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8.4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新人教版
化学一轮复习易错题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应用含解析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应用【易错分析】有关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的试题主要是考查溶度积以及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等知识,考查内容不仅新颖而且抽象,不仅需定性理解还要定量分析。
沉淀溶解平衡类似于化学反应平衡,溶度积常数与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实质相同,只是研究对象不同,只要能明晰沉淀溶解平衡的考查实质,熟练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特点和溶度积规则,在考试中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错题纠正】例题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CaCO3能够溶解在CO2的水溶液中B。
Mg(OH)2可溶于盐酸C.AgCl难溶于水D.向MgSO4溶液中滴加Ba(OH)2只得到一种沉淀【解析】A项中存在:CaCO3(s)Ca2+(aq)+C O2-(aq),H2CO33H++HC O3-,C O32-和H+结合生成HC O3-,促使两个平衡都向右移动,CaCO3逐渐溶解转化为Ca(HCO3)2,正确;B项中存在:Mg(OH)2(s)Mg2+(aq)+2OH—(aq),加入盐酸消耗OH—,促使Mg(OH)2溶解,正确;C项,AgCl(s)在水中不溶解,正确;D项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S O42-+Ba2++2OH-Mg(OH)2↓+BaSO4↓,得到两种沉淀,错误.【答案】D例题2、已知K sp(AgCl)=1.56×10-10,K sp(AgBr)=7。
7×10-13,K 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错误!,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A.Cl-、Br-、CrO错误!B。
CrO错误!、Br-、Cl- C.Br-、Cl-、CrO错误!D。
Br-、CrO错误!、Cl-【解析】要产生AgCl沉淀,c(Ag+)>错误!mol·L-1=1。
高考化学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8.4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原卷版)

专题8.4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高频考点解读】1.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及其表达式,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2.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转化的本质。
【热点题型】题型一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难溶电解质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溶解(或沉淀)速率都相等②难溶电解质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增加难溶电解质的量,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③向Na2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则SO2-4沉淀完全,溶液中只含Ba2+、Na+和Cl-,不含SO2-4④K sp小的物质其溶解能力一定比K sp大的物质的溶解能力小⑤为减少洗涤过程中固体的损耗,最好选用稀H2SO4代替H2O来洗涤BaSO4沉淀⑥洗涤沉淀时,洗涤次数越多越好A.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⑥C.⑤D.①⑤⑥【提分秘籍】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①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这是决定因素。
②外因以AgCl(s) Ag+(aq)+Cl-(aq) ΔH>0为例【举一反三】已知溶液中存在平衡:Ca(OH)2(s) Ca2+(aq)+2OH-(aq) ΔH<0,下列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②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碳酸钠粉末能增大钙离子浓度③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钙离子,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④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CaO,溶液的pH升高⑤给溶液加热,溶液的pH升高⑥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其中固体质量增加⑦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Ca(OH)2固体质量不变A.①⑥B.①⑥⑦C.②③④⑥D.①②⑥⑦题型二溶度积常数及应用例2.在t℃时,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又知t℃时AgCl的K sp=4×1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t℃时,AgBr的K sp为4.9×10-13B.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可使溶液由c点变到b点C.图中a点对应的是AgBr的不饱和溶液D.在t℃时,AgCl(s)+Br-(aq) AgBr(s)+Cl-(aq)的平衡常数K≈816【提分秘籍】沉淀溶解平衡图像题的解题策略1.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类似于溶解度曲线,曲线上任一点都表示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任一点均表示过饱和溶液,此时有沉淀析出,曲线下方的任一点均表示不饱和溶液。
2020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8章 第4节 考点2 溶度积常数及应用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

考点2 溶度积常数及应用1.溶度积和离子积以A m B n (s)m A n+(aq)+n B m-(aq)为例:溶度积离子积概念沉淀溶解的平衡常数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符号K sp Q表达式K sp(A m B n)=c m(An+)·c n(B m-),式中的浓度都是平衡浓度Q(A m B n)=c m(A n+)·c n(B m-),式中的浓度是任意浓度应用判断在一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①Q>K 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②Q=K sp:溶液饱和,处于平衡状态③Q<K sp:溶液未饱和,无沉淀析出sp(1)内因:难溶物质本身的性质,直接决定K sp的大小。
(2)外因:K sp只受温度影响,与其他外界条件无关。
绝大多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K sp增大。
易错警示(1)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沉淀的量无关。
(2)溶解平衡一般是吸热的,温度升高平衡右移,K sp增大,但Ca(OH)2相反。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25 ℃时,K sp(Ag2CrO4)<K sp(AgCl),则溶解度Ag2CrO4<AgCl。
(×)(2)在一定条件下,溶解度较小的沉淀也可以转化成溶解度较大的沉淀。
(√)(3)常温下,向BaCO3饱和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BaCO3的K sp减小。
(×)(4)K sp既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也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关。
(×)(5)常温下,向Mg(OH)2饱和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Mg(OH)2的K sp不变。
(√)题组一溶度积常数的有关计算及应用1.[2020·金版原创]已知:K sp(BaCO3)=5.1×10-9;K sp(BaSO4)=1.1×10-10。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 专题八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2013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专题八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考纲解读基础巩固一、沉淀溶解平衡1.溶解平衡的建立在一定温度下,当__________的速率和__________的速率相等时,形成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把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如:AgCl(s)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解平衡的特征(1)动:沉淀溶解平衡是一种_____平衡;(2)等:v(沉淀)_____ v(溶解)_____0;(3)定: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即溶液达到饱和状态);(4)变: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平衡发生移动,会发生沉淀的_____、_____或_____。
3.溶度积(1)表达式A mB n(s) m A n+ (aq)+ nB m+(aq),Ksp=[c(A n+)]m·[c(B m+)]n(2)意义:溶度积(K sp)反映了物质在水中的__________。
(3)影响因素:溶度积常数只与难溶性电解质的性质和_____有关,而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无关。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由于沉淀溶解平衡也是动态平衡,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条件使平衡移动,最终使溶液中的离子转化为沉淀或沉淀转化为溶液中的离子。
1.沉淀的生成(1)调节pH法:如除去碳酸铜溶液中混有的少量铁离子,可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调节pH到3~4,铁离子就会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
(2)加沉淀剂法:如以Na2S、H2S等作沉淀剂,使Cu2+、Hg2+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_____、_____等沉淀,也是分离、除去杂质的方法。
2.沉淀的溶解(1)酸碱溶解法:如难溶的CaCO3沉淀可以溶于盐酸中,类似的还有FeS、Al(OH)3等。
(2)生成配合物使沉淀溶解:如向AgCl沉淀的体系中加入_____。
(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沉淀溶解:有些金属硫化物如CuS、HgS等,不溶于非氧化性强酸,只能溶于氧化性酸。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

三、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5.金属氢氧化物在酸中的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控制溶液的pH,达 到分离金属离子的目的。难溶金属的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1)如图 所示。 (1)pH=3时溶液中铜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C_u_2_+__ (填化学式)。
据图知pH=4~5时,Cu2+开始沉淀为Cu(OH)2,因此 pH=3时,主要以Cu2+形式存在。
Cu2+等重金属离子
_生__成__沉__淀____
(2)沉淀的溶解 如要使Mg(OH)2沉淀溶解,可加入 盐酸、NH4Cl溶液 。 (3)沉淀的转化 锅炉除垢,将CaSO4转化为Ca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C__a_S_O_4_(s_)_+__C_O__23-__(a_q_)____C_a_C_O__3_(s_)_ +__S__O_24_-_(_a_q_) __;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得到CuS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Z_n_S_(_s_)+__ _C__u_2+_(_a_q_)____C_u_S_(_s_)+__Z__n_2+__(a_q_)_。
× Ksp(AgCl)>Ksp(AgI) ( )
6.AgCl 的 Ksp=1.8×10-10,则在任何含 AgCl 固体的溶液中,c(Ag+)=c(Cl-)= 1.8
× ×10-5 mol·L-1( )
提升关键能力
一、Ksp的大小比较
1.分别进行下列操作,由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稀硫酸和Na2S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 AgNO3与AgCl组成的悬浊液中
Q Q(AmBn)=__c_m_(_A_n_+_)_·c_n_(_B_m_-_)__, 式中的浓度是任意浓度
应用
高考化学总复习检测:8.4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课时限时检测(二十六)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认为沉淀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L时,则认为已经沉淀完全B.反应AgCl+NaBr===AgBr+NaCl能在水溶液中进行,是因为AgCl比AgBr更难溶于水C.Al(OH)3(s)Al3+(aq)+3OH-(aq)表示沉淀溶解平衡,Al(OH)3Al3++3OH-表示水解平衡D.只有反应速率很高的化学反应才能应用于工业生产【解析】反应AgCl+NaBr===AgBr+NaCl在水溶液中进行说明AgBr比AgCl更难溶于水,B项错误;Al(OH)3Al3++3OH-表示Al(OH)3的电离平衡,C项错误;化学反应能否应用于工业生产与反应速率无必然联系,D项错误。
【答案】 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AgCl水溶液中,Ag+与Cl-的浓度乘积是一个常数B.已知AgCl的K sp=1.8×10-10,则在任何含AgCl固体的溶液中,c(Ag+)=c(Cl-),且Ag+与Cl-浓度的乘积等于1.8×10-10mol2·L-2C.K sp数值越大的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D.难溶电解质的溶解程度很小,故外界条件改变,对它的溶解程度没有影响【解析】B.若在含AgCl固体的溶液中溶有NaCl,则c(Ag+)<c(Cl-),但Ag+与Cl-浓度的乘积仍等于1.8×10-10mol2·L-2;C.当化学式所表示的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时,K sp越大的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D.难溶电解质的溶解性仍然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答案】 A3.下列液体均处于25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25 ℃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不变B.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氨水,先生成Cu(OH)2沉淀,说明K sp[Cu(OH)2]<K sp[Mg(OH)2]C.AgCl在同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D.在Na2S溶液中加入AgCl固体,溶液中c(S2-)增大【解析】NH4Cl水解显酸性,使Mg(OH)2(s)Mg2+(aq)+2OH-(aq)向右移动,c(Mg2+)增大,A错误;CaCl中的c(Cl-)是NaCl溶液中的2倍,所以AgCl在CaCl2溶液中的溶2解度小,C错误;因为Ag2S的溶度积常数远远小于AgCl的,所以在Na2S溶液中加入AgCl 固体,AgCl会转化为Ag2S,消耗S2-,c(S2-)减小。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4讲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课件

真题演练•素养通关
答案:B
2.[2021·全国乙卷,13]HA是一元弱酸,难溶盐MA的饱和溶液中c(M+) 随c(H+)而变化,M+不发生水解。实验发现,298 K时c2(M+)~c(H+)为线 性关系,如下图中实线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液pH = 4 时,c(M+)< ×10-4mol·L-1 B.MA的溶度积Ksp(MA)=×10-8 C.溶液 pH = 7 时, c(M+)+c(H+)=c(A-)+c(OH-) D.HA的电离常数Ka(HA)≈ ×10-4
[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Ksp既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也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的 离子浓度有关( × ) (2)在一定条件下,溶解度较小的沉淀也可以转化成溶解度较大的沉
淀( √ ) (3)常温下,向BaCO3饱和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BaCO3的Ksp减小
(× )
答案:A
解析:沉淀工业废水中的Pb2+时,生成沉淀的反应进行得越完全越好,由于 PbS的溶解度最小,故选硫化物作为沉淀剂。
练后归纳
沉淀生成的两大应用 (1)分离离子:同一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如AgCl、AgBr、AgI,溶 度积小的物质先析出,溶度积大的物质后析出。 (2)控制溶液的pH来分离物质,如除去CuCl2中的FeCl3就可向溶液中 加入CuO或Cu(OH)2等物质,将Fe3+转化为Fe(OH)3而除去。
答案:A
答案:B
5.要使工业废水中的Pb2+沉淀,可用硫酸盐、碳酸盐、硫化物等 作沉淀剂,已知Pb2+与这些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溶解度如下:
化合物 溶解度/g
PbSO4 1.03×10-4
PbCO3 1.81×10-7
人教版高中化学优秀说课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人教版高中化学优秀说课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
衡》
人教版高中化学优秀说课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摘要】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
高中频道小编准备了人教版高中化学优秀说课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的申海英,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选修4 第三章第4 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三维目标、设计思想、教学流程、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应用第二章所学的平衡理论,进一步探讨水溶液中的离子行为。
而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是新教材增加的内容,是继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之后又一个重点。
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相关的理论,使他们更加透彻地理解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本质,及它们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2吉林摸底测试)25 ℃时,在4BaSO 的饱和溶液中存在:4()BaSO s224()()Ba aq SO aq +-+,K 1sp =.102 10510-⨯,在该温度下有关4BaSO 的溶度积和溶解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c 24()1SO -=.50510-⨯ 1mol L -⋅的4BaSO 溶液中加入4BaSO 固体,c 24()SO -增大B.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32()Ba NO 固体,则4BaSO 的溶度积常数增大C.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24Na SO 固体,则该溶液中c 2()Ba +>c 24()SO - D.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2BaCl 固体,则该溶液中c 24()SO -减小【解析】 根据4BaSO 的溶度积常数4BaSO ,饱和溶液中c 24()SO -=1.50510-⨯1mol L -⋅,故A 项错误;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浓度无关,B 项错误;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24Na SO 固体,溶解平衡向左移动,溶液中c 24()SO ->c 2()Ba C +,项错误。
D 项正确。
【答案】 D 2.把2()Ca OH 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2()()Ca OH s 2()2()Ca aq OH aq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CaO,溶液的pH 升高B.给溶液加热,溶液的pH 升高C.向溶液中加入23Na CO 溶液,其中固体质量增加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 固体2()Ca OH ,固体质量不变【解析】 A 项2CaO H O ,+===2()Ca OH ,溶液中水减少,所溶解溶质的量减少,溶解平衡左移,析出2()Ca OH 固体,但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不变,溶液pH 不变;B 项2()Ca OH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给溶液加热,溶解平衡左移,c ()OH -减小,溶液pH 减小;C 项,生成3CaCO 沉淀,固体质量增加,故C 正确;D 项,加入少量NaOH 固体,平衡左移,析出2()Ca OH 固体2()Ca OH ,固体质量增加。
【答案】 C3.(2012江西六校第一次联考)在溶液中有浓度均为0.01 1mol L -⋅的3Fe +、3Cr+、2Zn +、2Mg +等离子,已知:K 3[()]2sp Fe OH =.39610-⨯;K 3[()]7sp Cr OH =.31010-⨯; K 2[()]1sp Zn OH =.17010-⨯;K 2[()]1sp Mg OH =.11810-⨯;当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下列哪一种离子所需溶液的pH 最小( )A.3Fe +B.3Cr+C.2Zn + D .2Mg+【解析】 根据溶度积常数可先分别求出开始沉淀时的c ()OH -,再据此求出pH 。
【答案】 A4.室温时3CaCO ,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25 ℃其溶度积为2.98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 数值为5210-⨯B.c 点时有碳酸钙沉淀生成C.加入蒸馏水可使溶液由d 点变到a 点D.b 点与d 点对应的溶度积相等【解析】 K sp =c 2()Ca +⋅c 23()1CO -=.4410-⨯⨯x=2.9810-⨯,x 5210A -=⨯,项正确;c 点时离子积Q c >Ksp,故c 点时有碳酸钙沉淀生成,C 项正确;溶液由d 点变到a点,c 23()CO -减小,c 2()Ca +不变,而加入蒸馏水,c 2()Ca +、c 23()CO -均减小,C 项错误;溶解平衡曲线上的任意一点的溶度积均相同,D 项正确。
【答案】 C5.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某农药厂排放的废水中常含有较多的4NH +和34PO -,一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将其除去。
(1)方法一:将CaO 投入到待处理的废水中,生成磷酸钙,从而进行回收。
当处理后的废水中c 27()210Ca +-=⨯ 1mol L-⋅时,试计算溶液中c 34()(PO -写出计算过程,已知K 33342[()]210)sp Ca PO -=⨯(2)方法二:在废水中加入镁矿工业废水,就可以生成高品位的磷矿石——鸟粪石,反应式为2()Mg aq ++4()NH aq +34()PO aq -+44()MgNH PO s ,该方法中需要控制污水的pH 为7.5 10,若pH 高于10.7,鸟粪石的产量会大大降低。
其原因可能为 。
【答案】 (1)K 342[()]sp Ca PO =c 32()Ca +⋅c 23334()210PO --=⨯ 73(210)-⨯⨯c 23334()210PO --=⨯ c 374()510PO --=⨯ 1mol L -⋅(2)当pH 高于10.7时,溶液中的2Mg+、4NH +会与OH -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合理即可)课后作业夯基(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2浙江桐乡阶段测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K W 随温度、浓度的改变而改变B.凡是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H <0、∆S >0C.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常数(K)一定改变D.K sp 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无关【解析】 K W 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A 项错误;吸热的熵增或放热的熵减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自发进行,B 项错误;化学平衡常数也只与温度有关,C 项错误。
【答案】 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种难溶盐电解质,其中K sp 小的溶解度一定小B.溶液中存在两种可以与同一沉淀剂生成沉淀的离子,则K sp 小的一定先生成C.难溶盐电解质的K sp 与温度有关D.同离子效应使难溶盐电解质的溶解度变小,也使K sp变小【解析】 难溶盐电解质的K sp 只与温度有关,故C 正确、D 错;用K sp 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要注意考虑化合物的类型(如AB 型、3AB 型等),因此物质K sp 小的溶解度不一定小,溶解度小的也就不一定先生成,故A 、B 错。
【答案】 C3.下图表示的是25 ℃时,难溶氢氧化物在不同pH 下的溶解度(S/1mol L -⋅,假定该浓度为饱和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H=3时溶液中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3Fe +B.若32()Ni NO 溶液中含有少量的2Co +杂质,可通过调节溶液pH 的方法来除去 C.由图中数据可计算出,25 ℃时K 2[()]1sp Cu OH =.20010-⨯D.若在含有相同浓度的2Cu +和2Ni +的溶液中加入烧碱2()Ni OH ,优先生成【解析】 由图中曲线看出,pH=3时,溶液中几乎没有3Fe A +,项错误;由图中最右边的两条曲线看出2()Ni OH ,和2()Co OH 完全沉淀的pH 非常相近,不能通过调节pH 的方法除去32()Ni NO 溶液中的2Co B +,项错误;2Cu +完全沉淀的pH 为6,而2Ni +完全沉淀的pH 接近8,故D 项错误;由图中2()Cu OH 的曲线看出当2Cu+的饱和浓度为0.01 1mol L-⋅时,此时溶液的pH=5,即c 9()10OH --= 1mol L -⋅,K sp =c 2()Cu +⋅c 2()1OH -=.20010C -⨯,项正确。
【答案】 C4.(2012皖南八校联考)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对下列实验操作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某学生用pH 试纸测新制氯水的pH,先变红后褪色,是因为2Cl 有强氧化性B.4CuSO 溶液中加入ZnS 固体,溶液蓝色变浅,说明CuS 比ZnS 更难溶C.中和滴定实验中,发现所测浓度偏低,可能由于盛放待测液的锥形瓶事先未用待测液润洗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解析】 氯水使pH 试纸褪色,是因为氯水中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A 项错误;C 项,盛放待测液的锥形瓶事先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否则会使所测结果偏大;铜在冷的浓硫酸中不发生钝化,D 项错误。
【答案】 B5.溶液中含有Cl -、Br -和I -三种离子,其浓度均为0.01 1mol L -⋅,现向溶液中逐滴加入3AgNO 溶液时,最先和最后生成的沉淀是( )已知K ()1sp AgCl =.1012810()mol L --⨯⋅,K ()5sp AgBr =.1312010()mol L --⨯⋅,K ()8sp AgI =.1712310()mol L --⨯⋅A.AgBr 和AgIB.AgI 和AgClC.AgBr 和AgClD.同时沉淀【解析】 K ()sp AgI 最小,K ()sp AgCl 最大,故最先生成AgI,最后生成AgCl 。
【答案】 B6.(2012安徽省城名校高三联考)下列对各种平衡体系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是一组是( )①在醋酸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3CH COOH 3CH COO H -++,加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②常温下,在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3CH COONa 固体,会使其电离平衡逆向移动;③某温度下,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2Z(g)+W(s) ∆H>0,平衡后,升高温度,c(Z)增大;④在上述③的可逆反应中,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⑤一定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其原因是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32CH COO H O -+3CH COOH OH -+,使得溶液中的c ()OH ->mc ()H +;⑥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⑦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碘化钾固体,氯化银沉淀可转化为碘化银沉淀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⑦ D.①②⑤⑥⑦【解析】 ①在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3CH COOH -3CH COO H -++,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 ()H +减小,所以c ()OH -增大,错误;③某温度下,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 2Z(g)+W(s) ∆H>0,平衡后,升高温度,该化学平衡正向移动,c(Z) 增大,正确;④在上述③的可逆反应中,由于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错误;⑦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碘化钾固体,反应总是向着K sp 较小的沉淀方向进行,所以氯化银沉淀可转化为碘化银沉淀,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