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上海市2013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2.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3.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4.晨兴理荒秽,。
(《归园田居》5.,亭亭净植……(《爱莲说》)6.虎见之,,以为神……(《黔之驴》)(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7-8题(4分)饮湖上初晴后雨钱塘湖春行苏轼白居易水光潋滟晴方好,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山色空蒙雨亦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欲把西湖比西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之情。
(2分)8.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9.上文节选自课文《______》,作者是____(朝代)的林嗣环。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1.不能体现表演者技艺高超的一项是(3分)()A.表演者使用的道具很少。
B.观众的孩子被吓得大哭。
C.表演者模仿各种声音惟妙惟肖。
D.观众听得入迷,默默赞叹.(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闻公有一册历○1,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
2013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上海市2013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2.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3.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4.晨兴理荒秽,。
(《归园田居》5.,亭亭净植……(《爱莲说》)6.虎见之,,以为神……(《黔之驴》)(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7-8题(4分)饮湖上初晴后雨钱塘湖春行苏轼白居易水光潋滟晴方好,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山色空蒙雨亦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欲把西湖比西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之情。
(2分)8.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9.上文节选自课文《______》,作者是____(朝代)的林嗣环。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1.不能体现表演者技艺高超的一项是(3分)()A.表演者使用的道具很少。
B.观众的孩子被吓得大哭。
C.表演者模仿各种声音惟妙惟肖。
D.观众听得入迷,默默赞叹.(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闻公有一册历○1,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
2013上海中考真题语文(word解析)

2013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2.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竹枝词》)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4.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亭亭净植……(《爱莲说》)6.虎见之,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为神……(《黔之驴》)(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7-8题(4分)饮湖上初晴后雨钱塘湖春行苏轼白居易水光潋滟晴方好,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山色空蒙雨亦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欲把西湖比西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___________之情。
(2分)8.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2分)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9. 上文节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01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

2013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2.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3. ,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4.晨兴理荒秽,。
(《归园田居》5. ,亭亭净植……(《爱莲说》)6.虎见之,,以为神……(《黔之驴》)(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7-8题(4分)7.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之情。
(2分)8.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9. 上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是。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1不能体现表演者技艺高超的一项是()(3分)A.表演者使用的道具很少。
B.观众的孩子被吓得大哭。
C.表演者模仿各种声音惟妙惟肖。
D.观众听得入迷,默默赞叹.(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闻公有一册历,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
每日阴晴风雨,亦必详记。
如云某日午前晴,午后阴,某日东风,某日西风,某日昼夜雨。
人初不知其故。
一日,民有告粮船失风者,公诘其失船为何日?午前午后?东风西风?其人不能知而妄对,公一一语其实。
【其人惊服,诈遂不得行】。
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盖亦公事,非漫书也。
201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2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3分)从荧屏到银幕,从歌剧院到博物馆,从舞台到广场……几年五一假期,文化市场分外火爆,既有演唱会这样的新时尚,又有免费演出等①(hu ì) 民之举。
② ,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掩盖不了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的事实。
不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有文化落差,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所能享受的文化服务也有不小差异。
因此,如何坚持文化的惠普性?是我们在欢呼成绩的同时,还需冷静思考的。
(1)在①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1分) (2)在②处填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
(1分)(3)文中的标点符号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1分)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2分)A .针对个别干部违规驾驶公车发生交通事故的现象,某单位作出副科级以上干部重考驾驶证的决定,这实在是驴唇不对马嘴......。
(名不副实) B .“限塑令”颁布之后,农贸市场的一些摊主对记者打开天窗说亮话.......:为了招徕顾客,我们难以拒绝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
(直言不讳)C .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需要提倡“拿来主义”精神,如果脱离国情,盲目照搬,就有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
(画蛇添足) D .1977年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既给下乡知识青年提供了求学上进的机会,也使许多农家子弟有了“鲤鱼跳龙门.....”的希望。
(脱胎换骨) 3.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
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诠释含义、激发联想。
请选一字仿照示例拆拼汉字,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
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2) 【例1】墨:大地滋养出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翩起舞。
【例2】鸿:江边盘旋的那只孤独的鸟啊,每一声哀鸣都在诉说游子的心曲。
闲 儒 恕4.(3分)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①为了开好运动会,就通过学校组织了有意义的一次除草活动。
2013上海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教学教材

2013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2.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竹枝词》)3.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4.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5.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亭亭净植……(《爱莲说》)6.虎见之,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为神……(《黔之驴》)(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7-8题(4分)饮湖上初晴后雨钱塘湖春行苏轼白居易水光潋滟晴方好,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山色空蒙雨亦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欲把西湖比西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___________之情。
(2分)8.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2分)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201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2.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3 ,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4.晨兴理荒秽,。
(《归园田居》5 ,亭亭净植…… (《爱莲说》)6.虎见之,,以为神… …(《黔之驴》)(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7-8题(4分)饮湖上初晴后雨钱塘湖春行苏轼白居易水光潋滟晴方好,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山色空蒙雨亦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欲把西湖比西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之情。
(2分)8.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9. 上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是。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1 不能体现表演者技艺高超的一项是(3分)()A.表演者使用的道具很少。
B.观众的孩子被吓得大哭。
C 表演者模仿各种声音惟妙惟肖。
D 观众听得入迷,默默赞叹.(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闻公有一册历,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
2013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上海市2013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2.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3.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4.晨兴理荒秽,。
(《归园田居》5.,亭亭净植……(《爱莲说》)6.虎见之,,以为神……(《黔之驴》)(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7-8题(4分)饮湖上初晴后雨钱塘湖春行苏轼白居易水光潋滟晴方好,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山色空蒙雨亦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欲把西湖比西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之情。
(2分)8.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9.上文节选自课文《______》,作者是____(朝代)的林嗣环。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1.不能体现表演者技艺高超的一项是(3分)()A.表演者使用的道具很少。
B.观众的孩子被吓得大哭。
C.表演者模仿各种声音惟妙惟肖。
D.观众听得入迷,默默赞叹.(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闻公有一册历○1,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阅读(共90分)
一、文言文阅读(42分)
(一)默写(共18分,每题3分,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
)
1.豁然开朗
2.明月松间照
3.沉舟侧畔千帆过
4.赢得生前身后名
5.留取丹心照汗青
6.殚其地之出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7—8题(共4分,每题2分)
7.2分。
白朴 8.2分。
D
(二)阅读下文,完成9—11题(共8分)
9.2分。
《出师表》 10. 3分。
(我)因此非常感激,于是答应先帝为他奔走效劳。
11.3分。
C
(三)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共12分)
12.4分,各2分。
⑴2分。
是⑵ 2分。
很、非常
13.2分。
张文节向朝廷推荐他(晏殊)。
14.2分。
晏元献十天前已做过这个题,草稿也在。
15.4分,各2分。
诚实、有才、自信等
二、现代文阅读(共48分)
(一)《学问与智慧》(23分)
16.2分。
对问题探究很深,能把握核心。
17.4分,各2分。
对比论证通过对有学问没智慧和有智慧没有很好学问的人的对比,鲜明地论证了学问并非智慧。
18.3分。
“必须”表明学问对于智慧的重要性,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
19.4分。
作者强调了学问是智慧的基础;学问和智慧融合得越好,就越能创新。
20.3分。
D
21.(1)学问和智慧的区别学问和智慧的关系(2)C
(二)(25分)
22筹
贬义我没有钥匙又快迟到了,想翻过院墙,赶去直播间。
23略 24比喻小乞丐的贫穷,反衬出他诚信的高尚品质。
25诚信 1.深化了“诚信可以让每个人成为天使”的主题 2.点明题旨,与标题“谁都可以是天使”相呼应
26 B新课标第一网
27.8分。
【要求】要求:内容:联系文本,观点正确表达:语言流畅,条理清晰
28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