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事业单位招聘《综合基础知识-经济》复习题(文字版)

合集下载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常识考试题库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常识考试题库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常识考试题库为方便考生备考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小编特意准备了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包括2016公共基础知识练习、2016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公共基础知识征文等,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重庆事业单位考试。

1.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更多备考资料请点击:重庆事业单位招聘)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答案:C2.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和改革方向是实行( )。

A.公司制B.承包制C.租赁制D.合作制(更多真题资料请查看: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答案:A3.存款储蓄有多种形式,其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闲散奖金的有效形式是( )。

A.活期存款B.整存整取C.零存整取D.整存零取答案:A(重庆事业单位面试资料请访问:重庆事业单位招聘网)4.按照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是( )。

A.到建党100周年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B.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基本实现工业化C.2020年,GDP是2000年的四倍(重庆事业单位培训尽在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网)D.205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20年再翻一番,基本实现现代化答案:C(更多重庆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及考试资料点击:重庆事业单位考试)5.我国地产市场的土地转让是指( )。

A.土地所有权的转让B.土地使用权的转让C.土地占有权的转让D.土地收益权的转让答案:B更多重庆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精彩内容,请访问重庆事业单位招聘网!。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 综合基础知识复习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 综合基础知识复习

综合基础知识考试复习精华篇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物质观的发展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2022年5月14日重庆市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精选题

2022年5月14日重庆市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精选题

2022年5月14日重庆市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精选题2022年5月14日重庆市属事业单位聘请考试《综合基础学问》精选题一、推断题。

推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飞跃。

()2、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我国实现了其次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了“坚持真理、坚守抱负,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勇敢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宏大建党精神。

()4、经济全球化可以推动市场参加者多元化,市场交易对象与交易方式多样化。

()5、需求是指在肯定的时期内,每一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情愿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6、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和监察委员会。

()7、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

()8、某国有企业年终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可以选用嘉奖令。

()9、央视2022年虎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是北宋名画“富春山居图”的完善真实再现。

()10、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1、2022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重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成功。

()12、近年来,我国作为世界其次大经济体、第一大消费市场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

()13、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区分在于统计原则不同,GNP大于GDP。

()14、财政制度具有内在稳定器功能,当经济开头衰退时,国民收入降低会使税收降低,进而削减可支配收入下降幅度,从而减轻经济波动。

()15、实际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就是名义利率。

()16、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包括私力救济机制、社会救济机制和公力救济机制。

()17、申请人可以放弃或者变更仲栽恳求,被申请人可以承认或者反对仲裁恳求,但无权提出反恳求。

重庆市事业单位统一招考《综合基础》考题及解析

重庆市事业单位统一招考《综合基础》考题及解析

重庆市属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卷提示:1.请使用蓝、黑色墨水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报考科目,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准确无误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全部为客观题,共90小题。

请看清题号,按规范的填涂要求,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时限90分钟。

一、判断题(下列命题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涂B,涂全A或全B不给分。

每小题1分,共30分)1.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X)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自身建设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X)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2011年11月世界贸易会议是西雅图会议。

(X)西雅图会议是自世贸组织成立以来的第三次部长级会议,因于1999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美国西雅图召开而得名。

4.重庆的市花是芙蓉。

(X)重庆的市花为川茶花,又名山茶花。

苏轼“游蜂掠尽粉丝黄,落蕊犹收蜜露香”的诗句.5.对于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诉讼,当事人撤销诉讼可以免交诉讼费用。

(X)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到人民法院宣告判决之前的诉讼过程中,原告要求撤回起诉的行为称为撤诉。

当事人的撤诉请求一经法院裁定准许,或者法院对案件按撤诉处理,则直接引起诉讼程序的终结,并应重新计算诉讼时效,同时,诉讼费用由原告承担。

6.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存在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

(V)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存在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

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着重阐明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思想。

7.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供求。

(X)供求指的是商品与货币、买与卖两方面,商品交换把供求双方联系起来,供求是市场机制的基本要求,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前提;价格是把供求双方利益联系起来的纽带,是价值的实现方式,通过价格的双向调节,使供求实现平衡,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要素。

2016年重庆市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经济篇

2016年重庆市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经济篇

第三编经济第八章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第一节市场和市场经济1、市场:狭义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广义指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无形市场,如信息、技术、金融证券等。

2、市场要素包括①市场主体、①客体、①市场行为、①市场秩序四个方面。

市场客体是指作为交换的各种商品,包括有形的消费品和无形的技术、信息、服务、专利、管理才能等。

市场行为指交换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

按内容可分为购买行为、销售行为、竞争行为。

市场秩序是保证市场行为规范化的条件,即保证市场交易正常进行,参与者平等竞争。

7、市场经济是指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运行方式,在这种形式下,资源配置是由市场导向决定的,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的产物。

8、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联系是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商品经济就没有市场经济。

区别是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相对应,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对应。

有商品经济不一定就有市场经济,只有生产社会化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商品经济才能形成市场经济。

而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小商品经济则不能形成市场经济。

9、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资源配置市场化;①企业行为主体化;①企业产品商品化;①市场体系完备化;①交易过程规范化;⑥市场管理法制化;⑦ 宏观调控间接化。

第二节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运行机制1、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有:①价值规律(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商品等价交换)①竞争规律、①供求规律。

①价值规律是指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的规律。

①竞争规律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争夺经济利益的必然性。

①供求规律是指在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商品市场供给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和趋于平稳的内在必然性。

2、市场机制指调节市场运行的机制。

包括①价格机制、①供求机制、①竞争机制、①风险机制。

1)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是调整生产方向和生产规模的信号。

月重庆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月重庆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4年9月重庆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判断题? (1). 职业道德发挥着维护现实的稳定、公道、扬善惩恶的功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起着强大的舆论监督作用和精神感召作用。

( )参考答案:错误正确错误?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依据。

( )参考答案:正确正确错误? (3). 实事求是最充分最深刻地体现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这一本质的特征。

( )参考答案:正确正确错误? (4). 被批转的公文是下级机关的来文。

( )参考答案:正确正确错误? (5).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而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不是劳动,所以不参与收益。

( )参考答案:错误正确错误? (6). 函的结语可以写作“感谢函达”。

( )参考答案:错误正确错误? (7). 早在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党就确定了我国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战略。

( )参考答案:正确正确错误? (8). 请示、请示函,应在成文日期的下一行用圆括号注明联系人姓名。

( )参考答案:正确正确错误? (9).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 )参考答案:正确正确错误? (10). 按照制宪机关的不同,宪法可以分为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

( )来源:91考试网 来源:91考试网 参考答案:错误正确错误? (11).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 )参考答案:正确正确错误? (12).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结束。

( )参考答案:错误正确错误? (13).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参考答案:错误正确错误? (14). 法定公文中,通告可以平行。

重庆市事业单位招聘综合基础知识综合整理

重庆市事业单位招聘综合基础知识综合整理

重庆市事业单位招聘综合基础知识综合整理《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11. 认识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从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飞跃。

对2. 人类社会的本质是实践的。

对3. 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对4. 中共三大的召开,标志国共两党正式合作。

错5. 中共八大提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对6. 党的公文一共13种。

错7. 公民从出生起就具有民事权利。

对8. 一份公文的主题词不超过5个。

对9. 党的公文特有的文种?10. 机关任免、聘用干部用命令和通知。

对11. 函适用于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

错12. 请示种可以含报告内容。

错13. 免疫、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是动物和人体内三大调节系统。

对14. 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实现形式。

对15.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或其他合法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而不得已采取的致他人较小损害的行为。

对16. 国家赔偿的含义判断。

单选题:1. 社会主义的法制前提和基础(有法可依)2. 宪法的“母国”是(英国)3. 实事求是的要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4. 中国加入WTO的时间是( 20XX年12月11日)5. 中国外汇体制改革,实行并税,是(1994年)6. 独资公司的组织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7. 广义的公文是指(事务文书)。

8. 2000年8月24日发布、20XX年1月1日施行的办法的制定者是(国务院)。

9. 世界银行成立于(1945年)。

10. 适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是(决议)11. 可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的是(意见)12. 公文语言的第一要素(准确)13. 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通告)14. 基因的化学性质是(DNA序列)15. 日本对外的直接投资运用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活动主体是(企业)17. 下列选项种,属于正当竞争的是(D )A.低于成本销售 B,搭讪、附加不合理条件 C.串通招投标。

重庆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_综合基础知识_真题及解析(招聘考试)

重庆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_综合基础知识_真题及解析(招聘考试)

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含解析)一、判断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1948年.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故江战役三大战役。

错,没有渡江战役,有平津战役。

《综合》P15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世界第一大自由贸易区。

对,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

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按人口算,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从经济规模上看.将是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创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3.重庆市的市花是菊花。

错,山茶花。

重庆市市树是黄葛树。

4.中国地势是西高东低.三级阶梯。

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

5.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对有特殊贡献者及其家属给予的财物接济和生活扶助。

错,社会救济又称为社会救助,指国家和社会对基于各种原因陷入生存困境的公民给予的财物接济和生活扶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标准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和社会对有特殊贡献者及其家属提供褒扬和优惠性质的物质帮助,以保障其生活不低于一般生活水平的制度。

社会优抚的对象是法定的特殊群体,即应当是对国家和社会有着特殊贡献的个人及其家庭,如服兵役、因公牺牲或致残等。

《综合》P128.6.中国对外投资,以我国港澳地区为主。

对,投资分布的国别地区较广,但以中国港澳地区为主。

《综合》P152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1971年恢复中国的合法地位。

错,中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创始国之一。

1980年4月1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

1980年5月15日,中国在世界和所属国际开发协会及国际金融公司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1971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综合》P1548.行政诉讼举证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事业单位招聘《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文字版第三编经济一、单项选择题1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基本形式是( )。

A.价格B.垄断C.竞争D.追求经济利益2市场经济运行的动力是( )。

A.市场自发调节B.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D.价值规律的作用 D.经济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3( )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

A.资源优化配置B.完全竞争D.资源配置的盲目性 D.经济生括匡际化4供求机制的核心是( )。

A.供求决定价格机制B.价格调节供求机制C.通过价格实现平衡机制D.供求和竞争共同决定机制5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 )作用的经济。

A.超前性B.重要性C.基础性D.辅助性6.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 )。

A.一般形式B.发达形式C.特殊形式D.普遍形式7实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根本条件是( )。

A.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B.社会主义公有制C.旧的社会分工还未消失D.生产力发展水平8市场经济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主体是( )。

A.政府B.居民C.企业D.非赢利组织9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 )的主导作用。

A.集体企业B.私营企业C.国有企业D.股份制企业10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劳动还是个人谋生的手段B.社会分工C.生产资料的公有制D.生产力发展水平11( )价格在其形成和运行中反应供求关系并诱导资源波动的机能。

A.竞争机制B.风险机制C.价格机制D.供求机制12供求机制的核心是( )。

A.价格调节供求机制B.通过价格实现平衡的机制C.供求决定价格机制D.竞争和供求共同决定机制13国家计划或规划要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应当具有( )。

A.强制性 B.行政性C.指导性D.指令性14处于社会保障体系核心地位的是( )。

A.社会救济B.社会保险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15.社会福利的目标是( )。

A.对陷人生存田境韵公民给予最低生活保障B.对有特殊贡献者及其家属提供物质帮助C.不断改善和提高公民生活质量D.为确保公民的生存权而在物质上提供扶助16社会保障的对象应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凡是本国公民都应平等地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这是建立社会保障的( )。

A.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原则B.效率原则C.普遍性原则C.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的原则17( )既是经济繁荣的标志也是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标志。

A.充分就业B.国际收支平衡C.经济稳定增长D.气经济结构优化18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是( )。

A.物价稳定B.居民收人增加生活质量改善C.充分肄业D.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19( )是促进市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

A.物价稳定B.经济结构优化C.保持物价总体水平基本稳定D.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0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最直接的目的是( )。

A.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B.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C.维护公有制主体地位D.增加人们收入21、( )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

A.国际收支平衡B.经济结构优化C.技术创新D.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22( )是国家从宏观上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的基本依据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A.经济法规B.经济政策C.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规划D.产业政策23我国国土面积在世界上居于( )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24我国海岸线总长为( )。

A.32000多公里 B.54000多公里C.18000多公里 D.14000多公里25中国海域面积为( )。

A.437B.473C.374D.73426我国可利用水资源为( )亿立方米。

A.27B.28C.38D.3.627我国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 )。

A.137种B.138种C.148种D.147种28.按中国社科院的分析我国目前的综合国力位居世界( )。

A.第七B.第八C.第六D.第五29一个国家的实力首先是指( )。

A.财政实力B.国民收人C.主要产品在世界上的位次D.经济实力30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突破一万亿位居世界( )。

A.第三位B.第一位C.第四位D.第二位31重庆总人口已突破( )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直辖市。

A.3000万人B.3100万人C.3200万人D.3800万人32重庆拥有亚洲最大的( )。

A.微型汽车生产基地B.仪器仪表生产基地C.铝加工生产基地D.机电产品生产基地33( )理论是指建立在以生产成本为优势基础上的国际分工主张各国生产和出口具有成本优势的产品。

A.资源优势B.产品优势C.技术优势D.成本优势34按产品寿命首期理论在产品创新阶段创新企业在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方面拥有( )。

A.定价权B.垄断权C.销售权D.知识产权35按产品寿命周期理论在产品成熟时期企业之间的竞争增加了加之国外产品市场的扩大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A.模仿者B.竞争者C.跟随者D.失败者36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贸易活动( )任凭商品和服务在国内市场公平自由地竞争。

A.放任自由不加干预B.不加干预或少加干预 D.在预定范围内加以限制C.除对少数产品和服务加以干预外372004年和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连续两年突破1万亿美元列世界( )。

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38我国对外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但我国对外出口仍是以( )为主。

A.资本密集型B.技术密集型C.劳动密集型D.知识密集型39( )是关于货币与货币之间交换比例的决定及其变动幅度的制度。

A.固定制度B.浮动汇率制度C.汇率制度D.金融制度40政府用行政或法律手段确定、公布、维持本国货币与某种参考货币之间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叫( )。

A.汇率制度B.浮动汇率制度C.固定汇率制度D.金融制度41用于满足消费者的个人生活消费需要以及社会消费需要的市场是( )。

A.商品市场B.消费品市场C.生产资料市场D.要素市场42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是( )。

A.经济同盟B.关税同盟C.共同市场D.完全一体化43生产全球化使世界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不仅使一些产业整体转移而且使同一产业的部分产业环节转移同时使最终产品成为( )。

A.跨国产品B.区域性产品C.国际性产品D.地区性产品44( )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取代GATT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组织基础和制度基础。

A.1995年1月1日B.2001年12月31日C.2003年1月日D.1997年1月1日45.在( )的第二届不结盟国际首脑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口号。

A.1975年B.1964年C.1966年D.1982年46经济生活( )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A.社会化B.国际化C.市场化D.利益化47我国于( )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A.2000年12月l日B.1995年1月l日C.2001年12月11日D.2001年11月2日48( )的主要职能是通过提供贷款帮助成员国调整国际收支平衡。

A.世界银行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C.世界贸易组织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9( )并不提供任何实质性的援助(如贷款)而是将工作集中在贸易规则的制订上。

A.联合国B.世界银行C.IMFD.WTO50 B.OT方式是“建设-经营-移交”的简称移交是指协议期满后投资设施的所有权( )移交东道国政府。

A.无偿B.有偿C.五条件D.补偿性51按照( )理论一国应该从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并依次进行。

A.国际生产折中B.边际产业扩张C.产品寿命周期D.垄断优势52国际投资的根本目的是( )。

A.占领国际市场B.利用廉价劳动力C.实现资产增值D.利用海外资源53一般来说本币贬值有利于( )A.扩大出口、抑制进口B.抑制出口、扩大进口C.扩大出口、扩大进口D.抑制出口、抑制进口54我国目前实行的是( )。

A.自由汇率制B.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C.固定汇率制D.浮动汇率制55以一单位本币为标准用外币来标示本币价格属于( )。

A.直接标价法B.美元标价法C.间接标价法D.综合标价法56.买卖双方事先约定据此在未来一定日期进行的外汇交易叫做( )。

A.掉期交易B.套期保值C.即期交易D.远期交易57重庆下辖40个行政区(自治县、市)有( )区。

A.15个B.19个C.13个D.14个58我国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占亚洲面积的( )。

A.1 4B.1 3C.1 5D.1 659.( )以降低财政收入、扩大财政支出为特点目的在于刺激总需求增加。

A.中性财政政策B.扩张性财政政策C.稳健的财政政策D.紧缩性财政政策60.( )以抽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为特点目的在于抑制需求的增加。

A.稳健的货币政策B.扩张型货币政策C.中性的货币政策D.紧缩性货币政策61( )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引导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合理化的所有政策措施的总称。

A.收入分配政策B.货币政策C.产业政策D.财政政策62( )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基于各种原因而陷人生存困境的国民给予的财物接济和生活扶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标准的社会保障制度。

A.社会保险B.社会救济C.社会优抚D.社会福利63运用货币政策稳定宏观经济主要是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率来( )实现的。

A.间接B.直接C.强制D.引导64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有( )。

A.144个 B.145个C.148个D.150个65乌拉圭回合谈判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创立了(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贸易组织C. 世界银行D.国际金融公司66.( )是通过市场配置劳动力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A.生产资料市场B.货币市场C.劳动力市场D.商品市场67根据调查数据测算200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 )。

A.48B.47C.4299D.478968重庆锰矿探明储量3700万吨居全国( )。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69通过调整政府开支的规模和税收的高低来实现宏观经济稳定的政策属于( )。

A.财政政策B.收人政策C.货币政策D.产业政策70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下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形式是( )C.按要素分配 B.按资分配C.按劳分配D.按资历分配71经济关系市场化要求要有完备的( )。

A.商品市场B.技术市场C.劳动力市场D.市场体系72在竞争中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又调节供求的自行调节机制机能叫( )。

A.风险机制B.价格机制C.竞争机制D.供求机制73市场价格的变动能引起社会成员各阶层之间分配结构的变化起到收入再分配的作用这是价格的( )。

A.信息功能B.调节功能C.竞争功能D.分配功能74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是( )。

A.公有制经济B.多种经济成分C.私营经济D.个体经济75通过( )的调整可以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实现宏观总量的平衡。

A.财政政策B.收入政策C.货币政策D.产业政策76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又称( )。

A.外商间接投资企业B.股权式合资经营企业C.契约式合营企业D.外商承包经营企业77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又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