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访视对乳癌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乳腺癌患者术前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

乳腺癌患者术前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乳腺癌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乳房切除术是最常采用的手术治疗方法。
乳房作为女性重要的性征和性器官之一,对于绝大多数妇女来说,乳房切除不仅意味着身体某一部分的丧失,而且更意味着身体的形象和女性特征的丧失、自我价值及自尊感的降低。
很多患者既往体健,突如其来的疾病改变了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状况。
易出现不良的情绪反应,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预后。
因此,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环节。
现对3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存在的心理反应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
1.临床资料全组30例,女性29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55岁,其中左乳癌——,右乳癌——,本组病例均经病理证实。
2.护理干预2.1怀疑否认:病人往往对诊断结果缺乏思想准备,有时病人不但否认自己病情变换及医治无效的事实,而且还在谈论愈后的计划和打算,否认是一个应付时期,一般为短暂期,护士要想办法让病人接受现实,更加关心和鼓励病人,并劝告家人不要当着病人的面表现出悲伤,使病人心理上满足,增加安全感,提高治愈率。
也可以采用适合此病人的策略,使她最终接受治疗方案。
2.2怕痛患者的心理护理,为患者创造安静适宜的环境,使患者感到被理解、被关怀的温暖;热情主动的与患者交流,平等的双向交流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使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同时告诉患者手术是在充分麻醉下进行的,麻醉后便不再疼痛,使其产生信任感,能乐观接受手术。
2.3紧张、焦虑、恐惧、担心手术效果及愈后患者的心理护理。
90%的患者都会产生焦虑心理患者的焦虑表现主要是交感神经系统机能亢进表现,如心跳加速、面色苍白和潮红、皮肤发冷、肌肉紧张等。
另一种是心理上的表现,如说话声音颤抖、说话时显的忧虑等。
对待焦虑的病人应针对每个患者的心态,耐心细致的做好思想工作,启发和鼓励病人,充分运用语言的准确性、清晰和规范性,使患者感到医护人员的真挚、体贴,消除其陌生感。
术前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术前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冯桂荣(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山西阳泉045000)【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冰冻加根治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术前及等待冰冻结果时给予护理干预,记录2组患者术前1d、入手术室初及根治术麻醉前心率、呼吸及平均动脉压。
结果对照组根治术麻醉前心率、呼吸及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干预组在干预前后心率、呼吸及平均动脉压无明显改变。
结论术前护理干预对缓解乳腺癌冰冻加根治术患者焦虑情绪及心理压力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乳腺癌冰冻加根治术护理干预心理状态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目前,我国对乳腺癌多采用冰冻加根治术。
由于对疾病的不确定感及癌症诊断作为强负性生活事件,对患者产生消极影响,进而出现各种应激反应[2]。
许多研究表明,对事件的认知评价决定应激反应。
同时,手术室作为患者手术治疗及抢救的重要场所,不允许患者家属进入,手术患者因此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恐惧感,对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等均可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
通过对乳腺癌冰冻加根治术患者术前护理干预的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帮助患者平稳度过手术期,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05年7月-2007年4月乳腺癌冰冻加根治术患者126例,年龄27岁~65岁,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3例,2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1.2.1测量方法术前1d由巡回护士访视并记录2组患者心率、呼吸及平均动脉压,对照组常规手术准备。
手术当天,记录2组患者初入手术室及根治术麻醉前的心率、呼吸及平均动脉压。
1.2.2护理干预干预组术前1d巡回护士进行护理干预,基本内容包括:介绍手术室环境和设备,手术的主刀医师、麻醉师和器械、巡回护士等,介绍手术方案、预后效果,为患者提供有关手术的知识和信息,手术期间家属的等候及联系,术前备皮准备,术后镇痛剂的使用原则。
乳腺癌手术患者常见负性情绪及围术期的心理干预

( 江苏省仪征市人 民医院 ,江苏 仪征 , 14 0 2 10 )
摘 要 :目的 分析乳腺癌手术患者 的常见负性情绪及相应 的心理干预方法 。方 法 对 3 7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于术 前 2 4 乳腺 癌手术 患者存 在负性情 绪, 经过 心理干预能改 善患者的
h术 中、 、 术后 2 ~5d进行访视交流 、 心理疏导 、 录整理 。结果 记
i h e i p r tv r o n t e p r o e a i e pe i d
L h n —yn , U io V Z o g ig S N X a —G i MIY n Q A o g u , i , I N L n —me i
( ihn e l YzegP o e p Ho i l ihn J n s 2 10 ) s t ,Yzeg, i gu, 14 0 pa a
文 章 编 号 : 6 2 3 32 1 )6—0 0 0 1 7 —2 5 (0 2 0 06 3
Co m o e a i e e o i ns o te s wih m n n g tv m to f pa i nt t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心理干预探究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心理干预探究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诸多身体和心理障碍。
本文旨在探究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提供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案。
1. 焦虑和恐惧乳腺癌患者面临生命威胁和身体外貌的改变,容易出现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
这种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可能对治疗起到负面作用。
2. 自卑和自闭乳腺癌治疗过程中需要切除乳房或乳房部分组织,对于女性来说会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导致自卑和自闭等心理问题。
3. 抑郁和绝望由于乳腺癌治疗过程中需要面临一系列身体疼痛和药物副作用等问题,患者容易陷入抑郁和绝望情绪,可能对治疗产生不良影响。
1. 医生沟通医生应该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包括疾病的预后、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让患者对治疗有全面的了解和信心。
2. 科学治疗乳腺癌治疗要科学规范,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缓解身体痛楚,提高心理状态。
3.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增强抵抗力和自我治疗能力。
4. 营养指导乳腺癌患者需要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身体的营养需求,同时也可以减轻身体痛苦,缓解抑郁情绪。
5. 心理疏导提供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激发信心和勇气,同时也可以预防疾病的复发。
结论乳腺癌患者需要综合治疗,其中心理干预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该与患者保持持续的沟通,并提供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同时提供心理支持、营养指导和心理疏导等相应的措施,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浅谈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的重要性

浅谈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的重要性(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手术患者;术前访视每一位患者都对手术存在着紧张和恐惧,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以热情诚恳的态度与患者交流,减轻其心理压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态迎接手术。
现总结我院200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
其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4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患者40例。
对这80例患者分别进行针对性的术前访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缓解了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使患者顺利渡过了手术期。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收集2009年1月至12月我院择期手术患者80例,均为女性,其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40例,年龄24~68岁。
2 访视时间访视时间为术前一天下午,应避开治疗和进食时间,交谈时间一般为10~15min。
巡回护士携带术前访视单到科室,先查阅病例后看望患者及其家属。
对特殊情况应作记录。
3 访视内容3.1 查阅资料先查看病例并于主管医生及护士联系,了解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术前诊断、拟定手术方式、手术部位、麻醉方式、现病史、既往史、药物过敏史、手术外伤史、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是否在月经期、各项检查结果、身高体重、文化程度、职业等。
3.2 护患沟通的内容3.2.1 注意语言的艺术性手术室护士作为手术室内第一时间与患者接触的医务人员,任何一种信息的传递,都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1]。
进入病房与患者交流时应做到态度和蔼、语言亲切、注意首因效应、注意治疗性沟通,尽量缩短与患者间的感情距离,取得患者的信任[2]。
3.2.2 患者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择期手术前常规排空胃,以免围术期发生胃内容物的反流和呕吐。
成人术前禁食12 h、禁饮6 h。
术前一天尽量洗澡,术日晨排空大小便、身着病号服、不化妆、不戴饰物。
然后讲解患者从进入手术室到离开的大致经过,其中包括入室时间、手术体位、麻醉及术中配合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等情况。
乳腺癌病人术前、术中心理护理

学科分 类代码 :3071 2 .20
中图分类号 :R7 . 436
文献 标识码 :B
文章编 号 :10 —57 (080 —02 —0 04 7520 )3 26 2 心理护 理是 护理 人员 根据 心理 学理 论 , 在护 理 过程 中通过 人 际交往 , 以行 动来 影 响 和改变 患者 的
时间内解答, 不能及 时解 决 的问题 向患者解 释清 楚, 勇于承担责任 , 并对患者表示歉意及谅解 , 努力 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最大限度地避免纠纷。
42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 , . 避免护患纠纷 护士长在护理服务的过程 中, 要重视与患者家 属的沟通 , 使他们 了解并理解护理工作 , 主动与护
王 颖, 王 萍 , 丽娜 杨
(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00 ) 50 1
摘要: 讨论解决乳腺癌患者术前、 目的 术中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方法 通过对 7 例乳腺癌患者的心 6
理特 点进 行心 理准备 , 用劝导启发 、 利 同情 支持 、 消除疑 虑 、 改善 心境 、 强信 心 等方 式 , 增 克服 其 消极 的心 理 状 态, 正确对待 面 临的手术 。结果 通过 手术 室护 士施 以正确 的心 理指 导和 适 当的 护理 方 法 , 消除 病人 的
癌患者实施了手术, 均为女性。年龄最大为 7 岁, 1 最小为 2 岁。其 中,1 3 1 2 — 9岁 2 例 , 5 岁 2 9 4 0— 9 6
例 ,o 7 岁 2 例 。 6一 1 1
2 护理方 法
2 1 术前 访视 .
术前 1 与洗手护士到病房阅读病历 , d 了解病
为什么要行术前访视和术后回访?

特别关注为什么要行术前访视和术后回访?唐雪瑶 (成都市新津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1430)手术是医院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而手术治疗当中存在的服务以及安全问题成为当今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
因此,为了保障病人的生命以及健康安全,同时避免或者减少医院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需要重视术前访视与术后回访。
1术前访视1.1 概念术前访视是指为了更好地促进患者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前一天由手术室护士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访视,包括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等。
1.2 收集资料的途径及内容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时,主要通过病历与病人两种途径收集资料。
术前访视收集资料的内容主要包括:①通过阅读病历,收集患者的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各种检查结果、过敏史、配血情况、手术史,以及有无特殊感染等情况;②通过与患者交谈,收集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等。
1.3 目的术前访视的目的在于:①通过术前访视,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结合护理现状,制定护理计划,以便围手术期实施正确的护理;②缓解患者术前恐惧心理,介绍手术与麻醉注意事项,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③通过术前访视,激励护士对护理工作进行研究,不断思考与探索,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1.4 术前宣教术前访视中,手术室护士需做好术前宣教工作,主要目的在于减轻患者术前的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增加患者配合度,主动配合医务人员,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具体内容包括:①根据手术麻醉方式,指导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叮嘱患者不要化妆,取掉身上的饰物、义齿,更换手术衣裤等。
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方法、手术时的注意事项、麻醉体位的配合方法以及重要性。
1.5 对访视人员的要求对于参加术前访视的访视人员,在访视过程中,要体现出人文关怀,态度热情,主动自我介绍,耐心倾听患者诉说,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必要告知,认真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在术前访视单上详细记录访视内容。
术前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患者应激反应的探讨

冻加 根治患者) 为研究对象 , 作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 每组 6 0例 。干预组患者在术前及 术中等待冰冻时给予护理干 预; 对照组给予 常规 护 理。结果 : 干预组 在护理 干预后焦虑值 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 , .5) 血压升高、 心率 加快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 0 ) .5 。结论 : 术前心 理 护理干 预可 降低乳腺癌根治患者 的应激反应 ,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 高围手术期质量。 提 关键词 乳脉癌根治术 ; 护理干预 ; 应激反应 d i1 .9 9j i n 1 7 9 7 .0 2 1 .7 o:0 3 6 /.s .62— 6 62 1. 00 0 s
理实践 与研究 2 1 0 2年第 9卷第 1 ( 0期 下半月版
・1 9・ 2
术 前 心 理 干 预对 乳腺 癌 根 治 患 者 应 英
要 目的 : 探讨术前心理 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患者在心理 、 生理应激反应的影 响效果 。方法 : 选择我 院 10例乳腺癌根治患者 ( 2 包括乳腺 癌冰
果, 为患者提供相关手术的知识和信息 , 手术期 间可向其家 属 重点讲解手术的安全性 、 必要性及其术后康 复的指导。( ) 4 与 患者沟通时 , 做到态度和蔼、 言语亲切。耐心倾听患者 的反应
和 要 求 , 根 据 患 者 对 手 术 的理 解 程 度 、 并 接受 方 法 和 态 度 , 有
5 小 结
[] 成 2
—
彦. 临终关怀工作 中的社工介入 [ ] 社会福利 ,0 7 6 4 J. 2 0 , :4
45 .
[ ] 庄孔韶. 3 临终关怀 : 一个医学与文化 的双重命 题 [ ] 社会 观察 J.
2 0 9: 8—1 . 0 7。 1 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06月中国医疗前沿J une。
2008
第3卷第12.期C hi na H eal t hcar e I nnov at i on V ol,3N o.1285
术前访视对乳癌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刘学红林燕霞张翠环
(潍坊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山东潍坊261041)
【摘要】目的通过手术前访视患者。
做好心理护理,探讨乳癌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情况。
方法将120例确诊为乳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结果对两组病人进入手术室后的血压、心率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1)。
结论术前访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保证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术前访视乳癌患者心率血压波动
【中图分类号】R737.9f文献标识码】B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可导致患者出现情绪变化,而乳癌患者因为疾病本身的原因,心理应激反应会更强烈。
我院通过术前访视给予其心理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确诊乳癌患者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其中20例行乳癌根治切除术,100例行乳癌改良根治切除术,两组年龄和术式无差异。
既往均无手术麻醉麻醉史,无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患。
1.2方法对照组于术前一日由病区护士进行常规手术前护理,包括备皮、术前备血、告知手术时间以及相应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在病区常规护理基础上由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一天到病区进行访视.内容包括:查阅病例、了解病情、患者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皮肤准备、全身情况与手术相关的其他问题,介绍手术及相关知识、介绍手术室的情况麻醉的简要过程、手术的配合要点等,在访视过程中细心了解患者最担心、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予以细心解释和耐心疏导,直至患者理解,同时注意获取家属的理解和帮助,使患者能以平静的心态接受手术。
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人院后至通知手术前所测得的血压、心率的平均值为基础值。
病人进入手术室后,摆放好体位麻醉实施前所测得的血压、心率为即刻心率、血压。
1.4统计方法所有数据用SPSSl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l表示两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2结果两组病人心率、血压比较见表l。
作者简介:刘学红,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表1两组病人血压、心率的比较(X士S)
3讨论乳房是女性标志之一,术后女性特征遭到破坏,加之手术切除的组织多,伤口创面大,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和对手术的恐惧心理。
国内外研究表明,心理应激通常能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I n。
术前访视的过程是手术室护士将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综合运用于病人手术护理的实践过程闭。
向患者耐心细致讲解病情发生、发展、术后愈合,开导病人面对现实,克服困难、树立信心,用事例教育病人,鼓励和指导病人采取积极的应对行为,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初步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与手术相关的信息,提高病人的应对能力。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术前访视可有效地减轻手术对病人生理心理的影响。
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术前即刻血压、心率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术前访视能减轻病人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促使病人早El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11张启文.行为医学概论.IM l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6.【2】陈翠屏,高晓梅.术前访视的现状与对策I J】实用护理杂志,2001。
17(3):55
(上接第105页)现胎死宫内。
孕3l~33周舒张末期血流缺如8例,因患者迫切要求期待治疗,每日监测胎动、N ST及脐动脉S/D 比值,观察三天,行剖宫产术获得活婴,但均存在羊水粪染IH II
度,新生儿A pgar评分<7分,体重15009-17009,转新生儿重症监
护病房治疗。
3讨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是指发生于孕34周以前的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率14.2%,围生儿死亡率高达13.3%,有着比迟发型更大的危害日。
胎死宫内、胎儿生长受限、胎盘早剥、H E LL P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明显增加,且治疗效果差,选择合适的时机终止妊娠非常重要。
根据本地区新生儿重症监护条件,在保证母亲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延长孕周,能提高围产儿的生存率,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妊娠期母婴监测更全面可靠。
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给胎儿血流监测提供了科学基础。
观察的常用指标有脐动脉S/D 比值、阻力指(R I)、搏动指(PI)等。
S/D比值=收缩期峰值血流(S)/舒张末期流速(D)。
随着妊娠的进展,脐动脉舒张期血流速度增加,S/D比值、砌、PI逐渐下降,反映了胎盘循环阻力下降。
当血流阻力参数大于各孕周的第95百分位数或平均值加2个标准差,应视为异常,提示胎盘及胎儿循环阻力增加。
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基本生理改变是全身小动脉痉挛,胎盘床与子宫肌层的小动脉末端受累,而出现血流灌注低下,从而导致舒张末期流速降低甚至消失或逆流,使脐动脉S/D比值升高,提示围产儿预后不良。
子痫前期也被认为是胎盘病,脐血管胎盘病变能反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的基本病理改变,脐动脉血流S/D比值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平行。
上述病例中胎死宫内的几例均有舒张末期血流缺失,积极终止妊娠获得活婴的几例也存在胎儿宫内缺氧,胎儿生长受限。
因此把脐动脉S/D比值作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监测指标之一,指导选择终止妊娠的时机,不失为—种简便易行安全无创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孙桐,漆洪波,胎儿血流动力学异常的超声检测及结果判断。
中131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5):353—355
【21滕银成,林其德,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
22(7):545—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