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读书分享25】《反直觉思考》
《反本能 如何对抗你的习以为常》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第六章 不如 愿的接触·社
1
交过程中的盲
区
第七章 良性 循环·如何建
2
立有效的社交
关系
3 第八章 沟通
的艺术·怎样
才能好好说话
4
第九章 相处 的艺术·一个
自我完善的过
程
5
第十章 情绪 的对抗·积极
情绪vs负面
情绪
“我就知 道!”·吵架时 为什么总想否定
对方...
“听我 的!”·控制欲 是人际关系的
处
善 意 的 释 放 ·如 何 更好地与别人聊 天
自 我 实 现 预 言 ·肯 定别人是高效的 建议方式
本 能 干 涉 ·如 何 避 免无故讨厌一个
人
模 糊 的 边 界 ·如 何 放下自己的执念
看 得 见 的 影 响 ·如 何减少我们的负 面情绪
面 具 的 背 后 ·怎 样 才能大致了解一 个人
过不去的坎 儿·我们为什
0 4
完美计划 不完 美·为什 么“充电” 计划总是 失...
0 5
别让思考 止步·最 好的办法 不会一开 始就出现
0 6
仪式 感·如何 更好地落 实计划
0 1
大脑的假 设·它可 能是台高 阶超级计 算机
0 2
知道 感·知道 了就代表 懂了吗
0 3
选择性注 意力·我 们真的全 都学到了 吗
0 4
攀登障 碍·学习 也是一个 打怪升级 的过程
自序 走出生活舒适区,挑战 未来无限可能
第一部分 反本能之自我提 升·战胜低配的自...
第一章 根源 探索·事情那
1
么多,我们为
什么...
第二章 对症 下药·当拖延
2
发生时,我们
(樊登讲书)《思辨与立场》-讲书者阅读笔记原稿(含图文解读与思维导图)

本书价值这是一本有着教材的知识密度,但却没有教材式艰涩枯燥的书。
作者条分缕析地剖开思维的肌理,揭示思维顽疾的成因与解决之道。
同时引入最高层次的批判性思维辅以诸多简单易用的工具,让我们在急剧变化的世界中,始终清醒、从容、睿智。
阅读收获1.洞悉思维的元素和运作全过程2.揭开情绪背后的思维成因,并疗愈提升3.全面了解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标准和认知方式4.养成批判性思维,从内在改变一生金句精选1.没有任何东西比可靠的思维更有用。
2.我们大多数人都还没有成为可以成为的人。
3.思维陷阱的共同特征是,给人以快速获得答案的希望。
作者简介[美]理查德·保罗琳达·埃尔德理查德·保罗,批判性思维基金会的创建者,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国际知名作家。
其理论被美国的《纽约时报》《教育周刊》《高等教育纪事报》《美国教师》《读者文摘》《教育领导》《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众多报刊所报道。
琳达·埃尔德,教育心理学家、批判性思维领域的知名作家。
精华解读以下内容为《思辨与立场》一书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欢迎分享,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目录Part1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一、你了解自己的思维吗二、批判性思维有何要求三、思维的要素四、思维的标准Part2为何要锻炼批判性思维五、自我理解六、决策的艺术七、掌控你的自我中心倾向八、警惕你的社会中心主义Part3如何养成批判性思维九、做一个进行中的思维提升者十、道德推理的发展机制十一、企业和组织中的思维正文Part1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一、你了解自己的思维吗当热情转发过的事件出现反转后,你会如何对待?2006年因为法官一句诘问“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而引爆舆论的彭宇案,以“好人被冤,坏人讹诈”的评断铭刻在很多人心中,法院的判罚被指引发道德滑坡20年。
虽然后来材料披露“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并非法官的原话,最高法和《焦点访谈》也曾声明两人确实发生过碰撞,大多数人仍然不关注,也不相信。
《反直觉》读书笔记

《反直觉》读书笔记作者:[美]迈克尔·J.莫布森人们做出糟糕的决策,是因为受到视野狭窄、认知偏差、情境控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更糟的是,很多人对自己受到的影响一无所知。
一本讲决策的心理学书籍,这个话题属于长期关注中,分享一下核心观点:我们每天都要做很多决策,风险通常都很低。
即使风险不低,最好的方法往往也显而易见。
当风险足够大,本能的决策过程导致你做出次优选择时,你必须了解潜在的错误(准备),在情境中识别它们(识别),并在时机成熟时做出更敏锐的最终决策(应用)。
这里有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决策的7个建议。
提高识别错误的意识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日常信息流中识别一些常见错误。
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数学家约翰·艾伦·保罗斯(John Allen Paulos)作品的启发,其中包括《数学家读报》(A Mathematician Reads the Newspaper)。
1保罗斯有趣地解释了如何以数学家的视角观察日常事件和评论,能够给出一个有用的观点。
这是一个适应这些想法的绝好方法。
如果你对他人的欠佳想法和二流决策一清二楚,你就能在面对潜在错误时更好地指出它。
方面,我对周围的草率思考摇摇头,无论是错误的因果关系、光环效应,还是未能考虑到基本比率。
例如,作者发现一篇论文指出了流行歌曲的节拍变化与标准普尔500指数回报率的标准差之间的相关性。
媒体报道自然是暗示,节拍变化可能会导致市场波动。
可能吗?我想是这样的。
很可能吗?我不会拿我的钱在这件事上打赌。
另一方面,在写作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很多问题要想弄清楚有多困难。
事实是,我们很容易犯错误,当信息不完整、不确定性很大的时候,这就会导致不好的结果。
更大的问题是事后会发生什么。
一旦结果被披露,后见之明偏差(hindsight bias)就会出现,许多评论人士表示,他们在事情发生之前就知道会发生什么。
此外,当事态恶化时,每个人都希望有人承担责任。
逆转思维

感觉结束的有点突然…整本书的思路是,标题提出观点,正文阐述和举例子。这条道理不难懂,但难在“怎 么换思路”。
第一章:逆转思维,就可以逆转人生逆转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考能力做一条反向游泳的鱼反转你的大脑,问 题迎刃而解倒过来试试,困境往往会柳暗花明反转型逆转思维:要想知道,打个颠倒缺点逆用思维:将缺点变为 可利用的优点转换型逆转思维: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反面求证:凡事都有对立面,你看哪面如果找不到解决办法, 那就改变问题人生的倒后推理:实现梦想不再遥远第二章:你与成功的最短距离,未必是直线成功的门,用任何 方式都能打开逆转思维能力越强,成功的概率就越高上山的是好汉,下山的也是英雄不做无谓的坚
面
人生的倒后推理: 实现梦想不再遥远
成功的门,用任何方 式都能打开
逆转思维能力越强, 成功的概率就越高
上山的是好汉,下山 的也是英雄
不做无谓的坚持,要 学会转弯
1
有一种智慧叫 “弯曲”
2
改变世界,从 改变自己开始
3 人生处处有死
角,要懂得转 弯
4
方法错了,越 坚持走得越慢
5
换个角度,世 界就会不一样
换位思考使自己摆 脱窘境
苛求他人,等于孤 立自己
1
努力很重要, 借力更重要
没有低调的历 2
练,哪来一飞 冲天
3
懂得退一步, 才能进十步
4
做人要低调一 点
5 不怕被“利
用”,就怕你 没用
成功属于沉得住气的 人
不按常理出牌,将胜 券抓在手中
绕开从众误区,不走 寻常路
逆反求胜,在竞争最 激烈的地方寻找成功
逆转思维
《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政治
生活
利益
反智
霍夫施塔特
国家
教育
知识分 子
思想
文化
态度
写作
美国
反智主义
社会
群体
专家
精神
美国人
01 献词
目录
02 中文版序言 反智主义 与霍夫施塔特困境
03 第一部分 前 言
04 第二部分 心灵的宗教
第十章 白手起家与 励志技术
第九章 商业与智识
第十一章 反智论调 的主题变奏
第五部分 民主国家的教育
第十三章 走向生活 适应教育
第十二章 学校与教 师
第十四章 儿童与世 界
第六部分 结 论
致谢
出版后记
感谢观看
读
书
笔
记
05 第三部分 民主的政治
06 第四部分 实用性文化
目录
07 第五部分 民主国家的 教育
09 致谢
08 第六部分 结 论 010 出版后记
“反智”不仅仅是理智一时受到蒙蔽的现象,而是更多反映出长久以来不同群体出于各自利益诉求,对知识 分子和智识呈现出的复杂心态。在本书中,霍夫施塔特按照不同领域对美国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反智”态度及其 演变作了系统性梳理,依次讨论了福音派宗教运动、“专家”时代之前绅士阶层在美国政治领域的衰落、美国商 人始终贯彻的实用主义理想,以及教育方面的变革。他的观察细致,研究扎实,叙述生动,重温此书,我们会看 到隐藏在“民主”“平等”这些耳熟能详的美国价值观和美国政治实践之下的另外一种我们不太熟悉的美国历史 和文化。本书获1964年普利策非虚构类写作奖。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2版)》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6.4 错置举证责 任
6.5 乞题
6.6 诉诸情感 6.7 无关结论
第7章 非演绎谬误
01
本章学习 目标
02
7.1 概 括
03
7.2 弱 类比
04
7.3 错 误地诉诸 权威
06
7.5 求 因果关系 的谬误
05
7.4 错 误地诉诸 公众
7.7 无法检验的 解释
7.6 滑坡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2 版)》
思维导图PPT模板
目录
01 第1章 别轻易置信
02 第2章 两类推理
第3章 清晰的思维/
03 批判性思维与清晰的 写...
05
第5章 修辞:说服的 艺术
04 第4章 可信性
06
第6章 相关性(熏鲱) 谬误
目录
07 第7章 非演绎谬误
第1章 别轻易置信
本章学习目标 1.1 信念和断言
1.2 论题 1.3 论证
1.5 “真”和 “知识”
1.4 认知偏差
1.6 批判性思维 所能做的和不能
做的
第2章 两类推理
01
本章学习 目标
02
2.1 论 证:基本 特征
03
2.2 两 种论证
04
2.3 排 除合理怀 疑
05
2.4 演 绎论证与 非演绎论 证的区分
02
3.1 模 糊
03
3.2 歧 义
04
3.3 抽 象Leabharlann 063.5 论 文写作
05
3.4 定 义术语
第4章 可信性
01
本章学习 目标
02
第86本书:《反直觉思考:斯坦福大学思维自修课》(美国-迈克尔·莫布森)

第86本书:《反直觉思考:斯坦福大学思维自修课》(美国-迈克尔·莫布森)—我在缩书,今天约么—反直觉思考:斯坦福大学思维自修课《反直觉思考:斯坦福大学思维自修课》(美国-迈克尔·莫布森)精华解读□文|啾啾□插图|咕噜□版式|Marko□校对|樱子反直觉思考来自缩书00:0012:28□主播|安然□输出|128KBPS□出品|缩书影音室作品导读本书作者迈克尔·莫布森,是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也是当代复杂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曾入选“华尔街最有影响力人物”。
本书运用心理学、金融学、管理学、复杂科学等理论,结合实际案例、心理实验,为读者解读固有思维模式中常犯的错误和纠正的方法,辨别潜意识中的认知陷阱,在别人的失误中掌握先机。
本书稍显晦涩难懂,因此我们在解读过程中,尽量用浅显的语言进行描述。
█ █为什么有些“专家”总被看成“砖家”,却依然是权威的代表?为什么很多少年天才,长大后却变得“泯然众人矣”?为什么我们总是会犯一些低级错误?█ █这就是直觉思维在作祟。
我们的思考基于大脑的“默认设置”,但这种思维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合当今这个大数据时代。
在做决定、选择的时候,我们要敢于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反直觉思考。
庞氏骗局█ █ 2008年,金融史上规模最大的庞氏骗局曝光。
主犯伯纳德·麦道夫让投资人付出了600亿美元的代价,最终他被判150年监禁,同时被罚款1700亿美元。
其中一个被骗者格林斯潘是个很有头脑的心理学教授,但他也相信了麦道夫的骗局,最终将自己的养老金都赔了进去。
█ █格林斯潘愚蠢吗?在我们认清了麦道夫的行骗手段前,格林斯潘是个令人尊重的睿智的大学教授。
然而,当骗局被揭露后,我们会认为他怎么这么愚蠢,为什么会相信这种回报丰厚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投资呢?由于认知上的误区,聪明人做出了错误的决策,从而导致了可怕的后果。
后来,格林斯潘写了一本《受骗编年史:我们为何受骗及如何避免受骗》的书,以此来警示世人和自己。
简单逻辑学:理性思考、清晰表达并解决问题

1
你希望一件事
是真的,它就
是真的吗
2
3
权威专家说的
话,也有靠不
住的时候
4
历来如此行事,
就能证明是对
的吗
5
迷信是荒谬的,
经不起理性的
考验
谎言重复一千
遍,会变成真
理吗
结果的好坏,
无法左右命题
的真伪
是什么在阻碍我们
进行批判性思考
世界嘈杂混乱,你
要保持思想的清醒
独立思考是批判性
思维的最低要求
有没有替代原因可
玩游戏讲规则,逻辑
思考也得遵循规律
真正的逻辑高
手,都拥有结
构化思维
升维思考:站
在上帝的视角
俯瞰世界
分析不出问题的根
源,就没法彻底解
决问题
事物之间总有联系,
但相关性≠因果性
5-WHY分析法:将
“为什么”重复5
遍
剥洋葱VS多杈
树:把复杂的
问题简单化
MECE分析法:
相互独立,完
全穷尽
没搞清楚概念
之前,别轻易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简单逻辑学:理性思考、清晰表达并解决问题》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
谢
观
看
思维是一场双
向运动
1
为什么我们要
进行反直觉思
考
2
3
你以为你以为
的,就是你以
为的吗
4
不要忘记所有
确信都只是暂
时的
5
没有绝对安全,
告别零风险的
想象
警惕联想机制
将你引入“误
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1.【试卷原题】11.已知,,A B C 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 AC →→=,则AB AC →→⋅的最小值为( )A .14-B .12-C .34-D .1-【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是向量与三角的典型综合题。
解法较多,属于较难题,得分率较低。
【易错点】1.不能正确用OA ,OB ,OC 表示其它向量。
2.找不出OB 与OA 的夹角和OB 与OC 的夹角的倍数关系。
【解题思路】1.把向量用OA ,OB ,OC 表示出来。
2.把求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求解。
【解析】设单位圆的圆心为O ,由AB AC →→=得,22()()OB OA OC OA -=-,因为1OA OB OC ===,所以有,OB OA OC OA ⋅=⋅则()()AB AC OB OA OC OA ⋅=-⋅-2OB OC OB OA OA OC OA =⋅-⋅-⋅+ 21OB OC OB OA =⋅-⋅+设OB 与OA 的夹角为α,则OB 与OC 的夹角为2α所以,cos 22cos 1AB AC αα⋅=-+2112(cos )22α=--即,AB AC ⋅的最小值为12-,故选B 。
【举一反三】【相似较难试题】【2015高考天津,理14】在等腰梯形ABCD 中,已知//,2,1,60AB DC AB BC ABC ==∠= ,动点E 和F 分别在线段BC 和DC 上,且,1,,9BE BC DF DC λλ==则AE AF ⋅的最小值为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几何运算、向量的数量积与基本不等式.运用向量的几何运算求,AE AF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再运用向量数量积的定义计算AE AF ⋅,体现了数学定义的运用,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 【答案】2918【解析】因为1,9DF DC λ=12DC AB =,119199918CF DF DC DC DC DC AB λλλλλ--=-=-==, AE AB BE AB BC λ=+=+,19191818AF AB BC CF AB BC AB AB BC λλλλ-+=++=++=+,()221919191181818AE AF AB BC AB BC AB BC AB BCλλλλλλλλλ+++⎛⎫⎛⎫⋅=+⋅+=+++⋅⋅ ⎪ ⎪⎝⎭⎝⎭19199421cos1201818λλλλ++=⨯++⨯⨯⨯︒2117172992181818λλ=++≥+= 当且仅当2192λλ=即23λ=时AE AF ⋅的最小值为2918. 2.【试卷原题】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C 的焦点()1,0F ,其准线与x 轴的交点为K ,过点K 的直线l 与C 交于,A B 两点,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D . (Ⅰ)证明:点F 在直线BD 上; (Ⅱ)设89FA FB →→⋅=,求BDK ∆内切圆M 的方程.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标准方程,韦达定理,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等知识,考查了解析几何设而不求和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属于较难题。
【易错点】1.设直线l 的方程为(1)y m x =+,致使解法不严密。
2.不能正确运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使得运算繁琐,最后得不到正确答案。
【解题思路】1.设出点的坐标,列出方程。
2.利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简化运算过程。
3.根据圆的性质,巧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
【解析】(Ⅰ)由题可知()1,0K -,抛物线的方程为24y x =则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1x my =-,()()()112211,,,,,A x y B x y D x y -,故214x my y x =-⎧⎨=⎩整理得2440y my -+=,故121244y y m y y +=⎧⎨=⎩则直线BD 的方程为()212221y y y y x x x x +-=--即2222144y y y x y y ⎛⎫-=- ⎪-⎝⎭令0y =,得1214y yx ==,所以()1,0F 在直线BD 上.(Ⅱ)由(Ⅰ)可知121244y y m y y +=⎧⎨=⎩,所以()()212121142x x my my m +=-+-=-,()()1211111x x my my =--= 又()111,FA x y →=-,()221,FB x y →=-故()()()21212121211584FA FB x x y y x x x x m →→⋅=--+=-++=-,则28484,93m m -=∴=±,故直线l 的方程为3430x y ++=或3430x y -+=213y y -===±,故直线BD 的方程330x -=或330x -=,又KF 为BKD ∠的平分线,故可设圆心()(),011M t t -<<,(),0M t 到直线l 及BD 的距离分别为3131,54t t +--------------10分 由313154t t +-=得19t =或9t =(舍去).故圆M 的半径为31253t r +== 所以圆M 的方程为221499x y ⎛⎫-+= ⎪⎝⎭【举一反三】【相似较难试题】【2014高考全国,22】 已知抛物线C :y 2=2px(p>0)的焦点为F ,直线y =4与y 轴的交点为P ,与C 的交点为Q ,且|QF|=54|PQ|.(1)求C 的方程;(2)过F 的直线l 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AB 的垂直平分线l′与C 相交于M ,N 两点,且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求l 的方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韦达定理,弦长公式的应用,解法及所涉及的知识和上题基本相同. 【答案】(1)y 2=4x. (2)x -y -1=0或x +y -1=0. 【解析】(1)设Q(x 0,4),代入y 2=2px ,得x 0=8p,所以|PQ|=8p ,|QF|=p 2+x 0=p 2+8p.由题设得p 2+8p =54×8p ,解得p =-2(舍去)或p =2,所以C 的方程为y 2=4x.(2)依题意知l 与坐标轴不垂直,故可设l 的方程为x =my +1(m≠0). 代入y 2=4x ,得y 2-4my -4=0. 设A(x 1,y 1),B(x 2,y 2), 则y 1+y 2=4m ,y 1y 2=-4.故线段的AB 的中点为D(2m 2+1,2m), |AB|=m 2+1|y 1-y 2|=4(m 2+1).又直线l ′的斜率为-m ,所以l ′的方程为x =-1m y +2m 2+3.将上式代入y 2=4x ,并整理得y 2+4m y -4(2m 2+3)=0.设M(x 3,y 3),N(x 4,y 4),则y 3+y 4=-4m,y 3y 4=-4(2m 2+3).故线段MN 的中点为E ⎝ ⎛⎭⎪⎫2m2+2m 2+3,-2m ,|MN|=1+1m 2|y 3-y 4|=4(m 2+1)2m 2+1m 2.由于线段MN 垂直平分线段AB ,故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等价于|AE|=|BE|=12|MN|,从而14|AB|2+|DE|2=14|MN|2,即 4(m 2+1)2+⎝ ⎛⎭⎪⎫2m +2m 2+⎝ ⎛⎭⎪⎫2m 2+22=4(m 2+1)2(2m 2+1)m 4,化简得m 2-1=0,解得m =1或m =-1, 故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x -y -1=0或x +y -1=0.三、考卷比较本试卷新课标全国卷Ⅰ相比较,基本相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对学生的考查要求上完全一致。
即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既考查了考生对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符合考试大纲所提倡的“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的原则. 2. 试题结构形式大体相同,即选择题12个,每题5分,填空题4 个,每题5分,解答题8个(必做题5个),其中第22,23,24题是三选一题。
题型分值完全一样。
选择题、填空题考查了复数、三角函数、简易逻辑、概率、解析几何、向量、框图、二项式定理、线性规划等知识点,大部分属于常规题型,是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常见的类型.解答题中仍涵盖了数列,三角函数,立体何,解析几何,导数等重点内容。
3. 在考查范围上略有不同,如本试卷第3题,是一个积分题,尽管简单,但全国卷已经不考查了。
四、本考试卷考点分析表(考点/知识点,难易程度、分值、解题方式、易错点、是否区分度题)。