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精选6篇)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精选6篇)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下面我们为你带来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篇1《荷》文之所以美,就在于作品营造出了一个深邃清幽的意境。
散文的意境有三个必备的要素,即语言的真切,景物的真实,情感的真挚。
本文正是以真切的语言描绘一幅真实的景物,抒发出了长期郁积于内心深处的真挚的情感。
赏析本文也就必须从这“三真”入手,而在这“三真”中,对语言的真切的分析又当为揭示其他“二真”的必由门径。
一以真言写真景《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
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
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
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
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
”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
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
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
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荷塘月色朱自清读后感_心得体会

荷塘月色朱自清读后感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荷塘月色朱自清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篇一:荷塘月色朱自清读后感朱自清——现代着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从这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对黑暗的现实想“超然”又想“挣扎”的心迹。
文章一开头就点出全文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他想借游荷塘排解苦闷,于是作者从一开始就以独处的心境创造出孤寂的氛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读着读着我也似乎走进了这清华大学的幽僻角落,同作者一起欣赏美丽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从中我感到了作者内心的不宁静、彷徨,我的心情也随之而波动起来。
朱自清在先诉说了自己的不宁心境后,描写了一个宁静的与现实不同的环境——荷塘月色,通过对传统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洁的明月的描绘,象征性地抒发了自己的洁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
他为排遣心中的郁闷,夜深独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个人,静静地看,悄悄地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他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
并深情地发出了内心的声音:“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走着”、“走着”、“我看见了荷塘”,田田的荷叶,零星在荷花,风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旷神怡。
夹着薄云的淡淡的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简直就是用光与荷花美丽的画,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上的月光与描写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我在作者笔下尽情的赏花观月,我陶醉了……看着看着,突然美丽的、柔美淡薄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围着蓊蓊郁郁的树,树间透着光,可是光却是如此的无精打采,这时的主角几乎成了热闹的蝉和蛙,可是作者却什么也没有。
《采莲赋》、《西洲曲》两篇文章节选使我的心也随着作者凉了下来,虽然我很难体会作者当时的无奈和彷徨,但我的心仿佛也随作者回到了起初的不宁静……我“看”着作者走进了屋子,文章也看完了,而我却未合上书本,这文章使我意犹未尽,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荷塘月色的美丽可以令人暂时忘记忧愁,可见它的美丽,使我感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荷塘月色》的主要内容及其赏析

《荷塘月色》的主要内容及其赏析
《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创作的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
文章写了清华园中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
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荷塘月色的喜
爱之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全文构思新奇精巧,语言清新典雅,景物描绘细腻传神,具有强烈的
画面感。
这篇散文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情景交融:文章描绘了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
者的情感,情景交融,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
2. 语言优美:文章的语言优美,用词准确,形象生动,使读者感
受到了荷塘月色的美丽。
3. 结构严谨:文章的结构严谨,开头点题,中间叙述,结尾呼应,首尾连贯,使文章的主题更加突出。
4. 寓意深刻:文章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由、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寓意深刻。
《荷塘月色》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它以优美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一个美丽、清幽的荷塘月色,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全文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全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全文《荷塘月色》是著名文学家朱自清所写的一篇散文,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全文,希望大家喜欢。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全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wěng)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duó)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荷塘月色》读后感

《荷塘月色》读后感《<荷塘月色>读后感》读了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我仿佛被那优美的文字带入了一个宁静而迷人的世界。
在这篇文章中,朱自清先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华园里那片荷塘在月色下的美景。
他写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比喻是多么生动形象啊,一下子就让我在脑海中勾勒出了荷叶那优美的姿态。
他写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样的描写简直让荷花活灵活现地绽放在我眼前,能感觉到它们或优雅或娇羞的姿态。
文中对月色的描写更是一绝。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这如梦如幻的场景,让我仿佛身临其境,能感受到那柔和的月光洒在身上,能闻到那淡淡的荷香萦绕在鼻尖。
不过,让我感触最深的,还不是这些美景的描写,而是朱先生在赏景时那份细腻而复杂的心情。
他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于是在这样一个夜晚,来到荷塘边寻找一份宁静。
我不禁想到自己,在生活中也常常会有各种烦恼和压力,让内心变得浮躁不安。
而朱先生的文字让我明白,当我们感到疲惫和困惑时,不妨走进大自然,去寻找那份宁静和美好。
我想起有一次,自己也经历了一段心情烦闷的时光。
那时候,工作上的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却感觉没有什么收获。
回到家,也是各种琐事缠身,和家人的关系也变得有些紧张。
那段时间,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无光,自己仿佛被困在了一个无形的牢笼里,怎么也走不出来。
直到有一天,我决定放下一切,一个人去附近的公园走走。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公园里的花开得正艳,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我沿着湖边漫步,微风轻轻拂过脸颊,带来阵阵花香。
湖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
我找了一个长椅坐下,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着大自然的声音。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内心渐渐平静了下来,那些烦恼和压力也仿佛离我远去。
《荷塘月色》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五篇)

《荷塘月色》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五篇)第一篇:《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是朱自清先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的一幅静谧、幽美的荷塘月色图。
读后,我心中产生了许多感触,现在与大家分享。
首先,这篇文章在描绘景色方面有着非常细腻的笔触。
朱自清先生把荷塘、月光、以及周围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
他不仅写出了荷塘的形态,更写出了月光在荷塘上洒下的那种梦幻般的光泽。
“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个比喻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荷叶的喜爱之情。
而“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个比喻又让我感受到了月光的柔和与静谧。
其次,文章中蕴含的情感也是非常深沉的。
朱自清先生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通过描绘荷塘月色,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种情感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激情与热情。
最后,这篇文章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意识到生活中的美好往往就隐藏在我们身边。
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这让我更加珍惜生活,也让我更加热爱自然。
总的来说,《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
它不仅描绘了荷塘月色的美景,更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抗。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更收获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第二篇:《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是朱自清先生用他那不朽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如诗如画的荷塘夜景。
读完这篇文章,我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荷塘之中,感受那淡雅的荷香,品味那淡淡的哀愁。
在文章中,朱自清先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塘月色的美景。
他写到:“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那茂盛的荷叶,随着微风摇曳生姿,仿佛一群舞动的少女,为这宁静的荷塘增添了一份动人的气息。
而在这美景之中,朱自清先生又用他独特的笔触,勾勒出了他淡淡的哀愁。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荷塘月色》读后感(15篇)

《荷塘月色》读后感(15篇)《荷塘月色》读后感1听着那首作词优美荷塘月色,突然有了灵感。
读后感就写《荷塘月色》。
第一次读荷塘月色还是在搜索朱自清时突然发现的,当时感觉题目跟那首歌的歌名一样所以就点开看了看。
读完《荷塘月色》时突然感到那时的风景比这里的要美多了。
现在的污染太重了,那样的美景已经很少了。
《荷塘月色》是一篇抒情的__,主要说了作者日日走过的荷塘,变想在满月的月光照耀下的荷塘是什么样子的。
在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栩栩如生,描绘的很恰当,用细节描写描绘出了荷塘四周和荷塘上面的美丽景色,文中最后还想到了一个习俗,还有关于这个习俗的两篇__。
作者用了空间的顺序。
从家里出发走在去荷塘的路上,看见荷塘上面的.景色,又看见荷塘四周的景色,又忽然想起一个习俗,最后想着想着又到家了。
那条路阴森可怕,如果没有月光,估计我都不敢走。
()荷塘上面的叶子像星星像舞女的裙子又像一粒粒明珠……荷塘四周的树,杨柳树最多了把池塘团团包围住。
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可以看出那时候是夏天,作者在夏夜里走到池塘边观看荷塘月色足以看出这是一篇抒情文。
哎,现在这样的美景实在是少见了,只能从朱自清的笔下模拟出这个场景在脑海里观看了。
《荷塘月色》读后感2《荷塘月色》这篇__,讲述了朱自清先生晚上去荷塘观景的事。
作者先写荷塘,荷塘里有田田的荷叶,绿叶中缀开着的荷花,以及微风吹来的花香。
紧接着又写了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先写静的画面,接着是动的画面。
动静结合,传达出了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
接下来又写了月色,先写月光如流水般倾泻在花叶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先虚写又实写虚拟,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
整篇__借景抒情,在朦胧的景色中使人感到作者有淡淡的喜悦但又有些哀愁。
我读了这篇__,开始闭着眼睛想象:荷塘边上,杨柳沙沙作响,清凉的微风拂过,荷花、荷叶轻轻地摆动。
《荷塘月色》读书笔记

《荷塘月色》读书笔记《荷塘月色》读书笔记1《荷塘月色》读后感《荷塘月色》读后感《荷塘月色》这作品是朱自清先生写的,我第一次见到这文章是在8月6日的《中国剪报》上。
第一次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被他所描绘的那美色,意境所深深吸引,仿佛我就伴着皎洁的月光闲逛在荷塘边上。
看完这篇散文,我就去网上查了朱自清先生的资料作文。
朱自清先生诞生在江苏扬州,是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文学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朱自清先生曾在台州中学任过教,离我们是这么的近,还亲自种下如今已是校花的“紫荆花”《荷塘月色》是一篇描写夏夜里河塘中的荷花的散文。
朱自清先生带着淡淡的愁绪走出家门,趁着月色出来漫步,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来到日日经过的池塘边,同样在荷塘,在不同心境中去看那月下的荷塘。
却发觉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别有一番风致。
荷花活灵活现,荷叶婷婷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见荷叶随风起舞时的婆娑婀娜的奇妙身姿……雨,在窗外沥沥的下着,而我们的教室里却传出了一阵悠扬的歌声——《荷塘月色》。
听着那歌声,我似乎已经进入那片“荷塘”了:皎洁的月光发出朦胧的光辉,透过树叶在地上铺了一层碎银。
一切景物仿佛都沉醉在乳白色之中。
荷塘里,有一只青蛙在呱呱的唱着歌儿,给静谧的夜晚带来了一份生气。
一朵朵荷花像沉醉了似的,随着风儿轻轻的舞动着,摇曳着,在给青蛙伴舞呢!一只只萤火虫发着亮光给这朦朦胧胧的大地添了几分神奇。
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着,像在竞赛似的,在荷花丛里你追我赶,好不欢乐!读着观赏着朱老带我进入的那个世界,我感到我也来到池塘边,我化作那些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在风中一起摇曳,一起舞蹈。
《荷塘月色》读书笔记2”月光“写于1927年7月,是一个抒情散文,作品通过描述池塘下月中,描述中的焦虑和孤独的心情苦闷重量残酷的现实的动乱后的政治局势,显示了的黑暗现实,而不是情感响起更好的将来生活在自由朦胧的追求,从简洁的句子,他们的感情分心,于是踏着月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初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在初中的语文课上。
尽管老师用富有感情的韵味朗诵,但那时没有见过荷花,怎么也想象不出荷花是什么样子,是老师形象的描述和绘声绘色的讲解,让我对荷花有了浅浅的认识并喜欢上了这篇散文。
以后我又读了不少朱自清的作品,如《春》、《绿》、和《匆匆》等等。
总渴望有一天能到清华园看荷花,一睹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
前几年的某个夏天,应学生邀请去北京游玩,游览了清华园,看了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
漫步在近春园幽静的小路上,很远就闻到了荷花淡淡清香,便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很快就看到了荷塘月色亭。
当我伫立在曾无数次遐想过的荷塘边,站在朱自清先生的雕像前,我儿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满眼的迷人景色,让我陶醉。
只见荷花被绿叶托出水面,形态各异,有的花已经开了,有的还含苞待放,有洁白无暇的,更多的是粉红色的。
微风吹来,荷叶翩翩起舞,就像那婀娜多姿的仙女妩媚动人,让人心生爱怜!那淡淡的花香使人心旷神怡。
漫步在美丽的荷塘月下,我的耳畔仿佛回荡着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那宛然如歌的吟唱: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一片叶子和荷花上。
薄薄的清雾浮在荷塘里。
叶子荷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引人无限遐想…如入仙境!时隔多年,再次捧读朱老先生的作品《荷塘月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欣赏!感受到全文充盈了“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朱自清先生把荷塘周围蓊郁的树林、袅娜的荷花、脉脉的流水、皎洁的月光以及远远近近的山色,都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委婉细腻地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恬静朦胧,由此,展现了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那个年代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寿光一中王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