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 复习讲

合集下载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复习目标:(1)认识水的组成,认识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记住实验的现象和反应产物;(2)能够区分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3)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并掌握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4)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了解水体污染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5)了解氢气的性质,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氢气,了解氢气的用途。

一、水1.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A.装置―――水电解器B.电源种类---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D.化学反应:产生位置正极负极体积比质量比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的木条----H2---出气口置一根的木条------ ,(2)结论:①水是由、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水的化学性质(1)通电分解(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3.水的污染:(1)水资源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最多的金属元素是,最多的元素是。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水污染A、水污染物:;;。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4.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均为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

(2)硬水与软水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的水;软水是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C.硬水软化的方法:、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5.其他1.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第07讲 自然界的水-中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基础通关

第07讲 自然界的水-中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基础通关

知识点一爱护水资源1.地球水资源概况储量地球上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为1.39×1018m³,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其储水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浩瀚的海洋不仅繁殖着无数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

作为一种化学物质,水能参与很多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化学资源。

2.淡水资源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海水淡化的成本很高,目前尚不能推广。

陆地储水中也有咸水,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即1.07×1016m³。

3.爱护水资源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水华”和“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主要是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水任意排放,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水质恶化。

1.淡水资源非常有限,因此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

下列不符合爱护水资源理念的是()A.淘米后的水用来浇花B.洗完衣服的水用来拖地C.化工厂污水处理后排放D.生活污水直接向饮用水源里倾倒【答案】D。

【解析】A、淘米后的水用来浇花可以节约用水;B、洗完衣服的水用来拖地可以节约用水;C、化工厂污水处理后排放可以保护水资源;D、生活污水直接向饮用水源里倾倒,会造成水体污染。

2.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B.丢弃尚有存水的矿泉水瓶C.工厂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D.灌溉农田由大水漫灌改为滴灌【解答】解:A、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A不合题意;B、丢弃尚有存水的矿泉水瓶会造成水的浪费,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B符合题意;C、工厂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既能防止水体污染,又能节约用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C 不合题意;D、灌溉农田由大水漫灌改为滴灌能节约用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D不合题意。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主要介绍了水的性质、水的净化和保护水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本单元共包括三个课时,分别是《水的性质》、《水的净化》和《保护水资源》。

本教案主要针对第四单元的整体内容进行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关于水的常识以及简单的化学知识。

但在保护水资源方面,部分学生可能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水的性质,掌握水的净化和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2.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水的性质: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水的密度、比热容、溶解性等基本性质。

2.水的净化:学生需要了解各种净水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保护水资源:学生需要掌握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措施。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实验、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

3.分组讨论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确保实验安全可靠。

2.收集与水资源保护相关的案例和资料,用于课堂讨论和拓展。

3.设计好教学课件,突出重点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自然界的水景象,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水有哪些性质吗?请举例说明。

”2.呈现(10分钟)回顾水的性质、水的净化和保护水资源的相关知识。

通过课件呈现各种净水方法的操作步骤,以及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水的性质。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复习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复习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基础知识回顾:1、水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水是____色____味的____体,在标准状况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凝固点是________。

水在______时密度最大,是____________。

2、水在通电条件下会分解生成______和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少量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在电解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两者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

水的电解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的。

3、水的净化方法按净化程度由低到高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净水过程中常加入明矾或活性炭,这是利用它们的___________。

活性炭不仅能除去水中的__________杂质,还能___________杂质,除去__________________。

5、过滤操作中用的主要仪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要点:一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后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汇总(附解析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汇总(附解析新人教版)
典例2【2019湖南岳阳】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
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
【答案】A
【解析】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正确,故选项正确;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错误,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选项错误;
A.葡萄糖酸锌由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组成
B.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葡萄糖酸锌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
D.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5g
【答案】A
【解析】A.由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B.葡萄糖酸锌中,碳、氢、氧、锌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1×22):(16×14):65=144:22:224:65,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错误;
D、电解水实验的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故D错误;
故选:B。
典例6【2019.北京】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水分解可获得氢气和氧气。
(1)右图中,产生氢气的试管是______(填“1”或“2”)。
(2)我国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下分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将水样静置,用如图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的操作是用玻璃棒引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内壁、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不用能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等。

《自然界的水》复习课

《自然界的水》复习课
(3)200g硝酸铵中含有多少克氮元素?
(4)多少克硝酸铵所含氮元素的质量为105克?
(5)多少克硝酸铵与158克碳酸氢铵(NH4HCO3)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 当?
(6)某硝酸铵样品中含氮量为21%,求样品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即样 品的纯度)是多少?
2.某混合物由40g氧化镁和160g氧化铁组成,求此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 量分数。
3.下图是市售某品牌牙膏包装盒上的部分说明。其主要活性成份为单
氟磷酸钠(化学式为Na2PO3F,已知氟为-1价),实验表明牙膏中含氟的 质量分数达到0.10~0.16%时,防龋齿的效果好。
(1)单氟磷酸钠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5 价。
(2)该牙膏防止龋齿的效果 好 。
√1、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
2、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3、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4、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5、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6、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7、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8、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考点二
物质的分类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点三 化学式与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一种物质及其元素组成;
一个分子及分子的构成。 2.几类化学符号及其意义:
元素符号 ▶一种元素;一个原子。(物质) 离子符号 ▶一种离子。
化学式 ▶两微观、两宏观:
化合价 ▶化合物里某元素的化合价
即学即用
1.按要求用正确的化学符号表示。
2个氮原子: 2N
+n
a
m+ b
3.化合价及其应用:
▶化合价的记忆;
化合价要记清, 金正非负单质零。 钠钾银氢正一价, 氟氯溴碘负一价; 镁钙钡锌正二价, 通常氧显负二价;

9.4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

9.4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

(3)常用于吸附的物质有:_______和__________。 明矾 活性炭 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物而使之沉降; 活性炭:依靠本身疏松多孔的结构,既可除去水中有臭味的物
质,也可吸附一些可溶性杂质。
(4)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的操作。
①所需仪器和用品: 漏斗 、 烧杯 、 玻璃棒
★例1
★例2
[2009·河池中考]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海水、河水都是混合物,H2 燃烧生成的水是纯净物
B

电解水生成H2和O2,说明水是 由H2和O2组成的 B
H2燃烧生成水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水电解生成H2和O2的反应是分解 反应
A
H2和O2反应生成水,说明水 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
D
2.水的净化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水资源。请你提出两条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 及时关水龙头或不向河里乱丢垃圾或用淘米水浇花或用洗菜水浇花或用洗衣服水冲厕所等

A.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B.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就是纯水 C.电解水能生成H2和O2,二者体积比为2:1 D.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 D )2.地震后饮用水主要取自于地下水,如井水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井水是混合物 B.静置对井水有净化作用 C.用肥皂水可以检验井水的硬度 D.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井水软化 ( B )3. 今年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缺水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下列 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D.浑浊的河水经过滤后可得到纯净物--水 ( D )4.下列行为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A、将生活垃圾就地焚烧 B、大量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 C、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河 D、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循环再利用 5.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后,当地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受到极大破坏,水源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灾区人 们日常生活用水必需经过一系列的净化处理才能使用。

初中化学复习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知识梳理

初中化学复习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知识梳理

初中化学复习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梳理第一节水的组成一、水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4℃时密度最大,为1g/mL。

二、水的电解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实验现象】①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试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约为8:1。

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实验结论】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2H2O2H2↑+O2↑;②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没有变化);③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注意事项】①通电时,必须使用直流电。

②预先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③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

【正氧负氢(在水中:氢是正一价带正电,氧是负二价带负电)】理论上氢气和氧气体积比是2:1,在实际操作中两试管汇集的体积比往往大于2:1,主要原因①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比氢气稍大;②氧气的氧化性强,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有少部分被消耗了。

④该变化是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三、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1)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 = CuSO4·5H2O(2)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碱石灰(NaOH和CaO)等干燥剂。

四、物质的分类第二节 分子和原子一、 分子和原子的异同物质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混合物纯净物二、验证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如右图,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考点四:水资源的保护
• • • 例4 下列行为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 A.将生活垃圾就地焚烧 B.大量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 C.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河 D.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循环再利用
• 解析 焚烧垃圾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会污染 空气;过量使用农药会造成果实、土壤及水的污 染;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河中会造成水污染;工 业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既减少了水污染又节约 了水资源。 • 答案 D • 点评 防止水体污染的主要措施:一是工业废水处 理达标后再排放,二是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三 是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
明水中可溶性 的色素和异味
• 4、什么样的混合物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进行 分离?不溶性和可溶性固体混合物;比如分 离氯酸钾制取氧气后二氧化锰和氯化钾的混 合物;回收双氧水制取氧气后的二氧化锰催 化剂…… • 过滤的操作要领“一贴两低三靠”的含义是 什么?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低于漏斗边 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紧靠滤纸折叠三层处,漏斗下端紧靠 烧杯内壁 • 5.认识节水标志,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节约用 水的做法?

• •
H2+CuO==Cu+H2O
先通氢气,后加热,先停止加热, 后停止通氢气

3.氢气的重要用途:性质决定用途,下面 的用途体现了氢气的什么性质?
• 充气球或飞艇-----密度最小
• 现在改为氦气,是因为氦气性质稳定
• 高能燃料----可燃性 • 合成氨与盐酸----能和氮气、 氯气反应 • 制备金属、高纯硅------具 有还原性
• 考点三:硬水与软水
• • 例3 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通过下列哪种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 ) A.过滤 B.煮沸水 C.结晶 D.加入肥皂水
• 解析 过滤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结晶是溶解 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 程,这二者均不能降低水的硬度;生活用水的软 化方法通常是煮沸,这个过程主要是将水中的可 溶性钙盐转化为碳酸钙的过程;而区别软水和硬 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 • 答案 B • 点评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 性钙、镁化合物,而软水中则不含或含有较少的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化硬水的常见方法有煮 沸和蒸馏。
• 2、.探究分子的性质 分子的特征有哪些?列举几个实例证明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 子间有间隔的? • 分子很小;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花香四溢、 溶解、扩散、蒸发等 • 分子间有间隔……热胀冷缩,等体积混合 的液体1+1≠2等
• 七.水的净化
1、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是什么?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是 什么?硬水的危害及如何软化?
自然界的水 复习讲义
2014-04
• • • • •
水的用途 1、水是生命的源泉。生命的起源、生命 的组成、生命的活动都离不开 水 。 2、水是农业的命脉。农业生产中要用水 进行养殖和 灌溉 。 3、水是工业的动脉。工业需要大量的水 进行 洗涤、冷却 、溶解 和做原料 4、水在化学实验室的作用:洗涤仪器、 配制溶液、冷却、水浴加热、吸收热量、 吸收有害气体、排水集气、排水量气
三、变式训练:(可供选择)
• • • • 答案 1.C、D 2.A 3.A 4.A 5.D 6.B 7.D 8.(1)属于 氧化物 ③⑤ (2)② (3)略(合理即可)
• 考点五:分子和原子
• 例5 .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B一滴水中大约有 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分子是不 1.67×10断运动的D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间隔 变大
• 解析 温度计内水银的热胀冷缩是因为原子间有间 隔,而原子的大小是不变的;一滴水本身就很小, 21个水分子,说明了分子很 但其中还有1.67×10小;酒精易挥发是因为酒精分子的不断运动;夏 天气温高,分子间间隔变大,气体的体积膨胀, 从而造成了车胎爆裂。 • 答案 A • 点评 分子的基本性质有:分子很小、分子不断运 动、分子间有间隔,对生活中的不同现象解释的 范围是不同的。
• 考点一:水的组成
• • • • 例1 用右图装置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B.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D.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8﹕1
• 解析 电解水时,阳极产生的是氧气(乙),能使带 火星的木条复燃,阴极产生的是氢气(甲),能燃 烧,且阳极与阴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2;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H2O中,氢、 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因此甲、乙两试管 内收集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应为1﹕8;加入 的少量硫酸不会发生反应,只是增强溶液的导电 性。 • 答案 D • 点评 熟记“负氢正氧、氢二氧一”,可推出两极 所产生的气体
• 纯水是纯净物,天然水是混合物; • 硬水含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较多,软水含 的少;可以用肥皂水区分; • 硬水易生成水垢,浪费能源,危害健 康…… • 煮沸和蒸馏可以将硬水软化

2、有哪些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何种操作?
静置沉淀、吸附、过滤、蒸馏;蒸馏

3、明矾和活性炭的净水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 考点六:物质的分类
• • 例6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蒸馏水 B.空气 C.海水 D.生铁
• 解析 蒸馏水只有水一种物质,是纯净物; 空气中有N2和O2等,海水中有水和溶解的 盐,如NaCl、MgCl2等,生铁的主要成分是 铁,还含有碳、磷等物质,以上三种物质 中都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 答案 A • 点评 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的依据是该物质 是由一种物质还是多种物质组成的。
• 考点二:水的净化
• • 例2 下列净化水的常用方法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自然沉降 B.活性炭吸附 C.过滤 D.消毒剂消毒
• 解析 自然沉降能使不溶于水的固体沉淀下 来,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过 滤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A、B、C均 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消毒剂 能杀菌消毒,破坏细菌中的蛋白质,使其 蛋白质失去活性,是化学变化。 • 答案 D • 点评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变 化后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含氧化合物 氧化物
• 六、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之间存 在什么关系? • 分子、原子、离子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 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阴阳离子; • 阴阳离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形成原子
• • • •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原子和离子的区别是: 是否显电性
• 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和化合物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有何区别? • 各举几个例子,并写出化学式? • 都是纯净物,单质只含有1种元素如C、P、S、 O2;化合物含有多种元素如NH4HCO3、NH3、 H2O、 CO2、 • 由2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1种元素为氧元素, 叫氧化物如H2O、 CO2 。含氧化合物指含有氧元 素的化合物如NH4HCO3、 H2O、 CO2 。 •
• 可燃性: 与氧气的反应的现象及表达式:
点燃

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热;生成无色的小液滴


2H2+O2===2H2O 点燃 与氯气的反应: H2+Cl2===2HCl 发出苍白色的火焰,放热,
在瓶口形成白雾 • •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 验纯。
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步骤及表达式: 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管口有无色的小液滴出现
• •

保护水资源 1、水的污染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工业 生产中废水、废渣、废气 的任意排放; 农业生产中的 化肥、农药的任意施用; 日常生活中生活 污水的任意排放和生活 垃圾的任意倾倒等。 2、防治水的污染,一般从以下方面考虑: 工业三废经过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农业上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生活污水 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加强对水质的监 控、检测等。
• •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通常以锌和稀硫酸为原料制取 氢气。酸溶液也可以用稀盐酸。 2、上述反应是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 要加热,所以和用双氧水制氧气气体的 发生装置相同。因为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所以用向下排空气方法收集,因为氢气 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方法收集。
• •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1、氢气的物理性质有:通常,氢气是无色无 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相同条件下,氢气是密 度最小的气体。 2、氢气的化学性质:
• •
• • • • • • •
水的组成 1、电解水实验:负极生成氢气,正极生成氧气,二者 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电解水的的反应方程 通电 式为:2H2O===2H2↑ +O2↑ ,该反应属于 分解 反应。 2、可以得出的结论 从物质组成的角度来看,水是由 氢、氧元素组成的; 从物质结构的角度来看,每个水分子是由 1个氧原子 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 从物质变化的角度来看,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 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从物质性质的角度来看,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够分解 为氢气和氧气;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水属于( B、D、E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E氧化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