动性极强,比如排在第三位的钠放在水里,会和水直接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如果把钠放在溶液中那么钠就会和溶剂水先反应,生成物在和溶质反应,反应就很复杂,所以我们不考虑前三种金属。

锡和铅在初中化学中不涉及,所以就剩下镁、铝、锌、铁四种金属了,在平时的练习中就要着重训练这四种金属和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有这样一个规律,在化合价相同的情况下,等质量的金属和足量的酸反应时,原子量小的产生的氢气多,所以对于化合价为+2价的镁、锌、铁来说,锌产生的氢气最少,铁比锌产生的多,镁产生的氢气最多。

如果加上铝就不一样了,铝是+3价,和镁、锌、铁化合价不一样,经过衡量,铝产生的氢气最多,所以有铝以后,铝的原子量比镁的原子量大,但产生的氢气却比镁多,这一点要通过练习专门训练,这样的题目在中考时大多出的是曲线题。

中考化学中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什么

中考化学中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什么

中考化学中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什么关键信息项: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具体金属的排列2、金属与酸的反应反应条件反应速率产生氢气的量3、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反应条件反应现象产物判断4、金属活动性的判断方法通过实验现象通过化学方程式5、中考常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11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指金属在溶液中失去电子变成离子的能力大小。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从强到弱):钾(K)、钙(Ca)、钠(Na)、镁(Mg)、铝(Al)、锌(Zn)、铁(Fe)、锡(Sn)、铅(Pb)、(H)、铜(Cu)、汞(Hg)、银(Ag)、铂(Pt)、金(Au)。

需要注意的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够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够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11 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的条件是金属的活动性排在氢之前。

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不同,活动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

例如,镁与稀盐酸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而铁与稀盐酸反应相对较慢,产生气泡较少。

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其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有关。

化合价相同时,相对原子质量越小,产生氢气的量越多。

112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单质金属的活动性大于盐中金属的活动性。

反应时,金属表面会出现固体析出等现象。

例如,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通过对反应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以及反应是否能够发生。

12 金属活动性的判断方法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通过实验现象,观察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的速率、是否发生反应等。

二是通过化学方程式,根据金属在方程式中的位置以及反应的条件来判断。

例如,A + BCl₂= B + ACl₂,说明 A 的活动性大于 B 。

121 中考常见题型在中考化学中,关于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的常见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

金属活动性顺序经典题型

金属活动性顺序经典题型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2010河南)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1)铝是活泼金属,为什么通常铝锅却很耐腐蚀?(2)右边是某探究实验装置图。

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开始时U型管两端的红墨水液面相平)(3)X、Y、Z是三种金属固体,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无变化;将X和Z浸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

①判断X、Y、Z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②具体确定一种X后,写出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1)铝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保护作用。

(2)铁钉生锈,U型管液面变为左高右低。

(3)①Y、x、Ag、z ②Cu+2AgN03=Cu(N03)2+2Ag2.金属材料是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离不开的材料之一,人类每年要从自然界获取大量的金属材料资源。

根据对金属和金属金属材料的认识,回答:(1)用磁铁矿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炼铁的产品是。

(2)铝制品在空气中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①_____________;②;③;以及寻找金属代用品等。

(4)在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___ ______,滤液中含有____________。

答:(1)Fe2O3+3CO2Fe+3CO2;生铁(2)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覆盖在铝表面,从而保护里层的铝不再与氧气反应(或在名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里层的铝不再与氧气反应。

要点答对即可);(3)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⑷Ag、Fe(或银、铁)3.某研究小组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过,其形状、大小及同种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B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这说明;(2)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A和C可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说出他依据的实验现象。

金属活动性习题归纳

金属活动性习题归纳

(填写化学式,下同) Zn CuSO4 Ag
进行实验;
乙组同学通过讨论选用了与甲组同学完全不同的三种物质
是 ZnSO4 Cu AgNO3 进行实验,结果两组同学都
顺利地得出了正确结论。
【例2】 某学生为了验证Fe 、Zn、Cu三种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
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
为 H2CuO CuH2O 精品。课件
10
【题型七】金属活动顺序探究 【例1】铬(Cr)是不锈钢的主要添加元素,铬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 钝态氧化物保护膜是不锈钢具有耐腐蚀性的主要原因。请回答下列 问题:
(1)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 O2 和 H2O直接接触。
(2)不锈钢是一种合金 (填“合金”或“金属”)。
D、滤液中一定含Zn 2+、Fe 2+,可能含Cu 2+
【规律】活动金属与不活动金属的盐溶液不能共存
①否A、D
② Fe不能置换Zn,所以锌一精品课定件 以Zn2+形式存在,否B。17
【例2】向含有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 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
Zn、Cu分别加入到 ZnSO4溶液中;③Zn将分别加入到FeSO4、
CuSO4溶液中④将Fe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其中可行
的是
(A)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精品课件
4
例3、家用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为了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 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B、Z Ni Y Mn X
C、Z Mn Y Ni X
D、X Mn Ni Y Z

中考理化生十道例题破解金属活动性顺序难点

中考理化生十道例题破解金属活动性顺序难点

十道例题破解“金属活动性顺序”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中考必考知识点,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也是中考化学的热点考查内容之一。

为帮助同学们了解这一考点的命题方向及题型,走出解题误区,我结合各地中考试卷,总结了一下常见题型,供同学们参考。

一、金属和酸的反应考点1.反应速率金属与酸的反应速率主要与: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状态(粉末状、块状等),温度,酸的浓度。

其中选择题常考察金属活动性顺序,而探究题常探究酸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考点2.生成氢气的质量这里要分为两种情况:a.金属不足酸过量。

相同质量的金属生成氢气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Al>Mg>Fe>Zn(同学们可以自己亲自算一下)b.酸不足金属过量。

生成氢气质量:Al=Mg=Fe=Zn针对以上两点,常见的题型有:a.图像题b.天平问题c.判断金属组成(具体例题见附件第1---6题)二、金属+盐溶液1.活动性顺序的判断(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

但K、Ca、Na等金属例外。

(2)参加反应的盐,必须能够形成溶液,也就是说,盐不能是难溶于水的物质。

如Cu和难溶于水的AgCl就不能发生反应,尽管铜的活动性强于银。

(3)如果某盐溶液中含有几种金属离子,向其中加入某一金属且加入的金属活动性最强,最先发生的反应,根据其规律,应认为金属和活动性最弱的那一种金属的阳离子最先发生反应。

一.金属和酸反应:a.图像题1、(09济宁)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到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经实验测定并绘制出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见右图)。

分析图像得到的以下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A.金属甲比金属乙活泼B.金属甲比金属乙的相对原子质量大C.金属乙比金属甲的反应速率大D.金属乙比金属甲的化合价高解析:金属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氢气,金属的性质越活泼,反应的速度越快,在坐标中就是看斜率,斜率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中考专题复习:金属活动性排序题型解析 课件最新课件

中考专题复习:金属活动性排序题型解析 课件最新课件

方法总结:
1.酸足量时,用金属的质量计算氢气,等质量金属 产生氢气质量不同。 通式:设金属R相对原子质量为A,化合价为+n,与 足量盐酸反应,消耗m克金属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
则 2R + 2nHCl = 2RCln + nH2↑
2A
2n
m克
x
x= (mn/A)克 氢气的质量= (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金属的质量
方法总结:
1.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活动性强的 金属先与盐溶液反应。
2.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首先被置换出来。
解题时注意反应物的量
【举一反三】在AgNO3、Cu(NO3)2、Zn(NO3)2 的 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滤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离子是( D )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成立,同学们分
成三组,分别针对一种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1)第一组验证猜想一。实验方案是将锰片、铁
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2)第二组验证猜想二。实验方案是将锰片放入
硫酸铜溶液 中,观察现象。
(3)第三组验证猜想三。实验方案是(只用两个实
验): 21..将将锰铁片片放放入入硫硫酸酸铜锰溶中液,中再,将再铜将片放
__ 锰入片硫放酸入锰硫溶酸液亚中铁溶液中

【实验及结论】各组通过实验和交流,确认猜想
一是正确的。第一组同学的实验现象
是:锰片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度快 。
方法总结:
设计实验验证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方法: 1.金盐金:活动性最强金属,活动性居中金属的 盐溶液,活动性最弱金属。 2.盐金盐:活动性最强金属的盐溶液,活动性居 中金属,活动性最弱金属的盐溶液。 3.三种金属和一种酸,根据它们之间是否发生反 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来进行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复习学案
一、考查的方式:
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其应用在中学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考查的方式和题型大致有以下几种:
(1)判断在溶液中的反应能否发生;
(2)根据几种不同金属与酸溶液、盐溶液反应的现象,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设计实验,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4)根据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关系,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比较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5)给出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判断滤液滤渣的成分;
(6)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工业废水进行回收金属的处理;
二、对于金属活动性顺序,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理解:
1.金属与酸发生反应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_______________金属,可以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2)这里的酸溶液不能是强氧化性的酸(如浓硫酸、硝酸等)
(3)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其余金属则不能。

2.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____________金属才能把排在_______金属从_________中置换出来。

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与盐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

(2)参加反应的盐,必须能够形成____,也就是说,盐不能是难溶于水的物质
关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考查是历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但也是一个难点。

现将中考化学中的有关考题加以整理,供同学们参考。

三、题型:
(一)判断能否发生反应
例1下列金属跟酸能反应而放出氢气的是()
(A)Fe和稀H
2SO
4
(B)Ag和稀HCl (C)Zn和HNO
3
(D)Al和浓H
2
SO
4
例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Cu+2AgCl=2Ag+CuCl
2(B)Zn+2AgNO
3
=2Ag+Zn(NO
3
)
2
(C)2Na+CuSO
4=Cu+Na
2
SO
4
(D)2Fe+3CuCl
2
=2FeCl
2
+3Cu
例3(恩施中考题)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
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现象。

4
(2)取大小相等的甲、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丙的快。

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甲>丙>乙 B.丙>乙>甲 C.甲>乙>丙 D .丙>甲>乙
例4.(咸宁市中考题)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
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X、Y和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三)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例5.(黄石市中考题)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
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
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
4
溶液中;③将Zn
分别加入到FeSO
4、CuSO
4
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
4
、CuSO
4
溶液中()
A.①或④ B.①或② C.②或③ D.③或④
例6.(青岛市中考题)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

(1)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_____________(填序号)选项关系最大。

除了比较与酸反应产生气体速率的快慢,请你再举出一种可比较这二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写出所需药品即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四)金属和盐溶液反应后滤液和滤渣成分判定
例7.(海南省中考题)在CuCl
2和MgCl
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
过滤,所得固体为。

8.(呼和浩特中考题)在AgNO
3、Cu(NO
3
)
2
、Zn (NO
3
)
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
全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A.滤纸上有Ag 、Cu 、Fe,滤液中有 Zn2+、Fe2+
B.滤纸上有Ag 、Cu,滤液中有 Zn2+、Fe2+
C.滤纸上有Ag 、Cu,滤液中有Cu2+ 、Zn2+、Fe2+
D.滤纸上有Ag 、Cu 、Fe 、Zn ,滤液中有 Zn2+、Fe2+
例9.(包头市中考题)向AgNO
3、 Cu(NO
3
)
2
、Zn(NO
3
)
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充分反应后过滤。

(1)写出上述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

(2)如果向所得滤液中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

(3)如果向所得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
是。

巩固练习:
1、(肇庆市中考题)某同学探究金属单质的活泼性时发现:X、Y都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而Z不能;Y能在X的盐溶液中置换出X。

则它们的金属活动顺序为()A.X>Y>(H)>Z B.Y>X>(H)>Z C.X>Z>(H)>Y D.Y>(H)>X> Z
2.(南充市)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 不反应;如果把Y 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 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顺序正确的是 ( ) A.X>Y>Z B.X>Z>Y C.Z>Y>X D.Z>X>Y
3.(郴州)下列可用于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药品是()
A.Fe、Cu、H2SO4溶液 B.Cu、Ag、FeSO4溶液
C.Fe、Ag、CuSO4溶液 D.Ag、FeSO4溶液、CuSO4溶液
.(河北省中考题)为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是依次减弱的,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四个实验。

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5.(2014锦州)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以下关于该滤渣和滤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六)根据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关系,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比较相对原子质量
的大小;
例8.(汕头中考题)把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
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
H
2
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为;假如X、Y、Z都是+2价金属,则相对原子质量由
大到小的顺序为。

答案:
1、B ;2 A ;3 A ;4 C ;5 B
6、(1)前面
(2)强(或弱); FeSO
4(或FeCl
2
等);正确(或错误)
(3)
7、分)Y>X>Z Z>Y>X
8、Cu(或铜)Fe(或铁)
9、(1) Fe+CuCl
2==FeCl
2
+Cu
(2) Fe、Cu(或铁、铜,) 2HCI+Fe==FeCl
2+H
2

(3) FeCI
3、Cu或FeCl
2
、Cu
10、(1)固体可能是铜、铁混合物,也可能是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