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_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_省略_性阻塞性肺病并发高粘血症疗效观察_李力

合集下载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da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Wlelt-e
signifieantly
improved,compared with those in
low molecular weight heoarin sodium
Sodium tamhinone II A eombined with contro]group(P<0.05).Concluslon is蛐effective and safe method in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gina peetoris. Sodium tensioned
O.05)。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编辑委员会.不
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 (6):409-412. [4]周文燕,王彦霞,王与章,等.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患者 抗脂质过氧损伤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 杂志,2009,7(2):218. [5]吕雄胜.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 的影响.心脑血管病防治,2007,7(3):190—192. [6]柏承文,黄志军,朱信云,等.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心 绞痛效果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09,4(3):18-19. 【7]葛海柱,程耀南,覃焕艺.丹参酮ⅡA磺酸钠铺治不稳定型心绞 痛的临床观察.疑难病杂志,2010,9(3):201-202. [8]许鸽屏,苏华.丹参酮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海南医学2008,19(3):31-33. [9]梁勇,羊裔明,袁淑兰.丹参酮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中草药,2007,3(4):304-306. [10]李永胜,梁黔生,王进,等.丹参酮IIA对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受 血管紧张素Ⅱ作用时产生NO及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中国 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7):637-639. [11]许俊堂.心血管血栓的溶栓与抗栓疗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2:22-26. [12]张远政,赵崇瑜.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8l例临床 观察.中国医药,2009,4(2):91-92. [13]刘芳.低分子量肝素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应用.实用药 物与临床,2007,10(2):114-115. [“]李松美.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84例临床观察.中国 基层医药,2008,15(9):1539・1540. [15]袁家瑜,来丽萍,宫京梅,等.低分子肝素与曲美他嗪治疗不稳 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疑难病杂志,2007,6(1):l-3. [16]李莉.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中国基层医 药,2006,13(1):151—152. [17]宋军,王平,李勇。等.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低分 子肝素钙治疗非sr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2009。4(5):337-338. [18]严培玲.氯毗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 察.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5):2120-2121. (收稿:2010-10-22)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Meta分析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Meta分析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Meta分析赵劲波;李元红;江洪【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年(卷),期】2012(25)8【摘要】目的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 1994-2011)、万方医学数据库(1999-2011)、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11年)中关于丹参酮ⅡA 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命中7篇符合条件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效应Z=6.12(P <0.00001),OR及其95%可信区间4.48(2.77,7.24),其中3项研究对心电图进行评价,治疗2周后心电图改善情况试验组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效应Z =3.80(P =0.0001),OR及其95%可信区间2.83(1.65,4.84).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丹参酮ⅡA 磺酸钠和低分子肝素可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Sodium Tanshinone DA Sulfonate combined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in treating unstable angina (UA). Methods We conducted Meta-analysis by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s (RCT) for patients with Sodium Tanshinone DA Sulfonate combined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in treating unstable angina ( UA) from CNKI database (1994—2012) , Wan Fang medicine database (1999—2012), VIP full-text data base (1989—2012) and Medline. Results There were 7trials. After two weeks treatment Meta-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rurative effect of combination therapy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regular group in treating angina pectoris. The total effect was Z =6. 12 (P <0.00001), and the total effect of therap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OR =4.48, 95% CI (2.77, 7.24), P <0.00001 ]. Three items showed that the curative efficiency and significant efficiency in the improvement of electrocardiogram were dramatical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nd the total effect was Z = 3.80 [OR = 2. 83, 95% CI ( 1.65, 4. 84) ]. Conclusion This 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reatment of Sodium Tanshinone DA Sulfonate combined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in treating unstable angina (UA) can obviously improve symptoms and effectively control angina pectoris attacks.【总页数】4页(P76-79)【作者】赵劲波;李元红;江洪【作者单位】430060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445000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心内科;430060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2【相关文献】1.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J], 马晓聪;李建橡;许明东;邓学秋;岳桂华;郑景辉2.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J], 徐秀余;吴云敏;陈潇潇;林晶3.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高粘血症疗效观察[J], 李力4.丹参酮II-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 蔡佳盈;吴建平;沈世忠;孙凌云5.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J], 贾士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高粘血症疗效观察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高粘血症疗效观察

黄、 木香 、 枳实 。以厚 朴 、 大黄 、 枳 实等组方 的中药方剂 进行的 小样本 临床观察研究 , 发现上述组 方能够促 进术后患 者 胃肠 动力的恢复 , 缩短首次肛 门排气 时间及住 院时 间 。故 腹腔 镜手术后可选择服用厚朴排气合剂 , 缩短首次肛 门排气 时间 ,
1 . 4 统计 学方法
疗慢 性阻塞性肺病并发 高粘血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经 2周 治疗后 。
在 常规 治疗基础上 丹参酮 Ⅱ- A磺酸钠联 合低 分子肝 素治
关键 词 : 丹参酮 Ⅱ一 A磺酸钠 ; 低分子肝素 ; 慢性阻塞性肺病 并发 高粘血症
中图分类号 : R 9 6 9 .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 3 7 6 5 ( 2 0 1 3 ) 一 l O 旬1 1 3 - 0 2
减少 了患者 的疼痛还满足 了女性手术切 口小而不影响美观 的 爱美需求 。但腹腔镜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腹 胀 、 恶心 、 呕吐会 导致 患者延迟进食 时间 , 更有 甚者一些 患者会 因肠 胃不适而 抗拒下床活 动, 从 而更进一 步加剧腹胀 , 这些都将影响患者顺 利康复 出院。因此缩短术后 排气时 间 , 减少 患者 术后鳆 胀疼
减少腹腔镜术后带来的不适 , 帮助患者顺利恢复健康 。 参 考 Nhomakorabea文 献
[ 1 ] 刘春兰 , 孟鑫 , 高岚 .腹腔镜术后 腹胀原 因分析及护 理对策 [ J 】 . 现代临床护理 , 2 0 0 8 , 8 ( 9 ) : 5 3 - 5 5 .
[ 2 ] 兰晓娥 . 耳穴按摩促 进妇科腹腔 镜术后 患者肛 门排气 效果 观察 [ J ] .中医护理 , 2 0 0 8, 2 3 ( 4 ): 5 0 - 5 1 .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酮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治疗观察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酮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治疗观察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酮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治疗观察摘要】目的:研究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治疗。

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医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6例。

针对高凝状态,对照组患者使用丹参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肾病综合征多发高凝状态,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从而更好的控制凝血指标,有效解除高凝状态。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治疗观察【中图分类号】R7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5-0125-02肾病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肾脏疾病,主要是由于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大幅上升,使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等症状,同时伴有水肿、高脂血症,以及其它的相关代谢紊乱症状,其中该病最为主要的临床特征,就是病理性大量蛋白尿。

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系统受到激活,血液浓缩,尿中抗凝物质丢失,因而通常处于高凝的状态。

持续的高凝状态将会造成患者病情恶化,严重时可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1]。

因此,在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应针对高凝状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控制各项凝血指标,避免患者病情恶化。

基于此,本文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医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患者92例,研究了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治疗。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医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患者92例,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中纳入患者46例,年龄在20~68岁,平均年龄为(37.9±3.8)岁,病程在8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2.1±1.3)年;观察组中纳入患者46例,年龄在22~69岁,平均年龄为(38.5±3.4)岁,病程在10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2.9±1.6)年。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
效观察
陈俊东
【期刊名称】《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7(012)003
【摘要】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丹参粉干针和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加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及凝血、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缓解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善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凝血、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225-226)
【作者】陈俊东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人民医院内一科,528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J], 尉红岩
2.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J], 赵晓

3.丹参酮II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53例临床研究 [J], 宋翠丽
4.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 项燕凌
5.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氯吡格雷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J], 王月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研究华宁;唐发宽;钮炜西;王龙;耿琪【期刊名称】《武警医学》【年(卷),期】2007(018)003【摘要】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TSN)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112例随机分为2组各56例,均予标准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缓解、心电图改善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24周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控制、心电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4周内治疗组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并可降低心绞痛的再发率和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总页数】4页(P195-198)【作者】华宁;唐发宽;钮炜西;王龙;耿琪【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北京,100091;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北京,100091;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北京,100091;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北京,100091;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北京,10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2【相关文献】1.丹参酮ⅡA 磺酸钠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J], 黄珍伦2.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J], 陈晓龙;杨建中;熊慧生;龙波3.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Meta分析 [J], 赵劲波;李元红;江洪4.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 [J], 张万义;苏燕玲;胡为民5.丹参酮II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53例临床研究 [J], 宋翠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丹参酮ⅡA磺酸钠、低分子肝素、维生素B1、B12联合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研究

丹参酮ⅡA磺酸钠、低分子肝素、维生素B1、B12联合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研究

丹参酮ⅡA磺酸钠、低分子肝素、维生素B1、B12联合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低分子肝素、维生素B1、B12联合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58例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每组29例。

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法治疗同时以丹参酮IIA磺酸钠、低分子肝素、维生素B1、B12联合治疗。

结果:观察组治疗2d、治疗5d和治疗1周、治疗2周的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以丹参酮ⅡA磺酸钠、低分子肝素、维生素B1、B12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重度一氧化碳中毒;丹参酮IIA磺酸钠;低分子肝素;维生素B1;维生素B12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与大脑等有不同程度损伤,据有关研究显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易发生急性C0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约3%-40%的发病率[1]。

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效果欠佳,多数患者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对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的折磨,家属将面临严重的生活负担,应探寻科学有效的方案为患者治疗,最大程度减轻病情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等组织的损伤[2]。

本文对58例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丹参酮IIA磺酸钠、低分子肝素、维生素B1、B12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58例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每组29例。

对照组年龄平均(58.28±9.10)岁,范围26-65岁;典型症状:26例肺水肿,24例意识障碍,28例昏迷,10例去大脑皮层状态,18例伴有高热,11例伴有四肢肌张力增强,9例阵发性或者强制性痉挛,11例心律失常,8例呼吸抑制;男性19例,女性10例;体重平均(78.42±6.05)kg,范围52-85kg。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赵晓霞【摘要】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予阿司匹林及硝酸异山梨醇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辛伐他汀、胸痛时含服硝酸甘油治疗,治疗组服用阿司匹林及硝酸异山梨醇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辛伐他汀、胸痛时含服硝酸甘油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0.4ml 腹壁皮下注射,2次/d和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20mg,静脉滴注,1次/d,连用10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结果:治疗组缓解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善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2(025)014【总页数】2页(P1717-1718)【关键词】丹参酮ⅡA磺酸钠;低分子肝素钙;不稳定心绞痛【作者】赵晓霞【作者单位】天津市宝坻区三岔口卫生院,301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不稳定型心绞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占的比例大,既是中间环节,也是始动环节。

如能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早诊断和治疗,则病变可以稳定,症状可得到控制;否则可进展成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因此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改善预后尤为重要。

2009年1月-2011年1月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对常规治疗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全部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诊断均符合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42~74岁,病程3个月~25年。

对照组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46~75岁,病程5个月~22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和卡肌宁,患者年龄、手术方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1.2治疗方法两组病人术后均予24h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吸氧6h,去枕平卧4h后改取低半卧位并协助每2h翻身1次,6h后改流质饮食(术后一天改半流质饮食,避免进食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

根据病情予术后12h或24h拔除导尿管,督促病人及早下床活动排空膀胱。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术后6h口服温热、摇匀的厚朴排气合剂50mL。

1.3评价指标观察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胃肠道症状并记录。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与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实验组腹腔镜术后<12h内首次肛门排气有65例,明显多于对照组29例,术后12 24h肛门排气实验组5例,对照组24例,>24h实验组3例,对照组15例。

两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实验组术后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的例数均较对照组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腹腔镜作为一项微创手术方式,用于治疗妇科疾病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疼痛还满足了女性手术切口小而不影响美观的爱美需求。

但腹腔镜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腹胀、恶心、呕吐会导致患者延迟进食时间,更有甚者一些患者会因肠胃不适而抗拒下床活动,从而更进一步加剧腹胀,这些都将影响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因此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减少患者术后腹胀疼痛,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是临床护士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

本实验表明,实验组术后6h加服厚朴排气合剂在12h内恢复肛门排气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且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和腹胀也明显少于对照组。

厚朴排气合剂主要成分为厚朴、大黄、木香、枳实。

以厚朴、大黄、枳实等组方的中药方剂进行的小样本临床观察研究,发现上述组方能够促进术后患者胃肠动力的恢复,缩短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3〕。

故腹腔镜手术后可选择服用厚朴排气合剂,缩短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减少腹腔镜术后带来的不适,帮助患者顺利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1〕刘春兰,孟鑫,高岚.腹腔镜术后腹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8,8(9):53-55.〔2〕兰晓娥.耳穴按摩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效果观察〔J〕.中医护理,2008,23(4):50-51.〔3〕杨丽明,张芳苹,秦有,等.小承气合剂促进结肠吻合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2):45-46.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高粘血症疗效观察李力(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南平354200)摘要:目的观察常规治疗基础上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高粘血症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将9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高粘血症患者随机分别分为两个治疗组,分常规治疗组(未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47例及治疗组(治疗组)45例。

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潘生丁、氨茶碱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及低分子肝素。

结果经2周治疗后,治疗组甘油三脂、胆固醇、全血粘稠度、血浆粘稠度、血浆纤维蛋白明显改善。

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高粘血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关键词:丹参酮Ⅱ-A磺酸钠;低分子肝素;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高粘血症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3765(2013)-10-0113-02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由于长期缺氧,易并发血液高凝状态,容易并发血栓形成,晚期继发肺心病时,可出现多发性肺细小动脉原位血栓。

COPD急性加重期易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血栓栓塞症。

从而危及生命。

既往用普通肝素或潘生丁等抗凝剂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高粘血症形成,一旦计量过大容易出血或计量不足出现效果欠佳而在临床无法常规使用。

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解聚制备而成的一类分子量较低的肝素的总称。

由于其分子量丹参酮其中含有多种成分,总称丹参酮。

丹参素及丹参酮ⅡA有抑制ADP诱导血小板凝集、抑制血小板TXA2的合成与释放缩血管物质及促进纤维蛋白降解及抑制血栓形成作用。

现将丹参酮Ⅱ-A磺酸钠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的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92例2007 -2010年度南平市第二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病例,所有病例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高粘血症的诊断标准,年龄52 82岁,平均年龄67岁。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低分子肝素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治疗组(观察组)47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5例。

两组性别比、年龄、患病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控制头孢噻肟钠感染、平喘,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050IU皮下注射,每12h1次,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311·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Vol25No.102013公司生产),50mg溶于5%葡萄糖液250mL或0.9%氯化钠250mL静脉滴注,1日1次,两组均用药2周。

1.3观察指标血清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全血粘稠度、血浆粘稠度。

2周后观察患者主要症状及各项血液指标变化,并记录。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平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胸闷症状改善明显。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见表1)。

两组治疗前后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全血粘稠度、血浆粘稠度、血浆纤维蛋白,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全血粘稠度、血浆粘稠度、血浆纤维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

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38%;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2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46%,两组比较P<0.05。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液指标对比组别n 全血粘稠度(mPa)血浆粘稠度(mPa)血浆纤维蛋白原(g·L-1)甘油三脂(mmol·L-1)胆固醇(mmol·L-1)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47 4.89ʃ0.693.85ʃ0.661.91ʃ0.181.50ʃ0.154.50ʃ0.733.11ʃ0.424.71ʃ1.302.49ʃ0.916.50ʃ0.255.08ʃ0.93对照组45 4.90ʃ0.994.83ʃ0.841.87ʃ0.211.78ʃ0.124.73ʃ0.114.65ʃ0.684.70ʃ1.283.71ʃ0.986.51ʃ0.285.96ʃ0.82注:(1)治疗组与治疗前后比较,P<0.03;(2)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23讨论阻塞性肺病患者由于缺氧和感染,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红细胞膜骨架蛋白发生质和量的改变,粘弹性降低,从而导致红细胞变形性减退;红细胞的聚集性也增强。

加之缺氧使毛细血管痉挛通透性增加,体液外渗,血液浓缩。

在急性发作期,上述变化更为明显,使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均明显增高。

导致血液凝固性增加成为血栓前状态,易在各脏器发生微血栓引起MODS。

目前阻塞性肺病存在高凝状态得到公认,血液粘稠度增加,增加了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疗难度。

所以对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适当的抗凝治疗十分必要。

丹参酮Ⅱ-A(tanshinone)亦称总丹参酮。

是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具有抑菌作用的脂溶性菲醌化合物,从中分得丹参酮I、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异隐丹参酮等10余个丹参酮单体,具有抗菌作用,尚有抗炎、降温作用。

总丹参酮有抗菌、消炎、活血化瘀、促进伤口愈合等多方面作用,长期服用未见有明显副作用。

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抑制血小板过度聚集和内皮、中性粒细胞相互作用起到抗血栓作用;同时降低患者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浆纤维蛋白、血细胞比容,增加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和红细胞间的排斥力,促使红细胞解聚而降低血液粘度。

低分子肝素钙是由普通肝素直接分解得到的低分子肝素片段,生物利用度高,分子量为4000 6500,具有肝素的特点,其抗凝作用与抗Ⅹa和抗Ⅱa有关,抗Ⅹa与抗Ⅱa之比例为4ʒ1,通过灭活Ⅹa和促纤溶作用以及对血小板黏附、红细胞聚集的直接抑制,发挥抗凝抗栓作用,其抗凝作用强大,减轻血液高凝状态,具有明显溶栓作用。

具有抑制炎症反应、扩张血管、稳定纤维和细胞外基质降解而保护重要器官的作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高粘血症起到了很好的治疗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 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可以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高粘血症,可明显改善血液粘稠度,从而大大预防各脏器发生微血栓的可能,使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疗疗效进一步提高。

以上表明两药联用治疗,明显改善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疗疗效,且安全、方便。

参考文献〔1〕梁勇,袁淑兰.丹参酮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0,31(4):304-306.〔2〕张太珍,陈丽,李敏莉,毛蓓.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0.〔3〕张月军,杨承建,胡世文,等.急性心梗溶栓前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应用的比较〔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7,1:68-69.〔4〕李丽娜,王玉华,赵红.肾病综合征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后血浆组织纤维酶原激活剂与D-二聚体的变化〔J〕.中华实用内科杂志,2000,20(4):225-226.布拉氏酵母菌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倪盛杨,洪秋云(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医院儿科安溪362400)摘要: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85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口服,对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24、48h的血清总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有效率,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辅助治疗可迅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疗效确切,且应用方便,可作为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方法之一,并可代替换血疗法,无换血条件的基层单位均可积极开展应用。

·411·海峡药学2013年第25卷第10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