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小青蛙学本领》教学设计
《小青蛙学本领》教案(精选3篇)

《小青蛙学本领》教案(精选3篇)《小青蛙学本领》篇1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练习跳的技能。
2.发展与同伴的合作意识,体验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活动准备:每人一个废旧纸盒;青蛙胸卡;音乐磁带;拱形门。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放音乐,师幼跳“青蛙舞”。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做游戏吧。
我这个大青蛙朋友邀请你们这些小青蛙朋友一起先跳个青蛙舞吧。
二、基本部分1.小青蛙学本领我的这些小朋友长大了,大朋友要带你们学习跳的本领,我们要让盒子帮助我们。
等会,请小青蛙们一个挨着一个跳过小盒子。
跳时,注意安全,小心跌到不能把盒子宝宝踩坏了。
(1)自由练习跳盒子:幼儿用一个盒子自由跳,教师注意观察跳的动作,并适时地进行示范。
(2)练习跳两个盒子:师:刚才我们用一个盒子练习了跳的本领,现在小青蛙们找一个你的好伙伴,你们一起把两个盒子拼一拼、搭一搭,练习跳的本领。
教师进一步注意观察,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3)练习跳三个盒子师:刚才我们用两个盒子练习了跳的本领,现在小青蛙们再找两个你的好伙伴,你们一起把三个个盒子拼一拼、搭一搭,练习跳的本领。
(4)小结孩子们让我们再坐下休息一会吧提问:和谁一起摆盒子了?你们是怎么摆的?那你们都跳过去了吗?能不能给大家表演一下?请个别幼儿示范表演。
2.游戏:小青蛙捉害虫(1)师:小青蛙朋友们,看来你们都学到了本领。
最近听农民伯伯说河对岸飞了许多的害虫,想请我们小青蛙去捉害虫,你们愿意吗?现在我们就到河边去。
(配班教师在幼儿休息时,迅速用盒子摆放成河)放音乐集体跳过河捉虫子(2)再次重复游戏一次,并增加一定难度师:我们不但要跳过较宽的小河,还要当心被人类发现,所以我们一起要蹲着走。
三、结束部分舒展活动:盒子舞。
师:我们练习跳的本领很累了,请小青蛙们拿起一个盒子来跳个盒子舞吧。
《小青蛙学本领》教案篇2在《小青蛙》体育教学活动中,整堂课都是以故事的情境导入和贯穿。
而活动的目标是幼儿通过学习蹲撑跳,从而发展他们的跳跃能力。
二年级体育与健康《小青蛙学本领》教案

二年级体育与健康《小青蛙学本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运动特点,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模仿小青蛙的运动能力,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小青蛙跳跃:培养学生模仿小青蛙跳跃的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
2. 小青蛙捉害虫:培养学生模仿小青蛙捉害虫的能力,提高身体灵活性。
3. 小青蛙跳水:培养学生模仿小青蛙跳水的本领,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模仿小青蛙的运动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组织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提高运动兴趣。
2. 教学基本动作:教师示范小青蛙跳跃、捉害虫和跳水的基本动作,引导学生模仿并练习。
3. 团队比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小青蛙跳跃、捉害虫和跳水团队比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总结与奖励:对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给予表扬和奖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和不足,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体育素养。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六、教学评价3. 学生对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运动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表现出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七、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或体育教室。
2. 教学器材:小青蛙玩具、害虫玩具、水池等。
3. 教学课件:关于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运动特点的图片或视频。
八、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九、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小青蛙跳跃、捉害虫和跳水的基本动作,引导学生模仿。
2. 游戏法:通过团队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讨论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运动特点,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体育课《小青蛙学本领》教案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看一看哪一组的小青蛙跳得又远又高,每只小青蛙跳5次
四、游戏竞赛
小青蛙捕害虫
一、放松整理
《幸福拍手操》
二、小结本课内容
青蛙青蛙跟我跳,两脚用力向前跳,向上摆臂收大腿,落地缓冲轻又巧
重点:双脚起跳,双脚落地。
难点:轻巧落地,动作连贯,蹬地与摆臂协调用力。
三、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注意安全
1、学生进行展示
2、鼓励展示的同学
3、教师进行讲解示范:两脚与肩同宽,两脚同时用力时两臂同时用力摆动,大腿向前收眼看前方
教师观察指导,鼓励纠正
今天我们班的小青蛙是一只比一只厉害,那么到底哪一组的小青蛙更厉害呢,让我们来比一比,看看有没有拿100分的?
我们5班的小青蛙一个比一个厉害,你们看老师已经抓到了害虫,你们想轻消灭它们吗?那么就让我们看看哪一组的小青蛙最厉害
2师生问好
3安排见习生。
4、队列队形练习
二、游戏听音乐模仿小动物
一、自主探究
小青蛙学本领
学生自己学习青蛙跳
二、传授技艺
1、学生展示,教师讲解示范
歌谣:青蛙青蛙跟我跳,两脚用力向前跳,向上摆臂收大腿,落地缓冲轻又巧
重点:双脚起跳,双脚落地。
难点:轻巧落地,动作连贯,蹬地与摆臂协调用力。
2、学生尝试练习
1指定地点集合。
2清点人数向学生问好。
3交代体育课中应注意的纪律和安全问题。
4安排见习生。
游戏导入:
1、孩子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2、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3、那么你们知道那些动物是跳这运动的?4、你们想学一学吗?
5、引导学生听音乐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
教师引导:
刚刚我们都模仿了那些动物?最后一个是什么?青蛙的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青蛙都有那些本领?(游泳、跳得高、跳得远、能捕害虫)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青蛙的其中一个本领“跳”
二年级体育与健康《小青蛙学本领》教案

二年级体育与健康《小青蛙学本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 通过模仿小青蛙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2. 模仿小青蛙的活动3. 团队合作游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操场2. 教学器材:小青蛙图片、视频、音乐、标志物等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1.1 教师展示小青蛙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青蛙的外貌特点。
1.2 教师播放小青蛙的生活视频,让学生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1.3 教师讲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引导学生培养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 模仿小青蛙的活动(10分钟)2.1 教师示范模仿小青蛙的活动,包括跳跃、捉虫等。
2.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模仿小青蛙的活动,注意动作的准确性。
2.3 学生分组进行模仿比赛,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团队合作游戏(10分钟)3.1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引导学生学会团队合作。
3.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3 教师点评游戏结果,给予鼓励和指导。
4. 课堂小结(5分钟)4.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4.2 教师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
5. 课后作业:5.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小青蛙生活习性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模仿小青蛙活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学生团队合作游戏的参与度和表现。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学生对模仿小青蛙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体育课《小青蛙学本领》教案

体育课《小青蛙学本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一年级教材,第10课《小青蛙学本领》。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小青蛙跳跃、模仿小青蛙捉害虫等动作,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和身体协调性;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青蛙跳跃的基本动作,提高跳跃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身体素质。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青蛙跳跃动作的掌握,身体协调性的培养。
难点:跳跃的距离和高度,以及动作的连贯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绳子、小篮子、小球等。
学具:学生自备跳绳。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捉迷藏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提高课堂参与度。
2. 基本技能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小青蛙跳跃的动作要领,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分组进行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实践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青蛙跳跃比赛,比一比谁跳得远、跳得高,教师记录成绩,给予鼓励和指导。
4. 游戏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小青蛙捉害虫”游戏,学生分组进行,捉到害虫最多的组获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青蛙学本领1. 跳跃动作要领2. 游戏活动规则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青蛙跳跃比赛1. 请描述小青蛙跳跃的动作要领。
2. 请画出小青蛙跳跃的示意图。
答案:1. 小青蛙跳跃的动作要领:双脚并拢,双手前伸,跳起时双脚同时离地,尽量跳远。
2. 示意图略。
3. 学习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掌握了小青蛙跳跃的动作,提高了跳跃能力,还学会了团队协作和竞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但在个别学生的动作指导上还需加强,课后需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指导学生进行小青蛙跳跃练习,提高学生的家庭锻炼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1. 动作技能的教授:小青蛙跳跃和模仿小青蛙捉害虫等动作,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还要求学生能够动作连贯、协调。
体育教案__小青蛙学本领

体育教案__小青蛙学本领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度;2.学生能学会模仿小青蛙的跳跃动作;3.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学生能模仿小青蛙的跳跃动作。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按照指导改进自己的跳跃动作。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小青蛙跳跃动作的图片或视频。
2.教具:跳绳、纸板、标志物等。
五、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摇摆手臂、转动脖子和腰部等,以增加身体的灵活性和舒展筋骨。
2.示范动作(10分钟):通过播放小青蛙跳跃动作的视频或者展示小青蛙跳跃动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青蛙跳跃的姿势和动作特点,让学生对小青蛙的跳跃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3.练习动作(20分钟):(1)跳绳练习:让学生利用跳绳进行跳跃练习。
首先,教师进行示范,然后学生模仿跳跃动作。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学生指导,纠正他们的姿势和动作。
(2)纸板跳跃:教师将几张纸板平放在地上,要求学生依次跳过去,模仿小青蛙的跳跃动作。
这样的练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跳跃的力度和节奏。
(3)标志物跳跃:在场地上放置一些标志物,如圆圈、卡片等。
要求学生依次跳跃到这些标志物上,并保持平衡。
这样的练习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跳跃的准确性和灵活度。
4.展示和总结(5分钟):让学生分组展示他们的跳跃动作,并进行技术评价。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一定的奖励和鼓励。
最后,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提醒学生在课后也要继续练习和巩固。
六、教学延伸:1.学生自主练习: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进行跳跃练习,并记录自己的进步和感受。
2.小组竞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小青蛙跳跃竞赛。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跳跃比赛,比赛时长约定为1分钟。
最终,评选出表现最优秀的小组,并给予奖励。
3.小青蛙故事分享:让学生自己编写和分享小青蛙的故事。
他们可以通过书面方式或者口头表达的方式分享给同学们。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能够加深对小青蛙的了解和认识。
二年级体育与健康《小青蛙学本领》教案

二年级体育与健康《小青蛙学本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 通过模仿小青蛙的动作,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2. 模仿小青蛙的动作3. 团队合作游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模仿小青蛙的动作,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小青蛙的图片、视频等。
2. 教学道具:小青蛙玩偶、青蛙跳跳球等。
3. 教学场地:操场、篮球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青蛙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 模仿小青蛙的动作:教师示范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学生跟随模仿,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团队合作游戏: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增强集体荣誉感。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5. 课后作业:让学生家长参与,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共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引导学生跟随模仿。
2. 游戏法:通过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3.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4. 家庭教育法:邀请家长参与课后作业,增进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和参与。
七、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小青蛙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动作模仿:教师示范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学生跟随模仿,注意动作的准确性。
3. 团队游戏: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如小青蛙捉害虫、青蛙跳荷叶等。
4.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培养学生的保护动物意识。
二年级体育与健康《小青蛙学本领》教案

二年级体育与健康《小青蛙学本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通过模仿小青蛙的动作,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小青蛙的跳跃动作2. 小青蛙的捉虫动作3. 小青蛙的游泳动作4. 小青蛙的歌唱动作5. 团队协作游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青蛙各种动作的模仿和学习。
2. 教学难点:跳跃、捉虫、游泳等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动作学习:教师示范小青蛙的跳跃、捉虫、游泳等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3. 动作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动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团队协作游戏: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协作游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2.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表现。
3. 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教学准备:1. 教具:小青蛙图片、视频、音乐、体育器材(如跳绳、小球等)。
2. 场地:宽敞的操场或体育教室。
3. 服装:学生穿着舒适的运动服和运动鞋。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小青蛙的各种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2. 模仿法:学生跟随教师模仿小青蛙的动作,通过实践掌握动作技巧。
3. 游戏法:通过团队协作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4. 反馈法:教师对学生动作进行评价和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动作质量。
八、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动作学习:教师示范小青蛙的跳跃、捉虫、游泳等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3. 动作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动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团队协作游戏: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协作游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体育《小青蛙学本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小青蛙学本领2、游戏:春播秋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每个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创”感受到愉悦,在愉悦中初步掌握双脚蹬地跃起向远处跳出,并能双脚落地的方法。
2、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3、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并能够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从而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能够掌握双脚起跳,用力向前上方跃起,上下肢协调配合。
教学难点:掌握双脚轻巧落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课堂常规教学: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3、宣布授课内容、课堂要求:
(二)、热身活动:
1、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引导学生听音乐创编舞蹈动作;
2、指名让跳得好的学生出来领舞;
3、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
二、基本部分
(一)小青蛙学本领
1、师:刚才同学们跳得不错,那么我们这节课要学习一些小动物走路,同学们有没有兴趣?
2、同学们兴趣盎然的跳起来。
3、师说出一些动物名字,引导学生做出动物行走动作;
4、导入新课:我们这节课来学学小青蛙,看那只小青蛙跳的最远好不好?
5、引导学生自由尝试练习跳。
6、让跳得好的同学做示范;
7、引导生认真观察跳的动作、方法:
8、启发回答生怎样起跳怎样落地、需要注意些什么?
9、师总结点评:
10、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方法。
(动作方法:两脚自然平行分开,上体稍前倾,两脚屈膝,两臂后举。
然后两臂向前上方用力摆起,同时两脚蹬地,迅速向前上跳起出。
落地时,小腿前伸,用两脚跟着地,屈膝缓冲,保持身体平衡。
)
11、师:刚才老师把动作完整的做了一遍,现在请你们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个动作做好,引导生尝试练习:
12、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学一学,看谁学得好。
13、学生分小组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用手势评价奖励优、中、差生)
(二)游戏:春播秋收
1、师:刚才同学们都表现非常好,为了奖励同学们,现在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春播秋收”同学们先认真听老师讲完游戏方法和规则再去做游戏。
2、师:讲解游戏规则及游戏方法。
3、学生分组游戏。
(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评价鼓励,请获胜队介绍经验。
三、结束部分
1、师小结:可爱的孩子们经过强烈的体育运动后一定很累吧,下面我们就来听一首好听的儿歌,会唱的随音乐可以唱,可以做一些轻柔的动作
2、教师和学生一起放松。
3、教师启发引导生互评在本节课上的表现:
4、生自由发言;
5、小结课堂、宣布下课。
5、师总结课堂:表扬课堂表现好的学生、对表现差的学生提出建议和要求;
6、宣布下课、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